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深圳特区青年思想倾向浅析

  1980年10月下旬,我们在深圳调查特区意识形态问题的过程中,青年的思想动向尤其引起我们的重视。

  总的说来,现在深圳特区青年的思想,比较稳定,积极参加特区的经济建设,这是主流,这里不拟详谈。本文仅就深圳特区青年思想中较为突出的偏向作一些分析。

  当前深圳特区青年中的思想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偏向

  (一)政治觉悟有偏差

  去年,共青团深圳市委曾对皮鞋厂的140名青年进行了笔头“民意”调查,在交回的123张答卷中,认为资本主义好的占多数。就这同一个问题对市服务公司300多名青年进行测验,多数说社会主义不好,资本主义不错,香港最好。

  (二)上进心澹薄

  深圳市青少年共100600人,去年吸收新团员340名,其中学校和科技单位的占了304人,农村、工厂的几乎没有。农村的团组织处于瘫痪状态。

  渔民村大队是全国最富的大队之一,去年人均收入达2074元,生活富裕。但这几年没有一个青年要求入党,整个支部还是原来的13名老党员。

  (三)知识价值认知低

  全市中小学生共6万多人(高、初中学生共12000多人),去年退学离校的竟达7596名,占总数的13%,其中多数是初中学生。

  1979年高中毕业生500多人,报考大专的172人,去年和今年毕业的各300多人,报考大专的有132人和133人,所占的比率仅1/3强。初中毕业报考高中的也只占75%左右。甚至考上大专院校了也有自动退学回来的……

  怎样看待深圳的青年一代呢?

  去年香港大学旅游团住在深圳中学,他们根据观察,把深圳青年看做“无根的一代”。深圳市团委的同志则把这代青年称做“迷茫的一代”,还用四句话进行了概括:“生活稳定,文化偏低,政治澹薄,思想向外。”

  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深圳青年的信念、理想大大不同于内地青年,向外的思想也比内地青年要严重得多。过去,向外的思想集中表现在逃港问题上。自1951、1952年封河口以后,曾有过几次逃港的高峰。最高峰的是1979年,自1980年5月后,由于港英当局实行了严厉的遣返政策,加上深圳计划为特区,经济发展较快,逃港人数已下降了。现在,深圳青年的思想志趣主要是放在追求金钱、追求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上。他们的“五讲”是“讲钱、讲吃、讲穿、讲玩、讲女人”,“四美”是“鞋斗高(高跟),脸斗红(胭脂红),衫斗花(花色花样),人斗风度”之美。

  深圳青年思想偏向与特区独特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

  首先,自1979年3月深圳划为特区后,经济上出现了不同于内地的新特点,这给青年们带来深刻的影响

  第一,企业中三种经济体制幷存和农村里两种生产方式并举。划为特区后,由于实行了开放的灵活的经济政策,大量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工业企业项目迅速增加。原来只有3间小厂,今年5月底止共引进项目688项。在引进项目中,包括外商独资经营、合资经营、来料种养,加工装配和补偿贸易等形式。这样,在经济体制上就存在着国营、集体、独资、合资等不同的结构。由于资金、原料、设备、技术、管理等条件不同,生产发展的情况也大不一样,出现了“国营不如集体,集体不如来料加工,来料加工不如外商独资经营”的状况。农村中,除了境内的包产责任制外,深圳农民在九龙界内有几千亩田,允许“越界作业”,农副产品可以直接拿往香港市场销售,不仅收入高,而且可以取得外汇。这就给人们造成了国内不如国外,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表面印象。

  第二,不同的工资制度造成了经济收益悬殊。由于经济体制结构发生了变化,工资制度也有所不同。现在,深圳存在着几种工资制度。国家机关、国营单位按国家工资标准供给,国家干部职工每月工资仅50至60元,外加“边防补助”,也只不过80元上下。而在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企业中则采用特区新订的工资标准。有一家合资经营的工厂,全厂职工平均工资为176元人民币,其中一级工的工资就达92元。这就是说,独资、合资办的企业工资标准要比国营的和集体的高得多,奬金也多得多。由于引进项目的招工条件要求年青的,有一定文化的,青年得益更大。引进项目后,深圳就业的人数达17761人,其中大多数是青年,他们大量的是进入了待遇优厚的独资合资企业。他们不仅就了业,而且收入高,这就比内地的青年也比当地干部职工优越多了。这样由经济开放后所造成的就业机会及收入丰裕,使青年们在思想上凭直觉就感到香港好,资本主义好了。

