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章 节 庆

  岁时习俗包含节庆习俗和岁时习俗。永定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事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节庆岁时习俗方面。其文化意义则体现在文化要素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文化要素包括对神明及祖先的祭祀,节令的叙情、娱乐和竞技,节令中的忌讳;文化价值包括慎终追远、敬祖睦宗,景仰先贤的功德,崇尚固有的民族气节,以人为本、和谐相处。透过这些民间传统习

  俗,我们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永定客家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第一节  过 年

  春节俗称过年,是永定客家人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春节的来历,通常说法是从原始社会的“腊祭”演变而来的。先民们辛勤劳作一年,在岁末年初之交,便以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之赐予,这就是“腊祭”。“腊祭”期间,人们停止劳动,聚饮娱乐,歌舞戏耍。年复一年,岁接一岁,“腊祭”从不间断,沿习演变下来,就形成了民间的春节习俗。

  人们为什么称春节为“年”、“过年”呢?据记载,所谓“年”,是源于古代的计时单位。古文中,“年”字原是“稔”(rěn)字,是果实谷穗成熟的意思。古人注释为:“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古以为岁名。”《谷粱传?宜公十六年》中记载:“冬,大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所以“过年”以示庆祝。谷是一年一熟,“年”以后就逐渐引申演变成为时间概念,成为岁的代称。

  一、入年界

  春节前一二个月,永定客家人除抓紧时间赚钱外,还把裁缝师傅请到楼里来,为各家男女老少量身定制新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基本上改为到商店去购买成衣。冬至前后,开始酿酒、腊肉。

  春节前10天半个月,家家户户要进行一年中最全面、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俗称“扫屋”。人们把自己所住的土楼里里外外打扫得乾乾净净,整理得整整齐齐,还把被单、床单、蚊帐、凳、桌等洗得乾乾净净。妇女还要多砍柴割草准备过年,原因很简单,一是元宵节前一般不上山砍柴草,必须备足所需,二是春节后很可能进入雨季。春节气氛从此开始逐渐浓厚。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灶君老爷回天堂奏事日。各家各户将烟囱等打扫乾净,晚上送灶君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到了除夕夜再请灶君回来。送灶君老爷,事先写好灶疏(写上一家大小姓名年龄),准备好元宝、香烛、供品,在灶边置一“八仙桌”,将供品放在桌上。全家老少在灶君神像前祭拜,虔诚敬送灶君老爷返回天庭述职,祈求灶君老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赐福消灾,来年财丁两旺,阖家平安。一般人家拜祭时只向灶君老爷祈祷几句“赐福消灾,保佑阖家平安”之类吉祥话。有的人家还要郑重其事地摆祭,读祭文,祭文如下:“惟君,仍阖家之主,君为五祀之先,朝炊墓厨,岂无亵渎之处;阖家兴旺,全赖扶持之力,既感恩于平日,敬酬谢于此夕,伏冀神君,俯鉴微忱,保长幼以安宁,佑添丁而增福。尚飨。”这一风俗,如今除少数老人外,多已不行。

  有些地方如湖雷镇弼鄱村,入年假前人们要向当年有人去死的孝家送年,即送些粉干、线面之类的东西,谓之送福。人们认为,过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就不能再向孝家送年了,再送就是不吉利了。

  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俗称为“入年界”,又称为“入年假”,家家户户备年货,包括糖果、水果等。入年界俗称“鬼锁山门”,妇女们不再上山砍柴割草。

  墟天,农村集市贸易的日子,俗称墟日,永定各个乡镇墟天不一,或逢农历二、七,或逢农历三、八,或逢农历四、九。春节前几天最接近除夕的墟天,是一年当中人们采购年货和进行集市贸易最重要的日子,永定客家人称之为“年墟”、“墟王”,所以这一天是每个墟场一年当中最为热闹的。

  入年界后,外出务工、经商的人能回家的都纷纷回家过年,谓之“百鸟归巢”。当游子们一回到家乡,便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还有像客家酒娘那样醇香厚重的亲情、族情、乡情。许多村落的孩子们兴高采烈盼过年,天天敲锣打鼓,喜迎春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一般人备好过年用的三四十斤猪肉,有的人家则杀一头自家养的大猪,主要用于馈赠亲戚、朋友,每一户亲戚要馈赠二至三市斤猪肉,馈赠岳父家的肉更多,新结婚姻亲馈赠的猪肉数量则更为可观,否则男家会被人耻笑为“孤寒鬼”,即小气鬼。这两天家家户户开始蒸年糕(俗称糖糕粄,厚达四五寸),芋子包、菜丝粄等等,家家户户忙到深夜。当年有老人去世的,不能蒸年糕,同宗的各家各户都会给有老人去世的人家送去一块年糕,以示慰问。

  抚市镇鹊坪村的黄泥丘自然村,过春节只做糍粑而不蒸年糕。相传他们的上祖在某一年春节前几天,刚出锅一大“床”年糕,就有窃贼来偷,上祖大喊“捉贼”,那贼见不能得手,便把那“床”年糕放在大门槛下,然后撤腿就跑。上祖追贼心急,没留神脚下,刚跨出门槛时竟踩滚烫、尚未凝固的年糕上,疼得昏倒。那年春节全家感到晦气,从此该村人过春节再也不蒸年糕,而代之以做糍粑。

  500多年来,每年除夕前一天,坎市镇小溪村家家户户要到祖祠给祖宗送“岁饭”。他们用小的红木桶盛饭,插上筷子、饭勺子,放一把芹菜、大蒜,并插上梅花,谓之“岁饭”,寓意勤劳听算(听算即如意),还要点亮油灯。祭拜后回到家中,放鞭炮迎接,把油灯放到灶炉上面,边放边说“福星高照、财丁兴旺”等之类的吉语。

  二、除夕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有的年份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农历年中最后一天,又叫除夜、岁除、大年夜、年三十。

