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宋沉船“南海Ⅰ号”系统研究之浅见

  南宋沉船“南海Ⅰ号”出水三年多,已引起海内外广泛注意,部分出水文物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出,揭示了这艘沉船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但基于它的文物考古工作仅是个开端,大量文物有待深入发掘,故对其系统研究尚难以启动。虽然如此,对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完全可以相信,内中藴藏的科技文化信息一定很丰富,对于瞭解宋代及其以前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外交、宗教等,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就已出水和将要出水文物进行系统科学研究,不仅在当前,而且对以后也是一个很重要研究内容。兹就已有出水文物,包括船体本身,可以开展的科研项目归纳如次。

  一、海洋学

  “南海Ⅰ号”沉没于海陵岛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南海海上交通线经过的海区。宋朱彧或《萍洲可谈》记载宋朝廷在溽洲(今海陵岛)设望舶巡检司,类似海关的边防机构,作为过往船只休息、补给,以及海上巡防基地作用。其文曰:“广州自小海(广州城南珠江水面)至溽洲七百里。溽洲有望舶巡检司,谓之一望,稍北又有第二、第三望。过溽洲则沧溟矣。商舶去时少需以诀,然后解去,谓之放洋。还至溽洲,则相庆贺,寨兵有酒肉之馈,并防护赴广州”。〔1〕日本南海交通史专家藤田丰八和中山大学史地学家徐俊鸣教授即坚持认为溽洲,时称罗洲,即今海陵岛。〔2〕〔3〕。从而证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确实在海陵岛附近海域通过,“南海Ⅰ号”沉船在航线上出水,即为一个不争证据。

  “南海Ⅰ号”沉没现在尚难以判断其原因,但不容忽视这一带海况,包括海浪、海流、上升流等海洋水文;海底底质、地形、重力、磁力、构造、地震、地热等海洋地质、海洋物理状况;以及与之相关各种海洋现象,只有深切瞭解这一海区这些特点和规律,才能为寻找沉船原因提供一个水下答案。

  二、海洋气象学

  阳江是广东三大台风暴雨中心(另为清运、汕尾),每年袭击阳江台风平均7-8个左右,多为发源于南海渔民和海员称之为“南海台风”或“土台风”,以区别于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台风。这种台风风向多变,很难预测其登陆地点,且来势猛烈,气象学上有“非常态台风”之称。一般向西北或向南移动,袭击从粤东经珠江口、粤西和海南岛,直到南海诸岛。海陵岛恰处在与南海土台风方向正交位置上,受影响最大。2008年海陵大堤溃决,即为台风袭击所致。由此上溯“南海Ⅰ号”沉没原因,不能排除台风因素,它罹难于海陵岛以南海域,与这一带台风活动规律不无关系。因此,深入开展这一海区的海洋气象,包括台风以及冬春季盛行东北风、夏秋季盛行西南风和特发性气象现象,如龙卷风等,瞭解它们海洋动力、结构、方向、强度、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对提示沉船原因将提供海洋气象和海洋气候证据,也为海陵岛一带海上活动、海洋产业发展和布局,乃至海陵大堤防护等提供重要参考。

  三、海洋考古学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海洋考古学在我国历史虽然短浅,但“南海Ⅰ号”整体打捞成功出水,已显示我国在这门学科在理论和技术上已越来越成熟。除船体打捞的测量、潜水、安全防护,以及相关的装备、技术以外,对水下考古学本身而言,“南海Ⅰ号”作为海洋考古学成就一个范例,它所藴含的这门学科对象、性质、任务、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固可给予一个初步解答,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作为一门应用性、技术性很强学科,“南海Ⅰ号”关于文物发掘、清理、保护、展示、研究等一系列开创性成果,无疑为这门学科理论建构和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南海水底下,分布着不少沉船,继“南海Ⅰ号”之后,在粤东海域又有“南澳Ⅰ号”发现和开展水下考古,也收获甚丰。相信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推进,将有更多水下沉船被发现,水下考古将面临着数量更多,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发掘、研究任务,也给这门学科带来美好的前景。“南海Ⅰ号”、“南澳Ⅰ号”仅是一个良好开端。

