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府龙舟人文价值的传承

  何谓广府?即广州府,是明与前清时期设置,辖1州14县,包括南海、番禹、顺德、东莞、新安(今深圳)、三水、增城、香山(今中山)、新会、新宁(今台山)、从化、清远县及连州(治今连县)所领的阳山、连山县。广州城为省城,明朝以前,主要以户口多少划分县等。明朝改为以交纳税粮多少作为划分县等的标准,纳税粮10万石以上为上县,6-10万石为中县,6万石以下为下县。万历年间,广东有番禹、南海、东莞、顺德、新会、海阳、潮阳、高要等8个中县(其中南海从洪武到嘉靖年间为上县),表明五六百年以来的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重心是在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广大而肥沃的土地与滩涂资源,丰富的河网和河口湾水域资源与生物资源,多姿多采的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珠江三角洲开发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基本上(除个别闭关锁国时段外)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驱动开发和经济发展,唐、宋以来素称“鱼米之乡”,明清已居中国经济上游,近代和现代的经济发展尤为国内外所瞩目。

  广府地区的中心广州城,北靠南岭,濒临南海,扼珠江流域西、北、东三江汇合出海之咽喉,水网交织,通汇大海,具有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多种地形,拥有山、城、江、海等独特的生态景观,拥有2223年的历史。自秦汉以来,广州一带就是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们往往把“广府”与“广东”甚至“岭南”等同了,如“粤语”,有称“广东话”,其实专指广州话,并不包括客家话、潮洲话和其他广东方言。但很遗憾,当下对岭南文化的三大民系文化之一广府文化的研究和关注,远不如其他民系文化,比如“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

  就拿最具代表广府文化的龙舟文化来说,从古时的百越人为祈求生命得到安全保障所举行的龙图腾祭节日,于端午产生的龙舟竞渡风俗,沿革至今数千年,从祭神驱邪发展到娱神又自娱,至今连续数日的端午划龙舟(扒龙船)节庆成为当地水乡民众最盛大的节日。从1980年起,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199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把“广州端午节”定为“广州龙舟节”。此后,由各地政府牵头,在广东在香港在澳门等地,分别举办“国际龙舟节”。来自广东和全国各地,乃至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地区的几十条龙舟,在珠江上荡舟参赛。龙舟竞渡逐渐从民间地方习俗演变成具有官方色彩的专业竞技活动,形成有章法、有规范的龙舟体育文化,并蔓延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浩瀚的体育大观园中占有一席地位。广州市政府每年举办珠江河段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使之成为广州市民欢度民间节庆的一个新热点。但不可忽视的现实是,这一长盛不衰的民俗节庆藴藏的颇具人文价值的传承正在被淡忘和忽略,在这个众所周知龙舟节庆中却少关注民间的传统的“俗民群体”。本文试从广州一带的乡间传统龙舟文化现象,从以下三方面谈谈龙舟文化的传承。

  一、礼仪周祥,和睦四乡的欢乐节

  广州地区端午扒龙舟有祭龙驱邪的性质,具有强烈的宗族色彩,

  有一整套龙船礼仪,大致分:起龙、采青、装饰、投标、招景、趁景、赛龙,藏龙和散龙。

  起龙:择好吉日,在农历四月初八左右,村里的青壮年和老人都参与,把深埋涌底或池塘里的龙船挖起、洗净,风乾。从此,宣告龙舟节庆活动隆重开始,村民出力的出力,出钱的出钱、呐喊的呐喊,当然还有拜神和烧炮仗(放鞭炮)。

  装饰:龙船的装饰有一定讲究,装饰又分长龙和短龙。八丈以下称为短龙,船上配置一个大鼓、两个锣架以及各挂铜锣一面,每面铜锣配置刺绣罗伞一个。船头与罗伞等距的船舱中,还设有一个木制的神龛,称为“神斗”,供奉着代表村中的菩萨的神位,有的是供奉关帝,有的供奉北帝,有的是供奉洪圣王等等,各有不同,都是保佑龙船安康。神斗位得点燃三支香,在船头和船尾贴上两道符咒祈求顺风顺水、大吉大利。龙船配有刺绣罗伞一顶,而龙尾近大鼓处则有一面长幡,龙船还要打出本村的标志旗,有的三角旗,有的“百足旗”不等,标旗颜色不等,或为红色,或为黄色,或为黑色,或是彩色。代表本村落氏族的标志旗让人们远远就能分辨出这是哪条村哪个氏族的龙船。