  这一天,大家更加忙碌。辛勤劳作了一年的妇女们不敢懈怠,早早就起床,到菜园去完成这一年最后一次为蔬菜施肥、浇水的任务,农历正月初五以前是不能挑尿桶的。早饭后,大家便忙于杀鸡杀鸭、买猪肉,祭拜天神、土地神、灶君爷、妈祖等诸神,张贴楹联、门神、福字、年画,挂灯笼。按传统习俗,正月初一至初五以前,即使来了亲戚、朋友,也不能杀鸡宰鸭,宴请用的鸡鸭一般都是除夕这天杀的,不过如今这一习俗已被逐步改变。。

  早饭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各楼祖堂挂起祖宗画像,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供品等,祭祀祖先。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3牲、鞭炮、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烧香时由老一辈人负责恭请祖宗,祭祀完毕,请祖宗归位。每到除夕中午以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鞭炮、土铳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当天黄昏。近几十年来,这一习俗已经逐渐淡化。

  除夕这一天,被认为是上界神仙鬼怪下凡之日,因此永定客家人这一天要祭祀的神明特别多,如祭祀天神、观音、妈祖、土地伯公等等。

  除夕中午,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乾乾净净地进入新的一年。然后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乾净。每家每户都要在厨房内挂一把芹菜、大蒜,寓意来年勤俭、“听算”(心想事成),一直挂到过完元宵节。下午二三点钟后,他们便开始准备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每座土楼大门贴春联,两边悬挂大红灯笼,灯笼上书郡望、姓氏;家家户户都把春联贴于楼门、房间门上,门楣贴“利是”,门扇贴门神或“福”、“大吉”等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运已到”。还有精描细做各种图案的福字,图案有寿昆、寿桃、鲤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中国这一习俗起源于宋朝,在明代开始盛行。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除夕这一天的禁忌繁多,如忌说鬼、死、杀等不吉利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骂人,忌随地大小便和泼污水,忌将酒、灯、油搁在地上等。如果小孩犯忌,家长应立即说“童言无忌”来补救。如果不慎打碎器皿,则应赶紧说句“岁岁(碎碎)平安”之言。如此等等,以求逢凶化吉。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年画《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满足了人们喜庆新年的美好愿望。除了贴春联、年画、门神、春牛图之外,永定还有在厨房、粮仓、牛栏、猪圈、鸡栅、厕所等门上则贴上用红纸写有“财丁两旺”、“六畜兴旺”等红纸桃符的习俗,甚至水缸也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厅和卧室、客房均贴上年画,增添喜庆气氛。

  当年谁家死了人,这一家便被称为孝家。孝家贴的春联,当年死者是男的用蓝纸,女的用黄纸。孝联一般为:“守制三年容易满,思亲百世最难忘。” “守我堂前三年孝,不知户外四时春。”横批:“音容犹在。”也有许多孝家此时不贴春联。   

  除夕吃年夜饭表示全家大团圆,充满团结、祥和、敬老爱幼的气氛。这顿饭是一年中最隆重、最丰盛的家宴,其中3样菜和“压年饭”必不可少:一样是白斩鸡,鸡头要向着家长,表示尊敬长辈,又寓意“金鸡报晓”、“来年顺景”;鸡头不能动,正月初五以前来了客人,便对着客人,客人多时便对着客人中的长者。另两样是豆腐与鱼,“腐”与“富”、“鱼” “余”谐音,寓意“富贵有余”。 “压年饭”、“长年菜”,寓意长年有饭有菜、丰衣足食。

  吃年夜饭有不少规矩:一是分居后的儿子要与父母共吃“团圆饭”。二是年长老者一定要坐上位,然后按辈份往下排。旧时还有个规矩,上座要预留几个空位,放几个空碗和筷,意在让已故的先祖也回来团聚,还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以示敬祖。长辈讲几句吉利话之后开始吃饭。三是所有制作好的新年菜肴,每样至少要端一碗上桌,表示丰盛。四是平时不准小孩饮酒,但除夕团圆餐可破例让小孩饮少量酒。五是男女老少不能说任何不吉利的话。有的人担心小孩无法遵守,就事先在餐厅墙上贴上写有“孩童之言,百无禁忌”字样的红纸条。六是如不慎跌了碗筷,边收拾边念:“大吉大利”。如打破了碗就要将破碗用红纸包好放在不显眼的高处。七是晚辈要给长辈敬菜敬酒,并祝老人福禄寿全,鸡腿只能让老人小孩吃,以示尊老爱幼。八是鸡头、鸡翅、鸡腿(俗称鸡臂)要到正月五以后,没有客人来才可以吃,鸡头象征“头头彩彩”;不能把鱼全吃光,有些地方则规定整鱼不能吃,谓之“放盘”,寓意“年年有余(鱼)”;吃带骨头的食物忌说“骨头”,要说成“财喜佗”。九是有些地方如果农历当年有老人去世,桌上要加放一双碗筷。

  吃过团圆饭之后,晚辈给老人、长辈给孩子分发用红包装着的压岁钱,晚辈对长辈要说“过年添福添寿”等好话,长辈对孩子要说“过了新年快高快大”、“读书进步”之类的好话。家家户户还要在厨房烧香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天向玉皇大帝奏事的灶君老爷回来。

