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西金秀县王二墓群四座东汉墓考古发掘简报

  【中文摘要】2006-2007年,考古部门对金秀县王二墓群中的四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4座墓葬均受盗扰,随葬器物不多,但此次发掘的材料对于研究东汉时期桂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仍然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王二墓群   东汉   考古发掘   陶器
  
  Abstract:In the year 2006 and 2007, archaeological department carried out urgent excavations to the four tombs among the Wang'er Tombs in Jinxiu County. These four tombs have all been robbed and seldom burial objects were left. However, the materials are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ituation of the middle Guangxi regio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Key words:Wang'er Tombs   the Eastern Ha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pottery
  
  王二墓群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仁里村王二屯西约100米处,大瑶山西部山脚下。仁里河自东向西流,那隘河自南向北流,环绕墓群南、西、北三面(图一)。墓群位于一个低矮的红壤土坡上,面积约1平方公里。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当时地表可见封土堆34座,现存32座(图二)。1992年,广西文物工作队、柳州地区行署文化局和金秀瑶族自治县博物馆联合对其中的两座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铜器、陶器和铁器等26件〔1〕。2005年,墓群部分遭到盗掘,为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柳州市文物考古队和金秀瑶族自治县博物馆联合组成发掘队,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对其中四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资料简报如下。

  图一   金秀王二墓群位置示意图(图片略)
  
  一、 墓葬形制
  
  四座墓皆有圆形封土堆,封土质地疏松,似未经夯打。封土之上长满杂草。M1位于墓群的中部,封土堆直径11.1、高1.4米。M2位于M1北侧5米处,封土直径10.5、高1.3米。M3位于M2西北处,封土直径12、高1.5米。M4位于M1南30米处,封土直径10、高1.4米。其中M1、M2、M3皆被盗,M1盗洞直径0.9、深3.4米;M2盗洞直径1.2、深3.8米;M3盗洞呈椭圆形,长1.2、宽0.72、深4.1米。四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均为带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图二   金秀县王二墓群墓葬分布示意图(图片略)

  M1,方向175°。开口距地表深0.5米,总长9.2米。前有斜坡式墓道,上口长4、宽1~1.76米、下宽0.8~0.9、坡长4.4、深0~1.4米,坡度20度。墓室口长5.2、宽2.7米,底长4.6、宽2米、弧深1.6米。填土为五花土,另在墓室东部发现早期盗洞1个,直至墓底。墓室前部靠近墓道处有方形器物坑一个,长1.5、宽1.5、深0.22米。坑底发现红黑相间漆器痕迹,出土陶钵、陶罐、陶壶等器物9件。葬具、葬式不明(图三)。
  
  图三   M1平、剖面图(图片略)

   M2,方向40°。开口距地表深0.5、总长8.7米。墓道位于墓室北端,为长方形斜坡式,长2.9、上宽1~1.54、下宽0.88~0.8、坡长2.3米,坡度32度。墓道口下端距墓室2米处留有0.3米高的台阶1层,台阶长1、宽0.8~0.9米。墓室口长5.8、宽2.5米,底长5.3、宽1.9米,孤深2.1米。墓内填五花土。墓室东南角发现早期盗洞1个,直至墓底。在器物边发现红黑相间漆皮若干,因受红壤酸性土影响,骨骼及葬具锈蚀无存,葬具、葬式不明。该墓共出土器物11件,其中铁器5件,铁釜1件,双耳壶1件,陶罐3件,陶钵1件(图四)。

  图四   M2平、剖面图(图片略)
  
  M3,方向180°。开口距地表深0.6、总长9米。长方形斜坡墓道,长3.8米,上宽0.9~1.6、下宽0.7~1.1米,坡长4米,深0.4~1.6米,坡度21度。墓室口长5.2、宽2.7米,底长4.6、底宽2米,孤深2.1米。墓内填五花土。墓室东部发现早期盗洞1个,直至墓底。在墓室前部靠近墓道处有方形器物坑一个,长1.5、宽1.5、深0.22米。该墓被盗严重,仅存陶罐1件(图五)。
  
  图五   M3平、剖面图(图片略)
  
  M4,方向85°。开口距地表深0.3、总长8.6米,墓底距地表深1.65米。长方形斜坡墓道,口长3.7、宽0.8~1.5、底宽0.8、坡长4.1、深0~1米,坡度16度。墓室口长4.9、宽2.5米,底长2.4、底宽2米,孤深1.1米。墓内填五花土。墓室前部靠近墓道处有长方形器物坑一个,长1.7、宽1.54、深0.1米。在陪葬品旁发现朱红漆皮若干,面积30×25厘米(图六)。
 
  图六   M4平、剖面图(图片略)
  
  二、随葬器物
  
  此次发掘的四座墓葬因为被盗,出土随葬器物不多,共20件。分为陶器、铁器、铜器、石器等几类,多为生活用品。在一些器物的下面发现有成片的红黑相间的漆皮,疑是漆托之类的器物,已不成形,无法辨认。
  
