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推出大制作:《南海Ⅰ号》之三“浮出水面”

  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是一座以沙滩闻名的海岛。这几天,岛上的热点却是沙滩上的一座博物馆。相对于大多数博物馆,这里最出名的展品却隐秘在一片水下。这个巨大的水池,里面浸泡着一个长35.7米,宽14.4米,高7.2米的大铁箱,神秘的展品就保存在这个铁箱之中。它的真容人们却无法看见。

  一、发掘即将展开

  几天来,广东省各个文博单位的水下考古队员汇集于此,位于水中的铁箱,是他们的作业目标。与此同时,围遶着铁箱的准备工作紧张而又有序。铁箱之中是一条长约30米,宽9.8米的宋代沉船。沉船来自中国南海27米深的海底,它就是“南海Ⅰ号”。

  傍晚,考古队员爬上博物馆拱形的穹顶,准备给铁箱拍照定位,特殊的拍摄角度为的是完成一张平面照片。依据这张照片,考古队员可以在铁箱上精确地划定发掘范围。面对即将展开的发掘,各种方案和计划不断讨论和制定。考古队员的紧张和慎重,源自发掘对象的珍贵,也因为即将采用的方法和模式。

  这次考古,首先要将水池中的海水放到铁箱表面以下。之后,考古队员会在近似陆地的环境下展开作业。在外界环境人工可控的条件下,以田野考古的方式发掘水下沉船遗址。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领域,前所未有。2011年4月3日,对“南海Ⅰ号”的试掘探察就这样开始了。

  800多年前的一天,一条中国海船满载外销瓷器,扬帆出航,准备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海上贸易。然而,出发不久它就沉没在了海底。1987年8月的一天,中国南海上下川岛海域27米深的海底,这条沉船被中英联合打捞队意外发现。之后,这条不期而遇的沉船被命名为“南海Ⅰ号”。从那时起,这条沉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这其中因为沉船上出水的文物,精美神秘的金器、完整如新的瓷器,这其中还因为沉船浓缩着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步步前行的历程。

  2002年4月,中国水下考古队员崔勇在海底拍下了一段影像,这是至今惟一一段显示这条古船沉睡海底的视频。直观的影像为专家分析沉船的状况提供了准确的信息,保存完好的宋代古船惊现海底,在世界范围尚属首例。

  二、以待研究的文物遗存

  这是位于船头一带的探方,打开的位置,就是“南海Ⅰ号”的货舱。一切依然定格在800多年前的瞬间,瓷器紧密摆放,器型规格清晰可辨。如此大尺寸的粉盒并不常见,也让它成为这次试掘的样本之一。从船舱内取出的每一件器物,都经过仔细清洗,清洗的对象甚至包括瓷器周边淤积的海底淤泥。这样的程序下,任何细微的文物遗存都得以保留,以待研究。这是大粉盒中的淤泥样本,那些大尺寸的粉盒还套装着小粉盒,淤泥就来自于大小粉盒的间隙之中。它们是海底泥沙的渗透,还是粉盒中的原本就存在的内容呢?

  “南海Ⅰ号”沉船试掘考古队队员陈波:“在船装船货的时候,这种大小不一的粉盒肯定要大的套小的,它节省空间。所以,我们初步怀疑,这些东西应该是它可能中间有空隙,会防止它撞破,会放一些填充物。”

  一捧淤泥,几块残片,点点线索就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千百年前人们社会生活的细节,由此有了准确的实证。相对于当年海底黑暗中的摸索,今天的发现令人难以想象。当沉船以这样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个历史信息都会一一呈现。然而,从27米深的海底“南海Ⅰ号”是怎样进入这个巨大的铁箱,又来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呢?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三、大胆设想整体打捞

  “南海Ⅰ号”沉没的地点,是南海一处渔场所在。这些年来,打渔器械不断机械化、大型化,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Ⅰ号”开始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根据记録,1987年,中英联合打捞队曾触摸到“南海Ⅰ号”的桅杆,但在2001年大规模探察时,这些遗迹已经消失。面对这样的环境,究竟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保护这条价值无法估量的沉船呢?国际上,对于古代木质沉船,一般会采用原地发掘的方式,首先打捞沉船船货,对于船体的发掘,大多会在水下将沉船解体、标号,出水后再加以拼装。这种方法相对成熟,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沉船保留下来的原生态信息。面对着这条珍贵的沉船,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中国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南海Ⅰ号”整体打捞上来。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论证怎么样对它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就非常地慎重,召开了应该说七八次的专家论证会,来讨论到底怎么样做这么一艘重要的船的水下考古。”

