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011年:两岸关系的关键年

  2011年的两岸关系因“辛亥百年”和台湾“选举年”而极具特色,不仅两岸不同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得以激荡碰撞,岛内不同政党间的两岸政策也展开了集中辩论,两岸关系未来走向成为岛内外瞩目的焦点。2011年两岸关系的发展情况也预示了2012年选后,两岸关系无论在经济合作、制度协商,还是深入巩固政治基础、增进政治互信上,都将面临更多的难题与挑战,两岸关系将走入复杂而长期的攻坚阶段。

  一、2011年两岸各项交流合作稳中有进

  2011年两岸交流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并呈现几大亮点,表现在:

  (一)两岸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

  1.ECFA货品贸易早期收获成效呈现。

  ECFA货品贸易早收清单1月1日正式上路,至第三季度,早期收获成效呈现出实施效果好、利用率高、受益面大等特点。今年前3季,大陆557项早收产品一般贸易项下自台湾进口年增率超过35%;台湾的268项早收产品自大陆进口年增率同样也在35%以上;双方减免关税金额合计近1.1亿美元,执行成效显着。在服务贸易领域,大陆方面对台湾开放的11 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的82家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占同期台资在大陆新设服务企业的8.8%。台湾方面对大陆开放的9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的36 个专案赴台投资。货物贸易早收涵盖了10多个行业的产品,受惠的不仅有大企业,更涉及许多中小企业,服务贸易领域,台湾到大陆投资的82家企业中,注册资本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计45家。

  2.强化ECFA相关协议的完善与落实,并全面推进后续各项协商。

  1月6日,在两会架构下,ECFA及其相关内容执行和磋商的机构“经合会”宣布成立,成为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重要进展的标志,其双首席代表制的组织架构为未来两岸协商机制的出台提供了参照先例。“经合会”于2月、11月分别在台湾桃园、大陆杭州召开两次例会,不仅商定未来议事运作模式,搭建起两岸经济制度化与分工合作的平台,就ECFA所签协定的落实、完善进行了多次会商与检讨,提出多项完善协议的共识、建议,两岸“协议成效与检讨会议”也走上定期召开的制度化,而且全面启动了ECFA后续协商,并在产业合作与海关合作方面达成多项共识。10月20日第七次“陈江会”签署两岸核安协定,并公布投保协定和两岸产业合作共同意见,双方也协定第八次陈江会谈以投保协议和海关合作为优先议题。11月台“经济部”表示,经贸团体互设办事处的时间以明年第一季为目标。此外,去年底签署的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定6月26日正式生效。两岸还将科技合作、气象合作、文化合作等纳入未来两岸应该先行协商的领域。

  3.两岸产业走向深度结合已成趋势。

  我“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推进两岸经贸关系的行动纲领,强调要积极落实ECFA及其他协议,以建立、健全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并点出未来两岸合作的重点专案,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广阔前景。台“经济部”面向“十二五”规划首度成立“两岸产业布局策略小组”,希望将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大陆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台湾6大新兴、4大智慧型产业做最大的结合。台湾产业界、经济学界也就“十二五”期间两岸产业合作频繁讨论并取得相当的共识,认为大陆有望在未来5年开创又一次生产力的大解放,台湾方面惟有紧密参与,方能奠定产业界长远发展的基石。10月20日两会发布两岸产业合作共同意见,以LED、无线城市、低温物流、TFT-LCD和电动汽车为先期合作的项目。10月28日“经合会”两岸产业合作小组在昆山举办首届两岸产业合作论坛,推动两会共识的落实。

  (二)文化交流在“辛亥百年”的背景下走向建构共同史观之路

  长期以来,民进党无论是“基本教义派”还是“务实台独派”都以其偏狭的“台独史观”对两岸的历史、文化进行肆意的割裂与操作,严重误导了岛内民众对自己所属国家之认同,对两岸关系定位的认知。而马英九当局的文化政策,直至去年仍只明确了民族认同的层面,而没有明确“两岸同属一中”的国家认同层面,这既难以与“务实台独”执政下的文化政策做区隔,更难以避免文化交流走上“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道路。建构反“独”共同史观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中根本性的且突出而紧迫的议题,它决定了促使两岸重新走向民族认同、走向“两岸同属一中”的中国国家认同正是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两国间以及“台独”所欲达成的“一边一国”、“两国论”、“一中一台”之间交流的两岸特色所在。

