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唐至明清时期雷州城市历史地理初探

  雷州城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3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近年在雷州英利镇等地发现了10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出土了大量石斧、石网缀和陶器,说明雷州先民已在这儿过着耕海生活。(邓杰昌:《海康文物调查、保护与利用》,《海康文史》1986年第2期。后来他们开始逐步和中原交往,五帝时“已通声教”。(《遂溪县志·沿革》。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先秦时,雷州为“荆扬之南裔、商南越、周南海、周末百粤”。(《嘉庆雷州府志·沿革》。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因而其城池兴起极早,据明黄佐《广东通志》记载,公元前355年楚子熊挥奉命镇粤,至此开石城。1977年在雷州古港东南的硇洲岛发现战国时期的墓葬,出土楚铜剑等器物,1986年在雷州城古县治前出土战国楚青龙纹铜器,可为佐证。熊挥同时还建了一座楚豁楼,遗址在宋元的县治中,即今雷州市党校内。一般认为这是雷州最早的城池。自此,雷州城几经修葺,历代不衰,金城汤池,耸立南疆。其中唐至明清时期是其城市建设史上的重要时期,此时城池修建之频繁、规模之巨大、军事功能之突出,均首屈一指。故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城市的兴建及平面布局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唐至明清雷州城市的兴建

  雷州城在唐代为海康县治,海康之名始自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唐朝沿袭,为海康县治和合州州治。贞观八年(634年),刺史陈文玉具疏改古合州为雷州,并建造郡城。贞观十二年(638年)正月十五日“城工告竣”。(庄元贞:《雷祖志》。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陈文玉所修的城池当在今雷州旧城内。1983、1984年先后在雷城内城北管区旧参将府遗址(第一小学东面至党校)、党校附近及府巷等地基建工地,出土了200多块铭文砖及一些莲花纹瓦当。铭文砖呈青灰色,侧边有阳文模印隶书:“雷郡东城砖第九甲”、“雷郡城西城第五甲”、“雷郡城砖北城第一甲”、“雷郡城砖南城第十甲”、“雷郡城砖鼓角楼第八甲”、“雷郡北城天皇楼砖”等(邓杰昌:《海康文物调查、保护与利用》,《海康文史》1986年第2期。字样。根据“雷州”之名始于唐,宋称“雷州军”、元曰“雷州路”、明清称“雷州府”,故这些雷郡城砖当为唐代遗物,这也充分证明瞭唐雷州城故址在此,而且城墙坚固,局部已用砖砌。但因年湮代远,其城区范围无从考证,但城池的崇高和险固从出土的城砖可略见一斑。

  唐雷州城址之所以选在此,是与这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综观中国古代城址的选择,一般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地形、地势、交通和区域经济。城址对地形的要求,《管子·乘马》有精辟的论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即指城址选择要注意地形高低得宜,这样方可既省去修筑沟防,又便于城市引水,所以中国古代城市大多兴起在江河附近的台地上,雷州也不例外。它地处雷琼新生代盆地中次一级的构造单元——雷北凸起的南缘台地上,标高20至30米,地形平缓,地势较周围高亢乾燥,宜于居住和建城,周围又有湖水可供使用;同时,为加强防御,中国古代城址选择一般要求地势险要,或傍山、临河,或位于山谷之间,或面临大湖、大海。而雷州则“北枕英岭,南拱擎雷,时礼峙东,英榜列西,罗湖特侣,吞吐浩瀚,(《万历雷州府志·形胜·海康》。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另外交通是一个城市兴起的杠杆,雷州水陆交通便利,经城南港口可南至琼崖,东通闽浙,沿雷州半岛南下,即是著名的贯通亚欧非的海上丝绸之路,陆路有驿站可北上南下,畅行无阻,为岭海要冲;(《民国海康县续志·地理·舆图》。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达与否也对城市的兴起尤其是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尉缭子注释》卷一曰:“量土地肥硗而立邑建城,以城乘地,以地乘人,以人乘粟”,即是指城池要与周围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而唐代岭南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岭南地区首次交纳田赋,这反映出岭南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些为雷州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唐朝以后历代雷州城均设于此也充分证明瞭这一城址的优越性。