  “南海Ⅰ号”沉没海域台风频发,海底能见度几乎为零,这样的环境让原地发掘难以实行。而要整体打捞这艘船,人们又面临着诸多难题。沉睡海底800多年“南海Ⅰ号”的船体,已经无法受力,打捞过程稍有不慎,船只就会解体。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包裹在“南海Ⅰ号”周围的淤泥,是沉船保存至今的关键。要让“南海Ⅰ号”出水后依然受到保护,就必须把沉船和包裹它的淤泥共同打捞出水,计算下来,打捞的重量甚至可能达到几千吨。

  广东省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时任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南海Ⅰ号”整体打捞执行总指挥的景李虎:“全世界都没有这样做过,我们这个思路能不能够被考古界的专家和主管部门国家文物局所认可。认可之后,我们能不能做出来稳妥、完善的打捞方案,做出这种打捞方案来专家、学者方方面面能不能论证通过。第四个问题,即使论证通过了,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技术力量去实施。”

  2003年初的一天,水下考古队员崔勇走进广州打捞局,在那里,他遇到了时任广州打捞局副总工程师吴建成。寒暄过后,崔勇递给他一摞有关“南海Ⅰ号”的数据资料和一份打捞要求。当吴建成得知“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设想,他认为这个想法近乎天方夜谭,甚至有些可笑。

  广州打捞局副局长、“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现场总指挥吴建成:“打个比方,就像一张湿的报纸,包了一大摞的鸡蛋,要把那个东西不破坏,全部打捞起来,就是纸包着鸡蛋,要把它从泥里面捞出来,这个确实很困难。”

  四、 “沉箱”得到基本认可

  为了修建位于水中的桥墩,工程人员会在施工的位置用钢板包围,形成一个密不透水的局部空间,这样的技术叫做围堰。决定参与“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后,吴建成一下子就想到了围堰。

  和桥墩的施工不同,“南海Ⅰ号”打捞用的围堰不仅仅是隔絶周边环境,它需要一个底部,能够把沉船托出水面。同时,还需要保护沉船周围的淤泥原貌出水。如果是这样,现实中的围堰就需要改变。它要插入沉船底部淤泥之中,同时在海底安装箱底,最终才能实施打捞。经过改变后的围堰,被吴建成称之为“沉箱”。2003年底,这个大胆的计划在“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专家论证会上,得到了基本的认可。

  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不仅能够使得船里面大量精美的文物,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而且还能够把我们水下考古保护的新的一些科研的课题、重大突破记入史册。”

  五、整体打捞和保护方案获批

  以现有工程技术经验,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整体打捞一条800多年前的木质古沉船,都没有先例可循,人们面临的困难更多来自于想象。相对于具体制定打捞方案的吴建成来说,这次打捞是一次工程技术上的极大挑战。而对于提出这一要求的文物工作者来说,这更是一项不容有失的使命。

  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魏峻:“工程技术的这一块角度来制定方案这部分的内容,是由打捞局来承担的,但是对于我们水下考古人员,我们主要一方面是提供沉船的相关背景材料;另外一方面就从这种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要对方案的工程,包括它的技术细节进行调整。”

  2006年6月17日,从第一次专家论证会开始算起,近三年后,广东省提出的整体打捞和保护“南海Ⅰ号”的方案,最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一次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史无前例的考古行动即将开始。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这个行动本身是人类社会对于水下文化遗产从来没有做过的一件事,也宣誓了我们对于水下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的决心。”

  六、整体打捞进入实质操作

  为“南海Ⅰ号”量身打造的沉箱,距离2003年吴建成提出最初的方案至今,历经不断的设计和改进,此时,这个重达530吨的钢铁构件终于出发。沉箱分上下沉井两部分,下沉井高5米,底部设计为向内收缩的斜角,方便沉井顺利地插入海底淤泥中,上沉井的底部预留了36对方孔,36根底梁将从中横穿而过,横梁穿过后将形成一个箱底。此后,下沉井将留在海底,上沉井带着“南海Ⅰ号”浮出水面。

  5月17日上午10时,沉箱被拖到“南海Ⅰ号”的正上方。一个半小时的调整后,11时45分,沉箱缓缓下水,准确地“罩”住沉船,完成了“南海Ⅰ号”打捞工程关键的一步。

  七、考验接踵而至

  沉箱下水到位5天后,按照工程设计,此时,箱底应该切入海床10多米,整个沉箱完全罩住沉船,进而展开下一步流程。然而,深入海床4米后,沉箱却停止不动了,这样的状况让打捞人员始料不及。