  四、海上交通史

  自西汉以来开辟南海海上交通线,早期从合浦、徐闻港始发,三国以后开始,从广州港出发,沿广东西南沿海航行,进入南海腹地,继及阿拉伯海、印度海乃至非洲东岸。这条后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线,至迟在南朝时已经过阳江海域,史称萧梁天监初年:“(王)僧孺出为南海太守,郡常有高凉生口(奴隶)及海舶每岁数至,外国贾人以通货易。旧时州郡以半价就市,又买而即卖,其利数倍,历政以为常”。〔4〕可见南朝时阳江为海上丝路一个转运港、中外商品汇集之地,甚至成为人口市场。唐代更是如此,从广州出发“广州通海夷道”,也经阳江港口。阳江时称南恩州,州治在今阳江城。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说:“是州滨海,……凡自广(州)至勤、春、高、潘(州),路所必经,海滨旧置传舍,人惮波涛,因辟新路传舍,惟徒步出使与递符谍者经过矣。然因当五州要路,颇有广陵(今扬州)、会稽(今绍兴)贾人船循海东南而至者,故吴越所产之货物不乏于斯”。江浙一带商船既可到阳江,则它与东南亚各国贸易应为不争事实。到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重新收入上述记载,朱彧《萍洲可谈》更言之凿凿。这次“南海Ⅰ号”在海陵岛附近海域出水,都验证阳江在南海交通贸易地位和作用。“南海Ⅰ号”所提供各种文物,将对此作更有力的说明。阳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对整条海上丝绸之路史研究内容与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海上航行,必须保障以导航等技术,宋以前指南针未用于航海,故只能沿海岸航行,以海岸地形地物为指示记程和判断方位,既增加航程且费时。宋代开始指南针直接应用于航海,船舶可直接放洋而不必尽沿岸行驶。宋代在海陵岛设望舶巡检司,岛上也应有导航标志,今岛上草王山突兀海滨,可起到导航作用,配合以指南针,则海陵岛作为海上交通一个枢纽地位无可置疑。进一步研究“南海Ⅰ号”所藴含这方面信息,将使南海交通史上一些悬案获得解决,海陵岛、阳江城在其中地位也会渐渐明朗。

  另外,从“南海Ⅰ号”装载物品,可复原其始发港、中转港、终点港以及经过海区、国家等问题,为验证、复原南海交通线提供宝贵资料。

  五、造船史

  我国造船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广东是一个主要造船中心。唐代广东已有造木兰舟记载,宋代木兰舟规模更大。周去非《岭外代答》说:“其舟又加大矣。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或不遇便风,则数年而后达,非甚巨舟,不可至也。今世所谓木兰舟,未必不以至大言也。”〔5〕故木兰舟,实指巨型船舶,生产于广东沿海,不亚于蕃舶。而“蕃舶大如广厦,深涉南海,经数百里,千百人之命,寄于一  。”〔6〕两相比较,说明航行于南海船舶,无论是广东产木兰舟还是外来蕃舶,都是大船,但缺乏具体尺寸,仅凭文字记载,尚难确定其准确规模。今“南海Ⅰ号”整体出水,移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据报导其长20多米,宽10多米,载重量数百吨,头尖,底呈菱形,是一艘海船。这可以验证以上宋人文献所描述广东和外国船舶规模可靠程度。又“南海Ⅰ号”所用材料为松木与杉木,而这两种乔木广见于我国南方,而不是广东特有,且可以藉助于河流运输集中于造船基地,故这些材料来源也大有可探讨之处。至造船设计、工艺、性能等,尚有许多未解之谜,这都有待于对船体深入研究才能找到可靠结论,这给我国造船史提供甚有价值研究对象。

  六、经济史

  宋代政治积弱,国力也较弱,但颇重视海上交通和贸易,以海立国,以海兴国,发展海洋经济,故国用充足,应付对辽金巨额赔款,各府州修筑城墙经费,也源于海上贸易。后来郑和说,财富来于海洋,危险也来于海洋。宋代广州城大修葺十多次,曾得到广州蕃坊阿拉伯商人资助。我国南方大规模开发,始于宋代。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一个基本经济区,也是从南宋开始,沿海港口城市和手工业生产中心也同时勃兴,由此宋代经济逐渐繁荣,有足够多商品可供外贸。“南海Ⅰ号”携带大量瓷器、陶器、铁锅及其他商品,有的标明产地, 如江西景德、浙江龙泉、福建德化窑生产各款瓷器等,从这些器物,可瞭解商品产地、销售地区,形成一幅经济地图,从中反映宋代经济部门结构、区域分布、商品运动等经济特点和空间分局的规律,特别是与海外诸国经济关系,为研究宋代经济史、对外贸易史提供实证材料。例如,“南海Ⅰ号”出水似碗非碗、似碟非碟的家用瓷器,极富阿拉伯地区使用餐具,由此可判断这些器具可能销往中东地区,收货人可能为穆斯林。联系上述瓷器产地,则宋代海上贸易路线、沿线港口,市场分布等将一目了然。经济史上一些有争议或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可能藉助于这些文物分析,找到比较一致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南海Ⅰ号”,沉没于海陵岛海域,可能是一个偶然事件,但由此牵引出海陵岛作为海上交通枢纽的价值却备受重视,宋代设望舶巡检司是一例。近代也有外国势力看中海陵岛。据华南师范大学曾昭璇教授告知,抗战时他接触过一位阳江青云路基督教堂修女,告诉他鸦片战争前美国有过开发海陵岛计划,以作为控制南海海上交通,深入广东内陆活动基地。后因英国占领香港,已起到上述作用,故美国人放弃了原定计划。由此看来,海陵岛区位和经济价值不可忽视。这是从“南海Ⅰ号”引出的一段后话。

