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章 民间文艺

  永定客家的民间文艺既处处展现中原古代风俗文化的特色,又处处展现永定客家人特有的韵味,凝聚着浓厚的客家乡土气息。上世纪5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后,永定客家人的民间文艺与民俗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新的时代文化内涵。

  永定客家人历来十分注重包括民歌、戏剧、音乐等在内的文艺活动。这些文化活动,不仅能提高人的自尊心,唤起往昔的回忆,而且还能增强乡亲们的凝聚力。

  第一节  歌谣曲艺

  永定是客家歌谣之乡、客家民歌之乡。广泛流传的歌谣,历史悠久,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高,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永定客家歌谣包括山歌(含情歌)、竹板歌(含乞食歌)、叙事长歌、童谣、小调等。歌谣内容主要有劳动、时政、爱情、生活4大类,还有童谣(儿歌)和长篇叙事歌(即竹板歌)等。

  一、山歌

  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优美的民歌,俗称山歌,飘荡于田野、林间、溪畔,声调悠扬、甜美,抒发着永定客家人的情怀。

  永定是著名的山歌之乡。自古以来,客家民歌在永定客家人中十分流行。客家民歌以客家方言吟唱,继承了《诗经》及唐诗律绝的传统风格,并汲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自成一格。永定客家人的民歌与其他客家地区的民歌一样,内容包括劳动歌、时政歌、劝世歌、生活歌、情歌、儿歌、竹板歌、佛曲、道教歌曲、劳动号子等等,十分丰富,表现深刻的内涵和喜、怒、哀、乐等情绪,因人、因时、因地准确而精炼地描绘与表达了外在和内心世界。许多歌词为即兴创作,脱口而出;结构亦大致相同,每首4句,每句7个字,逢一、二、四句押平声韵,多以比兴、双关手法,感情真切、生动通俗、押韵上口;曲调旋律优美,但与其他客家地区稍有差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客家山乡风味。

  永定客家人一边对歌一边劳动,以歌解闷,以歌为乐,一般是在山野间缘情而发、即兴而唱的。山高谷深,歌人各站一山,需要吊高嗓门、拉长嗓音才能将歌声传给对方。所以,其旋律多以级进、跳进形式进行,清越、高昂、悠长,节奏由歌人灵活掌握。此外,晒场上、大门口、树荫下、田头地角也是民歌的演唱处。

  在永定客家民歌(山歌)诸多形式中,情歌的数量最多,艺术上也最为成熟。其中流传最广、久唱不衰的是人称山歌大王李天生(湖坑镇人)创作演唱的经典民歌《八月十五看月光》:

  “八月十五看月光,看见鲤鱼腾水上;

  鲤鱼唔怕漂江水,恋妹唔怕路头长。

  八月十五看月华,郎出月饼妹出茶;

  郎食月饼甜到肚,妹食细茶开心花。

  八月十五月团圆,粉丝炒面缠对缠;

  妹子有情郎有意,交条人情万万年。

  八月十五是中秋,买个月饼送朋友;

  今日交了有情哥,永久相好情不丢。”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县城到乡村,出现了大批以中老年人为主体的民歌、汉剧爱好者,自发组织业余演奏队,经常聚集在街头或院落演奏。他们或一人唱民歌、汉剧,其他人伴奏,或只演奏传统的和现代的乐曲,自娱自乐。他们自然而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歌迷、戏迷。演奏队成员使用的全是二胡、三弦、洞箫、扬琴、笛子、吊规等传统乐器,有些人甚至擅长多种乐器。

  二、俗曲小调

  为了恰切地反映生活、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为了细致曲折地叙事抒情,永定客家人便创造了多段体的俗曲小调。

  作为歌谣的一种歌体,俗曲小调格式多样,节数不等,各节句数也不必一致,多半一歌一调,也有一调多歌的。调子柔婉缠绵,感情比山歌细腻,可以“合乐”,也可以“徒歌”。常以数字列序连叙事件之本末或分抒各项感受,并把各节联缀贯穿起来,或数字结合季节、月份、更次、时辰等顺序,逐渐递进地叙事和抒情,这样更容易记忆、流传,如《叹五更》、《十劝妹》、《十送郎》、《十月怀胎》、《十二月里来》等。