  广州打捞局副局长、“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现场总指挥吴建成:“我是怕按照计算来说,和我们经验来说,那个钢沉井到位了以后,怕它继续下沉。”

  为了防止沉箱不断下沉,打捞计划原本还有在海底灌浇混凝土加固海床的预案。从来没有人想到,上千吨的重压下,钢铁沉箱,居然无法切入柔软的海泥,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包裹着“南海Ⅰ号”的淤泥,即使浸泡在水中,它也不像普通泥土一般散开。

  八、提前抽泥程序助沉箱下沉

  增加重量,这是大家最先想到的方法。原本,为沉箱准备的水泥块是空心的, 当下压重量不够的时候,打捞人员向水泥块内浇灌砂浆,使它的重量大大增加。那时,吴建成等人还没完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在他们看来,只要增加重量,沉箱总会下沉到位。然而,当所有准备的水泥块都压下去后,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广州打捞局海洋工程处处长、“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现场副总指挥王仁义:“实际上,按我们正常的情况下,我们预置的水泥压块,这么多全部压下去是能到底的,后来全部加上去以后,还是只压了一半。”

  此时,广东阳江海陵岛的海滩上,为“南海Ⅰ号”上岸准备的临时码头正在修建,打捞现场的水泥块都用尽后,这座已近完工的码头又开始拆卸,水泥块被搬运到打捞现场,全部压到沉箱之上,甚至打捞船上的一个抓斗都被压上。就这样,沉箱缓缓下降。距离成功还差两米时,它却又停住了,此时沉箱上的压载重量,已经到了4000多吨,超过计划重量整整4倍。

  广州打捞局总监、“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现场打捞总监刘伟良:“就是罩住‘南海Ⅰ号’钢箱的设计,它那个结构就不能再压了,再压就可能塌掉了,塌了你就前功尽弃了。”

  距离还剩2米,重量不能增加。所有预案都已用过。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人们最初的乐观变成了悲观。此时,吴建成想到了一个冒险的方案,他决定把沉箱到位以后才开始的挖泥,抽泥程序提前,通过挖开沉箱周边的淤泥,减少泥土阻力。

  广州打捞局副局长、“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现场总指挥吴建成:“确实来说风险非常大,因为你在边上开挖过程当中,沉井有一个稳定性的。你如果开挖的程序控制得不好,或者说你开挖的深度控制得不好,那么可能沉井就倒了。一倒以后,就把古沉船全部破坏了。”

  提前进行的环节,带来了无法预知的风险。要监控这一过程,只有依靠潜水员。在近30米深,伸手不见五指的海底,潜水员的头顶,就是随时可能倾塌总重量达近4000多吨的沉箱。通过微弱的感知和双手的触摸,在一批批潜水员的监视下,巨大的沉箱缓缓下沉,直至最终到位。沉箱终于下沉到位,让打捞人员轻松起来,下一步的程序就是给沉箱横穿底梁,36根底梁,按照计划每天完成一根,这样看来大约一个多月后“南海Ⅰ号”就有望打捞出水了。

  九、海底淤泥阻止底梁穿越

  穿底梁的工程原理是这样的。在沉箱深深插入的海底,潜水人员将在海底将重5.3吨15.5米的36根钢梁,穿入上沉箱和下沉箱之间,在上沉箱下部形成一个托底,这样“南海Ⅰ号”就会被装在上沉箱之中,连同包裹它的淤泥,一起浮出水面。

  然而,现实和想象有着不小的距离。几天过去了,第一根钢梁却还无法穿过。整个打捞过程中,海底穿钢梁是最关键的环节,为此,在打捞开始前,工程人员已经在陆地上做了多次试验。从效果上说,采用的工艺和方法应该完全可行。

  广州打捞局副局长、“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现场总指挥吴建成:“实际上是我想了几年,应该是千百遍,每一个细节在心里都想了很多遍。想了几年的东西,到后面第一根底梁这样都穿不过,我不得不感觉自己是不是想错了。”

  相对于沉箱下沉环节,即便大大超出预期,然而这却是终将可以解决的问题,而钢梁无法穿越,面对的可能是工艺设计上的失误,这将直接导致打捞工程彻底失败。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十分成熟的方案无法执行呢?还是淤泥。人们想象中柔软的海底淤泥,可以阻止海底沉箱的下沉,同样坚硬得可以阻止钢梁的穿越。而原方案中,为了在漆黑的海底中穿越方便,为钢梁预留的洞孔,比钢梁的直径大了许多,这导致了钢梁穿越时容易上下摆动,无法保持平衡的姿态,最终导致了钢梁被海泥架高,无法进入另一侧的孔位。知道症结所在,却苦无良策破解,此时的吴建成,正承受着他人无法想象的压力。

