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古代雷州俚人文化初探

  雷州地处南海滨圻,古称蛮荒要服,聚居着百越族的俚僚瑶僮侗落,而以俚人为最。几千年来,俚人文化在雷州影响深远,现就搜集到的资料与浅识,与大家商榷,有不妥之处,请给予指正。

  一、古代雷州俚人系黄帝亲族嫘祖后裔

  唐虞时代,雷州已入职方。“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时,娶西陵方雷氏之女嫘祖为正妃,生二子,一为玄器,二为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为帝时,他统辖的地域已南至于交址。尧治天下,南抚交址。“尧命羲和宅南交,舜巡狩至衡,则岭南之区当在唐虞时已入职方。”(明万历《雷州府志·事纪》。

  舜是颛顼的后代,舜巡视地方教化,南抚交址,病逝于苍梧,陵寝九嶷,德被南天。雷州地处蛮荒要服,亦受日月所照,声教已通。

  古代雷州的俚人是嫘祖的后裔。“黄帝居轩辕之岳,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嫘祖乃西陵方雷氏之女。“黄帝十二姓中之厘姓,即为嫘祖之后。”(何光岳:《南蛮源流史》335页。厘与俚声同,“雷、俚、黎三字,自东汉至隋唐,声类皆在来纽。”(罗香林:《中夏系统中之百越》第196页,民国32年。俚人又称里人、黎人或是雷人。“黎人属羌人的一支,与黄帝族是亲族。他们由西向东迁至黄河中下游,夏商时族类繁多,后遭商朝征讨,一部分俚人逐渐南迁至长江以南,以百越族氏混合。”(何光岳:《南蛮源流史》335页。尔后,再迁徙岭南。“岭南的俚人还有一部分定居雷州半岛。”(何光岳:《南蛮源流史》348页。

  雷州半岛西海岸一带的遂溪鲤鱼墩贝丘遗址,雷州的博抱山、覃态岭、英楼岭、兰园岭、英典北、西湾岭、流沙寮岭等山岗遗址,徐闻的华丰岭山岗遗址,是雷州先民的发祥地。我们在这些山岗遗址中,采集到1000多件石斧、石、石环、网坠等磨光石器和有段石器,经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雷州先民生产生活用具。我们还在这些山岗文化遗址中采集到不少夹砂陶片、几何印纹陶片、篦纹陶片、绳纹陶片、夔纹陶片,云雷纹陶片。彭适凡在《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中指出:“不论是印纹软陶还是印纹硬陶的文化遗存,其社会发展程度都基本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其絶对年代则相对要晚。”

  云雷纹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表达纹饰。俚人崇拜雷神,喜欢把云雷纹装饰在器皿上的习俗。依据雷州市博物馆在雷州西南境内的覃典、迈熟等地征集到出土的云雷纹铜鼓(北流型)与云阳纹双菱网状铜鼓(万家坝型)、几何纹陶片、夹砂陶片、云雷纹陶片推论,俚人应在春秋时期已迁居南荒要服的雷州。

  史志记载最早开发雷州,把雷州划入疆界版图的是“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筑楚豁楼,以表其界。”(民国《海康县续集》。楚荆多蛮夷,蛮夷即蛮俚。“其在唐虞,与之要质,故曰要服。夏商之时渐为边患。逮于周世,党众弥盛。宣王中兴,乃命方叔南伐蛮方,诗人所谓‘蛮荆来威’者也。”(《后汉书·南蛮传》。楚子熊挥开拓雷州,不妨有俚人随之而来。俚人在雷州日趋壮大。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挥师平粤,略地至雷置合浦郡设徐闻县。延至东汉“建武十二年,九真缴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封为归汉里君。”(《后汉书·南蛮传》。蛮俚即是俚人。建武十六年,交址女子征侧征贰反,“于是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后汉书·南蛮传》。汉时,俚人在雷州乃至粤西地区可谓人多势众,雷州是他们的领地。忠事梁、陈、隋三朝的冼夫人,就是俚人酋帅,她统领高雷琼俚洞三千,还有广州的俚人酋帅陈文彻。可见,岭南也是俚人的势力范围。

