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雷州文化研究述略及学术空间的拓展(代序)

   雷州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嬗变中形成了自在的文化面貌和精神内核。雷州文化研究的首要意义,在于体认雷州的历史文化精神与文化生命,以为当代湛江乃至广东社会的人文精神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对雷州文化的界定,应当以与之相一致的雷州历史政区范围为基本观照视野,这一区域内的历代本土土著族群与外来移入族群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就是雷州文化。它生成和发展于雷州人与雷州环境彼此作用、相互适应的历史进程中。雷州文化的内容包括雷州文化的创造主体——雷州人与雷州政区环境互为作用的直接生成物和一切间接生成物,包括观念形态的和物理形态的两大类。

  从文化发生学上来看,雷州文化的创造主体是雷州人,这里的人指雷州历代族群,雷州文化区别于其他区域文化的根本因素之一即是其族群符号。因此,雷州文化的基础研究之一就是研究雷州历代族群生成、发展、融合与迁徙的状况。雷州文化的另一基础符号是雷州特点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此基础上,雷州族群基本生存需求作用于雷州自然地理环境而生成的集合农耕和海耕成果的粗放的饮食文化;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为生活理想而祈求神灵庇佑的民间信仰文化;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逐步凝练而成的民俗文化;适应雷州半岛热带气候而孕育的热带种植文化;面对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形成人与海洋和谐共处的海洋文化;以愉悦身心和求美向善为指归的艺术创作等等。还有因外力作用(非自然性的)而生成的文化品类。如,历代中央王朝流贬士宦于此而衍生的流寓文化;封建王朝为招贤纳士和本土人士为求自身发展合力而成雷州仕宦群体,进而形成仕宦文化(清官文化);中西各派宗教传入本土之后而形成的宗教文化;近代因法国殖民者强占而留下的广州湾文化等等。凡此种种,便成为雷州文化研究的各个侧面。

  一、雷州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雷州文化研究经过世纪之交前后20年,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积累,已经有了诸多创获,并已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依照研究成果出现的时间分布及研究逐步走向自觉等因素,可将其分为前后相沿的三个阶段,即:2000年以前、2000年至2008年、2008年至今。

  (一) 2000年前——出于不同指向的散点研究

  2000年以前,“雷州文化”作为广东的地方特色文化还没有被正式提出,专门的雷州文化研究成果极少,仅这有限的学术论文也并非从雷州区域文化理念上建构研究框架,而是出于研究者各自研究学科的考虑展开的研究。如:从方言学研究出发,有张振兴《广东省雷州半岛的方言分布》(《方言》1986年第3期)、《广东海康方言记略》(《方言》1987年第4期),余蔼芹《韵尾塞音与声调——雷州方言一例》(《语言研究》1983年第1期),林伦伦《粤西闽语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方言》1996年第1期)、《粤西闽语词彚的构成特点》(《语文研究》1996年第1期)、《粤西闽语的音韵特征》(《语文研究》1998年第2期)等。从历史学科及历史地理学科出发的研究有:王增权《试论先秦时期雷州与楚国的关系》(《岭南文史》1993年第2期)、吴建华《明清时期雷州半岛的自然灾害初探》(《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刘佐泉《清代嘉庆年间“雷州海盗”初探》(《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曾昭璇《徐闻——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点》(见《岭南史地与民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等。亦有从古代文学学科对雷州半岛流寓文人展开研究者:冯义邦《汤显祖谪尉徐闻综述》(《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程国斌《谪贬岭南与汤显祖的文学创作》(《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三》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李炳海《雷州半岛的雷神话与东夷文化》(《学术研究》1992年第3期)、吴建华《雷州人对海神妈祖“敬之独深”试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则是从族群信仰文化视角立论。凡此种种,虽尚不属雷州文化学科意义上的自觉研究,但客观上也成了雷州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的研究专著主要集中在雷州方言问题上,仍然是汉语方言学科内的研究。它们是:蔡叶青《雷州音字典》蔡叶青:《普通话对照雷州音字典》,湛江市语文学会1988年版,内部发行。、《海康方言志》蔡叶青编着,叶国泉审定:《海康方言志》(湛江地方志丛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张振兴、蔡叶青《雷州方言词典》李荣主编,张振兴、蔡叶青编着:《雷州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以及李新魁《广东的方言》第四章《广东的“闽方言”之二——雷州方言》部分。另外,在雷州历史人物研究方面,有雷州市政协文史委编辑刊行的《雷州市历代人物传略》广东省雷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雷州市历代人物传略》(《雷州文史》第二辑),1995年。,其中编入34个人物的小传或年表,亦非常简略;黄振强《历代名人与雷州半岛》黄振强:《历代名人与雷州半岛》,广东旅游出版社1992年版。呈现了历代名人在雷州半岛的史迹。雷剧是雷州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在这方面有陈湘、宋鋭、詹南生的《雷剧志》(1992)以及陈湘的《雷剧音乐》(1995)。在方志整理上,廉江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刊行的《民国石城县志》廉江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民国石城县志》,广东省廉江市新闻出版办1999年。,是雷州核心区及辐射圈内最早出现的地方志整理本;李默《广东方志要録》李默编着:《广东方志要録》,广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的“雷州府”部分,梳理了雷州府及所属遂溪、徐闻、海康三县所有的存目或见传方志文献名録。

