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大规模引进和培训人才为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

  改革开放初期,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相对丰厚的待遇使得广东这片南国改革热土成为当时的人才聚集高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英才。可以说,国内充裕的廉价劳动力配合广东依靠“三来一补”政策所形成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斗转星移,时空变换。30年后的今天,广东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广东在完成基本工业化进程之后,经济结构开始出现工业化中后期与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初期的表征,广东未来如何走的问题迫切需要寻找创新的思路。另一方面,发展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产业结构的趋同,整体效率和竞争力减弱等众多问题的累积性爆发,预示着广东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走到了重要的转折点。更为棘手的问题是由于多年来在科技开发与教育投入方面欠账过多,使得我省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与速度不仅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而且还落后于国内部分先进省市,难以满足广东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省人才储备匮乏的局面,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透彻分析我们拥有的优势与面临的机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准确把握我省人才开发的全局与发展思路,全方位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其关键点在于:一要通过多方位创新,实施广东“人才储备”新战略;二要重点搞好人才的培养工程,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目前我省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投入与本省的经济规模相比相对较低

  从2007年的数据来看,尽管该年广东的科技人员数量排全国第一,但其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为684.22亿元,与其他省份相比处在中间行列,远低于江苏(900.15亿元)与北京(825.42亿元)。再从2007年的人均科技经费支出额来看,广东省科技人员人均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为15.24万元,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62万元/人),远低于北京(20.55万元/人)、上海(23.20万元/人)、.20%,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4%),不仅低于山东(2.31%)、辽宁(2.61%)、浙江(2.71%)等省的指标,更远低于北京(8.82%)、上海(4.33%)与江苏(3.49%)等省市的指标。

  表1 2007年广东与其他省份有关经费投入比较(图表略)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二)广东的教育投入也相对较低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广东的财政性(预算内)教育经费(亿元)占GDP的比例(1.97%),仅与江苏(1.99%)、山东(1.77%)的指标相当,不仅远低于北京(3.51%)、上海(2.65%)两个直辖市的指标,更低于河南(2.70%)、辽宁(2.48%)两个中部与东北省份的对应指标。虽然广东近年来迎头赶上,在教育经费总投入方面已达全国第一,但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如2003-2006年期间,广东教育经费支出年平均增长14%,排在全国第21位;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排在全国第22位。另据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公布的《2006年与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的数据可知,2006年全国有12个省市区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广东名列其中。2007年全国有12个省市区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仅比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高出不超过5%,广东也名列在内。

  (三)广东的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存在较大差距

  广东省人才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2005年该地区拥有全省近2/3的中专以上学历人才和3/4中级技工以上人才。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和东西两翼,人才比重和人才密度较低。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占全省的86.97%,东翼占全省的9.77%,西翼占全省的3.19%,山区人才占全省的1.32%。珠三角、粤东、粤西的人才密度分别是粤北的7.8、2.66、1.6倍,可见人才分布的区域差异之悬殊。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增长情况可知,这几个地区的差异也较大。从2001年到2005年,珠三角和粤东地区4年间增长了一倍多,粤西基本没有变化,而粤北却减少了1/2多;从每万人拥有的人才分布情况看,珠三角4年增长了36.05%,而其他三个地区不但没有增长,反而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特别是粤北降低了164.37%。这显示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差异在不断扩大。

  (四)广东的人力资源总量与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

  2007年广东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数为111.97万人,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增加到120.34人。与北京、江苏、上海等地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如2007年,江苏省的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为156.88万人。而从高级人才的质量来看,2007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四省在校的研究生总数依次为19751人、96546人、91763人,187414人,广东不仅与江苏、上海有较大差距,与北京的差距更大,两者相差将近8倍。从院士的数量来看,广东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八位,84名院士的数量与江苏省的315人、浙江省的220人等相比差距不小。

  (五)广东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体化程度比较低

  虽同属一个省份,但广东的众多城市在人力资源引进、人才培养专业设置、高校建设等方面均存在着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比如广东的大学城数量不少,但缺乏明确的定位与区隔,尚未形成独特的专业培养能力与优势。各大学城内不同高校之间的合作还处在初级阶段,难以对广东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再加上各城市在产业结构、经济政策上相互参照,相互模仿,这就使得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各城市之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零和竞争。而这些城市在人才开发的不少方面基本上各自为政,如人才的准入制度各不相同,人才的激励制度相互攀比,人才的征信制度各自独立,这些都严重障碍了我省人力资源开发迈向新阶段的步伐。

  (六)广东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不够

  第一,30年基本不变的劳动报酬已经难以吸引蓝领阶层人才的到来,而广东现在的产业结构原本就对高科技创新型人才存在挤出效应,以目前的报酬水平很难吸引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第二,国内其他省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愿意并能够为引进人才付出较高的工资与福利,成为与广东争夺高级人才的重要对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东人才流失的态势。第三,广东虽然已建立了较全面的法律体系,但出于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视,司法系统在办案或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难以有效保护劳动者利益等问题,形成广东的劳资纠纷比较多的局面。这也会影响人才来广东的积极性。第四,广东的企业主出于“找快钱”的思想,简单地将人才当作“高级打工仔”,而不是看作是一项长期投资。很少有企业主能够从长远战略出发,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员工通过创新来长期参与企业的运作。