  夜幕降临后,楼内各处点上油灯(如今多以电灯代替),通宵灯火通明,俗称“照岁”,从年初一到初十都要“照岁”。

  传统的说法,初一鸡日,初二犬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初七人日,初八谷日,初九豆日,初十麦日。从年初一至年初十,早上起床均要先煎茶,后焚香敬神,祈祷上苍保佑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初七回家要买豆腐、葱、芹菜,谓之聪明智慧,识划识算。洪山乡有些村子则仅在除夕至初五照岁,其中只有初三晚上不照岁,相传初三晚上是老鼠嫁女,特意不照岁,使老鼠看不见路而跌死,来年无鼠灾。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相与赠送,称国“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之夜,全楼的宗亲聚集于祖堂、门厅等处守岁,期待着新春和来年幸福吉祥。大家欢聚一堂,聊天、品茶,吃水果、花生、糖果等,孩子们到楼外去竞相燃放烟花、鞭炮,敲锣打鼓。至次日拂晓,整个村落的鞭炮声、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春节开门,“开大门”。时辰一般是除夕夜11点(交子时)后的吉时,不应与家主生肖相冲。等到好的时辰,每座土楼的大门和厨房门洞开,楼主以年高长辈为首,在大门口摆上菜酒、斋蔬果品,选定大利方向,对准喜神,或者贵神,或者财神,焚香敬神,鞠躬祭拜,口中念着“手擎门闩合楼平安,正月初一大门开,富贵丁粮福进来,东南西北皆吉利,合楼老少皆顺遂”。 “开门大吉,顺顺遂遂,脚踏四方,方方得利”。“开门大吉,大吉大昌”等希冀、保佑全楼宗亲新年吉祥如意之类的话,祭拜之后,把香火插在大门门框一侧,并燃放长长的鞭炮,有的还要放烟花礼炮。鞭炮声、烟花礼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落。这一仪式表示辞旧迎新、迎春接福。上世纪初以后,逐渐发生变化,主持这一仪式的不一定是年高长辈者,有的楼各户轮流主持,有的楼各户代表都到场,无所谓由某人主持。厅堂、灶堂、大门、小门均点上大红烛,焚香礼拜,迎接新年,迎接财神。与开大门的同时,楼内各家各户也分别以同样的方式在自家厨房门口举行“开门”仪式。如今各楼开大门的鞭炮,或楼内各户人家合资购买,或一年一户轮流准备,也有经济条件较宽裕的家庭另外购买,合并燃放。

  “开门”之后,进厨房点蜡烛、烧香、拜灶君老爷,迎福、贵、喜、财诸神进厨房,最后化彩(烧纸),放鞭炮,燃礼炮,以求全年大吉。大门、厨房门直至天亮都敞开着,谓之招财进宝。

  三、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这天,人们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起床后,女的下厨房准备早餐,事实上饭菜隔晚已经做好了,再热一次就是。男的到祖祠拜祭。祠堂祭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素食贡品,老少行礼,礼毕回家吃早餐。

  早餐后,做父母的携着小孩到长辈家中拜年,见了长辈行鞠躬礼,送上“利是”(红包或礼物),并祝长辈“长命百岁”、“新年快乐”。长辈也还礼,向小孩发“利是”和糖果,并祝福晚辈“阖家幸福,万事如意”。那些辈份高、年岁大的老者,几乎一整天都要接受晚辈登门拜年,虽累点但也感到欣慰。平辈见面互相道贺、祝福,恭喜发财,互送“利是”和糖果给对方小孩。大年初一相互见面忌问病讨债,否则不但讨没趣  还会引发纠纷。

  上午,人们聚集到楼内的祖堂,互相祝愿新年快乐、万事胜意。在族长的主持下,全体宗亲祭拜列祖列宗的遗像,并由族长讲述祖宗的功德,向孩子们训示一番做人的道理,晚辈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接受亲情、亲族教育。接着,各家各户除了留下负责接待来客的人之外,人们纷纷到别楼去向族人拜年、馈赠礼品,恭祝来年大吉大利,逢人要说上祝福之类的好话。进过门的新婚媳妇,在婆婆或者嫂子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去向邻里亲房拜年。

  许多地方大年初一要举行新丁、新婚酒礼。男丁均到本姓祠堂喝新丁、新婚酒,花生、大豆配酒,大人们坐在正厅酒桌喝,小孩们围坐在“谷笪”铺好的地板上吃,之后看舞狮。下午妇女集中在居住地的下厅,以青菜配酒。晚上,长辈们在住居大厅上喝酒,菜肴丰富,酒菜均由新丁、新婚家负责,然后看舞狮表演,放礼炮。

  正月初一,培丰镇孔夫村张姓四房特别重视“挑新丁”。这一天,上年生过男孩的家长要备好“鸡、猪、鱼”3牲,猪头一个,大雄鸡一只,鱼一条和酒茶。只要有祖祠都要去,先到7世祖祠再到3世、4世祖祠,最后到开基祖祠敬上祖,到了3世祖祠时大家都要来齐,统计好新丁人数后再到开基公祖祠。整个四房在过去的一年里添了几个人丁,一目了然。

  旧时,城关片(含凤城镇、仙师乡、峰市镇、金砂乡、西溪乡等)有大年初一送春牛的习俗。每个队由三五人组成,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每户门口吹打,送上春牛图和“?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

  年初一禁忌多,除了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外,还不能换衣服,不能扫地、倒垃圾,连放鞭炮时落下的碎纸片也要等到第二天才可以清理,以免财气外流,不能放牛、放猪、放鸡鸭,不能打骂小孩,不能动土,不能打破家杂,万一打破了,忌说“打烂(破)”,要说“打碎”,可以兆示“岁岁平安”。这一天还不可汲水,要让井神休闲,水缸要预先挑满水备用。还有许多人家大年初一的早、中、晚餐都是素食。

  四、年初二

  初二是走亲访友的日子。弯弯的山道上,一群又一群回娘家的妇女及携带的孩子,一拨又一拨到别个村的朋友家去做客的男男女女,鱼贯而行。这是一年当中难得一见的风景线。媳妇要回娘家给父母拜年,有孩子的要带上孩子一同前去,礼物有鸡腿、年糕等,女儿要给父母亲红包。母亲要交待小孩,吃饭时,不能吃鸡头。过去的人认为鸡头,谐音吉头,万事由它带头。这天新婚女儿女婿回娘家,送礼切忌单数,应送双数。这天如有登门售财神像者,不欲购时应说“已有”,切忌说“不要”。

