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以现代文化学眼光解读《纲要》文化内涵

  ——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

  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称《纲要》)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即特别强调:《纲要》是“尚方宝剑”,有许多“亮点”,要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运用好。我感到这指示是很重要的,要贯彻好、运用好,必须学习好、宣传好,使其真正成为既有权威、又锋利实用的宝剑,而且必须让用剑者识其特质与功能,使干部群众理解它、自觉去运用它。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者,既在于“器”,更在用“器”者的识器和用器。所以,当今在《纲要》印发不久、刚开始贯彻的时候,切实抓好学习和宣传,应是当务之急。

  在反复学习《纲要》之后,我逐步深切地感到其中的文化内涵是丰富的,现代文化学的眼光是体现全篇的,尤其是以现代水文化意识,把握珠江流域的经济现状与发展前景的视点,是很独到而明显的。所以,我认为要真正学好和用好这“尚方宝剑”,应当以现代文化学眼光去解读其文化内涵。现特将个人解读心得及对其开展学习宣传的创议报告如下:

  一、对《纲要》文化内涵的解读

  (一)珠三角的经济定位与珠江水系结构和文化形象

  《纲要》的开篇“前言”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这是对珠三角在全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先行”、“中心”、“带动”、“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出了明确的定位。这个定位,是从经济上而言的。

  珠三角是怎样获得这样的经济定位的呢?从文化学上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改革开放的大气候和“先走一步”政策;“地利”是位于珠江口、频南海、邻港澳;“人和”是广东人有与“天”、与“地”和的传统,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而这“人和”特点,又是与“地利”密切相关的,是其抚育而成的。而“地利”也即是地理的定位,就是《纲要》所规划的范围:“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地理上港澳也属珠三角地区)。

  这个地理定位的文化底藴,就是珠江水系的结构所形成的文化形象,即多龙汇珠或珠光四射的形象。因为珠江水系是由西江、北江、东江、南江等主干流汇合于珠江三角洲构成,这些主干流就是“龙”,珠三角就是“珠”,所以是多龙汇珠;而这些主干流从四面八方汇聚珠三角,也就是珠光四射的形象。这个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纲要》所指出的:珠三角的“中心”和“主体”地位,其所起到的“先行”、“带动”、“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具有“辐射泛珠三角区域”功能的地理文化潜因,也即是其文化内涵或文化底藴。

  这个形象,实则是以现代文化学眼光,对作为中国南方母亲河的文化解码。当今中外文化学者,都谓北方的母亲河——黄河似一条龙,从西北高原蜿蜒曲折地流至山东入渤海,故称黄河为龙的形象;称中原的母亲河——长江似一只凤,从西北进四川弓上湖北(似凤尾),又斜下江苏(似凤身),平流至上海翘首(似凤嘴),从陆家嘴流入东海,故称长江为凤的形象。显然,这些对黄河、长江的文化形象解码,是这两条母亲河的经济文化定位的形象体现,是与珠江的文化形象对称的。前些年,中央决策发展黄河三角洲(即今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三个经济区,都是以出海、江口而定位,是很有现代文化学眼光的,其文化内涵,也就是各有其独特的水文化形象。

  (二)环珠三角、泛珠三角概念与珠江文化覆盖地域

  《纲要》首次启用了“环珠三角”的名称和概念,并继续使用前些年倡导的“泛珠三角”的名称和概念,也都是有其文化内涵的。因为这两个名称和概念,正是珠江文化的覆盖地域。

  所谓珠江文化,就是珠江水系及其邻近江河流域和沿南海北岸地域的文化。显然,它既是以珠江水系流域为主干地带的文化,又包括不属珠江水系的邻近江河(如:韩江、漠阳江、鉴江等)流域,以及南海北岸(如:潮州、汕头、揭阳、阳江、湛江、茂名等)地域的文化。因为这些地域,无论在地理上或是在传统经济和文化上,都是与珠江流域地带同体的,所以,都属珠江文化覆盖地域。