  这一时期雷州文化研究的特点体现为:其一,成果零散,涉及学科面窄。除了成果相对多些的雷州方言研究之外,主要体现为人们通常所认知的个别雷州文化表象,如雷州民俗、雷剧等。其二,研究成果的学术性不强,更多的是停留在对文化现象的认知性叙述上。其三,成果呈现以资料性汇编和工具书形式为主,缺乏整体性的问题观照与系统的理论构建。

  (二)2000至2008年——走向自觉的多学科拓展与深化研究

  自2000年至2008年的九年里,雷州文化研究逐步走向自觉,无论是研究所涉及的领域、研究的深度,还是学术成果的产出,都是前所未有的。研究人员的学科构成、研究视角与方法,都更加趋于多元。各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宏观文化政策与措施,高校人文学科发展思路的调整,地方文化研究机构的倾力投入,客观上极大推动了雷州文化研究整体面貌的改变。

  2000年,吴建华推出了一部《雷州传统文化初探》吴建华:《雷州传统文化初探》,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这也是雷州文化研究史上第一部系统介绍雷州历史文化的专著,但该书并非出于对雷州文化进行理论建构意义上的考虑,并不具有雷州文化的学科本体论价值。2002年,刘佐泉发表《雷州文化的历史及特征与“海上丝绸之路”》(《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一文,是较早以“雷州文化”作为观照对象的专论。紧接着,谭月清在《试论宋朝谪官对雷州文化发展的影响》(《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第3期)一文中再一次提及“雷州文化”,却不曾对其进行基本的概念阐释。这一时期,对于雷州文化研究而言,具有明显学科理论建构色彩的文章是司徒尚纪的《雷州文化历史渊源、特质及其历史地位初探》,该文明确指出:“雷州文化具有广泛文化渊源、深厚土著文化底藴,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质,故能在我国地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司徒尚纪:《雷州文化历史渊源、特质及其历史地位初探》,载《岭峤春秋——雷州文化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亦见于司徒尚纪《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版。率先将雷州文化视为一种地域文化。这一类文章在2000年以前是未曾出现过的。

  雷州历史族群龢民系问题是雷州文化基础性研究,却一直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研究成果极少。所可称者,是陈志坚、张昌涛于2001年向首次雷州文化研讨会提交的会议论文:《古代雷州俚人文化初探》、《雷州半岛宗族文化探析》两文均编入《岭峤春秋——雷州文化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自此以后,再难见到雷州文化研究中关于族群与移民问题的论文了。史地研究在之前的多集中于政区沿革问题之上,涉及问题更加多样了,既有对雷州半岛经济发展、土地开发、农田水利等问题的通论,也有截取某一时代,对诸如元代粤西屯田、明代雷州的水利建设、明清雷州半岛的自然灾害、清代雷州海盗的讨论,这些都是以普通学术论文的形成出现的,还缺乏更为系统的雷州半岛史或雷州史的宏论。

  这一时期,在器物、遗址考古与发掘的研究上,取得极大突破。雷州窑瓷器研究是一个热点,杨晓东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邱立诚《广东宋元时期瓷业的发展与雷州窑的关系》该文载《粤地考古求索——邱立诚论文选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一文是此时的标志性成果。古遗址、遗存研究上出现了两篇重要文章:《广东徐闻县五里镇汉代遗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湛江市博物馆、徐闻县博物馆:《广东徐闻县五里镇汉代遗址》,《文物》2000年第9期。亦见载于《广东文物考古三十年》,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冯孟钦《广东俚人遗存的考古学观察》载《百越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当然,这一阶段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要首推雷州石狗的相关研究。从研究论文方面看,多篇论及石狗文化问题,意在追索石狗文化的族属与性质,更有探讨石狗文化价值及造型、雕刻艺术者。其中,陈志坚《雷州石狗文化初探》陈志坚:《雷州石狗文化初探》,《岭南文史》2004年第3期。一文有较大影响。在图书出版方面,有林涛《雷州石狗奇观》林涛主编:《雷州石狗奇观》,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陈志坚《雷州石狗》陈志坚:《雷州石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湛江市博物馆编《雷州半岛石狗文化》、《雷州半岛石狗图録》湛江市博物馆编:《雷州半岛石狗文化》,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湛江市博物馆编:《雷州半岛石狗图録》,广东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等。雷州石狗,是进入21世纪雷州文化研究的最大发现和创获。

