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西新石器时代研磨器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研磨器是新石器时代一种特殊的研磨工具,面前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广西桂西地区,以革新桥遗址为代表。本文试图对广西地区发现研磨器的考古遗址进行梳理,并和周边地区发现研磨器的考古遗址进行比较,总结研磨器分布的范围及类型,对研磨器使用功能进行探讨,并对以研磨器为代表的广西桂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总结。
  
  【关键词】广西 研磨器 类型 文化交流
  
  Abstract:Grinders were special tools of Neolithic period. Such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were mostly in western Guangxi, and best represented by the site of Gexinqiao.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comb the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Guangxi and compares them with the sites nearby where grinders were also unearthed. By this way, the thesis makes conclusions on the grinder's distribution and classification, then further studies the usage and function of grinders, 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Neolithic culture in western Guangxi that represented by grinders. 
  
  Key words:Guangxi grinder types cultural exchange
  
  前 言 
  
    研磨器,新石器时代一种研磨工具,一般和研磨盘搭配使用,研磨器的特征是上小下大,下端为磨面,磨面平面,较光滑,长度是宽度的3倍以内,形状圆形或者椭圆,是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一种特殊的研磨工具。关于研磨器的报导最早出于1992年《保山史前考古》的文章,乐琪在《老虎洞旧石器遗址》;李枝彩、王锦麟等在《龙川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分别报导了洞穴和露天遗址采集到的研磨器〔1-2〕。此后,在广西桂西地区的革新桥遗址〔3-4〕、百达遗址〔5〕、红水河流域的北大岭遗址〔6〕等,发现了大量的研磨器。近年,在广西红水河上游的贵州南北盘江地区也发现了大量研磨器的考古遗址〔7〕。2012年,谢光茂先生在其《革新桥遗址》报告中对革新桥遗址的研磨器进行了分类、描述,以及从石器制作的操作链概念方面对革新桥遗址的研磨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桂西地区包含研磨器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概括为“革新桥文化”〔8〕。但是研磨器作为新石器中期一种特殊的研磨工具,对其专题研究较少,关于研磨器的分布、演化、年代、以及使用功能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的研究,目前均无人探讨,本文梳理广西地区出土的研磨器考古遗址,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其进行排比,并结合广西周边地区发现研磨器的考古遗址进行对比,探讨广西研磨器在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内涵。在对研磨器研究的同时,结合与研磨器同时出土的磨盘、石制品工具、遗址地理环境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磨器与广西地区农业起源问题以及对古人类食谱方面进行推测。最终,对桂西地区以研磨器考古文化为特征的新石器中期文化进行历史定位。
  
  图一 东南亚地区出土研磨器的考古遗址
  
  一、广西地区发现研磨器的考古遗址
  
   广西发现研磨器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右江流域和红水河流域,多位于河边阶地遗址,从目前发表的报导来看,其中以革新桥遗址、北大岭遗址出土最多,且均为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厂,年代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主要地点有以下几个:
  
  1.革新桥遗址
  
   革新桥遗址位于百色市百色镇东笋村百林屯,面积约5000平方米。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广西文物考古工作队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遗址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发现一处大型石器制造厂,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其中出土研磨器160件、研磨器毛坯及半成品57件。革新桥遗址年代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2. 百达遗址
  
   百达遗址位于百色市阳圩镇六丰村百达屯西侧。1988年发现,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2004~2005年,广西文物考古工作队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近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跨越新、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层发现石器制造场、柱洞群、墓葬及用火遗迹,文化遗物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骨器等,并出土了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百达遗址在报导中提及出土较多的研磨器,具体数目未知。百达遗址年代为距今约7000-9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3. 北大岭遗址
  
   北大岭遗址遗址位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百旺乡八甫村那浩屯北大岭,遗址地处红水河及刁江交汇处的台地上,面积约45000平方米。2004~2005年对其进行发掘,揭露面积约10000平方米。北大岭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汉代、宋至明清共五个时期的文化遗迹和大量遗物。文化遗物有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其中以石器的数量为最多。遗迹包括石器制作场、墓葬、灰坑、柱洞等,其中新石器时代中期发现大规模石器制作场,出土石制品多达5万余件,在该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均出土较多研磨器。 
  
