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章 经世创业

  在宗法社会,封建家族政治根深蒂固,儒家学派最注心力于此道。家族伦理观念十分强调正父子兄弟之道,明长幼贵贱之序,严男女之别。一家之内,子必从父,妇必从夫,弟必从兄。一个家族往往能起到现代社会某种专业协会的作用,它能够将一门特殊的技艺、学问延续下去或发扬光大,永定客家人许多绝技、绝学,如客家土楼建筑技艺等多由这一管道保存下来。

  永定客家人的家庭,在世代承续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男女成婚之后,便迈入了色彩斑斓,包罗万象的社会,他们或耕种学艺,或读书出仕,或经商过番,之后,他们便按部就班地要经历分家自立、教子孝亲、耕商种作、建筑土楼、结交乡里、联宗睦族,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第一节 经营事业

  从甜蜜婚姻中走出来的永定客家儿女,开始步入多元的社会。他们意识到自己身处大山中,经济和文化都比别人落后,在以农耕求生存的同时,还必须以“读”求发展,要改变在当地所处的低下地位,唯有通过科举登上仕途。无论家族或家庭,从事何种职业,挣钱除了维持生活就是让子女读书出仕。他们求得一定资产后,置田产、建土楼、兴学校,以此从根本上改变个人、家庭和家族的命运。

  一、耕商劳作 

  (一)农事礼俗

  播种时,农民要在秧田挂一份香纸,祈求田头伯公(土地神)保佑秧苗生长良好:中秋节备牲仪、月饼、地瓜、芋头等农产品,敬田头伯公。

  旧时如大旱之年,就得隆重地举行求雨的仪式。求雨时,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连衙门知县和其他官员也参加。主事者要沐浴斋戒,有的和尚、道士念经和设道场“打醮”。求雨队伍抬着龙王菩萨到田野巡游,沿途放火铳,还将龙王菩萨反复投到水潭里,以求老天下雨。

  永定农村有迎春的习俗。高陂镇西陂村的迎春活动最为有名。西陂每年的立春都要举行迎春活动。

  (二)经营烟草业

  永定县种烟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烟草传入永定不久,永定的烟农很快就掌握了晒烟种植技术和“细切如丝”的加工技术。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先进的栽培、制作技术,使“永定晒烟独著于天下,本省各处及各省虽有晒烟,制成丝色味皆不能及”,因而永定条丝烟素有“烟魁”之称,成为清代朝廷的贡品。

  永定生产的条丝烟销路日广,及至清乾隆年间,“天下皆用之矣”。清乾隆年间,“永以膏天种烟者多,近奉文严禁,即种于旱地高原,亦损肥田十之五六”。清代中叶,全县晒烟年总产高达450余万公斤。清道光年间,“春夏烟草阡连各乡”,年种植面积为2~2.5万亩,产烟150~180万公斤,价值400余万银元。清宣统三年(1910)和民国3年(1914),永定条丝烟在南洋劝业会和美国三藩市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万国博览会上获优奖。民国十五年(1926)以前,永定的条丝烟作坊遍布各乡村,“各乡工厂林立”,长江以南各大中城市以及东南亚各国都有永定人开设的条丝烟庄、商行,条丝烟年出口数以万箱。

  制作条丝烟的作坊,旧时叫烟棚。烟棚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烟棚,专人专职收购晒烟,请众多师傅制作名牌烟,销往国内外,在大江南北重要市镇还设专销商号;一种是小型烟棚,由小业主操办,全家都参与制作,既办烟厂也种烟,有时还收购部分晒烟,请一些师傅帮忙制烟。业主是老板同时又是技术水准相当高的技师,制作的烟包主要出售给大型烟棚,部分供应本地所需。也有些小烟棚赚了钱扩大经营,收购的晒烟多,请烟师傅制作出来的烟包亲自装笼押运到国内(主要是长江以南)各大中城市去销售。

  清乾隆时期,抚市镇社前村的赖存宽在苏州做条丝烟生意。一天,他与伙计们乘船在苏州运河上游玩,巧遇下江南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船只。因乾隆从京城长途南下,时至多日,又不想让地方官员知其行踪,因而食用物资供应不足。船上太监、大臣们一时无计可施,而此时恰逢对面驶来一艘颇为漂亮的彩船,想必是有钱人的,食物预备一定充足,于是上前询问,赖存宽慷然将自己船上的食物分与乾隆所在船只。乾隆一时兴致颇高,问起赖存宽从何而来,在此做何生意,赖存宽答:我从福建永定而来,做条丝烟生意。而后他把自己所带的条丝烟献予乾隆,乾隆饶有兴致地看了色泽金黄灿烂的条丝烟,点上水烟筒吸之感到气味芬芳醇厚、清香可口、提神醒脑,当即赞口不绝。赖存宽看到这位气度非凡人物亲口赞誉,当即拿出烟袋并加水烟筒献之。乾隆回京后,感激存宽献予食物,解其燃眉之急,亦为永定条丝烟优良品质所动,高兴之余,写上“烟魁”二字,制成牌匾差大臣送与赖存宽。从此,永定条丝烟的美誉传遍天下。

  上世纪70年代以后,永定烤烟兴盛,被评为全国烤烟之乡,从业者几乎遍及全县。

  二、读书 

  永定客家人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明窗外事,一心唯读圣贤书”的儒家思想带进土楼,产生了新的崇文重教习俗。正如民间谚语所云:“蟾蜍罗,哥哥哥,唔读书,冇老婆”。“养子不读书,等于养头猪”。“书爱读,打爱练,老婆唔讨随方便”。“讨食也要缴子女读书”。“人不读书,有眼无珠”。“赤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知读书迟”。“山鹧鸪咕咕咕,唔读书大蕃薯”。“星多天空亮,学多智慧广”等,认为只有读好书,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永定客家人一贯重视子女读书,勤俭节约,千方百计让后代接受文化教育。如果一个宗族都无人读书,没有文化人,便被人小看,被认为“后代无出息”,因此“家有半斗粮,也要送儿上学堂”。永定民间很早就有了种种兴办教育,鼓励儿童读书的乡规民约和传统习俗。