  三、竹板歌

  竹板歌是一种长篇叙事歌体,歌词大多根据民间故事或戏剧改编而成,一般有千行以上,因歌唱时由歌者自己摆弄四块一副竹板作伴奏而得名。

  歌者多为游方歌人,他们游村走乡,卖唱为生,故竹板歌又称为“乞食歌”。为了争取在每村每乡都能多吸引些听众,具有较复杂情节、故事引人入胜的叙事长歌,自然成为演唱节目首选。久而久之,叙事长歌成了竹板歌的特长。而竹板歌为满足其特定听众的种种需求而采取的许多措施,也就转化为这类叙事长歌形式的艺术特点。

  竹板歌作为民歌的一种形式,在永定十分流行。旧时,这种歌经常由外地来走村串户的乞食客(叫化子)或盲人演唱,人们称之为“乞食歌”,后来多由本地人演唱,经常利用农闲或节日的晚上在土楼内或闸坪中演唱,唱者声情并茂,听众如痴如醉,深夜也不肯离去。演唱时,歌人手握4块刻成锯齿形状的竹板,左手握3块,右手握一块,或敲,或击,或锯,造成不同节奏。歌词都是七言句子,分为四句板、五句板两种。传统节目有《赵玉麟与梁四珍》、《粱山伯与祝英台》、《薛仁贵征东》、《十五贯》等等。

  四、童谣

  童谣是孩子们的诗,只吟唱而不高唱,在永定也广为流传。童谣与山歌一样语句通俗,注重押韵,所以吟诵起来非常顺口,至老年仍牢牢不忘。劳作之余,大人常创作童谣,教儿童吟哦唱诵,并配以游戏动作,很快就在儿童们中流传。流传最久最广的有《月光光秀才郎》、《火焰虫》、《拍手歌》等。这些童谣,大多具有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作用,有的描述了当时某些民俗风情,有的则反映了旧社会儿童的悲惨遭遇和幼小心灵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第二节 器乐舞蹈

  民间器乐包括丝弦、民间大锣鼓、八音、十班和吹鼓手,最主要的是以丝竹乐器为主的丝竹乐、丝弦乐和以唢呐、打击乐为主的鼓吹乐两大类。

  一、十番音乐

  十番又称十班、十般、十欢,由10个人使用10件乐器组成的班子演奏传统名曲。遍布城乡的喇叭班“十番”(又称十班)队表演,在永定至今仍十分流行,婚丧喜庆时一般少不了十番的演奏。不过在大型的活动中,十番通常与大锣鼓、八音、吹鼓手等互相配合,场面更加气派、热闹,更加动人心弦,这种形式被统称为大锣鼓吹。

  十番音乐吹唱班由6~10人不等组成,名叫(打十班)主要用于结婚喜订、丧事及祭祖活动。结婚吹唱一般是在新郎中家等待,等新娘子要进男方家门还有一段路上吹唱班就要奏起喜乐把新娘迎进新郎家门,新郎家人便会放喜炮等接,等婚庆达到高潮时,吹唱班就会在新郎家中的大厅堂上又吹又唱,下午等新娘家人送嫁后回家时乐队班还要以乐欢送,放喜炮以示对新娘家人礼貌。

  如老人去世时则乐队班子就要在送上山安葬时头一天前来给死者奏哀乐、喇叭作先导,大小锣、二胡、洋琴、钹、鼓紧随其后,等第二天直到把老人的骨灰送上山安葬后,还要为丧事家人吹奏。结婚喜庆有欢乐曲,老人归世吹送终曲。喜事有《接新娘》、《龙凤呈祥》、《喜日子》、《春串》、《进酒》,丧事有《哭灵》、《送丧》等。

  二、五色锣鼓

  五色锣鼓(五种颜色),由5人组成,主要在正月十三闹花灯、大型俗神活动及逢国家喜庆游行活动时表演。五色锣鼓的敲打,主要是由鼓手先起鼓,配乐手根据要求有节奏地配予不同的音色,高亢激昂,和谐动听,一般表演时也是边走边敲打。

