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推出大制作:《南海Ⅰ号》之一“南海沉船”

  【编者按】海难是写了一半的剧本,后人肩负着续写结局的重任。这是一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宋代船只,这是一次在国内外首创的水下整体打捞行动。围遶着“南海Ⅰ号”的工作背后,却是新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从无到有的完整历程,更是新中国文物工作者思想理念从考古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变历程。12月2日至4日,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三集大型高清纪録片《南海Ⅰ号》在央视第九频道连续播出。本书摘録该纪録片解说词,分第一、二、三集刊出,敬请读者垂注。

  2002年4月的南海上下川岛海域,海水变得温暖了许多。崔勇像往常一样跃入海中,开始作业。27米深的海水,几分钟就可以潜入海底。然而,这一天崔勇视野中的海水,比往日清澈了许多。于是,他沿着海底慢慢潜行。突然,一段木头状的物体清晰显现出来。对于水下考古队员崔勇来说,这正是他此前无数次触摸到却又从未看清过的海底文物。影像最终见证了惊喜的发现,一段尘封海底的历史,即将浮出水面……

  一、船头探方内的新发现

  10年后,距离崔勇下海十几海里的地方,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内,一次特殊的考古试掘即将进行。自从出水以来,“南海Ⅰ号”就被装在这个巨大的铁箱中,厚厚泥沙覆盖下的船舱里,会有什么样的发现,人们不得而知。2009年,考古队员对“南海Ⅰ号”曾经有过一次同样的发掘,然而人们面对的依旧是无尽的谜团。从1987年这条古沉船第一次进入视野,每当人们一次次想靠近它,触摸它的时候,它却像一位神秘的朋友,忽而留下些许惊喜,忽而却又不知所踪,这样的波折,让20多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也让一代代考古人员和越来越多的公众对这次试掘满怀期待。

  试掘探方分别位于船头和船尾,船头探方内,考古队员突然有了发现。这是船体的部分,位置大约是船舷板,船板木料依然如新,让人倍感惊奇。附着的海洋生物仿佛还有生命,一如当年和这条船共同破浪远航。800多年前的时空就这样定格,紧挨着舷板,船货层层叠叠,不同器型的瓷器错落摆放,狭小的空间被最大程度利用起来,这也是南宋时期远洋商船的典型特点,甚至可以看到这样的细节。

  文字的出现,也让遥远历史真实而又生动起来。一件件瓷器不断出土,冲刷过后的洁白、温润,仿佛流逝的时光从未起过作用,文物数量巨大,保存如新也是这个沉船遗址的特点。25年来,对“南海1号”的发掘总是这样的结果,大量文物的出现,却带来一个个未知的期待,空前、神秘、无价这样的词语,总会和它联系在一起,一次次探察,一个个谜团。时至今日,人们都无法说清这条沉船的来龙去脉。即便近距离贴视,我们还是无法完全洞悉“南海1号”完整的身世。这究竟是怎样一条沉船,它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它的身上又经历着怎样的故事?

  二、金链现身埋伏笔

  在广州打捞局的历史档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荷兰图书馆查到一条名为“莱茵堡”号的古沉船,该船属东印公司,载有白银6箱,锡锭300多吨,当年8月份,中国救捞总公司决定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打捞这艘外国沉船,由下属广州打捞局具体承担这一业务。尹干洪是当年那次打捞行动的现场总指挥。在海底寻找沉船无论掌握多么详尽的资料,拥有多么先进的仪器,都无异于大海捞针一般艰难,这是多年海上作业经历带给尹干洪最大的感受。而1987年的这次中英联合打捞行动,便是一次印证。

  探测的开始充满着乐观和憧憬。带着专门从英国运来的先进仪器,在资料记载的范围内,联合打捞队开始了探测作业。时间一天天过去,预定海域也被搜寻多遍,打捞队员甚至走访了当地的渔民,即使是偶尔获得的蛛丝马迹,也会引来一阵兴奋和期盼。然而,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那条神秘的“莱茵堡”号沉船竟然杳无踪迹。他们除了找到几条现代沉船外,一无所获。此时,中英联合打捞队面临着这样的现实,资金即将用尽,台风即将到来,最初的希望已近絶望。

