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关系大趋势

  人云:识事务者为俊杰。这无非要我们审时度势。时,即要我们与时俱进;势,即要我们掌握大势,顺势而为。
  
  今日的两岸关系,与昔日的两岸关系,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只有了解这“时”态,才能顺“势”而为,方能成为识两岸事务之俊杰也。
  
  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追逐两岸关系的由来,从甲午战争的割让,1949年蒋家王朝败退台湾,到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割已整整一百十多年了,虽然中间有短暂的“统一”——从抗战胜利的回归到1949年的再度分离——一个民族两岸居民聚少离多,隔絶了一百多年,没有往来,没有交流,没有对话,没有谈判,这样的两岸关系如果不出现变异反而成了怪事。
  
  如果说五十年的“割让”伤痛随了抗战胜利而有所抚平的话,而1949年至2008年六十年的“分割”,让两岸关系产生的异变很难抚平。这六十年中,前四十年是激烈的“国共对抗”,汉贼不两立,有你无我,相互“称匪”,后二十年是激烈的“统独对抗”。前四十年是“两蒋政权”,后二十年是“李扁政权”,两岸关系基本上是在对抗中度过,对抗冲突贯穿了这六十年的全部。后二十年虽然有了往来,基本上还是蒋政权“三不”(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延续,依然是“戒急用忍”,两岸的裂痕越来越深,从而使两岸从“反共”变为“反中”,从“恐共”变“恐中”,从“自保”到“独台”,从“独台”到“台独”……,这样的发展也不足为怪了。任何一个民族,经历百年的分离,没有共同的经历,没有共同的记忆,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没有共同的家园,加上国际势力的介入,要维系统一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鉴于此,六十年中,几代中国领导人和有识之士,把解决台湾问题,促进两岸统一,突破口始终放在“三通”上,试图用“通航、通商、通邮”来突破长期隔絶而形成的僵局,用“三通”来重塑民族认同。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和平统一”要比“武力统一”为好,于是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治设计。
  
  六十年中,大陆因素对台湾的影响力较弱,有时甚至有负面影响,大陆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乃至“文化大革命”,使“恐共”变成“恐中反中”。而岛内在经历了党外民主运动冲击之后,逐步发生“民主化”和“本土化”变化,使台湾成了政党政治的社会,使两岸政治制度走向迥然不同的两个方向,于是一个国家形成了两个政权两种制度两种生活方式并存的局面,使统一变得更为复杂。所幸大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大缩小了两岸某种差距,甚至在很多方面优于台湾,两岸关系博弈,双方都具有一定的资本。
  
  在这六十年中,尤其是后二十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几乎是被台湾拖了走。“反攻大陆”与“光复中华”早已成为幻想,随之是“一中一台论”,“中华民国在台湾”,“一边一国”,“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意识”,“台湾主体意识”乃至“两国论”的出现,“台独”不仅不是一种诉求,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又说又做,而且形成“台独党”执政局面,“台独”在台湾肆无忌惮,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台独”浊浪——从“去中国化”、“正名”、“修宪”、“公投”……,无所不用其极,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任何一种“诉求”都足以形成一场武力冲突。这六十年中,岛内政坛一波又一波浊浪,冲击着两岸关系,形成“你攻我防”的态势,这是一场少见“对抗”,可谓惊心动魄。
  
  但是,这场“国共对抗”和“统独对抗”,台湾终以失败告终。随着2008年台湾“立委”与“总统”选举,选民以高票终结了陈水扁政权,从而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两岸从六十年的对抗,开始走向了“合作发展”。一个“全面合作”的新时代,一个“共同发展”的新两岸关系,取代旧时期惊心动魄的两岸对抗,两岸走入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良性互动,“两会”交流的正常化,催生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局面。“大三通”的全面实现,宣告两岸进入了“和平发展新时期”。这是有着分水岭作用的新的历史时期,其意义是深远的。这就是“时”,也就是“势”,是“大势所趋”!
  
  二、“三通”催生了一个大融合的新时代
  
  怎么来判断两岸是否从“统独对抗”进入了一个“合作发展”新时期,其标志首先是看“三通”是否全面实现。这标志人们的取舍是以“合作”为诉求,摈弃了过去“三不通”的格局与思维,从而迎来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新局面。人们很难想像,从2008年到2010年,短短的三年,“两会”按序召开,至2010年年底,共签署了十五项协议、达成了两项共识,大陆人可以畅游台湾了,大陆学生可以自由去台湾读书了,大陆企业可去台湾建厂立业了,大陆省市领导人可以频繁访台……;台湾来大陆设厂就业读书旅行……,更是畅通。大陆“奥运”“世博”……台湾积极参与,共享盛举;台湾“花博”……大陆也积极参与;共同开发“海西”,共同开发“平潭岛”,建立起越来越多共同管理委员会,相互参与,开始建立起新的共同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经济建设记忆……,慢慢形成新的民族共同记忆与认同,从身份认同到国家认同。“三通”让两岸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这种变化让两岸从分离、分治、分裂走向合作,走向融合,走向统一。
  
