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以古番禺文化为底藴,以余荫山房为中轴打造“南学祖地”文化板块 创建“广东新语”文化园——广州市番禺区古文化调研报告

  最近我组和我会部分专家,到广州市番禺区进行了古文化的专题调研,发现该区古番禺文化和南学文化底藴全面而深厚,虽然自改革开放后进行过不少研究开发,但都显得零散而深度不足,有创意的开拓性、整合性的研究开发不够,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发出建设文化强省号召的时候,对这片具有丰富文化宝藏之地,是很有必要进行大气魄、大手笔研究开发的,特提交调研报告和开发建议如下:

  一、古番禺文化、宗祠及其乡祠文化内藴

  番禺,是秦始皇发兵岭南五路大军进军所向之一,平定后又是在南海郡首设的县。历史上,曾先后是南越、南汉、南明的小朝庭之都,三朝十主,凡148年。由隋至宋,两度并入南海,共约110年。自明代至民国前期,番禺与南海分东西两半管治广州,1921年正式建市(由孙中山之子孙科首任市长),才将番禺、南海分别作为广州临郊县治。但由于自秦朝至明代,历代番禺管辖广州地域(主要或部分),多作为广州之别称,所以,往往将两者等同或混同,尤其多是称广州的古文化为番禺文化,或者说,将古番禺文化统视为广州的古文化。

  诚然,古番禺文化主要元素多在广州城区,如:南越王宫署、南越王墓、南汉花园、明代城楼等遗址,因为城区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但是,这不等于说在分县管治后的番禺,则全无古番禺文化遗存。从这次调研情况来看,事实上不仅仍然存在,而且是内藴极其丰富,并具有体现古番禺文化最大特点的优势。

  其中最突出的,是各村镇都拥有数量不少、年代久远、姓氏众多、保存较好、至今仍发挥作用的宗祠、公祠、专祠、家庙。如:钟村的襟湖李公祠、化龙的屈氏大宗祠、沙湾的王公祠、何氏大宗祠和南村的黎氏宗祠等,全区共357间之多,遍布每条村巷。这种宗祠或祠堂文化现象,应当说既是古番禺文化的最大特色,也是广东或岭南文化的最大特色或亮点。

  深层次地说,广东或岭南文化的实质是移民文化,或者说是移民的姓氏文化和族群文化;古番禺文化,即是广东或岭南早期的移民文化或移民的姓氏和族群文化。因为先秦时的岭南,是百越(南越)族生息地带,百越族无姓氏,秦兵南下与百越人结合,才将中原的姓氏文化传入,才开始有姓氏文化的时代。这也即秦兵进入番禺才开始的。

  自秦代以后,汉武帝平南越,东汉三国时代的动乱,唐代开通梅岭古道,宋代皇室南渡,南雄珠玑巷人南迁,都接连从中原涌入批批移民定居岭南,而且又多是以宗亲或族群结帮南下。这些宗亲或族群在安居一些年代或承传若干系代后,为保持宗亲或族群凝聚力和保护力,便以宗祠制度和兴建祠堂为载体,维护和承传本有的姓氏文化传统和思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明清以后,广东商贸发达和人口移动增多,分赴省外或国外的商人、移民、打工(包括被称为“卖猪仔”的侨工)的人口日益增多。这些赴外的广东人,出于自护和乡情,便在所在地或所在国,建立起乡祠(即会馆),如四川省百多个县有“广东会馆”,多是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组合所建,在南洋、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国,都有许多广东侨民组建的乡祠或会馆。番禺在省外、海外的移民、侨民,也在其所在地建有这些会馆或乡祠。这些省外或国外的广东乡祠、会馆,实是与宗祠或祠堂同类,同是移民姓氏文化现象,不同的是以同乡为纽带,不是以同姓氏为前提而已。

  番禺以及珠江三角州地区,宗祠数量多而分布广,在省外、国外的广东会馆或乡祠也林林总总,正是这种移民姓氏和族群文化特重特强的体现。而这种文化,正是从古番禺开始的,直至现在仍普遍地保持着。所以,这是古番禺文化的深厚根基,也是最大特色。

