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西与越南古代铜鼓葬具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广西与越南在古代利用铜鼓作为葬具,形成了汉代岭南地区一种独特的习俗文化。本文探讨广西与越南铜鼓葬具的起源和铜鼓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分析和对比研究了广西与越南铜鼓饰纹的相似性和交触性,指出铜鼓葬流行的时间大约在两汉时期,它与陶、木、竹等不同材质作为瓮或棺来保护尸骸,都具同工异曲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广西 越南 铜鼓 葬具 研究 
  
  Abstract:Bronze drums were used as funeral objects in ancient times in Guangxi and Vietnam, which was a unique custom of South China in Han Dynasty. The origin of bronze drums used as funeral objects and the spread and exchanges of such culture are studied in this thesis. Besides, by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features of blending,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at the bronze drums were popular during the Han Dynasties, and they shared the same cultural connotation with the coffins make of pottery, wood and bamboo for protecting the skeletons.
  
  Key words:Guangxi Vietnam bronze drum funeral objects study
  
  厚葬之风在先秦时期十分流行,采用铜、陶、木等不同材质作为瓮或棺来保护尸骸的措施,在汉代的岭南地区仍然十分流行,这种习俗也传进邻近的越南地区,2010年8月,笔者在越南考察汉代文物时,在与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考古处处长阮文团的座谈中,获悉在越南平阳省富正遗址中发现了一批铜鼓套木瓮葬,十分奇特。8月11日,在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陈列处长阮国平教授的陪同下,冒雨驱车前往平阳省,虽然平阳省与胡志明市相距一百多公里,但由于路况差且下暴雨,驱车用时达三个多小时。我们对富正遗址进行了考察,并在平阳省博物馆的看到了富正遗址出土的文物,具有铜鼓、木瓮、陶豆、陶釜、铜镜、椰殻勺、槟榔果殻碎片、纺织木工具等文物。据平阳省博物馆馆长阮文国介绍:这些木瓮(越南称为罐)铜鼓葬具。是1995~2006年在越南平阳省新渊县富正社富正遗址陆续发现的,具有6座用铜鼓套木瓮作葬具的墓葬,其年代与1972年在广西西林县发现的一座西汉早期的铜鼓墓葬相近。透过铜鼓文化,我们发现铜鼓不仅起源于中国,而且其藴藏的各种文化也广为传播。铜鼓作为葬具不仅在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出现,在越南也有发现,由此,本文拟通过广西、越南两地发现的铜鼓葬为基础,深入探讨两地铜鼓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一、铜鼓葬概况
  
  1.广西西林县出土的铜鼓葬具
  
  图一 广西西林铜鼓葬式图
  
  1972年,广西西林县在普驮修公路时发现一座古墓,挖出用四面铜鼓套合而成的铜鼓墓葬(图一),随葬品多达400多件。其中四面铜鼓的装饰十分漂亮。现介绍如下:
  
  (1)1号铜鼓(土280),这是四面铜鼓中最大的一面,鼓高52.0、面径77.50、足径90.0厘米。用作葬具时将铜鼓从胸、腰相接处截断。鼓面中心太阳纹16芒,芒间填角形斜线纹,共13晕,一弦分晕,第1、3、5、7、13晕为切线勾连圆点纹,第2、12晕素面无纹,第4晕为勾连雷纹,第6晕饰20只翔鹭(图二),第8、11晕为锯齿纹,第9、10勾连圆圈圆点纹。鼓胸5晕,第1、4晕饰锯齿纹,第2、3晕勾连圆圈圆点纹,第5晕为船纹,饰6只船,每船载8-11人, 位于船台前者戴羽冠,其余均项髻。其中立者上身裸露,腰系信物;坐者全裸,划船、掌舵。船间有4只鸬鹚或单独一条鱼。船头及鸬鹚、鱼头向均为顺时针运动(图三)。第6晕为圆圈纹。鼓腰部用圆点纹、锯齿纹夹羽状纹带纵向分隔成12格,每格又被勾连圆圈纹带分成上下两层,上层饰12组鹿纹,一公一母为一组者共9组,一公两母为一组者共3组,逆时针走向。下层饰羽人舞蹈纹,共12组,每组2人,逆时针走向。腰下部饰圆点纹、锯齿纹夹勾连圆圈纹。足部素面无纹,双耳两对,己失(图三)。

