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海Ⅰ号”文化产业开发利用问题初探

  我国拥有一万八千公里长的海岸线,航海历史悠久。广东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海文化源远流长,2000多年来的海上贸易长盛不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和必经之地,不仅沿岸有相关的文化遗存,海底的文物资源更是丰富。据史书记载,中国鸦片战争以前有明确记载的沉船事件就有100多宗,沉船不计其数。备受中外考古界关注的“南海Ⅰ号”沉船沉睡海底800多年后已浮出水面。“南海Ⅰ号”沉船的挖掘成为我省建设文化大省的标志性项目。广东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很好地开发利用和擦亮“南海Ⅰ号”这张世界级名片。

  一、开发“南海Ⅰ号”——海上敦煌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南海Ⅰ号”从1987年被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打捞偶然发现,到2007年大规模整体打捞出水,它给“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空,所以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把它定位为“海上敦煌”。可以说,“南海Ⅰ号”这艘沉船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发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实物例证。它是目前水下考古发现的文物中,船体最完整的、年代最久远的、文物数量最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群,数量估计有5至8万件,比作为陆上丝绸之路标志的、拥有5万件文物的甘肃敦煌还要多。“南海Ⅰ号”的发掘及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对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推动广东文化大省和阳江文化名城建设也将发挥积极作用。它对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重要的科学、历史和文物价值。

  目前我市对这一文化产业开发的力度还不够,极易被他人占去先机。我认为:打造“南海Ⅰ号”——“海上敦煌”文化产业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最富有战略意义的举措。理由有三个方面:

  1.打造“南海Ⅰ号”——“海上敦煌”文化产业群顺应世界产业发展潮流

  当前,文化产业已经被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公认为“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的年增长率为6%,其它产业的增长率为3%。美国的文化产业经营总额达几千亿美元;加拿大文化产业的产值超过了诸如农业、通讯、信息技术等行业;英国文化产业年产值近60亿英镑,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澳大利亚的文化产业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出口行业。就我国的情况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物质消费的增长速度。从2003年起,我国人均GDP已超过了1000美元,按国际经验,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开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因而,我国文化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如2006年的年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广东省文化产业更是高速发展,2006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680亿元,占GDP总量6.5%。2004年到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15%,大大高于同期GDP增长率。近年来,我市的文化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缺乏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文化企业普遍存在着散、小、弱现象,经济总量不大,因而亟需将其做大做强。而我市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我国乃至亚洲唯一个大型水下博物馆,目前世界上,大型的博物馆每年常常吸引着数以亿计的观光客,专题性的博物馆更是受到观众的青睐。经营收入好的秦始皇兵马俑、敦煌和故宫等专题博物馆就不用说了,就我省南越王墓、陈家祠等规模并不很大的博物馆已成为旅游热点。因此利用“广东海上丝绸之珞博物馆”的影响力而塑造“南海Ⅰ号”——“海上敦煌”文化品牌,打造“南海Ⅰ号”——“海上敦煌”文化产业群,培育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极富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况且,由这一文化产业所拉动的第三产业的低污染高就业率,与当前“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2.阳江已具备打造“南海Ⅰ号”——“海上敦煌”文化产业群的相应条件

  从现世文化意义上看,“南海Ⅰ号”在打捞出水,到进入“水晶宫”保存和展示的过程中,其又注进了新的现代科技文化价值。因为这过程有五个亮点,即:水下考古一流、水下打捞古沉船技术一流、展馆“水晶官”设计一流、人造海水保存文物一流、真空透明展示文物一流。因而,以这一文化品牌,打造成“南海Ⅰ号”——“海上敦煌”商业品牌,完全有可能拉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加上我市目前交通便利,区位良好,生活、商务服务能力较强,已达到上述开发条件中的评价指标的要求。

  3.打造“南海Ⅰ号”——“海上敦煌”文化产业群迫在眉睫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本市在“海上敦煌”人文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尚处于文化需求创意不足,策划能力低;缺乏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参与;资源闲置,未能有效地与市场接轨等不利状态。更值得担忧的是,随着宣传密度的降低,其宣传效应正在冷却,很容易给市外的商家乘虚而入——或无偿利用。我市虽有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中独占鳌头的“南海Ⅰ号”之利,但亦有被拥有同类型文化资源的地区打“擦边球”之虞。一旦被人家捷足先登,将给我们“南海Ⅰ号”——“海上敦煌”文化产业的开发、招商引资造成极大的阻力。还有,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开馆,我市的行政接待必然骤增,这将给我们的政府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而这类型的行政接待,从增加地方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发展地方文化产业这一角度上看,实质上就是一种公共服务,通过文化产业创收(如发包经营、特许经营、政府参股所得的利润、税费)来补偿,完全在于情理之中。因而,打造“南海Ⅰ号”——“海上敦煌”文化产业,缓解我市的财政压力,也是迫在眉睫的举措。

  二、藉助“南海Ⅰ号”推动广东文化产业走向世界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选址阳江海陵岛,既有利于文物的打捞、保护和就地展示,又对推进广东建设文化大省、提升广东文化品位、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广东文化走向世界将产生深远影响。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建设项目,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广东省在广州地区以外投资最大的文化项目。该建筑不仅在广东、在全国,乃至在世界上都堪称标志性建筑。“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对广东经济社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我们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推动广东文化走向世界。

