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读陈垣先生珍藏的《陈氏家谱》的启示

  一代史学宗师、著名教育家和炽热爱国者陈垣先生(1880-1971),是广东新会石头乡人。他生前藏有一部用励耘书屋专用稿纸钞録的《陈氏家谱》。陈垣注明“抄白《陈氏世谱》”。“抄白”就是根据别人的材料,未加任何评断。一般的家谱为了说明自己家庭的光荣历史,都把本姓历史上的名人作为先辈载入家谱。本谱也不例外。根据《陈氏家谱》的记载,新会陈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远古的虞舜时代。舜的第二十八代孙胡公满,受周武王(约公元前11世纪)册封为陈国(在今河南淮阳)的国君,因而以“陈”为姓。胡公满的第三十八代孙为陈寔,陈寔的第五代孙名陈登,陈登的第二十二代孙陈洪,在北宋初年曾当过官。陈洪的后人先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后迁到福建。陈洪的第五代孙名寅,又迁到今广东北部南雄保昌县珠玑巷。陈寅的第四代孙名陈宣。陈宣有七兄弟,当时保昌县的黄姓珠宝商人,勾引皇妃苏氏潜逃,宋朝发兵要除灭保昌县的百姓,陈氏家族又从南雄迁到珠江三角洲的顺德、新会一带。《陈氏家谱》记载,新会石头乡陈氏始祖是陈宣,曰:“始祖讳宣,号猷,字南乔,葬于蛇子形”。“陈猷,其先汴梁人,尝仕宋,金陷汴,播迁南雄珠玑里。至猷,沉毅有远识。咸淳间,世事日非,遂移家新会(下)峒。身仍在雄守祖墓。德佑末,率乡人保聚。景炎初,助官军与元人战于雄。败绩,乃归下峒。未几宋亡。猷辟谷饵草木实,嘱子孙毋仕元”。《家谱》中记载,陈宣“次子仲义,安居石头乡开族”。陈仲义就是陈垣的直系祖先,是陈氏的二世祖。陈仲义,名考,亦称陈巧,号景彝。生于南宋淳佑二年(1242),他曾被举为考廉,但因遵祖命不为元朝做事,便隐遁庐山,后遇罗真人,得引导术,为民消灾除患,人称陈巧六大真君。石头乡太祖祠堂供奉着陈巧的偶像。

  《陈氏家谱》中,从虞舜到陈洪,只是一些传说,不可能是真正的历史。从陈寅到陈仲义这一段,也有许多传说的成分,如所谓黄姓商人勾引皇妃的故事,就是一种传说,类似的故事在广东其他姓的家谱中也有记载。陈垣的祖先,从陈宣以下,在《家谱》中都有明确的生卒年月及葬地,到此才算是真正的历史。

  《陈氏家谱》也部分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的开发情况。珠江三角洲比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开发比较晚。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北方战乱,大批中原地区的人民一次又一次大迁徙到珠江三角洲,从此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赶上中原的发展水平。许多南迁人的后代发展为有名望的大家族,文化名人辈出。如南宋的崔与之、李昴英,明代的罗亨信,陈献章,清代的屈大均,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等。

  《家谱》记载,陈垣的祖父海学,即陈宣的第二十一代孙。“二十一世祖考讳社松,字海学,号达湖。生于嘉庆辛末年五月十八日未时,终于光绪戊寅年十月廿一日亥时,享寿六十八岁,葬于径口山”。在封建社会的中国,非常重视家庭的辈分,为了家族方便区分辈分,每个家族都选一首诗,按诗的字句取名。近代石头乡陈氏宗亲诗为:“世德施光裕,明廷擢茂良。学维宗孔孟,华国以文章。”据说,这首诗是新会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著名思想家陈白沙写的,他的家乡在新会白沙里,人称他为“白沙先生”。陈垣祖父海学,在结婚时按例取宗亲诗中的第一个字“学”字名海学。