  一天上午九点,声纳被再次放到海中。几轮搜寻之后,突然,仪器显示海床表面有一个小小的凸起。这是一个多么小的凸起,它的大小也许只有1米见方,很难与排水量达800多吨的“莱茵堡”号产生关联,以至于英方负责检测仪器的凯尔文先生视而不见。然而,尹干洪却突然对这个凸起物产生了兴趣,他决定立刻派潜水员下水。

  那里是南海上下川岛海域范围,海水深度有27米。由于洋流带起的泥沙,海底能见度几乎为零。靠着微弱的潜水灯光,潜水员在海底小心翼翼地仔细搜寻。不久,他便发现了凸起在海床之上的一块物体,再靠近观察和触摸,这块仿佛礁石的凸起物上还挂着密密麻麻的渔网。七、八米长,两、三米高,这似乎是一条船的桅杆,难道这就是两个月来苦苦寻找的那条“莱茵堡”号沉船吗?于是,潜水员从凸起物上抠下一块样本后立刻浮出了海面。样本是一块木头,外表包裹着海底泥沙。尹干洪与英方商量后,决定用机械抓斗试抓。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书记尹干洪:“连泥带水都一起上来,上来就用消防沙龙头一冲,用消防龙头冲乾净,冲完以后,一些瓷片,一些铁器金属构件放在上面,我们当时也不怎么在意,包括船上一些木板,一些像桅杆一样的物件。”

  在广州打捞局的调度日志上,中英联合打捞队的这次作业被详细记録下来,在第一抓斗没有什么收获的情况下,第二抓斗又下水了。十几分钟后,满满一抓斗海泥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出水了。一点一点地冲刷,露出来的依然是瓷器碎片,人们的眼光也随之渐渐黯淡。突然,淤泥中,一个特别的物件出现了,一位潜水员立即将它从泥沙中拿出来,冲洗乾净后发现,这居然是一条长长的金链。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书记尹干洪:“我们作为百姓,作为普通人,尤其那个时候,还不会把文物锅碗瓢勺这些东西看得很重,不会把它当作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只看见黄金,这下子感觉到它是值钱的东西了。”

  金链的出现,引起了一阵惊呼,因为它的长度和份量,似乎超出了现代人对黄金饰物的想象,船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语。葡萄装饰的环状搭扣,人字形花纹结构的链身,这条长1.7米,重0.6千克的金链,竟为一条古沉船的发现埋下了伏笔。最后清理的结果,还有许多完整如新的瓷器。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现实,带来惊喜的器物,却明显不足于苦苦找寻的“莱茵堡”号。几经考量之后,中方果断中断了这次打捞,将这些器物带回了广州鉴定。

  三、似曾相识“燕”归来

  1974年,广东省博物馆曾经在西沙群岛开展考古发掘,这也许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海洋的考古行动。今年78岁的徐恒彬教授是当年考古队队员,他在西沙群岛第一次看到了位于海底的中国文物,不过这些文物大多都是碎片。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教授徐恒彬:“因为我们看到的瓷器多数是在礁盘上,因为礁盘上的瓷器它受海水不断地冲刷,所以它有些是在滚动,所以很多都是破碎的。”

  13年后,1987年,徐恒彬已是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一天,交通部广州打捞局送来了一批海底出水的器物请求鉴定。刹那间,徐恒彬感到自己心跳的加速,这些器物是那样的似曾相识,他的记忆立刻回到了1974年在西沙考古现场所看到的瓷器碎片。此时,当这些瓷器以完整的形态出现在他的面前,徐恒彬知道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即将到来。