  史观的确立离不开大量的历史史实,以及基于史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只有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国近现代以来各历史阶段爱国志士的救国与革命之路,透视中国从古代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体认追求现代化的国强民富始终是中国的理想与历史发展的主脉,才能把握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向,才能更客观地认识两岸关系“同属一中”的基本属性以及和平统一的发展方向,也通过理性客观的历史研究,让两岸军事交流、政治对话找到历史的切入点。因此,史题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政治现实意义。

  继去年两岸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史题的互动,2011年两岸又借着对“辛亥百年”的纪念,再开启辛亥史题的交流,两岸学界联合召开了多场研讨会。马当局虽然强调“各自纪念”,但双方发表的谈话再次将两岸关系回归中国历史的脉络,从历史上突出了台湾与大陆的本质渊源,彰显“两岸同属一中”的国家认同层面,并以“孙中山精神”加强两岸精神纽带,凝聚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此外,岛内两岸统合学会纪录中国百年历史的《百年中国》纪录片的摄制完成、岛内外播放,以及组织岛内青年学生看片研讨,两岸记者举办“重走辛亥路”的联合采访活动等,都希望通过史题的交流激荡,促使两岸民众反思“台独”史观的偏颇与狭隘,促进两岸走向唤起共同历史记忆、在交流中建构共同史观之路。

  (三)构筑岛内民意基础,强化基层民众与青年交流力度

  2011年2月,我在对台工作会议中系统提出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4大基础,除政治、文化、经济基础之外,首次特别提出“民意基础”,展现对岛内基层民意的高度重视。

  1.我主动积极直接与南台湾基层交流,开启赴台湾南部的“融冰之旅”。

  国台办主任陈云林2月率22家大陆重要企业赴台湾云林、嘉义、台南、高雄等民进党主政县市访问,与台湾中南部民众直接接触,深入了解基层农渔民的生活,特别是相关ECFA在南部的执行、落实情况,并就如何建立固定畅通的农渔产品贸易平台达成共识;听取工商企业建言,特别关注两岸中小企业合作与就业问题;考察港口和科学园区,为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以及两岸新型产业的合作铺路。虽然热烈欢迎与高声反对陈云林一行的民众都占南部民众的少数,但我迈出深入岛内社会构筑台湾民意基础成功的第一步。今后与台湾中南部的交流将成为两岸交流的增长点与新亮点。

  2.认真办好两岸民众关心的实事。

  如积极施行方便两岸人民往来的措施,大陆游客赴台自由行于6月28日启动,两岸直航的航班、航点也进一步扩增,对直航票价进行调控;下调台胞来大陆签注收费标准,增加签注点;增设4 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建立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的稳定、专业、高效平台,实现对农产品采购的常态化;开放台湾居民在大陆申请个体工商户、参加大陆专利代理人考试,开放台商在福建独资从事音像制品制作发行业务、图书印前排校制作业务;自2011年开始大陆高校免试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标准由“学测”的顶标级扩大至前标级;加强两岸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加强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投保协定取得共识的内容中,有关台商人身安全通报、利益保护等均超过初步研商时的力度等。

  3.“海峡论坛”成为两岸基层交流制度化、常态化平台。

  作为基层交流平台,6月召开的第3届海峡论坛有台湾22个县市、32个界别、上万乡亲参与各项活动,其中来自基层的民众约占90%,来自南部的民众约占70%,多数民众是首次参加、首次来大陆。论坛除展现基层心声、发布有利民众福祉的政策措施之外,活动中的台湾庙会、海峡青年论坛入岛举办、宗亲交流由纯民间向社团组织的协作发展等,成为这届论坛的新亮点。而 “海峡论坛”在以往召开了两届的基础上,从这届起,定每年6月第二个周六举办一周时间,以既有的工会、青年、妇女、民间信仰、宗教交流等为常设的固定内容,正式成为机制化的基层大交流平台。