  雷州历史人物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雷州本土历史人物研究;二是历代流寓雷州人物研究。自前者而言,此期较为突出的是对陈瑸、陈昌齐、陈乔森、林召棠等人的研究,幷且已经超越了泛泛的人物生平事迹介绍,向更深层开掘。如蒋素芝《记清代初期的清官陈瑸》(《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汤开建、蒋素芝《康熙后期陈瑸治台事迹述评》(《暨南学报》2003年第6期),黄新宪《陈瑸闽台治绩探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等,对陈瑸为官的清廉、闽台的治绩等,都有全景式的呈现,博采文献史料,学理性极强。对陈昌齐的研究基础也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雷州半岛历史名人的第一部别集《陈瑸诗文集》邓碧泉校注:《陈瑸诗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点校出版,稍后,被纳入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清官陈瑸》吴茂信:《清官陈瑸》,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和《陈昌齐》吴茂信:《陈昌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陆续出版,为雷州半岛历史名人研究掀开了新的一页。自后者而言,这一时期发表的单篇论文较少,《历代入粤名人》李小松、陈泽泓:《历代入粤名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写入了雷州十贤中苏轼、苏辙、李光、李纲、赵鼎、秦观、胡铨和明代汤显祖等八个人物的小传,可看做对历代雷州寓贤的较早关注。2005年面世的《汤显祖与徐闻》曾权:《汤显祖与徐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是第一部对雷州半岛流寓文人进行个体研究的专著。
  在雷州文化研究内容的构成中,风俗与信仰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相应地研究成果也是最丰富的。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是有关雷祖和雷神信仰的研究,主要论文有牧野《雷祖文化雏论》(《岭南文史》2007年第4期)、何天杰《论雷祖的诞生及其文化价值》(《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何天杰《雷州与雷神传说考》(《北方论丛》2002年第1期)等。二是有关妈祖及海神信仰研究,如邓格伟《粤西的妈祖信仰渊源及现状》(《莆田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叶立青《雷州半岛民间的妈祖信仰崇拜》(《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年第4期)等。三是民风、民俗与民间传说研究,这类研究头绪纷繁,取象和取意也各有特点,是最为贴近人们现实生活的部分。四是雷州半岛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研究。由于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主要通过民间传承,很多已经融入本土民众的生活之中,故将其强归于本层次里。如刘兴东《雷州元宵节“拨火塘”与“穿令”仪式》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宋俊华、王开桃《徐闻县前山镇元宵节游神仪式的文化考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王宇、蔡举坤《雷州鼓文化与“雷州换鼓”辨议》(《岭南文史》2007年第4期)等。

  众所周知,雷州最为突出的、并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便是雷歌和雷剧。2000年以后的十年内,雷歌、雷剧研究仍然是雷州文化研究的重头戏,幷且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突破。在研究论文的撰写上,一批高质量的文章陆续面世,如王国汪《雷州歌——雷州历史文化的瑰宝》载《岭峤春秋——雷州文化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叶春生《浅论雷歌的文化意藴》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何希春《浅谈“雷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岭南文史》2005年第4期)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雷州歌大典》何希春主编:《雷州歌大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和《雷歌大全》林涛主编:《雷歌大全》,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两部雷歌总集的出版,为世人瞭解雷歌、研究雷歌提供了十分经典的文本。除雷歌、雷剧的主流艺术形式而外,雷州傩舞、雷州半岛人龙舞亦渐渐进入雷州文化的研究视野,陈华丽、洪彩霞《质檏诡秘的活化石——雷州傩舞“舞户”音乐形式探析》(《肇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何成莲《雷州半岛人龙舞的文化特质及其开发保护》(《体育科技》2008年第4期)等文,使这两种民间艺术形式拥有了一定的学术空间,也极大充实了雷州文化的内涵。刘谷城《雷州古典诗歌源流浅探》载《岭峤春秋——雷州文化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是一篇梳理古代雷州诗歌发展脉络,带有文学史性质的专论,它也给古代雷州文学史的研究以有益的启发。
  雷州方言研究在上世纪研究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此期虽未出现之前如李新魁、张振兴等方言学家的鸿篇巨制,却也有诸如朱月明《雷州话与普通话声母声调对比研究》(《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雷州话与普通话音系比较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等文的亲近现实语用,使非以雷州方言为母语者少了些排斥,而多了份主动感受。虽说历史时期的大雷州区域内皆通行雷州方言,但具体到海康、徐闻、遂溪三地,乃至三地内各乡镇村落,雷州话在音系上多有不同,陈云龙、蔡蓝《徐闻(下洋)闽语的声韵调》(《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一文,便是更细部研究的范本。林伦伦于2006年出版的《粤西闽语雷州话研究》林伦伦:《粤西闽语雷州话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是迄今唯一系统研究雷州方言的理论专著,填补了雷州话研究的历史空白。对于雷州文化直接辐射的廉江,方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廉江客家话,主要的论文有练春招《粤西廉江石角客家方言音系》(《方言》2002年第3期),邵慧君、秦緑叶《廉江市粤客词彚相似度的计量分析》(《中国语文》2008年第2期)等。

  雷州半岛三面环海,海洋文化积淀丰厚,海洋文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但这些研究的絶大多数集中在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问题的研究上,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徐闻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问题,如黄启臣《徐闻是西汉南海丝绸之路的出海港》(《岭南文史》2000年第4期);二是徐闻港的历史地位问题,如张荣芳、周永卫《汉代徐闻与海上交通》(《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三是关于雷州半岛主要港口兴废原因的探讨,如赖琼《历史时期雷州半岛主要港口兴衰原因探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期);四是海上丝绸之路遗存与遗址研究,如邓开朝、吴凯《徐闻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的发现与研究》(《岭南文史》2002年增刊)、崔勇《徐闻二桥村汉代遗址与汉代徐闻港的关系》(《岭南文史》2000年第4期)、杨晓东《雷州半岛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岭南文史》2000年第4期)等,顾涧清《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顾涧清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8—292页。一书还辟专章对雷州半岛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遗址进行研究。五是汉代徐闻港地望之研究,如司徒尚纪、李燕《汉徐闻港地望历史地理新探》(《岭南文史》2000年第4期)。另外,关于雷州半岛海洋文物保护和南海珍珠文化问题被提出,但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本阶段雷州文化研究特点可概括为几个方面:其一,研究成果数量大幅度增长,成果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见载于各种公开出版发行的期刊、论文集中的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150篇之多,约占雷州文化研究全部论文的半数。雷州文化相关研究著作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了前期。有工具书、古籍整理著作、期刊论文、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论文集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呈现形式。其二,多数专题成果的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更加注重雷州文化研究的学术规范性和学理性。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单一的文化现象描述类文章少了,实证性的历史还原多了。其三,研究理念的转变与研究方法的创新。突破了以往区域文化研究上多重民俗、信仰、传说与民间技艺的格局,研究成果的学科归属更加多样化。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使雷州文化研究成果耳目一新。其四,文化舆论环境的改善和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力,使雷州文化研究不再是自发的民间行为,而成为官方的自觉行为。2001年12月26日在雷州市召开的首次“雷州文化研讨会”,2003年广东省和湛江市开始实施的文化大省、文化大市建设战略,无疑对雷州文化研究的推动是巨大的。