  南汉期间,城池因袭唐制,为海康县治,属雷州。干亨间(917—925年),大筑城池。康熙《雷州府志》云:“雷郡城池,始筑自南汉干亨间”;嘉庆《广东通志·建置》曰:“南汉干亨十三年(公元929年),创州治于古海康县治”。其中府志所云“始筑”,众多文献和考古资料已证实雷州城早在南汉干亨之前已在此修筑,故称“始筑”并不确切。而通志则认可了雷州在南汉之前在此城址上已建有城池,即古海康县治,南汉时再筑为州治,而且城池险固,瓮城依然甚隘。 

  宋代是雷州城市发展的高峰时期,城池多次筑构。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郡守杨维新建子城,周140步,高1丈7尺,下阔1丈,上阔9尺。(《嘉庆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这是南汉以来第一次大维修。其后最重要的是新城的修建,新城又称外城,它自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开始兴修,当年郡守王趯鉴于绍兴八年(1138年)“海寇陈旺长驱乘潮犯城南郊,纵火大掠,人莫能御”的深刻教训而“复筑外城,作女墙,辟四门”。(《民国海康县续志·地理·舆图》。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此外城依附旧城,只有东、南、西三面,东起旧城东南角,南下调会、老鱼街,转往崩城巷,然后折而北走,经伏波街而苏楼巷,直至旧城西南角。这是外城创建之始,但他“功未就”而他去。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右承议郎黄勋为代郡守,以土城不坚,改为砖砌。第二年南北城毕,东西未成而又去。1985年,修南城环城路时,在距离明代古城南门仅10余米的地方,发现古城墙一段,铭文砖40块,铭有“绍兴修城官砖”楷书,当为这次修城砌砖的遗物。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郡守赵伯柽循其旧规,“乃命益陶砖瓦,自西北三百四十丈,东壁半之,而东北壁堑山削成又一百八十丈,逾年咸毕。”(胡铨:《筑雷州郡城记》,见《嘉庆雷州府志·艺文志》。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至此,雷州外城完全竣工。新旧两城周长5里280步,城墙高2丈5尺,上阔1丈,下阔3丈,濠广5丈5尺,深1丈4尺,城外环筑女墙,辟四门,(《嘉庆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城池完备,规模宏大,屹若断岸,矗立长云。

  此后,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郡守王给、理宗淳佑十年(1250年)郡守储擢都曾先后因台风浸蚀城池而修葺,并于旧城之上构造四楼,使雷州城垣巍然耸立,气概万千。

  元初,雷州城历经战乱和台风的侵袭,城邑残破,而广西瑶族又屡屡侵掠,人民苦不堪言。海北道廉访司佥事吕统等认为,外城是内城的屏藩,如唇齿之相依,不可或缺,故于天历二年(1329年)筑城浚隍,高深如故。廉访司张添睡等也于元统元年(1333年)重修雷城,立栅门,筑羊马墙。(《嘉庆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从而使内外两城互为犄角,防御更为完善,越发地重天南,名驰百粤。

  明朝时,为进一步加强防御,又多次修城。洪武七年(1374年)指挥张秉彝在雷州大筑城垣,展其旧基,加之高大,垒石砌砖,辟四门——东曰镇洋,西曰中和,南曰广运,北曰朝天,建重楼,四角起角楼,东、西、北三门各置石桥,又环城浚池储水,周围长达6里。(《嘉庆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从此雉堞巍峨,城金池汤的雷州城益发险峻。

  另外,据《雷州府志》、《海康县志》等文献记载,正统、成化、嘉靖、隆庆以至明末,雷州城市都屡有修葺,但都没有超过洪武年间大修的规模。正统五年(1441年),指挥魏让砌城上驰道。嘉靖四十四年(1665年),生员莫经纬等奏请雷州府推官扬逢元重修新城,改土城为砖石。70年代建人民大道拆毁的伏波街至苏楼巷的墙垣即是这一新城的遗迹。

  清代雷州城屡遭台风侵蚀,破坏严重,如顺治九年(1653年),“飓风连作,城崩池坏”;康熙十年(1672年),“城东垣崩数十丈,又飓风频发,城上垛窝十坏八九”。(《嘉庆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因此城池也屡有修葺,顺治、康熙、干隆和嘉庆朝多次修筑,其中规模较大的是顺治十三年(1657年)所修。当年知府陆彪等人捐俸银等盖40间窝铺,并仿省城式样重新改造,将圯坏单薄之城逐一修筑高厚,城濠疏浚,而周围垛口具另式改造,焕然一新。(《嘉庆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同时,清代又在四门外百步处各建楼防守,城池更加险固雄伟。