  第三,同时流通的三种货币——人民币、兑换券、港币及其它货币符号实际比值不同。现在深圳流通的这三种货币,虽然按国家规定比值是一样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不同。港币比兑换券好用,兑换券又比人民币好用得多。用港币可以直接到香港或紧接香港的沙头角镇买到高挡商品,物美而价廉。有兑换券也可以在友谊商店中买到便宜的紧销商品。有人估计,用港币购买商品比用人民币在国内买的要合算一至二倍。深圳现在有一种说法:“人民币不值钱。”这三种货币在实际使用中所造成的差额,自然使人们觉得“女皇”(港币)好,青年们也就认为香港东西便宜,比内地的好了。

  另外,深圳特区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从领导到群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建设上。洽谈办公室一位负责同志说,在安定社会秩序、稳定人心的情况下,只要赚钱,什么都可以干。有一个厂的领导认为:“我们赚了钱就是胜利。”他们的这种赚钱当然是为国家为集体的,但在群众中表现出来的是为自己赚钱发家。群众依据过去的经验,认为“香港的价格,共产党的政策”——多变,趁开放的机会多捞钱,一方面深怕以后政策变,另方面以应付深圳的高物价。在青年中,“炒更”(加夜班搞副业)的甚多。

  基于上面种种经济的原因,青年们读书、上进的思想自然就澹薄了。

  由此看来,人们的思想归根结底是由客观物质条件决定的,尤其是个人物质利益的得失影响更为深刻。

  其次,由于深圳独特的地理条件,外来思想渗透甚为便利,直接影响着青年的思想

  深圳是祖国的门槛,与港九仅一河之隔、一界之交,外来思想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传播和感染着人们:

  一是特区经济引进外资后,资方代表及技术管理人员的无形影响。在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的企业中,有着来自香港的资方人员参与企业管理。他们为了追求利润,调动工人积极性,不仅在管理上非常严格,而且采取了一些刺激工人的经济手段。如印染厂,资方经理主张给工人高工资,而且发港币,这对青年工人诱惑很大。与此同时,资方人员的一举一动也都成为青年们仿效的对象。

  二是深圳开放后,港澳同胞可以自由回来探亲。由于历史的原因及近年的外逃,深圳市现有人口33万,而在外的华侨、港澳同胞就有20余万,可谓家家有港亲,户户有侨友。现在每天回乡探亲络绎不絶,不下万人。许多侨胞回来,免不了大包小包馈送礼物,也免不了谈论香港的“自由”和物质生活,这就会引起青年人对香港的向往。

  三是深圳改市后,有一部分人员拥有过境证,可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洽谈生意、补偿贸易、小额贸易、越界作业的机会,到香港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劳动。他们到了香港,开了眼界,见到香港并非象以往我们宣传中的一切皆糟那样,而是看到它表面繁荣的现象,如丰富的物质,便宜的价格,整洁的街道,良好的公共秩序,企业中严格的科学管理等。这些现象不仅引起了他们心中对香港看法的变化,而且作为媒介又传染到其余青年的头脑之中。

  四是来自香港电视的影响。深圳一般人家都有电视,他们都喜欢收看香港的电视节目而不收广州等国内节目,因为一方面深圳离香港近,接收容易,图像清晰,而广州的节目难收;另方面是香港节目丰富多彩,迎合一般市民的心理要求,较吸引人,而国内电视较呆板单调,多为粗线条。香港电视总的来说是宣扬金钱、打斗、色情和较为低级趣味的东西,也还有其它富有生活色彩的节目。尽管香港电视并没有直接宣传香港好或资本主义好,也没有露骨的黄色下流的镜头,但它们宣扬资本主义的东西,是溶解在平常的节目中,青年们长期收看后慢慢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除了上述客观条件外,深圳青年的思想变化也与青年思想的特点有关