  (三)2008年至今——基于学科建构意义上的系统化研究

  2008年11月29日,广东省地方特色文化研究重点基地——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在广东海洋大学宣告成立。雷州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称其为“全新”,意指它是在不断反思过去、谋求学科建构意义上的学术整合中开启的发展历程。反思重构发展,成为近四年雷州文化研究的路径。

  1.关键词之一——“反思”

  学术研究同文学创作一样,一个研究过程结束之后需要通过反思而自我调节,从而使研究活动更加贴近学术研究的本真。雷州文化研究的过去怎样评说,未来怎样发展,都要求对整个研究活动有一个反思的过程。

  第一, 反思研究主体。研究主体,即雷州文化研究者构成。2008年以前参与雷州文化研究者的构成,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他们的研究,总体而言还主要是从各自所归属的学科出发,又以落脚于本学科而告终结,却不是立足雷州区域文化的场域立论。如果排除这些研究者,那么专事雷州文化研究的学者便所剩无几了。研究主体能否从文化学科上展开自己的研究理路,是无法把控的,而在可能的范围内,从雷州文化研究的学科本体出发整合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则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反思研究对象。“雷州文化”名称在正式场合被提出,大致只有十几年时间,而“雷州文化”被指认为广东政区内的一个地方特色文化类型,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将雷州文化确定为地处粤西的湛江市的地方特色文化,是基于雷州文化比湛江市域其他特色文化更有历史渊源、特色更鲜明、内涵更丰富、影响更大,足以代表湛江地方特色文化而在岭南文化各亚文化类型中占有重要一席。吴川、廉江二地作为雷州文化的辐射区、过渡带,研究雷州文化自然不可置此于不顾,但二地毕竟拥有自在的文化根脉。本着学术求真的原则,提出廉江文化、吴川文化,甚至是另立门户,不是对湛江地方特色文化的消解,反倒可以丰富湛江地方特色文化的内涵。因此,反思研究对象,可使湛江的地方特色文化构成更清晰化,也便于雷州文化研究自身的学术构拟。

  第三,反思研究过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展开,需要依靠足够的基本文献和地方文献为支撑。为保证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可信度,研究过程及成果的撰写无不需要可靠材料的征引。雷州文化以往的研究中,论文比较集中的几个方面都存在对已有研究成果不详加查考的重复现象,虽然论文数量不断增长,但于文化研究的意义却是有限的。

  第四,反思研究结果。目前在公开出版的书刊上发表的雷州文化论文约250篇左右,尽管已经遍及雷州文化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但比例不甚协调,空间有待拓展。相关图书出版多为文化普及性著作或读物,还不能称作具有学术本体价值的成果。史论或通论类著作和体系性强的学术建构等空白有待填补。

  2.关键词之二——“重构”

  围遶雷州文化研究进行多维重构,是雷州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以后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一,重构研究理念。理念重构可从三者来看:一是关于研究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雷州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之始便申请获批了雷州文化研究历史上的第一个省级科研项目——《雷州半岛历史文化遗产整理与研究》,其用意之一便是为雷州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思路,即开展雷州文化研究需要从摸清家底出发。蔡平于2010年先后发表《区域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以雷州文化研究为例》、《雷州文化及雷州文化的人本研究》二文分别发表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5期。等文,从观念上对研究什么的问题做出了回答。二是关于怎样研究。作为湛江地方特色文化的雷州文化,很多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都缺乏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备参考,既需要研究者爬梳文献,更需要进行必要的田野调查。张学松、彭洁莹《苏东坡雷州行迹考辨》张学松、彭洁莹:《苏东坡雷州行迹考辨》,《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一文,是开掘文献与大量田野工作结合的结晶;蔡平《先秦岭南的政区归属》蔡平:《先秦岭南的政区归属》,《齐鲁学刊》2012年第3期。一文,通过对历代史志文献中雷州乃至广东政区材料的梳理,呈现了广东(包括今雷州半岛在内)先秦时期政区归属的格局。二文可作为雷州文化研究方法的注脚。三是关于呈现怎样的研究成果。雷州文化研究成果多的是文化现象描述,而少的是理论体系的凝炼和实证性的推衍。

