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学和广府学的形成和发展

  近年,地域文化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成果累累,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前进。而在岭南,这种研究也不甘后人,其中作为岭南地域文化代表的粤学更是后来居上,大有崛起全国之势。而广府学作为粤学一个核心,近年研究成果也不同凡响,为众所瞩目。本文即在相关地域文化理论基础上,对粤学和广府学研究成果作了简略回顾、探讨其形成发展基本线索、特点和规律,以求证于方家。

  一、粤学建立理论基础

  史学大师谭其骧教授说过:“任何时期都不存在一种全国共同的文化。”“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中国文化。”〔1〕也就是说,文化研究必须以区域为依托,寻找区域之间文化差异性。有了这个差异性,文化研究就了无穷无尽源泉,相应的学科即有可能应运而生。近20年来,“文化热”在全国蔚为风气,地域文化研究成果不絶如缕,仅据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全国被划分为24种地域文化,如滇云文化、黔贵文化、八桂文化、岭南文化、琼州文化等,并产生强烈反响,推动地域文化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地域文化研究高潮。即使近20多年来,经济全球化热席卷世界各个角落,有人据此提出“文化全球化”口号,但应者寥寥。恰在近年,联合国又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主张,以及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性的文化等论调也甚为时兴,这都冲击和稀释了“文化全球化”的论调,使之未能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观点。相比之下,文化的地域性龢民族性更加凸现,显示区域文化不但不会泯灭,反而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和空间一体化的扩大而日益受到重视,其研究成果和开发应用前景当可预期,幷且在实际上已经在这个方向上迈开了坚实步伐,这容下述。

  正是在这些概念指引下,近年以地域、流域、族群、民系等文化集合体(文化丛)或某个文化要素,如雷、犬图腾、妈祖,三山国王、南海神崇拜等为对象的地域文化学或要素文化学应运而生,出现安徽有“徽学”,广西有“壮学”,湖南有“湘学”,福建有“闽学”,西藏有“藏学”,海南有“海南学”,北京有“北京学”,以及客家学、潮州学、草原文化学,红土文化学、疍民文化学等,只要以某一独立区域或某个独立文化要素为对象,都可树立起某某学旗帜,赢得一部分人认同,在某个文化体系中占有自己位置,这已成为当今区域文化发展一种潮流,以各种名目出现的某某学孕育、生长的环境和土壤。

  粤学或曰“岭南学”在这个潮流下脱颖而出,虽正是其时,但追溯起来,早就有历史渊源,而不是偶然、应景的产物。在岭南文化史上,由于岭南文化的创新性,明代江门陈白沙、增城湛若水,创立“江门学派”,即在广读诗书基础上通过“静坐”方式,把书本知识融化到自己思想中,达到认识事理之目的。近代梁启超更是中国文化地域分流派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将先秦学派分为南北两支,各有其文脉和精神。〔2〕当然也有人认为学派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宋。及至清代干嘉汉学发展达到高峰时期,梁启超又认为:“汉学派中也可以分出两个支派:一曰吴派,二曰皖派。……以上所举派别,不过从个人学风上,以地域略事区分。”〔3〕这是地域成为划分学派的重要依据。迨到现代文化大师,在非常重视地域文化研究之同时,更注意地方学的建设。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论述近代中国学术流派地域变迁时,曾于1933年12月读了时在北京的后为中山大学历史教授岑仲勉论著之后复北师大校长陈垣一封信中指出:“此君想是粤人,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4〕陈寅恪之意,同样肯定南学,并预见它会超过黄河流域的北学。但这里所说的南学,其地域应主要指岭南。因陈寅恪指的粤人岑仲勉是顺德人,并将粤、江淮、黄河流域并列,这三地即为三个地域文化单位,即粤为两广、江淮为长江中下游、黄河流域为中原,这三种地域文化相应为“南学”、“徽学”、“北学”的研究对象。此后,有人称“南学”即“岭南学”,华南师范大学曾昭璇教授即在不同场合,提出建立“岭南学”问题〔5〕。为有这些文化先师们奠定的理论基础,“岭南学”近年脱疑而出,并成就斐然。

