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洋社会学:人文关怀之极致

  【内容提要】 新著《海洋社会学》作为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学术方面的一项重要成果,其人文关怀尤其突出。这表现在:从宏观、微观全方位的角度关注海洋社会的人文,精释海洋社会中的人文精神,对人在“人海关系中”的位置恰当认定以及研究方法上兼收并蓄的人文精神。


  由范英、江立平主编,刘小敏、董玉整任副主编,由42多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汇集了学术界许多精英智慧的《海洋社会学》一书,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学(社会意识学)大型从书之第43部,它的写作与编辑出版,是近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该书的特点、优点很多,已有同仁将其揭示若干。本文只就该书体现的人文精神与其对于人类社会(包括海洋社会)的人文关怀,作些粗浅的评述。由于尚未从头到尾细读深研,加上领会能力有限,不妥之处敬希八方包涵。

  一、从宏观、微观全方位的角度关注海洋社会的人文

  该书在第六章的开头〔1 〕指出:“海洋社会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说明这一论断,该书这一章对海洋社会与陆地社会的关联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这两个社会的“兄弟缘份”和“同源而生”、“同责之身”、“同道以成”(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过程)、“同胞情谊”、“唇齿相依”、“互含互补”、“彼此延伸”、“相互依托”、“相互协调”、“互荣互进”、“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同舟共济”、“融合贯通”等等亲缘关系。

  在该书的第七章中,编着者又专题阐发了海洋社会的人类属性,指出“海洋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参与。海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自然而然具有人类属性。人类的耕海、涉海活动,使海洋社会展现出无限的精彩与魅力。海洋社会因人类的发展而壮大,因人类文明的瑰丽而多彩多姿。人类的劳动创造了海洋社会,人类属性是海洋社会的根本属性。这种属性无疑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者有机结合且相得益彰,使海洋社会和陆地社会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2 〕编着者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探究了人类两个属性的根源。阐述的充分和到位令人折服。

  正是由于海洋社会与陆地社会一样,同属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由于海洋社会具有人类的两个属性,人类社会在各大领域所进行的活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军事、外交、法治、贸易往来、民间交流,等等,凡是在陆地社会中可以找到的活动,在海洋社会中都可以找到(当然两个“兄弟”社会会有不同的特点),人类及其社会的人文历史,总是在海洋社会打上自己的印记,留下自己的足迹。因此该书以罕见的大视野、广角度,全方位地审视、探索、考察、分析了海洋社会,以这样的大视野、广角度来研究海洋社会,笔者认为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只要你浏览一遍全书所有的章节,你就会知道笔者所言不虚。没有对人类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密切关注,没有对人类命运的高度关心,就不会付出那么多的劳动,去追求这么一个大视野、广角度!

  该书关注的海洋社会,不仅是宏观博大、波澜壮阔、广袤浩瀚的,而且是微观细致、具体实际的。在第十六章中,编着者专门探索了海洋群体。文章从各个侧面,阐述了海洋群体的概念、类型、特征、功用,论点的鲜明和论据的翔实,令人信服。在该书的第十七章,编着者顺着既定的逻辑思路,探索了海洋组织。在第十八章中,进一步探索了海洋社区。在第十五章中,则探索了作为海洋社会和海洋活动的有机细胞——海洋个体。经过这番层层深入、视微如着的探索与阐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海洋社会,不仅是有根基、有视野、有高度的人文社会,而且是有骨骼、有细胞、有血肉的人文社会。我们由此可以察见编着者藴含的人文精神。

  二、精释海洋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一词,通行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这一词语本是中性的。自从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希腊、罗马古典文艺和学术的复兴运动(简称“文艺复兴”),“人文精神”便被赋予了“人文主义”的含义,人文主义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反对用独尊的神权扼杀人性;主张现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禁欲主义;主张发展科学与文化,反对迷信愚昧和盲目崇拜;主张哲学不从属于神学、哲学不能成为神学的“奴婢”(原因是:1、神学的对象是上帝自身;哲学的对象是上帝创造的万物;2、对上帝讲的是信仰,对哲学说的是研究,信仰不用质疑,研究则须质疑;3、信仰要靠教会权威,研究要靠理性力量)。用简单一点的话说来,“人文精神”,就是能够体现以人为本、思想自由、独立思考、尊重知识、破除迷信,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鼓励张扬人性而非扼杀人性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播、充实、砥砺、考验,逐渐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民众的认同,从而成为普世价值之一。