  从上可见,古番禺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特色明显;仅“番禺”一词,也有深厚文化内涵,很有大力挖掘、弘扬的必要。

  二、书院、寺庙、园林、学人及其体现的“南学”特色

  在现有的古文化遗存中,全区古书院或学堂遗址尚存17间,包括官学与家族、宗族兴办的社学、书室、书塾、家塾。其中南村的培兰书院、石碁的九成书院和同安社学,年代较早,钟村的培桂家塾名声较大。此外,寺庙楼塔有66间,其中清代的莲花塔,于20年前重新装修,再现辉煌至今。从这些文化遗存的史料(尤其是每个姓氏的家谱、族谱、宗祠书院中的题匾、楹联)上看,都有从中原移民的记载或烙印。如在钟村谢村襟湖李公祠的楹联中,有“光彩雁塔风华陇西”句,道明其祖是陕西、甘肃(“雁塔”在西安,“陇西”在甘肃)移民;在罗边村的培兰书院,尚有南雄珠玑巷人南迁领头人罗贵的画像,以及与江门良溪(称“后珠玑巷”)罗氏大宗祠完全一致的楹联(即:“发迹珠玑,首领冯黄陈麦陆诸姓九十七家,历险济艰尝独任;开基蓢底,分居广肇惠韶潮各郡万千百世,支流百派尽同源。”可见此村是罗贵后裔子孙。据此,可称罗边村为广府“第三珠玑巷”)。可见番禺的书院文化,实质上也是古番禺移民姓氏文化的一种体现,同时又有特浓的“南学”特色。

  “南学”一词,是著名国学大师、中山大学已故教授陈寅恪提出来的。通俗地说,南学是指在南方的学术、学人、学风、学制、治学思想与方法、治学对象与成果,都与北方不同,有自身的风格和体系。从番禺的书院、寺庙、园林、学人文化的总体看来,是具有明显“南学”特色的。这些特色,突出体现在下列三项文化实体上。

  (一)余荫山房内藴的“南学”多元文化特色

  位于南村的余荫山房,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此外是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顺德的清晖园),是保持旧貌最完整的园林,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余荫山房既是岭南园林文化的精品,又是岭南宗祠文化、书院文化的代表,它是寓宗祠、书院、园林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实体。番禺的其他姓氏祠堂,大都有XX堂之名,如何氏大宗祠又称“留耕堂”,黎氏宗祠又称“永思堂”,其内涵既有姓氐意味(同宗族聚会之所),又有书院意味(助学与庆贺功名功能);而每个书院所冠名称,如培兰书院、九成书院,也使书院具有宗族文化色彩。

  这种宗祠与书院功能同具、祠堂与园林建筑一体的文化环境,既是珠江或岭南文化有特强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典型体现,又是孕育具有南学风采学人的场所。古番禺历代涌现的杰出人才众多,而且大都是以治南学或因南学而领风骚的。据史料载,古番禺历代曾有状元2人,榜眼1人,探花2人,进士315人,武进士23人,举人1668人,武举人277人。杰出的代表人物,如东汉杨孚,以诗体写岭南风物的《南裔异物志》而著名于世,成为岭南首位诗人和风物学家,可谓开创“南学”先之祖。宋代李昴英,既是刚正不阿的清官,又是“骨力遒健”的诗学大家。明代黎遂球,被称“牡丹状元”,为创办“南园诗社”之魁。画坛“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开创“岭南画派”。乐坛“何氏三杰”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揭开广东音乐新篇章。以上都是历代“南学”的开路先锋或先贤,标志着“南学”的源远流长和在文化领域的全面性、丰富性和多元性。