  采青:是龙船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种风俗。各地起龙有不同的俗例,采青也各有不同。如番禺沙湾的采青仪式就是将龙船划到本村的山神庙前,由青年仔上山采些山花,将花插在花篮挂在龙头上,亦采枝花插在自己戴的帽沿上。而天河珠村的龙船“采青”是在龙船出游前吹着唢呐、敲着铜锣到当地的禾田,取出两束禾青称“禾花春女”,放置在龙船头和龙船尾,也有些村子就将摆放在祠堂里的龙船头、龙船尾,罗伞、锣鼓拿出来,擦拭、上油,请乡村的巫师诵经、贴上祈求平安的符咒,叫人把一束青壮的禾苗采回来。等到采青上船后,才能打明鼓,放鞭炮,把写好的“净水符”贴在船上供奉的神盒和鼓身、锣架上。在震天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桡手们在河涌上划上几个来回,敲锣打鼓一番,还要再次划回藏龙船的地方,称为“瞧坞”,待一切完成后,采青仪式才算完成。

  传统的民间习俗将龙船当作一条真龙,所以端午期间的各项仪式和称呼有专用说法:捞出龙船要说“起龙”船,“起”与“喜”同音;龙舟进水时不说“龙船下水”,不能抬龙船,只能百多人用手揪起龙船到水上;龙舟活动结束后把龙船放回原处叫“藏龙船”,而不能叫“埋龙船”。在广州的端午龙舟节的整套祭祀仪式中,龙崇拜贯穿始终,这是广府珠三角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然后招景,即由主办方向各兄弟村、友好村发出邀请,请亲戚的好友、各村龙舟前来应景和趁景,赛龙舟和吃龙船饭。这是传统,在当今发达的通讯条件下,也得村中长老亲自出马,一个村一个村去请,不同的是以前靠步行和小船,如今能坐汽车。村民说,再发达也不能没了“礼数”。龙船互访探亲,趁龙船景,吃餐龙船饭,这是四乡亲邻互相联络的一种感情,不是一个电话、一封信可以代替的。再富裕的乡村也保持这个久远的习惯,年年如此,不可以变的。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传统的广府龙舟礼节贯穿全过程,欢乐“龙船景”更有一整套礼数。正是这种传统的礼教,形成了千百年生生不息、牢固不破的氏族纽带。

  乡间流传这么一句话,大意是,平常是冤家,龙船节吃个饼笑哈哈。以前邻乡隔村为争水种田,总有些摩擦,有时免不了骂架打斗。但在龙船节期间,大家都遵循一个规则,凡见有龙船来探亲,不论亲疏,都招呼请船过来吃龙船饼。在这个时候,吃个饼,喝口水,往日的恩怨随一嬉一笑伴江风而去,和气一团。在端午龙船节的十多天中,江河上常中有龙船相遇,相互会行见面礼,俗话叫“擂锣”,即是双方的锣鼓手密密地打击锣鼓,这就是龙船之间打招呼的特定语言。这样互相“擂锣”,还会不约而同地互相来往划两三个来回,才分道扬镖。这种龙船招呼的礼仪在典籍中没有记载,但珠江三角洲的水乡人就这样代代相传,并转变成村民间友好来往打招呼的用词,比如番禺人会说:“你和某某擂不擂锣呀?”就是问“你和某某打招呼了吗?”正是民间的这种纯朴的民风,使龙船节作为交往方式,维系着四方乡亲的和睦相处,并得以长期地流传下来。

  广府人生于水边,长于江岸,“水”同时也浸润在广府人的内心深处,“水任器而方圆”,划龙舟(俗称扒龙船)是广府人习水性格的最好诠释。

  二、团结奋进、拼搏争先的龙舟精神

  广府龙舟节也是男人的节日,祭神娱神也娱己。龙舟节中,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龙舟竞赛,即赛龙船夺锦标了,俗称“斗标”。这也是村落、宗族之间的交流与竞争,数十条龙船的大聚会,斗靓斗威斗生猛,一条条龙船齐唰唰,龙精虎猛,怎能不想争第一?!斗标,是一种拼搏,也是一种团结与奋进,这需要高超的划龙船技术,更需要鼓手、锣手、舵手、桨手、标手及成条龙船五六十人的团结奋斗。斗标比赛最重要的是齐心协力,俗话说是要“齐桡”,才能夺取胜利。