  十、改进钢梁与孔洞实现穿越

  这一天,吴建成提出一个方案,把钢梁的头部改尖,以便于减少淤泥阻力,在钢梁内部安装小型水泵,利用喷出的高压水流冲开淤泥,同时把沉箱孔洞改小,利于钢梁平行运动,这也许是最终的办法。

  一点一点,钢梁缓缓移动。从白天到黑夜,一班班潜水员交替作业。当午夜即将来到的时候,船上的对讲机传来水下潜水员的声音。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潜水员周庆锋:“有人拿着尺子就在量,现在还剩下五十、四十、三十、二十。这边剩下十公分,就是梁的横板贴住沉箱面了,那也就是横梁已经完全到位了。”

  甲板上,暂停了一切声响,只有来自海底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所有在场人员的耳中,这是13天来,第一根穿过海底沉箱的钢梁。之后,就是一个个让人兴奋的场景。整个打捞过程中,海底穿钢梁是最关键的环节,钢梁的穿越日渐加快,最快的一根只用了12小时,以至于有人用一个浪漫的词语来概括这个关键的环节——海底穿针。

  十一、上下沉箱脱离

  2007年11月17日,亚洲最大的海上起吊船“华天龙”舾装完成后,驶向阳江上下川海域,驶向它第一个作业对象“南海Ⅰ号”。

  为了确保打捞行动的万无一失,同时留下解决突发情况的余地。2007年12月21日8时,在没有通知外界的情况下,“华天龙”开始收紧吊绳,拉着和下沉箱已经分离的装载着“南海Ⅰ号”的上沉箱出水。此时,沉没海底800余年的“南海Ⅰ号”,终于等到了和海底说再见的时刻。

  广州打捞局潜水员周庆锋:“我们就一人摸一个角,相隔有30多米远,就我们两个同事。他那边说两公分了,我这边也说两公分。上边听电话的人就很大声,两公分了?我说是啊,两公分了。那两公分就表示沉箱已经上下两层已经是脱离了。”

  广州打捞局打捞总监、“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现场打捞总监刘伟良:“起浮那一刹那,真的又高兴又难过。高兴就是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顺利出水打捞起来了,难过就是那么将近一年的时间,大家都在海上,想想都要流眼泪。”

  十二、期待揭秘的沉船

  冬季的南海并不寒冷,众多的海上作业船舶,使这片海域显得热闹起来,上午十点过后,“华天龙”正式开始起浮作业,16根钢梁有力地吊着已浮在海中的“南海Ⅰ号”沉箱缓缓上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沉箱一厘米一厘米上升,沉睡海底800多年的这艘古船就要和大海真正告别了。

  从开始起吊到成功出水,前后将近90分钟。这90分钟,也让几代中国水下考古队员20余年魂牵梦绕的情结,终于成为现实的感动。而对于每一位炎黄子孙来说,这一刻,拉开了我们与祖先在另一个场景沟通、交流的大幕。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实际上我们现在考虑更多的,是在今后的船体和文物进入博物馆以后,我们如何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这6年来,我们通过探摸,已经有一套详细的方案,今后还要继续完善。我们相信经过多学科的研究论证,一定会使出水的文物确保安全。”

  4天后,2007年12月6日,被固定在“半潜驳”中的“南海Ⅰ号”沉箱到达了阳江海陵岛。这天晚上,“南海Ⅰ号”开始了从海洋到陆地的最后一段行程。由于陆地上没有起重超过4000吨的重型吊车,沉箱被安放在几个巨大的气囊之上,缓缓前行。5个小时后,沉箱上岸,此时已是12月27日的凌晨。一天后,“南海Ⅰ号”最终进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之中。

  今年3月开始的二次试发掘,是“南海Ⅰ号”最新的一次试掘,它将为日后打开“南海Ⅰ号”沉箱左右有效的探索。小小的探方,无法完全窥探沉船的秘密。然而,却是前行中的坚实印记。有人说过,“南海Ⅰ号”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但是无论怎样的变化,驱动力都是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更是人们瞭解自己历史的渴望。

  历经800多年的沧桑岁月,“南海Ⅰ号”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人们瞭解,有太多的秘密需要人们揭开,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有形的器物,还是无形的历史文化,这条沉船都为我们和后人留下了无法估量的财富,留下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探索大海的足迹,以及那份亘古不变的和大海相依相伴的蓝色情怀。

  (本版内容根据央视节目整理,文字有所增删,以中央电视台的解说词为准。此文未经央视方面核实,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文字整理/陆超 )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