  4.青年交流引人瞩目。

  要重新塑造两岸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理想使命,青年交流是最为重要的一环。2011年两岸青年交流盛况空前,不仅5月“国共论坛”将青年交流作为论坛研讨主题之一,提出青年交流的3项建议,包括“加强两岸青年交流”、“支持两岸青年就学创业与合作交流”、“深化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而且受两岸各团体之邀,暑期有近万名台湾青年学生分赴京沪穗闽陕甘等地进行大交流活动,此外还有“海峡两岸学子寻觅孙中山革命足迹”活动、首届“两岸青年IT创业论坛”举办,两岸学生合创大中华青年网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也进入真正的双向交流阶段。8月台湾首次大陆学历采认甄试正式启动,9月首批大陆学位生入台学习。

  3年多来,我构筑岛内民意基础的工作初见成效。据“陆委会”民调显示,在大陆政府对台人民态度上,44.7%认为友善,高于认为不友善的41.5%,也高于去年“陆委会”民调中39.9%认为友善的比例。

  二、岛内朝野两岸政策辩论引各方关注

  台湾的大选年历来是激发岛内朝野政党大陆政策论述、调整的催迫点,也是朝野政党激烈争夺大陆政策主导权的时间点,也为岛内民众提供了对朝野政党两岸政策检视与选择的机会。2011选举年中的政策辩论引各方关注,也促进了岛内民众对两岸和平发展方向、“九二共识”政治基础重要性的认识。

  (一)随着选举时间的临近,我更有针对性的在各种场合向岛内民众、海外侨胞、美国等强化宣传我对台政策立场

  1.明确宣示两岸和平发展的真正内涵与重要意义。

  年初,海协会长陈云林在会见台商代表时,明确揭示两岸“和平发展”的“真正内涵”就是“反对台独”和“九二共识”,其“重要意义”则在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与繁荣两地的经济,并指出,如果这个(内涵)没了,“可能一切都要重新考虑”,并非如民进党所言的“执政后延续前朝政策”那么简单。7月,国台办主任王毅更明确指出推翻“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将出现三个“难以想像”的局面,10月再次强调,认同并维护“九二共识”,是两岸开展商谈的必要条件,由此澄清民进党刻意制造的我“私下很积极与民进党接触”、没有“九二共识”也能与大陆谈等欺骗性选举语言,粉碎其既要“和平红利”又要“一边一国”的幻想,稳固两岸“反对台独”、“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11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夏威夷的“胡连会”中,特别针对“九二共识”指出,“‘九二共识’是1992年由两岸正式授权的民间团体达成的共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九二共识’的精髓是求同存异,体现两岸之间处理政治问题的务实态度”,“认同‘九二共识’是两岸开展对话协商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2.明确将2011年的两岸关系发展定位在“稳中求进”的主轴之上,以确保两岸关系稳定、有序、良性发展。

  所谓“稳中求进”,即既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向,不断强化“反对台独”、“九二共识”这一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防止“台独”势力重新在岛内取得执政权,以保住既有两岸和平发展成果和势头,又要加大3年多来两岸两会商谈达成的各项协议的执行、改善与落实力度,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推动两岸各方面交流继续走向深化与机制化,使两岸和平红利为更多两岸人民所共用,从而争取更多岛内民意支持两岸和平共赢的发展道路。

  3.以善意、认真、冷静的态度处理突发事件。

  面对朝野政党对突发事件的反映及其对岛内社会的冲击,我坚守原则立场,粉碎“台独”挑衅,对马当局的选举语言低调冷静处理,加大善意沟通,牢牢把握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大方向。而对两岸民众发生的安全事故,则及时沟通协调,尽最大可能做好善后工作,彰显两岸血浓于水的感情。

  (二)马当局大陆政策体现出选举年特点

  1.为巩固基本盘及争取更多选民认同,马当局不断强化、明晰其大陆政策论述,且大陆政策回归“中华民国宪法”,不仅与民进党政策进行区隔,也使其大陆政策有了更为明晰的反击民进党攻击的最高法律依据。在新春茶会上,马英九宣示,“为坚持‘九二共识’,并维护我方主权,未来政府机关文书用语一律称‘对岸’或‘大陆’,不称中国,以免产生‘两个中国’的主权混淆情况”,此举“为两岸关系建构完整的法律架构,有助于确立台湾及两岸关系的定位,不至因为选举语言或政府轮替而出现摇摆或混淆”。“陆委会”主委赖幸媛还特别指出马当局大陆政策与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最大差异在于,“我们认为我们的国家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大陆政策是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开展,政府关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台湾前途的说法,当然都是以中华民国宪法为基本前提”。10月,马在其“黄金十年”竞选政见的两岸篇中,提出“未来10年审慎考虑两岸签署和平协定”的构想,展现其连任后继续制度化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企图心。