  图二 1号铜鼓鼓面展示图
  图三 1号铜鼓鼓身船纹展示图
  
  (2)2号铜鼓(土281),身高49.0、面径72.0、足径83.3厘米。鼓面纹饰锈蚀,中心太阳纹14芒,芒间填斜线角形纹。鼓面饰翔鹭纹,鼓胸部隐见羽人划船纹,腰部饰羽人舞蹈纹,鼓腰由锯齿纹、同心圆纹、羽状纹组成的纹带并分成长方格。每格内饰两个人为一组的羽人舞蹈纹。双耳两对,耳两端分别连结于胸腰之间。耳外壁饰穗纹。足部素面无纹,足边钻6孔,嵌贴柿蒂形花钉(图四)。
  
  图四 2号铜鼓
  图五 3号铜鼓
  
  (3)3号铜鼓(土282),鼓高41.0、面径52.0、足径56.0厘米。鼓面中心太阳纹8芒,芒间填翎眼纹。以二弦分晕,共9晕,第1晕为圆圈圆点纹,笫2晕饰变体雷纹,第3、4、7、8晕栉纹,笫5、9晕为玻璃珠、緑松石珠等珠襦残片覆盖,纹饰不清,第6晕为主晕,饰翔鹭纹。鼓腰饰勾连雷纹和切线圆圈纹。两对耳,每耳由三条表饰绞丝纹铜条拼合而成,两端分别焊接于胸腰之间,足边钻6孔,嵌贴柿蒂形花钉(图五)。
  
  (4)4号铜鼓(土283),仅存上半部,腰以下被锯掉。面径57.0厘米。鼓面中心太阳纹8芒,芒间填复线角形纹。共7晕,二弦分晕,第1晕为勾连雷纹,笫2、6晕切线圆圈圆点纹,第3、5、7晕为栉纹,笫4晕为主晕,饰6只翔鹭纹(图六)。
  
  图六 4号铜鼓(左:残存鼓面及鼓胸,右:鼓面局部花纹)
  
  2.越南富正遗址出土的铜鼓套木瓮葬具
  
  富正遗址位于平阳省新渊县富正乡富埲村,遗址处于一片泥泞低洼的水田中,全年浸水(图七)。泥泞的土质给发掘工作带来十分不便和艰难,但从1995年这里发现铜鼓木瓮葬开始,考古人员巳在这里开展考古调查、发掘工作长达10年之久。发现了一批干拦式房屋建筑遗址和墓葬,仅墓葬就发现有五种不同的形式,即铜鼓套木瓮葬、陶釜套木瓮葬、木桩围铜鼓葬,(用木桩插成一个象征瓮的圆圈并埋进一只铜鼓)、槟榔殻墓葬(墓坑呈圆形,墓壁嵌入槟榔殻,墓底铺垫草木和布)、竹瓮葬(将竹子编织成瓮形)等等。
  图七 富正遗址发掘现场
  据平阳省博物馆馆长阮文国介绍,这些木瓮(越南称为罐)铜鼓葬具,是1995~2006年在平阳省新渊县富正社富正遗址陆续被发现的,共发现木瓮6件、铜鼓6件(见表1)。
  
  表1 越南平阳省富正遗址中墓葬出土的铜鼓套木瓮葬具统计表
  
  从表1中可以看到;木瓮与铜鼓成套出土共有3套,其中有两套较完整,另一套木瓮腐朽仅残存底部。现分别介绍如下;
  
  (1)第1号铜鼓套木瓮葬具
  
    这是最早被发现的是铜鼓套木瓮葬,1995年小河省(现为平阳省)新渊县新荣乡6村青年农民阮文黄在自家地里种芋头时,在挖入地下0.7~1.5米深的沙粒和稀泥夹杂的黑色土层中,发现了一面铜鼓和一块木瓮的底板。挖出铜鼓后,卖给同奈省边和市胡奈1号废品收购裴文香,小河省文化通讯厅获悉后,即派小河省博物馆副馆长潘文东和业务干部陈青山前往胡奈考察铜鼓,并将铜鼓购回博物馆,同时征集到约1/2的木瓮残片以及铜器碎片。小河省博物馆将铜鼓修复后,发现是一面东山铜鼓,编号为富正1号铜鼓(图八)。

  图八 富正1号铜鼓(左:鼓面花纹, 右:鼓身花纹)
  