  《纲要》明确指出:“环珠江三角洲是指粤东、粤西、粤北及周边省、区的相邻地区”。还指出:“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这些话语确定了环珠三角的范围和发展方针。

  前些年提出的泛珠三角合作区域,是珠江水系流域及邻近地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海南、四川和香港、澳门,即9+2,大都是珠江文化覆盖区域(四川属辐射或邻近地带)。《纲要》确定的方针是:“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纳入全国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继续深化合作,促进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显然,关于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这些发展方针,是以珠江文化为其文化基础和支撑的。

  (三)珠三角的战略定位与珠江文化特质和文化风格

  《纲要》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作的“战略定位”是:“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门户”、“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居全国经济区前列,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成为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

  这些“试验区”、“先行区”、“重要门户”、“基地”的战略定位,尤其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的定位,“居全国经济区前列”、成为区域发展“龙头”、全国发展的“引擎”的目标,固然是根据现在珠三角的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而定位的,但却又是与珠江三角洲所属的珠江文化的特质和优势分不开的。

  珠江水系的多龙汇珠和珠光四射的文化形象,显示出珠江文化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的特质;又由于珠江流域海岸线长、出海口多(在珠三角有8个“门”),具有江海一体的优势,从而具有海洋性、领潮性、共时性特强的特点。由此,使其风格与其他江河文化大不相同。如果说,黄河文化有如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所写的神圣、庄严风格,长江文化有似苏轼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样的潇洒、精明的气派,那么,珠江文化则如岭南第一诗人张九龄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所写的神韵。张九龄这句诗所呈现的诗境,可谓体现了珠江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和海洋性、领潮性、共时性等特质。这些特质、风格及其所显现的这些特性,正就是珠三角具有诸如“先行”、“门户”、“中心”、“龙头”、“引擎”等战略地位的文化潜因。

  (四)构建开放型的新体系、新格局与珠江文化的海洋性

  珠江流域的江海一体地理优势和特质,造就了珠江文化具有特强的海洋性。由于其覆盖地域有最长的海岸线,有最多沿海口岸,有最发达的海外交通,从古至今都具有悠久的海洋文化传统,有深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有特别丰富的商贸文化、交流文化、华人华侨文化的传统和资源。这些独占鳌头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优势,是珠三角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区、试验区、门户、窗口的根本原因,今后也仍然是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和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的文化基础。

  在现代文化学来看,世界上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现代文明,是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龢利用开始的,并由于海上交通的发达而高速发展。因为海洋占地球面积的大部分,海上资源极其丰富,陆地各大洲因海洋分隔,来往不便,发展悬殊。从而造成具有海洋文化意识、对海洋认识利用早、占海上交通优势、尤其是商业文明繁荣者则发达迅速的现象,并由此形成属海洋文化者纔可称现代文明国之说。著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是持此说的理论权威,他在《历史哲学》一书中,以此说而认为:中国“没有分享到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文化”。这说法显然是对中国的误解。但他主张的“海洋文化与商业文明”为现代文明之说是有道理的。珠三角所代表的广东,自古商贸特别繁荣,改革开放后又经济腾飞,正是珠江文化海洋性、商贸性特强的缘故。今后的发展仍然要更大地发挥这文化特性。

  《纲要》要求:珠三角要“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规划建设深港创新圈”,“形成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的区域创新布局”。并要求珠三角“进一步发挥‘窗口’作用,以粤港澳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这些决策的文化基础,都在于珠江文化的海洋性、商贸性。

  (五)“率先”的指导思想与珠江文化的领潮性

  在《纲要》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的“指导思想”中,有6个“率先”的提法,即:“率先建立创新型区域”,“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行现代化”。其实,整个《纲要》的各个部分,都贯串着这6个“率先”的指导思想。

