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府文化、澳洲华人与华文传媒——以全球化为视角

  一、前言

  广府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朵奇葩。从18世纪以来,广府文化就飘洋过海,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的不少城市生根发芽。特别是在澳洲,从19世纪至今,广府文化都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19世纪末,华人已成为澳洲第二大族裔,他们中的絶大部分来自广东。现在,华人再次成为澳洲第二大族群,粤语是澳洲第四语言。本文以全球化为视角,以澳洲华人的发展例子,分析广府文化如何影响海外华人的政治、经济、华文传媒与当地社会。

  二、广府民系和广府文化

  什么是广府?什么是广府民系和广府文化?广府,是一个包含历史、地域、文化、经济的定义。广府文化,有着与其它地域和文化截然不同的“海”“陆”交融的特征。首先,广府文化的“海”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5世纪。广东近海,在早期居住在广东的土著身上,带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的特性。当时的百越民族,生活在南粤沿海一带,与海洋结缘,靠江海为生,文化上带有深深的海的烙印。1964年至1989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封开发现古人类颅骨和牙齿化石,经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共同鉴定,这些古人类距今14万8千年,是最早的南粤人类。

  广府民系和广府文化的“陆”的源头,是中原移民和中原文化。汉武帝平南越后,在现在的封开县设立“广信”,使之成为统领南方9郡的交趾史部的治所,长近400年,广府民系及广府文化,开始初步形成。三国时期,吴以广信为治,建广州,两宋以广信为界,以东为广南东路(广东),以西为广南西路(广西)。

  唐代张九龄凿通大庾岭古道后,中原移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通过南雄珠玑巷到广东各地。这些由中原而来的人们与百越族共同生活,在吸收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原文化带给百越。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融合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海陆合一的广府文化。正如珠江文化研究会黄伟宗教授所总结的那样:“广府文化即是中原汉文化(尤其是楚文化)南下与百越文化结合而成的一种地域性的新型文化。”

  由于地理位置靠近海洋,早在元明时期的广府人,就有出海的习惯。他们飘洋过海,既为广东带回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技术,也使广府文化走向世界。近代以来,广府人更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海洋地缘优势,得世界风气之先,积极学习西方技术,传播先进思想,产生了孙中山、马应彪等一大批名人。广府人,为中国民主革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79年以来,南粤大地与广府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广东作为首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破除僵化体制、建立新经济体系、鋭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广府文化,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成为全球化的今天一道独特的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广府并非就是广东省,广府文化也并非就是广东省的文化,她还包括香港、澳门。港澳和广东同文同种,这两个地区的人97%以上是广府人及其后裔,粤语是主要语言。只是1949年后,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港澳与广东产生了差距。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广东的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三地交流的不断深化,使得粤港澳的差距越来越小,“大珠三角”经济文化圈呼之欲出、初步形成。

  在广府文化圈中,香港文化是一个重要分支。香港文化以通俗、平实、市民化、娱乐化为特征。由于香港文化带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又通俗易懂,容易被西方社会接受。因此,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香港文化特别是电影和歌曲,流行西方各地。

  总的来说,正如文化学家黄伟宗教授所总结的,广府文化有四性: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共时性的特点。广府文化还有四个先:敢为天下先、得世界风气先、领时代潮流先,从历史到现实都是领潮争先。审视澳洲华人的历史和今天,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三、广府民系、广府文化与澳洲华人

  从19世纪至今,澳洲华人发展史有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与广府有着深刻的渊源。在第一时期,最早到达澳洲的中国人就是广东人。1818年,庄世英到达悉尼,被澳洲海关记録在案,据记载,他是广东四邑人。后来,四邑人雷三妹到达墨尔本。他发现墨尔本有不少金矿,于是回到家乡告诉同乡们。18世纪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广东人到澳洲淘金。后来,不少人还从事农业、洗衣业等等。到1888年,澳洲政府的档案记载,在澳洲的中国人已经超过30000人。据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驻澳洲的领事刘渭平调查,19世纪末,澳洲华人絶大多数都是广东人,华人(广东人)成为仅次于澳洲人的第二大族裔。