  2.面对两岸“事涉主权问题”的突发事件,如菲律宾台籍犯遣送大陆、WHO内部档将台湾标注为中国一省、台退役将领有关“国军、陆军都是中国军队”言论等,民进党、“台独”势力不断抹红攻击,马当局为彰显其“爱台”与“坚守主权”之心,反击民进党的抹红诋毁,对大陆展现了强硬姿态,表现出明显的选举操作。但对“主权性”较低的两岸突发事件,如罗哲贤间谍案、军机跨越“台海中线”事件、“六四”、茉莉花革命等,则相对低调处理。

  总体来看,马当局守住了“反对台独”、“九二共识”的原则立场,维护了两岸基本的政治互信。特别是面对美国前在台协会主席卜睿哲关于“两个中国”概念可以试用于两岸关系时表示反对,重申国民党大陆政策秉持“中华民国宪法”和“九二共识”,追求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态度坚决、立场明确、反驳及时,维护了两岸政治互信,也有利于两岸关系在大选年的良性发展。

  (三)国际社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持支持态度

  1.3年多来美国始终支持赞赏马英九当局的大陆政策。

  2008年5月马英九执政以来其大陆政策多次获得美国政界、军方、学界的肯定。2011年1月,奥巴马在与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赞扬两岸签署ECFA,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互动,建立更积极稳定的两岸关系。美国国务卿希拉蕊也公开肯定ECFA;3月,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现任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东北亚政策中心主任卜睿哲在该研究院所发表的报告中说,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的政策与作为,合乎美国、台湾与大陆三方的利益,美国对此应该继续加以鼓励。7月,访美返台的“陆委会”主委赖幸媛转述,美国推崇马当局的大陆政策是一个“负责任的政策”;10月2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近几年来,两岸关系持续改善,美国对此表示欢迎,也相信台海争议应在两岸人民同意下,以和平方式解决。

  2.国际社会对民进党的“中国政策”始终质疑。

  2000年以来,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的关注主要在于两岸关系的张弛状态直接攸关各主要国家在两岸的实质利益,特别是陈水扁“法理台独”路线严重损害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战略利益。2008年陈水扁下台后,民进党对陈水扁“法理台独”路线进行了一定的反省,因此,其对外活动的首要内容就是宣传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新思考”,以降低国际社会对其再执政后“两岸关系可能重新陷入危机”、“台海冲突危险升高”的疑虑。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海外不断宣称,“处理中国问题必须维护主权,也必须与中国维持稳定关系,不能恶化变成对抗关系”,“愿在不预设政治前提下,与中国直接且实质对话”,“对任何来自中国的交流邀请,抱持开放态度”,“基于必须共同维持区域稳定,台湾与中国会一起找寻共同利益所在”;称民进党会“挑起维持区域稳定与和平的责任”。随着民进党不断上扬的走势,民进党2012年赢回执政权的可能性提高,美、日、欧等国对民进党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也日益关注。2011年蔡英文率团先后赴欧、美、日访问,密集拜会访问国朝野政要,虽然一定程度上让国际社会对其未来“中国政策”有所了解,但鉴于其一味反对且不承认、不接受“九二共识”,两岸政策只有空洞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台湾共识”等概念而无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因此,并未真正向国际社会解释清楚民进党要如何维系两岸既有的交流模式,以什么替代两岸共识,并未消除国际社会对民进党“中国政策”的疑虑。卜睿哲10月在香港大学演讲时就强调,“今天两岸的稳定局面是凭藉‘九二共识’,未来也要保持这个关系的稳定,做为进一步化解两岸分歧的基础”。布鲁金斯研究院一份报告也指出民进党政策是未来“两岸关系最大的变数”