  清代乾隆二年,坎市镇青坑村廖鸿章点翰林后,延至嘉庆、道光、同治,其孙廖文锦、曾孙廖惟勋、廖寿丰、廖寿恒也都先后入翰林院,或授检讨、编修,或为知府、尚书。像这样“四代五翰林二进士七举人五翰林”的家族,在清代260多年间极为少见,由此有了“独中青坑”的士林佳话。

  永定客家人除了大楼大户之外,许多穷苦人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知书达理,也努力供自己的子女读书。散居乡间的私塾、书院、义学,给家境困难的客家子女提供了启蒙、普及的机会。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年间(1628~1644)至清雍正六年(1728)全县先后办过书院8所。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废止科举,永定先后办书院、文馆等82所。永定的书院、文馆数量居闽西客家各县之冠。

  过去,是要在学业完成后,也就是毕业时,才举行庆典,叫做毕业酒。毕业酒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学校举办;另一种就是有的经济殷实的家庭也会在家里举行毕业典礼。

  升学,亲戚要会准备好一只雄鸡、一盒状元糕送来,主家要留他们吃饭。在请客前一至二个星期,主家要请人选好日子,发送请帖。同时,在请客前一天要贴好对联,张灯结彩。请客的那天早上,主家要办3牲,第一道程式是敬天神,第二道程式是进祠堂敬祖,告诉祖宗自己高中,这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第三道程式是宴请宾客。请客时,主桌由老师坐,学生和家长要给老师敬酒,这就是谢恩师。老师的红包不能收。永定有些地在散席时,要送给每个老师一条毛巾。

  三、出仕

  永定客家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极深,一向崇文重教,读书风气甚浓,因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明清时期永定客家人从小就非常刻苦读书,不少人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中举考取进士而致仕。自明成化十四年(1478)建县以后,永定人才辈出,仅明清时期就涌现了赖先、王见川等进士36人(含武进士7人)。

  相传古时候金丰大山下有个人叫张积谷,小时候上学经常翘课去抓鱼、摘野果,学习成绩倒数第一,人称其“马古蝉”。有一日张积谷上山砍柴,听见蝉儿在树枝上不停地叫:“积谷、积谷、妈西、妈西、西!”“妈西”客家方言意思是差劲。张积谷听后认为蝉儿他读书成绩总是不及格,惭愧万分,心想同窗、邻里讥笑自己还罢了,连山上的蝉儿也来奚落自己,这样下去,确实对不起含辛菇苦的父母。后来他发奋攻读,成绩不断提高。又一日他再次上山砍柴,“马西蝉”又叫起来了:“积谷、积谷、有希望,有望!有——希望!”他受感动,更加努力,后来终于考上举人,做了县太爷。几年后,张积谷就在其砍柴的山上建一寺庙,命名“鸣蝉寺”。此寺至今完好,香火旺盛,不少学子到“鸣蝉寺”进香,善男信女至今还传颂着张积谷浪子回头、勤奋攻读的故事。

  四、“过番”

  永定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是福建省八大侨县之一,侨胞数量在龙岩市是最多。永定县现有人口48万,而旅居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有50乡万人。永定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在东南亚、西欧国家。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永定,自清代康熙年间以后,许多人为了生存、创业而漂洋过海去南洋,或去港澳台。有的挣到钱,有的在家乡买地置田,有的将家眷带出去,在外面发展。

  亲友“下南洋”,俗称“过番”。出远门前,为之饯行,无论设宴招待或馈赠礼品,少不了母鸭(俗称鸭妈)。母鸭不仅善于觅食,而且熟谙水性能避险,寓意一帆风顺,水陆平安。但不可用番鸭,避免与“番客”谐音,被误认为有意讥讽。

  除了“过番”或去港澳台谋生外,到县外、省外开疆拓土或创业谋生者更多,他们从事各种行业,其中有许多人是能工巧匠或商业高手或某种专才。

  旧时,永定客家人有这样的礼俗:“过番”的要祭祀妈祖,木匠要拜鲁班先师,铁匠要拜李铁拐先师,石匠和泥水匠要拜杨公先师;造纸的敬奉蔡伦大师;行医的敬奉药王菩萨:做生意的祀奉财神菩萨、赵公元帅、陶朱公……这些祀奉,都是为求生产平安、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建筑土楼:兴建土楼时,首先安杨公先师(风水祖师爷),以求保佑工程顺利。

  五、置家业

  旧时,永定客家人有一定经济积累之后,都热衷于买田地、建大楼、置家业,为子孙后代留下家产。在从事这些活动中,一般都要立签各种契约。契约的种类很多,有买卖、典当、租佃、借贷、雇佣、赔偿等各种契约,还有赠予、分产、遗嘱、继承等文书。各种契约的内容不同,文字也有一些差异,但总的说来是大同小异。

  田宅买卖契约是物权契约的一种。契约成立,同时履行,一般不保存义务。这样的契约的成立,主要有3个条件:一是当事人对标的有完全的所有权或完全的处分权;二是标的须确定;三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不得反于一般法律行为及契约之原则。这3个条件表现在契约文字上,可分为如下八项:即买卖时间、业主姓名、标的(所卖田宅的座落和四至)、钱主姓名、契价和交割、业主担保事项、业主署名画押、中保人署名画押等。例如《马用卖地契》:

  xxx谨具如后:

  本人愿出卖村南竹菌地一段,南北<田尔>,东长贰拾陆步伍分,西长贰拾陆步伍分,南阔壹拾陆步,北阔壹拾步。并次东一段,东长式拾陆步,西长式拾捌步半,南阔壹拾步,北无步。东至大河,西自xx至xx,南自xx至xx,北自xx至xx。

  民国《郑培鹤卖地契》则写作:

  计开座落东南卖主林后南北地三阡:

  一阡

        南  水沟分水为界;  西  培菼;

    北  卖主林,有志石;东  水沟。

  四至分明: 至                  至

  二阡

   南  水沟,分水为界;东  水沟,分水为界;

    四至分明:至                  至

  又一阡

  北  田家林,有志石;西  卖主。

  四至分明: 至                  至

  六、建土楼

  成年之后的永定客家人,开始担当家庭社会的重任,理所当然必须经历分家、求职、耕种、经商等人生历程。功成名就的永定客家人,一般都会选择在家乡建筑规模宏大的土楼。他们认为,家大业大是他们事业成功的标志,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座巍峨的里程碑。当然,他们在建土楼时同样十分讲究礼俗。

  (一)选址礼俗

  永定客家人对楼址的选择有诸多讲究。凡建土楼,都要请堪舆先生(即风水先生)看“风水”、“龙势”,以选取吉利的楼址。例如,楼址最好是坐北朝南,左也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认为这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环抱的风水宝地。这是因为向阳避风,温暖宜人:临水近路,生活、交通方便。

  选择楼址有诸多忌讳。例如,楼址要取顺势,忌逆势;要前低后高,忌前高后低;宜于在“宫观仙居”侧近建土楼,忌讳塔冢、寺庙、炉冶、敌军营战地及草木不生之处建土楼。

  选定楼址后,还要注意新楼的高低和向位。若楼址后山较高,可将新楼做得高一些或离山稍远一些。反之,如后山较低,新楼可离山近一些;这样既可避风防潮,也使山峦与楼场的配置和谐,俾“阴阳相配”。

  永定客家人建土楼还注意整体布局,其中尤以殿堂式的五风楼等最为讲究。例如,一座“三堂四落”式五凤楼,其3个厅堂的高、低、宽、窄都有所区别;紧靠大门的下厅堂要低一些,中厅堂略为高,上厅堂最高,每堂相差一尺,与之相配。上堂比中堂、中堂比下堂都要宽一尺。这样,从上看下,方显气派。

  紧靠厅堂的左右横屋的高低配置,也有规矩:一横屋的高度只可与厅堂大梁一样高;二横屋只可与厅堂的栋一样高。另外,上堂必有廊道通向左右两侧的横屋。

  (二)动工礼俗

  动工建土楼一般在农闲、雨水较少的秋冬时节。开工动土要请风水先生选好日期,择定吉时,如果主人子孙的生肖有相冲相克者,则应避开以祈安吉。动工之日,举行开工仪式,祭拜杨公先师,谓之"施杨公",意为请杨公先师到场保佑建楼平安顺利。

  风水先生将杨公先师符贴在或直接画在长约一米长、宽10厘米左右的木条或竹片上,竖立在楼基中轴线前端,象征杨公之神位,也标明楼的中轴位置。与此同时,泥水师傅要祭拜象征"荷叶先师"的"五尺",木匠师傅要祭拜象征"鲁班先师"的墨斗、曲尺。建楼主家须备3牲供品、香纸蜡烛,在施工场所与师傅们一起虔诚恭祭3位祖师。祭毕,便鸣炮开工动土,挖石基沟。大楼竣工后,杨公先师符被挂在观音厅神座一侧永远供奉。

  倘若楼后是陡峭山岭,应先挖一层层水准梯级后坎,以减缓雨水冲刷,确保房屋安全。如果是在岩石上炸石平出屋基,砌墙基时,应在石面上撒上一些泥土,以示这些泥土能让种子生根开花结果,将来这里住人能安居乐业,后代兴旺。

  (三)起基夯墙

  建土楼要先起墙基,即先挖大沟,再在中轴线后端的大墙石基沟内埋入5个不同颜色、代表木火土金水之状的大石头作为起脚石,按五行相生的排列次序和方位置于石基沟内,取万物生生不息之意,也称“五星石”,以示楼内五行齐备且相生无克,住户平安、五福临门。放好五星石,便开始砌石基。

  石基砌好后,择定吉日良辰夯墙。墙枋(即墙版)架在石基上,开始夯墙前用3牲祭墙枋,祈求夯墙顺利。祭毕,鸣炮开工。

  墙体竣工,俗称"下墙枋"。"下墙枋"仪式很隆重,亲友们送鞭炮祝贺。墙枋从墙顶上放下来时,鞭炮轰鸣,硝烟弥漫,一派喜庆气氛。为庆贺墙体竣工,主家要宴请师傅和工匠,表示酬谢。

  建土楼期间,主家和参加干括的人都不得说诸如跌死、倒塌之类的不吉利的话。

  (四)安楼门

  永定客家人历来有"千斤楼门四两屋"的俗语,说明对楼门的高度重视。安装楼门要请风水先生择日选时,校准方向,以期招祥纳福。有的楼门直接安装在土楼主体的大墙中,有的则在大楼的主体之外另建楼门。楼门的大小依楼的大小而定,其尺寸也有讲究,即所谓"合字",今有合鲁班尺字眼。

