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雷州雷神的地理渊源及迁徙过程

  雷神在中国古代是重要的神灵。古语云:“天有雷公,地有舅公。”雷与风、雨、云等是举国必祭的神灵。《清朝通典》卷42:“以云、雨、风、雷为南郊从位,又专立天神坛,以祀云、雨、风、雷之神,至北斗、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之神……惟风神、云神、雷神,均特建庙宇于京师。”京城如此,地方则更甚:“郡县立雷雨坛于稷坛西,风云坛于社坛东。”\[1\]明代以前祭祀日期并不统一。宋王溥《唐会要》卷23:“(四月)立夏后申日,祀雨师、雷师于国城西南。”到明代有了统一的规定,《明会典》:“秋分后三日,合祭云、雨、风、雷坛。”

  雷州除了全国性的雷神外,它还有地方性的雷神:雷祖神。古代雷州城内天宁寺西文富坊苏东坡书楼原址上便是全国性的“风云雷雨山川坛”,此外,城外英山上有雷州特有雷神庙。

  一个地区有自己特殊的雷神,这是中国大地上絶无仅有的文化现象。笔者拟从雷神故里的变迁角度,探讨雷州雷神的演变历程。

  一、近古:雷州雷神崇拜范围广泛

  今天,雷州半岛雷神崇拜的地理标志是雷州城西英榜山的雷祖庙。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04:“(雷州)府北五里有英灵冈,府治主山也。状如屏几,一名乌卵山。相传陈太建间雷出于此,因更今名。又:府西南八里有英榜山,上有雷神庙。”在清代,雷州雷祖庙规模最大的是英榜山和英灵冈两座。此外海康县还有三座雷神庙,清嘉庆《海康县志》卷2载雷祖庙:

  一在郡东十五里龙头村东边。《旧志》载:英山雷祖庙,有飞钟于东洋龙头村……匾曰:“镇海雷祠”。一在郡西十五里调爽。一在郡西南九十里足荣村。

  海康县至少有5座雷祖庙。雷州府辖的遂溪县也有3座,道光《遂溪县志》卷4,雷祖庙:

  一在第八都海滨。一在二十二都土札村。嘉庆六年海匪入港,乡人堵御,未能取胜,祷于神,忽起大风,船搁岸,擒获甚众。一在县南一百三十里零甲村。

  据道光《遂溪县志》,第八都在遂溪县西180里;零甲村在县南120里,属遂溪县通明社管辖,为官、何、吴、陈四姓世代所居。这些雷神庙分布在遂溪各方,清代依然香火旺盛。

  雷州府辖的徐闻县也有两座雷祖庙。宣统《徐闻县志》卷2,雷祖庙:

  一在锦囊城西十二里秒案村。一在乌港村东南白沙埠东北。

  仅从清代县志看,雷州府有雷祖庙在10座以上。这并不是全部,而是历史大浪淘沙之后的存留。

  此外,湛江地区还有不少与雷公有关的地名:如雷州府海康县有雷公山,康熙《海康县志》卷上:“西北四十五里曰雷公山。山势稍平,林木森郁,高十仞,盘旋五十里。相传昔有雷公震此山,故名。”徐闻县有雷公岭,宣统《徐闻县志》卷2:“雷公岭村,县东九十里,林、王、陈、符、苏世居。”吴川县有雷公石,光绪《吴川县志》卷1:“雷公石,城西五十里,麦姓(世居)。”相邻的高州府有雷公岭,万历《高州府志》卷1:“信宜县四十里曰雷公岭。”遂溪县南50里有斜离岭,又名雷公岩。这些地名,均与雷州半岛的雷神崇拜有一定联系。

  雷神崇拜并不只在雷州,在古代的合浦地区(今广西钦州地区)也崇拜雷州的雷神。宋周去非《岭外代答》:

  广右敬事雷神,谓之天神,其祭曰祭天。盖雷州有雷庙,威灵甚盛,一路之民敬畏之,钦人尤畏。圃中一木枯死,野外片地草木萎死,悉曰天神降也,许祭天以禳之。

  钦州在唐代与雷州同属合浦地区,因此它与雷州一样,也崇拜雷州的雷神,也建有雷神庙。这些历史遗迹说明,雷神是雷州半岛最大的神灵崇拜,在信仰上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地理上涵盖了雷州半岛和相邻的北部湾地区。这是近古时期雷州的雷神崇拜遗迹。在中古和上古,这种崇拜如何呢?

