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ECFA与两岸关系

  五年前,胡锦涛与连战达成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了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重要倡议。那时,国民党在台湾还是一个在野党,国共两党抗拒“台独”的浊浪,规划了两岸的未来。五年来,两岸经历了惊涛骇浪,台湾再次政党轮替,使两岸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时代”,两岸恢复了“两会会谈”,达成了十多项协议及两项共识,新近又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及“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海内外一致称这是两岸关系制度化的一个里程碑。我觉得其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一、签署ECFA的深远意义
  
  (一)60年来两岸签署的一个最重要的协议
  
   胡锦涛7月12日会见吴伯雄时称:两岸签署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了新阶段”,这是“一份为民谋利、互利双赢、影响深远的好协议”。马英九在7月2日参加“ECFA时代新情势高峰会”时,在会上说:签署ECFA“是60年以来两岸关系的一个新里程碑,也是1993年辜汪会谈以来最重要的发展”。从两岸两位最高领导人的讲话,我们不难看出签署ECFA的深远意义,说它是60年来两岸签署的一个最重要的协议毫不为过,它的深远意义将逐步体现出来,历史学家将记住这重要的历史转折。
  
  (二)台湾将避免经济边缘化的危险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国大陆与东盟十国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从今年起,大陆与东盟十国间的进出口将实现免关税或低关税,随后日本与韩国也会加入这“东盟+3”的自由贸易区之中,届时东亚地区二十多亿人口间将实现零关税的区域经济,台湾如果继续“锁国政策”,将被排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外,台湾三分之二出口将受到影响;而签署ECFA后,可以大大降低台商运营成本,享受“东盟+3”的众多低税率,而避免被边缘化的命运。
  
  (三)互利互惠,造福于民生,实现双赢
  
   ECFA是一个框架性协定,宣告了贸易自由化谈判的开始,许多与贸易相关谈判,如投资保护、医药卫生合作等等问题,由待一一通过协商来加以解决,使关税逐步从15%降到10%,最后达到零关税,所以在享受低关税前有一个“早期收获”的安排。在早期收获名单中,大陆将降低539种台湾商品关税,总价值达138.3亿美元,约占台湾输往大陆商品总额的16.1%;而台湾将降低267种大陆进口商品关税,金额达28.6亿美元,占大陆输台商品总额的10.5%。大陆对台降税额度与项目占到50%-60%,并且不开放大陆830项农产品和劳工赴台,确保台湾弱势产业的安全,充分照顾台湾中南部与中小企业的利益,大陆同时向台湾开放十一类别服务业,如会计、保险、银行、证券等业务,让台湾业者有机会进入大陆从事这方面职业,这是西方国家一直梦寐以求而得不到的优惠。
  
  (四)将带来两岸产业整合,共同走向世界
  
   ECFA将给台湾带来产业转型的契机,使台湾产业脱胎换骨,转型升级,实现第二次经济起飞。同时推动两岸产业合作,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为突破口,分工合作,共创品牌,增强竞争力,共同走向世界,共同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台湾可利用ECFA契机,推动全球布局,推动“外商区域营运总部”、“台商全球营运总部”和“亚太经贸枢纽”功能的建立,给台湾经济注入维他命,让台湾经济更有生命力;而大陆让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规范化,让台湾经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彼此关系更加密不可分。如今ECFA只是拉开了两岸经贸关系序幕,今后在这框架下还要协商货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障、争端机制等重大问题,让两岸经济关系更加健康发展,让两岸经济更加有生命力,促进共同繁荣。
  
  二、ECFA让两岸从经济共同体走向政治共同体
  
   2008年是两岸关系的分水岭,在这以前的60年,甚至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两岸处在分离状态,前50年台湾被日本占据,成了日本附属地;后40年由“两蒋”统治,实行“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两岸再次人为分离;近20年是李扁的“去中国化”的20年,使岛内“一个中国”意识和“统一”意识日益淡漠,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很大混乱,使“台湾意识”和“台湾主体性意识”不断高涨,“台独”成了一种公开诉求,而且拥有众多支持者。在这一百多年分离岁月中,两岸仅仅只有短暂的四年统一,两岸缺乏共同历史经历,更缺乏共同政治与文化经历,使两岸如同处在不同的两条跑道上行驰的两辆车,经历不同制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意识形态,有着不同追求;尽管两岸在法理上还保持着“统一”,一个中国实际上处在“尚未统一”状态。
  
   30年前,邓小平根据政治现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方针,我们将两岸“通商、通邮、通航”作为“和平统一”的重要手段,这个追求在2008年后才刚刚实现,使两岸有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大融合的机会。两年多来,两岸“两会”有了对话和谈判机会,达成了十四项协议两项共识,让两岸关系逐渐有了法制化和机制化的交流基础,两岸交流交往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热络,对话与谈判开始起步,双向交流与双向投资也开始起步,互不信任敌对情绪有所好转,开始搁置争议,走向共同发展;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将使两岸经济关系更加密切。大陆虽然大幅度“让利”,但将换来台湾中小企业、中南部广大民众参与到我们共同发展的进程中来,有利于排除未来实现统一的经济障碍,意义是深远的。
  
