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雷州古典诗歌源流浅探

  雷州的古典诗歌是发展的相当晚的。这当然与当时雷州的地理、气候和人烟稀少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代学者陈昌齐在他主编的《雷州府志》中说,雷州这地方是个“今为乐土,昔为瘴乡”的地方。尽管这里过去曾经有过“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辉煌历史,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条件的限制下,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人们还无力抗拒种种自然灾害,加上广州、西贡等周边地区的港口作用后来居上,古之徐闻港(即后来的雷州)便默默无闻了。所以这块“今为乐土的地方,是到明清以后才逐渐开发起来的,而且比之当时有大河流流经的广州、潮州、泉州、宁波等地方已落后得很远很远。雷州半岛这地方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发挥它的地理和人文优势,真正成为“乐土”的。

  雷州,清代以前称雷州府,所辖范围包括今天的雷州、徐闻、遂溪、麻章、东海岛、赤坎、霞山(古时,麻章、东海岛、赤坎、霞山—— 旧称海头属遂溪县)等市、县、区,曾称为“三雷”,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雷城是当时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雷州半岛是一个由北走南伸向大海的半岛,南北长83公里,东西最宽处67公里,东西最狭处不足5公里,是我国三大半岛之一。

  雷州半岛三面濒海,东面是雷州湾,南面是琼州海峡,西面是北部湾,海岸线长达1000多公里,北面是陆地,与廉江、吴川等市接壤。岛上,没有贯穿南北的深长河流,更没有深入内陆的大河流。岛内的最长河流——南渡河,从发源到入海都在一个县内,全长仅70公里,整个半岛处于炎热乾旱缺水的状态,每年全靠台风带来雨水,缓解旱情;然而台风却又往往带来破坏性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在廉江市与广西交界处修建了一座鹤地水库和青年运河以及其他水利设施,雷州半岛才解决了部分乾旱问题。

  雷州半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大气垂直对流旺盛,雷暴频繁,一年四季都有雷,夏季犹盛,常受热带风暴、台风(古时称“飓风”)的肆虐。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这块“今为乐土,昔为瘴乡”的地方,被中原发达地区视为“蛮荒”、“不毛之地”,是唐、宋、元、明时期,贬臣流逐之所。

  雷州半岛地旷人稀,古代雷州先民从先秦到唐宋经历了从“百越”到“汉越杂处”,最后“汉化”的变迁过程。宋苏轼在《伏波庙记》中写道:“自汉末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海康县志》卷八艺文。。不仅有避乱之人,还有征战戍守官兵落籍于此的,有徙民来垦荒生产的。最大规模的几次就有: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派遣任嚣、赵佗平定南越,当时有戍守官兵及南迁的江楚人50余万人涌入岭南,其中有一部分到了雷州半岛;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马援、楼船将军段志讨伐交趾,经徐闻沿海进军,以后,有部分官兵在雷州半岛留守落籍;南北朝时期,中原动乱,百姓大量南迁,部分进入了雷州半岛;唐贞观五年(631年),当时统治者大量“徙闽民于合州”(南北朝及唐初,雷州称合州或东合州),使雷州半岛人口大幅增加,人口达到了二万多;南宋末年,当时宋幼帝南下的军队、民兵40多万人,其中不少是福建人航海助张世杰抗元的,宋亡后,一部分福建民兵逃得性命定居于雷州半岛。所以,雷州半岛居民以来自福建省迁徙落籍者占了多数,雷州人士都说,“雷州人之祖先,大多在唐、宋、明之时,来自莆田等地”(《雷祖志》卷之二。,这样便形成了闽南语系的雷州语——雷话。这些迁徙落籍的人絶大部分是农民或是穿上军服的农民,他们没有什么文化,但勤奋勇猛、吃苦耐劳、带来了中原的农作技术和航海捕鱼技术,促进了雷州半岛的农业特别是渔业的发展。此外,唐、宋、元、明间,每个王朝都要从中央或发达州府贬谪一些高官学士到荒僻的雷州半岛,以示惩罚。这些被贬谪的人多是孤忠直节之士,关心社会,敢陈时弊,敢斥贪官污吏,有很强的事业心,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如李邕、王琇(以上唐代),寇准、苏辙、秦观、王岩叟、任伯雨、苏轼、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以上宋代),苏轼以下五人乃贬南海,途经雷州者),林应骢、冯恩、汤显祖、樊玉衡(以上明代)等,他们来雷州或经过雷州,都关注社会人生,兴利除陋,办学堂、立书院,传播中原文化,为雷州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宋、元代已形成鼎盛局面之际(那时的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已成为那时的时代高峰),然而在雷州半岛却还没有形成学诗写诗之风气,更没有出现一个较有成就的诗人,即使是亦官亦诗的本土业余诗人也都找不到。这时,一些被贬谪流逐到雷州半岛或途经雷州半岛的全国知名诗人如苏轼、苏辙、秦观、范梈、汤显祖和贤相寇准、李纲等,他们在雷州寓所写的诗词,多收入起个人的的专集,或散见于后人编纂的地方志之内,也没有在雷州半岛出诗歌专集,或出几个人在雷州半岛的诗歌合集。元代的范梈写过一卷《海康稿》,有诗有文,但也没有将其书稿印传到雷州,对雷州的影响不是很大。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当时雷州半岛的诗坛是相当沉寂的。

  唐、宋、元代雷州诗坛沉寂的原因,主要是雷州地处荒僻、气候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开发较晚,远离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交通极不发达。当时接壤与邻近的一些县份也都是经济很不发达和开发较晚的地区,无法对雷州半岛的经济文化起拉动作用。所以,雷州半岛的经济、文化一直较为落后,诗歌创作自然无法形成气候。

