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性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便开始了一部精神文明的发展史。从奴隶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各个社会在建立各自的物质文明的同时,都建立了各自的精神文明。它们之间,不仅表明瞭发展的程度和达到的水平上的差别,而且存在着性质上的迥异。特别是剥削阶级社会的精神文明同消灭了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之间,更存在着根本性质的区别。这就涉及到精神文明的特性问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实践上是极其艰巨的,在理论上是极其复杂的。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性问题,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有各种提法:有的归结为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的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有的归结为共产主义道德;有的归结为革命精神、民主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等5个方面;也有的概括为4点,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优美、完善、崇高的情操,主人翁的劳动态度,文明礼貌等。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历代的精神文明的区别,即社会主义精神的特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可以概括为: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全社会的一致性;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够真正实现“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源远流长,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本文拟就这些方面作简略粗浅的阐述。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精神文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整体,它由许多部分组成,必有其主导部分。从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精神文明来说,奴隶社会的精神文明虽然还很不发达,但已经能够包含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有个主导部分,这便是奴隶主的奴隶占有思想;封建社会的精神文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所创造的灿烂的文化、教育、科学和艺术,等等,更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所以也有个主导部分,这便是封建专制思想;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和封建主义社会相比,在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步,形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更有其主导部分,这便是雇佣奴隶制思想。以上就是历代各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各自的主导思想,不论是奴隶占有思想,封建专制思想,还是雇佣奴隶制思想,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恩格斯所概括的:“卑贱的贪婪乃是文明从它的第一日起以至今日底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渺小的各个个人底财富乃是文明底唯一而具有决定性的目标。”所以,剥削思想又是这些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共同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此相反,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其指导思想的。这是因为: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其指导思想才能够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确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帮助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针,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确发展方向的保证。这个世界观坚持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以辩证唯物论来对待一切自然和社会历史问题,它要求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树立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态度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诚实的劳动态度,树立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运用,这个思想建设的任务是絶对无法完成的。再从它的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来看,要做到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要使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给人以高尚的精神享受,等等,又有哪一项可以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呢?我国几十年来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列宁关于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才能给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指明“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的教导,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使各项社会主义原则和政策得到充分和正确的贯彻。

  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即共产主义制度,它首先是一种运动,即共产主义运动。这种运动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从世界上有共产党成立到全世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整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运动的整个历史过程的始终,马克思主义就象一根红线贯穿其中,这是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灵魂。因此,在社会主义阶段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要求。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决不是要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去推行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我们不能重犯过去那种“左”的“共产风”的错误。而只是要求在执行现阶段各项具体政策的时候,要使人民群众逐步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现阶段各项具体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全社会的一致性   

  精神文明发展史表明:尽管文明时代愈是向前发展,它就愈是披上全社会的外衣。但是,以往任何阶级社会事实上都存在着两种精神文明。社会的精神文明长期分裂的状态,是私有制社会的必然产物。

  列宁曾经指出,剥削的存在,永远会在被剥削者和个别“知识分子”代表中间,产生一些与这一制度相反的理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同“君权神授”等观念相反,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就提出过“王候将相能有种乎”的思想;清末太平天国的口号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反映了农民对没有剥削的世界的向往。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五权宪法”的设想,也是反映被统治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更是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了。这些从剥削者和个别“知识分子”代表中间产生的、同统治者相反的思想学说,都是和该社会所建立起来的精神文明的内核相对立的。

  当然,不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从精神文明的归属来说,除了剥削阶级为适应他们的愿望龢利益而建立起来的,以及被剥削的劳动人民为适应自己的斗争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精神文明之外,还有一些是不带阶级内容而具有人民性的部分。但肯定这一部分,并不否定社会精神文明的长期对抗和分裂的状态。事实上,剥削阶级总是“把自己与整个社会等同起来的”。这是一切剥削阶级藉以维护自己的统治的一种手段,一种“习惯性的伪善。”

  建立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与上述状况相反,它愈来愈彻底的消除社会精神文明的这种分裂状态,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全社会的一致性,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以往任何阶级社会的精神文明的重要特性。这种特性是在下列的条件下形成的:

  第一,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主体,这就意味着剥削阶级的消灭。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全体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就不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阶级对立,建立在这一社会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全体人民的愿望龢利益为出发点的,表现了全社会的一致性。

  第二,建立在社会主义主要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不再存在“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的阶级关系。人们共同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分享社会主义文明带来的“美好的果实”,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旧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分裂状态。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新的关系,新的纪律。在过去,维护农奴制的纪律,是靠棍棒,靠一小撮人拿着棍棒,大多数人挨着棍棒;维护雇佣制的纪律,是靠饥饿,靠少数过着奢侈生活的不劳而获的人逼使广大受饥饿的人不得不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纪律是建立在崭新基础上的、表现劳动人民的主人翁责任感的纪律,是有高度觉悟的自觉遵守的纪律,这也是全社会一致要求的道德表现。

  第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人民所处的主人翁地位,改变了过去那种全部人类的智慧、天才创造的技术和文化的一切成果让一部分人独享,而另一部分人则连教育和文化生活也被剥夺了的不合理现象。一切技术奇迹和文化成果都成为全社会的财富,这必然导致全体劳动人民都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伟大历史任务而努力工作,朝着一个共同目标,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这一切表明,只有社会主义社会,能够最后结束精神文明发展史中精神文明的分裂状态,解决“两种精神文明”的问题,建立以主要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反映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社会主义建设起来的精神文明具有全社会的一致性。

  当然,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特别在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它还不可能根絶旧社会遗留的痕迹。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对立物的精神病毒,妨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但是,这并不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这种全社会一致的特性,而且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这种一致性必将愈来愈充分地表现出来。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能够真正实现“互为条件,互为目的”

  “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两个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这是关于两个文明关系的科学论断。对这个论断需要作进一步的发挥和说明。

  在发挥和说明这一科学论断中,理论界曾提出一些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其中关于两个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是各个社会文明建设的共性,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特性问题,存在不同的见解。这里,试就这一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

  精神文明的发展史表明:以往一切阶级社会的统治者,或者自觉或者不自觉,但总是要使他们建立起来的精神文明,能够同该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以便巩固他们的阶级统治。当这个统治阶级和它建立的社会制度还处于上升时期,当他们还是社会生产力的解放者,他们还不需要用精神力量来镇压和麻醉被统治者的时候,在他们所统治的社会里,确曾出现过两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从而促进两个文明的发展这样美妙的景象。可是,当这个统治阶级从上升的阶级转化为没落的阶级,当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转化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两个文明的关系就不再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而是互相障碍,甚至背道而驰了。

  以现代资本主义来说,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的母胎里形成的。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到一定阶段,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就再也不能适应已经发展了的生产力。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这样,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在它“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这是其物质文明方面的进步。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统治地位的地方,在其物质文明进步的基础上,“它把所有封建的、宗法的和纯朴的关系统统破坏了”,幷且出现了发达的教育、昌明的科学、先进的技术和繁荣的文化等等这些精神文明方面的进步。这种进步反过来又促进其物质文明的向前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文明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关系。但是,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象魔术一样造成了极其庞大的生产和交换资料,现在它却象一个魔术士那样不能再对付他自已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所拥有的物质文明已不能再成为资产阶级精神文明发展的条件了,生产力已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存在条件的私有制关系的丧钟也就敲响了。综观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其物质文明是相当高的,但人们的精神状态却江河日下。因为卑劣的贪欲成为文明发展的动力,发财致富是这种文明的唯一目的,一切都“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冷水之中”。这就必然掩藏着凶杀、盗窃、吸毒、自杀等精神空虚、精神危机的险象,这是资产阶级的精神文明所无法解脱的困境。资本主义社会两个文明的这种背离状态,它之所以不可能彻底实现两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关系,是因为一切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在本质上都是利已主义的,这是他们奴役、压榨、残酷地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支柱,是阻碍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根子。

