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试论中国博物馆旅游的现状

  【中文摘要】博物馆旅游是博物馆业和旅游业的结合体,它是随着文化旅游的逐渐升温而出现的。我国博物馆旅游的现状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涉及到博物馆业,也要涉及到旅游业。
  
  【关键词】中国   博物馆旅游   文化旅游
  
  Abstract: Museum tourism grew out of the rapid growth of cultural tourism, it is a combination of museum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useum tourism, there is a hug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its birth should be all-round, it involves not only museum industry but also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 Chinese   museum tourism   culture tourism
  
  文化与旅游,一直以来都有着不解之缘。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增强,旅游的内容与外延也在不断增加与扩大。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博物馆在现代旅游,尤其是在文化旅游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东西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博物馆与旅游的联姻成了顺其自然的事。但联姻的促成并不代表发展的一帆风顺,中西方博物馆旅游所呈现出的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博物馆旅游开展不尽如人意,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本文将从中国博物馆旅游的现状入手,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一次尽量全面的分析,以期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一、文化旅游与博物馆旅游兴起的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加快,人们已不满足于过去单纯的消费式旅游,开始把目光由单纯的走马观花式的游山玩水的兴致,逐渐转向休闲享受型和深层内涵型的多元化游憩活动,即文化旅游。这种有别于阳光、沙滩与海水之类标准化的新型旅游活动,最先只被看作是一种专门化的、特殊领域的活动,而且参加者多为受过良好教育、较为富裕的一小部分人。但随着人们旅游心理的成熟及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同时也出于对文化旅游认识的加深,这种特色鲜明的旅游活动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在全球已经稳固地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大众旅游活动。据多组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的统计数据反映,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每年参与到文化旅游中的数字都在大幅上涨〔1〕。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今天的文化旅游已经超过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中的时尚术语。正因为文化旅游有这样的迅猛发展,因此各个目的地都企望能搭乘上这趟众所周知的快车。在他们看来,文化旅游不仅能宣传本地历史文化,体现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软实力,还是发展本地经济的又一条可行道路。博物馆作为集中展示一个国家、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是对外宣传该地的重要窗口,它的社会功能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因而在文化旅游的热潮中,不少地方也希望依靠该地的博物馆来提升吸引力,取得社会与经济的双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与旅游,尤其是与文化旅游的联姻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二、中国博物馆旅游的现状
  
  (一)中西方博物馆旅游现状之对比
  
  在西方国家,博物馆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在美国,从1960年到20世纪末,博物馆的数量增长了多达十五倍。美国人中在每一星期去参观博物馆的人数比上体育馆看球赛——像美式足球、棒球等的人还要多〔2〕。在法国,卢浮宫已经成为了巴黎,甚至是法国的文化标志,成为了游客必须光顾的场所。而且博物馆在西方还代表着时尚与潮流。世界顶级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最时尚、最前卫的文化舞台。在博物馆举行婚礼已经不再新鲜,电影也纷纷选择在博物馆举行首映式。欧洲博物馆已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家庭聚会场所、最浪漫的情侣约会地点。逛博物馆不仅深受明星喜欢,也是人人争相效仿的最有品位、最时尚的生活方式〔3〕。
  
  而在中国,博物馆旅游并不“热”,甚至可以说是“冷”的。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有博物馆300余个,发展到现在,我国的博物馆数目已超过3000个。但除了一些叫得响的大的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和名人馆、纪念馆外,真正能有很多人前往旅游、参观的博物馆并不多见。即使现在大多数博物馆已经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仍有相当一部分博物馆,尤其是地方性博物馆处于门可罗雀的境地,许多博物馆的经营或是难以维持,或是举步维艰。2010年9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在全国开展的2009—2010年度国民休闲方式调查的公布结果中,排名前十位的公众休闲方式与公众最喜欢光顾的公共休闲场所中,却并未看见博物馆旅游或是博物馆的身影〔4〕。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博物馆在中国很难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些已成了被民众遗忘的境地。
  