  《海洋社会学》一书,通篇渗透着这种人文精神,尤其是在论述海洋文化、人海关系的篇章中,有关的论述更为精彩。例如,第十一章的开头语:“海洋是人类的摇篮,也是人类彰显自己智慧的舞台。人类依海而生、劈风斩浪,一步步从远古走来,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创造了灿烂多彩的海洋文化,彰显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3 〕这话写得多么好啊!又如,在论及海洋文化的含义时,用了这么一段文字:“我们认为,广义的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动及其产物,是人类的涉海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表现为海洋物质文化、海洋行为文化、海洋制度文化和海洋精神文化。本书所指的海洋文化是狭义的海洋文化,即海洋社会的智力聚焦,是人类在涉海活动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海洋文化哲学、海洋科学理论、海洋宗教与民间信仰、海洋文学艺术等。构成海洋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人’和‘海’。海洋文化的产生,在于人与海的关联和互动;在于人类的涉海生产实践和生活方式;在于海洋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海洋这一特殊的客体,以及在这种‘对象性’关系中的客体主体化的向度,全面展示在人海关系中的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之中。”〔4 〕笔者认为,这个表述比较全面、深刻,较好地体现了海洋文化的人文精神,可以作为“海洋文化”的基本定义。

  此书的编着者在纵横捭阖、广涉深探海洋文化方方面面的时候,还特别提到如下两点:

  一是中国海洋文化的特色。书中第309页说:“中国海洋文化讲求‘天下’一体、‘四海’一家、互通有无、和谐发展、耕海养海、亲海敬洋、知足常乐的‘中国式’发展模式和人文精神。”这种发展模式和人文精神,实为人类海洋文化的发展,树起了一个光明的座标。如果它能感染与影响世界诸多国家,则世界历史的未来进程,将会呈现更多的光明,未来人类大家庭的合作,也会呈现更加广阔的前景。相反,如果大国之间总是为一已之利处心积虑地勾心斗角,特强之国总想称王称霸,虽不强大的为私利所驱也蛮不讲理,致使海洋成为实力的角斗场甚至腥风雨的拼杀场,则人类的大不幸必将再次降临。海洋的广袤和四通八达,本为人类的共存、共展、共荣、共乐和友好往来、和谐交融提供了一条天然的神奇纽带。人类不能将这条纽带变成套在别人或套在自己颈上的绳索。

  二是海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社会精神功用。海洋因它的独特品性和强大功能,对人类作出了伟大的启示,促使人类社会建立起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树立起一种新的精神与价值观。随着海洋波涛的推进冲击,这种新的精神与价值观必定占有愈来愈广的地盘。书中对海洋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了四条,即博大兼容精神、开放交流精神、刚毅无畏精神、开拓探索精神;〔5 〕对海洋文化社会精神功用也概括了四条,即求真功能、求善功能、求美功能、激励功能。这些概括,虽不十分全面,但全着眼于人类社会,体现着对于人类社会的人文关怀,其中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是有目共睹的!

  三、对人在“人海关系中”的位置恰当认定

  海洋社会的本质关系说到底就是“人”、“海”关系。该书是如何阐述这一关系的呢?

  首先,它指出了人类对海洋的依赖关系。在书的第一章中,我们见到如下的表述:“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源头”,“远古人类在进入农耕文明之前,就已经以海为生”、“中国自秦汉以来,沿海地区民间社会就兴起了以海为田、经商异域的海洋社会活动”、“古代中国涉海行为突出了靠海、吃海、用海,努力开发海洋资源,发展广义的海洋农业……”,“在海洋秩序的建立过程中,人类的涉海行为进入到全面开发海洋的阶段……”,“浩瀚无边的海洋,藴藏着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在未来的海洋开发中,人类可以从海洋中获得陆地上所能获得的一切自然资源,海洋被寄希望为人为摆脱危机的有效途径,海洋资源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海洋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海洋是人类立体生存的战略存在”。〔6 〕在书的第五章,编着者提到了关于人类起源的海猿假说,〔7 〕并阐述了海洋作为人类文明摇篮和地球之肺的发展过程。〔8 〕在同一章中,编着者还以“巨大的资源宝库”和“新的生存空间”为小标题,阐述了人类现在与未来对于海洋越来越重要的依存关系。〔9 〕