  4. 坎屯遗址
  
   坎屯遗址位于百色市阳墟镇供元村百必屯百尾山,遗址面积约700平方米。2004年发现,2005年对其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130平方米,揭露出一个面积约80平方米的石器制作场,幷发现古代墓葬14座;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等文化遗物一万多件以及大量动物遗存。从文化遗物和地层堆积推测,遗址的发掘者认为坎屯遗址的年代大约为新时期时代中晚期。该遗址地层中石器制作厂发现较多研磨器〔9〕。
  
  5. 何村遗址
  
   何村遗址遗址位于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九岸村何坡屯东部左江的左岸台地上,南面紧临左江,遗址面积约650平方米。2007年对其进行发掘,揭露面积550平方米。出土较多文化遗物,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器、蚌器、陶片等;同时也发现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以及古人类墓葬。其中石器中研磨器数量不少,体形较大,很具特色。遗址发掘者认为遗址年代在距今50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10〕。
  
  6.兰家村遗址
  
  兰家村遗址位于柳州市城中区静兰村兰家屯东南约200 米柳江河西岸一级台地上。2004 年对该遗址进行小规模考古发掘,出土了石斧、石锛、陶片等文物。因为遗址极有可能被建筑工地破坏,2013年12 月,柳州白莲洞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开始对兰家村遗址考古发掘,共发现史前人类祭祀坑三个,同时还发掘出了石斧、石锛、石砧等近百件石器,其中包括一件特殊的石研磨器〔11〕。
  
  7.鲤鱼坡遗址
  
  鲤鱼坡遗址位于隆安县丁当镇俭安村更也屯鲤鱼坡。2008年5月发现,南宁市博物馆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共试掘26平方米,揭露墓葬30多座,出土石器、骨器、蚌器等文化遗址30多件,其中出土的石质研磨器和崇左何村遗址出土极为相似〔12〕。
  
  8.江坡遗址
  
  江坡遗址位于大化县羌圩乡那良村六洪屯西南,在其地表采集到砍砸器、刮削器、研磨器、砾石等〔13〕。
  
  9.坡六岭遗址
  
  坡六岭遗址位于巴马县巴马镇巴廖村坡六岭上,遗址地层可分为三层,石器主要出于第三层,该层为一石器加工厂,石器包括石斧、石锛、石锤、研磨器、石拍等。遗址的发掘者认为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6000年左右〔14〕。
  
  10.坡洪A区遗址
  
   坡洪遗址A区位于百色市田东县檀河村六洪屯,处于右江的南岸,遗址西约800米为檀河遗址。2005年7月,柳州博物馆、田东博物馆、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遗物340件,包括石制品和玻璃陨石。其中在遗址的第二层出土了1件研磨器。遗址发掘者推测研磨器的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15〕。
  
  11.那哈A区遗址
  
   那哈A区遗址位于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治塘村塘例屯东那哈山,右江南岸,2005年8-10月,梧州博物馆、田阳博物馆、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出土遗物600多件,在遗址第一层发现研磨器1件。遗址发掘者认为出土研磨器的层位为扰乱层,年代不确定〔16〕。
  
   二、广西周边地区发现的研磨器考古遗址
  
   广西周边地区发现研磨器的考古地点主要有贵州〔17-19〕、云南〔20〕、越南〔21-22〕。贵州地区发现研磨器的考古遗址集中在北盘江地区,红水河上游,包括孔明坟遗址、鲁容沙坝遗址、羊里遗址;云南地区主要集中在保山地区,包括永平新光遗址、保山老虎洞遗址、龙陵豆地坪遗址;越南地区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贵州红水河流域的遗址,均为石器加工厂,年代推测在新石器晚期;云南研磨器考古遗多为采集,年代不详;越南北部和中部发现研磨器的地点以北山文化和江河文化为主,在北山文化和江河文化中出土较多研磨器,在江河文化中,研磨器和农业稻谷同时出现,年代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三、研磨器考古遗址地理分布
  