  从1901年起,澳洲华人的发展进入了第二时期。在政治上,因为1901年“白澳政策”的颁布,华人正式受到歧视,后来还被剥夺了所有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然而,在经济上,他们开始渐露头角。不少广东人经过多年的奋斗和拼搏,在不利的政治社会条件下,发挥广东人勤劳、实干、头脑灵活的特点,在澳洲成为富翁。

  这其中的杰出代表有郭泉家族、马应彪家族等。中山人马应彪、郭乐、郭泉家族等,早期从事水果业。凭着广东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种植的水果获得了澳洲市场的认可,行销悉尼及新南威尔士州各地。面对成功,他们不满足于只成为生产商,更希望成为经销商。于是他们开始涉足流通行业,凭着广东人头脑灵活,目光敏鋭,善抓商机的特点,他们在水果流通行业也获得了成功。从悉尼市区到整个新南威尔士州,哪里需要水果,他们就不辞劳苦送到那里。他们的产品,又从新南威尔士州扩展到其他地区。在与客户的接触中,他们又将市场信息和客户反馈告诉水果生产商,指导生产商种植适销对路的产品。据澳洲华人研究者刘渭平教授和Shirley Fitzgerald教授调查,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人(广东人)就在新南威尔士州的水果、蔬菜的生产和销售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值得一提是,马应彪、郭泉郭乐家族等澳洲华人,心向祖国,十分渴望祖国的强大。首先,在澳洲事业有成后,他们学习澳洲人的经验,在香港和上海创立现代百货公司。中国最早的四大现代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公司,全部是由澳洲广府人创立的。比如先施的外部建筑,就是模仿澳洲的著名百货公司David Jones。

  还有,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澳洲华人,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用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中国。比如,马应彪就说,如果华人能够吸收国际市场的现代商业经验,商业竞争力就会大大提高,中国就会重新强大,国家的振兴也就指日可待。澳洲的广府人,不仅为中国经济建设下写下浓重一笔,还积极支持祖国革命。马应彪、郭泉家族是孙中山的盟友,为中国革命提供大量经济支持。

  除了经济领域,广府文化在澳洲也有广泛影响。澳洲华人(广府人)一直积极地向澳洲主流社会传播广府文化,比如,悉尼从19世纪末开始,就有了华人花车巡游。在新南威尔士图书馆,可以看到一些百年前的花车巡游的照片,其中有一幅照片是一位澳洲人正在认真地学习粤曲(图1)。

  图1 澳洲人学习粤曲,19世纪末,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照片(略)

  必须指出的是,广府人在澳洲取得的这些成绩,是经过艰苦奋斗而得到的。华人(广府人)在这段时间受到澳洲政府和社会的误解和歧视,不少华人的文化水平也很低,甚至不会书写中文。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腐败黑闇,更不可能为海外华人提供有力支持。所以,早期澳洲广府人在经济文化上成就,体现了广府文化和广府人的巨大张力。

  20世纪30年代以来,澳洲华人还是以广东人为主,但是由于“白澳政策”实施多年,新华人禁止入境,原来的华人逐渐年老衰亡,澳洲的华人越来越少。1947年,据澳洲联邦政府文档记载,全澳洲仅剩下4700名华人,是澳洲历史上的最低记録,华人的政治经济已经每况愈下。

  这之后,虽然白澳政策名义上还没有停止,但是因为二战后澳洲人口下降,急需补充外来人口,于是放宽了移民控制。因为大陆的政治环境,大陆人没有办法到澳洲。但是,其他华人从香港、东南亚等地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香港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大量技术移民和商业移民。为了寻找更好的社会环境,他们不少人都纷纷移民北美、欧洲以及澳洲。

  1973年,澳洲政府最终取缔“白澳政策”,开始实施“多元文化政策”,这无论对于澳洲社会还是华人社会都是一件重要事件,也使得澳洲的华人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多元文化政策规定,澳洲政府尊重各种族人民的文化和发展,各种族也有权发展自己的文化。根据这一政策,澳籍华人获得了社会平等,获得了各种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这样,澳洲华人移民又多起来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不少香港人移民澳洲。2001年,据澳洲移民与多元文化事务部统计,在90年代,香港移民排在所有澳洲技术移民的第一位。