  三、锣鼓吹

  锣鼓吹又称大锣鼓吹。锣鼓吹乐队约由30人组成,穿古代服装,头系红布条。每逢大型庆典、“迎神”、“作福”、过大年都出场演奏。就地演奏时,由击鼓人击出的鼓声作指挥,指挥敲锣的轻重快慢,指挥喇叭、二胡、笛子的吹奏。锣鼓敲打一阵,各种乐器接着吹奏一阵。乐曲不断变换,节奏感强。乐队外出吹奏时,队员统一穿戴,由两面大旗引路,敲大锣者在前,击大鼓者在后,紧跟后面的是打小锣、打小吹、打大钹、打铜钟、吹喇叭、拉二胡、吹笛子、弹二弦的。行进时,边走边吹,步调一致,整齐有序。

  四、八音演奏

  永定客家人对汉剧情有独锺。自古以来,有些地方有汉剧吹唱班,因有8种乐器,包括喇叭、扬琴、二胡、三弦、铜锣、板胡、小锣、鼓等,所以被称为八音班,少者由8人组成,多者由10多人组成。演奏的节日均是汉乐,如《步步高》、《高山流水》、《雨打芭蕉》等。

  凤城镇等地在八音班演奏时,有时有托10盏灯或托7盏灯吹奏唢呐的绝技表演。10盏灯是头顶一盏、手上2盏、肩膀2盏、脚上5盏,坐在椅子上吹奏唢呐,由八音班伴奏。表演者盘坐在一个方桌上,手拿唢呐吹奏,并且在头上、肩膀上、手臂上和腿上放点燃的蜡烛盘,分别放置7盏,所以称作“七盏灯”。技术好的人吹奏一小时以上,灯盘不摇晃。

     下洋镇下洋村太平寨汉剧八音吹唱班,由8人组成。只要有人相邀,不论远近,婚丧喜庆活动特别是村中祭祖、拜神(做社戏)和丧事都有活跃在其中。逢祭祀时一般以喇叭为主,时间多为3天(白天),节目有《过江龙》、《出水莲》、

  《打八仙》、《春江花月夜》等曲牌,有时成员角色会随之伴唱。

  五、吹打乐

  永定县民间有许多吹打乐队,吹打乐曲艺,吹唢呐,配合锣鼓相互配打击乐。吹打乐队一般由10余人组成,清一色的黄衣、黄裤、红帽子。一般在民间大型庆典活动和红白事、祭祖圆坟时表演,一般演奏《过江龙》、《百家春》、《出水莲》、《闹花堂》、《南进宫》、《卷珠帘》等汉剧名曲,音调优美动听,深受人们欢迎。

  六、吹打乐组合绝技

  一人同时吹打二三种乐器的艺术,在永定古已有之。但是一人同时使用6种乐器,即身背4件打击乐器、口吹唢呐、脚弹扬琴的组合演奏的绝活,是2000年9月以后的事。演奏者李福渊,湖山乡人,常年在土楼景区为游客演奏,并在中央电视台和七八个省级电视台卫星频道频频亮相,风采传遍全球。他多次在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或地区才艺绝活比赛中夺魁。2005年10月,在国家文化部举办的“2005中国南北民间表演绝艺王擂台赛”中,他演奏《苏武牧羊》、《梁祝》获得“绝艺王”光荣称号和水晶奖杯。

  七、树叶吹奏

  树叶吹奏在永定流传至今。旧时,许多永定客家人在劳作之余随手采摘的各种生树叶,不仅模仿虫鸣鸟叫、下雨打雷、流水潺潺、呼儿叫女的声音,而且吹奏民间较为流行的歌曲。

  树叶吹奏知名度最高的是培丰镇东中村的阮宏昌。他14岁就喜欢随手摘片树叶放在嘴上吹起山歌,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但能用树叶还能用绸布、薄膜、名片、布伞等吹奏出旋律优美的歌曲。2003年以后,他受聘于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去当吹奏树叶的演员。2005年他录制了一盘树叶吹奏曲专辑《神奇的树叶吹奏》包括《土楼回响》、《土楼人家》、《山歌妹斗酸古》、《采茶歌》、《阿哥出门去南洋》等歌曲、戏曲;2006年,他录制了另一盘《杂片吹奏曲专辑》,用薄膜、绸布、名片、布伞等吹奏《采桑曲》、《十送红军》、《洪湖水浪打浪》、《绣围裙》《两只蝴蝶》等优秀歌曲。2008年他的树叶吹奏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吉尼斯纪录擂台赛上获大奖。