  雷州半岛本土人士成为本地地方长官——刺史的(由中央直接任命),是从唐朝贞观五年才开始的,即陈文玉(后来被当地人尊为“雷祖”)。据史志记载,陈文玉“武力絶伦”、“资质敏明”、“严气正性”、“不仕非君” (见《雷祖志》。。他推行善政,以德安民,力事生产,使得“民皆富庶”,然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树却没有任何记载。雷州半岛诸县真正兴办学校始于宋代。清人陈昌齐主编的《雷州府志》中说“雷自南汉据有岭表,校序荒芜,郡学与遂溪徐闻二县县学,均于宋时次第兴建,海康县学且迟至元至顺间始克创立。(《雷州府志》卷六学校志。雷州半岛教育文化事业的兴建,无疑得益于当时从中央或其他较发达地区贬谪到雷州的官员。唐代虽然有好几位官员被流放到雷州半岛,但在雷州半岛的时间都不长,像李邕、王琇等人都“留心民事,出所抄经书训士”,然而“末几”即迁徙他处,还没有来得及施展他们“兴学序,行教化”的抱负,便又调到其他地方去了。直到宋代的寇准、苏辙、秦观、王岩叟、任伯雨等人被贬雷州的时间较长,李纲往返经雷州停留的时间也较长,他们热心办教育,传播中原文化,寇准还亲自教授雷民学习中州音,深入民间,知疾苦,习桑麻,受到民众热烈拥戴,加上一些路过此地的被贬谪官员学士,如苏轼、李光、胡铨等人的热心关注,讲经讲学,着文写诗,倡导文教昌明,对推动雷州的社会风气起了良好作用。所以雷州半岛学府的兴建是到宋代才真正开始的。也是到了宋代,雷州半岛才开始有自己的进士。到明清两代,雷州半岛的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明代雷州城就有11所社学、5所书院(如雷阳、平湖、怀坡、崇文、文会等),还有许多间义学,其中雷阳书院是清代广东全省六大书院之一;遂溪有社学8所,义学3所,书院3所(如遂良、起秀、文明等);徐闻有社学1所,义学2所,书院1所(即贵生书院)。自宋至清,雷州府所辖三县,共有进士35人,举人242人。其中海康县有进士21名,举人151名;遂溪县有进士6名,举人30名;徐闻县有进士8名,举人61名。比起其他经济文化发达的州府,这个数目是少的可怜的,但从雷州本身来看,却是一个历史的飞跃。季应炎、冯彬、陈瑸、王定九、陈昌齐、王梦龄、陈乔森、洪泮珠、林崇浦、邓宗龄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

  发展了教育,普及了文化,然后才有与时俱进的文字,这是不容置疑的。雷州古典诗歌是在唐宋时期播下种子,元明时期开始发芽生长,到清代才繁荣兴盛起来。我国自明代以后,当中国古典诗歌日趋衰落之际,雷州诗坛却日趋活跃日趋兴盛起来,这反映了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如果说明代是雷州古典诗歌走出沉寂的过渡时期,那么,可以说清代便是雷州古典诗歌不断兴盛的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不仅从雷州半岛走出来的文人学士从官从教的人数特别多,出版的个人诗歌集子也相当多。诗歌酬唱、抒情言志、描写风土人情,揭示社会生活也蔚成风气。

  综观雷州古典诗歌,大致是由下述几个方面构成:一是流臣诗歌或贬臣诗歌,二是本土诗歌(包括本土文人诗歌龢民歌),三是宦旅诗歌(包括在雷州为官的官宦和到雷州游历的诗人学者写下的诗歌),此外还有僧侣诗歌。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 流臣诗歌

  这里所说的“流臣”是指封建社会中那些在中央政权有一定的官职如宰相、尚书、侍郎级别的大官、学士,或在皇帝身边专事言谏的官员,还有一些在发达州府的刺史、督抚,他们因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而忤怒龙颜,有的则是遭奸佞陷害,被贬官降级、流放到当时自然条件相当恶劣、人烟稀少,被视作“蛮荒”的雷州,任一个部门没有任何实权的小官职。如宋代名相寇准经过几次贬谪(降级)后,最后被贬谪到雷州,做一个“司户参军”,大概是个管丁口户册的职员吧,最后并病逝在雷州。雷州人民对他怀有极深厚的敬爱之情,像流传到现在的“寇竹渡”、“寇公祠”(后又改名“旌忠祠”)、“莱泉井”、“莱泉书院”等,都是雷州百姓纪念寇准的。有的被贬谪官员则是“安置”在这里交由本地地方官看管的,如苏辙被贬为“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别驾”是个空衔,而“安置”则是实在的,就是放在这儿由小官指使着(即“大侍从小官”)。秦观则是被贬谪为编管雷州,这是明确表明交由地方官吏来看管,没有个人的自由。这些人都是一贬再贬,最后被贬到雷州的。地位跟一般的老百姓差不多。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关心国事民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语)。他们虽然没有了行政大权,没有了军事钱粮的支配大权,但他们文化素养很高,品行廉正,社会责任感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开展文明教化工作,创作了大量诗歌,不仅记録了他们的艰辛生活和心路历程,也描写了独特的雷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在雷州这片荒瘠的土地上播下了诗歌的种子,使得“地僻于海,俗尚檏野”的雷州“多所濡染”(万历本《雷州府志》卷五民俗志·习尚。。在这些全国知名的诗人和宰相中,他们都留下了许多情真意挚、脍炙人口的诗篇。例如苏氏兄弟在这里酬唱的诗篇,均堪称写情写景励志的佳作。苏辙的《雷州东楼》的诗是这样写的:

  日从海上涌金盆,直上东楼照病身。

  久已无心问南鹊,时能闭目待仪麟。

  飓风不作三农喜,舶客初来百物新。

  归去有时无定在。漫从俚语共欣欣。

  苏轼的《次韵子由东楼》诗则是:

  白发苍颜自照盆,董身端合是前身。

   独栖高阁多词客,为着新书未絶麟。

  小醉易醒风力软,安眠无梦雨声新。

    长歌自谓真堪笑,底处人间是欣欣。

  苏辙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他被贬雷州,生活条件差,但他对个人的得失并不在意,很少悲叹愁苦之作,而且能够“漫从俚语共欣欣”。前人评论他的文章说:“汪洋淡泊,深醇温粹,似其为人”。从东楼在诗中可以看出他的人生风度,而苏轼的和诗不仅写出了苏辙被贬谪雷州寓居东楼的生活情景,也赞颂了他笔耕不辍(当时苏辙还在继续注他未完成的《春秋传》)和从老百姓处获得人生欢悦的进取乐观精神。

  又如秦观的《海康书事》十首、《雷阳书事》三首和苏辙的《寓居六咏》,简直就是一幅幅生动逼肖的雷州民俗风情画,表达了对古檏的雷州人民赞美之情,有的则反映了雷州的气候环境和生活艰辛情况。且看秦观的《海康书事》中的第五首:

   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

   一日三四迁,处处售虾鱼。

   青裙脚不袜,臭味猿与抯。

   孰云风土恶,白州生緑珠。

  这首诗不仅生动的写出了古代海康的古檏民风和集市情景,更赞美了海康女子勤劳俭檏而美丽。“孰云风土恶,白州生緑珠”就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雷州人民的赞美之情,说明瞭他对雷州的好感。

  再看苏辙《寓居六咏》中的第六首:

  西邻分半井,十口无渴忧。

  岁旱百泉竭,日供八家求。

  艰难念生理,沾足愧寒流。

  比闻山里妇,出汲争群牛。

  这首诗写出了雷州自然条件恶劣,乾旱对人民生活带来的艰辛难以形容。但雷州人民富于同情友爱,互相帮助,有井水大家分享,解决渴忧。特别是山田间的劳动妇女,不畏凶险,与群牛争水。她们不仅很美,而且很勇敢。

  在宋、元、明几个朝代贬谪流逐到雷州的大臣学士中,写作诗歌最多的是明代被贬逐到徐闻做添注典史的著名戏剧家诗人汤显祖,他的《玉茗堂诗》卷之六,全部是贬官徐闻所作,共有148首(包括往返途中的诗作)。苏辙除了十多首专写雷州风物的诗之外,还有20多首在雷州与兄长苏轼隔海酬唱的诗。秦观在雷州写有诗15首、词8首。寇准在雷州写的诗有9首(散失的已无法统计)。作为路经雷州的的大臣学士中,宰相李纲在雷州写的诗最多,往返雷州共写有31首诗(另有人说是39首)。这不仅表明他对雷州社情的关注,也说明雷州的的风物和古檏民风深深吸引着他。苏轼是被贬谪海南途经雷州的,由于他的弟弟苏辙也同时被贬谪到雷州,兄弟两人同行了很长时间,最后,苏辙一直陪送到海安,苏轼才乘船渡海去海南。苏轼直接在雷州写的诗虽然只有6首,但他与弟弟苏辙隔海酬唱的诗却有20多首。此外,苏轼还写有两篇纪史赋景的文章《伏波庙记》、《 英榜山赋》。在历代的《雷州府志》和《海康县志》中,都分别收録有这两篇文章。苏轼虽然是仅仅路过雷州,但他对雷州怀有相当的好感,他对雷州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弟弟苏辙。如后来雷州人民将“罗湖”改名为“西湖”,并在湖中建有一座“二苏亭”,后又改名为“苏公亭”,亭中横额上的“天涯笠屣”四字,就是苏轼贬谪海南生活情景的高度凝缩;天宁寺大门前匾额上的“万山第一”四字是苏轼的手书,一直完善的保存着;此外,还有海康的“怀坡书院”,遂溪的“文明书院”都是为纪念苏轼命名的。苏轼与弟弟苏辙隔海酬唱的诗更是历代传唱不衰,像《次韵子由寓居六咏》、《别子由渡海》、《自雷适廉宿净行院》等等,几乎所有的《雷州府志》、《海康县志》都一再收録,并成为明清雷州学子常读的诗。明代崇祯年间海康县知县林齐圣还编纂了一本《二苏雷儋集》,对雷州诗坛产生不小影响。明代海康学人罗章在《怀坡堂记》中写道:“苏公一代伟人,文章节概为当世所重……远谪万里,冒鲸波……后人闻其声节,概犹景仰不已……流风遗韵,百世犹存”(《海康县志》卷之八艺文志。。苏轼在雷州不仅开了一代文风,也开了一代诗风。

  二、 本土诗歌

       雷州本土诗歌,包括雷州本土人士创作的诗歌,也就是本地文人创作的诗歌和雷州民歌——雷歌两大部分。他们的产生发展是比较晚的,都是在教育发展起来之后,才逐渐有的。

  (一) 雷州本土人士诗歌

  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最高层次,其中有一项便是“诗教”,先从属对开始,然后韵律平仄。没有受过一定的教育,要写作诗歌是不那么容易的。雷州本土人士诗歌即本地文人创作的诗歌,是与雷州教育状况相关联的。据有关史志记载,雷州最早的进士,当是雷州府海康县的杨源兴,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考取进士(《广东通志》有记载,《雷州府志》无记载)。其次为季应炎。他是遂溪下步人,少年时代读书于湖光岩。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登二甲进士,初试澄海主簿,后宰南海。《广东通志》和《全宋诗》仅收録他两句诗:“三年南海清心坐,一任东君冷眼看”。诗表达了他与上级某方面政见不合而不惧权势威迫的态度。季应炎为人耿直,勤勉政事,不徇私情。可惜他没有传留下来更多的诗作。从留下的这两句诗看,他的诗学不仅娴熟,而且很有唐人风韵。