  第二,重构文化认知方式。雷州文化的认知主体有两类,一是学者的认知,二是社会民众的认知。前者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认知,后者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式认知。雷州文化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将自身的研究过程当成对研究对象认知的过程,认知的原则是去伪而存真。关于雷祖神话民间有各种传说,普通民众的认知并不一定要求真,只要能达到认知转述中的某种现实或心理满足即可。然而学者的学术性阐释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民众的认知,并通过民众扩大雷州文化真相的传播。雷州文化研究的进步和高质量成果的完成,正是靠学者持续不断地重构认知方式实现的。在张应斌《雷州雷祖神话的文本渊源》张应斌:《雷州雷祖神话的文本渊源》,《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之前,已有多篇相似论题的文章,但这篇文章为人们提供了认知雷祖神话更可靠的话语材料,这便是学术创新、文化贡献。

  第三,重构文化责任。雷州文化是广东除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之外影响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构成,珍视、尊重和保护雷州文化遗产是雷州半岛民众共同的责任。一直以来,直接参与雷州文化研究被认为是文化学者和少数文化自觉者的事情,而且更多因不同状况关涉于文化者,所负起的仅仅是职务责任或工作责任,而不是文化责任。职务和工作责任的价值取向多半是功利化的,而文化责任则是超越功利的。雷州文化研究呼唤富于文化责任感的人走进来。

  第四,建构学科体系。雷州文化研究的初始阶段和发展阶段,研究者选择其所熟知的、感兴趣的点展开研究,是惯常的取径,而且在缺乏研究成果积累的情况下也非常需要这种四面开花的局面。但要使研究更上层次、更加科学而有序地发展,还必须对雷州文化研究进行学科体系的建构。自2009年起,雷州文化研究基地便针对现有的研究力量及研究积累,进行学科层面的整合,初步搭建起了雷州文献整理研究、雷州文化的理论研究、雷州民俗与信仰研究、雷州半岛历史人物(包括本土文人与流寓文人)研究等研究团队,并已实施雷州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编撰工程。湛江师范学院出于雷州文化研究学科建设的考虑,于2012年成立地方文化研究院,并细化为十个专题文化研究所。这些虽说都是研究机构的设置,但前提是基于对雷州文化研究涉及学科的分布。

  3.关键词之三——“发展”

  自2008年雷州文化研究基地成立至今的四年,是雷州文化研究环境最佳的四年。首先,雷州文化拥有了自己的省级研究平台——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湛江师范学院内部也先后建立雷阳文化研究所和地方文化研究院,这些研究机构都有比较固定的研究团队,并十分注重文化研究的学科建设。得到湛江地方和高校的双向支持。其次,雷州文化研究引起广东省社科界的重视,省社科联和社科院领导多次来湛江指导雷州文化研究工作,林有能、李庆新等领导和专家实地考察雷州文化和雷州文化基地建设。第三,地方党政领导亲临研究一线。湛江市政协主席邓碧泉已出版《陈瑸诗文集(点校本)》、《湛江古迹》、《湛江民间艺术志》、《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湛江古迹》,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湛江民间艺术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南疆文化走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多部专著,湛江市社科联主席余伟民等主编出版《雷州半岛的雷文化》等。他们还多次在驻湛高校和地方作雷州文化研究专题学术报告,为雷州文化研究造势。第四,多次雷州文化研究学术会议及地方文化定位讨论活动,扩大了雷州文化的社会影响。2009年冬,湛江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社科联等单位组织发起“湛江文化定位大讨论”活动使雷州文化成为关注热点,在湛江造成了广泛影响。2012年4月,广东海洋大学承办“中国流寓文化与雷州半岛流寓文人学术会议”为雷州文化研究打开了一个重要的流寓文化学术空间。2012年5月召开的雷州文化学术研讨会,则既是对过去若干年雷州文化研究成果的检阅,又是雷州文化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的展示。第五,广东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和湛江建设文化强市战略,为雷州文化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环境下,雷州文化研究逐步走向系统、全面和深入,学科体系的基本轮廓已经呈现。研究成果和计划中的研究项目不断推出,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研究的发展

  近四年来,雷州文化研究实践环节与雷州文化研究发展过程相适应的第一个收获,是关于雷州文化学科理论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雷州文化自身性质及研究方法等的观照;二是“雷阳文化“雷阳文化”之名,由湛江师范学院一些学者从特色文化研究视角提出,有刘谷城《雷阳文化考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龙鸣《雷阳文化发凡》(《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等文章,专论该问题。”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源流的梳理。研究者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地方文献之于雷州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地方文献整理相关研究也已启动,有蔡平《雷州方志考録》载卞良君、李雄飞、蔡平、刘岚《古代文学与文化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260页。,宋立民、张应斌、邹华《关于整理出版〈雷州古代文献集成〉的构想》该文为“2012建设文化湛江,推动文化崛起研讨会”与会论文,已编入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编《2012建设文化湛江,推动文化崛起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7月,第55—62页。,罗莹《湛江本土文化研究文献的调查与分析》(《图书馆界》2011年第3期)等文面世,由刘世杰、赵永建分别整理点校的《万历雷州府志》、《海客诗文杂存》《海客诗文杂存》为清代雷州本土文人陈乔森诗文别集,此为首次加以整理。,现均已完稿。雷州器物与民俗信仰研究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雷祖雷神信仰研究成为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何洁:《雷州雷神信仰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雷州历史建筑与遗迹研究取得突破,特别是雷州古民居、古村落研究成为一个亮点,如李海勇《雷州邦塘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文艺研究》2009年第7期),王静、周楚雄《浅析明清时期雷州民居建筑的文化传承》(《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等。雷州历史人物中的本土人物和流寓文人研究都有重大创获。本土人物研究成果的代表是梁碧莹《陈兰彬与晚清外交》梁碧莹:《陈兰彬与晚清外交》,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流寓文人研究成果的代表是张学松、彭洁莹《苏东坡雷州行迹考辨》。雷州文艺中的雷歌、雷剧研究异彩纷呈,既有对雷歌文本文献学研究(李雄飞、张莲《〈雷州歌謡话初集〉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也有雷歌作品的赏析性研究(孙建华《粤西雷州歌之词乐赏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更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关于雷剧研究的成果开始出现,主要有秦伟《粤西雷剧的艺术特点》(《艺术探索》2011年第1期),孙建华、黄婵娟《漫谈粤西雷剧音乐》(《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等,这是前此所不曾见到的。