  (二)雷锋山的海云寺具有“南学”寺庙与学派文化内涵

  雷锋山早在千多年前已道场。清朝初年,佛教高僧函昰天然和尚(1608一1685)驻锡该寺,命名海云寺。时值明灭清兴之际,大批明朝遗老投入空门,形成“王谢半为僧”的局面,其中投入海云寺不少,受到天然和尚的庇护,造成海云寺成为明代遗民安身立命净地,天然和尚成为精神领袖,从而使海云寺成为佛教中兴的岭南名刹,在各地扩建了分支性的寺庙,如海幢寺、无着庵、芥庵、别传寺、华首台寺、栖贤寺、归宗寺、灵化寺、花山寺、海辐寺等。天然和尚与他的本师道独、师弟函可、弟子今无、今释等三代僧人的经解,都被尊藏入浙江“嘉兴藏”,形成了具有“南学”特色的曹洞宗天然一系,并确立了在岭南的佛门地位。

  这些在时代动乱中进入佛门的人,不少原是饱学之士,入寺后得以在安定环境中继续潜学静修,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而大都修成诗书大家,卓有建树。天然和尚的弟子达数千人,其中他的传法弟子“今”、“古”、“传”等三个字辈,都有许多著名诗僧或诗家,他的俗家弟子陈子壮、黎遂球、梁朝钟、屈大均、陈恭尹等都是著名学者,由此而形成了特有“南学”风韵的“海云诗派”、“海云书派”、“海云学派”,同时也体现了寺庙文化与学派文化、佛教文化与学术文化相结合的独特景观。

  (三)屈氏大宗祠与屈大均及其代表作《广东新语》的“粤学”体系

  屈氏大宗祠既是屈姓的宗祠,又是屈大均(1630-1696)的纪念祠堂。屈大均字介子、翁山,番禺思贤人,16岁补南海县学生员,18岁参加抗清斗争,清定广州后,出家海云寺,结交顾炎武等持续抗清斗争。晚年隐居著述,直至卒年。仅是明末清初诗坛上“岭南三大家”之一(另二人是陈恭尹、梁佩兰),一生著述数十种,其中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等。《广东新语》是他的代表作,成书于康熙十七年(1678),全书28卷,即:天语、地语、山语、水语、石语、神语、人语、女语、事语、学语、文语、诗语、艺语、食语、器语、宫语、舟语、坟语、禽语、兽语、鳞语、介语、虫语、木语、香语、草语、怪语,是一部广东地方百科全书。他在自序中称:“是书则广东之外志也,不出乎广东之内,而有以见广东之外;虽广东之外志,而广大精微,可以范围天下而不过。知言之君子,必不徒以为可补《交广春秋》与《南裔异物志》之阙也。”可见他是旨在“范围天下”而写广东之“广大精微”的,也即是以天下之眼光写广东,同时也即是为补正过去写广东著作之不足而写的。这些话,清楚表明他这代表作,是向天下推介广东,写新语,立粤学。这部巨著,眼界开阔,丰厚翔实,自成体系,既是粤学的奠基之作,也是“南学”的代表作。而为他所建的纪念祠,内有“翁山纪念堂”,并曾设过翁山纪念小学,这些遗存和历史,也是以宗祠与书院结合的内涵体现了“南学”的独特风采。

  三、关于研究开发古番禺文化的建议

  古“番禺”是岭南三千年历史文化的品牌,不应因行政区域的变更或缩小而轻易抛弃或淡化,应当始终保持、传承、弘扬它。近年番禺区一直是这样做的,尤其是在发展现代商居(“祈福新村”等)、饮食(“四海一家”等)、旅游(“长隆动物园”)以及被称为广州“緑轴”的植物生态园、“洗星海纪念馆”等文化项目,都在很大程度上擦亮了番禺新文化品牌。建议在文化发展战略上,将重点向古番禺文化倾斜,向打造文化名片板块和建设文化创意园转移。本着这个战略思想,我们建议釆取下列项目策划或规划。