  八、穿歌谣

  穿歌谣是永定县一些地方“闹故事”的表演节目之一。场上表演连2个谣歌头至少需16人,拉二胡、打铜锣等乐器需要12人,场上人员由2个谣歌头当领头分成两队,不断变化队形。两队穿插表演《双龙出洞》、《双龙入洞》、《编竹席》、《走剪刀样》、《登四门》、《花子入城》。其中由2个谣歌头身穿皮袄(皮袄需反穿将有毛的一面露出),一手拿一根约30cm长的小棍边行走边敲击木棍,谣歌头面化妆成黑色,头系红巾,前面做成角状,其他人手拿弓箭,扮作千金送子,背着缸箱、杂货箱等。

  九、火罩舞

  岐岭乡下山村陈姓人正月十五进行迎神、新丁地闹花灯及闹元宵三合一的民俗活动别具一格。晚上7点前,各新丁户扛着灯笼、打着火把游村,8时左右与迎送五显大帝的迎神队伍汇合。送完神后,花灯队、锣鼓队、火把队到下山开基祖墓(新丁地)进行闹花灯、庆元宵活动。此时整个山坡人山人海,灯火通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各种焰火冲天而发,犹如天女散花。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舞火罩表演。

  表演者手持1.5米长的火罩,火罩中装有燃烧的松明,在一片鞭炮和锣鼓声中进行表演。随着锣鼓的节奏,表演者舞着火笼时快时慢,时高时低,上下起伏,犹如金龙飞舞,银蛇过江,时而像猛虎下山。表演者要眼明手快,身手骄健,身强体壮,并且有一定音乐节奏感的青壮年男子。锣鼓队有20~30面大鼓,其中有一面特大鼓作为指挥鼓,打着不同节奏的号子。

  十、穿花篮

  堂堡乡和坑村农历每年正月初一或十五,民间为庆祝过年,祈求丰收、吉祥,而编制的配乐歌舞。正月十五闹元宵时,和坑村下坝楼村民自发组织花篮队去堂堡村宗祠(白象祠)闹元宵,花篮队队员由12位小女孩组成,每人一手提一只花篮(里面有烛光),一手持彩扇,用唢呐、笛子、二胡、杨琴、锣、鼓等乐器伴奏。表演时,12位女队员排成长龙形,随着乐队的舞曲《采茶花》,边舞边唱民间小调,并来回穿梭,队形有时像一条长龙,有时像一朵朵盛开的茶花。

  十一、弄竹马

  旧时,永定县有些村落每年正月闹元宵该村都要举行“弄竹马”的杂耍。表演时,几十头竹马在松明照耀下,由锣鼓伴奏,喇叭吹唱,表演者表演各种舞蹈,杂技、并随机把编造的谐谑台词作各种方式表演出来,即有节日闹元宵的气氛,又有杂耍、谐谑、杂技、马戏等多种笑闹的成分,给人以节日的欢快享受。不拘一格, 各显神通, 竹马、毛竹做成,并用彩纸糊好,背头山毛竹山很多,竹匠也就很多,其中有不少能工巧匠。表演者把竹马缚在腰间,就好象人骑在马上一样。

  孔夫村的“竹马灯”队伍约有20人,其中演竹马灯12人,3人打鼓、锣、钹,3人器乐伴奏,2人照看队伍,表演过程是:事先发贴定日子,时间:到时敲锣打鼓去到后先列队鞠躬,接着进行表演,按鼓锣锵的节奏进行先“踩边”“挖心”“开剪刀形”到“进马”时,有二胡、笛子、杨琴伴奏下唱歌,都是唱些人们对生活的看法和现实的情景,表演完后同样也要列队鞠躬点头以示谢意。

  表演者有统一的服装。道具有两支大“凉伞”“十匹竹马”。队形步伐用鼓、锣、锵来指挥。唱歌则用二胡、笛子、杨琴伴奏有固定的“竹马调”。

  洪源村早在100多年前,老虎笼陈家就有人组织儿童在春节期间穿竹马闹元宵.表演者主要是十六七岁以下儿童的女孩为多,手脚灵活,会唱歌,声音优美.主要春节期间闹元宵活动。

