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彝族祭祀舞蹈《喀红呗》的历史艺术价值

  【中文摘要】《彝族民间祭祀舞蹈喀红呗》以其悠久的历史长存于云南省东北部边远彝族聚居地区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喀红呗》以其自然纯朴的祭祀风格,表现出乌蒙山彝族先民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景,再现彝族古老的民风民俗。
  
  【关键词】彝族   历史源流   舞蹈特征   艺术价值
  
  Abstract:The Sacrificial Dance Kahongbei of the Yi ethnic minority is long originated and still alive in the remote inhabited region of the Yi ethnic minority in northeastern Yunnan and Bijie, Guizhou. Features a natural and simple sacrificial style, the Kahongbei reflects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Yi ancestors in Wumeng Mountain, which represents the folk and custom of the Yi ethnic minority. 
  
  Key words:Yi ethnic minority   historical origin   dance characteristic   artistic value
  
  一、历史源流
  
  彝族族源有东来说,西来说、南来说、北来说、滇池中心说,但大多数倾向北来说,即彝族远祖来源于氐羌族群。《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自桐师(今保山)以东,北至叶榆(今大理)名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所指的“昆明族”,与镇雄县彝族先民有关。彝族在西汉前,处于随畜迁徙的游牧部落。可能到东汉开始定居,仍经营畜牧业,直到唐宋时期,畜牧业还占有重要地位。《新唐书·南蛮传》在叙述昭通、镇雄一带的彝族时说:“士多牛马,无布帛,男子大髽髻(zhuɑ、ji),女子披发,皆衣牛羊皮。”《宋史·叙州三路蛮》也说:“石门番部,俗椎髻、披毡、佩刀,居必栏棚,不喜耕稼,多畜牧。”但是,由于定居,也并不排斥刀耕火种的少量农业,主要种植荞子、青棵、燕麦、大麦以及苎麻等农作物。滇东北部份(镇雄)彝族自称“纳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古代,彝族盛行火葬。据《太平御览》卷五五六引《永昌郡传》说:“……葬夷,置之积薪之上,以火焚之,烟气正上。则大杀牛羊,共相劳贺作乐。”这里的“共相劳贺作乐”就含有舞蹈的意思。因为原始的歌舞,是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相结合的,这条史料是魏晋间的记録,由此印证在汉代以前可能就产生《喀红呗》这种舞蹈了。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葬出土的四人铜舞俑,舞俑的舞步一致,同为四人在舞蹈,这便是考古出土的实物例证。
  
  二、《喀红呗》的舞蹈特征
  
  “喀红呗”系彝语,汉语叫“跳脚”、“跩脚”、“拐脚”,“四个跳舞者耍舞”,也叫“灵桶舞”、“鬼桶舞”,是彝族丧葬中的祭祀性舞蹈,盛行于乌蒙山一带的镇雄、彝良,贵州省与云南东北部接壤的毕节地区。这可以从跳《喀红呗》的活动中反映出来。人死后丧家要派人报信,母舅家和姑婆家到送葬的前一天才去。母舅家去为死者祭奠。奠毕,由“喀约”从左边顺时针方向围房子边唱边跳《喀红呗》连续三圈持续不断。《喀红呗》第一个动作跩脚步开始,四人即大声伴着铃铛的节奏,唱起彝族古歌,古歌内容包括:创世古歌,英雄史诗、酒歌等。例如:《世上哪个先出生》:“高高青天上,哪个先下来?茫茫大地上,是谁先出生?陆迪愁汝啊,从天上下来;撮矮阿于呀,从洞中出生。”这首歌謡简短明瞭,既反映出人类出生的情景,其中的第五句陆迪愁汝是彝族传说中第一个从天上下来的人,而第七句的撮矮阿于则是彝族传说中最早的始祖。进屋后在室内棺材左边跳《喀红呗》,当姑婆家来时,带的“喀约”逆时针方向围屋持续不断跳转三圈《喀红呗》,进屋后围着棺材跳三转,然后集中在棺材右边跳《喀红呗》,接着两边轮换着跳,从傍晚开始,往往是通宵达旦跳个不停。
  