  (2)应用研究的发展

  应用研究是指雷州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研究、旅游事业发展研究、文化强市建设对策研究等。2012年7月湛江市委宣传部编印的“建设文化湛江,推动文化崛起研讨会”论文集收録了75篇论文,其中有近一半文章探讨的都是湛江地方特色文化,尤其是雷州文化的应用对策研究问题。

  (3)科研立项的发展

  为扶持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研究的开展,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于2005年特设立“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当年,邓碧泉《湛江民间艺术志》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立项。然在雷州文化研究的课题立项上取得更大进展的却是始于2008年。2008年,由张学松教授主持的广东省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雷州文化遗产整理与研究》获批立项;2010年,由蔡平、刘世杰、刘岚分别主持的广东省社科联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雷州历史地理研究》、《万历雷州府志点校》、《雷祖文化研究》获批立项;2011年,由张应斌主持的广东省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从神犬到石狗——雷州石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过程研究》获批立项;2012年,由张学松主持的广东省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雷州半岛流寓文人研究》获批立项。另外,近几年又有蔡平《雷州文化研究论集》等一批雷州文化研究课题,获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

  二、雷州文化研究的学术空间

    在广东重视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研究的话语环境下,雷州文化在广东地方特色文化中地位日益凸显,雷州文化研究更是成绩斐然。然而,雷州文化相对于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等的研究,起步为晚,差距是明显的,许多领域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出现较有分量的成果,甚至有的还是盲区。雷州文化研究还有着全方位的、极大的学术研究空间。下面仅从雷州文化研究的学科体系对未来研究取向做一概述。

  1.文化学视域——雷州文化的通论性研究

  从湛江政区整体看,可有湛江文化、湛江特色文化、湛江文化概论、湛江文化史、湛江雷州文化、湛江客家文化等。从湛江市所属县级政区看,可作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概论、雷州文化史、吴川文化、廉江文化等研究和书写。

  2.古籍整理与文献学视域——雷州文献整理与研究

  雷州文献,主要指历史时期保存下来的各类文献,包括历代方志、本土文人著述、异籍文人涉雷著述、族谱、家传等,除此以外,还应有从四部文献中辑出的关于雷州文献史料。其中,仅有个别方志和文人别集出过整理本,如《民国石城县志》、《陈瑸诗文集》等,明万历《雷州府志》明万历《雷州府志》刻本尚有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本。今人李默《广东方志要録》称未见是志。199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将日本尊经阁藏万历刻本《雷州府志》影印出版,这是现今所见最早的《雷州府志》,也是今见明代《雷州府志》的唯一版本。陈泽泓有《万历〈雷州府志〉述考》,《广东史志》2002年第1期。正在整理中。
  现需要整理出版的方志有:清康熙刻本《雷州府志》十卷\[清\]吴盛藻修,洪泮洙纂,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序,刻本,藏天津市图书馆。、清嘉庆刻本《雷州府志》二十卷\[清\]雷学海修,陈昌齐纂,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序,刻本,藏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清康熙《遂溪县志》四卷\[清\]宋国用修,洪泮洙纂,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序,刻本,浙江省图书馆藏干隆印本。、清道光《遂溪县志》十二卷\[清\]喻柄荣、朱德华修,李充材、杨翊纂,道光二十九年(1849)序,刻本,附《志余备览》一册,叙事至道光二十九年,藏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清康熙《徐闻县志不分卷》\[清\]阎如珆修,吴平纂,康熙二十六年(1687)序,刻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徐闻县志》四卷\[清\]孙挹纂修,康熙三十七年(1689)刻本,藏故宫博物院。、清宣统《徐闻县志》十五卷首一卷\[清\]王辅之纂修,宣统三年(1911)闰六月刻本,另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藏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清康熙《海康县志》三卷\[清\]郑俊修,宋绍启纂,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刻本,故宫博物院藏干隆印本。、清嘉庆《海康县志》八卷\[清\]刘邦柄修,陈昌齐纂,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刻本,叙事至嘉庆十六年。、民国《海康县续志》四十六卷首一卷\[民国\]梁久成纂,陈景棻续纂,民国二十七年戊寅(1938)雷阳印书馆铅印,藏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另外,明清两代《广东通志》《广东通志》从明代《广东通志初稿》算起,曾经编修了六次。的“雷州府”部分也需要整理:明嘉靖十四年戴璟纂修《广东通志初稿》四十卷、明嘉靖三十六年黄佐纂修《广东通志》七十卷、明万历二十七年郭斐等纂修《广东通志》七十二卷、清康熙三十六年金光祖纂修《广东通志》三十卷、清雍正八年郝玉麟纂修《广东通志》六十四卷、清道光二年阮元纂修《广东通志》三百三十四卷。历代《吴川县志》、《廉州府志》也应纳入整理的范围。杂志有清李廷棨撰《雷州记》一卷稿本,藏山东师大图书馆。、清刘世馨编《雷祖志》二卷。