   通过对发现研磨器考古遗址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广西地区研磨器主要发现于右江地区和红水河地区,均属于广西桂西地区,桂中地区柳州蓝家村遗址仅发现1件,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广西地区发现研磨器遗址主要集中在桂西地区。从贵州及云南地区发现研磨器的考古遗址地理位置来看,该地区发现研磨器遗址地点多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带,和广西的桂西地区紧密相连,处于中国地形中第二阶梯向第一阶梯过渡的地理阶段,在史前时期,该区域自然生态环境非常相似,所以产生了相同的文化类型。如果结合越南地区发现的研磨器,从东南亚整体的地理位置来看研磨器的分类,研磨器的主要区域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山脉东南侧,处于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长山山脉一线东侧,对该区域考古中出现的研磨器文化来说,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现象。
  
  四、研磨器考古学分类
  
  通过对研磨器的梳理分类,从类型学上结合研磨器的制作方式和形状,研磨器可以分为4种类型。
  
  图二 研磨器分类图
  
    1类:选取天然砾石,形状上小下大,在制作过程中不对砾石器身进行修整,仅在其一端进行简短磨制。该类标本在贵州北盘江流域大量出现、广西革新桥也略有出土。
  
    2类:选取长条状的砾石,在砾石一端进行截面、并对其器身进行修整琢打,使之顺手好用,对截面进行磨制,多数研磨器属于这类,如北大岭遗址、革新桥遗址等。
  
   3类: 对原料进行全身琢打,使之接近研磨器形状,进而对磨面进行磨制。这类研磨器制作较为复杂耗时,因制作复杂,故发现较少。
  
  4类:对原料先进行截面,在进行琢打,再进行磨面,这类加工方法主要用于制作腰鼓形、印章型研磨器,制作最为精致,器型一般较对称美观。
  
  五、研磨器遗址年代研究
  
  从目前发现研磨器的考古遗址来看,早期的研磨器考古遗址主要集中在广西桂西地区,幷且在桂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时期均有发现。新石器中期和晚期研磨器在中国西南地区均有发现。
  
  我们通过对发现研磨器遗址的年代进行排比,从目前考古遗址的科学测年来看,研磨器最早应该出现于百色地区百达遗址,幷且在8000-6000年间在桂西地区逐渐变多,在桂西地区研磨器考古遗址多为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厂,和革新桥遗址的文化特征极为相似,应该属于革新桥文化的范围之内。从新石器中期到晚期,以研磨器为代表的广西革新桥新石器时代文化向红水河流域、南盘江流域、云南保山地区、越南北部等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及扩散,到新石器晚期,在中国西南区域和越南均有研磨器的发现。
  
  六、研磨器功能探讨
  
  对于研磨器功能的讨论,因研磨器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研磨工具,且多和磨盘同时出现,该时期正是农业起源和传播的黄金时期,在早期的讨论中,多数人认为研磨器类工具和农业起源密切相连,研磨器和磨盘是当时古人类用来加工谷物所用。前人对研磨工具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水稻起源、多数人对磨盘及研磨工具的出现,就认为是加工水稻脱殻研磨所用,但是在目前研磨器出现的考古遗址中,很难有说服力。首先,以革新桥遗址为例,革新桥遗址出土大量的研磨器,但是未出现水稻,在整个桂西地区,最早出现水稻的考古遗址是感驼岩遗址,年代已经晚至4000年,属于新石器晚期〔23〕。桂西地区新石器中期大量出土的研磨器和磨盘,但却在其考古遗址中并未发现任何水稻的痕迹,以磨盘和研磨器的出现等同于水稻的出现有些勉强,最少可以肯定,桂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研磨工具的出现不会和水稻的出现同时期。
  
  2.加工淀粉类食物,广西在古人类食谱研究中,吕烈丹对甑皮岩出土的石器进行残留物分析,得出其功能和芋头采集有关〔24〕。广西地区早期的农业很可能是以当地的土生植物为主的,而对水稻的利用较晚。桂西地区和桂北自然地理面貌多有相识,我们在桂西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时,在考古遗址附近经常发现野生芋头,从理论上说,研磨器做为研磨芋头类的食物是可能的,但是还是缺乏直接的考古证据,需要在今后的考古发掘中对研磨类工具进行收集,利用科学手段进行残留物分析,得出更为直接的证据。
  
