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以迎亚运为契机 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岭南文化瑰宝——粤剧

  被誉为“南国红豆”美称的粤剧,是广东最大的戏曲剧种,是最能体现广府文化特色的文艺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地方戏曲的宝贵剧种之一。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它综合了舞蹈、音乐、文学、美术等各方面的艺术特质,经过不断完善,融汇、吸纳了本地的民歌俚曲,用广府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又广泛汲取外来音乐的优点,以西洋乐器加入伴奏,使剧情更具感染力。郭沫若对粤剧的赞誉是:“昆弋皮黄各擅场,汇为粤桂及汉湘。更集民间众歌曲,内容丰富声悠扬”,极其形象地概括了粤剧的源流与开放兼容的特色,粤剧不愧为岭南文化之瑰宝。

  作为一个独立的地方剧种,粤剧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它演出的剧目,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数量巨大,具有兼容并蓄的气派和亦古亦今的色彩。它既有古典的传统曲目,又不乏时髦的时装戏,甚至有几种不同时代的风格融汇于同一剧目之中,幷且嫁接了话剧和电影的部分特点,其表现形式越来越灵活。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粤语流行地区以及国内如上海、台湾、四川、天津等地操粤语人士居住之处。东南亚、美洲、澳洲、欧洲等粤籍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也有它的悠扬之声。2009年10月粤剧已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粤剧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岭南本土,也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文化宝贵财富。作为粤剧的发源地,广东和广州都有必要进一步加大粤剧传承与弘扬的力度,使其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一、当今粤剧的现状

  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及广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都给粤剧予高度的重视,先后建立了红线女粤剧艺术中心、南方戏院、振兴粤剧艺术中心等机构和剧场,为粤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粤剧界人士也不负众望,不懈努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不但牢牢地把握住了粤剧这块文化阵地,而且积极推动了粤剧的改革和发展。近些年,流行音乐演出在广东势头渐缓,而粤剧演出却温度不减,而且深入基层,深入民间。甚至在老百姓的卡拉OK演唱中,唱一曲粤剧选段也成为时尚。这一方面说明粤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广泛的基础,它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特点、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与粤语流行地区民众深层文化心态十分契合;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年各级领导的重视、社会各界以及粤剧界人士在粤剧发展中努力的结果。特别是2009年10月,粤剧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都证明粤剧已经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这是粤剧能获得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南国艺术奇葩,像其他戏剧剧种一样,面对社会进步导致人们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和欣赏习惯,古老的粤剧也遭遇许多困惑,改革开放之初就曾面临港台流行文化的巨大冲击。而进入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传统地方戏在审美意识、表演形式、剧情结构等方面与今天人们的欣赏习惯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差距。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机会可以接触更多艺术形式和更多的文化生活,观赏地方戏不再是老百姓娱乐的唯一形式,传统戏曲面临着人们文化需求的更多选择,不可避免地制约着粤剧的传播和发展。这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去应对多元化文艺形式的冲击,寻找有利于发展粤剧的方式方法,为粤剧的繁荣和发展探索新思路。

  当前粤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影响不够广泛。粤剧目前仍主要是在传统的流行地区发展,传播地域未有更大延扩,使其影响力未能扩大;二是创新不够。粤剧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缺少更多更好的新剧目产生,艺术形式创新力度较弱,严重影响自身生命力;三是后继人才不足。目前,年轻人喜欢和从事粤剧的人数越来越少,活跃在粤剧舞台上的多是老艺人,后继乏人;四是传播途径有限,演出场所不足,不能更好地对外传播。

  二、几点建议

  鉴于粤剧的价值、意义和目前的状况,根据当前广州正在迎亚运之际,建议充分利用好迎接和举办亚运会难得的历史机遇,以迎亚运为契机,尽快采取措施,加大对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粤剧的扶持力度,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粤剧再添动力。

  1.对粤剧发展予进一步的重视。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及广州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和部门对粤剧的发展都给予瞭高度的重视,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加大了对文化建设包括对粤剧的投入。比如与旅游业相结合,专门重新装修南方剧院作为专门向游客展示粤剧艺术魅力的旅游剧场,宣传岭南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粤剧当前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各级领导和部门还须给予进一步的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政策上、资金上予以更多的支持。