  (一)以整个番禺区为地域,以古番禺文化为底藴,以余荫山房为中轴,打造“南学祖地”文化板块。具体的做法是:1.将全区现存的古番禺文化遗存(主要是宗祠、书院、寺庙、园林)编织为网络或系列,既保持各自本身特色,又在总体作出分工,每个都突出一项古番禺文化的亮点;2.余荫山房较全面而完整地具有古番禺和“南学”文化内藴,应作为文化板块的中轴(中心)打造,即在其本体及其周边,将古番禺和南学文化硬件或软件的精华,分类系列地以多种方式展现,如:宗祠、书院的知识或历史的陈列,南学代表人物的业绩,南学旧制(如开笔、授课、乡试)的重现或体验等,使其成为南学文化集粹和让今人体验的场所,成为全区各街道古文化网络或系列的核心,既补各亮点之所缺,又自成其为最高最大亮点,造成“众星拱月、月照众星”之亮丽文化景观。

  (二)长期以来,人们对宗祠、乡祠的认识有误区,往往只看到其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忽视其积极作用,一方面是对其姓氏、宗亲、族群和乡情作为纽带的凝聚力、辐射力、文化力认识不足、不敢发挥;另一方面,是对其祠堂的建筑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知之甚浅。其实,这两个方面,即具有历史的非物质和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而且两方面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为运用发挥得好,既是古为今用的文化品牌,同时,在当今强调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时候,更具有化解矛盾、和解纠纷、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作用。显然,要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必须着力探索发挥其积极作用的途径或方式,需要进行认真地实践和深入地理论探讨,为此,建议番禺区各街村的祠堂、书院都要充分利用其空间与传统,进行各种节日活动和文化活动,以编写家谱、族谱、祠堂文集或史料、建设庭院景观等方式,凝聚乡亲的人力、财力、智力,增强人际交往与情谊;在作为中轴的余荫山房,应举办各种文化讲座,普及南学文化知识,培养南学文化骨干。此外,在当今全国尚未重视宗祠乡祠文化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在番禺举办“中国首届宗祠乡祠文化论坛”,我们可以协助或共同主办。

  (三)早年被毁的海云寺,是岭南重要佛教寺庙之一,是清初海云学派的发祥地,在古番禺文化、南学文化、佛教文化、岭南和珠江文化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前些年要求重建的呼声甚高,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果。这个史绩空缺,是不应长期空缺下去的,相信迟早总要填补,迟补不如早补。如能重建,当以原址为好。下大决心,用大力气,采取另择地方安排正在兴建而尚未完工的妇幼保健院(已建部分建筑仍可留用)、收回已售出原址土地的做法,难度虽大,但不是不可行的。实在不行,也应另择地方重建这座具有不可或缺的名刹古寺。果能如此,则以建于余荫山房邻近空地为好,因为可以相互映衬补充,也可作为“南学祖地”文化板块的组成部分或链接项目。

  (四)在屈氏大宗祠或余荫山房邻近,创建“广东新语”文化创意园,以《广东新语》内涵结构作为其内涵结构,将书中各卷即28“语”,每语选其最精之“语”作为一个景点(有的“语”可多选,有的可不选),即起码有28个景观,以此尽可展现并缩影整个广东的地域历史文化风情。屈大均是番禺人,《广东新语》写于番禺,理所当然是番禺独家文化资产。此外,其他宗祠、书院,也可挖掘其特有文化内藴,创建文化园。如:钟村李氏公祠是保存较好的祠堂,而钟村又有谢恩桥的南汉故事,可以将这故事寓于祠前地带,创建出颇有深意和创意的文化园;罗边村有珠玑巷三代人南迁的故事,大可在培兰书院周边,建设广府“第三代珠玑巷”文化创意园。如果有条件的宗祠、书院都能建有多种文化意藴的创意园,那么,整个番禺区即可建成为岭南最大的“南学祖地”和丰富多彩创意园的文化品牌板块了。

  调研组人员:

  领 队:黄伟宗(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

  成 员:司徒尚纪(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

           谭元亨(省政府参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戴胜德(省文史馆馆员、一级作家)

           莫羡春(省政府参事室参事业务处处长)

           李海春(省政府参事室参事业务处副处长)

  执笔人:黄伟宗

  2010年4月6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广东文化组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