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海Ⅰ号”第二次考古试掘情况报告

  一、项目概述

  本次试掘开始之前,考古队先在沉箱表面进行了钻探调查,调查面积400平方米。调查采用直径为0.8厘米和1厘米的不锈钢钢钎在沉箱表面进行下探,钢钎长度1米至2米不等,考古队员根据掌握钢钎手感、声音、弹性等多种因素对所探位置进行综合判断,推测其下是瓷片层,还是凝结物,或者是船体。在全站仪定位的指示下进行科学记録,并对重要的探孔进行标识,其余探孔及时填埋,避免空气对船体及文物的损坏作用。调查工作为后面的布方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011年3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南海Ⅰ号”第二次试发掘申请》。试掘前我们制定了周密的发掘方案、现场文物保护预案和新闻宣传预案。发掘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工作。发掘工作于3月26日开始5月10日结束,共计46天。共完成了6平方米的发掘任务。

  发掘过程中应用了“饱水发掘方法”、“封闭式硬探方”、“地层标本柱”等多种新方法,采集了大量文物信息。发掘过程中提取了大量水样泥样标本,部分检测结果即将公布。

  发掘出土文物共120件,其中包括瓷器、石器、金属器、骨器、铜钱及有机物等。所有出土文物经过现场文物保护措施处理之后都已经移交给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二、主要发现

  试掘在沉箱的北、南两区布设六个探方,编号分别为TN3E9、TN7E9、TN4E7、T23E8、T28E8、T31E9、T28E8、T31E9分布在沉箱北部区域,这两个探方地层堆积情况大致相同。探方地层堆积基本上分四层:①层为黄色粗沙层,俗称大眼沙,厚约10公分,此层形成原因主要是2007年“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后,人为撒落在沉箱泥土之上,层内并无明显包含物;②层为黄色细沙层,厚约20公分,此层是沉箱在海底时,通过海水搬运,留在沉箱上部的沙子,层内含有零星贝殻碎屑;③层为黄褐色泥,厚约60公分,这一层泥粘度较大,包含物较少,比较纯净;④层为黑色海泥层,土质较为粗糙,厚约20厘米(未全面发掘),大量贝类躯殻碎屑、碎瓷片散落在此层,这一层含有大量的文化遗物,是我们重点分析研究的地层。

  根据试掘的观察,覆盖于“南海Ⅰ号”船体的淤泥总量当不足200立方米。因为沉箱总面积为396平方米,试掘发现的船首的位置表明,船体的长度可能达不到原来估计的30米,结合淤泥堆积南区薄而北区厚的状况和尖头船的可能性,清除“南海Ⅰ号”船体表面淤泥的工作量并不是很多。样品的测试显示出,第二、三、四层内的金属和微生物含量明显呈递减的趋势,淤泥具有隔絶外来物质保护木质船体的功能。

  TN7E9探方内发现了船舷板,自东北向西南斜穿过探方东侧,同时为南侧船头或者船尾的位置指明瞭一个大概的方向。

  TN23E8探方更接近船中部,其中发现较多完整的陶瓷器,幷发现一道隔舱板。隔舱板大体呈东西走向,为推断船舷板的位置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TN4E7探方发现的部分船体恰好位于隔舱板与船舷板交接的位置,同时可以看到抱梁肋骨的上缘,以及隔舱板南侧残留的油灰艌料轮廓,附近还有一段目前难以下定论的木料。可以说TN4E7探方是本次试掘各个探方中对船头位置最具有判定价值的探方。

  首先,发现船殻板的三个探方,包括09年东侧探方、TN7E9探方和TN4E7探方,其位置是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排列的,水平落差不大。各探方内的船殻板之间表现出承接关系,与E轴之间所成角度分别大约为80度、70度和45度,且都在同一个方向上。TN4E7探方内的船殻板与另外两个探方的情况相比,无论水平方向上还是垂直方向上,其向船体中心抱合收拢的趋势都要明显得多,这是我们判定船头位置在沉箱南侧的决定性依据。

  其次,TN23E8和TN4E7两个探方内的隔舱板与E轴所成角度都约为西偏北6度,而隔舱板是与船体中轴线垂直的,据此即可以判断船体在沉箱内的走向并非居中,而是自东北向西南略有偏斜。此外,09年东侧探方所发现之船殻板最靠近沉箱东侧内壁的边沿大约位于E11,而TN4E7船殻板则在E7的西侧,两者之间跨度接近5米。TN4E7内未发现龙骨或者艏柱等可以表明船体中轴线的证据,据此可以认为船体的中轴线应该E6以西的位置,而E6本身即为沉箱南北中轴线。而船头的位置则应顺着船殻板延伸方向移动,故基本可以确定其位于TN4E7探方的西南侧。

  综上所述,“南海Ⅰ号”的船头位置初步认为应该在沉箱的西南角附近区域。

  这次试掘出水器物总共有120件。按照质地可以分为瓷器、石器、金属器、骨器、铜钱及有机物等。其中,瓷碟10件、瓷罐5件、瓷盒15件、瓷壶4件、瓷盘4件、瓷瓶20件、瓷碗50件、石器1件、骨器1件、金属器1件、铜钱9件。另,有机物类标本2件。