  唐初,“州旧有瑶僚与黎诸贼不时劫掠,一闻雷祖刺史,本州诸贼皆惧,遂自相率归洞远去矣。”(《雷祖志》卷之一。陈文玉治雷有方,威德备至,教养并行,实现了雷州的大一统,俚人与瑶僚化干戈为玉帛,顺从刺史陈文玉,雷郡获享国泰民安。

  至后梁开平四年,黎贼发、符、孟、喜等倡乱,“不输税粮,钦差都知司马陈襄直发十二戈船征黎”。可见俚人的势力在雷州仍强盛不衰。如今雷祖祠内保存有四个降服黎首的石雕。宋代绍圣四年(1097年),苏辙贬雷州有《东楼》诗曰:“归去有时无定在,漫随俚俗共欣欣。”元符元年(1098年),秦观谪居雷州时亦有《雷州书事三首》记述雷州俚人的“驼越风俗殊”和郡城俚女勤劳品质以及俚女之众多,“旧传日南郡,野女出成群,此去尚应远,东门已如云,蛮氓诧丝布,相就通殷勤,可怜秋胡子,不遇卓文君。”可见,在宋代已是“自汉末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今衣冠礼乐盖斑斑然”(《雷祖志》卷之一。的雷州,俚仍然聚居郡城,其文化底藴仍然是雷州民俗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予居海康,农亦甚惰,其耕者多闽人也”(明万历《雷州府志·文艺》。,汉闽人逐步迁居雷州,带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艺,对雷州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落后的俚人面临着严峻的选择,是慕化内属,还是远徙他乡?蒋廷瑜先生在《铜鼓史话》中指出:“东汉时代的‘乌浒人’,到两晋南北朝时代则叫‘俚人’或‘俚僚’。到唐代,这些部族的絶大部分与汉族融合,成为壮族和汉族的一支。但也有一部分保留着原来的民族特性,发展成为海南岛上的黎族。‘俚’、‘黎’和‘雷’的读音相近,也可以看到其中的密切关系。”唐宋以后,雷州的俚人大部分接受慕化内属汉闽人的姓族,小部分俚人远徙海南,成为海南的黎族,或北移广西成为壮族。俚人从此在雷州渐渐地消失。

  唐天宝年间雷州“户四千三百二十,口二万五百七十二”(《旧唐书·地理志四》。。宋元丰年雷州“户一万三千七百八十四”(《宋史·地理志六》。。元代的雷州户口“府户九万一千一百三十四”(清嘉庆《雷州府志》。。“民洪武二十四年府共户四万五千三百二十五,口二十二万五千六百一十二”(清嘉庆《雷州府志》。。于此看来,封建王朝时代不可能从福建闽南迁徙几十万人至雷居住。但是,目前雷州乡村95%以上的族谱都是记载着他们的始祖迁自福建莆田、建阳等地,却也为奇,目前雷州仍保留着几百条带有“那”、“调”、“麻”、“万”等古越语村名,雷州城周围就有下广、山柑、麻演、武黎、麻扶、南山、韶山、孟山、芙蓉、卜扎、调爽、墨城、黎郭、龙头、下岚等村。这些古越语地名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俚人信奉雷神与云雷纹铜鼓文化

  俚人系黄帝亲族,嫘祖后裔。嫘祖乃西陵方雷氏之女,黄帝娶为正妃。皇帝时,方雷氏有雷公为皇帝重臣、专管医事。“皇帝命雷公、岐伯论脉。”(皇甫谧:《帝王世纪》。俚人则以雷公为荣,雷公逝世后,俚人奉为雷神崇拜,每到一地就建雷公庙,或命其地为雷山、雷水以表对雷神的崇敬。