  其实,在以往任何阶级社会,即使出现过两个文明互相促进的状态,也是畸形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达到的高度,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靠它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但是,它的道德观的堕落,始终是它的物质文明建设的障碍。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以往一切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所建立的精神文明,同该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关系,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状况,而就其总的倾向来说,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两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同时发展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又怎样呢?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的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而相适应是基本的这种状况是两个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能够真正实现的基本条件。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那样,可以在它脱胎而来的那个社会中形成。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和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建立。这种生产关系是崭新的东西,它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根本不同,它比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更能容纳迅速发展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不断扩大,促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起来,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这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矛盾的。即使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有很大的发展、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也仍然会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它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不会消失。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又相矛盾,而相适应是基本的这种状况,构成两个文明建设能够真正实现“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条件。因为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力的发展不受到生产关系的束缚,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可以提供更有利的条件;而精神文明的建设能够在更有利的条件下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文明的建设必然要以对方的发展才能达到自方发展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不需要采取外部冲突的办法去解决,只要经过社会制度本身,经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和合理的变革,就能使生产关系中某些不完善的地方变得比较完善,从而清除障碍,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因此存在着两个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可能性。然而,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是有条件的,所以,如何正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那些不完善的地方,如何正确地积极地进行必要的变革,在今天就显得十分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已经或正在排除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各种障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这表明,只要我们正确地处理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犯大的错误,就一定能真正实现两个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或者把两个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看做是包括剥削阶级社会在内的一般规律,或者看做只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或者把“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割裂开来,把前者当作一般规律,把后者当作特殊规律,似乎都絶对化了,不是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地说,两个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这一科学论断,反映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般关系,但是,实现这种关系是有条件的,即只在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互相适应或基本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在阶级社会,只有在统治阶级还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适应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两个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关系;而当统治阶级走向没落,两个文明建设就互相阻碍,甚至背道而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情况根本不同。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关系和生产力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而相适应又是基本的情况,所以在正确处理社会基本矛盾的条件下,能够真正实现两个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关系。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源远流长,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各个阶级社会都包括有两种精神文明,这不但对于剥削阶级来说具有继承性,就是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也有一个批判继承问题。而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批判继承问题上的高度自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是以往任何阶级社会的精神文明无法达到的。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在确切地瞭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幷且加以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对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的瞭解和改造的高度自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在于:

  第一、我们能够自觉地瞭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能够瞭解“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和几千年来的古代文化传统。

  我国这些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包含着非常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的精神养料,对它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十分艰巨而有意义的任务。这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并不矛盾。马克思、思格斯的原意是指同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阶级思想体系和阶级偏见划清界线,而不是抛弃以往时代一切进步的思想成果以及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文化艺术的创造。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创立和发展,也“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我国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文化思想遗产中间,看出它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那些内在的、必然的、历史的联系,决不重蹈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那种虚无主义的覆辙;也决不会对这些文化思想遗产抱着兼收并蓄、全盘肯定的复古主义态度。

  第二、我们能够自觉地瞭解、学习和借鉴别国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

  世界各国的文化,总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在我国历史上,印度的佛学和哲学就曾经给过我国文化以深远的影响。而佛学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相融合又传播到东方一些国家中去,并对那里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了近代,我们又从西方国家并通过日本,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影响。这些影响曾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促使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至于马克思主义,原来就是外国的东西,由于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我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所以,我们能够自觉地认识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决不能搞狭隘的民族主义,不能搞闭关锁国。相反,应该广泛地学习外国古代、近代和当代一切优秀的东西,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营养。在现在,我们尤其需要打开眼界,吸取国外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当然,在进行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个“谁化谁”的问题,所以,我们对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没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必须坚决扺制,决不能让它“化”过去,而是要把它“化”过来,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正是这种对于我国历代精神文明遗产的批判继承,对于外国一切先进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吸收和借鉴,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创造力,它将在人类文明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生产,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表现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这种源远流长、永葆青春的生命力,是以往一切阶级社会的精神文明所不可比拟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崭新的伟大事业,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在理论上,我们还不能说已经有了系统的、深刻的认识,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性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条社会科学工作的唯一正确道路,认真地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服务。

  (这是作者与杨越合写,发表在《学术研究》1983年第3期的论文。文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四大特征作了较早的论述。曾获得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论文三等奬。)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