  二、粤学研究成就

  粤学也是“岭南学”,即在岭南地区基本上与两广相当的地域上形成一门地方性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历史上两广地区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含物质、制度、精神层面上文化形态。如果以文化赖以存在的载体而言,就有珠江文化、岭南文化,以及组成它们的各文化分支,如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八桂文化、琼州文化,雷州文化等,均可被粤学所覆盖。细检近20年来粤学成就可归结如下:

  1.以珠江文化命名粤学成就

  虽然1926年郭沫若在《我来广东的志望》中提出“珠江文化”概念,但有关研究长期空白,直到1988年,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独立提出珠江文化概念,用于对作家陈残云作品进行研究,自此,拉开了珠江文化研究帷幕,先后有一大批珠江文化成果问世。其中以“珠江”(含支流)命名的专著(论)性作品即有黄伟宗《现代珠江文化特征概论》(1992),司徒尚纪《西江文化形成发展和演变初探》(1996),张镇洪《从考古发现看岭南文化源于西江》(1996)、黄伟宗《建设西江文化走廊刍议》(1997,参事建议),《珠江文化特质及其源流略论》(1998),司徒尚纪《珠江传》(2001),黄伟宗《珠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2001),洪三泰、谭元亨、戴胜德等《珠江文化丛书·海上丝路研究专辑》(2001),黄伟宗《珠江文化论》(2003),司徒尚纪《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2003),林若《关于珠江文化》(2003),黄伟宗《泛珠三角经济圈需珠江文化支撑》(2004),许桂灵《中国泛珠三角区域的历史地理回归》(2005),黄伟宗、周义等《珠江文化丛书·十家文谭》(2006),洪三泰主编《珠江文化》(杂志,2007),黄伟宗、司徒尚纪等《中国珠江文化史》(2010)。可见,以“珠江”命名著作、论文占了粤学成果大部分。

  2.以岭南文化命名粤学成就

  据曾昭璇教授告知,岭南文化作为地域文化命名,至迟始于上世纪30年代,其时岭南大学已有岭南文化研究所。但岭南文化研究成果,主要是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后,以专著形式出现的,主要有陈乃刚《岭南文化》(1990),李权时、李明华、韩强《岭南文化》(1993、2010),胡波《岭南文化与孙中山》(1997),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二、三、四、五)(1996、1997),袁钟仁《岭南文化》(1998),黄淑娉等《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1999),司徒尚纪《岭南历史人文地理》(2001)等。

  3.族群(民系)文化命名粤学成就

  建国前,以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为代表,标志粤学在客家文化研究上阶段性成果。但更大成就是近20年来取得的,代表性作品有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1991)、胡希张、莫日劳等《客家风华》(1997)、谭元亨《客家魂》、《客家圣典》(1997),《广东客家史》(2010)以及关于客家语言、风俗、建筑、服饰、人物等方面论著、图集等,洋洋大观,是族群文化研究成果最丰一个领域。

  潮汕系及潮汕文化研究成果近年也异军突起,特别是饶宗颐先生倡导建立“潮州学”以来,潮汕文化有了专门潮学研究中心,以及其他相应研究机关,也出版一批成果,构成粤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代表性作品有不定期论文集《潮学研究》、《潮汕百科全书》(1994),黄挺《潮汕文化源流》(1997),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论》(2001)等,不胜枚举。近年,有关研究在升温,这与潮人重学传统不无关系。

  雷州文化长期被列入福佬文化范畴,与潮汕划入同一个文化区。但近年随着地域文化研究深入,发现雷州文化与潮汕文化的差异性远大于它们的共同性。于是雷州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区域文化体系被提出来,并获得社会认同,有关研究成果也相继涌现,如吴建华《雷州传统文化初探》(2000),牧野《雷州历史文化大观》(2006)、余伟民等《雷州半岛的雷文化》(2011)等,时下有关研究正呈后发之势,成为粤学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广府学形成发展