  妇女们若初二没有回娘家,则要到初四那天才能成行;若回娘家的当天没有返回,就得到初四那天才能返回。初二开始就可以到井边提水了,大家都抢先去提水,说是去挑金挑银。

  永定有的地方认为初七、初八是不吉利的,因此有“七莫去、八莫归”的说法,即初七不走亲戚、初八不从亲戚家回来。

  五、年初三

  初三,俗称为“穷鬼日”、“送穷日”。永定客家人年初三早晨起床后,全家便动手大扫除,俗称“扫穷鬼”,扫得越乾净越好,地上有一点点纸屑之类东西没扫净就会视为“穷鬼”。打扫时还要念“穷鬼出,富贵入”。打扫的垃圾集中起来,连同3支香(不点燃)3张纸送至远离家门的野外河边、路边点火烧掉,并燃放鞭炮,表示已将“穷鬼”赶走。其实,初一、二没有扫地,初三进行大清理也是应该的。

  因为初三是“穷鬼日”,全家老少均不去别家串门,妇人也不宜回娘家,以免把“穷”送给别人。如有特殊情况非到别家登门不可,要将屋主人叫出门外叙谈,客人自觉不进门,主人也不会邀客人进门。

  六、年初四

  初四,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又叫“闹新年”、“搞新年”。永定客家春节期间的民间娱乐活动内容非常丰富,节日主要舞龙舞狮、踩船灯、高跷、十番音乐、汉剧、木偶戏、武术表演、篮球比赛、放烟花、唱山歌、唱小曲、弹琴、拉二胡、吹笛子、吹树叶、下象棋、打纸牌等。

  初四这一天,也是走亲友的好日子,是年初二的补充。所以初二、初四成了亲友互访的日子。

  七、年初五

  初五谓之“开小正”,十五谓之“开大正”。 早饭后家人要摆上3牲敬神,然后在大门两侧插上烛火,俗称“火烧门前纸,各各寻生意”。俗话还说“初五初六,有酒也无肉”。意思是过了初五,春节高潮已经过去,各人要去干各人的活干了。“小正’后可以开始到田间劳动。“大正”过了,春节就告结束。“小正”和“大正”之日,家家也要烧香放鞭炮、拜天神。

  初五以后,如果立春已过,就开始有人祭祖了。一般是先祭近祖,而后祭远祖,按血缘关系由近至远逐次进行。近几十年来,因为许多人初五以后必须出远门从业,便破除旧习俗,无论立春是否已过,初五后即上坟祭祖。

  有些村落的人每年正月初五吃完早饭后,由本村去年产生的总理牵头进行一切祭祀活动,然后重新在诸神面前再次产生明年的总理和高名。

  祭祀开基祖或年代久远的上祖更为隆重,通常都有约定时间,每年祭祖活动以各房轮流抽头(一般为头年添新丁之家),负责筹备,向各房收钱。届时,轮到值年的裔孙要准备好喇叭、乐队和所有供品,早上先到祠堂祭祖宗,摆上供品,由宗族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长辈主祭,值年的裔孙作为陪祭,礼生(司仪)根据情况主持单献礼或者双献礼。专事念祭文的祝生念完祭文后,进香、跪拜、烧纸、化财宝、放鞭炮。

  祭完宗庙,祭祖大部队出发,土铳开头,鸣锣开道,接着是高灯、条幅,条幅上写着公祭某郡某府始祖某公等字样,乐队和抬(挑)着供品的队伍紧随其后,浩浩荡荡走到墓地。

  到了墓地之后,众人先割草,打扫墓地,而后压血纸、挂白,摆上香案、供品,点上蜡烛、香,开始参拜祖宗。礼生在旁唱礼,主祭跪在墓堂中间,陪祭跪在主祭后面,其他裔孙也要在墓地上跪拜,礼生读祭祖文。喇叭奏乐后,烧纸,放鞭炮。祭完后,众人将猪羊五牲等切好下锅煮熟,大家在墓地上吃饭喝酒、猜拳、行令,商讨建设家乡的公益事业,酒酣饭饱后大家才回家。有些地方祭祖之后不在墓地用餐,而是到负责牵头的那房人家吃饭(最多达八九十桌)。

  旧时,代耕上祖“蒸尝田”者,每年可用规定数量的粮额,以抵田租折钱,负责购买祭祖的食品和用品,供扫墓祭祖用。有的还要购一头大生猪到墓地宰杀。祭祖完后,祭祀用的鸡、猪、鸭、鱼等食品,或在墓地当场烹煮用于午宴,或当场按人分配。而大房宗族祭祖完后,则将供品集中在宗祠里按规矩分配:男丁老人60岁以上、70岁以上,80岁以上到场者分配数量有差别,有文化者分肉半斤等,剩下的按人丁平分。

  有不少地方除了春祭外,还有秋祭,秋祭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前后,仪式与春祭差不多。春祭一般从立春至清明;秋祭一般在农历八月中、下旬。

  祭祀祖宗最隆重、规模最大的,是元宵节之后高头乡江氏祭祀高头江氏开基祖百八郎的第十世孙江东峰,从明代嘉靖年间到现在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因东峰公传下的子孙特别多,分布很广,加上东峰公“显灵”保佑人的种种传说,把他近乎神化,所以受到特别隆重的祭礼。每次参加祭祀的省内外、海内外江氏宗亲有上千人,最多时达数千人,场面甚为壮观。