  该铜鼓高39.0、面径57.0厘米。鼓面中心太阳纹10芒,芒间翎眼纹,双弦分晕,共7晕,第1晕S形纹,第2、6晕为圆圈圆点纹,第3、5、7栉纹,第4晕为主纹,饰4只逆时针飞行的翔鹭纹。鼓胸饰两道纹饰,二弦分晕,第1晕为圆圈纹,第2晕为栉纹。腰部饰双斜线纹带纵向分成6格,格中素面无纹。鼓足饰两道纹饰,二弦分晕,第1晕为圆圈纹,第2晕为栉纹,鼓足残留方形小垫片孔。鼓身有修补悍接补疤。两对绳纹耳。越南国家自然科学与工艺中心分别在鼓面、身、鼓足垫片各取一块样品作合金成分分析。用光谱定量方法进行测试,其结果如下(表2)。
  
  表2 越南富正1号铜鼓合金成分分析表:%
  
  从表2可看到,富正1号铜鼓鼓面、鼓身、垫片合金成分不一样,鼓面、鼓身含铜量64.84~62.46%,含铅30.80~26.38%,含锡4.17~9.26%。属铜、铅、锡青铜器。而垫片含铜量高达90.73%,锌为7.01%,铅、锡只有微量,属纯铜合金铜片,由此可见,垫片纯粹属另样铜料。与铜鼓无关。木瓮残片2片,当时小河博物馆考察组在现场只收到一块。长58厘米,宽40厘米,底部厚2~4厘米。内留凿痕。口沿有凹糟。经胡志明市核技术中心作C14年代测定结果为2100±40BP,距今约2300-2100年。由于木瓮残缺不全,而且在木块裂缝中残留有铜粉未,因此,他们曾错误地认为,此木块可能是“铸鼓时包裹铸模的”木器〔1〕。但在以后的发现纠正了以上错误的推测。
  
  (2)第2号铜鼓套木瓮葬具
  
  图九 铜鼓套木瓮葬具(M2)

  1998年,平阳省新渊县永安乡6村的村民阮文强在二虎家的地里挖地搜索废铁时,在离地面1.8~2.5米的地方发现了第二面铜鼓和一个完整的木瓮,并挖出许多随葬品,如木织刀、纺织木轴承、陶器和一面铜镜。经整理,这是一具首次发现最完整的铜鼓套木瓮葬具,铜鼓为盖,木瓮为棺,铜鼓可套入木瓮口部凹糟,形成一套完整的铜鼓套木瓮葬具(图九)。
  
  富正2号鼓铜鼓的外形与富正I号鼓相似,但是鼓更小,鼓面直径为47.5厘米,高40厘米,底座直径44厘米。鼓面中心太阳纹为10芒,芒间翎眼纹,共8晕,二弦分晕,第1晕为勾连雷纹,第2、7晕为圆圈圆点纹。第3、6、8晕为栉纹,第4晕为绞索纹,第5晕为六只翔鹭纹,作逆时针飞行。鼓胸两道栉纹夹一道圆圈圆点纹。鼓腰由两组纵轴双线夹栉纹间圆点并与双线夹圆圆点纹的横柚构成长方形纹带,并分成6格绕饰鼓腰,格中无纹饰。鼓足饰两道带栉纹夹一道圆点纹。鼓耳4只,饰辫状绳纹。属于黑格尔I型鼓。
  
  (3)第3号铜鼓套木瓮葬具
  
  1999年,平阳省新渊县永安乡6村的村民又在第2号铜鼓套木瓮葬具附近发现一面铜鼓,但未发现木瓮,当考古人员实地考察时,认为当是一座铜鼓套木瓮为葬具的墓葬,当地人向考古学者们展示了一个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石凿,凿刃部留有使用过的痕迹。可能是陪葬品。
  
  富正3号鼓,鼓面直径为37.5厘米,高21.5厘米,足径为36厘米。鼓面中心为太阳纹,共8芒,芒间饰翎眼纹,共9晕,双弦分晕,第1晕为勾连雷纹,第4、6、9晕为栉纹,第2、3、7、8晕为圆圈圆点纹。第5晕为4只翔鹭纹,作逆时针飞行。鼓胸两道栉纹夹一道圆圈圆点纹。鼓腰由两组纵轴双线夹叶脉纹间圆点并与双线夹圆圆点纹的横柚构成长方形纹带,并分成8格绕饰鼓腰,格中无纹饰。鼓足由两道栉纹间夹圆点纹。鼓耳4只,饰辫状绳纹。属于黑格尔I型鼓(图一)。
  