  有了“大三通”,我们做台湾民众工作与消除历史的伤痕有了着力点,大陆大量释放对台的“利好”,短短三年中,“惠台政策”超过了过去六十年总和,形成各行各业交流,方方面面合作,“共同发展”成了“共同追求”。台湾当局主动停止了“去中国化”,大陆政府尽力释放“善意”,支持台湾“马上好起来”。两岸关系从来没有如此和缓,显然是符合人们的愿望。台湾的选举,人们不再以“去中国化”作为“催票”的手段,两岸关系作为一个正面因素正在影响台湾。今天即便民进党,再也不敢轻易以民粹手段用“台独”诉求去影响选民,他们甚至明白要重新执政必须走与大陆“和解”、“合作”道路,必须放弃“台独”的诉求。时代变了,对抗时代应该结束了,人们已厌恶这无休无止的族群对抗,再要人们穿旧鞋走老路,回到“李扁时代”,选民是不会再支持了。
  
  两岸从“三不”走向“三通”,似乎毫无激动,没有高调庆祝,这似乎是水到渠成,似乎是雁过无痕,而历史却着实为之激动不已。这是多少仁人志士努力的结果,历史应该大书“三通”,为促进“三通”的历史人物记功。今天反对“三通”的人已寥寥无几,只有李登辉之流还在痛嚎不已,但这些哀鸿已阻止不了历史的进步。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诞生了,我们要有清醒的意识,我们要掌握先机,做时代的先锋。时代要求我们把握“三通”与“三大”(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以催生大融合。从“一国两制”提出至今,两岸关系有了许多改变,在今天,“合作发展”诉求就是“一国两制”的具体化,也是“和平统一”变为“和平发展”的具体化,这是时代赋予的新内涵。我们要把握节奏,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加大“三通”与“三大”力度,使两岸关系有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平稳发展,使两岸关系基础得到根本转变,使两岸不管谁上台,两岸都没有倒退的社会基础。
  
  过去说到两岸关系,先要问“我是谁?”“中华民国怎么办?”“先讲讲清楚怎么统一?”“应该实现邦联还是联邦?”“两岸如何平等对等?”……,这些问题在今天已不成为首要问题了,因为这是过去在“三不”和“三不通”时代的产物,是当时人们心理阴影造成的疑虑。今天时代不同了,在“三通”和“三大”的时代,两岸正不知不觉地在共同走向未来,在共同创造未来,在共同缔造一个更加民主富强文明法制的新中国,双方都是创造统一的主体。统一已不是设计出来的,不是一方恩施给一方的,而是共同努力造就的,这种统一与传统的“统一”、“征服”,完全不一样,它甚至没有起点与终点,这只是一个过程,是两岸民众都乐意都参与的中华民族崛起的过程!
  
  两岸实现“三通”,走向“三大”,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势不可挡,这是两岸关系的大趋势,我们必须意识这一点,把握这一点。不管你是否喜欢,两岸在融合,两岸要合作,两岸在统一,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历史大趋势!
  
  三、认清形势与乘势而为
  
  时代的激烈变化,总会让有些人变得很不适应,人们也许身子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意识与脑子仍然停留在昨日,人们习惯了对抗,习惯了斗争,习惯了问题找上门,习惯了彼挑衅我应对,习惯他出招我应对,习惯了守株待兔,习惯了见招拆招……。现在忽然不“去中国化”了,不斗了,以“合作”取代“对抗”了,反而让人有些感到无所适从了。这是进入“和平发展期”后的一种不适应症。
  
  如何敏感地掌握新历史时期的脉搏?如何掌握时代的特征?如何认清这历史的大趋势,如何乘势而为?如何做一个时代先进分子?正检验着每个参与两岸关系人员与学者。我们要敏感掌握社会的新热点新兴奋点新趋势,把研究与观察更深入到民众与社会深处,了解每个阶层每个群体每个政党的诉求,了解政党、中间选民、中青年、中下阶层、中南部人们的需求,更要注重模式创新与制度建设,更加注重中美与台湾三方互动的状况,变被动应对为积极而为,将过去“危机管理”变为“机遇管理”,切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两岸的事情做好,首先要真心实意地从关爱自己同胞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要等问题找上门,要主动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两岸进入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阶段,各行各业都参与到两岸的融合进程之中,也会暴露我们许多薄弱环节,我们更要注重涉台教育,要整体提高我们搞好两岸关系的素质,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总之,我们要清醒意识到2008年前后的两岸关系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应该意识到这种变化是没有可逆转性的,即使今后两岸关系会反覆曲折,但倒退到“李扁时代”已无可能,这就是两岸关系的大趋势。认识这种趋势,乘势而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要学会审时度势,适应这时代的变化,做一个识事务的先进分子。
  
  写于2011年2月14日

  (本文发表于香港《中国评论》2011年第4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