  土楼的大门一般安在大楼正中,大门一般向南,或向东南,或正对远处的名山大峰,谓之“山峦培秀士,代代有文人”。大门、楼门最忌向下,应以当地水流为准,大门应朝着河流的来向;若顺流向下,则谓“退水门楼”,不吉。大门还切忌讳对着山坑、沟壑、深巷、高塔,也不能让别人的房屋所遮挡。万一避不开时,则在正脊安置陶制狮子、八卦图,以及镌刻“泰山石敢当”等碣石,以避煞除祟,或在门前挖一池塘,民间认为池塘可以吞食风煞。

  安楼门要先祭门神,洒雄鸡血"驱邪",根据楼的位置用罗盘校准吉位、吉向,合吉时安放,燃放鞭炮庆贺。楼门安装完后,还于其上张贴对联,披挂红布,以示吉庆。永定民间对安楼门是极为讲究的。

  安楼门的祝词:

  伏以

  三才毓秀,二五浮光。巢昭祖泽,堂焕门扬,后嶂包藏。美轮美奂,结构轩昂。千祥云霞,万福荣昌。时届三秋,日吉时良。帝生正照,光耀宗枋。虔修牲醴,用荐华堂。盈门瞻拜,降福无疆。丁粮丕振,日盛月昌。科第绵远,奕禊书香。

  尚享

  (五) 立柱架梁

  大墙夯至一层楼高时,开始立柱架梁。立柱架梁包括安放柱础,立间面柱(金柱),架横梁(扛身)和梁(龙骨)。横梁及柱上要贴红纸对联庆贺。当日,主家都会特地准备糍粑作点心,让师傅们吃个够。

  把大梁安放在上堂的正中屋脊上,俗称“上梁”,这是新楼竣工的标志。因此,永定民间依俗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主家事先要挑选又大又长的杉木作大梁,大梁即正厅楼顶端的脊檩,俗称栋梁。大梁正中一般都写有“世代兴隆”、“财丁兴旺”、“世代书香”一类的吉语,有的还绘制八卦图。大梁正中,要系一个装有线香的红布袋,叫“挂龙”,两端则各系一个装有早粘稻的红布袋。有的土楼在正厅脊檩下方专设一梁木作为"栋梁",以示郑重。梁身要涂朱漆,画八卦,披红布,悬挂五谷包、书卷等。这一切都是祝福上梁大吉,新楼落成后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财源兴旺。

  上大梁要拣吉日良时,并在族中选一位夫妻齐眉、德高望重、子孙满堂的长辈来主持上梁仪式,唱诵祭梁文。上梁前要用5牲(猪、羊、鸡、鸭、鱼)3素(豆腐、木耳、米糕)祭梁;风水先生给八卦"开光"、"点眼"。接着,主事者面对大梁,手提一只公鸡,用刀将鸡冠割破,让鸡冠血滴洒在大梁上再把酒浇梁,边浇边唱祭文。主事者祭过大梁后,便号令上梁。由泥水、木匠师傅各主一端,逐层将大梁抽上屋脊,安放在脊柱上,俗称"安梁"。站在大梁左右两旁的人,先用红布系紧大梁两端,并由在楼顶两边的木匠和众人先启吊左端,后启吊右端,大梁徐徐升起,把大梁安放屋脊。然后燃放鞭炮。

  上梁完毕,主家给风水先生、木匠、泥水师傅发红包,并宴请参与建筑的师傅及工匠,以示庆祝和酬谢。最后,主家宴请师傅和亲朋好友。

  桁木一般应桁头朝左,桁尾朝右.但对着厅堂的桁木,则厅全是桁头,桁尾一律朝外。因为上厅堂一般是供奉了祖宗的牌位,是合族盛衰的象征。为此,用于上厅堂的桷子,必须又长又直,绝不可因为过短而在中间驳接桷子起次,用上厅堂的桷子须是一根杉木锯成4片的,这叫和合桷。此外,钉在上厅堂中央的桷子,须是一根杉木所锯的,中间不得掺杂其它杉木锯出的桷子,以取千年和合之意。

  楼顶承载瓦片的桷子枋,桷子枋之间的距离为6.2~6.5寸,而不能是6.1寸或者6.6寸,忌“克中”。在放置和钉住桷子枋时,匠人要按:“天、地、人、富、贵、贫”的依序放置桷子枋.待放最后一块桷子时,要合天、地、富、贵4字方吉,切忌合于人、贫2字。俗话说:“钉天钉地莫钉人,钉富钉贵莫钉贫。”

  新土楼盖瓦完工叫"出水"。至此,土楼的外壳(主体工程)便已全部完成,建楼告一段落。主家用牲仪供品答谢杨公先师,并将杨公(神符)请到楼内厅中安放。有的则当空焚化神符,名曰"送神归天"。接着便着手装修和逐步完善配套设施。

  (六)作灶

  灶的式样有牛尾灶、老虎灶、单灶。作灶有许多规矩和禁忌。灶的位置、坐向、尺寸大小都有讲究。灶门要避免直对厨房门,否则称为"脚踏灶",被视为不吉利。动工砌灶基和落成起火要选择吉日良辰。动工前,要在灶位四角埋下五样主副食物(稻、麦、豆、薯、菜)的种子和钱币,灶堂下方要放置油灯,同时还要挂红杀牲。新灶落成点火俗称"发火",首先是"打禾炮"(即爆谷花),谷黄米白,寓意金银开花,接着是煮"汤丸",象征团圆、圆满。厨灶作成之日,便是新居迁入之时。

  (七)乔迁新居

  装修完毕,建楼大功告成,便可迁入新居了。迁新居是一件大事,除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出煞"的仪式外,全家人要按辈份、年龄大小排队,长辈在前,晚辈在后,每人手中都要拿着东西,如灯盏、火把(称“转火”)或家庭日常用品,热热闹闹地搬进新居。

  乔迁新居时,要请本族长辈在一对多子多孙的老年夫妇来开大门。他俩门内,一俟外面祭过门神,便在鞭炮声中打开左右两扇大门,并边开边念颂词:“左门开,财丁来!”“右门开,富贵来!”两人再齐声说:“财丁、富贵一齐来!”