  从1997年起,由于香港回归,香港移民逐渐减少。同时,由于大陆经济不断发展,大陆人,特别是广东人,出国留学和移民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地就是澳洲。大陆移民的数量,超过了香港移民的数量。澳洲华人的发展,进入第四阶段。据2006年统计,粤语成为全澳洲第四大语言,广府的政治经济也给新南威尔士州带来广泛影响。

  Table:Top Five Languages Spoken in Australia(表格:澳洲五大语言)(略)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Table3.2006 Census:top 10 languages spoken at home)

  上述表格是澳洲国家统计局(Australian Bureauof Statistics)2006年公布的数据,可见中文已经成为澳洲第二大语言。英语语言使用者排在第一位,占78.5%。第二语言为汉语使用者,一共有465200人,占整个澳洲人口的2.3%。意大利语、希腊语、阿拉伯语使用者分别占1.6%,1.3%和1.2%。其中,粤语(广府话)的使用者有244000人,超过普通话使用者220600人。粤语人口占整个澳洲人口的1.2%。另外,粤语是悉尼市唐人街的通用语言。同时,在其他城市,如RYDE,PARAMMATTA,HURSVILLE,CABRAMMATA等,粤语成为官方语言之一。

  这些粤语使用者,有些是新移民,有些已经居住在澳洲几十年。但是无论时间长短,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没有忘记家乡。以“广府”为纽带的各种组织,层出不穷。比如,以地域分,不少市县都有同乡会,比如高明同乡会、四邑同乡会,中山同乡会等。也有以学校、工作单位为基础的组织,如澳洲中山大学校友会、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培正中学校友会等。而80后和90后,他们已经很少参与这种传统的组织。他们所青睐的,是“网络同乡会”。在网络中长大的这一代,他们热衷于网上的交流。澳洲的大型华文网站,就有“广州同乡会”、“深圳同乡会”等。年轻一代在网上认同乡,谈在家乡的生活,再相约在现实中见面。广府民系和广府文化,由现实走向虚拟,再走向现实。

  从更广泛的角度讲,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也给新南威尔士州以及澳洲带来广泛影响。政治上,广东省与新南威尔士州已经结成友好州省。2012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访问新南威尔士州,双方的官方关系不断加强联系。经济上,广货占了新南威尔士的半壁江山。在笔者到过所有的悉尼电器店,均有广东的产品,特别是家电、通讯产品和日用品。广货在澳洲人的眼中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怀疑,尝试到接受。早期,当广东产品初入澳洲市场的时候,澳洲人有所疑惑。但是,大部分广货质优价廉,因此先后赢得了澳洲人的认同。现在,在澳洲人眼里,广货已经与其他发达国家品牌没有太大分别。

  自从21世纪初以来,广府经济对新南威尔士州的影响还有一个新特点,高新科技产业的建立。一直以来,在澳洲建立实业的主力是商业移民和政府背景公司,涉足的主要行业是贸易、传统产业和轻工业。然而,有广东背景的高新科技公司也开始在新南威尔士州出现。特别是近年来,有些技术移民也开始涉足商海。技术移民所建立的公司,基本集中在IT、生物等高科技和金融服务行业。这些技术移民由于拥有专业技术,在与澳洲社会和中国大陆的交往中独具优势。

  在文化上,自从2007年起,悉尼每年都有华人新春巡游。每逢春节,由悉尼市政府组织这一活动。春节,成为新南威尔士州各族人民的节日之一。新春巡游虽然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但是广府文化是主流。一个明显例证就是,巡游中的狮子是“南狮”,而不是“北狮”(图2)。巡游中的乐器,也以粤曲为主。另外,笔者居住在悉尼六年,曾经五次在各种场合看到过舞狮子。所有的“狮子”都是南狮,所以广府文化对澳洲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总结一下,华人在澳洲150多年的历史客观地证明,从过去到现在,广府和广府文化,对澳洲的人口、文化、经济都产生深远影响。

  图2 当代悉尼华人新年花车巡游,舞狮舞龙经过唐人街附近教堂(略)

  四、广府文化与澳洲华文传媒

  从历史到当今,广府和广府文化是澳洲华文传媒的组成部分之一。

  最早的澳洲华文报纸——《唐人新闻纸》出版于墨尔本地区,1856年至1858年发行,是由澳洲人ROBERT PARK发行的。这份报纸主要是为以广东人为主的当地华工服务的。这份报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中英文报纸。报纸里的中文语言,是粤语而不是普通话或标准中文书面语。比如,笔者看到的1857年3月的报纸,第一版有一份有关杂货铺的广告。里面有一句话:“唐字脚下,就系佢咯”。这是典型的广东话。其他的广告也体现明显的广东文化特征。比如,出售的物品是广东物品,如凉席等。还有船票等,基本上是去四邑、江门、中山等地的。