  俚人迁居雷州后,发现此地多雷。一年四季有三季打雷,雷鸣电闪、轰烈壮观。俚人欣喜若狂,认为这就是他们信封雷神的故乡。于是,他们就命出许多带“雷”字的山水名:擎雷山、擎雷水,则有举手膜拜敬崇雷神之意,雷公山、雷公塘、雷公窟、雷高、雷神是至高无上的,于是乎,就在英镑山建雷公庙。“雷州之西有雷公庙,百姓每岁配卒造连鼓雷车置于庙内。”(唐刘恂:《岭南録异》88页。每年二月开雷,六月酬雷,八月封雷三次大规模祭雷仪式活动,以表敬雷,以示敬祖。

  同时,俚人还把云雷纹装饰在器皿上,以至时时刻刻都在敬念雷神。1982年,雷州市进行文物普查时,在企水的覃态岭、博抱山、英楼岭文化遗址、英利的英典北、西湾岭文化遗址中,采集到不少几何纹、夔纹、云雷纹陶片。云雷纹是俚人信奉雷神的表敬纹饰。他们不但把云雷纹装饰在陶器上,也把云雷纹装饰在铜鼓器皿上。

  1989年,英利镇覃典村出土一面铜鼓,高483厘米、宽77厘米,鼓面与鼓身都饰满云雷纹与几何菱纹,是典型的云雷纹铜鼓,现珍藏在雷州市博物馆。云雷纹铜鼓亦称为雷鼓,是俚人所铸造。裴渊《广州记》载:“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用来敬奉雷神的铜器,“雷人辄击之以享雷神,亦号之为雷鼓云。雷,天鼓也,霹雳以劈历万物也。以鼓象其声,以金发其气,故以铜鼓为雷鼓也。”(屈大均:《广东新语》438页。生活在雷州的俚人把云雷纹铸饰于铜鼓上,是他们敬崇雷神的标志,是区别于其他北流型铜鼓的不同特征。《雷州府志·古迹篇》载铜鼓有三在英灵庙,古时飞来,围径五尺许,高亦如之,在左者面边蟆六,右者蟆五,其旁皆有两耳,每耳又分而二之,耳下有一兽,首反俯下,足尾入于郛。左者土花剥蚀,右者质理莹然如碧玉。其面稍廉,中心微拱而平,其晕有十二圈,晕各一声,晕中夹平绨,如波纹,两圈做连钱文,旁纹人字如莞簟,其绨做雷纹,方斗纹。色翠緑彻骨,有一线丹气,午后乘阴苍润欲滴,午前象褐色稍淡,蚀处如蜗篆。”英灵庙是纪念雷祖陈文玉的庙祠,庙中有三个铜鼓都饰有云雷纹,是俚人铸造敬献雷祖,以示雷祖有至高无上的神威,是俚人所尊敬的雷神。

  现珍藏雷州市博物馆的还有一面铜鼓,是1977年在迈熟村出土,鼓面小,有线条光芒太阳纹,围遶着一圈几何回形云纹,胸部特别突出,腰部急剧内收,鼓身有6组网状菱纹,有一组绕鼓身的几何回形云纹,纹饰简檏古拙,体现了俚人以捕猎为生和对雷神的崇拜,初步鉴定为万家坝型铜鼓,属春秋战国时期,是铜鼓中最早的类型。

  1985年杨家镇陈家村埋炉岭出土三面铜鼓,被打碎当做废铜卖掉,松竹镇的金坡村、英利镇英良村、覃典村都出土过铜鼓,还有铜鼓村、铜鼓山、铜鼓溪都因出土过铜鼓而着称。天宁寺有二面铜鼓,雷祖庙有三面铜鼓,可惜都早已毁失。只留下令人慕咏的清张元彪《雷祖祠铜鼓歌》,清翰林院庶吉士李晋熙《铜鼓歌》,清举人杨晃岱《雷祖祠铜鼓歌》曰:“英镑山前庙最古,当年垦辟金在土,阴阳为炭天地炉,造化铸成三铜鼓,……花纹斓斑更新样,一再击之声蓬蓬,尔来一千有余载,宇宙中声长自在。”