  大门开了,主家和家人依俗按次序进入大门。走在最前面的人肩挑炭火通红的火炉,第二个肩挑一担米谷豆类,第三个担柴,第四个肩挑清水,第五个挑豆腐和发板,第六个提着一笼母鸡和小鸡。这一做法,无非是藉以祝福主家迁入新居后像炉火那样红火兴旺,五谷丰登;豆腐的“腐”与富谐音来比喻发家致富;像母鸡和小鸡一样,繁衍子孙后代。跟着这6位家人后面的,不论男女老幼,人人都得肩挑、手提各种家俱、用物,任何人都忌空手入门。

  乔迁之日,主家必定隆重庆祝一番,新楼里热闹非凡,喜庆气氛浓烈。一般都要举办大型宴会,宴请参与建楼的师傅工人、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客人少则十几桌,多则几十桌,营造"闹丁闹财"的好彩头。亲友多送贺屏贺幛贺联等礼物,主妇的娘家则送家常用具等。不过,亲戚送的贺礼中必有芹菜、青蒜、豆腐、发粄、喜炮、门红。这些除了喜炮、门红外,其余都借其谐音祝福主家勤劳、善示、发家、致富。

  七、“脱草鞋”  

  草鞋,是用稻草、麦秆等材料编制而成的一种鞋子。脱草鞋,顾名思义就是回到家后脱下草鞋,而在永定客家礼俗中,脱草鞋的含义就是为回家的出远门者接风洗尘。

  在永定,凡出远门经营事业的人,尤其是侨胞回乡、年老退休、参军还乡等,亲戚好友都要备办礼品前去庆贺。旧时,仪式隆重的,亲戚好友要备办盘担。盘内主要有长寿面、豆腐皮、红菇、黄花菜、鸡蛋、猪脚、公鸡、番鸭等礼品。仪式一般的,亲戚好友备办一个礼盘的贺礼,为其接风洗尘。而其家里的人要在厅堂内摆上香烛、全鸡或全鸭、红米团、长寿面、红橘、红酒等祭品。

  旧时,出远门者回乡时,要先跪拜祖宗,再拜谢父母及家人。这种风俗就叫“脱草鞋”。接风仪式和欢宴后,出远门者的家人要按礼俗向前来的亲戚好友回赠礼品,回赠礼品一般是出远门者从外地专门带回来的物件,以示答谢。

  其实,“脱草鞋”之俗起源很早,原属中原风俗。西晋末永嘉之乱后,中原汉人纷纷南迁,“脱草鞋”这一风俗也就传入永定客家地区。旧时,由于农村市场上比较少卖鞋子,况且家庭生活也比较困难,于是,许多人就自己编织鞋子供自己平时上山砍柴、走远路用。当出远门回到家时,尚气喘吁吁,于是,亲人为他脱下草鞋,拂洗尘土,并用美食供应,以解疲劳而能较快恢复体力,故俗称“脱草鞋”。

  相传永定丰田里有一户人家,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为了儿子能有出息,每天都起早摸黑地干活,儿子读书很刻苦,到了要上京考试的前夕,因为家里穷,母亲为他纳了一双布鞋和编织了一扎草鞋。儿子舍不得穿布鞋,穿着草鞋出门,隔壁邻居的人也为他送行。儿子不负众望,考中后当上知县,一生廉洁奉公,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一晃30年过去了,他带着家眷告老还乡,母亲看到儿子回来非常高兴,备了供品祭祀祖宗神位,告知祖宗有眼,儿子有出息,永远脱下草鞋了。儿子按仪式跪拜祖宗和母亲,亲戚好友等知道后,备办礼品前去庆贺。后来,“脱草鞋”的礼俗慢慢流传下来了,一直延续至今。

  第二节 纲常伦理

  儒家思想的重要精髓是“孝悌”。孝悌的内涵,小而言之是孝顺长辈,友爱兄弟,大而言之是爱国爱家。

  永定客家人崇尚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兄弟团结、妯娌和睦,再由家庭扩展到家族、宗族,要尊老爱幼、敦宗睦族。永定客家人在长期辗转、艰苦开拓的过程中,形成了真诚团结、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永定客家人为人宽恕厚道,热情好客,能相互包容。他们以和为贵,整个家族团结一心,用以克服迁徙途中的艰难险阻。

  一、家族序伦 

  永定客家人的家族成员,一般是指家族本族的宗亲,包括祖父母、父母、妻、子、孙等。当然有的也包括收养的过房子、螟蛉子、童养媳、养女等,而且他们的子孙也算作家族成员,此外还有家族或随本宗之妻的前子、或收养的弃婴、本宗妇女所产的私生子、收养的女仆等等,有时也可算作家族成员之—。

  (一)养子

  收养子的永定客家人按照中国养子制度的基本原则,立同宗亲族中的适当侄辈为后嗣,而且可从近族扩大到远族。如没有同宗的近族可立,就立同姓的侄辈为后嗣,或收养异姓儿为养子。养子女的目的是继承宗嗣,所以原则上应限定为“养男”,可是也有以“童养媳”的名义收养他人的女子,长大之后就给自己儿子作媳妇的。当然,也有的没有儿子可娶,就只好叫童养媳作一个纯粹的养女。

  (二)过房子

  所谓“过房子”,恰如字面所显示的,就是从其他房间过来之意,乃是中国最正式的养子。这主要是没有儿子的人,或者没儿子的寡妇守节时,为了使这一房的香火不绝,就立一个过房子继承家业。

