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洋社会学:体系之中之体系

  【内容提要】《海洋社会学》一书不仅具有层次鲜明、论述独特的体系结构,而且体系之中又有体系,从层次上看至少可以划分出两大级的体系,每一级小体系自成系统,各级小体系又共同构成全书不可分割的完整的大系统。另外,《海洋社会学》全书展现了开放、创新的时代特点,尤其是第四个理论层次(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二章)所提出的海洋资源体系,海洋价值体系,海洋生态体系和海洋建设体系,都是全新的命题。


  范英、江立平先生主编的《海洋社会学》,把我们带入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这部论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恢弘庞大的体系,一个海洋社会学研究的纲领式的、创新性的体系。

  一、纲领式的体系

  《海洋社会学》一书突破了以往以论文或论文集形式探讨海洋社会学学科建设问题的限制,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构建了包括内在变迁、外在关联、人类属性、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海洋外交、海洋法规、海洋个体、海洋群体、海洋组织、海洋社区、海洋资源、海洋价值、海洋生态和海洋建设等方面内容在内的体系架构。全书各章之间互为依存,共同构筑了逻辑严密、系统全面完整的海洋社会学研究的纲领式体系。

  本书具有层次鲜明、独特的体系结构,体系之中又有体系。

  第一级体系即总述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别阐述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海洋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前期准备;二是海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界定和主要分类;三是海洋社会学共创和谐的研究意义;四是海洋社会学兼收并蓄的研究方法。这四章是建构海洋社会学学科专题的总纲目,为后文分述四个层次的海洋社会学具体研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级体系即分述部分(第五章至第二十二章)从四个理论层次分别阐述海洋社会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其中第一个理论层次(第五章至第七章)主要研究海洋社会的内在变迁、外在关联和人类属性等及其互动关系。海洋社会的内在变迁源远流长,研究海洋社会必须大致瞭解海洋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和在当代的状况,同时要大致瞭解海洋社会与陆地社会之间与时俱来的共存共荣的相互关系,还要大致瞭解海洋社会与陆地社会共有的人类属性。第二个理论层次(第八章至第十四章)主要研究海洋社会与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规等及其互动关系。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规等是海洋社会的主要范畴和主要领域,是支撑海洋社会大厦的主要骨架,海洋社会的诸多现象都与它们息息相关,研究海洋社会学必须深入到这些海洋社会现象之中。第三个理论层次(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主要研究海洋社会与海洋个体、海洋群体、海洋组织和海洋社区等及其互动关系。这一理论层次是承接第二个理论层次展开的。要探讨海洋社会学关于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人海互动关系,必须先对人所置身的自然与社会状况包括环境、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法规等方面先行认知,才更有利于对人的研究、对主体──海洋个体、群体、组织和社区方面的探讨。因此,这两大层次的先后安排不能随意颠倒,是由其人海关系的内在逻辑使然。第四个理论层次(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二章)主要研究海洋社会与海洋资源、海洋价值、海洋生态和海洋建设等及其互动关系。前三个理论层次分别从海洋社会的内在变迁、外在关照和人类属性及其展示的历史维度讲起,到海洋社会的环境、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法规这些基本领域及其展示的重心维度,再到海洋社会的个体、群体、组织和社区这些凸现人的因素及其展示的主体维度,归根结底就是要由最后这一个层次和展示其实用维度的这一部分为宗旨、为焦点,也就是对丰富多彩的海洋资源要全面开发;对弥足珍贵的海洋价值要综合利用;对繁衍不息的海洋生态必须科学保护;对进军新世纪的海洋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二、创新性的体系

  本书整个体系展现了开放、创新的时代特点。讲求创新、讲求可持续发展、讲求务实为民是这个时代的特点,而开拓创新、实用为民、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正是全书及各级体系的大旨大要。尤其是第四个理论层次(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二章)所提出的海洋资源体系,海洋价值体系,海洋生态体系和海洋建设体系,都是全新的命题。