  1938年,国民党侈言抗日,将城垣拆毁。今沿原城墙基修成环城公路。其中东、西、南、北城墙分别为环城东路、雷州大道、卖鱼街和环城北路,新旧两城间的城墙为环城南路,古城的四周范围十分清晰。另外,南门“广远”门额,明洪武年间遗物,现镶在三元塔公园城楼上,府学宫南宋孔子与弟子像碑刻、明万历魁星碑、县学宫的清代“乡贤碑”、“棂星门”石额都存放在雷州市博物馆中。

  二、唐至明清雷州城市的平面布局

  (一)城市格局

  唐至明清时期雷州城市的格局前后变化较大,南宋绍兴十五年之前,雷州仅一座城池,即宋至明清的旧城,也称子城。其城区范围根据历代府志及县志可知,是后世子城的范围,为一长方形城池,其城墙拆除后沿城基建成环城马路,东墙即今环城东路北段,南为环城南路,北为环城北路,西为雷州大道的中北段。绍兴十五年以后,郡守王趯等人在旧城之南循其南界修建了一座半圆形城池,这样新旧两城形成外似一城实为两城的形式格局。城池总面积至清中期已达32平方公里,城墙周长5里多,城濠长达6里有余,规模宏大。南宋之所以在旧城之南再筑新城,主要是因为进出雷州的水路港埠主要在城东南的南渡河,盗匪多由此入城,于旧城南建外城可作为内城的屏障,关于这一点,洪泮洙有精辟论述:“雷郡新城实内城之屏障,唇齿相依,不可或缺。如丁亥狼兵围雷,自七月至九月,师劳卒疲,内城晏然无恙,止劫新城而去,非新城捍卫之力乎”?(《康熙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除此之外,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城的建设和发展,如明清时期新城坊市的增加和向城门内外的发展正说明瞭这一点。也正因为如此,以后历代雷州城虽屡经修葺,却一直保持着这种格局,仅是加大加固而已。

  (二)城市的主要街道和交通

  雷州城内交通畅达,以陆路为主,其间纵横交错的街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通网络系统。它们通过城门与城外交通连为一体,形成便捷的内外交通。根据历代的府志、县志的文字记述和舆图可知,至迟在明朝时期,雷州街道网络已形成,清代进一步完善。其中旧城街道形成时间较早,街道多为建城时所设,有所规划,故较规则平整。同时受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影响,其主要街道也多为东西、南北走向,且与城门相通。据万历《雷州府志·建置》记载,其中连通东西城门的街道一条,长约1里,称东西街,为今镇中东、西街所在;连通南北城门的街道一条,长约2里,称迎秀街,即今广朝南、北街,两条主干道交于城中心偏东位置,形成十字形交叉,构成旧城交通网络的基本架构。另外,旧城东西向的街道还有中正巷、西街等,西街又分大、小西街,“司狱司南直上,呼曰‘大西街’,恺悌坊西,呼曰‘小西街’”;(《万历雷州府志·建置·坊表》。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南北向的街道有位于北部偏东方向著名的大新街,以及旧城南部的高树巷、企岭巷、九曲巷、草桥街等。

  新城街道形成较晚,主要在明清时期。受地形和修建时间等因素影响,街道多弯曲自然。其纵贯新城南北的弯曲通街由北向南分别是曲街、南亭街、双土地组成,东西向的街道有苏楼巷、卖鱼街、当铺巷等,它们构成新城的交通网络。新旧两城的主要街道在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由知府魏瀚“伐石铺砌”,(《万历雷州府志·建置·坊表》。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今城中一些街道还遗留有明代的青石路面。

  另外,雷州城外也开辟了一些街道,如十三行街、一桥街、二桥街、打石街等,它们多形成于晚清时期,如二桥街附近,根据清初屈大均的《谒伏波祠》所云:“柳叶阴阴照雾烟”,可知这儿还是一片郊野,街道还未开辟。

  (三)城市的功能分区

  唐代以后,雷州城市日趋兴盛,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功能相对集中的较明显的地理区域,即功能分区。唐至明清时期雷州城主要有如下几个功能区:

  官衙文教区:官衙是一个城市的指挥机构,因此官衙区往往在城市布局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雷州城亦如此。它地处中国南疆,唐至明清时期一直是雷州半岛的政治中心,譬如它既是历代海康县治地,还是唐代郡治、宋代军治、元代路治和明清府治所在地,同时它还是中国南疆边关重镇,因此军政官衙机构众多。历代《雷州府志》、《海康县志》的舆图和文字记载显示,雷州的官衙区主要集中在旧城西北部。包括海康县治、雷州郡(军、路、府)治,还有监狱署,元宣慰司(明雷州卫、清参将府)、左营、右营、火药局、武行署等。雷州官衙区之所以位于城西北部,一方面与中国古代城市官衙布局特点有关,中国古代城市官衙布局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官衙往往居于城邑中心或地势高处,这样才能体现出它们所代表的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而雷州城西北部地势略显高亢,因此雷州衙署设置于此,有高屋建瓴之势,利于防守;另一方面历史上雷州周围多盗匪,它们多沿海路从城南进攻,而旧城位于新城之北,有新城作为屏藩,旧城的官衙安全才有保障。

  另外,由于受中国古代学在官府、教师同时拥有政府官员身份以及教育主要功能是培养官员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官学一般都设在官衙附近,雷州城早期的文教区也是如此。它主要设在城西北的官衙附近,如宋代始建县学宫和府学宫于此,雷州的第一座书院莱泉书院也于此时在寇公祠兴修,贡院则在学宫稍北处,从而在这里形成密集的文教区。明代以后,雷州文化教育发展迅速,仅城区就有9所社学和怀坡、崇文、文会、雷州(今湛江师范学院前身)、平湖(莱泉)5所书院。这些社学和书院除一部分在官衙区附近外,大多集中在旧城东南部,如著名的雷阳书院即位于此,(《民国海康县续志·地理·舆图》。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因而在这一带新城新的文教区。

  居民区:雷州早期的居民区也和中国都城一样,是一个个被街巷分割的方形或长方形的单位,叫坊,如明代的21坊,后来新建的居民区称里,如下河里、灵山里等。宋代以前居民区设在封闭的坊墙内,宋代以后,逐步开始和工商业区杂处,并开始沿街布设,形成连片,每个居民区都有巷口楼或牌坊标志。据万历《雷州府志·建置·坊表》记载,明代雷州城有21坊,其中位于旧城的有迎恩、镇宁、安仁、桂叶、中正、乐安、贵德、明善、恺悌、守廉、澄清、官贤、拱宸、西湖共14坊,位于新城的有文富、调会、登云、南亭、解元、宁国、文昌等共7坊。这表明旧城是最密集的居民区。清中叶以后,随着人口的发展,居民区进一步扩大,又新增10个坊。(《嘉庆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其中除仁里、荐贤和龙兴在城内外,其余的主要出现在旧城四水关内外。东关外有兴贤、富教、宜稼坊,西关有昭贤、守富坊,南关有永宁坊,北门外有那芦坊。这些新坊的增设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区面积的拓展和居民区向城外扩展的趋势。

  清中叶以后,由于雷州港内外贸易的兴盛,雷州口海关在今关部康皇庙北设立。遂使这里成为繁华的商业区,而居民也大量涌入新城,在这里形成新兴的居民区。当时,新城主要的居民区有曲街、苏楼巷、钟楼里、灵山里、下河里等。这些地方如今仍保留了许多府第和祠堂,如岭南“三大清官”之一的陈端清公祠就位于钟楼里,翰林院编修陈观楼故居观察第就位于下河里,典型的雷州民居宋屋巷位于灵山里。