  1.启动申遗项目,进一步提升广东的文化品位

  “南海Ⅰ号”的发现及其负载的数量巨大的珍贵文物,是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和文明见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选址阳江海陵岛,更是广东文化领域千载难逢的一件盛事。开发利用好“南海Ⅰ号”这个珍贵的资源和举世瞩目的品牌,不仅为广东旅游业增色,还可以增加广东的文化内涵,提高广东的文化品位,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作出积极的贡献。目前有足够的史料和文物证明,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目前保存在广州市内各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址共有20多处,包括南海神庙、怀圣寺光塔、光孝寺、清真先贤古墓、华林寺、莲花塔等。其中怀圣寺就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清真寺。因此,广东文化部门应相互配合,积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拉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壮大广东的文化产业

  广东可藉助“南海Ⅰ号”水下考古发现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的轰动效应,整合自身的文化潜力,壮大文化产业,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增添新的活力。

  美国的电影产业,好莱坞的电影打遍全世界。好莱坞一部影片《泰坦尼克号》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后,赚回了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广东完全可以通过编写或拍摄以广东为背景、以“南海Ⅰ号”为题材的小说、戏剧、歌舞、电视剧、电影等多种作品,尽可能扩大“南海Ⅰ号”的影响,推动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比如《蔚蓝船说》的创作和成功上演就是很好的例子。 

  3.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广东旅游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一馆两中心”选址阳江海陵岛,不仅给打捞、研究和保护带来便利,同时促进阳江旅游业的发展将十分有利。因为阳江可以凭藉这个项目,进一步扩大阳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加快阳江尤其海陵岛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推动阳江与全省的区域协调发展。

  首先,从博物馆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看,目前世界上建设水下考古博物馆的国家不多,在我国尚属空白。以“南海Ⅰ号”为核心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是我国水下考古博物馆建设的起点。按照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关方案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不仅是单纯的收藏和展览中心,而且将成为我国水下考古领域的信息研究中心和海陵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中心。而以“南海Ⅰ号”为核心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本身就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当然这种商业价值并非指文物买卖的商品价值,而是如何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将文物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等一系列广义的内容延伸到文化、旅游产业中所体现的商业价值。在这种背景下,在海陵岛建设以“南海Ⅰ号”文物为主题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并与已投入使用的水下考古基地相配套,突出“水下博物馆”特色,形成一个综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兵马俑”、“南海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将会更好地实现“南海Ⅰ号”的旅游价值。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重要部分,建在海中的“水晶宫”将担负起保存和展示“南海Ⅰ号”的功能。“水晶宫”将建在海陵岛最美的十里银滩海域,其核心是透明玻璃体,安放整体上浮拖运的“南海Ⅰ号”,保留原有的海底淤泥和岩石,艺术地再现原有的埋藏环境(包括海底生物),并有水下考古队员潜水作业,观众可环绕这个巨大的“水族箱”,真实地体会发掘打捞过程。这样,“南海Ⅰ号”不用脱离海水,就可得到最好的保存。同时,按照方案构想,“水晶宫”及博物馆基本建成后,还将配套休闲设施、潜水俱乐部、风帆、快艇俱乐部、水上舞台等旅游项目。

  其次,从海陵岛的发展态势看,经过阳江近十多年来的超常规发展,目前海陵岛已成为比较成熟的滨海旅游度假区,幷且是广东省唯一的国家4A级滨海风景旅游胜地,交通便利,游客众多,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客源有基本保证。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海陵岛的年游客量已近200万人次。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选址该岛的十里银滩,是一片背山面海,风景优美,未经开发的自然海滩,有足够的建设用地,考虑要建巨型的“水晶宫”作为木质船体陈列馆,这里更具有天然的优势。此外,最近阳江市有关方面已正式启动专为“南海Ⅰ号”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量身订做的配套辅助工程及旅游开发项目,总占地面积四十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五星级旅游宾馆、潜水俱乐部、风帆俱乐部、海水浴场、海文化表演广场以及旅游娱乐商业街等。项目设计将严格遵守以文物保护为核心、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原则,确保建成后与博物馆主体相配套。而这些优越的条件都是其他地区所不可比拟的。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落户海陵岛十里银滩,不但有利于对“南海Ⅰ号”进行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其文物资源和海陵岛滨海旅游资源形成的互补效应,对阳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南海Ⅰ号’博物馆”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遗址类大型专题博物馆,其模拟海底环境对古代木质沉船保护、展示及考古研究作业的展示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海陵岛将吸引世界游人。而将从沉船上出水的数以万计的文物更将吸引世界游人的眼光。博物馆建成开放,将可能会像秦始皇兵马俑一样吸引世界游人的眼光,海陵岛将可以常年留住游客。

  因此,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应突出“水下博物馆”特色,形成一个综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兵马俑”、“南海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将会更好地实现“南海Ⅰ号”的旅游价值。

  李联德(广东省阳江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