  竹马分2节前后缚在人的腰部,一手拉马一手提花蓝,前后一个人撑凉伞带头,每人轮流穿唱一首或一二句歌词.专用服饰。道具有杨琴,二胡,铜钟,喇叭。曲调以采茶灯为主,有小马儿歌曲。

  十二、采茶灯  

  采茶灯表演队由16名10来岁的小孩组成,其中表演人12人,3人打鼓、锣、钹,1人调节音响。表演过程类似“竹马灯”,到了表演现场,列队鞠躬,而后表演采茶后表演扑蝶舞蹈,边采茶边唱歌,二胡、笛子、杨琴等乐器伴奏,表演扑蝶舞蹈时也用二胡等乐器伴奏。结束后列队鞠躬表示谢意。

  十三、踩高跷

  主要以百姓喜欢的民间故事为内容,用2人或多人踩高跷为特点,配以民乐,舞龙狮等,在农历节日和重大庆典祭祀时进行表演,以表达驱邪避祸,送福送吉祥的美好意愿。表演者穿古代服饰,用木棍绑成“平”字形或“十”字形固定于大腿、双脚,随着音乐踩点,翩翩起舞。表演节目主要有《水漫金山》、《锺馗打鬼》、《西天取经》等。

  十四、大溪大鼓

  大溪乡的大鼓闻名于闽西各县。全乡各村落的100多只大鼓聚集在一起围成一排或几排,统一由一只指挥鼓发出号令。每逢春节、元宵节或其他大型喜庆的日子,便聚集在一起表演,观众成千上万,场面十分壮观。除配以锣、钹、钟等敲打乐之外,还有演奏班演奏乐曲,大溪东片演奏的乐曲主要是《太平年景万万年》,大溪西片主要是《太平年景》,两个片配合默契,各领风骚。

  第三节 民间故事

  永定县会讲故事的人很多。旧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文化生活匮乏,到了晚上,讲故事、听故事便成了乡村男女老少最惬意的文化享受了,因此每个村子都有几个会讲故事的高手,其中不乏故事家,比如高陂镇上洋村的陈品涛、陈振万、陈和隆等,不仅会讲故事,而且还会加工、润色、改编甚至创作。

  永定县的民间故事多为民间传说,内容十分丰富,颇具特色。其中一部分是赞美聪明、机智、善良、美好,崇尚自立、自强,批判邪恶、贪婪;一部分是神化自然环境的传说,比如把山石、溪流、泉水、山坳、石头编上美丽、神奇的故事,娓娓动听,对培养子孙后代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诸多说不完的故事,对身份低下的劳动人民充满着亲切、崇敬和热爱,而对那些身份高贵而无德无才者,特别是对那些压迫者剥削者,则加以鄙薄、嘲讽和揶揄。由此充分反映了永定客家人传统的正义感。劳动之余,茶余饭后,长辈喜欢向晚辈讲述那些流传了千百年的民间故事。

  第四节  戏 剧

  请戏班子到村里或楼里来演戏,对永定客家人来说,既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可谓寓教于乐。

  一、汉剧

  汉剧是永定县最流行的剧种。上世纪50年代末以前,永定县有不少村落自发办起了汉剧团,谓之业余剧团。经费由华侨资助或乡亲们集资,演职员均为本村具有一定演技的热心人士。劳动之余,他们经常在晚上利用村里的舞台为本村和别村义务演出传统古装汉戏,因此这些村落的客家人涌现了不少汉剧迷。

  大溪乡汉剧团办得最成功,闻名县内外。后来县里办的汉剧团,常常到各乡村巡回演出,甚至到广东梅州市等许多地方演出,深受欢迎。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不论哪个地方逢到重要节日、庆典或迎神赛会,都会请外地的汉剧团来演几个晚上,甚至白天也演出,可见汉剧在永定客家人中扎根之深。