  (二)对我国博物馆旅游现状的分析
  
  同为博物馆旅游,我国和西方国家的状况却是冰火两重天。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遗产令世人惊叹,但是代表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却成了无人光顾的场所,究竟是什么因素使然,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博物馆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的适应成长
  
  博物馆是近代兴起的社会文化事业,但它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不可否认,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博物馆现象最初都是起源于人们的收藏活动。但由于中西方在社会文化上存在诸多不同,导致博物馆在发展上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对于这一点,天津博物馆的白黎璠在《试论中西历史文化之差异对博物馆的影响》一文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认为这是造成中西方博物馆差异的根本原因。在此笔者在借鉴白文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西方博物馆发展的不同情况进行梳理,以此对博物馆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的发展情况进行论述。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下表来简单看看博物馆在西方的发展脉络。
  
  西方博物馆发展的基本线索〔5〕(表格略)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博物馆的发展无论是从享有博物馆的群体,还是博物馆的功能,总体上都呈现出一种从上至下倾斜的态势。即从最初的贵族阶层出于猎奇、掠夺等个人目的而对文化遗产进行把持控制,再到后面社会中的精英阶层、中产阶级纷纷加入到享有博物馆的行列中,博物馆也在功能上逐渐发展成为对人们的教育以及对社会民主精神的宣扬,直至今天,博物馆更是成了一个大众均可共同享有的文化公共场所。对社会与民众而言,博物馆不仅起到知识传播的作用,更是成为了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统治阶层、富贵人家对文化遗产的占有把持却一直延续到近代。他们出于兴趣而收藏,进行“把玩”、“私藏”、愿意“子孙永宝”,却从未想过把这些藏品公之于众。而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对中国人来说,却还是一个舶来品。辛亥革命失败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特殊的历史境遇下,知识精英们纷纷自觉承担起关怀、拯救社会的职责。同其他近代科学、文化现象一样,博物馆也是伴随着向西方学习的热潮而被社会知识精英们引进中国的。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是由近代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905年以个人力量筹措创办的南通博物苑,目的在与“设为庠序学院为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即用博物馆作为可以强国的科学教育之必备补充和可以兴国的收藏历史文化遗存之机构。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开风气之先,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张謇的带动下,随后一批类似的博物馆纷纷建成,为当时中国的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以及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至此,具有真正意义的博物馆才算是在中国扎下了根。因此若要对博物馆在中国真正兴起的时间进行推算的话,应该是从南通博物苑建立的时间开始算起,比西方国家整整晚了几个世纪的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博物馆无论从数量上、种类上、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因为中西方文化特征的不同,也使中西方博物馆在对民众的吸引力上存在很大不同。西方文明是开放的,注重交流,关注现实;而中国文明则相对稳定、内敛、更注重历史〔6〕。基于此,中国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收藏更注重以历史价值为标准,并显示出明显的历史积淀的特点,很容易使博物馆给民众的印象定格在一个“古”字上,它代表着的是与现实生活无涉的遥远的过去。这对参观者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如果参观者不具备一定的历史、美学知识,或是对当地文化没有一定的瞭解,就很难对博物馆内的藏品有个较全面的理解,这就在无形中抬高了博物馆的门槛,使博物馆很难真正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中。而在西方国家,博物馆的涉及范围非常广,除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收藏外,更注重对贴近生活各种主题内容的收藏,民众极易感受到来自生活或身边的气息,因此博物馆对民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2.中国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及开发、运营模式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被认为是基于文物基础上对文化遗产信息的全面展示,陈列方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观众对博物馆的喜欢与否。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博物馆业早期受到原苏联模式的影响,陈列体系有别于法国的美学式陈列体系及墨西哥的生态式陈列体系,大都采用文献式或纲要式的展览体系,这一体系考虑较多的是陈列的知识传播功能,强调展览的科学性、逻辑性,强调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结构,以便能最大限度地传播科学信息。至于展览的艺术感染力、可欣赏性和审美方面的意义则考虑得不多〔7〕。这一点至今仍对我国博物馆的陈列方式有着一定的影响。文献式或纲要式的展览体系使藏品呈现罗列式,恰似博物馆的藏品仓库,不免给人以乏味之感。其不足是明显的:这种物质的罗列忽略了文化的动力方面的内容;将人类的实践和思想看作是有形的和静止的,而忽略了其作为一个连续性变体的事实;易于将文化当作若干特征的组合,忽略了它作为一个内在相互关联的观念和行为体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8〕。因此我国博物馆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冗长乏味的教科书,人们感受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说教方式,实在难以接近,更不用说产生出在旅游活动中的愉悦感。
  