  我国青年渴望现代化,不满现状,勤于思考,讲求实际,这是好的方面。但由于他们的阅历浅,经验少,知识浅薄等特征,可以说,还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思想观点,不善于辨别是非,看问题往往粗疏、表面、简单,难以深入实质,在思想方法上也常带有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因此,他们在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优劣问题上容易较多地看到香港丰富的物质生活及资本主义的个人自由色彩的一面,而较少地看到社会主义优越性及已有成就的一面;在看待特区经济发展及其个人生活得益时,较多地看到港胞投资发生作用的一面,而较少地看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新的经济政策所决定的一面;较多地看到目前的个人利益得失的一面,而较少地看到国家的远大理想及伟大目标的一面。因而,当现实一旦未能满足他们种种合理不合理、正当不正当的要求时,其思想表现往往是比较偏激的。

  应从深圳青年的思想动向中发现和解决的一些问题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深圳特区青年思想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我们不能光责备他们,而应该从他们的思想动向中去发现和解决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向往更大的自由,这是青年一代新的要求,也是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如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新中国30多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由于“左”倾错误的长期干扰,致使经济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人民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而60年代后经济才起飞的香港就在深圳对面,其对比是十分明显的。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制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且建立一些特区,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心之所向。

  在政治上,解放后,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了。但自1957年以后连续20多年的政治运动,使政治民主生活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人们在精神上较为紧张,有压抑之感。现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相信实现这一任务必将得到广大群众的真诚拥护和支持。

  第二,如何迅速恢复和提高党团组织的威信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胡耀邦在“七一”讲话中说:“执政党的党风,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深圳青年不想入团入党,固然是由于他们的思想已转到经济利益上来以及对党团组织的认识不足,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在他们的心目中,党团的形象不高大,这与10年动乱中党内滋长起来的官僚主义和遭到严重破坏的党风不能说没有关系。现在,这种不正之风依然存在。深圳市有的干部利用工作之便,到香港或向港方人员弄这个机那个机,搞自己家庭“现代化”,如夏巴厂×××竟私自动用外汇2万元购置家当。有的利用职权安插子女到好的工作岗位上去。有的甚至充当逃港的幕后人,如一个收容站长赞助其在旅店工作的女儿把旅店做为引渡香港的据点。有的参与走私等。据统计,从去年以来,深圳仅局、公司以上的党员违纪案件达几十件。这种种不正之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应该看到,在和平建设时期,党员干部能否律己奉公、起模范作用,与战争年代党员能否带头冲锋陷阵,其意义是不相上下的。

  第三,我们的宣传工作应该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或带偏见

  以往的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宣传工作,讲自己总是“形势大好,越来越好”,未能接触和正视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东西;对资本主义包括香港,总是说成一切皆坏,看不到它们在技术、经济上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方面。当时群众未能接触外界,自然是比较相信这种宣传的。而现在一开放,深圳青年不仅对香港情况听得到,而且见得到,就会感到过去受了骗。

  第四,经济建设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如何开展是重大的科学课题

  过去,不善于把政治思想工作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缺乏科学的程序,粗的多,细的少;空的多,实的少;压的多,以理服人的少。从调查材料中可以看到,对于现在的青年一代来说,他们的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息息相关。因此,要随时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分析与其各种思想相关联的客观条件,对政治思想工作的目的、内容及形式进行充分的科学研究,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去年4月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深圳市团委发了文件,开了两个会,布置各支部要办墙报,但检查结果,29个支部中只有2个厂的支部出了一期。究竟原因何在,是值得考虑的。

  青年一代是现代化的生力,是祖国的希望。如何引导青年团结一致向前看,提高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是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问题。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都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

  (这是作者与另两位友人于1980年10月下旬在深圳特区所作的调研报告之一,发表在团中央主办的《青年研究》1981年第22期。该刊所加的编者按是:“实行开放政策对提高生产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需要仔细研究,以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深圳市是我国新开辟的特区,这里所提到的情况有其特殊性。但是,开放政策带来的影响却有普遍性,对我们在实行开放的情况下如何加强青年的思想工作,有参考的价值。”经过若干年后的实践,此文提出的问题可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在深圳特区的青年正成为当地各方面建设的生力军,更是全国各地青年学习的榜样。但记住当年的情况,于进一步认识30多年突飞猛进的深圳特区的发展仍有鲜明的对比意义。)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