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略谈广府谚语的特色和应用

  【摘要】广府谚语是广府民众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结晶,本文论述了广府谚语鲜明的地方特色;广府谚语丰富的内容;广府谚语的表现方式;开掘与应用广府谚语的现实意义。

  广府谚语是流传在广府民众口头上精炼简明、形象生动的语句,是总结生产和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是历代广府民众智慧的结晶,是一串串闪闪发光的珍珠。它在人们传授知识、指导行动、评价事物、表达感情、进行斗争中发挥不少的作用。可惜的是少人去收集整理,让这些珍珠散落满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繁荣,人们的交往也越来越多,加强广府谚语的研究,拾起那一串串散落的珍珠,让广府谚语更好地为当代社会服务,便成了我们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一、广府谚语根植生活,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自秦扫六合,汉武帝底定东南之后,来自中原的汉人,先后自两汉、唐宋,越过南岭,来到西江与北江流域。广府因汉武帝“广布恩信”而设立的广信而得名。唐宋以后,更大规模的中原移民聚居粤北,而后经过珠玑巷南下扺达珠江三角洲,并散居到当今两广絶大部分广府属地,成为广府族群的主体。而广府方言成了联合国认定的世界第五大语言。

  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为了生产和生活,人们的语言活动必然形成并依从一定的模式和习惯。语言和生活环境、衣食住行一个样,都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发生和形成的。它是民众出于生活需要而约定俗成,并作为口头表达习惯规范着民众的行为,同时作为一种语言行为模式服务于生活。广府谚语就是广府人在生产活动或社会交往中总结出的经验或教训,体悟到的事理,用精炼生动的说言概括出来的。所以,黄涛说:“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语言民俗不是一种单纯的词语形式,而是民众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模式化的语言活动,是一种复合性文化现象。”(《中国民俗通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版)这种文化现象的完整含义应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口语为主的语言形式及其运用,这是表层的也是最显着的部分。二是类型化的语言包含的生活情境龢民俗心理。如“几大就几大,芭蕉叶最大”,其语言形式就是这些词语,如果不进步瞭解与之相关的民俗内容,这则谚语就是一句乾巴巴的语句,因此要联系生活,理解使用谚语的情境,才能领会谚语深刻的含意。原来这则谚语是这样产生的:几位公子哥儿在议论哪种叶子最大,有的说桐叶,有的说芋叶,有的说荷叶,争论不休。这时,门外有个平时被主人严禁插嘴的书僮实在忍不住,便不顾一切冲进去,嚷道:“几大就几大,我说芭蕉叶最大。”结果他被主人狠狠地踢上一脚,但终于说出了憋在心里的话。后来人们将这句话形容忍不住或没有其他选择,只好豁出去了。这就是它的含义。又如“木棉花开透,筑基兼使牛”这个谚语,也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朩棉花是广州市的市花,最适于在阳光、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待到寒冷过去,朩棉花盛开的时候,广府地区的农村便进入春耕大忙了。还有“狗肉滚三滚,神仙企唔稳”、“大鱼头,鲩鱼尾,塘虱中间蛤乸髀”等,具体地展现了广府地区的饮食文化,地方特色浓厚。

  可以说每个谚语的产生和流传,都和广府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的背景、风俗习惯、人情世故等密切相连。请看下面谚语:“久雨见星光,明日雨更旺“、“天发黄,大水打崩塘”、“天起鱼鳞片,冇雨也风颠”、“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日落有云盖,明日雨再来”、“先雷后雨唔湿鞋,先雨后雷水浸街”、“红云上天顶,蓑衣唔离颈”。这些广府谚语,都跟广府民众生活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广府民众大多生活在珠江三角洲地带,属亚带海洋性气候,夏长冬短,气温炎热,雨水充足,江河纵横交错,适于种稻。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观察天时,积累经验,决定行止或办事,所以总结出这些有关天时的谚语,同时抒发了对自然的直接感受。反过来,从这些有关天时的谚语中,也感受到南国的气候特点。

  广府谚语的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的农谚就是古代广府农谚的继承与发展。据谭达先的研究,东汉崔实《四民月令》一书,曾记録了好些汉代的农谚,今天的粤语农谚,有些与它们相类似。如崔书中有“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现代番禺市桥一带有“日落胭脂红,非雨即有风”,后者就是前者的继承。而清初番禺诗人屈大均在《广府新语》中,又曾采録了大量明清两代广府农谚。到了光绪年间重修的《广州府志》中,也保存了不少粤语农谚。广府民众历来就善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谚语也如此。

  二、广府谚语内容丰富,概括面广

  我国谚语浩如烟海,难以胜数,内容庞杂,不易分类。从产生和流传的时代分,有古谚与今谚;从地域分,有普通活谚语和各地方谚语;从行业分,有农谚、林谚、牧谚、渔谚、工商谚、艺谚等;从作用上分有歌颂性、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哲理性谚语等。广府谚语同样丰富多彩,我们可概括为三类去说明。