  三、水体样品采集

  “水晶宫”是长62、宽40、高12米的大型水缸,水体总量:29760立方米。为了获得尽可能详细的水体资料我们需要分层采集水体样品。考古队员利用潜水技能潜至沉箱外侧水底,用玻璃试管逐层采集不同深度的水体样本。采集成功的水体样本密封遮光保存并送至检测实验室。

  四、发掘技术与工作方法

  1.饱水发掘方法

  从本质上讲,2011年“南海Ⅰ号”考古试掘所采用的方法既不是田野考古的,也不是水下考古的,我们称之为“饱水发掘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发掘要求水晶宫的水位下降,其限度是降低到沉箱淤泥表层以下20公分左右。在今年的发掘工作中,水晶宫内的水位一直保持在沉箱顶端以下20公分左右,相当于沉箱内淤泥表层以下10—20公分之间。按标准降低水位以后,船体和船载的文物仍然是处在水位以下的。发掘过程中除了保证发掘水位足够高以外还要淋水作业。浑浊的泥水直接影响摄影绘图等资料采集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先把这些泥水抽掉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试掘过程中我们用水泵把沉箱周围的原生海水抽取上来,喷淋在船体和船货上,用清澈的海水把泥水置换掉这样在保证文物遗迹被水浸泡的同时又能够进行资料采集工作。由此可见,“饱水发掘方法”的特点是在水环境中进行作业,避免船体和船载的文物暴露在空气之中。

  2.封闭式硬探方

  铝制硬式探方是用铝材组装的方形框架,目的是预防塌方和引导泥水从探方壁下渗出。探方布设的位置需要根据全站仪的测量确定。

  3.地层标本柱

  为了能够观察到淤泥堆积的原始状况,在探方发掘前,先用一根直径5、壁厚2.5、高60公分的医用玻璃试管顺着预设探方壁的边缘,旋压进淤泥之中,相当于柱取样,待下挖60公分后,再另续一支同样的玻璃试管,因此完全可以保证淤泥堆积取样的连续性, 使沉船上部淤泥堆积能够准确直观地展现出来。基于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试管中淤泥堆积的样本进行层位划分,逐层揭露沉船上部的地层堆积,并进行观察、分析各种堆积层位形成的原因,收集各种信息,指导发掘工作,处理各层次的遗迹。

  玻璃试管材质的选定,尺寸的确定都经过了多次试验。较薄的管壁能够更真实地反应地层颜色,但是更容易破碎;较厚的管壁虽然更结实但却影响了地层本色;更长更粗的玻璃管虽然能够套取更多的地层标本,但是却更难运输。

  地层标本柱同样需要密封遮光保存,而且严禁颠倒位置摆放。位置倒置或者倾斜都会影响地层分界线,使其变的模糊难以分辨。

  4.泥水问题的解决

  “饱水发掘方法”必须解决探方内的排水问题。在发掘过程中探方内会出现大量积水是我们的预料之中的,硬式探方壁的设计本身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渗水的速度,这样我们只需要解决底层积水的问题。为此,主要采用抽水泵和海绵吸水的方式来解决探方内积水的问题。抽水泵使用的是一款卧式单极单吸清水离心泵,幷且为了使其能够胜任抽泥水的任务而进行了一定改装。对于细微部分的水分则采用吸水性较好的海绵来清除水分,我们准备了12种不同密度不同回弹力的海绵,经过试验筛选后,决定使用002号和007号海绵。在本次试掘的工作实践中,以上的排水方法效果比较好,为发掘工作的展开提供便利。

  5.浮选法

  浮选法在田野考古中应用比较多,在水下考古中的应用这还是第一次。在发掘时,我们将探方内的泥沙分割成25个方形单位,每个小单位为20×20×20立方厘米,提取后分别独自存放在编号采集箱内,通过浮选法进行筛选和过滤,每一层都在指定的沉淀箱中浮选和沉淀。沉淀后的泥沙依旧保存,待回填时使用。按照层位的顺序,最下面的泥样最先回填,最上面的则最后回填,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护“南海Ⅰ号”的木质船体和船载文物。

  6.测绘方式

  “南海Ⅰ号”的发掘工作将持续数年,发掘材料和数据的通用性尤其重要。全站仪能够快捷准确的测量,数据能通用。但是全站仪测得的数据比较生硬难以表现船体结构等细部特征。“平面垂直摄影结合AutoCAD描图的测绘方法”恰恰能够弥补全站仪的不足,它更擅长表现船体细部。两种测绘方法的结合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现场时间更让我们获得了更为精确的数据资料。

  五、结语

  1.本次试掘完成了既定目标确定了船首的位置在沉箱南壁偏西的位置。

  2.试掘过程中提取了100公升水体样本,15000克泥土样本和少量沉箱壁实物标本进行了检测。

  3.试掘工作应用了多种科学手段进行文物信息提取和文物保护,为全面发掘“南海Ⅰ号”探索了新方法积累了新经验幷且提高了发掘工作的科技含量。

  刘志远(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