  图一 富正3号铜鼓  
  图一一 富正4号铜鼓

  (4)第4号铜鼓套木瓮葬具
  
  2001年4月,由省文化通信局(现在为文化体育旅游局)与社会科学院胡志明市分院考古研究中心(现在为南部永固发展研究院)合作发掘。在富正遗址开挖了一些探测坑,再次发现了一面铜鼓和三个木瓮、一面铜镜和一个木织刀。
  
  富正4号鼓,鼓面直径为47.2厘米,高40.0厘米。鼓面中心太阳纹10芒,芒间饰翎眼纹,共8晕,双弦分晕,第1晕为斜线对三角纹,第2、7晕为圆圈圆点纹。第3、6、8晕栉纹,第4晕为绞索纹,第5晕为6只翔鹭纹,作逆时针飞行。鼓胸鼓胸两道栉纹夹一道圆圈圆点纹。鼓腰鼓腰由两组纵轴双线夹叶脉纹间圆点并与双线夹圆圆点纹的横柚构成长方形纹带,并分成4格绕饰鼓腰,格中无纹饰。鼓足由两道栉纹间夹圆点纹。鼓耳4只,饰辫状绳纹。属于黑格尔I型鼓(图一一)。
  
  (5)第5号铜鼓套木瓮葬具2003年,当地人在富正遗址又发现了一面铜鼓。这是在富正遗址中发现的第五面铜鼓,与上述的第2号铜鼓为同一类型鼓。未发现木瓮和其他遗物。
  
  富正5号鼓,鼓面中心太阳纹10芒,芒间复线角纹,共9晕,第1晕为勾连雷纹,第2、8晕为圆圈圆点纹,第3、7、9晕栉纹,第4晕为绞索纹,第5晕为两个干栏式房屋和两个有篷船纹,其间有两组羽舞人,每组五个。第6晕为飞行的10只小鸟:每5只为一组。两组对称。鼓胸纹饰5晕,第1、3晕为栉纹。第2晕为圆圈圆点纹,第4晕为船纹。第5晕为水波纹。鼓腰首先饰一组两道栉纹间夹一道圆圈圆点纹,然后由圆圈圆点纹构成8组格带,每格中填有不是很清楚的图案。鼓足由两道栉纹间夹圆点纹。
  
  图一二 6号铜鼓套木瓮葬具
  
  (6)第6号铜鼓套木瓮葬具
  
  2006年,越南考古人员在富正遗址都匠溪流的南边发现一座墓葬,(编号为M6)该墓距都匠溪流大约50米,西边与15号省道相距大约300米。墓呈圆形,直径为0.9米,深1.7米,填土上层是黑色的稀泥,厚0.8米,底部是灰色的粘土层。墓口距地表0.4米,墓坑内置一个铜鼓套木瓮葬具,木瓮为棺,铜鼓为盖,两者紧密对口套合,铜鼓足部嵌入木瓮口部的凹糟内,形成了一套十分完整的木瓮铜鼓葬具(图一二)。这是一套首例经过科学考古发掘获得的铜鼓套木瓮葬具,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木瓮铜鼓葬外置放随葬品,为陶器和一个烟嘴形的木器,陶器多为碎片。
  
  越南富正遗址除了出土铜鼓套木瓮为具的墓葬外,还发现有四种不同形式的葬具:有陶釜套木瓮为葬具;以槟榔殻为葬具(墓呈圆形,紧嵌入土地,墓壁楔入槟榔殻,墓底铺垫草木和布);木桩围铜鼓为葬具(用木桩插成一个象征瓮的圆圈并埋进一只铜鼓);竹编织成瓮为葬具。(墓穴呈圆形,将竹片编织成瓮形)。
  