  元代,一方面元代立国时间不长,另一方面宋末元初战事频仍(如宋朝最后一个皇帝在张世杰挟持下曾逃到硇洲岛),雷州社会动荡不安,教育一度停滞。雷州地方在元代没有出一个进士。据《广东通志》和《雷州府志》记载,元代雷州有乡举11人,其中有诗歌流传下来的仅2人。

  王景贤,海康县人,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年)登乡举,历任邕州路(今广西南宁一带)教授、天河县令、清江路(今江西省境内)推官等官职,因看到时代黑闇,不愿继续为官,便申请退休,回家乡过着简檏的生活。《雷州府志》称他“学富行修,著作超逸,皆抒自胸臆”。估计他的抒情言志诗作一定不少,可惜絶大部分散佚了,现能找到的也仅有《清贫》和《老儒》两首。现録《清贫》如下:

         错骑黄鹤出烟萝,借得容身燕一窝。

         仁义中天行日月,是非平地起风波。

         黄韭有味轻红脍,紫缦无功愧緑蓑。

         金坞铜山招祸败,清贫二字值钱多。

  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澹薄荣华富贵,不愿无功受禄,主张一个人立身处世要仁义廉洁,远离是非;他认为贪图巨额财富并不是好事,没有清贫生活来的有价值有意义。它表现了封建时代儒生出身的正义官吏的可贵品质。

  史志记载,至治三年(1323年)元文宗登位前因皇族内部斗争,受到“出居海南”的惩罚,他路过海康时,听说这里有一位提早退休的乡贤,便登门来拜访。王景贤没有什么奉送,便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拿给他看,并有表明自己澹薄荣华的意思。他看后很高兴,便写了“愚谷”两字送给王景贤。所以,王景贤又叫“愚谷先生”。后来,文宗登了帝位,还派人把一领六花官袍赐给王景贤。

  吴正卿,遂溪人,元佑四年(1317年)由化州路学録赴湖广乡试并中举,任平湖书院山长,后官至南宁军知军。他为人正直廉洁,热心助人,经常周济邻里,家无余银。八十一岁秩满归乡时已得聋疾,仍应邀到郡学指点教授生徒之法,关心家乡的文教事业。他的诗以语言清新自然、轻松明快见长。可惜流传下来的诗也相当少。下録《山村即事》一首:

             青山历历水潾潾,望眼空明诗料新。

             鸦背日妍初遇雨,马蹄风软不惊尘。

             馔无肉味知城远,邻有书声爱俗淳。

             明日江头重问渡,野人笑我是知津。

  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山村的幽美景色和淳檏风俗,更表现了作者喜爱村居生活的真挚感情。

   明代,在雷州府出了十几位进士和一百五十多位举人(不包括武举)。这应得益于元末明初政权更替间的残酷夺权战争,没有怎么波及雷州,雷州社会算是相当稳定。加上元代中后期的雷州地方长官都比较重视文教,如张忽里罕、贾焕、赵珍、范梈、拜都等都做了许多建学宫、兴文教的工作,修理平湖书院、建十贤堂、着文写诗、勉学、尚儒雅,为推进社会重建兴文打下一定基础。到了明代,雷州地方政府官员仍然比较重视文教,如万历元年守道诸察,极力“振率学校,月设之课”;万历七年守道王为贤“首兴学校,集四学诸生合试而厚之,赏拔其尤者……”;知府事陈嘉礼“兴学校……复徐闻县治并海康儒学新郡学”;典史汤显祖与知县熊敏捐资,办起贵生书院,立论讲学,敷扬文字,传播文化,前来求学的络绎不絶,“诸弟子执经问难靡虚日,户屦常满,至廨舍不能容”(参见《雷州府志》卷十、卷十一及《徐闻县志》卷十五。。教育的基础远比宋元两代好多了,办学的范围与规模也比宋元两代要大得多了,求学之风更比宋元两代要炽盛得多。所以有明一代出的进士、举人远远超过前几代的总和。这个时期,从雷州半岛走出来在全国各地从政从教的官员学士越来越多了,仅海康一县六品以上的官员就有35人。以此同时,雷州半岛上的诗歌创作也日趋活跃起来,他们都留下许多在民间学子中传诵一时的诗篇,有的还出了诗集,如海康人罗章的《宜阳唱和集》、冯彬的《桐冈集》和徐闻人邓宗龄的《玉堂遗稿》等。下面重点介绍几人:

  冯彬,海康人,明嘉靖乙丑(1565年)进士,历任平阳、上海县令、监察御史与松江知府,他精于理学,且工词赋,着有《桐冈集》。他的诗多以形容描写取胜,写的栩栩如生,令人难忘。如《观奕》:

               自从楚汉割鸿沟,海宇纷纷未息谋。

               背水风云推赵璧,入关车马报秦仇。

               眼前局势纵横变,指下机关磊落投。

               坐我几回消世虑,闲中一搏胜封侯。

  这首诗以楚汉相争,护璧归赵和六国对秦之战的紧张局势来比拟对弈,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坐我几回肖世虑,闲中一搏胜封侯”道出工作紧张之余,抛开一切世事烦恼来搏几局,其乐趣真胜于封侯哩。

  罗章,海康人,明成化戊子(1468)乡荐,仁袁州府学训导。他矢志高尚,教授生徒,孜孜不倦,五十岁归乡,以吟诵自适,文行为时所钦。着有《宜阳唱和集》。且看他的《题伏波庙》:

   汉室功名两伏波,身平南粤定山河。

    常驱汗马威风振,仰视飞鸢瘴雾多。

   北海楼船曾布列,南郊铜柱尚嵯峨。

   遐方庙食彰灵贶,千载勋名永不磨。

  这首诗对两伏波(指西汉邳离侯路博德和东汉新息侯马援)平定南粤的史实、功绩做瞭高度概括,是众多歌咏伏波诗中的佼佼者之一。

  王吉,遂溪人,由太学生任温州通判,后升柳州同知,在柳州任职时,他恤民捍患,卓有惠政,百姓立生祠纪之。后又升延平知府,湖广右参议。他有《湖光岩》一诗,流传甚广。

              嵯峨岭上一湖天,怀古令人惜昔年。

             老妪不因停竹杖,白牛应尽陷桑田。

             岩连曙光春常在,水浸湖光月漾圆。

             我问后坡如响答,书声长此启今贤。

  在众多记写湖光岩的诗词中,王吉的《湖光岩》是非常有特色的,它把写景、传说和历史人物事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诗意盎然,也富有励志哲理。第七句中的“后坡”是季应炎的字,遂溪人,宋代进士,也是雷州半岛的最早的进士之一。他少年读书的地方“乐懒”,就在湖光岩的石岩上。从他之后,开了雷州半岛一代读书之风,所以,“书声长此启今贤”。

  清代,可以说是雷州诗歌的昌盛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重教崇文,人才辈出。仅海康一县由进士、举人、乡贡、大学士出身的六品以上的官员教谕就有114人。陈宾、王梦龄、陈昌齐,李晋熙、丁宗洛、陈乔森、洪泮洙等人,不仅闻名广东,在全国也是有一定知名度。这个时期汇集的诗歌成果也相当多。仅史志记载的个人诗集就有10部之多,还有很大一部分由个人印行或手抄的诗集在社会上流传,没有收録进史志内,这是非常遗憾的。下面,我们就清代雷州诗人中选一些有较大影响的予以介绍:

  陈瑸,海康人,清代康熙甲戌(1694年)进士,历任福建古田知县、台湾知县、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四川提学道、台湾厦门道、福建巡抚等职,死后赠礼部尚书,溢清端。陈瑸素以廉洁贤能闻名,他比较关心百姓疾苦,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康熙帝赞誉他为“苦行老僧”、“清廉中之卓絶者”。在政事之余,他写了不少诗词,特别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在他的诗作中占了很大份量。他生前没有出诗文集,是后人将他的诗文收集整理,然后编排付印的,有《陈清端诗集》、《眉川集》等。下面钞録几首,不仅可以从中看到他的为人,也可窥视出他的诗艺诗风。

                 兑粮

       国赋丝毫重,耕夫作息难。

       埂畦千点汗,眼泪几重澜。

       折兑非因吏,均平莫畏官。

       一闻敲砝码,不觉寸心酸。

             岁饥四首

                一

       胼胝终辛苦,奢望在秋天。

       不料咸潮毒,漂残万户烟。

                二

       冬日又严霜,堪怜值岁荒。

       天羸冰馁债,索此孑遗偿。

                三

       数阵雁嗷嗷,如何度此遭。

       草根虽可啖,赤地少蓬蒿。

                四

       终朝懒出门,邻居几家存?

       不任得为贵,此为空自扪。

  陈宾出身低微,对贫民百姓的疾苦有深切的体会,在上録几首诗里一方面他真实具体的描绘了贫民百姓所遭受的痛苦,从赋税、咸潮、霜冻、乾旱等人祸天灾等方面展现出一幅幅饥寒交迫、迁徙死亡的惨状。尤其难得的是揭露了那些巧取豪夺的官吏,口头上讲什么赋税很轻、不要怕官吏,其实是官吏如狼虎一般,一听到“敲砝码”的声音,没有人不害怕的。在《岁饥四首》中,作者还表达了深深的自责心情。“不任得为贵,此心空自扪”,意思就是当了官没有对老百姓尽到责任,扪心自省,羞愧难容。这在封建社会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陈瑸的人品、官德、诗风在雷州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雷州人民无不以雷州出了这样一位杰出人物而自豪。

  陈昌齐,海康人,清干隆辛卯(1771年)进士,是干嘉年间很有名气的语言文学家、天文学家、教育家、地理学家和医学家,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道和广西道的监察御史、浙江温处兵备道。他曾充任四库馆校勘,参加《四库全书》的编修工作,还主编《雷州府志》、《海康县志》,主讲粤秀书院和雷阳书院多年。海内声誉甚高。他的著作相当丰富,诗文集有《赐书堂集》。

  陈昌齐是一位学者、科学家、教育家,既有严谨谦逊、深入细致是一面,也有感情丰富的一面。且看他的《雷州竹枝词》(选二首):

  一

              椰树今年结子稠,剖开两半恰如瓯。

              手持椰肉凭郎啖,莫饮椰浆恐白头。

                          二

              自拣棉花白似脂,一絇络得几多时?

              回头频啖槟榔汁,恐有余红污素丝。

  自从唐代诗人刘禹锡师法屈原《九歌》创作两组《竹枝词》之后,开了文人诗与民歌结合的成功范例,历代诗人都有用《竹枝词》(还有用《杨柳枝词》、《荔枝词》的)写作反映民间民俗风情的。陈昌齐的这两首《竹枝词》写一位热恋少女对郎的真诚而炽热的感情,读之有令人品尝不尽的韵味。诗的比喻新颖贴切,通俗易懂,格调优雅健康,反映了诗人与百姓群众、青年男女接近的平等作风,没有那种呆板的学究之风。

  陈庚,遂溪人,清末广东著名诗人,着有《快雪堂集》等,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深沉的忧国忧民感情。如他的《托讽时事专为受科举为学堂者发》二首:

                         一

                国政何容野草争,空烦清议出儒生。

                要传丝竹空中业,岂望芙蓉镜下名。

                大法大经将扫地,异言异服已盈城。

                奈何一网耆儒尽,竟把苍生付宁馨。

                          二

                 乱法以文谁做俑,用夷变夏罪之魁?