  (四)3年多来两岸关系大交流、大合作局面使台湾出现新的民情

  1.南台湾民意发生变化,绿营县市长改变既有政策。

  如南台湾极具代表性的政治人物、在高雄执政9年的前高雄县长杨秋兴公开赴大陆参访并支持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及担任马的地方辅选顾问;原挺扁企业家林义守邀集南部百余位企业主与陈云林及大陆企业家共餐;民进党南部县市党部及其支持者对陈云林率大陆企业团赴南台湾参访时的抗议势头减弱;台南市成立海峡两岸经贸发展协会并已经有1.2万会员等,以及绿执政县市长继续赴大陆招商且没有与抗议陈云林者站在一起;高雄市长陈菊亲自担任高雄市府两岸工作小组会议召集人、释出再访大陆的讯息,并派其文化局长史哲、观光局长陈盛山先后率团赴大陆参访;高雄、台南直航大陆新增航点航班启航,市府官员亲自迎送大陆客等,都说明支持两岸和平发展、认同这样的两岸关系对台湾经济有利、对台湾民众有利的氛围开始在南台湾社会发酵,逼着绿营县市长对两岸关系重新表态。

  2.多数民众对和平发展有了切身利益上的体会和更多的期待,对两岸交流与和平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初步形成共识。

  蔡英文、民进党之所以提出所谓一旦执政将“延续前朝政策”,就是因为台湾多数民众已经认识到两岸协定能否维持关键在两岸有协商的政治基础,不能接受两岸已签署的协议被推翻而损害台湾利益。尽管岛内朝野政党对“九二共识”这一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不同认识仍影响岛内民意的认同,但选举年贯穿的各方对“九二共识”的阐释与辩论则促进岛内民众对两岸互信重要性的认识。“陆委会”民调显示,49.4%的民众认同“九二共识”作为两岸推进制度化协商的政治基础,近60%的民众不认为ECFA有“矮化主权”的问题,且近70%的民众认为这个协议有助维护台湾利益,对两岸签署的个别协议分别有60%-80%的满意度,51.7%的民众不认为“‘九二共识’只是国共之间的共识”的说法,84.4%的民众支持两岸继续透过制度化协商处理两岸交流问题。这些数字显示岛内多数民众支持马当局的大陆政策,认同两岸和平发展方向和“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协商。此外,海基会举办的“对促进两岸和平繁荣最期待的一件事”网路票选活动,“两岸和平、共存共荣”得票数遥遥领先,金门民众将马当局投巨资兴建的金门大桥终于动工喻为“百年盛事”,以及对未来进一步搭建金厦大桥、两岸共建金厦海缆的期盼,则折射出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长期受反共教育的岛内民众对国民党2005年“一夕之间走上‘联共’之路”的诧异与不适应已基本消退,在心理上跨过了两岸军事对抗思维,真正转向两岸和平发展的思路。而岛内学术界“两岸和平指标”的建立则反映出两岸精英阶层对两岸和平发展民意基础的深度关注。

  三、未来走向: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虽然两岸主流民意对两岸和平发展的理性认知正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成果不断强化,但2012年选后,如果国民党继续执政,两岸关系得到快速补课之后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磨合力度的加大必然对两岸互信及互信的深化提出更高的要求,马当局能否突破既有政治心防将是观察重点;而如果民进党执政,两岸关系将面临严重的挑战。

  (一)我与马当局对未来政治走向的期许有着相当大的落差

  1.马如果连任,两岸关系后4年发展成效不会很大。

  这可从“马氏和平协定”的内容中看出端倪。2011年10月17日,马英九抛出两岸签署和平协定的议题。随后几天,在绿营的攻击、美国的关注下,马连续明示内容并进行具体阐释。归纳台湾媒体透露出的讯息,剔除“公投”等明显是选举性的策略举动,回归马的政策基本面,笔者认为,“马氏和平协定”与大陆所提出的“两岸和平协议”根本不是一回事,从中再次明示了马当局与大陆对两岸政治关系未来走向的期许有相当大的落差。

  其一,从马一贯的立场、理念、政策思路上看,“马氏和平协议”不过是再次揭示了其任内的自我期许和政策定位。马早就称,“执政8年的目的在定型,顺着轨道往前走”,因此,他要力争8年任期,并利用这8年打好基础,铺好轨道,让后来的执政者,无论党派、理念,都能在这条轨道上行驶,并难以发生重大偏离。3年多来,他以柔性方式完成了两岸从“冲撞”到和平的过渡,在两岸和平的状态下,保证了“提升台湾竞争力”、“彰显中华民国事实存在”的目标,并初见成效,签订将这样的和平现状制度化的和平协议,既是对这一成效的巩固,更是其政策轨道铺就的标志,也可视为他完成任内目标,达成自我定位的圆满句号。

