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牟子《理惑论》——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之源

  汉献帝末,天下大乱,牟子生于后汉末延熹八年到吴国太元元年之间。《后汉志》记载“先是时,牟子将母避世交趾,年二十六,归苍梧娶妻”。交趾和苍梧是交州七郡之二,同在交州,牟子从苍梧到交趾避难,或是“灵帝崩后”,交趾郡比苍梧郡安泰。当时局势,据《后汉志》记“百姓怨叛,山贼并出,攻州突郡,符走入海,流离丧亡”。牟子回苍梧后,再为郡太守用,却未成行,想要一展抱负,却也做不到。

  史学家罗香林认为印度佛教以及海外各国的文化,在东汉时代,多自安南河内以及广东的徐闻等地港口传入,而扼西江的苍梧遂成为中原学术文化与外来学术文化交流的重心。佛教从印度远涉重洋刚传入中国时,国人并不愿意接受。佛教与封建礼制的矛盾,与中国社会伦理不兼容为中国传统思想抗拒,引起了朝廷的关注。朝廷要求佛教徒见到帝王和父母都不能例外,一概要跪拜,若只是合掌致敬,尊卑不分,人人将无视国家礼法,国家就会大乱。

  这提醒了研究佛教的牟子,要在中国传播佛教,就必须寻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支持,与儒家和道家的学说相调和。在后汉末延熹八年到吴国太元元年251年,牟子在广信(今封开县境)针对国人对初传入佛教的怀疑和非难,以宾主问答的形式撰写的《理惑论》(又称《牟子理惑论》)一书。这是历史上第一篇由中国学者撰写的佛教著作。

  牟子早年就博览诸子百家群书,研究儒家经传和道家学说。在封开期间,潜心钻研佛教。他是第一个把佛教梵文Buddha,此前梵僧皆译为“浮屠”翻译成“佛”的人,敲定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核心词。牟子说:佛是一种称号,人们称呼佛,就像称呼三皇五帝一样,这一解释说明瞭佛的神圣。佛是有名字的,三皇五帝也各有其名。因为他们伟大非凡,所以就有了尊称。牟子说:佛是道德的创始者,也是众神的祖先。佛的含义就是“知者”。他还用道家的眼光刻画佛:佛可以在转眼之间变化,身体能分散聚合,或存在或消失。佛能大能小,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身能现身。踏火不会被灼烧,在刀刃上行走不会受伤,陷进污秽之中不会被污染,碰到灾祸安然无恙。外出的时候是以飞代步,坐着的时候浑身放光……使人们看到了佛神通广大的道家神仙的影子。

  《理惑论》汇通儒道释,在方法论上引儒道以说佛,这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根源的,主要倾向当然还是推崇佛教。牟子并没有把佛教和儒家和道家等量齐观。牟子说:“淡泊无为,莫尚于佛。”又说:“佛神力无方,尧舜周孔焉能舍而不学?”牟子结合了佛陀和老子的教理,牟子将佛比拟为老子,处处表现出结合佛老思想的倾向,牟子以佛教为本,并引用老子、孔子之言为佐证。成为将儒、道、佛三教结合起来,使佛教中国化。可以说牟子是岭南地区最早而又能系统地促使佛教教义中国化,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地位。

  佛教传入中国不仅是一个宗教现象,也是一个文化现象。《理惑论》不但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历史的缩影,同时也是一段文化交流史的记録。《理惑论》在佛教理论上,汇通儒、道、佛三家学说,凭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阐述佛教教义,调和儒家、道家成为中国佛教的特点之一。

  在《理惑论》中牟子称佛教为佛道,对“道”的理解与《老子》的看法一般无二,又说佛与老子志在无为,这就把佛教和道家融会在一起了。印度原始佛教中也有“道”的概念,但其含义是指方法,不是老子所说的那种道。佛教追求的是“涅盘”,指的是消除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与老子讲的无为也不一样。《理惑论》中对道也即佛法的解释已经是中国化了的佛教理论。牟子在阐述佛教教义把佛教与儒家融合在一起,宣扬佛教做佛事时与“古之典礼无异”,极力调和儒佛两家在伦理观念上的分歧,强调佛教的善恶标准和儒家的道德规范一致。

  牟子不仅用道家学说解释“道”,并指出在人类社会领域里,“道”和儒家人伦五常的道德规范是一致的。在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这种道德观念和政治理想中也就包含着“道”。经过牟子这样的解释,佛教学说不仅与道家相通,而且也与儒家暗合。佛法在理论上是奥妙无穷的,在应用上又是普遍有效的。

  儒佛两家对人生和社会有根本不同的看法,人生观的差异,导致了伦理观念的分歧。儒家提倡造就现想化的人格,成为圣人贤者。为此儒家主张珍视人生,希望获得家庭和社会的好评。这就在伦理观念上发展出一套评价的标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标准成为儒家的行为规范。

  佛教则不同,它视人生为苦,世间为苦海,认为痛苦的根源来自自身的思想、言语和行为。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是寻求解脱,要解脱就必须斩断痛苦的根源,于是佛教强调透过清苦的修持、抛弃俗念和欲望,以求超脱尘世,进入涅盘境界。  

  儒佛两家在伦理观念上的冲突,使得儒林中人包括受到儒家思想熏陶的各类人士,对沙门不娶妻、断发等行为提出各种非难。《理惑论》对这种情况作出了反映,但是他没有同儒家观点进行争论,而是通过引经据典,论证沙门的行为与儒家的伦理观念并无矛盾,促使人们接受沙门。

  例如,儒学思想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沙门倡出家,弃妻不娶,被认为是大不孝。牟子认为:许由在树上筑巢栖身,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中,但是孔子称他们是求仁得仁的贤者,并没有讥笑他们没有后代。沙门修行道德,生活回归质檏,不贪恋与妻子生活的欢娱,不追求人间的游乐,值得敬佩!

  又有人说:黄帝重视服饰,箕子把容貌端庄置于“五事之先”,孔子认为穿衣符合礼仪,是“三德之首”德。可沙门却要落发、着袈裟、袒露右肩,不尚跪起之礼,违背了“五事”和“三德”。牟子说:《老子》认为“不追求形式上的德,才是真正有德;死守着形式上的德,就是没有德。”三皇时代,人们吃兽肉,披兽皮,质檏无华,受到后人的称赞。沙门的行为举止就是与此相同的。尧舜周孔圣人志在整治社会和国家,佛和老子则志在追求无为。不同的学说适用于不同的方面,信奉佛教并不意味着就要抛弃尧舜周孔的圣人之道。

  在《理惑论》中,儒道释融会贯通的思想非常明确幷且贯彻始终。既与老子融通,也批评神仙道术,表现了这一时代精神,预示着中国佛教的一个历史转变时期的到来。汉代佛教依附于道术的历史行将结束,魏晋佛教崇尚老庄的玄风渐起,《理惑论》以浓缩的形式反映了这一风气。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成功,正是得益于能够伴随着社会变迁改革自己的理论。尽管牟子在书中用儒家及道家的学说和观点来解释佛教教义,和原印度佛教原教义或有不符之处,但使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创立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牟子的《理惑论》对于后汉末年的佛传,无疑是大辂椎轮之作,而广信(今封开)就是发端之处。正如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指出,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源于扼两广要冲的封开,渐移三江总汇的广州,北上南北交通重镇韶关,然后扩散全国。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人物是牟子……

  戴胜德(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