  再者,我国传统博物馆的开发和运营模式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制度化,也就是所谓的“博物馆化”。通俗地说,博物馆化就是将那些不合时宜的“古董”陈列起来,原汁原味地供后人瞻仰。就像我们看见往日书圣们留下的墨迹〔9〕。以至于当人们在谈到保护即将消失的文化时,往往采用的词语是“使其博物馆化”。博物馆化,成了传统文化保存方式的代名词,博物馆也相应地成为了保存文化遗产的最佳场所。中国的博物馆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地域文化之中,博物馆的内容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但在博物馆里,人们通常看到的只是静止在展柜里的冰冷的古董,感受到的只能是历史的沉闷,而没有博物馆本应传递出的历史的那份鲜活感。难怪在公众中流行着这样一种偏见:博物馆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古董摊〔10〕。我国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把强调、研究、解释和沟通作为其藏品管理和展览政策的重要部分,最终目的就是要对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但人们在博物馆里感受更多的却是它对文化遗产的收藏、研究,以及而后进行的简单展示,本应与历史所产生的共鸣及沟通却无法实现。没有沟通,又何来对历史的理解及文化的传承。
  
  毫无疑问,博物馆化确实能将我国的文化遗产很好地保存起来,但同时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疑问,这种保存方式对文化来说,是一种禁锢还是一种传承呢?文化的传承过程并非是一个给予一个接受的单向流程,而是一个双向幷且连续的过程,是在传承与被传承方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沟通乃是第一要素,只有在被传承方认识到传承对象的基础上,纔可能产生认可并予以接收,继而实现文化的连续传播。最近在某电视台的一档娱乐节目中,曾有一支年轻乐队演唱了他们自己创作的一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RAP风格的歌曲,其中一句的歌词是“把我们的文化从博物馆里拯救出来”,这也间接反映了当代中国年轻人对博物馆的态度。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博物馆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带有负面色彩的理解。博物馆,代表的就是静止不动、无聊、没有精神、枯燥乏味、模糊、没有个人色彩、看不出所以然、无法理解、不懂、死的、无生气的、无意识的——博物馆代表过去、剩下的、腐朽的〔11〕。
  
  此外由于政体不同,我国博物馆运营方式也有别于西方。政府主导性较强,政府可以说是博物馆最大的股东,博物馆俨然成了政府的“文化政治代表”。在博物馆的发展及职能的表现中,过多官方政治意识地注入,也在无形中使民众产生了敬畏心理。当然随着近年来中国博物馆形象的逐渐转变,也随着中国民众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博物馆的认识也在逐渐客观化,博物馆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步拉近。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LOOK PAST FOR FUTURE(回过头去寻找未来),我国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也有这样一句经典名言:“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虽然这些话语分别来自于中西方,但都不同程度地肯定了历史的作用。历史是呈线性发展的,我们在利用博物馆收藏文化遗产,肯定历史地位的同时,也要看到历史在向前发展的一面。从某种层面上说,博物馆要做的就是在过去与将来之间进行着沟通交流,而不仅仅只是单调的昨天的收藏者。可以说,真正的历史其实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3.中国旅游者旅游的心理及动机
  
  不可否认,博物馆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行为,因此在探讨我国博物馆旅游时,不能不考虑到旅游者的行为心理及动机。
  