  这个“指导思想”的确定,显然由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努力,珠三角已经在这6个方面实现了全国的“率先”,因而有基础、有根据、有能力,在《纲要》规划的2008—2020年的22年间,再实现在全国的6个“率先”。那么,过去是靠什么实现的呢?今后又靠什么去实现呢?当然首先是靠邓小平理论确定的改革开放方针、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又是靠人,靠广东人,包括老广东人、新广东人,包括来自四面八方共饮珠江水的珠江人。广东人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传统精神。而这种传统精神,正是来自珠江文化的特质,尤其是有特强的海洋性和领潮性。这是因为濒临海洋,最早迎潮送汐,得天下风气之先;又常受变幻莫测的海洋和台风的凶猛袭击,环境铸就敢尝试、冒风险、善灵变的特性,故有特强的领潮性。

  所以,自鸦片战争以来,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广东,层出不穷地涌现许多在中国近现代史“敢为天下先”的人物和事件,如:在东莞虎门销鸦片的林则徐,领导太平天国起义的花县人洪秀全,发动

  “戊戌变法”的南海人康有为和新会人梁启超,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的中山人孙中山等等。改革开放以来,从珠三角产生的领时代风骚的人和事,更如雨后春笋,遍地出生。所以“率先”的指导思想正是珠江文化领潮性的持续体现和更新更大的发挥。

  (六)珠三角经济一体化与江河文化共性及珠江文化概念

  《纲要》开创性地提出了“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针,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区九市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要“统筹跨行政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错位发展、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同时还要求“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要“在粤东、粤西、粤北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此外,还要求广州市“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这些要求,清晰地描绘出打破行政体制后的一幅珠江流域发展形象图,即:以广州为中轴、珠三角为圆心、环珠三角为半径、泛珠三角为外围的珠江经济文化圈。如果用纸扇的形象比喻,广州则是扇轴、珠三角是扇骨、环珠三角是扇面、泛珠三角是扇边。这幅发展形象,无论是“圈”或是“扇”,都是以珠江流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辐射面而绘制的地域形象。显然,这发展图是从经济基础和发展走向绘制出来的,但也是有其文化基础和文化内藴的。

  以现代水文化理论看来,人类在陆地生存,必须靠江河生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条江河流域必有每条江河的文化,尤其是穿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居地或一方地域的母亲河,更是有悠久传统的文化。这是因为在每条江河流域的人们,都有一定的地域文化共性,即有共性的思想意识、社会观念、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共性,即为其国家、民族、地域人们的共心力、凝聚力、文化力。所以,许多国家都以自己的母亲河为代号称谓自身的文化,以此为自豪,以此与世界对接、沟通,如:埃及称尼罗河文化、印度称恒河文化;连以海洋大国自傲的西方国家,如:英国也称其为泰晤士河文化、美国称密西西比河文化、法国称易北河文化等,国内外也称我国是黄河文化、长江文化。

  所以,《纲要》不是以省市行政建制,或者以传统的“岭南”概念,而是以珠江流域的经济文化基础和发展走向而描绘出这幅发展蓝图,是很有文化基础和文化内藴的。这个“圈”或“扇”,既是珠江经济发展形象,也是珠江文化的概念体现和发展形象。因为它既是以珠江文化为基础,又是以广州为中轴、珠三角为圆心、环珠三角为半径、泛珠三角为外围的动力和发展图形,生动地再现了珠江的多龙汇珠和珠光四射的光辉形象,使珠江文化的概念更具有实体和发展的内涵,从而可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国内各大江河文化并列,可与世界各国的母亲河文化更好地对接、沟通,在“茫茫九派流中国”的江河文化系统中,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整体中,在世界江河文化之林中,做出自己的贡献,焕发更新的光辉。

  (七)《纲要》的实现与珠江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

  从《纲要》的全文、尤其是从其“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的要求上来看,这个重要文件,显然是立足于当今世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走向的高度制定出来的。当今有现代文化学者认为:西方大国已进入世界后工业文明时代,其衡量标志,主要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确立,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现代化的程度等等。《纲要》正在这些主要标志性项目上,作出明确的指标和实施方案。可以预期,到2020年得以实现或基本实现时,也即是达到“基本思想”确定的6个“率先”、充分发挥“战略定位”的功能时,就意味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也“率先”进入了世界后工业文明时代,从而也就意味着珠江文化进入了后工业文明时代。