  其二,抛出“和平协议”并非突然的单纯的选举之举,而是基于马当局对两岸关系现状的形势判断。首先,马当局对未来民进党一旦执政后,两岸关系能否维持当下的和平局面有相当大的忧虑。“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新闻局”长杨永明在会见海外侨胞时,明显表露出“明年大选再变天,可能使目前卓有成效的两岸政策‘出轨’或‘断轨’”的忧虑,杨永明明确表示,他的这种忧虑“并非担心政党轮替,而是担心两岸关系突变,对台湾政经各方面的重大冲击”;赖幸媛则表示,“两岸关系过去三年朝制度化大迈步,但目前还没有逾越‘无法走回头路’的转捩点”。马称,“要把双方目前已签订的15项协议及建立的关系逐步制度化,形成制度之后若要再翻转,将会付出很大代价,凡是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这样做”。其次,马当局预防中美关系提升对台湾的不利影响。因此,马无论是在5月与美国战略及国际研究中心的视讯会议、6、7月接见加、美等国访客,还是在8月内部“国安局”年度情报会报会上,都提出了“两岸关系制度化”是“台湾安全三道防线”中至为重要的“第一条防线”的说法,已经为其抛出“和平协议”做了铺垫。

  其三,从“马氏和平协定”本身内容来看,与我所提出的“两岸和平协定”根本不是一回事。它不是为两岸敌对状态的终止画句号的,而是给两岸现状搭建一个机制化的维持平台。首先,“马氏和平协议”是针对大陆所谓“武力犯台”而设计的。马称,“政府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是要为台湾创造和平、安全的环境,我们不认为跟中国大陆进行军备竞赛符合我们的利益以及区域的利益,政府采取追求和平的方式把两岸关系、两岸的和解制度化”。解除大陆对台湾的军事“威胁”、“恐吓”是马执政3年来面对岛内民意(要求大陆撤出对准台湾的导弹)回避不了但惟一没能做到的,因此,“马氏和平协定”偏重“台湾安全”的制度化,也不失为建构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压力下的一步缓招。其次,“和平协定”签订的目的在巩固两岸和平的现状,即巩固和平互动的“模式”、“氛围”,指向的是制度化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现状;即使签署,其和平所涉及的政治内涵也应该是仅止于“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也正因该协议政治内涵的有限性、浅表性,以及基于其上的三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践的民意支持、国际支持,马才有“协定会赢得民意支持”的信心,才敢于在选举的最紧张阶段抛出这个议题。第三,马若连任,在签订马氏“和平协议”之前,其宣示要做的是推动两岸互设“综合性的办事处”,目的是强化“机制对机制、官员对官员”的互动关系,“促使大陆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

  11月3日,马英九又提出了“两岸模式”的概念,并明确表示其核心内涵就是在“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同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让两岸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中,维持和平环境,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按照马当局的逻辑,这一“两岸模式”的不可逆转应该建立在“和平协定”的法理依据与法律保障之上。

  综上,“马氏和平协议”对未来两岸政治关系走向的影响,首先,将使未来两岸政治商谈更加复杂化。“马氏和平协定”旨在铺就两岸和平发展的轨道,法制化“两岸模式”,它的提出,虽然正面展现了马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愿景,但基于其政治性格、政治意识形态的局限性及其个人的历史责任定位,基于其核心内容只在制度化“九二共识”下的交流现状,其对两岸政治关系发展、两岸走向统一的积极意义有限。特别是这点积极意义能否发挥出来还要受其3项前提的限制,甚至为了选举还将“公投”纳入其中的“民意支持”前提项中,并由此引发了民进党的“公投法修法”反击战,虽然国民党在“立法院”的攻防中成功阻止了民进党的“修法”提案,为“公投和平协议”的选战败笔设下停损点,但长期来看,“公投”既已抛出便难脱民进党的窠臼,难免给民进党未来操作预留空间,必然对未来两岸政治商谈产生消极和复杂的影响。其次,对我有反作用力。“马氏和平协议”既可预防“台独”,区隔并反击蔡英文至今模糊不清的所谓“可长可久的两岸架构”,也可针对大陆,既以制度化的“两岸模式”否定“一国两制”,也在制度面上预防大陆与民进党交往时任何一方片面偏离协议,以确保台湾的利益不因政党轮替而遭受损失。第三,再次明示了马难以突破自身的政治局限性。“马氏和平协定”的性质并非是要联合大陆,而是“具有台湾自己的观点,并非落入大陆的框架”。马当局的思维是:我们赞成两岸和平发展,但不意味着我们要由你(中共)牵制;既然必须面对就应早做准备,形成制人而不受制于人的态势。马有很强的单方面主导两岸关系发展节奏的企图心。这符合马一贯的“反共”、“和中”、“捍卫台湾主流民意”的思维和路线。