  墨子有言:“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封建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旅游多是皇家贵族的出巡游乐或是一些不得志的士人学者心灵的放逐于山水间,一般人基本上与旅游絶缘。近现代我国的积贫积弱,战乱频频,以及建国初期的满目疮痍,百业待兴,旅游对普通民众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普通民众才真正把眼光投向了外界,纷纷加入到旅游的行列中。1990年以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经济为生长点,这也是历史的必然。1992年国家旅游局在“92’中国友好观光年”中开始推出文化主题旅游线路,中国文化旅游开始兴起,旅游业发展的价值也开始逐渐由经济转向文化。在这其中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虽然文化旅游是以文化因素为主要吸引物,但实际上这些体验活动往往不会贯穿于旅游者旅游时的全部,换句话说,旅游者参加的很多文化旅游活动,仅仅是构成其完整旅行体验的某种增补性活动〔12〕。因此即使在中国文化旅游热逐渐升温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国人还是习惯于把旅游的眼光主要集中于山水风光中。即使在旅游中涉及到文化旅游项目时,因为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群体观念,易受他人支配,从众心理严重,很容易听从别人的意见,因此在旅游项目的选择上,往往会把在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旅游线路作为自己的目标〔13〕,比如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秦始皇兵马俑等。对于目前在中国还属冷门旅游项目的博物馆旅游来说,更是絶少涉足。博物馆旅游属于一种深度体验的旅游项目,博物馆在这其中就很好地起到了“停滞历史”、“凝聚价值”、“展示实物”、“表达符号”的功能〔14〕。要完全体验到它的乐趣,需要旅游者静下心,花上一定的时间,在博物馆内地对文化藏品进行细细品读,进而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但大多数中国人旅游心理还并未成熟,在进行文化旅游时,一般会采取一种走马观花,佛光掠影式的游览方式,也许其中会拍上一两张照片作为自己到此一游的见证,对于旅游项目中的文化内涵却并不会过多地用心感悟、体会。因此当这些旅游者返回家中回忆刚刚所经历的这次旅游经历时,他们身边留下的可能仅是在景点拍的那些照片,或是自己对景点好玩与否的简单评价,至于在景点体验或感悟到什么,有什么具体的东西值得细细回味却是一片空白。
  
  此外,在旅游消费心理上,中国人重纯娱乐性消费,轻发展性消费,他们希望在支付旅游经费时获得最大量的旅游体验。因此当要花费进入博物馆参观时,中国人往往会拒絶进入,因为他们担心得不到相应的价值。而当我国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中国人在旅游时还是会绕过博物馆而选择其他的文化旅游项目。因为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如果有众多旅游项目可供选择时,中国人更会倾向于选择在规定的时间内享受到更多的娱乐旅游体验。
  
  于是针对以上所述中国人的旅游心理及动机,中国的博物馆开始逐渐重视对游客的吸引,同时把游客的参与、体验也考虑到其中。但一些博物馆还仅停留在把对博物馆的改造局限于陈列方式的改变上,希望通过大量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或许会造成两种后果。其一是致使各个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大同小异,“千馆一面”,雷同化现象严重。观众眼中的博物馆几乎个个一样,并没有突出当地的文化特点,失去了博物馆的展示意义。其二是“重外观轻内容,重硬件轻软件”,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恰恰是对博物馆功能的一种误解。诚然,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对外宣传当地文化的重要手段。博物馆文化的展示必须以文化为脉络,以智慧为依托,以创新为灵魂,才能充分体现地方文化气韵和时代文化精髓,这也才是博物馆旅游的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博物馆的收藏与展示对历史传统本身就传达着一个基本精神,即对这一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旅游者来博物馆参观,本应是品读地方生活,感受地方文化气息,解读地方历史,过多地依靠高科技技术及向娱乐职能倾斜,博物馆倒像是成了一个见识娱乐高科技技术的场所,这实际上是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与亵渎。
  
