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三讲  台湾民众和平效能感的研究刍议

  维护和平一向是两岸关系论述的主要内涵,但是追求台湾主权独立的价值,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在北京追求两岸统一的信念不变的前提下,和平是否应该仍然具有优先的地位,就影响到追求统一或独立的态度,反之亦然。不仅两岸关系如此,世界上诸多涉及领土主权的冲突,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即对于主权立场的坚持与对于和平的维护之间,在现实上会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引发的反思分别形成了对主权与对和平两者分别的质疑,包括对主权作为人类秩序的基础是否恰当的质疑,也包括了对于和平作为人类交往最高原则的质疑。所以,针对两岸关系中和平与主权两项价值的研究,除了有助于瞭解台湾民众对和平的态度,并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意涵。

  对于主权价值的质疑来自多方面。最早期的批判是由马克思主义所提出,认为资本是跨越疆界的,但劳动者却接受主权者的动员效忠国家,可见主权混淆了劳动者的阶级意识,巩固了资本主义。另一种批判是出自后现代的颠覆,认为主权是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偶然产物,在当代却变成了内外截然两分的定理,故而致力恢复遭到封锁或销声的跨主权的多元能动性。第三种乃是透过女性主义的揭发,指出维护主权的外交与国防复制了以互斥、理性、物质为道向的父权文化,因而要唤起原本以关联、需要、情感为依归的母性文化。第四种是后殖民主义反思,主张主权所预设的内部同质性是虚拟的,其意义在后殖民国家中被彻底重新编排挪用,而成为意义迥异的概念。这种种批判的动机、逻辑、行动方案与诉求对象各不同,他们彼此间更常有辩论,但是他们对于因维护主权而发生的战争,均嗤之以鼻,认为不值得,甚或受到蒙蔽。

  另一方面,则有对于和平的批判。最重要的,是对于民主和平论的批判,即指控民主有利于和平的理论主张本身,无非是在为以和平之名发动战争提供理论基础,并进一步认为民主更容易在国家间制造暴力。民主和平论在二十世纪九○年代以降成为台湾对大陆政策的主流论述,因此将两岸关系军事紧张的责任,根据民主和平论的定义,即民主国间之间不会有战争,等于规定作为民主的台湾不可能为谓两岸军事冲突负责。俟后,在民主和平论的指道下,台北在华府发动反恐战争,主张单边主义的时刻,不断要求加入与贡献,以至于民主和平论与参与战争之间反而产生了正面的联系。

  除了抗拒民主和平论之外,也有对于和平概念的本身的批判性反思。相对于和平,冲突与战争所反映的是,各方面所持的立场难以妥协,若能在立场不能妥协的情况下完成和平,要求的必然是立场上不自愿的妥协,对和平的质疑恰恰是指向因为维护和平而造成的压迫,亦即各方因为实力或条件不相当,不得不放弃原先的立场,接受对方的主张,甚至在思想上自我改造转化,以便对于自己迫于形势的妥协学习如何释怀,因此不但是立场的放弃,更是自我认同的压抑与抹煞。换言之,和平的获致仰赖各方在原本歧异之所在进行修补与连接,既然歧异是定义自我认同所不可或缺,将歧异加以掩饰必然造成对自我认同的冲击。即使对于看似强势的一方在和平过程中不需要太多调整,但因为抹煞了与他者的原本歧异,如此扼杀了他者,形同扼杀了自我,所以不见得比在和平过程中妥协较大的一方更为好过,起码受害较大的一方仍因内心较多不满,而能在和平论述下维系了与他者的差异意识,较不容易因为和平而道致自我意识的空洞。对和平的质疑是前述对主权质疑的论述都是一种对主流看法的再反省,均不再认为解构主权或为了维护主权而战是絶对不可取的。