  二、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俗称傀儡戏,是由演员在萤幕后提线操控木偶来表演人物和故事的一种戏剧艺术形式,明末清初由上杭县太拔乡传入永定。清道光三十年(1840),培丰镇长流村张兆登创办“明凤堂”, 为永定第一班提线木偶戏班。自此,全县陆续组织演出的提线木偶戏班有22班,最有名的除张兆登家族的明凤堂和张美全(艺名学老妹)的正明凤堂外,还有培丰镇大排村丘三满(艺名三满啄)的老隆顺,蔡玉林(艺名积鬼)的大雅堂,长流村陈可庭(艺名老姐壳)的荣华堂,陈东乡古龙村艺名为牛舌的荣贵华堂,大溪乡莒溪村陈济龙、陈济先的中雅堂和小雅堂,以及陈洪筠的文雅堂。从业人员达300多人。近20年来,洪源村蔡层木偶戏班传承长流学老妹戏班,活跃于闽西各地,演出传统剧《大全镯卖相音》、《高望下山》、《大红袍》、《王虎之争》、《郭子仪拜寿》、《二度梅》、《海瑞罢官》等,深受客家人欢迎。

  提线木偶戏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广受群众喜爱,在永定县流行了近200年,至今仍为永定客家人所喜闻乐见。为适应社会民间多种需要,提线木偶戏班上演的剧码不断丰富,有150多出,最流行的如《双麒麟》、《大名府》、《摇钱树》、《双槐树》、《高旺下山》、《困河东》、《薛平贵》、《韩湘度妻》、《生死牌》、《珍珠塔》、《何文秀》、《游西湖》……其中还有不少连台戏出,如《五虎平西》、《龙凤再生缘》等。许多农村每逢迎神赛会,一般都会请本县或外县的提线木偶剧团到村里演出传统的古装戏。连续演四五个晚上,甚至10天半个月,每场观众都爆满,坐着的,站着的,挤得水泄不通。

  提线木偶剧团人数少、台面小,成本低廉,因此有不少大型土楼的楼主平时也有请他们到楼内演出,请村里的宗亲观看。土楼内的祖堂面积较大,布置一番便成了舞台,观众则分布在天井、厅堂、廊道等处,甚至连二楼的内通廊也容纳了不少观众。楼内演戏有两个优势,一是不用担心下雨,二是回音效果好,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有些大型土楼则在楼内专门建造了戏台。比如,湖坑镇奥杳村盛全楼楼内的戏台,每年木偶戏团在此至少也得演出一二十场。

  永定涌现了许多表演木偶戏的高手。如长流的张松芬(艺名可九),出身于木偶艺术世家,人们说他把木偶演活了;他的高徒张美全被喻为木偶剧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此外,丘三满、蔡玉林、陈可庭、陈可渊、简洪德、陈济龙、陈济先、黎桂熙、童慎东、张洪恭等,无论唱功或演技堪称一流,在永定木偶剧坛上都是名噪一时的优伶,至今仍旧被观众称赏。人们这样称赞他们:

  簇簇人群看出神,台上傀儡活生生。

  箫笛锣鼓吹敲紧,不觉东方天已明。

  第五节  工艺美术

  永定县的工艺美术,主要流传于土楼建筑的雕龙画栋和门神、屏风、牌匾、楹联的雕刻、绘饰,还有寺庙神像的雕刻、泥塑、陶瓷工艺,以及迎神赛会、灯会的花灯、剪纸、面塑,走古事的造型、装饰,办丧事时扎灵屋、金童、玉女,等等。上世纪70年代以前,有大批木雕、彩绘的能工巧匠到闽南、粤东去,长期从事寺庙、睡床、衣橱等的雕刻、绘饰。

  自古以来,剪纸艺术的运用在永定非常普遍,岁时节庆需要剪纸,办丧事灵堂摆设的灵屋也离不开剪纸。

  永定客家人剪纸,一方面传承了古代中原民间艺术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具有浓郁的客家地方韵味,拙朴明快,异彩纷呈。岁时、喜庆剪纸几乎全用红纸,寓意驱邪除魔、吉祥如意。剪纸题材多为双喜、寿字和象征吉祥的动物。剪纸中的羊淳朴、温顺、友善,或天真、安祥。龙、凤、麟、狮、鸡、鹿、马、猴、鱼等也是重要题材。剪纸渲染了节庆气氛,表达了永定客家人的美好心愿,反映土楼客家人纯朴的审美情趣。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