  在永定,还有的夫妻担心自己以后没儿子,就立一个过房子或螟蛉子,迷信这样可以让他“招小弟”。还有兄弟中如果有未婚而夭折的,为了维持这一房香火的不断,也有立过房子的,可分得本房应有的财产,当然财产继承乃是目的。旧时,永定过房子有如下种种限定:

  1、甲房无亲生儿子时,从乙房迎立侄子为子,以继承家业和香火,限于同宗同姓,即五服以内的亲族。所有同姓之间的养子,都可以总称为“过房子”。  

  2、过房子的亲族关系,和亲生儿子的关系完全相同,与亲兄弟姐妹也毫无差异。关于长幼的顺序,是按年龄的大小,而有“长房”、“次房”之别。换言之,过房子年长,而亲生子年幼时,过房子仍算长房,亲生儿子算次房。

  3、财产的分配,作为祖宗的祭祀产业的,其氏孙所应分配的一分,往往给亲生儿子。    

  4、过房子的年龄,并无—一定限制,不过多半是3、4岁到10岁之间。过房子有一特点.通常都是亲兄弟或叔伯之间的事,所以不必象螟蛉子那样用钱来买。不过如果是立远族的过房子,经过协议要出—笔养家费。这种养家费跟身价钱与聘金都不同,给生身父母养老之用。过房子也绝对不是卖断,跟亲生父母的家要保持良好的关系。    

  5、养父与过房子的年龄,固然没有一定的限制,但是过房子的年龄不得大于养父。换一句话,就是养父的年龄必须比养子女最少大16岁,才有资格收养他人子女。另外,过房子不论在年龄或其他关系上,必须表面看来都有如亲生子女一般。   

  (三)螟蛉子

  “螟蛉子”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有一种叫“螟蛉”的虫,自己虽然会生幼虫.但是却不知抚育,而蜾蠃自己不生子,于是就拿螟蛉的幼虫当作己子来抚育,因此人类就把收养异姓的儿子叫“螟蛉子”。    

  收养螟蛉子很简单,只要双方谈妥条件就可以。年龄越小身价越高,越大身价反而越低。原因是年龄大的男孩,都已经记住了生身父母的家,所以很少有人收养。

  (四)妾

  俗言有“一昼一夜为一日,一男一女为一室”,这就说明了一夫一妻的原则。旧中国,一些大官和富豪,往往拥有三妻四妾,盛行多妻主义,但是在永定纳妾的现象却甚为罕见。

  (五)分家

  俗语说:“树大要分枝,鱼多要分塘”。旧时,兄弟分居时,原则上平均分配,但长子不离灶(居),如有厕所属于满子(最小的儿子),正如俗谚所云:“长子不离灶,满子座廉窑。”

  旧时,一般家庭都多兄弟,他们结婚后都要独立出去,这就涉及到家庭财产分配问题,也叫分家。家产有不动产和动产之分,不动产主要有田地、房屋、山林等;动产主要指耕畜和农具,此外,如家俱、家禽家畜、金银财宝等。分家涉及到分家产,分家时,如果父母健在,由父母主持,或者邀请戚族参加;如果父母去世了,则请戚族尊长主持,除养老、祭田、公物外,都兄弟均分。分的方式用抓阄为定;然后立契约。兄弟分家契约的一般格式为:

  “兄弟×××、×××勤懒不一,恐生嫌隙,兄弟商量,请到亲族,将祖父遗下以及所置田产一钱财、山林、器具等搭配均分。逐条记载分明,阄分以后,彼此照单管约,各立门户,永无争差,立分单各存一纸为据。”

  二、敬祖睦宗

  永定客家人长期受中国传统“百善孝为先”文化思想的影响,极力推崇儒家的“孝悌”观念,教育后代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关爱子孙。“家和万事兴”、“家里慈和得富贵”、“还生敬他(她)一碗汤,胜过死了祭猪羊”等俗语,都是为了教育后辈要善待父母、兄弟团结,让家庭不断地兴旺发达,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好家风的熏陶下,永定客家人古时候出现过一些五代同堂、人口上百的大家族。

  永定客家人不但要孝敬父母和长辈,还要对亲戚朋友要热情,以礼相待。平日有来有往,年节和遇有婚丧喜庆时,要重视,去必备上礼物、食品相馈送。就是家里宰了肥猪,也要给亲戚送肉,给邻居分煮熟的猪血。家中有客来,必敬茶送烟。对人要尊者有礼貌,注重称呼。他们互助友爱精神,乐善好施,乐于助人,为人解难。亲友遇上意外灾难时,都要伸出援助之手。当亲戚、邻居有出远门,或有子女升学时,也赠送红包。

  自古以来,永定县涌现了许多孝敬父母和长辈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湖坑镇洪坑村和陈东乡岩太村相距二三十里,两地的始祖都是林茂青的原配詹氏所生。当年兄弟俩为报答老母养育之恩,商定轮流奉养的办法:春节至端午节前夕,在洪坑奉养;从端午节至中元节前夕,由岩太迎养;从中元节至重阳节前夕,复接受洪坑赡养,重阳节起又供养于岩太。因此,洪坑分别于农历五月初四和九月初八日,趁娘亲还在家而提前过端午节和重阳节,而岩太亦仿洪坑之法,于农历七月十四日提前过中元节,长年相沿,成为惯例。