  一船人的配合中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当然是“头桡”和“鼓手”。“头桡”是全队的灵魂,水乡第一男子汉的代名词。广府地区的男人大多个头不高,精瘦黝黑,言语也不多,挽着衣袖,或赤脚、或趿着拖鞋出现村前村后,可一上到龙船,人变得强悍起来,指挥一船热血男儿,动作特别利索,精神特别振奋。龙船的“鼓手”,不但说话声音大,走路及动作也显得虎虎生威,一擂响鼓,十丈龙船生猛起来。腾飞起来了,只有团结,拼搏,进取,才能够夺标,光靠“头桡”和“鼓手”不成,得全体配合,一人不协调,影响整条龙舟的速度。龙舟前行、加速、调头全由艄公、鼓手、桡手互相配合,同一条龙船上,在急促的龙鼓催促下,由不得你不使尽九牛二虎之力,与铜锣合鸣,与众人相辅相成,龙船才会气贯长虹。

  端午节,扒龙船是一个男人节,是一种阳刚气表现得最充分的节日,也是一个氏族人丁兴旺、优胜劣汰的历史见证。参与端午龙船节的村民说,这个节日对他们来说,比春节过得还要热闹。它表现出族群的团结、拼搏和友爱等中国传统美德。

  清末到民初,国家正陷于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战争危机中,不断的灾难,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开拓者之一蒋观云在批判中国风俗的落后性,从十多个方面对中欧习俗的对比,揭示中国人具有农耕社会的保守、主静、怀古、忍让等特性,批判中国的陋俗恶习,他可能没有看到,在岭南,在广府地区,端午节扒龙船是广东民间一大盛事,广府地区珠江三角洲的水网地带,赛龙船的盛景比比皆是,要不,番禺沙湾何氏三杰中的何柳堂,就不可能借鉴祖父何博众口传下来的乐句,一气呵成,将赛龙舟的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场面进行创作,谱就了一曲振奋人心的广东音乐《赛龙夺锦》。可以说,“赛”和“夺”是整首曲的灵魂,一开始就以雄壮的引子21356……26435,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广府龙舟竞赛这一特色。随着急促而有节奏的鼓点,精炼简洁的乐句,把江河上摇桨翻飞、水花四溅的龙舟竞赛的场面展现眼前。随着竞赛的展开,乐章在重叠升级,描写了参赛健儿在水中逐浪,不断加劲。乐章继续伸延,几个排比乐句,把水上竞赛的奋勇、进取、你追我赶和岸上喝彩、鼓劲、喧哗震天的场面尽情渲染。进入决赛,急促有力的乐句把竞赛推上高潮,节奏越来越紧凑,赛龙的桡手鼓起全身劲——终于夺冠。从此,这首民国初年的广府番禺沙湾人何柳堂创造的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成为不朽,走向五洲四海。

  近代的广府,在培育生猛奋进的的龙舟文化之时,也孕育了像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革命的先行者,广州之所以成为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当代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与龙舟传统文化精神浸润其中不无关系。龙舟文化精神在当今,仍然没有过时。

  三、家族传承,根生挚爱的传承人

  广府龙舟文化伴随着广府水乡人的繁衍与成长,见证了广府地区的变迁。它不仅反映了广府人以水为神、以水为荣、以水为生命的一种文化信仰,也是广府水乡人一代一代的渔耕生活,乡民和坊间得以维系的一个文化空间。

  深入民间,特别是在番禺石楼等做田野调查,发现了更多的龙舟文化亮点。石楼镇不但拥有一远近闻名的“大乌龙”、“黑桡”“白桡”等品牌龙船,而且在基层农村,还有众多的龙船世家。用当时镇委一位负责人的话说,石楼人对传统龙舟文化的热爱不仅仅是一个宗族一个村,而且是整个镇,每年龙船节,各乡上下一心,男女老少齐上阵,有的人家对龙舟的热爱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在石楼,这里找个嗜“龙”如命的人很容易,要找个三代都热衷于扒龙舟的人家也很多。他举了石楼中约陈礼英的一家四代的事例,这些龙船世家,都是在村中扒龙船的好手,分别有一手龙船的头旗手、桡手、鼓手的絶技,为了能够扒龙船,他们放弃了可以在香港在深圳发展的机会,只要在家乡、在龙舟节扒到龙船,听到龙船鼓响,就是最大的满足;胜洲村的一个“龙船迷”,俗称“旦家头”,将扒龙船视为生命,只要看到扒龙船,真是死也眼闭等等,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举不胜举。石楼人还多次谈到20世纪中文化大革命“禁扒”龙船期间,高压之下也产生了不少村民有关“抗禁”的故事,有村民为了保护“大乌龙”的龙头,甘愿承担一切风险,甚至被扣押七天,也没有说出“大乌龙”龙头的藏匿之处;有村民为了在端午扒龙船,想方设法“顶风扒龙船”。因此石楼涌现了“龙船十八扒”、“茭塘妇女护龙船”等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