  俚人敬雷不但有辄击铜鼓以享雷神,还有埋铜鼓酬雷的习俗。他们把铜鼓埋于居住地的后山坡,即俗称“龙骨脊”。一为酬雷,二为镇龙脉,为住地壮气培元,居安祥发。古传雷与龙同体,雷者龙之声,龙震地奋、轰烈磅礴,气势非凡。雷隐龙伏,气聚山川,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俚人古老而檏素的自然观衍生玄妙的地理学问,历久不衰。有山则有龙,山脉则龙脉,铜鼓埋于山脉,则可镇定龙气则是地气,地气丰隆能久居兴旺发达。故此,俚人把铜鼓埋于山地。如今,在雷州覃典、陈家村埋炉岭、迈熟等处出土的铜鼓都在村后山脉。

  俚人崇敬雷神盛行雷州,影响深远,成为雷州的民俗。唐贞观年间,陈文玉举茂才,荐辟东合州刺史。他精察吏治,深知俚人乃东合州之最,治服了俚人就能治理东合州。俚人崇拜雷神,那就顺乎人心所向。他于唐贞观八年奏请唐太宗把“东合州”改为“雷州”,奏准,俚人大呼欢喜,更加敬重陈文玉,向陈文玉贡献方物大铜鼓,显示陈文玉治雷拥有絶对权威。陈文玉仙逝后,俚人同雷州士民尊陈文玉为雷祖,开创雷州之始祖,不分宗族合众姓同尊为祖,则人民尽是子孙。雷祖陈文玉先奉祀榜山石牛庙,唐太宗贞观十六年诰曰:“生不受胎于人,莫不降魄于地,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受职父母邦,德政彰明。为人不凡,为神必显,倘无庙祀,朕甚不忍,特封为‘雷震王’。并遣礼臣吴从殷建祠祀之。”(《雷祖志》卷之二。“即是年八月建祠于郡城西南隅,遂于是月十六夜飓风大作,竟飞二大栋于白院石神座西,始知有择地而居之意,因作庙于斯。”(《雷祖志》卷之一。奉祀上元佳日。雷祖祠与雷公庙并列,敬若雷神,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壮。进士周植撰联曰:“霹雳开天南一祖,声明为海北同尊。”

  雷祖祠内悬挂三面大铜鼓,旌表陈文玉生能拥有絶对权威,殁后亦能拥有至高无上的威力。“铜鼓三挝河岳动,阿香车左永相从。”(《雷祖志》卷之二。

  俚人信奉雷神,铸铜为鼓,创造了雷州特色的云雷纹铜鼓文化。

  三、俚人祭雷与雷州换鼓

  天下敬雷祭雷唯独雷州奇絶,皆因雷州多俚人。俚人则质直尚信。俚人又善于铸鼓,鼓惟高大者为贵。俚人敬雷成风,蔚然普及雷州,为雷州百越族雷民所信服。唐前期敬奉雷神,建有雷公庙。唐贞观年间,雷人陈文玉举茂才辟任东合州刺史,顺乎雷民心意,改东合州为雷州。他“生不受胎于人”是雷霹卵坼之“雷种”,“殁不降魄于地”羽化升天而为神,雷民感其德被,尊为雷祖,把敬雷之诚献敬雷祖陈文玉,可谓异乎神乎。俗传每年二月“开雷”的祭祀改为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正月十五日正是陈文玉大规模修筑雷州城竣工、巡城羽化升天之日,因之有盛大祭祀集合。

  祭祀雷祖陈文玉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日进行,为时5天。

  十一日早上,先把新铸制的“径围丈许高为八尺之”大铜鼓送入庙内祈祷后,至于庙前换鼓墩的石赑屃上,赑屃是龙生的第6个儿子,形似龟,力大无穷,专任负重。先擂响108次后,开始巡城,以彩旗飘色队开路,击鼓敲锣,抬着雷祖宝像。从南门登上城楼,顺着城墙首先巡往东门、北门、西门,回南门下城巡城中街道,尔后再巡外城,需一天时间。