  送来的这批器物,有瓷器、 铜器共247件,以瓷器为主,年代大约为宋元时期,它们应该来自一条海底沉船。1987年8月,广东省文物部门正式宣布,在广东台山上下川岛海域发现了一艘古沉船,沉船遗址被命名为“广东南海宋元沉船遗址”。

  来自那条沉船的部分文物,无论是晶莹剔透的瓷器,还是粗檏厚重的陶器,都器型完好,质地如新。它们分别来自景德镇、龙泉、德化、磁灶等不同窑址。宋元时期,不同窑口的瓷器如此集中地出现,这在中国考古发现上还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这条沉船完成了惊鸿一瞥的亮相,而这只是它日后传奇故事的开始。

  四、拍卖会铩羽而归

  沉船所处地点位于一条海上贸易航线,由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东南亚,直到非洲等地,在专家的眼中,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历经千百年岁月,海上丝绸之路神秘而又抽象,这里发生的故事,只有零星记载的文献流传,更多的线索则来自沉没在海底的商船。今天,这些位于水下具有研究价值的文物和遗址被人们称为“水下文化遗产”。只是相当长的时间内,国人对水下文化遗产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和关注,在这条沉船被发现一年前,一个令人尴尬的故事真正激发了人们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兴趣。

  1986年1月29日的新闻联播报导,当年四月一大批200年前的中国瓷器将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拍卖。这是一条在当年引起全国关注的新闻,一次拍卖即将在荷兰举行,拍品是一船货色齐全的清代青花瓷,拍卖会以“南京船货”命名,巨大的广告语,吸引着几乎全球文物收藏者的关注,这些瓷器数量竟然达到8万件,来自英国人哈彻1985年在南中国海打捞出的一艘中国商船。几经交涉,中国政府依然无法阻止这次拍卖。为了瞭解和研究这些来自海底瓷器的价值,国家文物局最终决定派人参加这次拍卖。两名中国专家冯先铭和耿宝昌,怀揣3万美金来到荷兰,国家文物局给两位先生这样的指示:购买几件瓷器,资金使用限度不超过瓷器价值的3倍。就这样,他们走进了拍卖会所在地希尔顿酒店。

  故宫博物馆瓷器专家耿保昌:“那个广场上汽车呀,摆得满满当当,就跟今天停车场一样的拥挤。但是由于停的车我不知道啊,当地人说这些车都不是机器做,都是手工制作的豪华车,就是这样来自世界各国的亿万富翁。”

  也许是第一次面对中国政府派来的顾客,佳士得公司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他们带着冯先铭和耿宝昌参观了整个拍卖场地,同时把象征着贵宾的一号拍卖牌给了两位中国专家。然而,在10天的拍卖时间里,两位中国专家甚至都没能举起手中的拍卖牌,因为这批中国瓷器的最后成交价格竟然高出了起拍价十倍。最终,他们只好带着分文未动的3万美金返回中国。

  五、国人进军水下考古

  这次经历让耿宝昌刻骨铭心,回国后他向国家文物局递交了一份书面报告,建议中国考古应向水下考古领域拓展,这也是那个时期中国文物工作者共同的心愿。拍卖会结束那年冬天,在山东兖州考古工地的工棚里,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的俞伟超,找到30出头的考古队员张威,谈起了水下考古。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谈话,那时的张威,根本不知道水下考古是什么,然而俞先生的一句话他记到了今天:水下考古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有人去开创。

  一直以来,潜入水下进行调查和发掘工作是考古学家的梦想,直到1943年 ,法国海军发明瞭水中呼吸器,人们在水下才有了较多的自由,也才有了进行水下考古的基本条件。1960年,美国考古学家乔治巴斯对地中海一条公元7世纪的沉船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水下考古。