                 设科射策汉京盛,按舍挨升宋运馈。

                 蛮府参军争屈节,司空城旦谁怜才?

                 诸公衮衮须忧国,莫使江南庾信哀!

  这两首诗是作者告诫“受科举为学堂者”:在此外患内忧的动乱年代,欲求取得个人功名是无望的。“诸公衮衮须忧国,莫使江南庾信哀”。也就是说诸位都要关心国事,为国家命运而忧虑,莫尽为个人前途而悲哀。诗中还对清廷政府官员耽于享乐、屈辱媚外、扼杀人才的黑闇现实进行揭露和讽喻,诗的批判锋芒是很尖鋭的。

  此外,洪泮洙、陈乔森、丁宗洛、蔡宠、李晋熙、梁成久、宋鑫等人,在雷州半岛都是颇富盛名的诗人,他们都有大量的诗作流传,风格手法各异,极大地丰富了雷州诗坛。

  (二)雷州民歌——雷歌

  民歌,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诗歌。民歌的内容广泛,形式自由,曲调丰富多彩,地域色彩浓厚,是文学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雷歌——雷州民歌,跟祖国其他地方的民歌(如客家山歌、粤北采茶调、粤中咸水歌等)一样,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学艺术。雷歌,就是雷州半岛人民群众创作的反映雷州人民情感和愿望的诗歌,是雷州古代和现代诗歌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歌产生的年代是相当久远的,在文人诗歌产生之前就已有了民歌。雷歌的历史也是相当久远的。明末学者诗人屈大均说:“粤俗好歌……东西两粤皆尚歌,而西粤土司中尤盛。”这就是说,在“百越”时代,这里的人民就以“唱歌为乐”,“或文或不文,总以信口而成”(《广东新语》卷十二“诗语”。。到后来民族迁徙融合,又带来新的歌謡成分,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发展,定型下来,于是便形成具有这一地方特色的民歌。雷州人民的祖先,在唐宋时代多来自福建莆田,这样自然而然就带来了闽南民歌。民歌也不是全封闭的,它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成分(特别是表现手法和句式等方面),不过仍以语言为标志保持着它固有的特色。从民族来源的情况看,雷歌与闽南民歌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雷歌,也和祖国其他各地的民歌一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即从謡谚到民歌的过程。现摘钞何希春先生《雷歌,雷州母亲的歌》一文中的一些材料来予以说明:

  ①一牛不能挂两轭;

   天变一时,人变一世。

  ②六月六,尼公喝酒配乌贼,乌贼生殻配鸡角,鸡角生毛配鸡肠……

  ③月光光,月圆圆,四姑织布在庭边,脚踏玄规响叽叽,手甲槟榔认同年。

  ④乜都不如压番薯,大的给人小给猪;薯头薯蒂剩给狗,还有番薯留给牛。

  从上面引摘的材料来看,①是谚语;②是童謡;③是雷歌的雏型或曰古体雷歌;④是民歌或曰今体雷歌。前三种是不能唱的,第四种是能诵能歌的。
  据几位专家论证,雷歌大致定型于明代,昌盛于清代。所谓昌盛,不仅群众创作的热情普遍高涨,还有许多知名文人也加入到雷歌创作行列,而且在形式上更为多样,有单首式的雷歌,即七言四句一首,有多首连组式的雷歌,有对唱式的雷歌,还有情义歌、榜歌、姑娘歌、班本歌、斗歌等内容更复杂、表演形式更情节化的雷歌。幷且在这个基础上为发展到地方戏剧——雷歌剧作了准备。更为难得的是清代嘉庆年间两位颇有才华的举人——黄清雅和丁宗闽,写了大量雷歌,他们放下架子与村姑、歌翁们斗歌,被尊称为“歌解元”。这些有文学才华的士子们,他们不仅从雷歌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也极大地丰富了雷歌的内容和形式。其实,到了清代中叶以后,雷歌(还有其他地方的民歌)已不完全是纯粹的民间口头创作了。

  雷歌,具有抒情优美、节奏明快、表达流畅、韵律自然的特点,到了清代,几乎所有姑妇翁童皆能“出口成歌”,“以歌自娱”。不仅如此,雷州城乡还开展了一种十分热闹的雷歌擂台赛,这种雷歌擂台赛,不是事先创作准备好歌词,而是即席而唱,以唱的形式问和答,内容相当广泛,诸如天文、地理、历史、农事及生活常识等等,或互相逗趣,或互相诘难,或调情示爱,一首接一首,接不上就得认输。参加这种擂台赛(或叫“斗歌”)没有丰富的知识、灵敏的头脑、快捷的口才和丰富的雷歌积累,是应对不了的。举办这种擂台赛,无疑也是一种挖掘地方人才、选拨地方人才、推动社会风气的好办法,曾风靡雷州半岛,至今未衰。

  此外,还有“榜歌赛”,即不是口头赛歌,而是“笔赛”,这是要有文化的人才能参加了。这种赛歌形式是具有雷州地方特色的。清末明初,榜歌赛曾盛极一时,流传下的好歌不少。

  雷歌,不仅仅是村野民众“逗趣联歌”、“以歌自娱”的文艺形式,也是广大民众参与政治斗争、民族斗争的有力武器。例如近代的抗法雷歌,就曾激励广大的粤西人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而与帝国主义者英勇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它们对侵略者和卖国者进行揭露和鞭挞,痛快淋漓,尖鋭泼辣,表现出雷州人民的英雄气概和激昂豪情。下面録几首遂溪人民的抗法雷歌,可见一斑。