  东峰公墓距高东村有10公里之遥。祭祀前一天晚上,许多江氏人家半夜出发去争烧“头香”。天未亮,在首事们率领下,吹喇叭的、擎凉伞旗幡的、抬猪的、牵羊的、挑酒和坐轿的、扶老携幼的,络绎不绝向墓地行进。数十把土铳接连不断地放,直到墓地。上午10点多钟参祭人大致到齐,人山人海,长达两小时的祭祀仪式才正式开始。祭毕,铳炮声四起,人们围成四五十个小圆圈,“做新丁”的人便把祭品全部分给大家。活动结束后,由首事们席地摆出几十桌酒菜宴请异姓来宾。晚上,首事们则大摆宴席,欢请亲朋和村里有名望者。

  岐岭乡下山村每年祭祖只祭一次,清明前结束。正月初十日全村陈姓人去祭总墓即田婆太墓,田婆太未祭之前任何人不准在正月初十前祭私墓。正月十五日公祭新丁地,全村陈姓刚到60岁的男丁,第一次可以坐在地坟塘,61岁以上老人则在墓堂外聚坐,酒席钱由新丁家长支付,正月十五日夜在添新丁家的祖坟大闹花灯,祈求全村财丁兴旺。闹灯后,各户把灯迎回家,家家户户放鞭炮,迎灯进灶台。

  在永定溪南地区家祭的日期为除夕、清明、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除除夕日挂祖宗像、立祖宗牌位外,家祭仪式都一样。

  家祭、春祭、秋祭的礼节都一样,即一就位,二奉馔,三上香,四酌酒,五叩首,六礼毕。

  第二节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节、元夜,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永定客家人称元宵节为“正月半”,常简称“月半”,又称“开大正”。

  中国在汉朝(西元前206年)没有“元宵节”,但有“通宵点灯”,祭祀神祇的民俗活动。因为原始人发现了火以后,认为这种神秘的东西具有无穷的力量,它能除黑暗,驱赶“妖魔鬼怪”,促进种族的繁荣和发展,由此产生了对火的崇拜。《史记?乐书》载:“汉家祀太乙,以昏时祠到明”,也就是“通宵点灯节迎黎明”,由此逐渐演变为“元宵节”。宵者天河夜空也,古语“夜”称作“宵”,所以,那时的元宵是指一年的头一个月圆之宵,叫元宵节。

  由于时代的变迁,在这个喜庆节日里,先民们在维护生存的发展的物质劳动与共同生活中,与自然界接触,认识自然从而产生征服自然的欲望,因而在元宵节制作的花灯式样,大都仿效动植物和历史传说。如“鲤鱼灯”、“莲花灯”、“百合灯”、征服自然的“姜太公钓鱼”、“嫦娥奔月”……

  元宵节早上,永定县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吃汤圆,谓之“开大正”,意味着这一天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元宵佳节吃元宵,意在祝福阖家团圆和睦、康乐幸福。乡镇也有闹花灯、走古事和猜谜等活动。

  这一天,永定县各个较大的村落大闹元宵,迎灯、舞龙、舞狮、奏乐、走古事、踩高跷、划旱船、猜灯谜、敲锣打鼓,共同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元宵节前10天,人们便开始制作花灯和大龙,并为走古事等活动作充分准备。许多村落由新婚、添新丁之户负责牵头。

  闹元宵活动一般在本村或者本族间进行。晚上,各项活动达到高潮,长长的队伍按预先安排好的次序鱼贯而行,在村内巡游,接着到祠堂演出。演了一段后,带队的人要讲几句恭贺新年的吉利话,比如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顺意,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等,迎接的人也要代表本族宗亲致以崇高的敬意,表达感谢之情。大家进入祠堂祭祀祖宗,最后放烟花。元宵节有亲戚朋友来,要隆重接待,邀他们一同观赏花灯和烟花。结束后,迎灯队伍到各楼各户去走一圈。队伍到达之前,先给各楼各户发灯签,各楼各户便准备好鞭炮、糖果、茶水。迎灯队伍每到一楼一户,人们燃放鞭炮、烟花相迎,接丁(灯)接财,有的还会发红包。舞龙、舞狮队伍到各楼首先向该楼祖先参拜表示敬意,而后在楼内巡回一圈,最后由领队人将花灯分别交给户主,一家一盏,并向他们客客气气地说“添丁发财” 之类的好话。

  永定城乡闹元宵活动各具特色:有些地方闹元宵,从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开始,闹至正月十六日或十七日才结束。迎灯队伍每天傍晚出发,不但在本村活动,而且还到别个村落同宗族聚居地去巡游。有的地方几个村落都同一宗族,各村的迎灯队伍则按约定的日期,全部集中到本姓宗祠和共同的老祖宗坟上祭祀祖宗,而后各村队伍回到各自村落闹灯,向各家各户分送花灯,分送花灯结束时已是次日凌晨二三点钟了。有些村落的习俗是十五日晚上花灯队、舞龙队、舞狮队先在村内巡游,到每楼每户。游村结束后到祠堂后山进行接龙、抢龙,以示日后会添丁兴旺。元宵节表演的节目丰富多彩,如城关的走高跷和走古事,抚市镇的走古事、木板龙,下洋镇的迎花灯、十番(即十欢)音乐和大锣鼓吹,高陂镇的十番(即十欢)音乐,坎市镇的龙灯;湖雷镇四姓迎花灯;高头乡高东村的迎龙灯;湖雷镇的舞狮;合溪乡汤湖村的摇船灯(划旱船);歧岭乡的“弄竹马”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元宵节表演的节目更加多样化,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发展。

  永定也有元宵节没有迎花灯的地方,如湖坑镇以及其他乡村的李姓人家。传说唐代李治皇帝于西元684年正月十五日观灯时,薛刚闹事踢死太子李奇,他被吓得从观灯楼栏杆上摔下致死。从此后李家把这一天视为忌日,唐王下旨每年正月十五日李氏后裔不准闹花灯。