  其次,它指出了人类对海洋的依存关系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人的能动作用同样在海洋社会中起作用。“因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人的社会活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它改变着客观物质世界,也在改变着人类自身……”〔10 〕海洋社会具有鲜明的人类属性。这种人的能动作用,在海洋个体素质的提高中,在海洋群体、海洋组织、海洋社区的建设中,在海洋社会的全面开发中,在海洋价值和海洋社会的综合利用中,在整个海洋社会的建设、提高中,在海洋生态的科学保护中,在海洋经略、海洋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执行中,都会发挥毋庸置疑的重大作用。为了强调这种“人海”关系中人的主动地位,在第二十二章中的论述中,编着者还特别提起“人种文明”的概念,并以四个“以人为本”,阐述了海洋社会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持续性”、“和谐性”。编着者认为目前“海洋社会建设尚未充分为人,无论在物质文明的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诸方面都有表现”,必须通过“以人为本”的海洋经略制定和海洋社会建设来弥补缺陷、逐趋完善。这种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再次,它指出“人”、“海”的互动贵在“动态平衡”与“和谐统一”。在第七章中,我们见到这样的表述:“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动的产物和结果”、“构成海洋文化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人’和‘海’。”〔11 〕 “海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人海之间的统一”〔12 〕人海互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第八章中,我们找到了答案:“自然环境与人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环境与人类社会通过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从有了人类,自然环境就不断被烙上人类活动的印记。海洋社会在人类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征服海洋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同时,海洋也在不断地塑造着人类及人类社会本身。”〔13 〕人海互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以当代为甚。“人类进入当代社会后,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开发龢利用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使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海洋对人类的作用超出任何时代。”〔14 〕人海互动的理想状态是什么?应当是“和谐与共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海洋也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在人海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应当是有限制的,这一作用不应异化为超强的破坏力、毁灭力。如何才能较好地实现上述的“和谐共荣”呢?“海洋文化对构建人与海洋和谐相处的关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15 〕“我们要培养公民爱护海洋的理念,关注海洋生态变化,使海洋社会的发展更为健康、有序。”〔16 〕同时,“实现人与海洋社会的和谐统一,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相互信任、帮助和尊重的良好人际关系。”〔17 〕 

  由于人类科技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正面作用是“天使”,背面作用是“魔鬼”,这两难的决择常常考验着人类的良知。借科技进步的力量,人类社会在迅速增进对于自然的开发力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破坏力。随着贪欲、占有欲、掠取欲和醉生梦死的享乐欲的不断膨胀,以及对于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落后必然捱打)的记忆,许多国家都片面地、不遗余力地追求本属荒唐的GDP,使整个人类社会陷入对地球母亲无尽索取、恣意糟蹋的大比拼中,海洋因此成了糟蹋的重点对象。面对浊浪滚滚的、将人的“能动”变为“乱动”、把海洋变为理想排污场的暗流,人与海之间的动态平衡,将可能被完全打破。这对人类社会是致命的危险。

  该书的编着者对人类社会面临的这种危险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因此专门写了一章(第二十一章)谈海洋生态问题。论文中列举了“极端气候频繁”、“赤潮咸潮加重”、“海平面在上升”、“风暴潮在加剧”、“生态效应严重失衡”(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受损、海岸线受侵、温室效应加剧)等海洋生态危机来临现象,提出了对海洋生态的科学保护原则。

  此外,该书第五章第三节,对当代海洋遭受的严重环境污染以及导致这种污染的原因,也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指出“海洋正在向‘荒漠化’方向发展”,“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海洋的有害物质和能量,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海洋和陆地的物种都已发生严重危机,而人类在大陆架填海造地的行为逾演逾烈,带来“湿地消失,加重旱情;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减少;诱发洪灾;加重赤潮危害;改变自然景观等多种自然灾害”。特别是,人类向海洋倾泻过量二氧化碳和各种有害物质,将大大加速海洋酸化现象,而这种现象的日益加重将极大地妨碍大量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大幅减少大气 中氧气的来源。〔18 〕所有这些论断和警告,其实对人类和整个人类社会,也是一种人文关怀。

