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和解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对第二次“江陈会”的期望

  在“三鹿奶粉”造成的两岸关系阴霾之下,在张铭清副会长于台南被袭事件之后,在民进党扬言要游行、守夜甚至“如影随形”的威胁声中,大陆海协会陈云林会长将率六十多人的庞大代表团登陆台湾,进行第二次“江陈会谈”。此举象征两岸执政当局已经达成高度共识,就是无论形势多复杂、阻力多强大、道路多崎岖,挑战多尖鋭,仍然要把两岸和解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为两岸决策者这种“择善固执”的勇气和决断喝彩的同时,我们也都热切的期望第二次“江陈会谈”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长路上竖起一块里程碑。笔者认为,迄今为止两会在善意交流和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建立了某种模式、形成了一些游戏规则,概括言之有以下几点:
  
  一、两会商谈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依归
  
  此次“江陈会”所面临的“大环境”不是很好,但为什么台湾多数民众仍然支持呢?关键就在于江陈将签订的四项协议使民众搭飞机来往两岸时间更短,票价更低,农产品销往大陆更快更赚钱,两岸邮递更加方便快捷,食品安全更获保障。此次“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两会马上把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纳入议事日程;面对汹涌而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大陆派十位银行家随陈云林入台,与台湾同行共同探寻因应之道;这两项安排都直接联系民众的切实利益!正如张铭清先生在台南遇袭后所说的那样,“公道自在人心”,只要两岸交流切实为人民谋利益,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此次民进党虽极力反对陈云林来台,但对江陈欲签订的协议和拟讨论的食品安全议题和金融合作议题却几乎不置一词,就是因为台湾社会根本没有反对这类“利益议题”的“可操作民意”,自然也没有能让民进党炒作的着力点。
  
  二、在“互不否认”的基础上求“对等尊严”
  
  民进党避开“利益议题”,把反对陈云林来台的理由集中在所谓“尊严问题”上,如“陈云林如何称呼马总统”等。这类“尊严议题”其实亦是多数台湾人的共同关切,所以才有民进党的可趁之机。
  
  两岸商谈必须照顾到双方的对等尊严,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对等尊严”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民进党坚持要“相互承认”才能谈,这只能导致双方的对抗加剧而使谈判破裂。国民党聪明些,知道在目前情况下,要求两岸政府“相互承认”不可能,最多只能做到“互不否认”,只要“不否认”即无伤尊严,这是务实的认知与做法。其实,陈云林只要人到台湾,必然要面对很多“中华民国”的符号,他只能以“不否认”待之。换言之,只要双方交流起来,“互不否认”将难以避免,这对台湾其实也是有利的。而陈到台湾去谈,考量之一便是要让台湾和大陆都有轮流“做主场”的机会,这恰恰是要满足“对等”的要求。如果主人提出“必须称呼官衔才见面”,就是以“相互承认”而非以“互不否认”为前提了,这违背马英九自己多次的宣示,不符双方行之有年的默契,未免强人所难。有论者质疑,如果陈云林只称“马先生”而非“马总统”,是要让马“屈尊”,这明显是误解,因为大陆也同意台湾的来客称胡锦涛为“胡先生”而非“胡主席”,在所谓“称谓”问题上,只要双方是对等的,就不存在“屈尊”的问题。
  
  三、持续推动制度化协商,不断为两岸关系注入动力
  
  两岸经贸交流和人民往来现已形成时代潮流,其间发生一些波折和不快是难以避免的,但越是出问题越需要交流,通过交流解决问题,而不是因问题中断交流,这是我们从过去十多年的往事中学到的深刻教训。而“制度化”则是保障两岸交流不因突发事件而中断的基本措施,通过两会制度化的协商,可以循序渐进地逐步解决双方都有需求的各种重大问题,建构有序管理的两岸交流环境,更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两岸关系中的新问题,不断为两岸各层面交流创造动力。此次“江陈会”就是两会制度化协商的具体体现,它也必将为今后两会的制度化沟通提供更多的保障。
  
  四、两岸关系的发展要面对台湾的民主机制
  
  此次江陈会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即两岸当局的对话将直接面对台湾民意的检验,如果“江陈会”所达致的谈判成果和陈云林在台湾的表现能说服及感动台湾多数的民众,那此次“台北之行”就算圆满成功;反之,如果在此次访问后,台湾的多数民意更同情民进党的反对立场,则对“江陈会”的评价就将大打折扣。同时,“历史契机”还有另一个面向:即台湾的民主也要接受大陆13亿人民和世界舆论的评判。民进党的抗争是意料中的事情,它怎么闹也无法阻挡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大趋势。但民进党如果闹得太过份,连起码的待客之道都不顾,把“表达自由”变成“街头暴力”,把“对等尊严”变成“胡搅蛮缠”,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再次证明这个党所标榜的“民主”其实是让民主蒙羞,再次证明某些人所自诩的“爱台湾”其实却是不折不扣的“害台湾”!
  
  2008年10月29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