  2.两岸深化交流合作的难度加大。

  其一,ECFA生效之后,两岸开始进入实质经贸议题的谈判阶段,协商难度加大。从大陆让利走入双方真正的互利阶段,推动两岸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成为下一阶段两岸关系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观察点。特别是,两岸经贸合作越深入,相关协定越会碰触到彼此“身份”、制度、法律等问题,从投资保障协定协商过程的艰难、从大陆规划海西经济区并宣导双方在区域内率先进行共同治理的尝试遭到台方冷遇来看,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所言“两岸关系已进入深水区”并非虚言。卜睿哲也预测,无论2012年国、民两党谁上台,两岸关系都有“两岸接触陷入泥潭”的最大可能性。可见,两岸关系能否进一步深入合作系于马当局政治、心态层面能否有所突破。其二,两岸对两岸文化协议签署的共识仍然不足。两岸都认识到,文化交流能够深化两岸民众心灵的相通与感情的融合。由于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有利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长久发展,更将为遏制“台独文化”的传播与影响提供制度保障,因此,继去年我提出两岸签署文化交流协议之后,2011年初,国台办主任王毅在第九届两岸关系研讨会上再次提出“不断累积签署两岸文教交流协定的共识”与4项深化文化交流合作的意见,5月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赴台与岛内相关单位就两岸文化协定的内容、方式、框架进行讨论,但签署文化协议再次得到马当局以“目前看来没达到这个阶段”为由明确拒绝。分析其中原因,大体有三,其一,台当局目前文化交流合作的重点在文化产业利益,现有协议已基本能解决台湾方面在文化交流领域中遇到的问题;它关注的下一个议题是签署两岸出版业的协议。其二,台认为,签署文化协定要建立在双方文化的彼此认同之上,目前岛内民众无论是历史价值观还是政治价值观与大陆社会的差异相当明显,民调显示岛内民众对大陆社会的认同度也相当低;其三,岛内对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关系的认知也有相当大分歧,它本来就关涉彼此“身份”认定问题,在选举年时更不宜运作,以避免给民进党攻击口实。因此,台湾当局对签署文化协议的动力不足。

  (二)2012大选如果民进党上台将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变数

  1.民进党否认“九二共识”并奉行“台独”路线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

  2008年民进党下台后对其“中国政策”进行了检视,虽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性有所体认,但其体认尚未触及其“台独”核心理念及冷战思维,因此,其一,3年多来,民进党仍然否认、不接受“九二共识”,对马当局执政下的两岸关系发展一直采取敌视态度与诋毁的做法,2011年更是不断借两岸突发事件攻击马当局“矮化主权”、“限缩主权”、“一中是真,各表是假”,抨击马大陆政策论述是“角色错乱”,严重阻碍了两岸政治互信的深入发展。其二,仍停留在策略性因应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的状态之下。面对2012年大选,为迎合两岸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争取岛内民众的认同、国际社会的支持,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一再玩弄辞藻,抛出两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延续前朝政策”等说法,骗取选票。

