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尽快复建广州古书院群 为文化强省建设增光添彩

  广东省委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为我省的文化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凸显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推动广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推进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过程中,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深刻把握省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参事和馆员学习省委建设文化强省的文件精神,并组织了有关的调研考察活动。近期,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组织部分馆员对越秀区的古书院群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并与越秀区政府、区政协、区建设局、区文广新局负责人座谈,联系实际破解文化旅游发展的难题。现就调研情况如下:

  一、大小马站书院群在广东书院文化中占有重要意义

  大小马站书院群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的广东总督赵洪灿、巡抚范时崇等在大马站首建越秀书院,极盛时这里云集了三个学宫、五所省级书院、一所府级书院、两所县级书院以及大量的民间合族祠和书院,还有百余间的书坊,被誉为多层次的民间教育网络。如此小范围内凝聚着丰厚的文化藴藏,实为国内所罕见。据《广州越秀古书院》记载,清代广州书院在数量上居全国之首。其中,分为官办书院与合族祠书院两类,又以合族祠书院居多,主要为本乡(族)学子赴省城赶考提供补习、食宿场所,如庐江书院、考亭书院、冠英家塾等。书院的兴盛,使这一区域聚集了大批优秀文化教育人才,书院群周边书坊、书铺鳞次栉比,文化产业十分兴旺。

  目前,这片古书院群仍是广州市、广东省惟一尚存的古书院群,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独一无二的古迹,反映了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广府文化代表性的载体之一和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象征,也是广州作为岭南历史政治、文化和教育重镇的重要标志之一。流传于世的“龙藏流水井,马站清水桥”更是巧妙地将广州西湖路的5条街名:龙藏街,流水井,大、小马站,清水桥等镶嵌进去,成为老广们津津乐道的一道美丽的记忆。

  二、保护复建大小马站书院群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对古书院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古书院群惨遭清拆。

  为了抢救广州古书院群,1998年,就有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大小马站书院群的保护问题。1999年,广州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落实保护大小马站、流水井古书院群议案》,被正式定为当年政府必须办理的议案。当时,广州市政府还专门制定了《关于保护大小马站、流水井古书院群的议案实施方案》,并认为广州古书院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广州市政府还将大小马站古书院群确定为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然而,时隔11年,我们来到现场,在这片曾是广州最具文化气息的大小马站地块,一边是商业招牌林立、人流如鲫的北京路,另一边是密集的、灰头土脸的旧房顶和一片被清拆的空地。而作为广州昔日文化教育象征之一的大小马站书院群变成了开发商所建的临时停车场,尚可见的只有流水井两侧仅存的数家古书院。其中保留比较完整的只有清代建筑风格的庐江书院(又名何家祠)和考亭书院的奎阁,劫后余存的数家书院或为民宅,或改为它用,已是衰微破败、七零八落,令人感叹不已。据我们瞭解,十年前,文物部门曾将被拆除的部分古书院构件和砖瓦(约一百多万件)存放在小马站和白云区租用的场地内,准备日后重建维修之用。但因时间较长,这批古书院构建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目前,古书院这一广府文化的宝贵历史遗产正面临流失殆尽的危险,如不及时抢救,广州将失去独有的宝贵的古代城市文化“名片”,广东也将失去岭南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历史见证。

  三、抢救大小马站书院群的建议

  骑楼、东山洋楼、西关大屋、古书院群都是广州最具特色的历史建筑,前三者已经得到较好的保护。事实上,广州古书院群曾经有过重生、恢复雄颜的机会。2002年,广州古书院群复建工程立项,并做了一个规划。其建设规划为北到中山路,南到西湖路,东到大马站,西到教育路的地块成片开发。规划征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左右,其中2万平方米用来复建书院群,产权归政府;另一半则在地面和地下开发。古书院的复建、修复及道路、广场建设由市政府投资,拆迁费由开发商负责。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古书院复建项目拆迁难度高、产权关系复杂等原因,导致拆迁工作停滞,复建工程迟迟未能动工,幷且遗留了一些历史问题:一是由于时间较长,项目的责任单位不明确;二是由于该项目迟迟未动工,原安排古书院复建资金尚未到位;三是由于征拆工作分别由6个公司负责,个别公司甚至已倒闭,致使拆迁进度不一。

  文化是我们的根,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矛盾。为保护古书院群,市政府已将大小马站古书院群确定为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但是,书院群的复建、保护工作却迟迟未见成效。经过调研我们认为省委省政府提出文化强省建设是抢救复建大小马站书院群工作的契机,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重新把复建书院群摆上议事日程,加快项目的推进实施

  大小马站书院群不仅是广州的独特景点,更是我省乃至全国稀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立项多年、推进缓慢的大小马站书院群复建工程,希望得到高度重视,从保护广东省独特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文化强省和打造广州城市“文化名片”出发,重新把复建大小马站书院群摆上议事日程,加快推进项目的实施,尽快完成复建工作,使其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发光发热。

  (二)建议市政府立项,由广州市与越秀区统一协调推动大小马站书院群复建项目的实施

  复建大小马站书院群项目原由广州市文化局统筹,开发商代建,但一直拖延了8年没有进展。建议广州市政府把该项目纳入广州市文化发展规划,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广州市与越秀区政府统筹协调,采取独立项目,封闭运作的形式,市、区联合加快推动复建项目的进度。尽快解决该复建项目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容积率较低、开发商数度易手、拆迁成本随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等历史遗留问题,减少项目推进的阻力。我们认为,抢救复建大小马站书院群的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

  (三)按照“建新如故”原则原样复建一定数量的书院,参考“上海新天地”等项目的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书院群复建的定位目标

  抢救复建大小马站书院群,不仅要恢复原有的建筑景观,而且要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才有利于长远的保护。建议要明确大小马站复建的定位目标为:修旧如旧,建新如故,恢复该地段的传统景观风貌,营造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适当开发一些与历史文化相关的商业项目。建议在属于古书院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内,对现仍存的多间古书院采取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加以维修、保护,同时按照“建新如故”原则原样复建一定数量的书院,与附近的南汉御花园药洲遗址、南方剧院等连片开发,参考“上海新天地”等项目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开设民间博物馆、经营符合历史文化氛围的商业项目等,保持书院传统文化的延续性,重现古书院的建筑魅力和人文气息,提升北京路步行街商圈的文化氛围,把大小马站书院群打造成为古今文明相互融合,市民、游客留连忘返的广府文化新天地,成为广州市集文化、商贸、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名片”。

  执笔人:黄淼章(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2010年7月22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广东文化组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史学院)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