  2.充分利用广州举办亚运会的契机,加大粤剧的传播力度,扩大影响力、提升普及率,使之逐步走出广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今年在广州举办亚运会应是很好推广粤剧的历史机遇,如以此为契机,利用这一盛事的平台,加大对粤剧的宣扬,让粤剧艺术扩展到全国乃至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心中。因此,建议结合珠江日夜游线路,打造仿古红船——“粤剧红船”,恢复传统粤剧曾经有过的表现形式,在珠江上形成一个个粤剧的流动舞台,与陆地上的固定剧场动静呼应。融现代都市和古韵风情为一体,把“粤剧红船”做成珠江游之重要一景,使之成为向参加亚运的各国官员、裁判员、运动员、观众以及今后到广州旅游的人们宣扬粤剧的重要平台。在模式上,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下拨一定的启动资金。并将此项目交由有关部门牵头,引入社会资金,合作经营。将粤剧票友和专业演员有机结合起来,穿插巡演,不断加大对粤剧新苗的培养和锻练,既可使粤剧弘扬光大,又可为广州亚运会增添文化品位以及让各国友人欣赏岭南文化。将岭南文化与广州旅游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珠江游这张广州名片的文化内涵。此外,在最近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的广州大剧院中,适时安排粤剧演出。由于广州大剧院已与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联盟,这样的结果,将推动粤剧这一南国艺术奇葩走出广东,扩大其在我国其他地方的影响。这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广东文化辐射力和软实力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3.以新技术为手段,结合动漫元素,不断创新粤剧艺术形式,使之更具鲜明的时代感和强大的生命力。粤剧动画电影《刁蛮公主戆驸马》是中国戏曲史上首部以现代动画为载体的粤剧,也是世界动画史上首部以粤剧故事为主体的动画电影,是大胆的艺术新探索,近年成为粤剧发展的最热话题;粤剧《蝴蝶公主》也尝试将传统粤剧和动漫结合起来,并融入了现代歌舞、电影的表现手法等现代活泼的元素,同时以清雅的化妆取代了粤剧传统的厚粉底、大花脸,更贴近年轻观众的欣赏口味。该剧在佛山亚洲国际艺术节及广州大学亮相,场场爆满。可见,将动漫元素注入粤剧的这种创新是有活力的,是有效发展粤剧艺术的模式之一。可爱的亚运吉祥物“乐洋洋”是岭南文化的代言形象,如果将这一吉祥物的动漫元素创作出相关粤剧系列曲目,同时,在演出中融入现代的灯光、音响以及舞美等时尚元素,那么这种演出将更生动、有趣,将更加多样化地展示“南国红豆”的风采。

  创新同样是粤剧发展的动力,可在政策上引导粤剧与时俱进,让粤剧文化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时代的繁荣而繁荣。通过注入新的艺术形式把粤剧推介给年轻观众,从而引导年轻人瞭解并热爱粤剧,逐步把他们纳入到主流观众群中。通过创新,让粤剧成为当代人们喜闻乐见的、既时尚又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

  4.开发粤剧艺术系列副产品,为普及粤剧艺术加强社会影响力。可以将粤剧的音乐、乐器、戏服、道具、布景及记载粤剧史料的书籍、报刊及音像制品等副产品作为开发重点,打造粤剧主题系列品牌艺术产品。还可以按照传统样式仿制以粤剧文物为题材的粤剧工艺礼品,如:汉代舞乐俑、琼花宫香炉、最早的粤剧唱片、粤剧戏服、粤剧脸谱、粤剧曲目系列玩偶等。这些民俗文化工艺礼品将突出表现粤剧的艺术特点,不仅可以拉近观众、游客以及戏迷们与粤剧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与收藏价值。让参加亚运会的各国官员、裁判员、运动员、观众以及今后的游客都能把具有岭南民俗文化特色的粤剧礼品带回去,这也是宣扬和扩大粤剧影响力的最佳时机和有效途径。

  5.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使粤剧艺术后继有人,这是使之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京剧已经走进了课堂,粤剧文化的发展,也要靠政策引导。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大粤剧艺术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粤剧人才,包括专业编剧、导演和演员的力度,扩大培训基数,确保粤剧艺术得以壮大发展。另一方面,粤剧剧本的创意创新、编剧人才缺乏的问题亟待解决,此类人才不仅要理解粤剧历史,而且要有动漫创新意识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建议从大学的文科学生中选拔人才,同时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学习粤剧剧本动漫改编与创作。还可以在省内相关高等院校中,设立粤剧动漫专业并招收特长生,进行专业人才的长期培养。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加入粤剧艺术欣赏与学习,使粤剧艺术得以传承和普及。

  2010年5月21日

  (陈传誉: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