  二、中古:雷神故里在遂溪

  在明代,黄榜山上的雷神庙已十分有名。万历《雷州府志·地理志》:“西八里曰英榜山。高二丈许,盘围五里,上有雷祠。左右皆民居,号英山。梁开平四年,都知兵马陈襄驻师白院,出榜示民,故名英榜山。”\[2\]但这不是雷神故里。

  道光《遂溪县志·坛庙志》:“乌卵山村,即古英灵村,县南一百四十里,雷祖故里,后裔居此。”\[3\]这就是说,雷神故里在遂溪县的乌卵山。英灵村距遂溪县的距离,此处说140里,《雷州府志》说有180里。《大清一统志》:“遂溪县,在(雷州)府北一百八十五里,其地广九十里,袤一百九十里……南至海康县界一百六十里。”\[4\]两种不同的说法,当因不同的视角而产生。乌卵山即陈氏发现黑色雷神卵的山冈( 明代庄元祯《雷祖志》载:“州西南七里,有村曰白院,其居民陈氏,讳鉷者……业捕猎,养有九耳异犬,耳有灵机。每出猎,皆卜诸犬之耳……至陈太建二年辛卯九月初一出猎,而犬之九耳俱动,陈氏喜曰:‘今必大获矣!’鸠其邻十余人,共随犬往。至州北五里许地名‘乌仑山’,有丛棘密绕,犬自晨吠至日昃,无一兽出。猎人奇之,伐木而视。犬挖地开,获一大卵。围有尺余,殻色青碧,众俱不知为何物。陈氏抱而归家。次晨,乌云忽作,风雨雷电交至。陈氏大恐,置卵于庭,盛以小棹,遂为霹雳所开,内出男子,两手有文,左曰‘雷’右曰‘州’。陈氏将男子与卵殻禀明州官,官收卵殻寄库,男子交还陈氏养育,名曰文玉。”,因传雷神诞生于此,故又称雷英灵或英灵山。乌卵山,在行政区划上属遂溪县冯村社,在地理上属英灵冈之小山。因此山出了雷祖神的乌卵,故名乌卵山。乌卵,即雷卵。它是雷神诞生之灵地,故名英灵村。英灵村今名英山村,又称冯村。今天,英山村属雷州市附城镇,在雷州城北面,距城4公里。但是,乡民在奉祀雷神时仍用“遂溪县第三都英灵村”的古语。

  乌卵山的神奇远不止于雷神,它在早先还供奉土地神和牛神。《遂溪县志》卷12说:“石牛,在第三都,冯村之前。陈时,有客驱牛至此,夜歇厥庙,明,牛皆化为石,因建庙,即乌卵出雷种祖地。”在此,“夜歇厥庙”之庙,是什么庙呢?明弘治十五年《重建石牛庙记》:“石牛庙,雷郡北去十里许,英灵村林麓中有土地堂。陈时,有客陈氏驱牛而过,后其牛悉化为石,显状俨然。陈氏因家于此,即雷种之祖也……雷神之生,灵异显应,乃称雷祖,立庙列雷像其间,即今庙也。”可见,“夜歇厥庙”之庙即早先的土地庙。这就是说,此地最先有座土地庙,因南北朝陈朝时客人赶牛,路过土地庙,即宿于庙中,天明时发现牛全变为石,因此有了石牛庙。牛神的诞生,还见于万历《雷州府志》卷4:“遂溪县英灵村,县南一百八十里,三都,陈时有客驱牛过此,悉化为石,因立石牛庙。”\[5\]可见,土地庙早于牛神庙,牛神庙又早于雷神庙。换言之,牛神庙前身是土地神庙,最后又有了雷神庙。从土地庙到牛神庙,从牛神庙到雷神庙,勾画出它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轨迹。土地神、牛神、雷神,虽有先后,但三者兼容,三神合祭一庙。多神合庙,是古代乡村社会财力和物力有限条件下,神灵崇拜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见,乌卵山的确极为神奇,它不仅是土地神显灵之地,又是牛神和雷神的出生地。它名为英灵山,的确名副其实。但后来土地神名声渐被雷神和牛神湮没,人们只知道后二神了。