  商业区:城市作为一个乡村对立物而存在的人类居住形态体系,经济功能是其最重要职能之一。雷州也是如此。雷州在历史时期虽然一直为边关军事重镇,但同时它又是历代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其商业区同样是城市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以前,雷州城的市场和同时代的其它中国城市一样实行封闭集中的管理制度,市场设在指定的坊内,实行封闭集中管理,日中而市,日没收市。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雷州城的市场也逐步推行开放的管理制度,工商居民区杂处,市场沿街布设,形成众多的商业区。宋至明中叶,雷州的商业区主要集中在旧城,其中旧城中的两条东西、南北向的主干道即今镇中东、西街,广朝南、北街是最重要的商业区,店铺密集,货物品种繁多。另外,大西街、小西街、嘉岭和大新街的商业也很兴旺,人烟鼎盛。如大新街,主要经营苏杭布匹、日用百货,亦有书店、药房、制笔等业,镇中东路的酱料、糕饼、药材、蒸酒、粮食,镇中西路的饮食、钱庄、理发等业也十分兴盛。这些街道的市场时由一个个的店面组成,它们或彼此共墙,或紧相连接,多前为店铺,后为仓库或宿舍。与此同时,城南商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明朝时,来往的货船沿南渡河支流南亭溪直达城西的西湖惠济东桥,但东西行人来往不便。于是明太监张永跨南亭溪架一桥,方便行人。但由于桥横溪上,船舶只能停在桥南。嘉靖十三年(1553年),终以商旅苦于搬运,笨重的货物有止于城南之势,知府黄行可便以石砌桥门,又疏浚溪流,重至惠济桥下。“舟楫运货,从桥下乘潮而过”,“山程水驿,从无阻截之区,攘往熙来,并鼓康衢之腹”。( 《嘉庆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但城南商业已崛起,有与城内平分秋色之势。

  清初,由于二桥横截南亭溪,船舶大多在关部附近停泊,加之海关又设于附近的康皇庙北,货物上落多在此。因此商业中心已移至城南即新城。虽然大新街仍为重要商业区,但南亭桥、曲街、一桥、二桥的商业更为兴盛,形成繁荣的商业密集区。其中南亭街以布匹、药材、纺织为着;二桥街则以土扎、油糖、铜铁、竹木、缸瓦有名。曲街不仅有繁荣的商业,而且手工业也密集,有铜铁、首饰、纺织、木作、石刻等行业。新城商业虽屡遭兵火,但仍欣欣向荣。而城门附近也因交通便利发展成商业区,如南门市和西门市等。(《嘉庆雷州府志·地理·墟市》。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

  三、结束语

  纵观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唐至明清阶段,雷州城的修筑十分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的修建就有20余次,其中尤以明清为最,达10余次,这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是少见的。雷州城的发展之所以形成如此特点,一方面是因雷州自然灾害频繁,对城池的破坏严重。雷州地处南亚热带温润气候区,又兼有热带海洋气候特点,降雨量大,每年降雨量平均为1700毫米,最高可达3000毫米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同时它又濒临大海,常受海潮侵袭,形成于南太平洋的台风又多在此登陆,每年平均在3次以上,(雷州市规划局:《雷州市规划资料·全市概况》(内部)。广东省雷州市规划局藏。加之水、旱、雷等灾害的袭击,雷州城损毁不仅频繁而且十分严重,因此修筑也十分频繁,这一时期因自然灾害而筑城的有近半数,康熙、顺治年间的筑城就是典型的自然灾害破坏导致的;另一方面与雷州城突出的军事职能密切相关。雷州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它南控珠崖,西控交趾,担负着监视海南岛、交趾、日南及九真的重任,其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万历《雷州府志》论曰:“雷控三县几于千里,高廉列其北,琼莞峙其南,中央夹西海而若断,若引譬人之身,其犹喉也,三郡有警,雷必中之,若廉之池,琼之黎,当与雷终始”。因此每当海南岛或交趾等地发生动荡,中原王朝大都以雷州城为指挥部或调动雷州的军队去征讨,如宋至和间(1054—1056),黎民造反,朝廷急派熟悉军事的张纮为雷州知府,以评定黎民的反叛,又如明万历三十六年(1609),交州夷人又反,副总兵署雷州参将杨应春征之,有功,立纪念碑;(《万历雷州府志·兵防志》。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藏。而且雷州又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口,担负着保证丝路贸易正常化的责任,因此这种独特的军事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城池的军事职能十分突出。这在历代雷州城池的建设、拓展方向、城池的设置等方面都体现得非常充分。如雷州最早的楚石城的兴建、南宋时外城的修筑、城中历代军事机构及设施的设置、大量军队的驻扎等等都说明瞭这一点。另外,雷州虽然地处边陲,但仍然是历代王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城市布局也同样受到中国都城的深刻影响,如官衙位置的选定,直通城门并相交于城中心的东西、南北干道的开辟,功能分区的形成,封闭或开放的城市管理制度的推行等等。不过,雷州城市的布局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如外城道路的开辟及其走向,依据自然地理形势因地制宜设置的功能区等。

  赖琼(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

  (本文原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