  广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或珠江文化核心,形成时间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底藴也最深厚,但由于各种原因,研究组织和研究热情反不及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过去研究成果也相对单薄,与广府文化地位很不相称。近年,这种局面已发生根本转变。最早是1996年,以黄伟宗为首省府参事文教组到封开考察,提出封开是“岭南文化古都”概念和“古广信文化”概念,在各级政府重视和中外媒体推介下,很快掀起研究热潮,也是广府文化研究一个高峰,后出版《封开——岭南文化古都论》。与此同时,以肇庆为中心西江文化研究也接踵而起,包括盘古文化、龙母文化,端砚文化、包公文化、禅宗文化、名城文化、燕都文化、竹文化、南江文化等,大大地扩充了广府文化研究范围,并有不少新发现,如“南江文化”概念提出和论证,对珠江文化就贡献匪浅。

  珠三角是广府文化一个核心区,除了以广州城市为主体的古番禺文化研究以外,珠三角居民多从南雄珠玑巷南下,播迁珠三角各地,后成为广府系居民主要来源,近20年来,以珠玑巷为中心,寻根文化乘势而起,不但成立珠玑巷后裔联谊会,而且出版“珠玑巷研究丛书”(1995),广为发行。特别是电视片《千年珠玑》在全球播放,引发海内外广府人子孙寻根热潮,使广府文化研究从学术层面走向普罗大众,推动“广府”概念为更多人理解,也为广府学术研究提供新素材。在对珠玑巷在珠三角后裔深入研究基础上,2006年初,以黄伟宗为首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一批专家学者发现江门良溪为珠玑巷移民一个聚居地,也是向海外移民一个起点,继而提出良溪为“后珠玑巷”概念,并先后举行二次学术论坛,出版《良溪——后珠玑巷》论文集(2006),此书一版再版,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诱引海内外珠玑巷迁民后裔到良溪寻根的新一轮热潮,广府文化的普及由此又走进一个更宽广程度。

  至此,广府文化研究已改变昔日状况。近年有关成果源源而出,除上述涉及到的以外,还有一系列作品推出,如作为“珠江文化丛书”的谭元亨、洪三泰等《千年国门——广州3000年不衰港市》、谭元亨《广府海韵——珠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2001)、《广府寻根——华南一个最大的移民族群探奥》(2003)。此外,广东各界学者研究广府文化的成果也不在少数,如龚伯洪《广府文化源流》(1999),张国雄、刘兴邦等《五邑文化源流》(1998),以及大量关于广府饮食、风俗、语言、文物考古、工艺美术、名城名镇名村介绍等,既有学术性,也有通俗、普及性作品,构成广府文化研究洋洋大观,从而奠定了广府学建立的基础。当然,一门地方学的形成,需要理论和实际成果的支持,但据上述,广府学已具备与客家学、潮州学一样形成条件,到达几乎呼之欲出地步。这次“广府首府——封开”论坛也可以视为是广府学建立一个标志和开端。

  四、展望

  从岭南学术的地域结构而言,岭南学或粤学实际涵盖广府学、客家学、潮州学、海南学、雷州学、壮学等。但从实际研究效果看,粤学因覆盖地域广,兴起时间早,研究队伍庞大,力量强,故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而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族群或亚地域文化研究成效,自不能与之相比。而这些部分,又以客家文化研究最早,潮汕文化次之,广府文化最迟,但后来居上,且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其更多优秀成果当可预期,但一门学科建立和发展,需要作许多理论建构和实际研究,包括田野考察等。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创立以来10多年,即在这方面取得许多开拓性贡献,既为粤学,也为广府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创一个新局面。相信以后将会有更多新成果面世,在我国区域文化地图上占有显要地位。

  注释:
  〔1〕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见《复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2期第6页。
  〔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势》,见《饮冰室文集》上,《学术》,广智书局,1908年。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9页,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4〕陈垣:《陈垣来往书信集》第3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5〕曾昭璇为《吴尚时》一书《序》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许桂灵(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