  元宵节这一天,永定县不少地方有头一年新婚夫妇和生男孩(俗称新丁)人家拜祭祖坟的习俗,祈求上祖保佑大家添丁添财,万事顺利。当天晚上7点,各家各户拿着灯笼,火把、香纸等,敲锣打鼓到指定地点集中。长龙搬的队伍到新婚、新丁祖坟拜祭,灯火通明,锣鼓喧天,鞭炮礼炮声震耳欲聋,场面十分壮观,而后大家沿着出发的路线回家举行接丁接财仪式。

  元宵节这一天,有些地方有上灯、贴名单的习俗。比如下洋镇东联村、沿江村,谁家生了男孩,便有义务组织做花灯,迎花灯,请灯酒。添新丁的人家在春节前便向各家各户收点喜炮钱,用于年初一去祠堂拜年,年初二给公王老爷拜年,正月十五迎花灯。新丁家庭出大钱,宗亲乐助。正月初五、六,新丁家庭要先做一盏花灯,组织锣鼓到各家各户炒灯(邀请大家做灯),正月十五(新丁家庭必须在迎灯后方可扫祖墓),灯头一架大花灯,迎后挂在叶吉堂,灯二也一架大花灯,迎后挂到南庆堂,由灯头打炮组织迎灯,按商量好的路线走,先到杨婆太坟上闹灯,最后到两个祠堂闹灯、上灯。贴名单则在敬公太婆太时贴在祠堂或自家上厅墙上。贴名单用蛋白作浆糊,不易虫蛀。迎完灯则摆酒。全村不分姓氏,敲锣打鼓来庆贺、喝酒,男丁多时,吃到天亮。

  凤城镇下坑十八罗汉表演至今已有200多年,当初为凝聚族众,强身健体,组建了十八罗汉队。十八罗汉约25人,其中大罗汉9人,小罗汉9人,观音一人。打鼓一人,打大小锣各一人、大小钹各一人,领队一人。表演罗汉者都需要有武术功底,要练功。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参加演出,表演的主要节目有《观音过桥》、《卷龙尾》、《观音座莲花》。

  仙师乡三坝村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举行“赶龙”活动。二三十名青年人,打着锣鼓,提着灯笼在最高山岭上追逐回家,其他群众则围观、呐喊,看谁最先到家。裁判员是大家公推出来的。村中家家放鞭炮接灯,谓之接龙。

  虎岗乡虎西村赖氏自开基祖以来都是正月十五日黎明祭祖庙,只有松阳赖氏正月十五日“祭天明”。古竹乡大德村苏氏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为祭祖祠日,届时祖祠装灯结彩,苏姓宗亲都来祭祖,祈求祖宗保佑合族平安,财丁两旺,万事如意。在祖祠设宴请宗亲梓叔,夜间迎龙舞狮,演大班戏,燃放鞭炮持续数小时,烟花照亮夜空,全村灯光辉煌。

  西溪乡等地在元宵节这天,早餐家家都要煮金瓜(南瓜)吃,祖辈相传说是“十五吃金瓜,一年不会被鬼瓜”。吃了金瓜可辟邪趋吉。

  永定县有个别地方不是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凤城镇下坑社区,以前过元宵、七月半、八月半都和大家一样过十五。据说传到十四祖时,家家户户在月半准备吃丰盛的晚餐时,来了一群土匪把东西抢个精光,害的大家过不成节。另一种传说是过元宵节的头天夜里,每家都准备好第二天过节食品,不想晚上来了小偷把东西偷个精光,为了不再被抢、被偷,就提前一天过元宵节,至今下坑正月十四日过元宵、七月十四日过中元节、八月十四日过中秋节。嫁出去的女儿一家和亲戚朋友都在十四日这天到下坑作客。

  第三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这是全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永定客家人习惯称之为“五月节”。

  端午节的由来,流传最广、最为我国人民认可的是纪念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的节日。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著名的爱国诗人,西元前340年生于湖北省秭归。他博闻广识,秉性刚正,少有抱负,决心革新政治,起初很受楚怀王赏识,官至仅次于宰相的左徒、三闾大夫之职。屈原为了安民强国,向楚怀王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和改革措施,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但他的正确意见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遭到上官大夫子兰、靳尚以及南后郑袖等反动势力的诬陷打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其削职放逐。屈原悲愤交加,在沅湘流域一带的穷乡僻野中流浪前后达22年,忧国忧民之情无处倾诉,于是在西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自沉汩罗江而死。

  百姓们听说屈原投江自尽,纷纷划船赶来拯救打捞,但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踪迹。百姓们因为爱戴、崇敬屈原,为了不让鱼龙虾蟹伤害屈原身体,就把包好的粽于、鸡蛋投进江里饱喂鱼鳌。以后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都在江上划龙舟,鸣锣敲鼓,以驱赶蛟龙,同时用五色彩线缠绕做的粽子,祭祀亡灵。后来前者演变为吃粽子,后者演变为龙舟竞渡。这个传说,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热爱与怀念。

  由于受屈原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他的《离骚》等著名诗篇的深刻影响,秦汉以后,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为我国人民所公认。台湾还定此日为诗人节,隆重举行纪念活动。

  千百年来,永定客家人传承了过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这一天,主要有以下活动:

  一、挂艾草、桃枝

  初五这天上午祭拜神只,给孩子挂香袋,并在自家厨房门框上挂上桃树枝或艾、叶菖蒲,表示驱魔祛鬼。每家每户将石菖蒲、艾草、桃枝绑成一束挂在厨房门上,以驱瘟避邪。

  端午节插桃枝是中国流传了1000多年的习俗。据传,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也是五月五日揭杆聚义。一天,在某山路上有个逃难的妇女背着一个大孩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正遇上了黄巢,小孩子走不动哭起来了,那妇人仍拼命拖扯着小孩在奔跑,跑得小孩脚底出血。黄巢见了很奇怪,于是他追上前去问那妇人,为什么把大孩子背在背上,让小孩子脚上被拖出血来。那妇人说:“大孩子是我哥嫂的后代,我哥嫂已死,我就把他背着走,有我就有他在;手里牵着的是我自己生的,即使无奈何跑死了,我夫妇俩还年轻,还可以再生。”黄巢听了很是感动,随手拿出10两银子送给那个妇人,并叫她不要再逃了,回家后在门前插上一把桃枝,可得平安无事。妇人千恩万谢这个救命恩人,回去后一五一十把此事告诉邻居,于是全村人家家门前都插上了桃枝。黄巢下令,见有插桃枝的人家概不得袭扰抢劫。