  二、开展多方位创新,实施广东“人才储备”新战略

  应该看到的是,尽管面临不少困难,但由于广东处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第一线,而自身又需要顺应逐步深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加之粤港澳三地的经济快速融合,必定在人才开发方面为我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广东经过30年发展所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与经济实力,成为广东实施战略性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的坚强后盾。

  (一)首先要转变我省传统的人力开发观念,提倡战略性人才开发观念

  过去,我省在引进人才的战略观念上一直采取“人才能用钱买来”的观念,这一观念导致了很多企业,甚至包含政府机构的不当行为——只注重人才引进,却缺乏对人才的有效管理与激励;只看重短期效益,缺乏长远眼光。为此,我们应树立战略性人才开发观念。这一观念的核心是将人才看作是通过培养与开发可以增值的人力资本,并同等关注人的经济需要与精神需求。首先,政府要从人才长远培养开发的角度出发,制订相关的广东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以保证政策的长期导向性。其次,要树立人才平等观念,抛弃“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与“学历至上”的错误思想,对外来人才与本地人才、高学历人才与低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与高创新人才、理工类人才与社科类人才都一视同仁,惟贤择用,惟能是用。再次,选择紧跟经济需要、超前筹划的人才资源持续开发战略。在人才引进与培养问题上要树立人才可持续培养的观念,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确定人才产生效益的时间。不能简单地按照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来选择人才引进目标,而应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超前3-10年来引进或培养未来所需要的人才。对于属于基础研究领域的人才,更应采取比较特殊的引进与储备办法。

  (二)改善与创新我省人才引进的相关机制

  1.要坚持政府主导,由政府负责制订人才引进的具体标准、评价体系、奬惩制度与相关产业的人才引进目録,确定人才引进工作的大方向与战略问题。但在制订人才引进战略的时候,要注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引入专家谘询环节。要鼓励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适时从国外引进高精尖人才,建立政府补一部分、企业拿一部分的方法来支撑人才能力发展的培养与维持机制所需的经费。

  2.创新政府人才引进工作机制。要开创我省人才引进的新局面,就必须破除一切束缚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禁锢,简化人才引进工作程序,推进政府职能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采用环境引才、项目引才、事业引才、感情引才、高薪引才等多种方式,拓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的緑色通道。尤其应加快建立全省海外留学人员统一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留学归国人员项目资助、创业创新、子女入学等各项扶持政策,使广东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创新的热土。

  3.完善我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产业平台。建议政府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各级各类创业创新载体为依托来建设人才引进平台,加强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完善这些产业平台的企业孵化、技术转化、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与风险投资筹措等职能,形成面向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国内与本身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等多层面高效的人才引进平台。

  4.完善面向企业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实施“广东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建议由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重点面向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引进与培养对象。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开发投入,把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企业产品创新和重大项目的实施,吸纳和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通过落实多种培养和支持措施,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到2012年左右,初步建成一支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带领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发展速度和规模效益以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居于国内同行前列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

  5.要建立既符合国际潮流,又具有广东特色的人才评价机制。目前的评价机制比较偏重于对人才的经济效用的评价,而缺乏对人才的全面评估。为建立更加公正的评价体系,广东省应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率先在国内建立第三方人才评估体系,制订相应的地方法规规范人力资源评价机构的发展,在政府、企业之外,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更加高效的人才评估体系。评估标准应考虑涉及人才能力与未来发展的众多指标,如人才当前创造的经济效益与未来潜在经济效益,人才的发展前景,人才所拥有技能与创新能力,能力的适用范围大小,人才的领导能力与培养能力,人才所在专业的衍生影响领域,人才的可替代程度等。

  (三)要稳步推进广东省人才开发的一体化进程

  人才开发的一体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广东面临的重要工作。为了加快全省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广东省应在遵循市场主导原则、开放自主原则、互惠共享原则、优势互补原则的基础上,着手建立广东省人才开发共享机制、促进机制、互认机制和协调机制。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1.逐步统一我省各地人才市场在准入标准、设立程序、营运规则等方面的规定,推进和实行区域内人才流动政策、吸引政策、培训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一体化的政策框架,降低区域内人才流动和开发成本,逐步搭建我省区域一体化的人才交流互动平台,促进人才自主、自由的流动。

  2.共同构建公平竞争的人才法制环境和人才生态环境,防止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幷联手进行区域内人才市场监管和人力资源保护工作,从而真正实现人才的跨市资源配置和资源共享。

  3.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构建广东省人才征信系统,建立和健全全省人才信息交换和发布机制,逐步实现全省范围内的人才信息联网,构筑畅通、快捷的人才信息平台。