   我们的“改革开放”与“和平统一”是没有现成的方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30年来,我们终于明白了“和平”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现阶段的“统一”,就是鼓励两岸走“和平发展”之路,在“共同发展”中来“厚植共同利益”,来培养“共同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经历”,塑造“共同记忆”,来建立“共同家园”,来形成“命运共同体”。因此,可以说“和平统一”与“一国两制”在今天就是如何变为“共同发展”的内涵,这也是“和平发展期”的历史使命。
  
   一代又一代人的意识,来自他们的共同的经历与记忆,两岸过去长期缺乏共同的经历,产生疏离感和分离意识是在所难免的。尽管近两年两岸有了“大三通”,交流交往密切了,但“统独”的支持率并没有太大变化,让不少人感到沮丧,开始怀疑我们今天的努力是否正确。他们没有看到两岸关系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两岸已进入了全新时代,新一代人的意识已开始发生全新变化,但这过程会很长,要形成新的一代二代……两岸新人,起码要15年到30年……,但我们应看到这过程已经启动,两岸关系必会从量变走向质变,虽然新的两岸关系会有起伏,会有高潮低潮,但要人们回到敌对的“去中国化”的时代,穿上旧鞋走老路,反对“共同发展”,已是不可能的了。我们要敏感地意识到两岸这种“共同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自觉地做这种“和平发展”的促进派,去拥抱一个新时代。
  
   两岸的最终归宿,就是从经济共同体走向政治共同体,最后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命共同体,走出一百年来的分裂分治局面。这过程会很长,但这将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从这一点讲,签署ECFA和“让利”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称六十年来最重要协议也不为过。
  
  三、抓住和平发展期成功案例推动两岸关系顺利发展
  
   两岸进入了“和平发展期”后,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好势头,台湾当局停止了“去中国化”,承认了“九二共识”,恢复了“两会商谈”;大陆则不断释放对台善意,让两岸关系处于六十年来最好的历史时期,积累了许多成功案例,大大改变了两岸信任基础,为今后的两岸关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两岸成功签署ECFA就是成功案例之一,在此姑且不论ECFA的重要性,就签约的过程而言就是互谦互让,相互正视政治现实,尊重各自关切,这是互不否认的范例。显示出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勇于面对对方社会,敢于面对中华振兴,敢于面对“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下阶层”的呼声,并且善于发挥各行业产官学合力参与,始终贯穿合作双赢思维……,给今后的对话与谈判提供了很好范例。
  
   在签署ECFA中还有一个亮点,即两岸决定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这也是两岸公权力相互承认和批准的“合作委员会”,象征着两岸进入了共同治理的新时代,这是两岸关系的一大突破,改变了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各归各的发展,从而迈入了共同协商共同发展共同治理的新时期。今后这种形式的委员会,一定会多起来,从经济合作委员会走向政治合作,从一种行业走向各行各业,让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进程中来,发挥他们的才智,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一个“大屋顶”下共享一个祖国的尊严与荣誉,找到最后的归宿。
  
   又例如在“海西计划”中,赋予了两岸在海西经济区中“先行先试”的许多新政策,邀请台湾不少人士与单位,担任该园区领导职务,并在“平潭岛开发”中进行很多先行先试,邀请一大批学有专长人士担任顾问,由台湾自主规划管理,实行“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将“共同发展”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了“一国两制”最生动的试验区,让广大台湾同胞高高兴兴地参与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来。
  
   再如上海“世博会”台湾三个馆的参与,获得了极大成功。祖国大陆正视台湾政治现实,让台湾几个馆找到了最合适会址,给他们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高高兴兴参与;而台湾几个馆精心准备,力争完美,获得众口称赞,通过大陆平台,利用“世博”舞台,成功地由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两岸一道光彩夺目的风景线,成了“和平发展”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我们应看到这一切成就与变化,是我们思想解放的结果,我们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扩大成果,让两岸关系的基础得到更大好转,即使民进党再度上台,让民意基础也无法倒退到“李扁时代”。我们要看到,从经济着手,从厚植共同利益着眼,从培育共同历史记忆着力,从经济共同体走向命运共同体,这是成本最低、代价最小的统一方案,这样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很政治的政治。这些工作搞好了,两岸政治基础就扎实了。今日的两岸关系要得到根本解决,不是靠坐下来谈“政治”就能解决的,没有一个“政治方案”可以让两岸关系一劳永逸的。两岸关系的最终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相互融合的过程。应该看到,这个过程已经启动,也许这过程不平静,但倒退已无可能。我们要利用ECFA及平潭、世博等成功案例,进一步解放思想,站在战略高度,深入理解ECFA,模范地执行ECFA,贯彻ECFA!
  
  写于2010年7月29日

  (本文发表于《中国评论》2010年第9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