  海学(1811-1878)出身贫寒,原先务农,后来靠贩卖陈皮发家。所谓陈皮即柑果皮。陈皮只有新会所产才是上品。陈皮不但可以入药,过去还常用来奉客,如像敬烟敬茶那样,而且陈皮放得时间越长,就越香、越贵。据说上百年的陈皮买卖都是使用厘戥称的。最初,海学只是到各乡收购陈皮,然后辈扛肩挑拿到广州摆买或寻找买主,赚了些钱后自己开了一间小铺,取名“松记”。最后,租了广州晏公街闽漳会馆作为店铺,并改名为“陈信义药材行”。店门前挂了一副对联:“信人所任,义事之宜”。药店取名“陈信义”,表示商店宗旨诚信,老幼不欺。“陈信义药材行”开张的时间,据陈垣考证是清道光十七年(1837),当时海学是26岁。陈垣还写过《跋何其厚重修晏公神庙碑记》一文,考证晏公街的历史。

  海学是陈氏家族药材生意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海学靠克勤克俭,艰苦奋斗起家。海学年幼丧父,分家后并无恒产。最初到会城一间葵扇厂打工,后向友人借了七钱二分银。靠这微薄的本钱,买卖陈皮。在广州经营“陈信义”时,能省则省,连口粮都是由乡间带去的。乡间各宅的家眷妯娌把米舂好托水客运广州,又把一些需要加工的药材送回乡下,由他们加工,然后再运回广州。由于注重诚信,经营得法,后来子侄们更分头向各地发展,至二十世纪初,“陈信义”在广州开设了两家:一间在晏公街,一间在仁济路,由九宅陈维镳、四宅陈国彦主持;香港“陈信义”由六宅陈宗玉,后来由五宅陈国键主持;新加坡“陈信义”由九宅陈国烈主持;上海的“琪记”,即《上海地方志》说的“琪记及陈信义”,由八宅陈国琪主持;天津的“陈信义”由六宅陈宗澜主持;海口的“陈信义”,据《海口市志》称,“海口广德堂创办于光绪年间,由广州‘陈信义药材行’家族集资,在海口市买地建房开设”,后由大宅陈振德主持,亦即后来湛江“信诚”。这样,“陈信义”形成国内东西南北,以及国外的购销链条。“陈信义”最兴盛的时代,九宅的陈维镳在广州药材行业中是老行尊,有很高的威望。香港的“陈信义”在同业中也有很高的地位,主持人六宅陈宗玉,于1926年与其他商号负责人创立了香港中药联商会,推广中药,因此被推选为该商会的第一任正会长,深受同业的尊重。这个群体的经济来源絶大部分都来自商业,大多数老一辈人都在上述商行中供职,领取工薪。各家则按实际需要支取生活费。可见“陈信义”是新会有相当影响的名望大族,基本上维持着家族式大家庭的体制。

  海学先后有三位妻子。第一位是谢氏,《家谱》称为“淑配”。谢氏比海学小七岁,十二岁时便死了。可能是童养媳,或订婚后未完婚就死了。海学正式娶的第一位妻子钟氏,《家谱》上称为“继配”,比海学小六岁。在海学富裕起来后,又娶了比他小二十三岁的黄氏为妾,《家谱》上称为“庶配”。钟氏和黄氏一共生了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按宗亲诗的第二个字“维”字取名,即维远、维谦、维举、维骥、维启、维堃、维宣、维饶、给镳。在《家谱》中,都有明确记载。九兄弟中,除了老四维骥读过几年书外,其余八子都继承父业经商。