  第十九章,专述海洋资源与海洋社会的互动关系。由于丰富多彩的海洋社会潜藏着丰富多彩的海洋资源,因此要研究海洋社会资源体系这一基本内容。本书概括指出,所谓海洋社会资源体系,是指存在于海洋环境中可被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空间等一切资源的集合体。〔1 〕本书在综观海洋社会资源体系七大种类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这些分类的若干建议,同时对现有各种类海洋社会资源的主要特点,世界和中国海洋社会资源及其开发的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均作了初步的论介,并提出海洋社会资源全面开发的系统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科技性原则与和谐性原则,也就是说对海洋社会资源开发,应注意各子系统的整体性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不可以各行其是、自成体系。〔2 〕对海洋社会资源开发,应保证同代间的横向公平与代际间的纵向公平,保证人类使用海洋资源的永久性,不可搞先开发后治理的政策。〔3 〕对海洋社会资源开发,应发挥科学技术在其中的主导作用,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用科学技术带动海洋资源开发的发展。〔4 〕对海洋社会资源开发,应加强各国、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化解矛盾,相互协调。〔5 〕

  第二十章,专述海洋价值与海洋社会的互动关系。丰富多彩的海洋社会资源决定着弥足珍贵的海洋社会价值,因而要研究海洋社会价值体系这一基本内容。本书概括指出,所谓海洋社会价值体系,是指海洋以自有的资源和条件等自身属性为依托并能满足人类一定需要的价值总和。〔6  〕本书主要论述它的经济价值、军事价值、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等。本书指出,价值体系一旦建立,就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等各个方向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只有建立统一的价值体系,我们开发利用海洋的活动才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因此,建立起一整套的海洋社会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7  〕而时至今天,人们对海洋社会价值的认识尚处初级阶段,对海洋社会价值的利用尚待充分把握。着者特别强调树立正确的海洋价值理念的重要性。对强化海洋价值意识,培育新的发展要素,贯彻科学发展观念,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原则,始终坚持科技兴海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自己的初步认识。

  第二十一章,专述海洋生态与海洋社会的互动关系。如同陆地社会一样,海洋社会也面临人口、环境和资源等这些涉及生态范畴的重大课题,因而要研究海洋社会生态体系这一基本内容。本书概括指出,所谓海洋社会生态体系,是指海洋中由生物群落、人的海事活动及其海洋环境以及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8  〕从世界总体情况看,海洋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生态效应严重失衡,社会活动过度频繁,生态管理相当滞后,海洋的社会生态尚未得到充分保护。因此,要树立人海和谐共进的生态文明观、维护海洋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构建海洋社会生态保护的运行机制、实现海陆生态的科学协调持续发展。着者还提出了海洋社会人文生态的新概念,指出海洋社会人文生态是指海洋社会生态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社会人文要素。海洋社会人文生态要素除了海洋自然生物群落外,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制度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等因素,各要素之间要联系密切,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处于良性循环状态。〔9  〕

  第二十二章,专述海洋建设与海洋社会的互动关系。认识海洋为的是利用、保护和建设海洋。建设海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本章集中地论说海洋社会建设的相关问题。人类社会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法制文明和人种文明等六大文明的建设。〔10  〕这是范英先生从20世纪末起就提出关于社会“六大文明”建设的系统观点,此后在他主编的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的系列著作均有所论。本书是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之一,理所当然也体现了这一精神。着者认为海洋社会建设与陆地社会建设一样,都是人类的社会建设。因此本书分别论述了海洋社会建设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法制文明和人种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这一体系结构也是学界所独有的。本书对上述海洋社会建设中尚未充分为人的主要问题作了梳理后,分析其总体根源──历史根源、现实根源、客观根源和主观根源等,最后强调在海洋社会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要体现在全面性、系统性、持续性与和谐性上。

  综观全书,可以说《海洋社会学》是一部体系结构独特、完备,内容开放、创新的论著。它的出版必将促进海洋社会学的深化研究,也必将促进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的发展。

  (李开文: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注释:

  〔1〕范英、江立平主编:《海洋社会学》,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560页。以下凡引此书,不再注明出版单位。

  〔2〕《海洋社会学》第584页。

  〔3〕《海洋社会学》第586页。

  〔4〕《海洋社会学》第588页。

  〔5〕《海洋社会学》第591页。 

  〔6〕《海洋社会学》第596页。

  〔7〕《海洋社会学》第601页。

  〔8〕《海洋社会学》第629页。

  〔9〕《海洋社会学》第634页。

  〔10〕 范英:《社会与文明漫说》,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