  需要整理出版的雷州本土主要文人著述有:

  陈瑸:干隆三十年兼山堂刊本《陈清端公文集》八卷、同治七年广州富文斋刊本《陈清端文集》十卷、道光六年上东署不负斋刊本《海康陈清端公诗集》十卷。

  陈昌齐:《赐书堂全集》八种二十五卷。

  陈乔森:民国九年雷城印务局铅印本《海客诗文杂存》五卷首一卷。

  李晋熙:民国十年铅印本《漉云斋诗集》四卷、民国十年铅印本《漉云斋集句》十二卷。

  林召棠:清钞本《心亭亭居文存》不分卷、清钞本《心亭亭居诗存》不分卷。

  林联桂:嘉庆十九年羊城行远堂刊本《见星庐诗稿》八集十卷、道光九年刊本《见星庐古文稿》三卷续一卷、道光九年绥宁县署刊本《见星庐骈体文稿》、光绪十八年刊本《见星庐赋话》十卷、光绪十八年刊本《见星庐馆阁诗话》二卷首一卷附録一卷、道光四年刊本《见星庐词稿》一卷。

  李文泰:光绪四年羊城森宝阁铅印本《海山诗屋诗话》十卷。

  罗鼎:宣统刊本《玉露堂诗集》四卷。

  陈庚:民国十年雷城道南印务局铅印本《快雪堂集》二卷。

  历代文人、特别是流寓雷州文人创作的雷州诗文整理,亦是一个浩繁的工程。

  在整理雷州文献的同时,仍可编撰诸如《雷州文献综録》、《雷州文献史》、《雷州文人著述考》、《雷州文献版本研究》等专著。

  3.文物学、考古学视域——雷州出土文物及考古研究

  这一领域涉及地下出土文物、地面历史遗迹、文化遗址、历史建筑、铭文碑等,研究工作的开展主要从普查、着録、图片呈现、科学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现阶段已有湛江市博物馆编《湛江文物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邓碧泉编《湛江古迹》(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叶彩萍编《雷州半岛古民居》(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湛江博物馆编《雷州窑瓷器》(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湛江市博物馆编《雷州半岛石狗图録》(广东旅游出版社2007)等。

  文物、考古是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领域,文物、遗迹、遗址、历史建筑的考释,主要依靠专门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雷州文化层面的利用是要引以为研究上的材料佐证,并在可能的范围内对其进行深层的文化阐释。

  4.民族学、人类学视域——雷州历史族群与移民史研究

  文化是有姓别和族属的,不同姓别和族属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本质所在。雷州文化虽不能如客家文化定性为一种族群文化,但其族群符号还是非常明显的,而且雷州半岛历史族群的复杂性又远远超过客家文化。雷州文化中的族群问题,尽管在一些点的研究上偶有关涉,但从民族学、人类学视角展开比较系统的研究,一直还是个空白。

  这一视角的研究,需从两条线展开,一是雷州历史土著族群;二是雷州历史外来族群(主要指历代迁徙入雷的汉族)。宋以前,雷州半岛族群的主体是土著,有汉及汉以前的早期土著和汉以后至唐五代的衍生土著,至宋代开始,雷州半岛的民族格局方发生实质性改变,转而成为汉族主导的区域了。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民族格局与文化格局是彼此对应的,描述该时代文化面貌,族群问题始终是绕不开的。然民族的源流、演变又异常复杂,受史料所限,雷州半岛古代民族演变的线索非常模糊,故人们言及其早期居民时,每每笼统地称其为百越族。但百越族又有众多支系,雷州半岛的越人又属于哪一系呢?罗香林在《古代百越分布考》一文中说:“骆越亦百越之一支,其居地殆东自广西南宁西南,下及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岛,以达安南东北部中部,种人之盛,可知也。”罗香林:《古代百越分布考》,参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资料室编《南方民族史论文选集》(一),1982年10月。罗香林明确指出,今雷州半岛地区是百越人的一支——骆越人的居地。雷州半岛的骆越人前身如何,从哪里来,秦汉以后又如何衍化?这些都是需要考证清楚的。故研究撰写一部《雷州半岛民族史》(或《雷州民族史》),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雷州半岛的族群构成,许多本土人会说其祖上来自福建,这又是很模糊的说法。究竟雷州半岛的汉族族源如何,何时形成以外来闽地汉族为主体的雷州族群,也是雷州文化研究必须探究的。雷州半岛移民史研究当是一个重要课题。