  二、裹粽子

  五月初四,就有许多人家开始裹粽子了。五月初五,早上家家户户像其他节日一样,宰鸡杀鸭,祀敬神明,然后到祠堂烧香,祈求阖家平安。上午要裹粽子、做粄。粽子有猪肉粽、豆子粽、碱水粽等,俗称“白粽”和“黄粽”,大家互相拜访亲人互送粽子。

  三、吃过节饭

  永定客家人一般安排在端午节这一天中午吃团圆饭,也就是过节饭。但是,有些地方是在晚上吃团圆饭。

  上世纪20年代以前,永定条丝烟享有盛誉,大部分农村户户种烟。采摘的烟叶必须晒乾,但采摘烟叶时正值梅雨季节,忽晴忽雨。有一年端午节中午,培丰镇文溪村郑氏有一户人家正在开怀畅饮之时,忽然下起雨来,于是大家直奔晒烟场抢烟叶,待抢收完毕重入席时,一桌酒菜都被馋犬吃得狼藉不堪。从此,就把端午节宴改为晚宴,便可安心宴饮了。这一改,这个村子的烟农们很赞赏,群起仿效。另一种说法是文溪郑家先祖铭煊公由永定城关迁往文溪时,在永定城关已有家室,端午当天,先祖在永定城郊安顿好家室后,出发前往文溪,但在当时无先进的交通工具,只好步行或乘船。文溪的婆太只好领着子孙,做好节日食物等着先祖到来,直到晚上才到,于是,只好改在晚上吃过节饭,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虎岗乡虎西村赖后峰后裔端午节也是晚上吃过节饭。朝美公(松阳赖氏永定一世祖)的裔孙与华公(晏田公)于1519年农历二月初十日从汤湖迁居到虎岗大竹园定居后,命儿子赖振峰与赖后峰兄弟俩五月五日三更步行前往汤湖崩山里拜亲祭祖,拜访宗亲长辈,祭扫祖宗庙堂,礼毕后速返虎岗过节。振峰公耕田出身,体强力壮,步行健快,适午时到家与家人团圆过节。后峰公读书人出身,翻山越岭步行,走得慢,午时才到达城下,适逢叔父同叔母,盛情款留过节。待后峰公到家时午时已过,自始后峰公过端午节改为晚上吃过节饭。从此,与华公(晏田)开基虎岗大竹园,其后裔五月五日端午节振峰公裔孙午时过节,后峰公裔孙晚上过端午节。

  许多开店铺的生意人,为了适应顾客购物的时间,团圆饭只好安排在晚上,甚至很迟才用餐。

  四、洗午时浴

  五月五日午宴毕,人们纷纷去游泳或在溪边河边洗个冷水澡,据说可以驱逐“瞌睡鬼”。因为这个时期昼长夜短,又是大热天,人容易疲劳和打瞌睡。民间俗语说:“芒种夏至天十八满姑要人牵。”端午节采集的布荆最有药用价值,有散瘀活血去风湿等功效。下午人们用布荆、石菖蒲、海金沙藤等熬水沐浴。五月五日以后,天气开始炎热,永定客家有个俗语:“食了羊角粽,棉袄可入笼(棉袄可以装进装衣服的箱子了。)”

  五、喝雄黄酒

  此时正直盛夏,气候炎热,山区里毒蛇,蚊虫肆虐,患疾者众。从前医药落后,据说去中药铺买得少许雄黄,冲上自制药酒,除了喝以外一部分洒在地上,可驱蛇灭病和防止食物中毒,传说还能避邪气。这个习俗近几十年来已基本上被废除。

  六、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水上运动竞赛活动。旧时,永定河水位较高,在端午节这天,沿岸一些乡村在适合划龙舟的河面举行龙舟比赛。 

  第四节  中元节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永定客家人惯称“七月半”。

  中元节,也叫送鬼节。传说地藏王的部下“阎王爷”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受不了18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子,看到母亲受罪于心不忍,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竟徇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牢房里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危害百姓,所以就有“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送鬼节”。

  旧时,农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永定县许多地方家家户户以牲仪和米粄等供品祭祀宗祠,并焚烧象征金银的纸镪,向孤魂施舍,谓之“普渡”和“施孤魂”,也有请道士祈神送鬼消灾;永定有些地方的客家人,在这一天的傍晚,把供品和纸衣、纸帽等放在纸船上,纸船放在路口或溪河中,旁边插上一排香烛,烧一迭纸;放在溪河中的,让纸船顺流而下,然后在溪河滩上撒一些用糯米做的“斋子”,表示送瘟神,以免阴魂野鬼打扰乡里,故这一天又称“送鬼节”、“鬼节”。不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以后,“施孤魂”活动已逐渐消失。一些地方的土楼客家人只是举行午宴或晚宴,算是过了“七月半”,妇女们则在这一天祭拜神明。

  过中元节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此时立秋已过,夏收夏种结束,正值新粮登场之时,农民们劳作半年了,如今打酒买肉,添上荤腥,以解辛劳。所以中元节又叫“食新禾节”。

  旧时,永定县有些地方过中元节有十三十四吃荤、十五吃素,蒸糕点(米粄)“结缘”、“接太公太婆”、“烧包”、“烧夜香”等习俗。然而高头乡高东村、高北村则中元节不做米粄,代之以特制的白米饭,盛在碗里,中间插一双筷子,以此祭鬼神。其原因相传是该两村的上代婆太妯娌间如同胞姐妹,有一年中元节做米粄时其中一位不慎,右手被碓子砸伤,另一个因此也很伤心,于是决定此后中元节不再做米粄,而代之以特别加工的白米饭。