  龙舟,龙舟,只要一说起龙舟,众多的广府水乡人的眼睛就会发亮,话语就会喷涌,多姿多彩的龙舟文化,石楼人对扒龙船的热爱和执着,感动着、激励着我们,我们确切感觉到,广州龙舟、番禺龙舟、石楼龙舟文化实在太丰富了,只要深入民间,就会挖掘出藴藏丰富的民间文化。在探索龙舟文化的本质时,提醒自己必须关注传承人的问题。

  对比起当下自然环境的恶化,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对龙船的兴趣日渐下降,延续了近千年的龙舟文化,却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龙舟节上,众多桡手当中,头发花白的占了半数,年轻人似乎对这一项本应属于男性,充满竞争的文化淡漠了许多。为何青年人不感兴趣?原因大概为以下几方面:

  旧时代,生活水平不高,生活用品不如现在丰富。龙舟节一到,四方乡邻前来趁景,烧炮仗、交换帖子,吃龙船饭,整个村子都因此而沸腾。当时通信技术不发达,生活用品缺乏,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这种场景自然深刻在人们的脑海中。提起龙舟节,参加过这个节日的人精神总会为之一震。石楼胜洲村的一名村干部也是龙船迷了,他总是笑着说即使是同一样的饭菜,龙船饭也总会显得好吃一点,是真的很好吃。与龙船饭、龙船饼联结起来的龙船,更受年轻人的欢迎,因为起龙船就意味着龙船节的来到,也意味着村中要热闹好一阵。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品日渐丰富,通信技术更为发达,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乡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密,龙船节留给年轻人的印象,也在灯红酒緑之间变得模糊起来。

  每年的龙船节,你有机会走进摆龙船景的村子,相信每个人都会被龙船节的热闹所感染。然而,长久以来,由于缺乏曝光,因此龙船节成为小圈子里的狂欢。人们对龙船文化缺乏瞭解,加上媒体对龙船文化的误导,导致大多数人认为龙船只是一种民间竞技运动,不了解龙船背后藴含的意义。龙船文化的民间色彩也逐渐在流传,继承中一点点流失,以致于不少年轻人将龙船视为老土、落后,龙船文化便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事实上,家族传承,根生挚爱的传承方式在弱化,在广府的一些水乡,龙舟文化在边缘化。因此,当前要保护水乡生态环境,重塑人文环境的,培养龙舟文化的传承人。

  扒龙舟是一种大众参与的集体文化行为,要讲求力量的配合,还有讲求个人的技艺、韧性和吃苦耐劳精神。不要说是参加龙船竞渡,就是一连几日扒着龙船外出探访,在河面上日晒雨淋,是相当辛苦的。有些乡村水路远的,还要扒上数小时纔到达目的地,那些天,桡手的身上没有一处是干的,不是雨淋就是汗湿,大伙仍然热火朝天地挥动着船桡,这靠的是什么?是水乡人身上的一种猛龙精神,这精神对当下乡村的年轻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与经历与父辈年轻时完全不同,当今的青年能吃得这苦?面对实实在在的龙船,他们怎么敢去扒?宁愿在家里对着虚拟的电脑游戏漫游,要把他们磨练成父辈那种在顽强拼搏的意志,太不容易了!

  如果不培养接班人,不激发年轻人对传统的龙舟文化的兴趣,再过若干年,在乡镇,那些十丈龙船还能扒起来吗?因此,龙舟文化的传承要从小孩抓起,从小培养孩子对龙舟热爱和兴趣。

  值得关注的是,在广州海珠区小洲村,番禺石楼茭塘西村、茭塘东村和茭东村、大岭村,俗例定下了每年农历五月初有一天是“细佬扒”的日子,即在当日,让小孩们上龙船当桡手,在河涌扒上几个来回,让孩子们过把“龙船瘾”,让他们瞭解了,才会喜欢上龙舟文化,而只有喜欢了,他们才愿意瞭解龙舟文化,成为龙舟文化发展的传承者。

  (曾应枫,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广东广府学会顾问委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