  1.关于认识自然和劳动生产的谚语

  认识自然的广府谚语很多,如“蚊虫飞成球,风雨就临头”,指雨天来临之前,空气中的水蒸气增加,蚊虫的翅膀沾上了水蒸气而飞不高。“蜘蛛添丝,主好天时”指下雨时节,到了天气将要转好时,空气湿度减少,蜘蛛添丝织网。所以,蜘蛛添丝是天气转晴的征兆。“燕子高飞晴天告,低飞雨天到”,指雨天来临之前,气压降低,空气中的湿度也增大,昆虫的翅膀因沾上了水分而飞得低,追捕它的燕子也跟着低飞。“干冬湿年”,指冬至天晴,春节就会下雨。总结劳动生产规律的谚语也不少,如“芒种唔浸谷,立夏禾唔熟”,指种水稻要讲农时,如果芒种还不浸谷种,到立夏时稻谷就不成熟。“处暑唔插田,插咗亦枉然”,指处暑之前就要插秧了,如果错过了农时,插了也不会有好收成。这些都是生产经验的结晶。

  2.关于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经验的谚语

  谚语中包含许多社会知识、阶级斗争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如:“石头磨出汁,老糠榨出油”,形容剥削者、压迫者对受苦受难大众的残酷手段。“日种夜种,种埋唔够地主一餐餸”,表达农民心中被剥削的不平。“卖花姑娘插竹叶”,形容贫富差距大。“老虎头上钉虱乸”,“太岁爷头上动土”,暗喻触犯有生杀权势的人,是很危险的。关于伦理道德的谚语有:“有尺莫量人短,有口要讲人长”,指要多看别人优点,小挑别人毛病。“好女两头瞒,唔好女两头搬”,对照两种做法,劝人不要讲是非。这些都是社会经验的总结。

  3.关于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古代有一种富有哲理的铭文,叫座右铭或格言,用来对照自己,砥砺自己的言行修养。广府地区流传着许多谚语,其中有许多是通俗化了的格言。它是从复杂的社会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富有哲理的语言精华。如劝人要有志气、有上进心的:“人穷志唔穷”。赞美集体力量的:“三人同心,黄土变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赞美合作精神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赞美诚信品质的:“数还数,路还路”“唔系你个财,唔入你个袋”。劝人不要讲是非的:“好女两头瞒,唔好女两头搬”。劝人要多看别人优点,小挑别人毛病的:“有尺莫量人短,有口要讲人长”。有关家庭生活的谚语不少,如:“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家中有个老,胜过一件宝”、“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在这组谚语中,强调了家庭的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体谅。

  不管哪类谚语,运用时都要尽力瞭解其丰富的内涵。有些生活谚语使用普遍,但有些人对其内涵还不甚瞭解。如“唔使问阿贵”这个谚语常用来比喻“问题十分清楚,毋须怀疑”。但为什么?缺乏瞭解。原来清朝末年湖北汉阳的叶名深和蒙古旗子弟柏贵都在广东任职。叶名琛任两广总督,工作负责,很有权威。而蒙古旗人子弟柏贵,虽担任巡抚要职,但腐败昏庸、软弱无能,只会花天酒地地享乐,什么政事都不管,也不会管。属下有事不去找柏贵,而是直接请示叶名琛。后来人们便用“唔使问阿贵”来比喻十分清楚、毋须怀疑的事。既通俗易懂,又富有生活情趣。

  总之,广府谚语使用极广,可以起到沟通、启示、告诫、引导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教会人们怎样认识社会,还教会人们认识自然;它不仅可以教会人们怎样对待自已,还教会人们怎样对待别人,闪烁着思想的光辉。还有些谚语与现代科学互相验证,相辅相成,结合运用,具有科学教育的功能。

  三、广府谚语有很强的表现力

  广府谚语具有形式短小、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音韵和谐、生活气息浓等特点。优秀的广府谚语,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加工琢磨,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有很强的表现力。那么,它主要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呢?

  1.直接说理

  运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把道理直接说出来,要求人们按理去做。如“求人不如求已”、“识字要念书,耕田要养猪”、“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肥料落唔足,失收对田哭。肥料落得足,禾穗齐促促”等谚语,虽然没有形象比喻,但檏素精炼,概括力强,读起来琅琅上口。这些就采了用直接说理这种表达方式。

  2.借物喻理

  借通俗易懂的事物,喻示某一事物的性质或某一道理。如“针冇两头利”,就借“针”这件物的某一特点来喻示道理。即以针只有一头尖利而不能两头利的事实,启发人们明白凡事有得必有失,必须做出一定的牺牲的真理。“一条肠通到底”,借一条肠直通到底这一形象,比喻直性子,有什么说什么,不隐瞒。“一个巴掌拍唔响”,借拍掌需要双手,喻示事情的发生不能指责一方,双方都有关系。这种方式可以化抽象观念为具体形象,让人易于理解与接受。

  3.以事晓理

  以某一具体事物的现状或发展变化,启发、诱导人们认识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正确地处事待人。这里所说的“事”,比借物喻理中的“物”范围更广,包含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如“鸡春(蛋)咁密都会哺出仔”,鸡蛋殻从表面看好像是密封的,里面的东西没人知晓,但是通过孵化却孵出了小鸡。谚语以此说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情总会败露。