  永定客家人泥守古风,都在七月十五日过中元节,但也有个别地方不同。高头乡里石坑、庵子坑两个自然村为纪念上祖在十三日这一天从大村里迁到这里开基创业,便改在十三日过节。有些地方七月十四日就开始过中元节,一般认为缘于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比如培丰镇、坎市镇等地有一部分人在七月十四日过节。可是这些地方十四日过中元节的原因还有另一种说法:传说是因为祖上有人吃花斋,初一、十五是要吃素的,不能吃荤,所以提前一天过节。

  人们说中元节是鬼节,但几乎没有人在中元节祭祖的,春秋两祭的,也安排在中秋节前后祭祀,只有个别地方在中元节祭祖。

  第五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永定俗称“八月半”。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仰望高挂天空玉盘般皎洁的明月,自然会联想到与家人的团聚。独在异乡旅居的人,也期望借助明镜般的皓月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叫作“团圆节”。

  中秋节在我国由来已久。《国语?周语上》载,我国夏、商、周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这夕月,即是祭拜月亮神。而“中秋”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末年《周礼?夏官?大司马》:“中秋,教治兵。”可见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的活动。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以后历代帝王都沿袭此俗。到了魏晋,中秋赏月开始传到民间。

  中国人中秋送月饼盛行于宋代以后。传说南宋时北方汉人不满金人入侵,准备组织反抗,为了统一行动,便把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指金兵)”的字条藏于月饼内,以送月饼方式传递资讯,联络民众。后来,八月十五日成为民间反抗外敌侵略的纪念日,送月饼的习俗沿袭至今。

  送月饼是永定客家人过中秋节最大的特点之一。从农历八月初开始一直到中秋节前,任何一天都可以给长辈、亲戚、朋友送月饼。

  中秋节这一天,永定许多地方进行秋祭,并举行家宴。有些地方要用3牲、番薯、芋子、果品、香、蜡烛、纸、鞭炮祭祀“田头伯公”,祈求“田头伯公”保佑除虫驱兽、田禾大熟。陈东乡的陂头甲、洋湖坑等村落还要做伯公戏,即请戏班子在伯公附近开阔地搭台演戏。如今祭祀“田头伯公”的习俗已基本消失。

  中秋节晚上,阖家团聚,用香烛、清茶、月饼、水果祭月。敬奉“月光娘娘”后,大家围坐一起品茶、吃月饼、赏月,有的人赋诗唱和,表示对月中嫦娥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在月光下坐到深夜,称为“守月华”,传说若谁看见月亮大放奇异光彩、月光菩萨降临,可求福得福,求财得财。大人最喜欢在月光下一边赏月,一边教小孩唱儿歌:“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 

  旧时,中秋之夜还有人请巫婆“伏童子”(俗称“落童”)。巫婆伏在案上,主人焚香祷告,求神或某个死去的亲人出来“对话”,待阴灵附在巫婆身上时,双方就对起话来。

  第六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又称“九月节”。 《易经》阳爻为九,“九”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故名“重阳”。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我国战国时即有重阳节。汉代以后逐步形成了重阳之日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和避灾免祸的民间风俗,并以节日形式出现,在民间流行。

  重阳节为什么会有出游登高、赏菊、佩戴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等习俗呢?民间认为,九为阳之极,称为老阳,阳极必变,会由盈变亏,由盛转衰,所以民间认为九数是不吉利之数。九九重九,更是不吉利,因而便产生了重阳节避灾的习俗。因此,出游登高、赏菊、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等可避灾。

  永定客家人过重阳节,备牲仪、米粄、糍粑等供品祭祀天神、土地神等神只,还到宗祠去祭祀列祖列宗,还有许多人饮菊花酒、佩戴茱萸、赏菊、放风筝。有些地方还举行登高(爬山)等活动。重阳节这一天被定为敬老节以后,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乡、村组织干部还要向离退休和特困老人献爱心,送慰问金、慰问品。

  重阳节日前几天女婿要给岳父、母送礼,表示对老一辈的尊敬与孝心。初十嫁出去的女儿们都要回娘家探亲,吃完午饭后方可回男家。

  旧时,重阳节若遇上霜降这个节气,人们禁忌在家里厨房内生火作炊,而把过节的食品全部搬到大门外,临时搭个灶,连饭桌都摆在野外。民间有“霜降对重阳,十家烧火九家亡”之说。

  永定县也有少数人家没有过重阳节的习俗,如古竹乡、陈东乡的苏、吕、卢、李等姓的人家,湖坑镇的苏氏、李氏。古竹乡苏姓不过重阳节,缘于有一年上祖正高高兴兴操办过节时,突然传来兄弟在归途中被洪水冲走的噩耗,因此他们认为重阳这一天不吉利。几年后他们决定干脆不过重阳节了。

  洪山乡五坑村的赖姓人家也不过传统的重阳节,而集体改过“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日)。传说清朝乾隆年间,五坑赖姓人家,原本也是跟周边的乡村一样,过传统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可是,有一年过九月节在祠堂祭祖时,由于人太多很拥挤,香火竟然把整座赖氏宗祠烧毁了,祖宗牌也没了,好在无人员伤亡。之后,全村父老兄弟商议:既然祖祠都烧掉了,说明我们的祖宗不喜欢过重阳节,为了遵从祖宗的意愿,今后就发誓再也不过重阳节了,待来年再在重阳前后新定一个节日。第二年,重修赖氏宗祠后,族长在祖宗灵位前占卜,议定在农历十月初一日过“十月朝”。至今,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日五坑村的“十月朝”,方圆几十里的亲朋好友集聚一堂,热闹非凡。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