  1.陶器
  
  16件。均为轮制,泥质硬陶,按陶色分为灰白、灰褐色、红褐色三种。烧制火候高,部分施青黄釉,部分脱落。 器型包括罐、双耳壶、钵。纹饰多为弦纹,有些素面。
  
  陶罐   7 件,可分四式。  
  
  Ⅰ式   1件(M1:2)。红褐色泥质陶,敞口,尖唇外折,短束颈,圆肩,椭圆腹,最大径在肩腹结合部,下腹内收,平底。肩及上腹饰方格纹及菱形纹。口径19、底径19.8、腹最大径30、高19.6厘米(图七,1)。

  图七   陶罐(图片略)
  
  Ⅱ式   4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均为泥质陶,M1:3、M1:4、M1:7为泥质灰陶,上腹饰凹弦纹两道,并施青黄釉,大部分已脱落;M2:10为泥质红陶,素身。敞口,尖唇外折,短束颈,溜肩,鼓腹,最大径在中腹部,腹下斜内收,器身矮小。M1:3,口径9.5、底径10、最大径14、高9.4厘米。M1:4口径9.5、底径9.9、最大径15、高9.8厘米(图七,2)。M1:7,口径9.8、底径10、最大径14.7、高9.6厘米。M2:10,口径8.2、底径9.6、最大径12.8、高9.1厘米。
  
  Ⅲ式   1件(M1:5)。灰白色硬质陶,胎质坚硬。敞口,圆唇外折,短束颈,圆肩,鼓腹,腹下变形内收,平底。器身上腹施青黄釉,大部分已脱落。上腹施凹弦纹两道。口径9.5、底径9.3、最大径12.8、高9.9厘米(图七,3)。
  
  Ⅳ式   3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都为泥质灰白陶,胎质坚硬,器身施青黄釉,大部已脱落。口微侈,圆唇外折,束颈,溜肩,最大径在中腹部,腹下斜内收,平底。器身矮小。M1:6,上腹饰两道凹弦纹,口径10、底径9.3、最大径24.4、高8.6厘米。M2:8,口径9.6、底径8.4、最大径13.4、高9.3厘米。M2:9,口径10.9、底径6.9、最大径13.5、高8.5厘米(图七,4)。
  
  Ⅴ式   2件。黄褐色泥质陶,胎质疏松。方唇外折,束颈,溜肩,鼓腹,最大径在中腹,腹下斜内收,平底。M4:1肩部饰凹弦纹一道。口径11.8、底径10、最大径15.2、高13.8厘米(图七,5)。M4:3,上腹及肩部饰方格纹及弦纹。口径11.4、底径11.2、最大径15、高12.6厘米(图七,6)。
  
  双系罐   4件,分二式。
  
  Ⅰ式   2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都为灰白色泥质陶,胎质坚硬。敞口,尖唇外折,溜肩,鼓腹,最大径在中腹,腹下内收,平底,肩部有两只半环形耳。M4:4,肩部饰凹弦纹一道,口径11.2、底径13.2、最大径17.8、高17.6厘米(图八,1)。
  
  Ⅱ式   2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都为灰白色泥质陶,胎质坚硬。直口,圆唇,唇下有凸棱一周,束颈,鼓腹,最大径在下腹近底部,下腹内收,平底。M4:9,肩部饰两半环形耳,已残,上腹及肩部饰方格纹和弦纹,口径9、底径11、最大径15、高12.4厘米。M4:2,肩部饰凹弦纹一道,口径9.2、底径11.2、最大径13.4、高11.2厘米(图八,2)。
  
  壶   2件,分二式。
  
  Ⅰ式   1件(M1:8)。盘口微侈,圆唇,长颈,两边各有一半环形耳,扁圆腹,喇叭形圈足,圈足间有两个圆孔,器身颈、肩、上腹饰凹弦纹。胎灰白,器身上腹以上饰青黄釉,部分已脱落。口径10、圈足径11、最大径18.8、高21厘米(图八,3)。
  
  Ⅱ式   1件(M2:7)。盘口微侈,平唇,长颈,扁圆腹,喇叭形圈足,圈足间有两圆孔,颈、肩、腹上饰凹弦纹,上腹以上饰青黄釉,部分已脱落。灰白胎,圆形盖,器盖饰凹弦纹两道,环形钮。口径11.8、底径12.6、最大径20.2、通高29、盖高3厘米(图八,4)。
  
   钵   2件,分二式。
  
  Ⅰ式   1件(M1:1)。圆唇,直口,短颈,深腹,圈足,肩部饰凸弦纹两道,胎灰白色,泥质陶,坚硬,火候不均。口径10.2、圈足径6.6、高7.7厘米(图八,5)。

     图八   陶器(图片略)

  Ⅱ式   1件(M2:11)。灰褐色泥质陶,胎质坚硬,器表部分施酱釉,大部分已脱落。圆唇,直口,束颈,深腹,圈足,肩部饰凸弦纹一道。火候不均。口径10.6、圈足径5.9、高6.8厘米(图八,6)。
  