  海学家境富裕之后,为九个儿子买地置产。在石头乡规划了一个庄园,建三排九栋房子,每个儿子一栋。整个庄园的建筑由五子维启,也就是陈垣生父主持。海学是1878年去世的,这个建筑群的建成应该在这一年的前后(清光绪初年)。前排按九、三、四宅排列,中间按八、一、五、七宅排列,后排按二、六宅排列。后来六宅在四宅旁边加建了一间即新六宅;九宅在旧九宅旁边加建了新九宅;七宅在二宅旁加建了新七宅。这些房舍除新九宅因人口众多建成二层楼房之外,其余都是一个模式:金字屋顶单层青砖平房,主体正厅左右各带两个共四个房间,正厅门外是天井,左右两廊一边是厨房,一边是杂物房,每户面积介乎140-143平方米之间。这样的房舍和同村邻近的一般房子并没有多大区别。它反映出创业者勤劳俭檏的家风,以及为儿孙设想得尽可能实用和周全的用心。整个庄园周边由一堵约一丈高的砖墙围起,前面是青砖和花岗石建的高大门楼,上刻有“富岗里”几个大字。这个庄园靠近“大虎山”,据说“富岗里”的“富”字是“虎”字的偕音。说陈垣“生于广东新会县石头乡富冈里”是准确的。整个庄园总称之为“陈宁远堂”,是这个家族的名号,取自“淡泊明志,宁静志远”的古训。学者称这个建筑群是“独具特色的清末民初的民居”。“陈宁远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树立的一块界碑,至今还在原处。

  陈垣的生父维启,是海学的第五个儿子,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他除了经营中药材外,还做过茶叶生意,曾到过湖南湘潭县采办过茶叶,还主张读书、作官、做学问。陈垣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为湘潭宁氏《题锄耕图手卷》诗,曰:“两世论交话有因,湘潭烟树记前闻。寒宗也是农家子,书屋而今号励耘。(自注:吾先人在湘潭办茶。先父名田,号励耘)”,“仲尼立论轻农圃,儒者由来爱作官。可是丈人勤四体,未教二子废铅丹。”陈垣后来把自己的书斋取名“励耘书屋”,一方面是用它来勉励自己要努力在学术上耕耘;另一面也是表达他对父亲的怀念。

  维启的妻子周氏,于光绪六年十月初十(1880年11月12日)生陈垣。按照宗亲诗“学维宗孔孟”,排“宗”字辈,起名“道宗”。陈垣六岁时,他的三伯父维举去世,死时不到34岁。他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维举比维启大两岁,两人感情最好,于是维启把六岁的儿子陈垣过继给维举,按照宗族家法,陈垣要兼祧两房(三房、五房)。此事《家谱》有明确记载。在“维举”条,记“国垣入继”;在“维启”条,记“长国垣出继维举”。这样,陈垣有两位母亲,即生母周氏和过继母李氏。

  陈垣生活在北京时,对故乡石头乡的生活印象深刻,《陈垣全集》收入陈垣忆乡诗,今録几首如下:

  宁侄北来出示莲姐照片已不相识感而赋此
  久别容颜异往朝,儿时旧事未全消。
  不知姜性酸仍辣,持向檐前雨水浇。

  自注:儿时在四宅旧屋与莲姐共食酸姜,辣甚,则持向檐前雨水浇之。

  汉侄书来知询虞八叔及耀东大兄近状以此寄之
  卅年不到古冈城,记否邻庵念佛声。
  六韵五言吟甫罢,北门楼上已三更。

  自注:石溪陈氏试馆在邑城北门大街,左右邻均为尼庵。县试头场必殿以诗,夜深始交卷。

  东海桑围百亩租,十年膏火赖无虞。
  清明共踏蛇山路,定过君家卖酒炉。

  自注:询虞昆仲耕白云祖东海围学租,在圩上粜谷酿酒。每清明省太祖墓蛇子形,必于此聚集。

  惠受街前秋意新,入闱主考虎纹茵。
  红男緑女争相看,蕞尔科名竟醉人。

  自注:耀东尊人设肆藩司前,每秋试主考入闱,即邀余往观。

  寄薛二妹
  十年兄妹阻关河,世乱忧深鬓已皤。
  记得故乡风味否,石头出色是烧鹅。

  无 题
  多时不食脯腌鱼,深悔离乡北地居。
  两度南旋刚橘緑,土鲮犹未上村墟。

  寄汉侄石头
  昔吾廿五居乡校,今汝传经太祖祠。
  日懔白沙追远训,湖光山色最宜诗。  

  寄汉侄太祖祠
  岐山头畔百花鲜,艳说真人圣水传。
  为问近年傩礼日,祠堂香火可如前?