  此外,榜山村也有雷神故里之说。道光《遂溪县志·坛庙志》:“雷祖庙,在县南一百三十里,榜山村前,即古石牛庙。昔有盗牛过庙,化为石,屹立巍然,故名。庙创自唐朝。”这个记载的主要内容,与英灵村牛神的传说大同小异。但是,它却不是异文,而是雷神和牛神起源于另一村的重要文献。道光《遂溪县志》卷7:“榜山村,县西一百四十里,谢、王二姓世居。”同卷又:“乌卵山村,即古英灵村,县南一百四十里,雷祖故里,(陈姓)后裔居此。”榜山村为谢、王二姓世代所居,英灵村则为陈姓所居。今榜山村与英灵村一样,属雷州市附城镇。榜山村在英灵村北12公里,距离雷州城约5公里许。可见,榜山村的雷神庙和石牛庙并不是英灵村的石牛庙和雷神庙,榜山村的雷神和牛神传说,是雷神和牛神祖地的又一新说。榜山村是座古老的村落,村里有汉代陶瓷及金银器物出土,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当地父老说,当年石牛庙和雷神庙香火旺盛,庙有石牛、石龟等石雕12尊,其石牛像保存至今。可见,榜山村与英灵村一样,同是雷神和牛神的发祥地。

  为何英山村与榜山村都有牛神和雷神庙,都被说成是牛神和雷神的发源地呢?这原因是,英山村与榜山村一样,也在英灵冈下。两村相距不远,行政上均属遂溪县之冯村社。两村都说自己是牛神和雷神的祖源,是一种本村立场的表达。

  雷神故里还有海康擎雷山之说。宋祝穆《方舆胜览》卷42:广西路雷州府之雷公庙,引南宋丁谓撰《记》说:“《旧记》云:州南七里有擎雷水,今南渡是也。始者,里民陈氏家无子,因射猎中获一大卵,围及尺余,携归家,不知其何名。忽一日,霆霹而开,遽生一子,鞠育抚养,遂成其家。乡俗异之,曰雷种。陈天建二年也。今庙曰震显。”\[6\]宋仁宗干兴四年(1026),丁谓贬徙雷州。丁谓所撰之《记》,当作于干兴四年以后。他文中所引《旧记》,是唐代的《雷州雷神庙记》。“陈天建二年”,当是“陈太建二年”之笔误。可见,在雷州城南七里的擎雷山下,也是雷神的起源地。但雷神起源于擎雷山之说,在明代已相当模糊。万历《雷州府志》:“(府城)南十里曰擎雷山。形如列屏,茂植葱翠,环拱郡治,即案山也。俗传陈氏为雷震,与雷敌,不死,故名。”这个记载与唐代《古记》不同,但“陈氏为雷震,与雷敌不死”的话,仍隐含着雷神起源于擎雷山的痕迹。

  可见,雷神的祖地有遂溪英灵村、榜山村和海康擎雷山等三说。在这三说中,故事的主干是相同的:第一,雷祖均起源于大卵;第二,雷祖均姓陈;第三,故事发生的时间,均是南北朝的陈朝时。可见,三说是同一个故事。唯一不同的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这当是由于英灵冈地域较宽所致。万历《雷州府志》:“城北五里曰英灵冈,即府治主山,高二丈,出自螺冈岭,逶迤曲折百余里,至此奔起。一冈如屏如几,立于郡后。其地在陈太建二年出雷英灵,故名,即乌卵山也。”英灵冈是一条绵延的山冈,其山脉所至,均可有雷英灵的传说。擎雷山,是“府治案山”;英灵冈,是“府治主山”,二者联系比较明显。海康的擎雷山和遂溪的英灵村和榜山村一带,可能是牛神和雷神的发源地。

  当然,由于历史变迁,擎雷山与英灵村、榜山村在雷神文化中的地位也不同。在上述牛神起源的传说中,英灵村的牛为客人所“驱”,而榜山村的牛却是客人所“盗”。在这一“驱”一“盗”之中,两村人对客人的感情相差万里。这是因为,英灵村居民是陈氏后裔,他们的祖先正是“驱”牛者;而榜山村居民是王、谢后人,与“盗”牛者没有血缘关系,自然就成了“盗”牛。同理,由于英灵冈雷神庙一直有后裔血缘情感的注入,他们与雷神的情感是正向关系;而擎雷山由于没有血缘感情参与,所以它在唐宋时是雷神的起源地,但到明清时就变为“与雷敌”的对立关系了。在民间口传文化中,由于没有活的血缘参与和延续动力,历史在数百年间竟然可以使一个神话传说发生根本的质变。