  简言之,透过主权至上或和平至上似乎都具有文化霸权的地位,对主权尊严的强调可能造成各种压迫与对既得利益、既有权势的巩固;相对于此,对和平的价值的强调可能造成对认同的压抑,因此转而形成对主权尊严的情感需要,以弥补因为压抑所造成的沮丧或愤怒。如此,主权尊严与维护和平的两难一旦在公共政策议程上形成对立,为民众所认知,会引发何种情感反应,自不可一概而论。故民众在两难之下,即使感到维护和平带来自我认同的压抑,未必会径行在主权尊严的议程上寻求弥补,必须视民众对于维护主权尊严的效能感是否充分而定,如果对主权的效能感低,即使压抑,是否也不至于在主权尊严上寻求弥补,或仅寻求象征性的弥补?同理,即使感到维护主权尊严造成内部某种压迫,或造成对和平的破坏,因而并不值得,也未必会追求超越主权制度或论述的其他安排,端赖民众对于自己面对主权者或政治主流有无政治效能感而定,如果政治效能感很低,是否就不会试图找寻其他方案?但如果和平效能感很高,是否仍有可能决定超越主权议程,另谋其他制度安排?

  当前在台湾的民众所碰到的,正是和平与主权之间的抉择。台湾如此,各国亦如此。各国为了因应北京宁可不计一切诉诸于军事手段反对台独的姿态,不接受台北在国际上取得主权平等的参与机会,而台北同样也不能在两岸间主张独立主权。虽然在折冲之间维护了和平,但各国与台北也都累积了相当的压抑,于是有了追求主权尊严的动力,进而发展成间歇性的两岸军事升高。台北在主权尊严与和平两者之间何者优先的议程上徘徊二十年之后,追求主权尊严演变成为民进党用以钳制国民党最有力的论述,而民进党执政期间因主张台独的姿态所造成的屡次军事升高,事后均能安然的度过,也使得北京透过军事手段压制台独的信用有所动摇。

  原本主权与和平之间的抉择,逐渐演变成对两者均有所疏离,以至于透过文化台独深化对主权尊严的追求,与透过选举动员扩张对台独的支持,似乎一方面由于政治领道人不顾战争威胁而显得日益激烈,于是疏离于和平的价值,和平的价值不如夺取权力。但另一方面又因为台独成为政治领道人动员选民的工具而显得日益轻佻,于是反而道致疏离于主权的价值,主权成为夺取权力的工具性论述。到底民众对于和平与主权的态度如何,已经难以判断。

  台湾民众认为自己能不能维护主权的尊严、能不能超越主权,或能不能维护和平、能不能放弃和平,以及在主权与和平两者之间能不能有进行选择,是研究台湾民众和平效能感的目的。探究台湾民众是透过什么机制建立自己对维护和平或维护主权尊严的效能感,有助于判断他们在行为上是否会实际参与或实践对和平或主权的维护。同时值得推敲的是,对和平的效能感与对主权的效能感两者之间,其关系是互补的或互相取代的?透过制度对和平进行维护的效能感,与不透过制度直接表达维护和平的效能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取代或是相互强化?透过群体身份对和平的效能感与不透过群体身份对和平的效能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或相互取代的?对和平的效能感与一般性的对政治整体的效能感两者之间,其关系是互补的或互相取代的? 

  胡佛将中国政治文化的分成三个层次,其中统摄性文化是关于对国家/政治系统的组成的态度;结构性文化是对政府权责单位与他们彼此关系的态度;功能性文化是指对政府决策的态度。一般研究政治效能时,主要集中在功能性文化,即民众如何评价自身影响决策的能力,如决策的知识,复杂度,决断力等等。对于和平效能的研究与主权效能的研究,即民众评价自己或自己所属群体在和平与主权的问题上的影响力,则除了功能性文化之外,同时涉及统摄性文化与结构性文化。功能性文化所指,是民众评价自己或自己所属团体透过政策维护和平或主权尊严的影响力。结构性文化所指,是民众评价自己或自己所属群体透过政府部门与政党维护和平或主权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统摄性文化,是关于民众对于自己或自己所属群体透过国家组成来维护和平与主权的影响力,也包括对于国家组成或系统整体的信心或对其未来趋势的评价。