  清道光年间,在歧岭乡湖河村中心靠河边有一牌坊,被立牌人是湖河村儒林郎雍进士李章彩原配张氏。因其长寿(107岁)孝义,教子有方、子孙昌盛,百龄五工。经翰林院学士巫宜福上奏朝庭请下圣旨立牌以示表彰。此牌坊是在张氏103岁时立,后在上世纪60年代“文革”中被毁。此牌楼多联,现仅存2副,一为清雍进年间李章彩自撰楼门联:“湖水壮文澜源流北海;兴朝恢世业望重西。”横批:“升平人瑞”。一为清代翰林(永定县大溪乡人)巫宜福撰联:“寿宇开寿母百龄洪畴增百禄;华堂祝华诞千秋阃筂庆千祥。”横批:“鸣凤流徽”。

  永定客家人有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在永定众多孝敬父母和长辈的典型人物中,旅居泰国华侨吴锦桂是典型代表之一。吴锦桂于1912年出生于凤城镇。他4岁那年,因家父经商破产,家庭生活频于绝境,无法赡养小孩,所以被寄养在仙师乡务田村外婆家,一直到12岁,他在这段时间里的生活和读书全靠外婆悉心照顾和培养。外婆的养育之恩一直深藏在他的心里。25岁那年,他漂泊泰国谋生,从做木工开始,经历了艰辛的创业,终于办起了家俱厂,当上了老板,事业有了发展,生活开始富裕。

  他始终把外婆的养育之恩铭记在心。1991年,他回到故里,特地探望阔别44年的务田村外婆家。虽然外婆早己不在人世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在他的脑海里回旋着。当他凭吊外婆的坟墓时,决定在河对岸建起一座纪念外婆的亭阁,这样既可纪念外婆,又可以教育后人,还可为乡亲父老提供休闲避雨遮阳之所。于是他在村中的溪口拱桥边建起一座古朴典雅的“望外婆亭”。亭之正门对着河对岸山的外婆坟墓,门联曰:“外大母德惠难酬,一亭奚足道;好山好水尘劳可解,小憩又何妨”。

  第三节 造福社会

  永定客家先民初来乍到之时,因为环境恶劣,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除了创建了闻名于世的土楼民居,便于聚族而居和安全防卫之外,还善于把族人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他们主要经过建祠堂、修族谱家谱、结社联谊、热心公益等形式,让族人知道自己的源流和支系,瞭解祖宗创业发展的经历,并把姓氏宗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记述下来,流传下去。同时,他们还教育后辈要孝敬父母、兄弟团结,让宗族不断地兴旺发达,形成良好的宗族氛围。

  一、结社礼俗 

  永定客家民间组织的出现,与客家人本身的特性有很大关系。与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一样,永定客家人有着很强的宗族观念,尽管祖先背井离乡,辗转迁徙,但世世代代始终不忘其姓氏宗族。正如有学者所说:客家人在迁移和定居后为获得生存空间,必须增强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内聚力,而形成尊祖敬宗的共同心理。正是这种求同的心理,使得客家人更易于结成互助组织。

  永定客家民间组织(社团),在人员构成方面不仅限于某一宗族,而往往是以某地域同乡会、联谊会、互助会等形式出现。

  这些民间组织以情感交流为手段组织起来的较为松散的群体,情感交流是联谊会成员参与活动的主要动机。 其成员可以是过去的同学、同事、同乡或曾经有过较密切的交往人员,也可以是现实的同行、朋友。其依靠成员间的活动维持其存在与发展。比如,东南亚有不少永定客家人的地缘组织,其中多以会馆形式出现,永定会馆、永定胡氏宗亲会便是其中之一。港澳台地区也是如此。因为永定县与南靖县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所以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诸多跨县同乡的联谊组织,比如:印尼三马林达永靖公会、缅甸仰光永靖华侨互助会、缅甸竖磅永靖华侨互助会、缅甸曼勒永靖华侨联谊会、香港永靖同乡会、澳门永靖同乡会、美国北加州永靖同乡会……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 

  1971年9月28日,永定人、著名的爱国侨领、华侨工商业巨子、国际大慈善家胡文虎生前创办的在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客属组织——香港崇正会,在香港召开了“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自举行以来,已在亚、美、非3大洲10个国家和地区共14个城市举办过18届,规模逐渐扩大,已由单纯的客属恳亲联谊,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融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于一体的活动平台。

  二、宗亲会礼俗

  宗亲会是永定同宗同姓族人的一种以情感交流为手段组织起来的松散群体。一般来说,宗亲会是联络同姓宗族的场所,因为子孙长年在外,况且世代繁衍,没有像宗亲会那样的联系团体,很容易遗失自己的亲属;而宗亲会除了平时的联络外,还有族谱的编制,宗族祖先的祭祀。所以,宗亲会的设立是因维系伦理而产生的。

  三、家谱族谱 

  家谱族谱本来是记录宗法大家族血缘系统的,但后世无论大家小族,大多修谱。由此,家谱族谱遂成为我国传统家庭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家谱古称“家牒”、“家乘”,永定客家人俗称家谱为族谱。它是记录本家族世系及重要成员事迹的谱表或文书,最简单的家谱记录本家族的世系,从先祖一直到当世人,分辈记录,明确族人间的关系。

  完整的家谱则内容广泛,涉及许多的内容,包括: (1)序例篇,收有个人序文、原序及改修、再修、增修的序文、凡例共13篇;(2)渊源,收有渊源考一篇;(3)谱图篇;(4)谱表篇,收有谱表释例、谱表; (5)家训篇,共有婚姻、嗣续、丧葬、祭祀、和族五项;(6)移驻篇,收有正文移驻考、族居记、族居表;(7)祠宇篇;(8)墓图篇;(9)恩荣搞,共9项:敕命、诰命、敕:档、官阶翎衔、陈设恤赠、旌表建坊、名贤谱说、谈观察跋、多太守跋。