  1894年、1897年,澳洲第二、第三份华文报纸——《广益华报》、《东华新报》先后出版了。这些报纸全部都是由澳洲广府商人创办的。20世纪初,由于广府商人与中国国内政治有联系,不少报纸也带上政治色彩。二十世纪50年代后,华文报纸逐渐式微,到1955年只剩下一份报纸《澳华时报》。这份报纸是国民党主办的,除了鲜明的政治性外,还有地域性,在“家乡新闻”栏,基本上是广东沿海的新闻,如中山、惠州、珠海、江门等地。

  由于白澳政策的实行,在澳洲华人读者不断减少,以至1958年至1981年,澳洲境内没有华文报纸发行。但是自从1982年起,澳洲华文报纸重获新生。1982年,星岛日报澳洲版开始在悉尼发行。1987年,另一份重要的澳洲华文日报——《澳洲新报》也创刊了。这份报纸是《香港新报》的澳洲分支。这些报纸都带有浓郁的香港文化色彩。

  2004年,澳洲华文传媒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澳洲新快报》创刊。1994年,台湾《自立快报》曾经在悉尼创办《自立快报》澳洲版。由于澳洲台湾读者远远不如香港和大陆读者人数多,最终该报停刊。后来,一位广东籍澳洲华裔商人周泽荣先生买下该报,并改名为《澳洲新快报》,成为广州《新快报》的澳洲版。《澳洲新快报》是中国大陆首份在海外长期发行的报纸,虽然在悉尼发行,其风格却十分酷似广州的市民报纸:小版面、头版大幅照片、内容以社会新闻为主,有杂志型周末专版。而其他所有的中文报纸,都没有这样的风格。另外,2010年,香港翡翠电视台开设了澳洲频道,总部设在悉尼。于是,广府文化在澳洲的扩张,由报纸扩大到电视。

  五、结论

  在全球化的背景里审视广府文化,会发现这一文化不仅在澳洲生根发芽,在全世界的许多地方也都熠熠生辉。比如,在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加拿大的多伦多等地,粤语使用者均居于前列。还有一个例子就是,2010年7月,笔者在欧洲小国葡萄牙的一个很小的城市——Braga,也发现有浓厚的广式文化烙印。Braga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小城,笔者花了两天时间考察完全城所有的餐馆,除了欧洲菜馆外,仅有一粤菜馆,而其招牌菜就是粤式烧鹅,其老板也是广东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广府文化全球撒播,其影响力已经越过了时空:从历史到今天,从亚太到欧美,从文化到经济,从华文族群到其他族裔。