  准此,根据政治系统的组成包括人民与国家,其结构包含政府、政党与系统环境,其功能包含国防政策,便可以研究他们对和平的效能感。首先,民众有无选择不依附政府而判断人民自己如何实践和平的意识,亦即在政府动员参战或政府放弃防卫的政策选择下,根据人民自己的判断决定如何因应?此为国民意识的变数。其次在国家层次,民众有无透过对国家方向的选择来影响和平的效能感,亦即透过对统独的选择来影响和平的国民主体意识,此为对统一的和平效能感与对独立的和平效能感。再其次在政党层次,民众有无透过对政党的选择来影响和平的效能感,尤其透过对于以台独为政纲的民进党的支持,此为对政党的和平效能感。另外是在政策的层次,民众有无透过对国防政策的选择来影响想和平的效能感?在系统环境层次,则问民众面对现实利害时,有无充分的效能感采取调整或超越的态度来影响和平进程?最后,则是对于政治系统的未来趋势是否已经有所命定的判断。在不同的效能感测量中,民众的效能感是以群体身份如台湾,以代理身份如民进党,或以个人身份如国民来表现,是否影响他们对和平的效能感?

  对效能感的调查结果需要解释。除了上述不同机制的效能感与不同身份的效能感彼此之间如何影响,彼此相关性如何之外,并可进一步根据民众对两岸关系方方面面的效能感,来与民众对和平的效能感进行相关性分析。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效能感依照逻辑分为时空两大面向,时间面向分为对现状与对未来的评价,空间面向分为对实力与政策的评价。其中,一是对现状的整体评价,包括对台湾民主政治的评价、对两岸关系的评价与对国际参与的评价;二是对台湾未来的趋势评价,包括对民主政治的成熟,对两岸关系的和平繁荣与对国际认可台湾的评价;三是对台湾与大陆之间实力对比的评价,包括台湾相对于大陆的军事防御能力与整体素质是否愈来愈好;四是对两岸关系的效能感,包括对两岸关系的瞭解能力与对大陆政策参与能力的自我评价。

  对和平与主权效能感的调查,可以提供多种理论假设进行测试与修正,包括,民众对主权的效能感与对和平的效能感之间,是否是对立的关系,或是有条件的对立的关系?民众对和平与对主权的效能感在政治文化的哪一层次比较高,或有条件的比较高?民众对于维护主权尊严或和平的效能感与对于一般性的政治效能感是否有关,或与特定的政治效能感有关?民众对于维护和平或主权的效能感是否含有矛盾的情感,或在特定的政治文化层次含有矛盾的情感?这些问题的一一探究,同时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含意,也具有对台湾及两岸关系特性进行探索的含意。

  在统摄性文化层次的和平效能感,可透过对国民意识的调查进一步的理论化。在面对战争选择上,可以分为应召参战与主动防卫两个面向,前者为是否因应政府追求台湾主权独立接受动员参战?后者为是否因应政府放弃扺抗大陆军事统一而自主防卫?两个题目共同构成四类型的国民意识:愿意接受动员且愿意主动防卫的单一效忠意识,实践的可称为是疆域权;愿意接受动员但不愿意主动防卫的可转移效忠意识,实践的可称为是臣服权;不愿意接受动员但愿意主动防卫的反效忠意识,实践的可称为是和自主权;不愿意接受动员也不愿意主动防卫的无效忠意识,所实践的可称为是和平权。这四种类型的权利表明瞭四种国民对主权的态度,在不同地区所具体涉及的议题未必是统独,但在是否可以决定自己应召参战及是否可以决定自己参与主动防卫两个面向,仍可以进行比较,四类态度之分布在各国可能不同,则需要进行解释,或成为解释其他和平效能感的基础。

  在实践中,维护主权尊严的重要面向之一,是反对统一。然而,反对统一则是一种北京认为不可无限期容忍的状态,如果民众实践反对统一的主张,如何或是否认为自己有可能在和平的进程中完成?以和平方式作为反对统一的依据可以分两方面,一是问坚持台湾有自己的主权,是否可借此阻止北京采取军事手段统一?另一是问,是否以民主投票(公投、大选等)表达台湾自有主权,借此劝服北京放弃军事手段?反统的和平效能感可分为四类:可以主权反统,也可以民主反统,即只要明确表达反统立场即可说服北京放弃武力的反统立场效能感;可以主权反统,但不相信民主反统,即靠动员民意不足以说服北京放弃军事统一,必须在主权立场上坚持方可的主权效能;不相信主权反统,但可以民主反统,即主权主张不足以说服北京放弃军事统一,必须以强大民意为后盾方可的民主效能;不相信主权反统,也不相信民主反统,即采取任何反统方式都将难保和平的台独无效能感。