  4.博物馆业与旅游业的合作
  
  博物馆与旅游,是两个从性质到经营范围都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一般而言,在以历史资源为吸引的文化旅游项目中,旅游对于文化资产的兴趣,往往在于它的使用价值,而不在于它的存在价值。但在另一方面,博物馆在对它的藏品进行价值评定时,首先考虑的是它们的内在价值或对社会的意义,而不是把藏品作为旅游的吸引物评定它的外在价值。也就是说,人们此时极少会考虑到这些藏品的旅游潜力。关于它们的大部分文献记録都会集中反映它们在美学、建筑、历史、社会、精神或教育诸方面的价值,而旅游价值则被模糊地置于教育或社会价值之中〔15〕。因为两个行业各自所关注的价值取向不同,所以长期以来都处于相互独立运作的状态。随着近年来文化旅游的逐渐升温,旅游业开始逐渐把眼光放在了历史文化资源方面。但由于旅游业具有的盈利性质,它所倾向开发的是那些在社会上能吸引尽可能多游客,能为自己尽可能获取最大利润的文化旅游项目。博物馆虽具很强的社会效益,但因为它是针对性较强,很难在短期内看到经济效益的项目,所以旅游业很少会把博物馆纳入自己的开发项目中。
  
  要真正地开展博物馆旅游,博物馆业与旅游业的合作必不可少,关键是要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这种结合点应该就是对文化的一种宣传,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对文化旅游而言,它所推销的不是别的,而是社会、社会的历史、社会的文化、社会的特征〔16〕,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博物馆所要向外宣传的内容是不谋而合的。对于博物馆来说,和旅游业相结合,是使博物馆走向大众的重要途径。毕竟博物馆的陈列需要有人参观,没有游客,博物馆的功能就会萎缩成为“私人收藏馆”了。
  
  因此在博物馆旅游中,博物馆需要转变经营与运营模式,深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馆藏优势,逐步扩大知名度。同时也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更多地关注民众身边的现实世界,不断地使展览推陈出新,把博物馆发展成为不仅是地方历史文化的展示场所,更是民众可以随时关注生活、社会,更可展望未来的地方。作为旅游业,需要在旅游推荐项目中扩大对当地博物馆旅游的宣传力度,更多地把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动中。只有当两个行业互相配合与支持,才能取得一个双赢的局面。
  
  四、结  语
  
  作为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博物馆的发展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与传承方式的一种发展。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博物馆的发展更像是一个文化事象。文化的整体性是不能被人为割裂的,博物馆的发展同样如此。对于具有人类文化殿堂之称的博物馆来说,它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等一系列阶段。可以说,博物馆是在西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但博物馆对我国来说,最初却是属于一种出于特殊原因而被引进的舶来品,博物馆对中国社会、文化土壤的适应,以及中国民众对博物馆的适应都尚需经历一个发展直至成熟的过程。因此当我们看到中西方博物馆发展的不同景象时,不能一味地埋怨国人对文化修养、素质的缺失,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才能使博物馆在中国的文化中成长壮大,使博物馆文化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并向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借鉴宝贵经验,同时提高中国民众对博物馆的认同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博物馆真正发展起来。
  
  注释:  
  〔1〕〔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着,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145~146。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页274。  
  〔3〕 李燕妮:《博物馆旅游的符号意义及体验价值初探》,《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  
  〔4〕 参见《“上网”成为国人最常见休闲方式》,《桂林日报》2010年10月14日4版。  
  〔5〕同注〔2〕,页274。  
  〔6〕 白黎璠:《试论中西历史文化之差异对博物馆的影响》,《东南文化》2009年第5期。  
  〔7〕 于萍:《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8〕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页160。  
  〔9〕 黄集伟:《“博物馆化”PK“肥皂剧化”》,《齐鲁晚报》,2005年9月22日。  
  〔10〕 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页325。  
  〔11〕 费德利希·瓦达荷西:《博物馆学:德语系世界的观点》,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页24。  
  〔12〕同注〔1〕,页148。  
  〔13〕 沈祖祥主编:《旅游文化学导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165。  
  〔14〕同注〔2〕,页127。  
  〔15〕同注〔1〕,页7~8。  
  〔16〕 张国洪编着:《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104。

   (唐春松,桂林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周羽,桂林博物馆,助理馆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