  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广府文化能够全球撒播、跨越时空?美国学者萨莫瓦(Samovar)与波特(Porter)在著作《跨文化交流》中提出,一种文化想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必须有几个特点,文化的历史性、开放性、独特性和现代性。而广府文化正是满足了这几点要求。广府文化既历史悠久,又具有强烈现实性和实践性,广府文化既兼容幷包、海陆兼顾,有强烈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又独树一帜,有许多其他文化都不具有的特点。所以,如果广府人继往开来,鋭意创新,广府文化一定会历久弥新,继续在世界文化长廊里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黄伟宗:《从封开启步的探究广府文化的15年历史》,载《封开:广府首府论坛》,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1年,第31至52页。
  \[2\]徐杰舜,徐桂兰:《广府人起源及形成论》,载《封开:广府首府论坛》,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1年,第83至105页。
  \[3\]黄伟宗:《珠江文化论》,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6年。
  \[4\]黄伟宗、司徒尚纪:《中国珠江文化史》,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9年。
  \[5\]司徒尚纪:《泛珠三角与珠江文化》,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6年
  \[6\]刘康杰:《澳洲华文传媒的两个“春天”和“冬天”》,北京:《全球传媒学刊》,2010年12月,第7期。
  \[7\]Cohen, R. (1997). Diaspora: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ledge.
  \[8\]Collins, J. (2002). Chinese entrepreneurs and Chinese diaspora in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Research, 8(1-2), 113-133.
  \[9\]Cunningham, S., & Sinclair, J. (2001). Floating lives: the media and Asia diaspora. Lanham, Boulder, New York,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10\]Damousi, J. (1998). Chinese Australian History. In W. H. Geoffrey (Ed.), Creating Australia. Sydney: Allen & Unwin.
  \[11\]DeVoretz, D. (2005). Triangular Movement of Chinese Diaspor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eople on the Move”: The Transnational Flow of Chinese Human Capital”.
  \[12\]Dunn, K. M., & Ip, D. (2008). Putting transnationalism in context: comparing Hong Kong Chinese-Australian in Sydney and Brisbane. Australian Geographer, 39(1), 81-98.
  \[13\]Fitzgerald, J. (2007). Big white lie: Chinese Australians in white Australia. Sydne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14\]Fitzgerald, S. (1996). Red tape, gold scissors-the story of Sydneys Chinese. Sydney: The state library of New South Wales Press.
  \[15\]Hugo, G. (2007). Recent trends in Chinese migration to Australi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Chinese in Pacific, where to now? (held i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16\]Inglis, C. (2011). Chinatown Sydney: A Window on the Chinese Community.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7, 48-64.
  \[17\]Jones, P. (2005). Chinese-Australian Journeys-records on travel,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1860-1975. Canberra: National Archives.
  \[18\]Jupp, J. (2001). The Australian peopl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 its people and their origi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Kuo, M-f (2009). The making of a diasporic identity: the Case of the Sydney Chinese commercial elite, 1890s-1900s.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5), 336-363.
  \[20\]Liu, H. (2011). An Emerging China and Diasporic Chinese: historicity, stat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72), 813-832.
  \[21\]Liu, W. P. (1989).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Australia. Tai Bei: Sing Tao Publishing House.
  \[22\]Mcdonogh, G., & Wong, C. (2005). Global Hong Kong. New York: Routledge.
  \[23\]Pan, L. (1994). Songs of the Yellow Emperor: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New York: Kodansha International.
  \[24\]Rolls, E. C. (1996). Citizens: flowers and the wide sea: continuing the epic story of Chinas centuries-old relationship with Australia. Brisban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25\]Rolls, E. C. (1992). Sojourners: the epic story of Chinas centuries-old relationship with Australia: flowers and the wide sea. Brisban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26\]Samovar, L. A., & Porter, R. E. (2004).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5th ed.). CA: Thomson.
  \[27\]Shu, J., & Hawthorne, L. (1996). Asian student migration to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XXXIV(1), 65-96.
  \[28\]Sinclair, J., Yue, A., Hawkins, G., Pookong, K., & Fox, J. (2001). Chinese cosmopolitainsm and media Use. In S. Cunningham & J. Sinclair (Eds.), Floating Lives: the media and Asia diaspora (p. 34). Lanham, Boulder, New York,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29\]Tavan, G. (2005). The long, slow death of white Australia. Melbourne: Carlton North.
  \[30\]Toynbee, A. (1932). A Study of history (1972 e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Wang, G. (2001). 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s Press.
  \[32\]Wang, Y. W., & Ryder, J. (1999). An ‘Eccentric’ Paper Edited for the Unwelcome Aliens.(The Chinese Advertiser). Australian Academic & Research Libraries, 30(4).
  \[33\]Wu, C.-T. (2003). New middle-class Chinese settlers in Australia and the spatial transformation of settlement in Sydney. In L. J. C. Ma & C. Cartier (Eds.), The Chinese diaspora: space, place, mobility, and identity (359-379).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34\]Young, F., & Barneveld, N. V. (1997). Sources for Chinese local history and heritage on New South Wales. Sydney: Faye Young & Nicole van Barneveld.
  \[35\]Zhou, M. (1992). Chinatown: The Socioeconomic Potential of an Urban Enclav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36\]Zhou, M. (2006). The Chinese diaspora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Y.-j. Bian, K.-b. Chan & T.-s. Chuang (Eds.),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Societies (Vol. 1). Boston: Brill.
  \[37\]Zhou, M. (2009).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 Immigration, Ethnicity, and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刘康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广东广府学会顾问委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