  七、外交史

  宋代是我国与东南亚、西亚国家和地区外交往来最频繁一个时期。据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赵汝适《诸蕃志》等史籍记载,海外与宋朝有政治经济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约50多个,远远地超过了唐代。这些往来大多经过广州。广州“外国衣冠盛,中原气象非”,〔7〕充满异国风情。做生意的外国人特别多,“山海是为中国藏,梯航犹见外夷情”。〔8〕在广州设有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事宜。历史上政治外贸往来很难截然分开,所以“海南I号”实际上也是宋王朝与海外某个国家外交关系一个见证。它里面装载的物品,承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外交往来信息,大有可发掘的资源和潜力,从而为构建宋代外交关系图谱,作出积极的贡献。

  八、宗教史

  宋代推行对外开放国策,海外宗教借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地传入我国沿海城市。隋唐时期伊斯兰教从海上传入广州后,宋代聚居广州蕃坊阿拉伯人更多,城外“蕃汉数万家”。〔9〕泉州也一样,都是伊斯兰文化流布城市,这己有相当多历史典籍为凭。如在广州阿拉伯人,爱吃烤全羊,羊肉香味四溢,倾倒不少市民,想见宗教作为一个信仰文化,可以藉助各种媒介,渗入社会生活。这次在“南海Ⅰ号”上,发现眼镜蛇头骨和一些意义不明的图案等,它们是否有宗教或某种图腾崇拜的意义,都有待破译。

  九、陶瓷史

  陶瓷沉重,宜于海运,故海上丝绸之路,也称陶瓷之路。中国陶瓷输往东南亚,改变了当地人以树叶装载物品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器艺文化形式,陶瓷作用可圈又点 。南海交通线水下,出水陶瓷甚多,尤以西沙、南沙群岛海域为着。但集中装载于一处,则数“南海Ⅰ号”。陶瓷占船上物品絶大多数,其大小、形状、质地、色泽、花纹、功能、产地等不尽一致,显示它们产地的原料、工艺、流程、图案等文化风格差异,以及生产数量、批量、流向等。这对研究我国陶瓷体系流派、工艺特色、发展水平、地域文化风格,以及陶瓷鉴赏,收藏、展示等,都有很高价值。

  宋瓷在我国瓷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成果也很丰硕,而这次出水瓷器数量如此之多,种类也不少,来源又甚为广泛,加之风格特殊,将为宋瓷及其前后时期的瓷器比较研究提供新材料,成果也当可预期。例如称盛一时阳江石湾陶瓷与“南海Ⅰ号”所载瓷器,若作比较研究,相信会有收获。

  十、风俗史

  “南海Ⅰ号”是一艘驶往海外商船,出水文物中有些器物造型奇特,图案复杂、意涵扑朔迷离,富有异质文化色彩,可能隐藏着深层文化基因,包括异地风俗、图腾崇拜等。如长达107厘米的鎏金腰带、鎏金龙纹手镯、金丝、金圈、金戒指、葵花型带把铜镜等,这些特殊和普通器物出现在船上,有可能隐喻着船员来自不同地域或民族,保持固有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行为准则,在器物选择、使用方面折射出风俗文化内涵和差别,给以上各学科的研究提出新问题,相信随着发掘深入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有望把这些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十一、小结

  “南海Ⅰ号”被誉为“海上敦煌”,即指其藴含着无限丰富文化内涵,是一座巨大文化宝库,无论从哪个科学角度都可作深入的发掘和研究,有望获得预期成果。而这些成果的整合,又将使这艘沉船的价值进一步提升。恰如已故海洋学家吴京院士所说,“南海Ⅰ号”出水和发掘,将改写世界整个海洋史。随着发掘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扩大,吴京院士的预言有可能成为现实。这都有赖于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努力和配合,把“南海Ⅰ号”的发掘研究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注释:

  〔1〕朱彧《萍洲可谈》卷2。
  〔2〕(日)藤田丰八:《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
  〔3〕徐俊鸣:《宋代广东经济地理的初步研究》,见《地理学资料》1960年第7期。
  〔4〕《梁书》卷33,《王僧孺传》。
  〔5〕周去非:《岭外代答》卷6,《器用门》。
  〔6〕同〔5〕。
  〔7〕王象之:《舆地纪胜》卷89。
  〔8〕康熙《广州府志》卷9。
  〔9〕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4。

  司徒尚纪(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