  依笔者看来,当代海洋遭受的污染灾难,无论从广度与深度上,都还可加重笔墨,例如俄国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日本福岛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等,都直接间接对海洋造成了深深的创伤,由此引起了全世界许多人的恐慌。日本也曾计划迁徙3000万人,以应付更为严重的事态发展。又如海洋酸化间接引起大气层氧气的大幅减少,在人为的陆上污染因素(汽车尾气等)不断增加、自然的火山喷发量增大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则地球“变热”、“变冷”的两种倾向都是可能同时存在的。夏天、秋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各种悬浮微粒,形成了一个特大的“锅盖”,人们就犹如生活在一个大焗炉中,不感闷热那才怪呢!冬天和春初,大气的“锅盖”挡住了大量本来有所减弱的太阳光线,人们不感到更冷也不正常。甚至,大气的污染如果到了“积重难返”的时刻,人类还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启动“小冰河时期”的大门,然后,人类该到哪个星球去居住,能不能在冰河期正式降临前安全撤离——都只有天知道!

  对于海洋生态和人海关系动态平衡的关注,以及这一平衡关系的维持,是21世纪事关全人类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正是在这样一个问题上,能够考验全世界所有领袖人物和涉海人物的良知。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海洋学者,自然更加洞悉其中事理。人们只要认真读一读此书的有关章节、段落,就会深感编着者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触到他们智者良知的心跳。

  四、兼收并蓄的研究方法饱渗人文精神

  该书第四章在谈到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时,认为应当“从注重植入社会学研究的适用方法,广泛吸纳众学科研究的有用方法,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致用方法三方面探讨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也即兼收并蓄的研究方法。”

  该书植入的方法有“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等几项,广泛吸纳众学科研究的有用方法有“马克思主义研究”、“系统科学研究”、“统计学方面研究”、“心理学相关研究”等几项,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致用方法,有“四大层面”——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综观层面的研究方法。在述及中观层面的研究方法时,编着者特别提到“人文研究法”,认为“基于人文主义思想基础,在对人和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时,应注重和关注人的心灵、道德情感……海洋社会不是一个纯自然的社会,海洋社会中的人是具有一定历史内涵和文化传承的人,研究海洋必然要研究人,要研究海洋文化、海洋社会的习俗、海洋社会的制度、海洋文明的发展,等等,因此,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必须植入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形成海洋社会研究的人文研究法。”〔19 〕

  由于这种“兼收并蓄”的方法吸纳了许多人文科学的精华,又在自己特色的创造中扩展了视野,海洋社会的学术研究便在广阔的天地中获得了充分的自由。编着者给人的感觉是:时而高翔于天空,时而盘旋于海面,时而潜入波涛中、水底下,上天、落地、入水皆无阻隔,因此书中的人文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综上所述,该书对于海洋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人文关注与关怀,已经达致一个历史的制高点。这种境界的达致,是与编着者高度社会责任感、海洋文化强国的理念、充分的人文科学素养、坚毅刚劲的钻研精神、大无畏的开拓创新精神以及目标一致共进互动的团队精神分不开的。愿这一团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推至一个新的高峰!

   (欧 扬:广州市白云山管理局规划处原处长)

  注释:

  〔1〕范英、江立平主编:《海洋社会学》,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144页。以下凡引此书,不再注明出版单位。

  〔2〕《海洋社会学》第178页。

  〔3〕《海洋社会学》第306页。

  〔4〕《海洋社会学》第307~308页。

  〔5〕《海洋社会学》第324~326页。

  〔6〕《海洋社会学》第5~8页。

  〔7〕《海洋社会学》第111页。

  〔8〕《海洋社会学》第131~139页。

  〔9〕《海洋社会学》第140~143页

  〔10〕《海洋社会学》第197页。

  〔11〕《海洋社会学》第198页。

  〔12〕《海洋社会学》第200页。

  〔13〕《海洋社会学》第211页。

  〔14〕《海洋社会学》第212页。

  〔15〕《海洋社会学》第203页。

  〔16〕《海洋社会学》第203页。

  〔17〕《海洋社会学》第202页。

  〔18〕《海洋社会学》第137~139页。

  〔19〕《海洋社会学》第106页。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