  初夏食西葫芦味同节瓜而形大
  西葫芦味清如许,恍惚吾乡酿节瓜。
  或说本来同一物,居分南北遂相差。

  由此可见,新会石头乡的风物,如酸姜、鲮鱼、烧鹅、节瓜、科考、祠堂香火、傩礼等等给陈垣以深刻印象,故在中年、壮年时,还以此入诗,说明对故乡的怀恋。

  我们从《陈氏家谱》以及陈垣成为世界级学者的历史来看,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第一,“陈宁远堂”,是靠克勤克俭,艰苦奋斗发迹的。

  第二,“陈信义药材行”,是靠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逐渐发展起来的。

  第三,陈氏家族是居住在农村与居住在城市的家族成员共同努力下发展起来的。在城市的成员富裕起来之后,不忘对农村多办公益事业。从20世纪20年代起,陈宁远堂就经理乡间的学校,给予资助。1929年,二宅的陈珍汉正式创办石头小学,历任该校的名誉校长,二宅的陈瑞卿、大宅的陈默仪都曾在这小学里长期任教。抗战时期太祖祠堂曾收养过数十名难童,其学费和生活费也由宁远堂资助。1937年坑美大围连年水患,农民损失很大,宁远堂曾与其他方面共同资助购置救灾用的水泵。至于修桥补路等事更是普遍。从石头乡到棠下镇的几座石桥,乃至当时来往广州江门的“花尾渡”使用的码头,都是由宁远堂独力或出资建成。宁远堂在乡间坑美市开设了一间“太和堂”药铺。由族外人士陈琏在太和堂行医。陈琏医术高明,医德很好。来看病的乡里,只收诊金,抓药只是记账。由于使用的都是“陈信义”从广州送回来的药材,其实是不用钱的。在太和堂对面,宁远堂还有一处作为公益的“阅书报社”,门前的题字是陈垣所书,里面备有若干报纸书刊供大众阅读。

  第四,重视教育是宁远堂的一个特点。宁远堂只在塾里学习过的老一辈人已经懂得让子女接受现代教育的重要性。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学医、学新闻学、学历史,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农艺的,也有到外国留学的。“陈信义”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族内子侄读书可以得到资助,有困难者都可以到店里免费吃住。据不完全统计,从陈垣算起,宁远堂第三第四代人,男女几乎全都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教育,其中大专学校毕业的就有百人左右,包括到国外留学的8人,约占统计人数的70%。其中的佼佼者,如九宅的陈国鋭,是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山大学外科医生和教授,是一位国家级的专家。

  陈宁远堂最杰出的人才就是陈垣。陈垣的成才,离不开宁远堂的培养。父亲维启对陈垣的读书全力支持和鼓励。1941年陈垣在致长子陈乐素的信中说:“余少不喜八股,而好泛览。长者许之者夸为能读大书,而非之者诃为好读杂书,余不顾也。幸先君子(指父亲)不加督责,且购书无吝,故能纵其所欲。”在致三子约之的信中说:“余家自植卿四伯始读书,然只习时文,不得云学。至余始稍稍寻求读书门径。幸先君子(指父亲)放任,尽力供给书籍。今得一知半解,皆赖先君子卓识有以启之也。”所以,陈垣在十五、六岁时,在广州就购买了大部分学海堂、广雅书局、潘仕诚的《海山仙馆丛书》,伍崇曜的《粤雅堂丛书》所刻印的古籍。为他日后的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根据《陈氏家谱》记载,陈垣的家族是从珠玑巷迁移到新会石头乡的。这个家族宁远堂为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总结宁远堂发展的历史,今天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味的启示。

  (张荣芳,中山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学术顾问、广东广府学会顾问。)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