  三、上古:雷神崇拜的文化背景深厚

  雷州之名,始于中古的唐代。上古时期,雷州在秦代属象郡,在汉代属交州合浦郡徐闻县。班固《汉书·地理志下》:“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桓合,属交州。户万五千三百九十八,口七万八千九百八十。”汉代合浦郡首府在徐闻县,所辖五县除了徐闻,高凉,合浦县外,还有临允、朱卢。徐闻县相当于今广东湛江的徐闻、海康、遂溪等地;合浦县相当于今广西的合浦、北海、浦北、灵山、横县、钦州、防城、博白、陆川、北流、容县和广东廉江等地;高凉县相当于今广东的茂名、阳江、阳春、电白、化州、吴川等地;临允县相当于今广东的新兴、开平等地;朱卢相当于今海南省琼山等地。古代合浦郡地域宽广,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和越南接壤的广大土地。

  合浦郡地处荒蛮,原始文化惊世骇俗。合浦郡,先秦叫“噉人国”。《墨子·节葬下》说:“昔者越之东,有輆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与居处。”輆,《广韵》:苦亥切;上声,海韵,溪母,读如凯。輆沭,与乌浒、合浦,音近,当是同一地名不同时代的拟音。先秦輆沭国,汉代叫做合浦蛮,或者乌浒蛮。《后汉书·南蛮传》“光和元年,交址、合浦、乌浒蛮反叛。”《后汉书·乌浒传》:“其西有噉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娶妻美,则让其兄。今乌浒人是也。”对于乌浒的地理范围,唐李贤注引三国万震《南州异物志》:“乌浒……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这段引文,在万震《南州异物志》的原文是:“交、广之界,民曰乌浒,东界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7\]广州之南与交州之北一带,就是合浦郡的疆域。

  上古时期,雷州所属的合浦郡徐闻县的雷神崇拜史书没有多少记载,但也有些许痕迹。“乌浒”之名,当源于徐闻的乌雷卵。汉代的合浦郡徐闻县有乌雷卵山,合浦县有乌雷山。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8载,陆州有乌雷县。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钦、廉海中有沙碛,长数百里,在钦境乌雷庙前。”\[8\]乌雷山在钦州西南170里,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2:“乌雷,今钦州西南百七十里。”合浦县的乌雷山、乌雷岭、乌雷港、乌雷县、乌雷州等,与徐闻县的乌雷卵遥相呼应。从乌浒蛮和合浦郡乌雷卵等记载中,可以窥见上古时期雷神崇拜的踪迹。

  四、雷祖庙从遂溪到雷州的迁徙过程

  由于政权的干预,英灵村和榜山村的雷神庙发生了迁移。这首先表现在行政区划的变化上,把雷神庙从遂溪县转移到雷州府。这是因为,第一,英灵村和榜山村离遂溪县远,而离雷州府近。雷州府在祭祀和管理上,比遂溪县方便和直接。第二,遂溪县是雷州府辖的下级单位,当雷州府需要雷神庙时,遂溪县即使不情愿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其次,表现在雷神庙的地理迁移上,即把雷神庙从雷州城北的英灵村迁到雷州城南的英榜山。明万历《雷州府志》卷3:“(雷州府)西八里曰英榜山,高二丈许,盘围五里,上有雷祠。”英榜山在今雷州城西南,今距25公里。此山为何叫“英榜山”,《雷州府志·地理志》说:“英榜山……左右皆民居,号英山。梁开平四年,都知兵马陈襄驻师白院,出榜示民,故名英榜山。”这里,把“英榜山”的“榜”解释为出榜安民,不足信。这是因为,第一,英榜山与白院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驻师白院并不等于驻师英榜山。如果驻师白院并出榜安民成了地名的话,那只能是“白榜院”。第二,“出榜安民”成为地名,与地名学原理不符。地名是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命名原理大多以实体性大地景观为主,如汉合浦郡岩州的命名,《新唐书·地理志七上》:“岩州……调露二年,析横、贵二州置,以岩冈之北,因为名。”虽地名也可以事为名,但短暂的“出榜安民”与历史地名“英山”杂合而成,实属牵强。英榜山又称“英山”,显然是对雷神祖地“英灵冈”、“英山村”的沿袭。英榜山的由来,当是由雷神故里英山与榜山的合并。雷神庙由遂溪县英山和榜山迁移至雷州府城西南以后,保留了原来的文化习俗:第一,雷神和牛神依然共庙祭祀。第二,神庙迁移以后,地名“英山”也一同沿袭。因此,英榜山得名,当是从雷神祖地英山和榜山而来。后人不加详察,有瞭望文生义的臆断。

  英灵村与榜山村的雷神庙是怎样从遂溪县迁到了雷州府的呢?神庙供奉神奇的神灵,神庙迁徙自然也需要奇妙的神迹。明万历《雷州府志》卷11载:

  英山雷庙,在郡城西南八里英榜山……旧在州城东北五里英灵村,后梁干化间,风飘庙宇,二梁于英榜山石神庙堂西,故徙庙就焉。东仍塑石神像,西塑李太尉像,而为三。

  在中国古代,神灵是头等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9\]虽“国之大事”分为祭祀和战争两大类,但结果却集中在祭祀上。《说文》:“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10\]祭,即“以手持肉”,向神灵祭献。《左传》的“膰”,就是祭神的熟肉,脤是祭神的生肉。故《榖梁传·定公十四年》:“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军队祭祀战神蚩尤时需用生肉,称为“脤”。故祭祀又称“脤膰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汉郑玄注:“脤膰,社稷宗庙之肉,以赐同姓之国,同福禄也。”因此,国家大事中的两件,其实都与祭祀神灵有关。故《左传·文公二年》云:“祀,国之大事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神庙迁徙是大事中的大事。因此,在传说中,雷神庙的迁移被说成超自然的灵异事件:它表面上是飓风把英灵村雷神庙的大梁吹到了英榜山石神庙西,而深层原因是因神灵自己的意愿。人们只是顺应神意,才把雷神庙从英灵村和榜山村迁到了英榜山。迁庙的时间,在后梁太祖朱温干化年间(911—912)。对雷神庙的迁移,宋仁宗大中祥符二年年(1009)任雷州军事的吴千仞《雷庙记》记载更详细:

  至干化二年八月十六日夜,飓风大作,庙堂忽失二大梁,访寻莫知所在。有地名英榜山,原立石神,去州五里许,有军士入山采木,忽见二大梁,在石神之西。因申州,尚书率官吏诣其所,验之,乃庙堂所失之梁也。盖知神托风雨迁移,若有择地而居。知州谓其灵异,构材连石神造庙宇。自是神灵益显,官吏所祷,应如影响。犯神必死,求者必应。\[11\]

  《雷庙记》记载更详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间更具体,从笼统的“后梁干化间”到更确定的后梁干化二年(912)八月十六日夜;二是飓风吹走英灵村雷神庙大梁的情节更生动。但两者的主干却是相同的:一是英灵村雷神庙的迁移,是大风吹垮了庙宇,大梁飞到英榜山,这便是“神托风雨迁移”。第二,英榜山与英山村和榜山村一样,也原有石神庙。按此说,英榜山神庙虽是牛神与雷神同一庙宇,但牛神却不是从英灵村或者榜山村迁来的,而是英榜山“原立石神”。因此,人们把英灵村雷神迁到英榜山后,在此地原有石神庙基础上扩建庙宇,出现了雷神与牛神同庙的格局。这便是英灵村雷神庙从遂溪县迁到雷州府的具体过程。

  在神庙迁徙传说中,有可质疑的地方。第一,迁移神庙本应是十分谨慎的大事,神庙应完整地迁徙,岂可割裂同庙的神只,只迁其中之一?第二,英灵村和榜山村牛神庙均有起源的传说,英榜山却没有。说英榜山原有牛神,值得怀疑。第三,英灵村和榜山村原来雷神和牛神本来同庙,迁移至英榜山也必然雷神和牛神同庙。既然英榜山雷神是迁来的,为何牛神却不是呢?因此,从宗教逻辑和崇拜心理上说,英榜山的雷神和牛神都应是从英灵村和榜山村一同迁来的。

  在英榜山雷神庙迁徙的传说中,英榜山至英灵村的距离有不少歧异。多数记载是,英榜山去州5里许;《雷州府志》说英榜山在郡城西南8里,二者相差不少。英灵村距州城的距离,《雷州府志》说有5里,《重建石牛庙记》说英灵村在雷郡北去10里许,吴千仞《雷庙记》说2里,三者之间相差数倍。综合二者,英榜山至英灵村的距离,最短说7里,最长说18里。这种差异的产生,也许与飓风吹走雷神庙大梁的传说是否可信有关。从英灵村到英榜山,距离近20里,飓风能把大梁吹走这么远?基于常理,因此二者的距离有了缩短的趋向,以增强传说的可信度。其实,传说不能用历史真实的眼光去检验。

  五、雷神庙迁徙的真实原因

  神话虽只是神话,但神话的产生也并非无缘无故。在英榜山雷神庙迁徙的神话传说背后,隐藏着雷州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