  从十一日早起至十五日晚止,每天早午晚各擂鼓108次,鼓声雄浑沉亢,传闻十里。前来祭祀雷祖的士民川流不息、人山人海。信奉雷神敬崇雷祖的高雷琼三千俚洞怀着虔诚心意,趁此盛会,献上一片丹心。他们带来精心铸制的铜鼓,绕着以大铜鼓为主鼓,“S”字形八方排列似闪电势,每方108面铜鼓形成连鼓,名曰:雷鼓阵,仿电闪雷鸣风气云涌之声势辄击似雷鸣霹雳磅礴壮烈,百里尤闻。

  十五日早,雷州郡县文武官员齐候祠庙中拜祭,鼓乐司奏典章,仪式隆重。祭祀仪式毕,即演雷鼓阵。“雷鼓填填,雷车锵锵,风吹云走,不可思量。”(《雷祖志》卷之一。气势磅礴,激烈壮观。同时举行舞龙、舞狮、傩舞、铜鼓舞等,欢天喜地,热烈非凡。

  盛大的祭雷集会,高雷琼三千俚洞酋首都老亦进行铜鼓交流,相互选换。他们认为凡参谒祭祀过雷祖雷神的铜鼓都是神物。置于家中可保平安吉祥,埋于地脉可丰隆地气,悬于寺庙可显神灵。尤其是豪富者选取“鼓惟高大者为贵”的铜鼓珍置厅堂,以显拥有财富,况且又能“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隋书·地理志下》。

  独具一格的雷州以鼓祭雷仪式规模之大,形势奇絶,内容丰富传闻神州大地,传载为天下四絶之首:“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絶,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这三絶,一年止则一遍;唯有钱塘江潮,一日两番。”(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248页。雷州换鼓是雷州人祭祀雷神雷祖的人文事象,它源于俚人祭雷,发展为雷州人祭祀雷祖,盛于唐代初中期,消失于唐末。究其原因,皆在于唐末宋初以后,闽南人大量南迁至雷,汉人亦自中原南徙,对雷州俚人日趋威胁,逼迫俚人离雷远走或汉化内属。唐宋时,善于铸鼓的俚僚人在雷州渐次消失后,就不再铸制铜鼓,也不再使用铜鼓,一年一次大规模祭祀雷神雷祖的集会再也不举行了。只留下“至于雷公、电母、风伯、雨师、雷车、雷鼓、电火等物,各以版图藏于庙内,令郡民每岁当里役者依样修造,逢上元日齐候文武各官送入庙致祭,名曰‘开雷’”(《雷祖志》卷之一。,作一般的祭祀流传,至清代也没有举祭,只是纸上传记而已。

  俚人敬雷祭雷在雷州影响深广,历久不衰。俚人在雷州消失后,仍然存在敬祭雷神的习俗。诸如“雷坛斋”,村中的人畜、树木、房屋被雷击毁,则认为是雷公惩罚或警告,要作“雷坛斋”5天,请道士念咒诵经、祈祷雷神。最后一天夜晚,把新犁头放在火炭堆里烧红,道士就抱着烧红的犁头从火炭堆中走过,村中首事者亦跟着从火炭堆中走过。事后,派人看守村路口,三天内不准生人进村,就可保村里平安。

  除此之外,雷州的一些村庄还奉祀嫘祖、中国雷皇、雷首邓天君等雷神。尤是雷首之神,村村户户都奉祀,至今依然存在。

  四、俚人以狸为图腾与雷州石狗文化

  图腾是古代人们的思维发展仍处于原始状态,面对自然界现象迷惑不解,而臆造某一物象或借某一物象、抑或是以兽名为图腾,作为自己向自然界作斗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庇佑与力量。因而,每一个部族都有它的图腾物象。汉族以龙为图腾,商族以玄鸟为图腾,周族则以帝武为图腾,瑶族以狗为图腾,俚人却以狸为图腾。

  俚人系黄帝十二姓之一,为嫘祖之后。他们勤耕农稼,又善于捕猎。而狸善捕捉,专捕残害稼穑之鼠,故庄子《秋水》曰:“骐骐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狸能捕鼠保护农稼,是丰衣足食的保护者,在落后的原始生产力条件下,是他们唯一希望与藉助的力量,况且狸与俚又为同声,故而奉狸作图腾,作为他们发展农稼,保护农稼的守护神。

