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强化文化引领 再生文化资源

  ——关于“端砚文化”与“端州文化”的调研报告

  最近我应邀到肇庆市,先后参加了在该地举办的“首届中国砚文化”和“文化引领与端州文化”两个学术研讨会,并对“端砚文化”与“端州文化”进行了调研,感到该市以文化引领的精神和做法,将这两种文化进行“再生”打造的经验,对于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积极挖掘、抢救文化遗产资源,有效保护并传承具有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的要求,对于我省文化产业和地方文化经济的发展,颇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一、以擦亮“中国砚都”品牌,引领肇庆文化,并以“双腿”走路方针,再生端砚文化资源

  肇庆市是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资源多样丰富,常使人称赞不已,但也有“花多眼乱”、“不得要领”之感。2004年,肇庆市评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砚都”,这就使得肇庆特有的端砚文化在全国砚文化(尤其在“十大名砚”)中脱颖而出,同时也在肇庆市本身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中出类拔萃,具有代表性的引领意义。因为端砚既有自然地理文化内涵,又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与每项文化遗产的留存或景点都有着自然和人文的联系。

  端砚又名端州砚,因产于端州(即今肇庆在隋唐时代的古名,宋徽宗曾被封端王,登皇位时以“从此开始喜庆吉祥”之意,特赐书为其易名肇庆)得名;又因端砚所用石矿出自端溪,故又称端溪砚。其石矿在河底深层,为肇庆特优的青山緑水环境所独有;史称端砚始于唐朝武德年间,唐太宗贞观年间举世闻名,也正是其地名端州的年代。从现在人们熟知的肇庆历史文化遗产和景观来看,絶大多数是隋唐以降的文物,以宋明时代为多,由此从时代久远论之,源起唐代的端砚文化也即在肇庆诸多文物中,具有发端性的引领地位;而其端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传统文具功能,同时又具有集雕塑、绘画、书法、诗词、工艺于一体的艺术品的创作、欣赏、收藏价值,也使其与其他肇庆文物有着密切的文化关系,从而也意味着其有渊源性的引领地位。所以,以“中国砚都”作为品牌,以独特文化资源优势为引领肇庆文化的龙头,符合地域文化实际,是卓有文化引领的眼光和功力的。

  从2004年至今的实践看来,其效果是明显的、突出的,端砚技艺先后被列入我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成为百年奥运的珍贵礼品,端砚产业园被列入省的十大工程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今年深圳文博会上以端砚产业为重点的项目合同达10亿元人民币。如此可观的成效,使得在这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通过肇庆保持“中国砚都”的光荣称号。

  必须清醒看到,端砚文化正进入新的转型期。因为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现代书写工具和电脑已纷纷进入校园和人们日常文书交往中,毛笔及砚墨书写已逐渐淘汰,仅保留于时见的文人雅集。可见砚台的文具功能和价值已逐渐消退,其作为工艺品的艺术制作和欣赏价值、文物收藏价值会持续长久。由此,砚文化的发展必然要“双腿走路”,即:一是继续保持砚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经典载体,作为一项中华传统的物质(砚台)和非物质(传统工艺)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凝聚体,继续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和价值理念,坚持其经典化、遗产化、收藏化、工艺化的发展道路;二是以新的理念去对砚的生产及其文化性质、功能、作用作出新的认识,为其注入新的文化血液与活力,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走大众化、科技化、商业化、产业化的道路,如:以砚的艺术形象、文化内涵、象征寓意为依托,制作出各种文具附件、小型礼品、吉祥物、信物、定情物;还可化废为宝,利用历代砚矿中的废料制作出具有“年轮”标本和收藏价值的旅游纪念品等。从总体上看,肇庆近年来端砚文化的发展,是基本上实现了这“双腿”方针的。所以,这对于已失去文具功能的端砚文化来说,具有再生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以“重于所在,不重所有”的理念,“再生”端州文化;以“五气”文化奇观,“端”出端州文化

  在端州区的研讨会上,我以文化引领的理念提出:要“端”出“端州文化”的名称和概念。理由是:自古以来,肇庆地域名称和辖区变化大,秦代为四会辖境,汉属高要县,晋为高要郡,隋唐为端州府,宋改肇庆府,元为肇庆路,明为肇庆府并设两广总督府,清设道台,民国后设行署等,但无论是县、郡、府、路,或是总督、道台、行署,其治所均在今端州,其城区是文化中心和文化集粹地,是肇庆文化稳定性、传统性、标志性的体现,所以称端州文化为宜。且肇庆文化,自隋唐以降,也即是自名端州之后才显文化中心地位,形成地域文化形态,尤其唐宋年间文化名人纷至沓来,更使端州名震遐迩,可见端州文化早有知名度,故应重新将其“端”出来。

  可见端州文化早已存在并持续发展,但其名称和概念却被长期淹没,除上述原因外,还在于其代表性、标志性的文化遗存和景点,所有权分属省、市、区,如以端州文化之名统称,行政上的区有“越权”、“越位”之嫌。所以长期不敢去“统”,以至困于“死境”。如果是出于打造地域文化的胆识,借鉴其他地方(如珠海)提出的“重于所在,不重所有”的理念,是完全可以将端州文化复苏“再生”的。再生的端州文化,应当是肇庆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肇庆市端州区独有的文化称谓,因为其代表性、标志性的文化遗存和景点,都在端州区地域。

  端州文化,是既有外在奇特景观、又有独特内在气质的“五气”奇观文化。具体表现在:一是以西江与七星湖的水秀、鼎湖山及其自然保护区的山秀而融汇一体的“秀气”;二是以梅庵、庆云寺、白云寺、龙母庙龢利玛窦传教遗址等,所标志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信仰和景观中的“灵气”;三是以包公祠、砚州和传统端砚特产所体现的包公文化、端砚文化等所内涵的“正气”;四是以阅江楼古书院、七星岩鼎湖山石刻、尤其是历代文化名人留下的诗词题咏等一脉贯通的“雅气”;五是端州的城、楼、塔(如宋城、披云楼、丽樵楼、崇禧塔等)等建筑的雄姿及其历史文化所内藴的“刚气”。这“五气”虽各自突出体现于标志性的景观,但在每一景观中也都是有程度不同体现的,而且在总体上是融汇一体,呈现出钟灵毓秀、气象万千的神奇景象的。所以,端州文化是一种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应当使其名正言顺地“再生”,并大力地将它“端”出来!

  三、对当今文化界有普遍性意义的几点启示

  (一)当今全省正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不少人对于其中启用“文化引领”的词语内涵及其操作方式欠缺理解和经验。如能对肇庆市的做法予以推介,以实例增强理解,借鉴经验,将普遍受益。

  (二)当今各地对申请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热衷,但对于获评或未获评的遗产,如何保存和发挥其作用问题尚待解决,如认识失当,处理不好,会有不良效果,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对此,肇庆打造端砚文化的方针和做法,值得借鉴。

  (三)当今我省多个地方在试图以文化引领而打造本地或某种文化时,遇到某个或某些文化遗存或景观的权属问题而踌躇,往往有“越权”或“越位”的顾虑而难以定位。对此,应当而可以借打造端州文化的做法,以“重于所在,不重所有”的理念去处理之。

    (黄伟宗)
  2009年6月25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