  如果这个说法可以成立,那么,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是很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早有学者认为:在中华文明史上,黄河文化率先进入农耕文明时代,长江文化率先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如果珠江文化随着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步伐,也“率先”跨入后工业文明,岂不是也同样在中华文明史上率先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吗?所以,贯彻落实《纲要》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

  二、关于学习宣传《纲要》的具体建议

  (一)建议将学习宣传《纲要》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并结合对西方现代文化学著作的学习借鉴,提高科学发展和现代文化的意识与学识,从更高更深的层次上掌握《纲要》的精神实质,提高贯彻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文化意识与决策能力。由此,除可向各级干部推荐阅读书目外,尚可以举办学习班或学术讲座的方式进行。

  (二)将现在通行的文化概念和名称,逐步改进为使用与《纲要》的精神实质一致的文化概念和名称,即通用珠江文化的名称和概念,以此包括和逐步取代传统的“岭南文化”名称和概念。因为“岭南”一词,原指“两广”(广东、广西),现广东独用不妥;且“岭南文化”一词,有封建意味较浓的“山文化”之嫌,且与广东文化实际不符,尤其是与当今倡导的珠三角区域文化实际及发展走向不符,又有不能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和世界各国江河文化并列、对接之弊。所以,应在政府公文中废除。但考虑到已长期通用,不宜一下取消,可以与珠江文化的名称并用或混用,待经过一段时期检验,自然会决出利弊优劣,传统习惯自会改变。

  (三)加强对珠江文化的研究和支持力度。从上可见《纲要》所具有的珠江文化内涵,也当在贯彻《纲要》的同时,倡导珠江文化研究,应作为贯彻《纲要》工作所必须的有机组成部分去抓。前些年成立的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在省政协主席陈绍基(任该会名誉会长)和林若等老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党组直接领导下,组织各大学或研究单位的多学科专家,为珠江文化研究开发作了不少工作,取得颇多新的文化发现和研究成果(如珠玑巷、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等),出版了《珠江文化丛书》(迄今已出版31部)、《珠江文化》杂志(已出5期),最近又在继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于前些年出版《黄河文化史》、《长江文化史》之后,基本完成了长达200万字的《中国珠江文化史》的写作,即将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可谓为珠江文化填进了我国的文化和学术空白,对《纲要》的学习贯彻,也会起到深层次的推动作用。所以,对珠江文化的研究不应视为只是某个学术团体或单位的事情,应列为全省重点文化工程,作为贯彻《纲要》的项目来抓,投入更大的支持力度。

  (四)将贯彻《纲要》与增强文化软实力结合起来。文化软实力即综合竞争力,是现代文化学的新成果,其强度的衡量也是后工业文明的标志之一。当今世界进入高科技和文化时代,应当特别重视以现代文化观念和高科技手段去强化文化软实力,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和谐文化等举措之外,应特别着力拓展科技文化功力,其中包括利用电脑、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贯彻《纲要》的宣传文化活动。同时,应充分利用电视传媒手段,制作高质量、高水平的电视艺术片宣传《纲要》。为此,制作一部以现代文化学视野而展现珠江历史和现实的文化风情系列电视片是尤有必要的。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先后拍摄了《情满珠江》、《祝福珠江》、《风帆起珠江》等系列片。应当说,这些电视片在问世之初有一定影响,但因远远不如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出的《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等系列片,所以很快即成过眼烟云,给人印象不深,影响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匆匆制作,停留于一般新闻报导,欠缺高度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欠缺精辟的理论分析和历史文化经典的诠释,尤其是欠缺对珠江文化的总体把握和文化形态的凝现,以致欠缺文化力和生命力。如果省领导认为有必要,珠江文化研究会可以将前些年与中央新闻记録片学术委员会、中央电视台等联合筹备就绪的30集系列电视片《中国珠江》重新启动,愿以此为贯彻《纲要》和提高文化软实力尽微薄之力,诚望得到省领导支持。

    (黄伟宗)
  2009年3月18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