  3.加工植物果核,在出土研磨器的考古遗址中,多数发现较多植物果核遗存,如革新桥遗址,出土果核较多,果核以橄榄为主,研磨器的功能可能是用于果核的敲击加工及磨制。
  
  4.研磨矿粉,出土研磨器的考古遗址,部分遗址中出土有赤铁矿,且遗址墓葬中也有撒赤铁矿粉的习惯,研磨器工具可能用于磨制赤铁矿粉,但是遗址中大量研磨器的出现,不会是专门用来磨制赤铁矿的,可能会是一器多用。
  
  通过对以上几个说法的对比研究,我们初步估计研磨器可能是用来加工淀粉类植物和植物果核为主,幷兼做磨制赤铁粉末,是一类多功能用具。但是非常明显,在桂西区域,研磨器和磨盘的出现应该和农业,特别是与水稻起源关系不太明显。
  
  七、结 语
  
  目前学者提出在广西新石器时代存在有三个考古学文化,分别为甑皮岩文化、顶蛳山文化〔25〕、革新桥文化。其中研磨器是革新桥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我们对桂西地区革新桥文化进行地理扩展,从桂西地区、红水河流、贵州北盘江地区、云南保山地区、越南北山文化,其考古学文化范围和研磨器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以研磨器为主要特征的革新桥文化应该可以概括这一区域的考古文化。中国西南地区和越南北部地区在史前时期文化面貌极其相识,对分布在这一区同类考古遗物研磨器进行研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考古课题,对于瞭解该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迁徙,古人类文化交流都提供了很好的考古素材。
  
  致谢:本文写作过程中,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的谢光茂研究员给予了较多指导,在此深表感谢。〖HT〗
  
  注释:
  〔1〕李枝彩、王锦麟等 :《龙川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产》,载《 保山史前考古》,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页165-178。
  〔2〕乐琪:《 老虎洞旧石器遗址》,《保山史前考古》,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页94-97。
  〔3〕谢光茂等:《广西革新桥发现一处大规模石器加工场》,《中国文物报》2003年3月5日1版。 
  〔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百色市革新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2003年12 期。
  〔5〕谢光茂等:《广西百色百达遗址考古发掘获重大发现》,《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7日1版。
  〔6〕林强等:《广西都安北大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的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05年12月2日1版。
  〔7〕张兴龙等:《贵州鲁容沙坝遗址》,《中国文物报》2009年7月3日2版,
  〔8〕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百色革新桥》,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页32 。
  〔9〕李大伟等:《试论广西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广西考古文集》(第四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页348-365。
  〔10〕杨清平:《广西左江流域发现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新的文化类型》,《中国文物报》2008年6月12日2版.
  〔11〕谢永辉:《 柳州发现史前人类祭祀坑》,《光明日报》2013年4月3日9版。
  〔12〕甘宁:《隆安县丁当镇发现6000年前古人类遗址》,《南国早报》2008年6月5日。
  〔13〕林强等:《广西红水红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广西考古文集》(第三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页157-162。
  〔14〕林强:《广西红水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台地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南方文物》2007年3期。
  〔15〕柳州市博物馆、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田东县博物:《田东坡洪遗址A区发掘简报》,《广西考古文集》第四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页36~62。
  〔16〕梧州市博物馆、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阳县博物馆:《田阳那哈遗址A区发掘报告》,《广西考古文集》第四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页149-160。
  〔17〕张改课等:《 贵州省定丰县孔明坟遗址》,《 中国文物报》2009年7月3日2版。
  〔18〕王新金等:《 贵州罗甸红水河发现的一批石器》,《中国文物报》2007年12月7日3版。
  〔19〕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贵州鲁容沙坝遗址》,《中国考古新发现年度记録2009》,北京:中国文物报社,2009年。
  〔20〕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永平新光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2期。
  〔21〕Nguyen Khac su:stone age archaeology in Vietnam,vietnam  archaeology,2007.2,p.53-64。
  〔22〕Nguyen Khac su:Excavation at the settlement -workshop site taiper ,vietnam  archaeology,2007.3,p.18-30。
  〔2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那坡县感驮岩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10期。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桂林甑皮岩》,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页450-451。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工作队等:《广西邕宁县顶蛳山遗址的发掘》,《考古》1998年11期。

  (李大伟,广西民族博物馆,馆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