  二、 铜鼓的比较研究
  
  广西西林四件铜鼓,其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当是西汉早期之鼓,铜鼓鼓身明显分成三段,鼓胸大于鼓面,鼓面不出边,无蛙饰,鼓腰呈圆筒形,附四只耳且连结于胸腰之间,足部扩张呈喇叭型,鼓面主晕饰翔鹭纹,鼓胸多饰羽人划船纹,鼓腰饰鹿纹或羽人舞蹈纹,这是石寨山型铜鼓的典型特征。石寨山型铜鼓最早源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出土的一批铜鼓,其流行年代是战国至东汉初年,前后延续五百多年,分布范围宽广,如以云南石寨山为中心,北至四川,南到越南、印度尼西亚,东达贵州、广西,铸造和使用此类铜鼓的民族有滇、劳浸、靡莫、夜郎、勾町和骆越。广西西林出土四件铜鼓正是勾町国所在地,当是勾町国族人所属无疑,正如有的人所说:用四面铜鼓作葬具非一般百姓之所能,云南石寨山滇王墓及其王族墓,最多只有3件铜鼓陪葬。而西林用四面铜鼓套合为葬具,比滇王墓及其王族墓还要高一等,因此,便认为此铜鼓墓主人当是句町族的首领。那么,西林的铜鼓又与越南富正的铜鼓有什么关系呢?越南小河博物馆曾将一块。长58厘米,宽40厘米,底部厚2~4厘米。内留凿痕。口沿有凹糟的木瓮残片送胡志明市核技术中心作C14年代测定,其结果为2100±40BP,距今约2300-2100年,与西林铜鼓墓年代相当。越南认为越南富正铜鼓属于越南东山铜鼓类型,也是黑格尔所说的Ⅰ型铜鼓。越南考古研究院郑生教授在中国中发表《中国广西和越南北部发现的黑格尔Ⅰ型铜鼓的比较研究》一文中认为,西林“这4面黑格尔Ⅰ型铜鼓与越南北部几个地方发现的铜鼓相似,像是玉缕、黄下、沱江、古螺、庙门还有玻龙(图二)。我们将这些地方发现铜鼓与西林出土的这四面铜鼓上的图形相比较发现:西林铜鼓鼓面上装饰的鹭鸟纹与玻龙铜鼓上的鹭鸟纹相似,而羽人纹则与玉缕铜鼓上的羽人纹相似。特别的是,西林铜鼓上的鹿纹是包含母鹿、公鹿各一只,这与玉缕铜鼓还有庙门铜鼓上的鹿纹是一致的。西林铜鼓上半部分的划船纹和鱼纹则与部分玉缕铜鼓还有古螺铜鼓上的纹饰相似”〔2〕。西林铜鼓与富正铜鼓是否也相似。现将其主要纹饰对比如下(表3)
  
  表3 广西西林铜鼓与越南富正铜鼓主要纹饰对比表
  
  从表3可看到,广西西林四面铜鼓与越南富正5面铜鼓的主要纹饰比较看,都有太阳纹,芒数也有相同之处。翔鹭纹全部都有,这是石寨山型铜鼓最主要的特色,其余的雷纹、圆点纹、鼓腰纹带分格等等都十分相似。铜鼓的形状也足鼓胸大于鼓面,无蛙饰。由此可见,两地以铜鼓为葬具,不仅是一种习俗的传播,也是铜鼓文化交流与扩散的结果,他们之间的年代可能有早晚之分。但没有离开石寨山型铜鼓所流行的时代。
  
  三、 结束语
  
  用铜鼓作葬具,广西除了西林之外,广西百色县(现右江区)龙川公社平乐大队于1977年9月在该村后背山坡上还发现一面铜鼓,铜鼓罩盖着一块扁平的石板,当揭开铜鼓后便看到一堆人骨,形成了铜鼓套石板的一种葬文化,与富正的以铜鼓套木瓮十分相似,具有同工异曲的文化内涵。在贵州的赫章可乐西汉“西南夷”墓葬中也出现铜鼓套扣在人头上〔3〕现象,考古学界称之为“套头葬”。至于用铜为棺或俭骨瓮,在云南、广西都曾发现过,如云南省祥云县大波那大型铜棺、广西西林的汉代铜棺材等等,都是以铜为棺,富正遗址发现的陶釜套铜鼓葬具、木桩与铜鼓为葬具、槟榔殻为葬具、竹编织成瓮为葬具等,与越南其他地方以铜缸或大陶瓮为葬具以及老挝的石缸葬具、广西西林的铜鼓葬具、贵州的铜鼓“套头葬”等等,都具同工异曲的同一文化内涵,他反映了东南亚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
  
  注释:
  〔1〕(越南)范德孟着,李清译自越南1997年第3期《考古学》:《富正铜鼓》,《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17期,2001年12月。
  〔2〕(越南)郑生:《中国广西和越南北部发现的黑格尔Ⅰ型铜鼓的比较研究》,《广西与东盟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
  〔3〕贵州省博物馆:《“夜郎”故地上的探索》,《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黄启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