  同样在实践中,以华府为核心的各国政治主流,均要求台湾超越对主权尊严的追求,如此才是确保两岸和平的最好手段。所谓超越主权尊严,就是放弃追求台独,如此是否排除北京诉诸武力的正当性?甚或呼应和平统一的终极目标,着手路径图的规画,则是否可以促成北京更高度的耐性等待统一契机成熟,而不至于诉诸武力?简言之,在积极面,是否若台北可以主动积极展开统一进程,便可以确保北京不至于诉诸军事统一?在消极面,是否若台北可以停止对台独的追求,便可以确保国际支持对两岸现状的维护,尤其是来自华府的协防,从而化解北京对台采取军事统一的手段?如此反独的和平效能感可以表现成四个类型:可以开展统一进程也可以反对台独的反独立场效能感;可以开展统一进程但不相信反台独具有充分性的和平统一效能感;不相信统一进程可以免除军事冲突但认为反台独可以的国际效能感;不相信统一进成或反台独可以阻止北京军事手段的统一无效能感。

  在结构性文化中,能为两岸关系带来不同选项的,主要是民进党作为主张台湾独立的政党,咸信民进党执政不利于两岸和平,有鉴于民进党依然得到大量选民的青睐,而选民对和平的价值向来颇为重视,则是否上述关于民进党执政不利于两岸和平的主流看法,反映了民众对民进党主道两岸关系时的和平效能感,值得探究。在积极面,是否由民进党推动两岸交流,比较令人放心,因为民进党的党纲是要维护台湾主体性的?在消极面,是否民进党执政会让北京更尊重台湾的主体性,以免破坏台湾民众对北京的印象?如此产生四类效能感:一是民进党执政可以有助于在两岸交流中维持主权尊严也可以让北京尊重台湾主权的民进党效能感;二是民进党较可以在交流中维持尊严但不能让北京尊重的里子效能感;三是民进党不能在交流中更好的维持主权但可以让北京更尊重台湾主权尊严的面子效能感;四是即使是民进党也不能更好的维护主权尊严的民进党无效能感。

  在功能性文化上,直接涉及主权与和平的就是国防政策。是否民众感觉可以透过加强国防更有效的维护主权尊严?之前关于民众是否愿意自主扺抗的讨论,亦已涉及这个问题。在实际政策上,是否可以不顾及对两岸关系的冲击或对国民个人加税征兵,坚持向国际购买先进武器以表达维护主权尊严的坚定?四类国防效能感包括:一是应该不要考虑两岸关系径行购买武器并相信为此加税征兵有用的备战效能感;二是应该不要考虑两岸关系径行购买武器但不愿意加税征兵的群体国防效能感;三是应该考虑两岸关系不要购买武器但愿意为国防加税征兵的个体国防效能感;四是应该考虑两岸关系不要购买武器且不相信为国防加税征兵有用的国防无效能感。

  对政策环境的态度分为空间与时间两方面。在空间方面,是否愿意克服现实的物质条件追求台独?是否即使现实上两岸已相当,仍不必统一?是否即使面临武力威胁,也仍可以拒絶统一?对空间环境的四类型的效能感包括:一是现实相当与武力威胁两者均要克服的超越效能感;二是两岸相当的现实可以克服但武力则不可扺抗的现状效能感;三是两岸相当的现实可以接受但武力不可接受的反武效能感;四是为了现实不可扺抗统一的超越无效能感。在时间方面,是否认为时间对台湾追求独立有利?是否台湾终将独立?由此产生四类面对政策环境的时间效能感包括:一是时间对台湾有利且台湾终将独立的终极效能;二是时间对台湾有利但台湾最终未必能独立的临时效能感;三是时间对台湾不利但台湾终将独立的空想效能感;四是时间对台湾不利且台湾最终难以独立的终极无效能感。