  在家谱里,全面记载一段时期内一个宗族父系亲属的全部人口姓名,生死年月日时。在这里,所有同姓人,都按字辈排列,不分贵贱尊卑。但对显赫人物,则有专门详细的生平事迹介绍。每部家谱,在开头都有该姓姓祖来源、分支繁衍、世代迁徙的历史资料,还附有家规、风俗、契约、艺文等资料。

  颁发《族谱》一般选择在春天,意为春天万物萌发,家族才更人丁兴旺,繁荣昌盛。旧时《族谱》一般要放在祖祠里,每年春天里择吉时日焚香点烛祭告祖宗后才能翻阅。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永定又一次掀起了修谱热潮。

  四、蒸尝 

  永定客家人的“公尝文化”内涵丰富,它包含着宗族教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

  “蒸尝”一词原于上古。汉代董仲舒着有《春秋繁露》,是用于解说《春秋》的。其中深察名号第三十五有云:“享鬼神者号一曰祭。祭之散名,春曰祠,夏曰 ,冬曰蒸。”这就是,敬奉鬼神的名称之一叫做“祭”,“祭”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下位名称,春季祭祀叫做“祠”,夏季祭祀叫做“蒸尝 ”,秋季祭祀叫做“尝”,冬季祭祀叫做“蒸”。“蒸尝”一词取自冬季的“蒸”和秋祭的“尝”,即用部分代替全体,以指一年四季的祭祀,往后又用“蒸尝”代指祭祀用祖产,均属修辞上的借代用法。

  旧时,永定客家人把先祖留下的各房共有的产业俗称为“尝产”,通常指耕地。祖业大的“蒸尝”,除耕地(包括奖励优秀学生的“学田”)外,还有山林、果园、店铺或校产等。“蒸尝”又称“尝产”。这种资金称“公尝”(即本宗族的公用资金,由宗族领导人管埋)。祖业中的耕地称之为“蒸尝田”,也叫做“尝产田”;轮耕“蒸尝田”称之“遴蒸尝”;管理公尝的收支称之为“理尝”或“管公尝”。蒸尝田通常由嫡传子孙按房份轮流收益。

  如某户轮值曾祖的蒸尝田,假定其曾祖父传下3房,其祖父传下4房,其父又下传两房,那么该户就每隔24年(3×4×2)才轮得一次曾祖的“蒸尝田”。轮值某先祖的“蒸尝田”,如属出租田,到收获时节向佃户收租;如属非出租田,可以自己耕种,也可出租给佃户收取田租。轮得收益某先祖的“蒸尝田”,通常负责当年该先祖的祭祀,祭祀所余即归该户所有。

  公尝的财产一般由该姓族或本房众人推荐有威望的长辈维持管理,并定期公布收支情况。尝产房店多租给人由管公堂会产者收租金;尝田则多为本姓房内有份者依次轮耕,或交租,或负责公尝规定的当年尝内经费支出。公共祖业比较大的“蒸尝”收支,推举有文化又较富有的嫡传子孙管理。

  永定县各地公尝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祖传公尝。即该姓族或本房上代祖公在给后代分财产时,留下一部分作为公尝财或尝田;另一种是捐赠公尝,即由该宗族房姓各户捐集的财产作为公尝财。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里,公尝曾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五、宗祠文化  

  永定县的宗祠文化主要体现在楼房、宗庙、祠堂等的建筑艺术方面。这些建筑往往都铭刻着中原文化的烙印。

  除了在择址、设计都要考虑“天人合一”之外,宗祠在装修上还要特别讲究工艺美术。祠堂大门、功名柱(俗称桅杆),还有祠堂里的梁柱、门窗、屏风、匾额、厅堂、厢房、过道等公共部分或显眼地方,往往都有华丽、精致、细腻的装饰。其形式有木石雕刻、油漆彩绘、书法画屏等,多种多样;内容有花鸟虫鱼、山水楼台、人物故事、名言佳句等,十分丰富,而且往往还带有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

  六、公益事业 

  许多永定客家人勤劳致富了以后,十分热心公益事业,乐善好施,慷慨解囊,尤其是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为永定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永定本土的许多贤达实业家不仅在家乡投资办企业,而且在家乡兴办了许多公益事业。他们为永定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见川(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人),字道存,号畜斋,别号介石,仙师乡锦丰村人。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式,次年联捷进士。创汲古文会、建高陂桥。乾隆十七年(1752)起,他在高陂镇太平文馆讲学、编撰县志有四五年之久。讲学编志之余,创建“汲古文会”,从课程上物质上帮助学子进修学业。又因见馆侧龙岩永定交通要道上的“高陂桥”失修,乃乾隆二十年(1755)发起重建,劝募白银二三千两,建造了一座后来成为永定胜迹之一的宏伟壮观的石拱阴桥。他为此桥撰写的对联:“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200余年间广为传诵。

  创建丽泽(正)文馆,改建凤山书院,前者是王见川从高陂回乡后,发动仙师父老兴办的,为今仙师中心小学的最早前身;后者是王见川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向知县张所受建议,获得采纳而完成的。凤山书院改建,不仅扩大了院舍,改善了设施,而且在王见川等的努力下,题捐得义租谷6324桶作为助学基金,每年得以招收优秀生员童生55名,让他们专心进修学业。从此,凤山书院成了合邑最大最完善的学府,对发展本县文化教育事业起了重要作用。

  1906年,侨胞胡子春独资创办永定简易师范学堂始,至1949年,永定籍侨胞们共捐建9所学校、资助14所学校。至今,全县共有60多所中小学受到华侨资助。近30多年来,海内外客家乡亲在各地合力出资兴建了许多医院、学校、道路、桥梁、宗祠、寺庙等。家乡有灾难时,海外侨胞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