                   一

  真是可恨法国佬,害死四邻各村。

  横行霸道作凶恶,钱银劫完又托门。

                   二

  大家义气不怕死,去打番奴不怕它。

  死去得入忠臣庙,死早更强过死迟。

                   三

  可恨清廷衰到死,无帮罢腻反同伊。

  叫唔打由伊占,但是人志坚持。
 
                   四

  番鬼无法多占地,知道人民无易欺。

  寸土当金与伊打,缩回西营建城池。

  这些民歌表现广大人民扺抗侵略、保卫国土的英雄气概和对侵略者卖国贼的无比愤恨,感情炽热,格调豪放,节奏明快,檏素感人,是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的珍贵文献。

  三、宦旅诗歌

  宦旅诗歌,包括外地人来雷州任职的官员和外地诗人、学者、僧侣考察游历的诗歌。他们的诗歌在雷州古典诗歌中虽然分量不是很大,但也有一定影响,不应忽视。

  首先谈谈外地人来雷州任职官员创作的诗歌。这些人与被贬谪流放来雷州的人不同,他们多是被提升而来雷州任职的;不是什么微不足道的小官员,而是地方行政、军事、财粮、教育的长官,实权在握,号令城乡;不是贬臣逐流那样受监管的。

  历代,外地人来雷州任职的官员中,有一些是为雷州人民做了些有益之事的,如为官清廉、勤于政事、留心民事、兴修水利、扺抗海盗、平反冤狱、关心教育、奬励人才等等,雷州人称他们为“名宦”。清代干隆年间陈昌齐主编的《雷州府志》中就收録有这类“名宦”161人。他们不仅在政绩方面留下口碑,在文学诗歌创作方面也留下许多优秀篇章。下面仅挑选几位有代表性的介绍一下。

  范梈,江西清江县人,元代著名文学家。他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被称为元代四大家,历任翰林院编修官、福建闽海道知事、海北海南道(辖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廉访司照磨(官名)等职,著作有《德机集》十二卷,其中有《海康稿》一卷,又有《范德机诗》和诗话《木天禁语》等专集。《元史》说他“巡历遐僻,不惮风波瘴疠,所至兴学教民,学理冤滞甚众”。又说:“梈身廉正,不可以干私,蔬食饮水,泊如也。”《广东通志》、《雷州府志》均称他“为官廉明”,他的诗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纵横变化。如《五月二十日发雷州过徐闻次驿候役者不至留二日》:

  久约归吴弄钓舟,海天羁思复悠悠。

  谁知树底春生月,独坐人间地尽头。

  粉壁旧题分藓读,瓦罂新酒接花刍。

  边鸿固是南来絶,恐为雷城信滞留。

  又如《登沓磊驿楼自此渡海》:

  半生长以客为家,罢值初来瀚海楂。

  始信人间行不尽,天涯更复有天涯。

  这些诗写羁旅遐方,思绪如秋空行云,变化莫测,幷且把无穷的韵味融进诗里,读后有一种启迪人生哲理的感受。当你置身于浩瀚大海之中,会更加觉得天地之广阔无涯。那是“坐井观天”感受不到的。

  戴嘉尤,安徽绩溪人,明正德年间进士,曾任礼部给事中、高州同知摄雷州事,《雷州府志》记载:戴在任时,惩治贪污,豪猾敛迹,改革弊政,兴修水利,颇有善政,使得雷州“风采振肃,吏畏民怀”。如他的《谒寇公祠偶值风雨感而有作》:

  直将铁胆报君王,谁料谗锋不可当。

  万古忠魂依海角,当年枯竹到雷阳。

  凄风冷雨偏生感,残岁荒祠一奠觞。

  过眼浮荣何足计,干坤留取姓名香。

  这是也寇公祠有感而作,有感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在国事政事中的谗言令人可怕,它令小人得志,忠诚铁胆之士受害,误国害民,实乃社会公害。末句对寇准做瞭高度评价,也是自我人生态度的表白。

  宋国用,满族人,清康熙二十二年任遂溪县知县。他根据遂溪地理特点,大力发展渔业盐业生产,并减轻赋役,扶助平民,修建学校,颇有政绩,百姓称颂之。他留下的诗文不少,下録《百丈通津》一首:

  谁峙白云坡,驱车缓步过。

  塔摇天上影,虹驾水中波。

  蜿蝘蛇长卧,潺豀石刺多。

  洋田今已熟,迟听野童歌。

  “百丈通津”是指雷城东面特侣塘上的百丈桥。据说是宋代报恩寺僧人妙应率徒五十余人募得一百余万钱伐石修筑而成。宋国用之诗,描写了塘上波光桥影及四周的田园景色,表达了对雷阳沃壤的喜爱之情。

  其次谈谈外地诗人、学者、僧侣来雷州考察游历时所作的诗歌。

  明代中叶以后,在中原和发达州府人士心目中,雷州半岛不再是“蛮荒”之地,而是景色奇特、民俗古檏的地方,而且是去海南岛陆行必经之地。所以一些全国有名诗人、学者,或特意来此考察游历,或路经此地驻足流连,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最突出的就有好几位。

  屈大均,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合称“岭南三大家”。他的诗风明健清新,部分诗作揭露清军罪行,感伤时事。着有《屈翁山诗集》、《广东新语》等。清兵入广州前后,他曾参加抗清队伍,失败后削发为僧,后还俗,北游关中、山西,南游粤西等地,在漫游雷州时,写下不少反应雷州半岛民俗民情的诗篇。其中著名的有《雷阳曲》九首、《雷女》、《雷女织葛歌》、《花燕謡》等等。如《雷女织葛歌》:

  雷女采葛,缉作黄丝。

  东家为绤,西家为絺。

  夫寒衣葛巾,妇饥食葛乳。

  得钱虽则多,不足偿租赋。

  一日织一匹,十指徒苦辛。

  足以肥商贾,无能养一身。

  织葛为雷州半岛的传统工艺,海内重之。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第455条“葛布”中写道:“雷州妇女多以织葛为生”,“惟雷葛之精者,百钱一尺,细滑而坚,颜色若象血牙。名锦囊葛者,裁以为袍直裰,称大雅矣。故今雷葛盛行天下。”“粤故多葛,而雷葛为正葛”。屈大均的“新语”从工艺特色、价值等方面记述了葛布,而屈大均的诗则从另一方面表现了葛布生产者的悲苦和酸辛。尽管雷女们心灵手巧、勤奋坚韧,织出各种各样的葛布,但在官府和商人的重重盘剥下,依然饥寒交迫,“无能养一身”。再如《花燕謡》:

  燕、燕、燕,飞入荷花寻不见。

  荷花落尽燕无依,归去犹衔红一片。

  明年花发莫东西,还向荷花深处栖。

  人间不似荷花好,莫使空梁有燕泥。

  诗前,作者有小序云:“雷州西湖,每夜有紫燕数万宿荷花中,人呼为花燕。”这是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屈大均到雷州时,亲眼目睹了花燕闹西湖的壮景之后,便写下了这首《花燕謡》。见景抒志,寄托了他抗清复明挫后的隐痛心情。

  翁方钢(1733—1818年),河北大兴人,干隆年间为翰林院编修,嘉庆年间,累官至鸿胪寺卿。他曾督学广东,连历三任,住了八年。他是干嘉年间著名诗人,诗坛领袖,代表了一个诗派。在广东,他写了《药洲集》八卷,有600多首诗。他在雷州写有《英佑将军江公祠记》文和一些诗。下録《秋游西湖憩天宁寺用苏文忠行琼儋间诗韵》一首:

  三年值菱芰,一亭据其中。

  出城才咫尺,展此堤为弓。

  遂能挟秋光,渺焉凉映空。

  水田与茆舍,堤外缘不穷。

  峨峨水边寺,同叔隋坡翁。

  名与海国永,气压群山雄。

  俄闻一声籁,万木来长风。

  铿然万壑应,散入邻寺钟。

  平公今诗伯,况乃偕韩终。

  到寺日正午,仰面青童童。

  四株诧旁挺,离然撑虬龙。

  僧言此琼浆,食之可炼容。

  我已吞湖光,但愧语不工。

  期君发巨响,扣和商与宫。

  翁方纲崇尚宋朝的江西派,他的诗较为艰涩生硬。不过在雷州写的这首诗还是比较晓畅明晰的,既步苏轼诗原韵,又写出西湖与天宁寺的秋光景色。“名与海国永,气压群山雄”,形象地赞颂了西湖与天宁寺的历史久远与景色超群。

  雷州的宗教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佛教雨花台寺于隋朝创建,当时的高僧为惠果。天宁寺,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是唐代岭南三大名刹之一,历代都有高僧和名人寓居于此。此外,还有紫竹古庵等等,都有较悠久的历史。在历代的僧人中,有不少是有文化的高僧,他们能诗善赋,淡泊名利,写下的诗篇只是手抄传阅而已,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这是很可惜的。如宋代宰相李纲被贬海南路经雷州时,曾两次赠诗给僧琮师。据《雷州府志》记载:“僧琮师,遂溪人,姓孙氏,居湖光岩,擢拔流俗,足不入城市。”(一说琮师是李纲的同乡和友人)李纲两次赠诗给他,估计他是有诗回赠的。遗憾的是史志没有记载。现在所能收到的僧侣诗,是明代寓居天宁寺的高僧憨山所写的两首诗。

                    其一

  缁衣脱却换戎装,始信随缘是道场。

  纵使炎阳如烈火,难消冰雪冷心肠。

                     其二

  历尽风流总是非,此心早已习忘机。

  翻身直入千峰里,坐看行云白昼飞。

  憨山法师在山东崂山住持海印寺时,五十岁那年,朝廷以“私修”庙宇罪充军发配他到雷州,寓居天宁寺前后21个月。第一首诗就是讲他“充军”事。他把充军看作是一种随缘,并表达了淡泊名利的坚定心肠。他的“从军诗20首”,大概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写的。第二首是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顾与否定。忘却一切身外之事,境净,心净,清净安稳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随缘自适,物我两忘,无疑是很有佛理与禅意的。

  雷州古典诗歌虽然发展得较晚,但它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

  1.继承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直抒胸臆,重视思想价值,即使是山川纪游诗,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古代贤人的景仰以及惩恶劝善的愿望。

  2.诗人辈出,在清朝的两百多年历史中,就有陈瑸、陈昌齐、洪泮洙、陈乔森、丁宗洛、李晋熙、梁成久、陈庚等省内外颇负盛名的诗人,还有洪寿山、陈炘、莫天赐、蔡宠、宋鑫、吴昭清、洛克良等诗歌成就较高的诗人。这些人是清代雷州诗坛主力军。

  3.向民歌学习,从民歌吸取丰富的营养,语言清新活泼、檏素自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特别是雷歌,村民文士皆能“以歌自娱”,雅俗共赏,为雷州古典诗歌添光彩。

  4.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各体俱备,尤长于五古、七古和乐府歌行。这大概受雷歌的熏陶,活泼灵秀,少格律的严格限制。

  雷州古典诗歌是雷州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我们应当珍视它,继承它的优良传统,开创出当代诗歌的新纪元。

  刘谷诚(湛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广东通志》(阮元主编)。

  \[2\]《雷州府志》(嘉庆本。

  \[3\]《海康县志》(嘉庆本)。

  \[4\]《遂溪县志》(道光本)。

  \[5\]《徐闻县志》(宣统本)。

  \[6\]刘谷诚、黎小瑶编注:《粤西古今诗选》,广东高教出版社,1989年。

  \[7\]何希春:《雷歌,雷州母亲之歌》,《雷州文史》第三辑。

  \[8\]雷州市宗教局提供的有关“天宁寺”、“雨花台寺”等资料。

  (本文原载《岭峤春秋——雷州文化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