  俚人以狸为图腾,在落后的原始生产力的条件下,是必然的,也是原始檏素的唯物观与愚昧的唯心意念的产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俚人迁居雷州后,地理环境和面对生活现实,在检验着他们的信念,在慢慢地改变着他们的信念,更新他们的意识信念。

  雷州是百越族聚居之地,瑶人是以狗为图腾,狸、瑶人长期共处,相濡以沫,在民俗文化里不免有求同存异,相互影响,融会贯通现象。延至南朝时期,英山村猎户陈,养有一只九耳狗,每出猎毕以狗耳之动数,而知猎物之多少。因其灵异而称呈祥狗。陈太建二年(570年)九月初一日,狗的九耳俱动,陈大喜,邀集村中青壮年协助捕猎。至原野,狗向一灌丛挖吠,众人齐力挖掘,只获一只巨卵,陈抱回放置庭中。次日风雨俱至,雷击卵坼得一子,曰“雷种”,取名陈文玉。九耳狗日夜守护在侧,迎送神人为陈文玉哺乳。此事传开后,俚人很为诧异。他们相信天降雷种于斯,乃斯地之祥。守护陈文玉,九耳狗乃是神狗。陈文玉是雷之人,他们也是雷之后裔。狗也就自然成为他们的守护神,改变了他们以往以狸为图腾的信念,更新以狗为图腾。作为守护神,保护他们平安地生息劳作。

  因之,雷州的石狗造型狸狗合璧、形态各异,有蹲着的,咧着嘴巴笑呵呵迎送南来北往之人;有立着的,神采活泼、脸露笑容;有翘着嘴巴的,娇气十足,亦逗人可爱,计有200多种。徐闻的石狗则像狗,嘴巴稍长尖圆,两地相邻而石狗形异,很值得探讨。雷州的城乡村邑到处都可看到石狗,村口、巷口、门口安放着大大小小的形态各异的石狗,奉为守护神灵,初一、十五日早晚行香,保佑人们出入平安,家室安宁。此风至今犹存。可见,石狗在俚人居住时代乃至在雷州人的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由此形成雷州特色的石狗文化。

  关于石狗又有许多离奇可笑的传说。杨家镇大房村西路口有一只没牙又缺少一只脚的石狗,传说此石狗夜间现形,常往对面村庄偷吃人家的饭,后被人发觉,跟踪追赶,它还以牙对抗,至大房村路口化为石狗,人们就打落它的牙齿与打断一只脚,此后它再也不敢到对面村偷吃,乖乖地守着路口。南兴镇康家村路口有一只石狗的生殖器缺了一点,传说此狗现形往对面村调戏妇女,被人发觉,把它的生殖器砸坏了一些。后来它也就稳重了,静静地守着路口。往后,人们雕刻石狗就再也不敢雕刻生殖器,怕其生惹是非,要不就雕刻一对公母石狗,让其日夜厮守。或是在狗的脖子上雕上项环铃,他若夜间偷偷摸摸干不正经事时,则铃声作响,人们就会提防。另外之意则示此狗已有教养,是一只好狗。这就是石狗有项环铃的缘故。

  五、结束语

  俚人自春秋时期迁居雷州,至宋末在雷州消失,为时二千多年,它属于古越族种类,与瑶僚僮侗落聚居。由于俚人崇拜雷神,敬雷祭雷之习俗为雷民所接受而蔚然成风,形成并奠基了雷民敬雷祭雷所创造的灿烂民俗文化。

  俚人从敬雷到祭雷,从装饰云雷纹于器皿上的日常表敬,到参与雷民大规模祭祀雷神的热烈而壮观的集会,天下无双而传载为天下奇絶。其文化底藴令世人瞩目关注。这吸引海内外学者专家不远万里至雷州研讨,是何其珍重。挖掘俚人文化,在当今利用文化遗存转换为经济的文化消费市场中,将推动雷州的经济发展,并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雷州更加繁荣昌盛。

  陈志坚(前湛江市博物馆馆长。)

  (本文原载《岭峤春秋——雷州文化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