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连江流域将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战略水资源

  我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居民生活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逐年快速增长,促使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发展。香港以及我省的深圳、东莞、惠州等市,早已成为跨流域调水的受益者,最近拟从河源市万緑湖引水的广州管道直饮水工程也摆上议事日程。严格地说,南岭地区环珠江流域的所有山区,既是珠三角的生态屏障,也是跨区调水的首选地。然而就水资源分布与日益增大的周期性水危机而言,我们不妨将调水的目光从本省东北部的东江流域,移向西北角,也就是北江支流连江流域,它将可以成为珠三角核心区未来可持续发展最可靠的战略水资源区域。

  一、珠三角核心区水资源现状

  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和肇庆9个市,下同)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不足全省的1/3,人口却(包括流动人口)超亿,占全省的80%,其中江门、惠州和肇庆三市的面积又占珠三角面积60%有多,人口约占15%,由此,可以粗略推算出珠三角核心区(除江门、惠州、肇庆外的6市和港澳)平均人口密度超过4000人/平方公里,约为全省平均值的6倍。

  根据《2008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提供的数据,2008年,珠三角地区水资源总量为713亿m3,其中核心区仅为231m3,占32.4%;珠三角工业生产、生活用水量160亿m3,其中核心区用水138.7亿m3,占86.7%。如果再参考2008年雨水比往年平均值高20.9%,当年珠三角核心区农业生产用水35亿m3,以及全省水资源平均开发利用率只有25.4%等参数,可以看出,珠三角核心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近乎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这充分证明省内跨流域调水是必然之举,而且,珠三角地区今后水资源的调入量肯定还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年增加。

  二、目前珠三角主要城市存在用水风险

  目前,广东省内跨流域调水主要在东江流域。2008年,来水量只有291亿m3的东江河,开发利用率达22.9%,高于来水量499亿m3的北江10.5%。惠州、东莞、深圳、香港、广州、韶关、梅州、河源等地区的工业、生活用水全部或部分来源于东江河、新丰江水库。而对于香港,其调水量虽然只占东江流量的3%左右,却是全港用水量的70%强。如果东江水域出了问题,不仅对珠三角地区造成影响,还将影响到香港。这种单一流域用水的体制,存在着巨大的供水隐患。

  三、连江是珠三角未来最重要的战略水资源

  连江,古称湟水,是北江最大支流,故又称为小北江,全流域位于本省清远市英德、阳山、连州、连南、连山5县(市)境内。《史记》记载,公元前112年4月,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今连州)入湟水,直下番禺(今广州)平定吕嘉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可以说,连江自此之后的2000多年,见证了岭南发展的每一个历史进程,连江流域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如今,作为珠三角向内辐射的前沿,连江流域还因其具有丰富的水资源而承载新的历史使命。

  被称为“华南第一库”的新丰江水库,汇集连平、新丰、东源、和平、龙门等县的部分江河,库区集雨面积5813平方公里,年资源水量为61亿m3。水资源利用程度高,流域内人口约180万,分发属河源、韶关、惠州三市管辖。

  与此相比较,北江支流连江,汇集连山、连南、连州、阳山和英德部分江河,流域面积10061平方公里,仅连江口高道水文站以上面积就达900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资源水量为103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度较低,流域内人口约100万,全部在清远市辖区内。此外,连江流域还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连江流域处于珠三角西北天然生态屏障区,水源量稳定,与北江相汇的连江口,与广州、佛山的输水距离约为80公里,约为新丰江输水距离的50%,将成为珠三角特别是广州、佛山成本最低的供水备选地。

  (二)可以利用约30米以上的自然落差,形成环保、节能的供水产业。

  (三)由于交通不便,工业基础薄弱,流域污染源少,水质优良,换言之,区域污染的可控制度高,且行政成本最低。

  (四)水流量比新丰江高40%,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鉴此,本人认为,在研究新的调水工程方案时,连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四、几点建议

  (一)利用连江流域建立珠三角核心区管道水区域网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无疑得益于信息流与物流的加速,其中无形或有形的网络与管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光纤与无线技术编织的通讯网、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联结的交通网,压缩了传统的时空观念;大区域高压输电网与跨国油气输送管道形成的能源网,则是国家经济不可或缺的命脉;可以预见的是,与人类生存、企业生产息息相关的水,或许是下一个跨国、至少是跨大区域管网领域的不二选择。

  广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11月10日发布“2009珠三角地区环境状况公众评价调查报告”中指出:有四成受访者认为珠三角当前污染严重,因水质不好,近四分之一受访者不愿意饮用自来水。广东酸雨面积约占70%,人口密度较小的山区还出现水质性缺水与区域性缺水的情况,如遇上2004年、2009年这样降水特别少的乾旱年份,严重的旱灾就会大面积发生。为瞭解决水荒,珠三角核心区6市(严格来说还应包括港澳地区)面对年增长率达4.5%以上的用水量,确实需要把区域协调用水尽早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来考虑。

  2009年3月,河源市政府与广州市政府就合作开发河源万緑湖直饮水项目签订框架性协议。11月19日,在省政协举行的河源万緑湖直饮水工程可行性问题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和代表表示万緑湖水质安全性以及水量保障还需进行论证,幷且直饮水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难度。我们赞赏对远距离调水工程持一种比较慎重的负责任态度,但是,如果广东的跨区域调水工程与国家级的南水北调诸线工程相比较,其复杂性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在技术上或许不存在什么问题,管理部门及专家担心的正是把水源地过于集中在东江或新丰江水库这一单一流域,而又跳不出传统思维,找不到新的合适的水源地之上。

  本人认为,珠三角核心区管道水(直饮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或生态用水)区域网工程应该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世纪工程,也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必然选择。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应该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调水工程的目光聚焦在连江流域。因此建议,利用连江流域的水资源,建立珠三角核心区管道水区域网。

  (二)应大力扶持连江流域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珠三角与山区的相互联动,是开发利用连江优质水资源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山区在保护与培育自然环境资源、人力资源方面投入巨大,但也存在自然资源低级掠夺式开发与收益失衡状况。山区工业发展有自身的局限,发展县域经济所处的弱势地位则不应长期存在,本身具有的环境资源优势应加以引导、扶持,发展为经济优势。

  最近,广东省(清远市)主体功能区规划试点工作方案于日前公布,选择连州市、连山县、连南县、阳山县为试点县(市)。但是,光有保护没有开发,即生态建设不能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肯定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水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无疑是扶持山区发展的一个契机。这同样可以在上述地区作试点。

  在连江流域,特别是粤西北连阳地区经济区域发展中,还应注重以下问题:

  1.水源区工业集中发展与生态全面保护。工业发展重点为资源型非金属环保材料,利用当地硅灰石、碳酸钙等矿产资源,开发相应的高科技产品,在产业转移时禁止重污染行业进入,加倍资助当地的工业与生活污水处理,使之成为优质生态示范区。在生态保护方面,重点保护负有主要生态功能的森林资源,以扶持2008年冰灾生态修复为重点,逐渐减少森林资源采伐,将现有大型水库规划为直饮水水源地,实行禁伐政策。

  2.建立科学用水补偿机制,结合连江流域连阳四县(市)主体功能区域规划试点工作,生态补偿政策加倍倾斜。

  3.开展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利用,重点发展旅游业。

  4.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建立緑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扶持农、牧、渔产品生产与深加工。

  5.发展会展、培训、物流业,使之成为珠三角产品与服务进入内地的桥梁与交易地。

  6.以大型调水工程带动优质水输出地的发展。

    (杨贺尧)
  2009年11月30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