  5.历史地理学视域——雷州历史地理研究

  区域文化研究中引入历史地理视角的观照,是为揭示文化的生成、发展环境,即文化的生态环境。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两者:一是历史自然地理;二是历史人文地理。1957年,科学出版社出过一本《雷州半岛的植被》张宏建:《雷州半岛的植被》,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可视为自然地理研究的一部专著。人文地理方面包括:雷州政区地理、雷州人口地理、雷州方言地理、雷州民俗地理、雷州宗教地理、雷州文物地理、雷州考古地理等。目前,除雷州政区沿革有些粗浅的表述外,尚未有其他领域的历史地理研究。对于雷州半岛的历史地理研究,可以从区域范围的分别做出不同的选题,如雷州半岛历史地理、雷州历史地理、湛江历史地理、吴川历史地理等。

  6.民俗学视域——雷州民俗信仰研究

  从宏观上说,需要通过民俗普查整合《湛江民俗大观》(或《湛江民俗通览》)、《雷州民俗大全》等民俗现象实録,进而形成《湛江民俗》、《雷州民俗》、《雷州半岛风俗史》等全景式著述。从微观而言,又可将各种民俗按所属学科或领域归类,如:雷州半岛海洋民俗、雷州生活民俗、雷州节庆民俗等,并进一步分学科作的深层研究。

  雷州半岛是一个民间信仰风行的地区,信仰本是人的精神需求,本不应有功利色彩,然而,现实中人们越来越将信仰当作获得某种物质欲求的手段和途径。对雷州半岛雷神、妈祖等信仰的研究,以往注重的是研究其源流、生成机制等,而没有对信仰者主体的取信民间神的心理、社会、价值取向等关涉现实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

  7.宗教学视域——雷州宗教研究

  湛江及其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区的宗教与民间信仰一样,拥有大量信众,宗教文化是雷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之一。其中,佛教文化底藴深厚,佛教于民间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在全市登记开放的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四大宗教的271间宗教场所中,属于佛教的就有219间,占全部宗教场所的八成以上,有佛教信徒约12万多人。湛江也是广东省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挖掘、整理湛江的佛教文化资源,彰显湛江佛教的地域特色,从而为湛江文化强市建设、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雷州半岛佛教研究,现只有一篇吴建华的论文——《雷州半岛佛教述略》(《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类似于佛教史的性质。由于仅是一篇论文,内容含量较小,距离雷州半岛佛教的整体面貌相差甚远。雷州半岛佛教问题研究的学术空间极大,可形成雷州半岛佛教史(湛江佛教史)、湛江佛教、湛江佛教文化、湛江佛教寺院等专题研究。

  佛教以外,雷州半岛的西洋宗教也是需要关注的。综合雷州半岛各宗教派类,亦可以《湛江宗教文化》、《雷州半岛的宗教信仰》、《湛江宗教史》等题名,展开基本描述或史的梳理。

  8.文艺学视域——雷州文学艺术研究

  雷州的文学艺术研究,指对雷州一切传统艺术形式的研究,包括各类民间艺术形式,按照文学艺术活动的整体过程去凝炼研究体系。如在雷州文学研究上,除了研究雷州本土文人的文学活动及作品之外,还要研究历代流寓文人的文学活动和涉雷作品。但眼下对雷州本土文人文学问题的研究仍有很大局限性,原因在于他们的诗文作品传世既少,又多未加以整理,近距离接触这些已成为文物的文本,是非常困难的。对历代流寓雷州文人作品的研究,也主要是从古代文学视角,截取雷州时期创作一段展开点的研究,而缺少整体性研究。

  为此,雷州文学艺术研究,尚需要做宏观架构,形成一个系列的雷州文学艺术研究丛书,如《雷州古代文学》、《雷州民间艺术》、《雷剧艺术史》、《雷歌研究》等。

  9.历史学视域——雷州通史与专门史研究

  近些年,国内历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是地方史的编撰,省级政区通史,如《福建通史》徐晓望主编:《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江西通史》陈文华、陈华荣主编:《江西通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广东通史》方志钦、蒋祖缘主编:《广东通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等;市级地方通史,如《桂林通史》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潮汕史》黄挺、陈占山主编:《潮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广州通史》杨万秀主编:《广州通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等。通史以外,又有各种专门史。如就雷州文化所涉及领域来看,可有雷州方言史、雷州宗教史、雷州文学史、雷州海洋文化史、雷州行政区划沿革史、雷州教育史、雷州风俗史、雷州半岛开发史、雷州移民史、雷州民族关系史等。雷州半岛地区现尚无一部通史(或断代史、编年史)和专门史。在史的编纂上形成突破,既需要又可行。

  10.传记学视域——雷州历史人物研究

  对雷州半岛历史人物研究也是雷州文化研究中人们用力较多的,而且相对产出也多。但大都流于人物介绍或事实排列形式,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研究雷州半岛历史人物,既可按时代顺序作人物全谱排列,又可针对个体展开全方位研究,包括生平、仕历、交游、思想、政绩、著述等。雷州半岛人物研究急需提升的是具学理性的研究。

  以上仅仅是排列了雷州文化研究中的一些主要侧面,如果继续理出更加具体微观的研究领域,那么研究空间便更显宽广了。

  今借《雷州文化研究论集》出版之际,回顾雷州文化研究往昔的历程,看收获、检差距,以为来者开展研究之借鉴。

  2013年2月 

  余伟民;

  蔡平(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