  《喀红呗》为祭舞总称,由很多舞段组成;但每一舞段只有一个特殊技巧动作。它有十几种舞步,跩脚步、甩铃步、左右甩铃步、行进甩铃步、斜伸手甩铃步、吸腿步、跳脚等。主要都是模拟禽兽动作,如:羊角碰角、猴子爬树、老鹰展翅、老鹰拿鸡、毛狗钻洞、四马追羊、野鸡钻篱笆等,从这些动作名称和韵律分析,形象地反映出彝族古代社会狩猎、畜牧和部分图腾崇拜的情况。
  
  《喀红呗》上身动作变化多,幅度大,用小臂带动大臂甩铃,直上直下,铃声响亮、清脆、节奏感强。老年人跳时随着铃声的节拍,步伐稳健有力,动作舒展大方;青年人跳时,动作豪放,刚劲有力,犹如斩钉截铁之势,特别在模拟禽兽动作时,惊险逼真,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体现出彝族耿直、粗犷、好强的性格。
  
    彝族先民善骑马牧畜、狩猎,随畜四处迁徙,马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马铃铛成了舞蹈伴奏中的最好乐器。《喀红呗》整个舞蹈从始至终响着马铃铛的清脆、悦耳的铃声,使舞蹈节奏十分鲜明。舞蹈时,第一人为领舞者,左手持铃,右手持白色孝布,其它三人右手持铃,左手持孝布。这是跳《喀红呗》时不可缺少的道具,刚劲潇洒的舞姿配上清脆响亮的铃声,给人以粗犷豪放,铿锵有力的感觉。  
  
  图一   预备动作(图片略)
  图二   拐脚(图片略)  
  图三   甩铃步(图片略)
  图四   行进甩铃步(图片略)
  图五   四马追羊(图片略)
  图六   吸腿步(图片略)  
  图七   跳脚步(图片略)
  图八   斜伸手甩铃步(图片略)  
  图九   猴子爬树(图片略)
  图一○   猴子搬疙瘩(图片略)  
  图一一   打谷子(图片略)
  图一二   跨手翻转(图片略)
  图一三   野鸡钻篱笆(图片略)
  图一四   猴子跳舞(图片略)  
  
  三、《喀红呗》的历史艺术价值
  
  《喀红呗》这一民间祭祀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丧葬活动中,伴随彝族先民的图腾崇拜,在民俗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独自的个性,它源于古代濮人,又有“昆明族”生产生活习俗的继承。
  
  《喀红呗》融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节奏感强,唱腔浑厚高亢,属原生态的纯朴彝语歌唱,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其歌唱涉及彝族图腾崇拜,迁徒,狩猎,生产生活,创世古歌,英雄史诗,酒歌等相关内容,极具感染力。其舞蹈内容形象感强,连贯性强,整个舞蹈过程在铛、铛、铛的马铃声中透出气势,跳出刚强,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动作舒展大方,其中一些特殊动作难度极大,生动地反映出彝族先民敢于冒险,敢于向大自然拼搏的进取精神,每一个动作都包含着纯朴的古老遗风,动作衔接紧凑,具有深刻的寓意,体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
  
  《喀红呗》这一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历史、文化、学术、和谐、实用价值。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民族性,在有关民族志和地方史书里有所记载;它的整个舞蹈过程,生动地反映出本民族的宗教、民俗文化,像一部舞蹈辞书的一段辞注,注释出彝族文化世低的传承;它具有中国其他民族舞蹈所具有舞蹈个性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叙事、抒情特征,从中可以挖掘出更深的学术价值;它兼融了其他民族的趣味性、和谐性,又有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奔放,它通过粗犷豪迈和一些具有杂技技巧的动作,展示出特有的和谐魅力,它和其他民族舞蹈一样在一定区域内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较深的区域内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成忠义,云南省镇雄县文化馆,馆长、文博馆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