  2011年6月12日,国家文物局在宁波举办了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学员不仅需要学习潜水和水下作业的技能,他们还要学习水下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相隔25年,这样的进步让张威无法想象。1987年5月,张威和同事杨林收到了一份国外邀请,前往荷兰参与一个水下考古项目。然而,出乎荷兰人意料的是,这两位中国人连最基本的潜水都不会。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张威:“他主观上感到因为中国是这么长海岸线、领海,海上丝绸之路很有名,中国应该有搞水下考古的这种项目的人。”

  从学习潜水开始,中国的水下考古就在异国他乡迈出了第一步。新奇的装备,一次次的出海探测,就这样杨林、张威和一年后派往日本学习的王军,成了中国最早的3位水下考古队员。1987年7月,张威和杨林结束了在荷兰的培训。一个月后,中英联合打捞队有了那次石破天惊的意外发现。就在这一年,由国家文物局主持,多个国家部委共同组成的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成立,年底在国家文物局的组织下,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国人由此进入水下考古的领域。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由国家来主导其实就是由中央政府来主导,这个格局不是今天才说出来的,而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开始有水下考古那个时期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位于广州市南洲路146号的广州潜水学校,是我国惟一的全日制潜水学校。1988年4月6日,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首届水下考古潜水培训班在这里举行,学员共有9人,这是我国自己培养水下考古队员的开始。和田野考古不同的是,水下考古需要考古人员具有专业的考古知识和潜水技巧,地球虽然大部分被水覆盖,但人类生理机能的进化,只适应于陆地环境,在水下每10米就是一个大气压,水越深,压力越大,光线越暗 甚至一片漆黑。能够在人迹罕至的水下环境中实现考古作业,最为重要的保障就是一个人身心的忍耐极限和良好心理。从1988年至今,国家文物局先后举办了5期水下考古队员培训班和一期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近百名水下考古队员从这里走向了江河湖海,如此规模,已是国际水下考古领域的重要力量。

  俯瞰中国大陆沿海,海岸线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在古代,东南沿海一带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987年,南海发现古沉船的消息传来,这片熟悉而陌生的海域,便吸引了众多期待的目光。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水下遗产对于我们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国来说,它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我们过去关注的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实际上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有着大量的历代的水下文化遗存。”

  1987年南海发现沉船的消息,让广州的一位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省图书馆工作的谢晖想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触碰这个陌生的领域。他开始翻阅各种古籍,寻找其中关于沉船海难的记载,最终的结果让他自己都大吃一惊 。

  省图书馆古籍部研究员谢晖:“因为沉船的话,有时候一笔而过,有的时候几条船沉下去,有的时候十几条船也可能一笔而过,所以记载的话,大概是有2000多艘吧。”

  浩瀚的典籍中,一条条沉船走到了人们的面前,2000多艘沉船仅仅是鸦片战争前广东地区古籍的记载,而整个中国海域究竟有多少条古代沉船,这也许永远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纪録片链接——台前幕后

  立体化思路

  《南海Ⅰ号》纪録片拍摄过程中涵盖了中国水下考古和文物保护,从无到有,一直到在世界考古界占据着重要地位等内容。主创人员将“南海Ⅰ号”考古所发现的中国历史,发掘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未来再发掘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一种画卷的形式展现。片中力图展现中国水下考古的价值,包括众多独家、未曾面世的解密性影像和富有震撼性画面,立体化呈现古沉船信息。

  真实的风格

  纪録片《南海Ⅰ号》以真实作为本片的整体风格追求,在结构内容上,追求故事叙述引人入胜,力求全片大气的风格和品质,让观众沉浸于“好看”的同时,更要引发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主创人员秉持“真实的事例、生动的细节、动人的情感”的创作原则,以探索、揭秘的创作手法,从细节、故事和人物入手,运用发现的视角和叙述方式来层层推进,在展现观众感兴趣的文物发掘、谜团解惑等内容的同时,以事实和画面说话,既让观众深刻瞭解到中国水下遗产的价值,又让观众看到水下考古工作者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卓越的智慧和他们为保护中国的水下遗产付出的长期、艰辛的努力。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