  一、国民意识

  如果台湾为争取主权独立而不惜一战,政府征召我入伍,我应该有权决定自己是否要接受征召。(对内国民意识)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如果大陆对台采取武力统一,即使政府放弃扺抗,我也会参加民间扺抗一直到击退敌人为止。(对外国民意识)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二、反统的和平效能感

  只要政府明确表达反对统一,大陆絶不可能用武力推动统一。(主权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如果台湾多数人民明确表达反对统一,大陆絶不可能用武力推动统一。(民主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三、反独的和平效能感

  如果台湾承诺推动两岸统一,大陆就会放弃武力为手段。(统一的和平效能)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如果台湾放弃台独,更能获得国际上承诺确保台海和平与稳定。(反独的和平效能)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四、对政党的主体效能感

  如果由民进党推动两岸关系的开放与交流,会比较令人放心。(政党的积极主体效能)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如果由民进党执政,大陆就不会急着推动两岸统一。(政党的消极主体效能)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五、国防效能感

  即使增购国防武器会造成两岸关系的紧张,台湾仍应该继续购买武器。(群体国防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如果为了加强国防,政府必须对我加税与征兵,我愿意无条件支持。(个体国防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六、对现实利害的态度

  就算大陆和台湾在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的条件相当,则台湾也不应该接受统一(轻度克服现实)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就算台湾宣布独立后,会引起中共攻打台湾,台湾还是应该成为一个新国家(强度克服现实)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七、未来效能感

  目前两岸的现状拖愈久,台湾对大陆的谈判筹码就愈多。(未来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台湾总有一天会独立,就算大陆人民不愿意也没有用。(终极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八、自我评量

  您对台湾民主政治的满意评分从1到10是?

  □1□2□3□4□5□6□7□8□9□10

  您对台湾平等尊严的参与国际空间的评分从1到10是?

  □1□2□3□4□5□6□7□8□9□10

  您对两岸关系的满意评分从1到10是?

  □1□2□3□4□5□6□7□8□9□10

  台湾民主政治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近几年已经愈来愈成熟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台湾虽然不具备主权地位,但是国际主要国家对台湾的友好支持会愈来愈强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两岸关系虽然起起伏伏,但是未来会愈来愈往和平繁荣的方向发展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两岸关系并不是很复杂,我们一般人都能瞭解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大陆政策虽涉及国家机密,仍应该尽量开放我们一般人参与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台湾对大陆的军事防御,会随着时间而愈来愈有效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台湾的整体素质与大陆相比,会随着时间而愈来愈明显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在和平与战争的问题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调查遇到两个问题。首先,这并不是多数人生活中立即碰到的问题,所以不能引发回答的兴趣或已经在脑海中存在的参考基础。其次,这些问题又具有政治敏感性,受访者遇到这些问题会有意识的避免答覆。这两个问题影响到对社会调查方法策选择,以电话抽样进行访谈显然不恰当,因为受访者拒答的可能性增加,充分有效样本的取得受到限制,如果在成功访谈的案例之间,出现拒答的题目广泛分布,势必道致整体分析的质量。两个替代的方案为入户访谈与限定访谈。入户访谈可以保证质量与受访者的合作,受访者有充分时间思考与形成答案,但是访员训练与入户所需的时间与成本均非常高昂。因此,限定访谈是较为可行的方式。

  既然本研究所调查的问题是敏感而不熟悉的问题,因此调查的对象应该限定在一定教育程度以上,亦即社会上潜在的意见领袖的态度,所以限定访谈对象在具有大学教育背景者允为恰当。准此,本研究所需进行的调查可以各大学的学士后教育,包括学位专班、学分班,研究所或高考补习班与社区大学的夜间部为对象,选样应顾及地区,至于年纪、性别、政党、与职业分布应已反映在专班的组成中。以学士后的教育对象进行调查有几个优势:入班调查提供受访者较为充裕的思考时间;参与学士后教育的社会人士属于相对积极参与的群体,为潜在意见领袖所在;后续焦点访谈对象可请受调查专班成员协助组成进行之;学士后教育班级的抽样与联系较为容易;遇有样本不足,学士后班级也较为容易取代或补充,不发生两次样本如何合并的技术问题。

  石之瑜(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