  碗   1件(M4:8)。泥质灰陶,圆唇,敛口,微鼓腹,喇叭形圈足,口沿及圈足残。口径12.8、底径7.2、高9.1厘米(图八,7)。
  
  2.铁器
  
  铁釜   2件。口残,尖唇,束颈,鼓腹,圜底。腹部饰两道凸棱。M2:6,口径22.2、高21.8厘米。M4:6,口径27、最大径28、高21.6厘米(图九,1)。
  
  3.铜器
  
  铜碗   1件(M4:5)。圆唇,敞口,深弧腹,圈足,腹外部有一道凸棱,锈蚀严重。口径27.2、高21.6厘米。
  
  4.石器
  
  青石板   1件(M4:7)。稍残,青灰色,长方形,页岩。四边及两面经过人为加工和打磨。长24.4、宽14.4、厚0.8厘米(图九,2)。
  
    图九   铁器和石器(图片略)  

  三、结   语
  
  王二墓群地处华南红壤区,土质酸性强,木器类、漆器类、纸制类、纤维类器物及骨骼等不宜保存,铜器、铁器等金属类器物锈蚀严重,故此次发掘没有发现木、纸、纤维类器物及人体骨骼;漆器仅留少量漆皮,无法辨别出器形、纹饰;葬具、葬式不明。此次发掘的四座墓葬,没有发现有纪年铭文的器物。但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大略可以推断出其年代。
  
  从墓葬形制来看,这四座墓都为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室前端有器物坑,随葬品放在器物坑里,与1992年发掘的该墓群的两座汉墓结构一致,时代上应是一致的。四座汉墓结构与平乐银山岭东汉墓〔2〕,阳朔县高田镇古墓葬Ⅰa、Ⅱb型墓〔3〕相近。随葬器物方面,此次发掘出土器物和1992年发掘的墓葬由于多被盗,随葬品组合不是很完整,出土随葬品以生活用品为主,类别以陶质罐、壶为主,且罐已变得矮小,与平乐银山岭汉墓Ⅱ、Ⅲ基本一致。双耳直身罐与广东近郊〔4〕、贵县北郊〔5〕、广州沙顶河〔6〕东汉墓出土的相同。Ⅰ式和Ⅴ式陶罐腹部拍印的方格纹、菱形纹及弦纹组合与广西岑溪市糯垌镇胜塘顶东汉墓Ⅳ、Ⅴ罐相似〔7〕。盘口壶与柳州市九头村东汉墓〔8〕和柳州东郊东汉墓〔9〕出土的相似。铁釜与广西平乐银山岭汉墓出土的相似,都为翻唇,束颈,鼓腹,圜底,腹部饰两道凸棱。1992年发掘出土的簋在广东德庆大辽山〔10〕、广西贵县东湖〔11〕、贵县北郊的东汉墓中皆有出土。陶质熏炉、井厅、房屋、灯等反映庄园经济的明器在昭平东汉墓〔12〕等广西其他东汉墓中也多有发现。铜器方面,1992年和本次发掘出土的铜焦壶、铜碗与平乐银山岭汉墓相同。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断此次发掘的四座墓葬为东汉早期。
  
  金秀县桐木镇位于广西中部,大瑶山西部山脚下,是进出大瑶山和连通广西南北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重要。自秦以来中原王朝不断加强对广西的经济文化开发与融合,东汉时期该地的庄园经济得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了墓葬出土文物上。此次发掘的资料对于研究东汉时期广西,特别是桂中地区的历史与社会经济具有重要价值。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蓝日勇,执行领队为柳州市文物考古队潘晓军。参加发掘的有潘晓军、刘颖环、何广明、梁柄贵、刘占礼、刘红庆等同志。发掘过程中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桐木镇派出所和仁里村委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照片由潘晓军拍摄,图由刘颖环绘制。
  
  (执笔:潘晓军   孙国瑞   何广明   刘颖环   梁炳贵)  
  
  注释:
  〔1〕张旭等:《金秀县桐木汉墓发掘简报》,《广西文物》1992年第2期。  
  〔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汉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3〕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桂林文物工作队:《2005年阳朔县高田镇古墓葬发掘报告》,《广西考古文集》第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4〕广州市文管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5〕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北郊汉墓》,《考古》1985年第3期。  
  〔6〕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沙顶河汉墓发掘简报》,《广州文物考古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7〕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岑溪市糯垌镇胜塘顶东汉墓》,《广西考古文集》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8〕柳州市博物馆:《广西柳州市九头村一号汉墓》,《文物》1984年第4期。  
  〔9〕柳州市博物馆:《柳州市东郊汉墓》,《考古》1985年第9期。  
  〔10〕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德庆大辽山发现东汉文物》《考古》1981年第4期。  
  〔11〕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出土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1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昭平东汉墓》,《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