  4.借景喻理

  运用耐人寻味的生活图景来表达事理。这个“景”融合了作者的情,包含了作者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如“船小好掉头,船大好冲浪”,借船在江河行驶的状况,比喻事物各有特点,各有长处,要充分发挥自已的优势和特长。“天有不测之风云”,借风云变幻莫测的情景,比喻形势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这种谚语,一般较为含蓄,能引起人们思考。

  5.褒贬寓理

  直接表明爱憎感情,即对好的进行赞美,对不好的进行批评或指责,让人明辨是非,扬善惩恶。如“后面似公主,前面系蕃薯”,对两面三刀的人进行描绘,让人们认识他的真面目。“无事献殷勤,一定系奸人”,对奸诈狡猾者进行描绘,让人们认识他所耍的手段。“食碗面,反碗底”,比喻忘恩负义之辈的行为。这种谚语,态度鲜明,是非观点明确。

  6.对照说理

  对照说理是指通过两个事物的对照,让人领会事理。如“当官动动嘴,当差跑断腿”,指讲话不负责任的领导,常常会累坏了手下的人,用以讽剌官僚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上、下两头对照,说明为了谋取地方的利益,尽管上面有政策,下面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

  7.对偶明理

  对偶明理是指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的谚语。其形式有三:一是正对格式,各句之间相关,共同说明一个道理。如“穿针要穿鼻,买瓜要睇皮”。二是反对格式,在内容上矛盾对立,形式上对称对偶,如“金钱如粪土,人品值千金”、“有计食计,无计食泥”。三是串对格式,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多种多样,或为条件或为因果、或为承接等。如“上屋搬下屋,唔见一箩谷”,上下句是因果关系。这类谚语各句之间相关,起到互相补充、互相映衬的作用,富于匀称美和节奏感,可提高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8.逥环达理

  指通过相同词语迂曲萦逥的反复出现,表达两个相反相成的意义。如“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山唔转路转,河唔弯水弯”、“滚水唔响,响水唔滚”等谚语,就是通过相同词语的反复出现来表达两相反相成的意义,以达到强调语义的目的。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广府谚语语句精炼,构思精巧,音乐性强,甚至还有一定的意境,达到哲理性与形象性的统一,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歌謡来看待。如“田主打边炉,耕仔吊沙煲;耕仔着烂衫,田主穿皮袍”。形式整齐,对比鲜明,形象可感,读起来琅琅上口。“插得早,收成好;插得迟,无发市”,插稻不守时节,歉收便成定局。“丰收日子真好过,叫起舂就舂,叫起磨就磨,家家有粘又有糯。”语言通俗,结构灵活,顺口押韵,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困难似弹簧,睇你强唔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比喻通俗,哲理性强。这些,都可作为歌謡来欣赏。

  总之,优秀的广府谚语,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既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又有人们积累的共同经验,因而,广府谚语不仅为广府民众所喜爱,也为全国各地民众所欢迎。

  四、开掘与应用广府谚语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搜集与研究广府谚语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民间文学艺术沉积丰厚,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历来都十分重视民间文学艺术。在他们的论著中引述了许多民间作品龢民间谚语,大大增强了著作的魅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前不久,汪洋书记在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大力弘扬岭南优秀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广府谚语是岭南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积极收集整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为当今社会服务,这正是响应党的号,参予广东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一工作的意义,加强工作的责任感。

  其次,要通过广府谚语的搜集与研究,促进新谚语的创作。谚语语言凝炼、形象生动、含义深刻,能给人以思想与艺术的教育。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谚语也要推陈出新。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号召大家要敢于实践时,用了“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等谚语,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用意,令人久久不忘。“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落后就帮”。就是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群众不断完善的谚语。近年广州电视台为某些人解决无法解决的医疗费或其他需要公众帮忙解决的困难而寻找帮助时,创作了“有事咪啰嗦,G4来帮拖”这则谚语,体现了一方有事,八方支援的协作精神。这些,都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其三,恰切运用谚语,使作品具有民族化和地方色彩。谚语可给作品提供珍贵的语言材料与艺术养分,有利于加强作品的群众化与民族化,使作品显得更为生动。我省著名作家陈残云的作品《香飘四季》、《山谷风烟》、《热带惊涛録》,黄谷柳的作品《虾球传》、《七十二家房客》(电影文学剧本),吴有恒的作品《山乡恩仇记》、《山乡风云録》等,乡土气息浓郁,受到读者的好评,跟他们善于运用民间谚语有很大关系。一切文艺(包括说书、相声等)工作者都要从民间谚语中吸取养料,丰富自己的语言,拉近跟读者、听众的距离,使作品更为群众所喜爱,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

  谚语既是语言,也是艺术,既是精神的体现,也可转换成物质财富。我们要开发好这一文化宝藏,让它为现代社会服务。

  (陈子典,广州大学原副校长、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广东写作学会副会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