  上古时期,由于合浦乌浒蛮夷与官方冲突剧烈,合浦雷州一带战争频繁。仅在东汉时期,大型战争就有五六次之多。《后汉书·安帝纪》:元初三年(116)春正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反叛。二月,遣侍御史任逴督州郡兵讨之……三月辛亥,日有食之。丙辰,赦苍梧、郁林、合浦、南海吏人为贼所迫者。”这场战争持续到本年冬十一月,才以苍梧、郁林、合浦的“蛮夷降”而结束。《后汉书·灵帝纪》:“光和元年(178)春正月,合浦、交址乌浒蛮叛,招引九真、日南民,攻没郡县。”这场战争延续到光和四年(181)才结束。《后汉书·马援列传》:“交址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12\]东晋末年,卢循攻下合浦。《宋书·杜慧度传》:义熙七年(411)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13\]梁陈之间,战争也影响到了合浦。《陈书·杜僧明传》:“交州土豪李贲反,逐刺史萧谘,谘奔广州。台遣子雄与高州刺史孙冏讨贲。时春草已生,瘴疠方起……至合浦,死者十六七。”\[14\]合浦交址乌浒蛮起义,规模大时有数万人,攻下郡县60余城,甚至合浦太守来逵也被俘虏。《后汉书》卷8载:“交址屯兵,执刺史及合浦太守来逵,自称柱天将军”。

  战争迫使雷州府衙迁移。雷州古名合浦、合州、南合州。合浦是西汉武帝元鼎六年所立,属交州,领徐闻、高凉、合浦等5县。西汉时,合浦郡治在徐闻县;梁时,改名合州,郡治在雷州特侣塘:“至梁大通间,改为南合州(治)在特侣塘边。唐天宝二年,迁麻历村。贞元初,复迁特侣塘旧址。后梁开平四年,迁于平乐白院村,五代南汉,仍迁回特侣塘旧址,后又迁今卫治。元至元间,迁今郡治。”\[15\]雷州府治多在特侣塘,也曾迁到麻历村、白院村及其他地方。

  雷神庙的迁徙在后梁时期。开平、干化(907—912年)均是后梁太祖朱温的年号。在这个时期,雷州半岛上发生了以孟喜为领袖的黎族人民反抗官府的大起义。嘉庆《雷州府志》卷8:“雷祖庙……中为雷祖像,像附两翼,盖神飞天时然也……殿后为先代祠殿,前崇阶庭,下砌以石栏。栏上五石人跪焉,即《雷祖志》所载后梁开平四年神收黎贼孟喜等所化也。”虽然孟喜所领导的黎族大起义失败,孟喜等5位首领被镇压,但是大起义震撼了雷州。雷州城面临灭顶之灾时,府治被迫迁到了平乐白院村,海康县治被迫仓皇搬迁到擎雷江边。《太平寰宇记》载:

  海康县……朱梁开平三年,曾移州于擎雷江源,至刘氏伪命日,却归海康。\[16\]

  朱梁开平三年(909),即后梁太祖朱温三年。这一年,海康县衙被迫迁到擎雷水发源处,南汉时才迁回原址。不仅仅雷州和海康衙被迫迁徙,而且雷神庙也因之迁徙。在平定孟喜领导的黎族大起义过程中,据说雷神还显灵,帮助政府军平叛,有了“神收黎贼孟喜”的神异事件。可见,不仅雷神被迁移到政府新衙,雷神还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由此可见,后梁朱温开平至干化时期,既是雷州历史上天翻地覆的时期,也是雷神庙大迁移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当孟喜领导的黎族大起义进军雷州时,雷州府衙由特侣塘迁到了平乐白院村,海康县衙迁移到擎雷江边。在政治中心迁移的同时,雷州神权的象征——雷神庙也随同迁徙。这便是隐藏在雷神迁徙神话背后的真实原因,也是白院村雷神庙和英榜山雷神庙起源的历史原因。

  张应斌(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 嵇璜:《清朝通典》卷42,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 《万历雷州府志》卷3,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3\] 《道光遂溪县志》卷4,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

  \[4\] 穆彰阿、潘锡恩:《大清一统志》卷3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 《万历雷州府志》卷4,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6\] 祝穆:《方舆胜览》卷42,中华书局2003年版。

  \[7\] 李昉:《太平御览》卷786,中华书局1994年版。

  \[8\]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9\]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 许慎:《说文解字》上,中华书局1963年版。

  \[11\]《万历雷州府志》卷11,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12\]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13\] 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4\] 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5\] 阮元:《广东通志》卷5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6\]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69,中华书局2007年版。

  (本文原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