  2.笔者观察,民进党上台后其“中国政策”将从扁时期的“法理台独”路线转向“和平的民主台独”路线,并建构岛内“民主机制”以防范两岸走向和平统一。

  蔡英文称,“捍卫台湾主权,这就是民进党与国民党最大的不同”,“社会对于主权流失有集体忧虑。民进党的民调也显示,超过五成的民众担心台湾已经走在错误的道路上,证明台湾社会有共同的警觉心”,“只要人民有警觉,共同监督,台湾就不会很快崩毁”,称“台湾是民主社会并有多元意见,民间对国家前途有不同程度的关切,因此如何透过好的民主机制反映出来,让人民可在自己的民主机制当中维护自己的最大利益,这是核心”。具体而言,民进党的政策将有2 个新特点,其一,其法律手段将不再主要运用于“台独”的法理性,而转向“公投”等“民主机制”的建构上,其二,在岛内民意的引领上,民进党的重点将把“台湾主体意识”往“台湾共识”上引导,其修法方面的动向,目前可以预测到的有2点,首先是“公投法”修的机会可能比较大;其次,在没有形成终级共识之前,按照目前蔡的“台湾共识”的本质,是否会搞出一部涵括两岸交流协商、人民自决等内容的程序性法律法规也是观察的重点。这首先涉及ECFA相关协议的生效、变更、废止的问题,也关系到后续作为。第三,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机制,民进党是否承认、延续,如何运作,是否会将这些机制中存在的所谓风险防堵住,也是需要观察的。如是,两岸关系发展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三)美、日等国插手两岸事务的机会与空间在扩大

  1.美国扩增美台官方对话渠道。

  2011年10月“维基解密”曝出,马英九执政后,美国首次在国防部之外,主动增设国务院的美台政军对话,主要侧重在对台政治方面的关切。该对话机制由东亚局、政军事务局共同主办,台湾方面由“外交部北美司司长”率团与会,“显示美方对台政治关系的重视,以及双方关系的提升”。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之后,随着两岸军事冲突的危险性降低,美、日亚太战略利益所受到的军事威胁也降低,代之而起,两岸政治关系的走向则成为美进行国家软实力扩张的新威胁。因此,美国不会对中国崛起下的两岸关系动向袖手旁观。2012马英九若连任,美国必定继续加大力度对其进行操控、影响。

  2.民进党试图重新建构与美国的信任关系与新的互动模式,争取美国支持。

  2008年民进党下台后,为修补陈水扁时期“冲撞外交”给台美互信带来的严重伤害,重新争取美国的信任与支持,为再执政做准备,检讨了陈水扁时期对美关系的做法,通过频繁与美方负责亚太事务的官员与重要智库的交流沟通,试图重建民进党与美国的信任模式。目前这个模式虽然尚未完成,但已显现出这一模式的主体框架,或称主要内容,笔者将之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点”:“一个中心”是民进党要体认、迎合美国的亚太战略利益;“二个基点”,一是台美双方在两岸关系上的共识要明确化,即台美双方需要耐心与时间进行更多的沟通与讨论,以强化共同点以及针对歧异找出共识。二是建构岛内“民主机制”以抵抗中国统一(见上文)。2012年民进党一旦上台,必将加速建构与美国的新关系,上述内容因比较符合美国的亚太利益与两岸关系基调,会得到美国相当程度的认同,民进党将在“维持台海军事平衡”、“确保两岸问题能以和平方式解决”、“让台湾人民有决定自己前途的权利”、“台湾与区域经济整合”、“参与国际组织”等方面寻求美国的支持。

  3.民进党持续加强对日关系。

  加强与日本的交流与联系向来是民进党国际交往的重点。

  民进党执政8年间的台日关系被双方称为“台日关系最好时期”,凭藉历史情感、政治军事同盟、“亲日远中”思维,民进党内老、中世代对日本政商界长年深入经营,日本亲台政客对民进党的信任、支持更甚于对国民党。一旦2012年选举民进党上台,日本因素对两岸关系的消极影响也值得关注。

  4.台湾朝野政治人物不断提供美日等国插手两岸事务的机会。

  2011年“维基解密”继续曝出岛内蓝绿政治人物纷纷向美国交心,蓝绿两党也围绕大选展开争取美、日等国支持的海外较量,马当局不断呼吁美国军售台湾更先进的武器,在阐释“和平协议”时不断强调“不能忽略国际社会的支持”,这些举动都说明台朝野政党对美、日等国的重视,也就更增加美、日等国插手两岸事务的机会。

  总之,2012年无论国、民两党谁能获得执政权,两岸关系都将进入新的复杂阶段。我需要有更坚强的实力与自信,更高的智慧、更为宽广的胸襟,以及更为灵活务实的策略,才能牢固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权和大方向,落实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向着统一的目标迈进。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