  4.推进各种资格证书的互认或衔接,实现教育、培训、考试的资源互通、共享及在服务标准上的统一。以组建跨地区或跨市一体化分支机构、技术转让、技术嫁接、科研专家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同培养各地的紧缺、急需人才,逐步形成人才共育的全新格局。

  5.适应我省各地区企事业单位和各类人才的不同需要,拓展人事人才服务领域和内容,通过异地人事代理等人才服务项目,搭建区城内共通的人才服务框架,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公共人事服务体系。

  (四)逐步建立人才引进的地区平衡机制

  针对广东地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分布地域不平衡的现状,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我省各地区的具体定位,根据不同产业发展重点,来确定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与粤北地区各自的人才引进目録。为了减少人才倒流现象,除了在政策上要有所偏重之外,我省对粤东、粤西与粤北地区的人才引进工作还应更多地在报酬与用人机制上想办法。在报酬政策上不仅可以沿袭珠江三角洲所采取的成功经验,还可以寻找与尝试新的办法,如技术入股、项目入股、利润分成等报酬分配办法。在用人制度上,为鼓励高层次创新人才到边远山区去创业与创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如户口留在广州、深圳等城市,工作在边远城市,享受中心城市的工资福利待遇;工作满一定年限,就可以享受相应的职称与福利待遇等,也可以采取定期挂职、技术嫁接、技术指导等方式。

  (五)不断改善人才的使用环境

  1.加强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政策的配套衔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省级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各地也应给予相应的配套支持,政府主导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产业化项目要向创业创新人才倾斜。把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结合起来,以项目为载体、以公共财政为引导,加强对创业创新人才的培育。

  2.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强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的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对创业创新人才的辅导,做好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培训工作,加强创业创新人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境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为培育创业创新人才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

  3.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业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鼓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鼓励技术入股、专利入股,允许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兼职兼薪。广东应提高给予合格人才的经济报酬,建立平衡划一的报酬等级机制,使同等级人才不管在何地都能得到基本上一致的经济收入。

  (六)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

  过去我们比较重视人才的引进,而忽视对人才的退出管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未来的人才引进工作带来影响。应采取合理的评估制度,根据人才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贡献来评估退出人才的贡献价值,按最终贡献价值给予应有的待遇,不能采取硬性一刀切的政策。对于个别有特殊才能的人才与稀缺人才,可采取灵活的方法安排决定其在广东的具体工作时间,尽力维系其与广东联系。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创广东“人才培养”新模式

  要改善我省人才储备目前的困境,不仅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工作,更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此我省必须审时度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要思想,敢于创新与突破旧有的制度与方法,以高校、企业、政府、研究机构为合作主体,从多层面来促进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针对性,开创岭南“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建立战略层面的人才培养谘询与管理机构

  广东应该在学习先进的国际或地区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广东的特点,建立以下人才培养战略机构:(1)成立广东省人才培养战略委员会,在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全面负责全省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紧缺专业目録的编制与修改,普通高等教育重点发展专业与核心专业目録的制订与修改、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发展专业与核心专业目録的制订与修改。(2)成立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发展委员会,主要负责有关我省推进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制订与修订,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立,鼓励地方政府、企业与高校协作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开发基地,依托我省已有的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技术开发中心来搭建平台,并出台建立相应的支撑与保障体系,形成集研究开发、中试生产、企业孵化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格局,努力支撑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

  (二)以高校为主体,全面建立广东人才培养综合体系

  人才培养工作是必须持续进行的战略工作,不仅需要冲天的干劲,还需要脚踏实地的措施;不仅需要短时间内见效的临时性举措,更需要放眼世界、长期坚守的战略决断。这一切均需要审时度势,站在广东发展全局的高度,以现有的广东高校教育系统为基础,通过多方位创新,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反映广东特点的人才培养综合体系。

  1.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办好现有的大学城。对现有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大学城进行全面评估,尤其要分析这些大学城对广东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和创业创新人才等方面工作的影响,把握其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需通过重新明确各个大学城的定位,通过政策扶持与功能完善,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目前建议将广州大学城定位于我省最重要综合性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其主要任务是为广东全方位培养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商务管理人才、教育类人才、服务类人才、高科技创业创新人才与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应瞄准重点产业升级换代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研究专业与科技创新专业培养。深圳大学城应定位于我省珠三角东岸地区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中心,其主要任务是为我省珠江三角洲东岸地区与港澳地区培养合格的高科技创新型人才、先进制造业人才、港口服务类人才、金融服务类人才与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珠海大学城应定位为我省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服务型人才教育培养中心,其主要任务是为我省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与港澳地区培养合格的旅游休闲类人才、高科技创业创新人才、现代服务类人才、医疗制药等制造业人才与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东莞大学城可以定位为我省东部地区的高中级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作为对深圳大学城的有效补充,其主要任务是为深惠莞产业带的飞速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级制造业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专才。

  2.筹划建设汕头大学城与湛江大学城。作为所在地区的中心城市,汕头与湛江分别在粤东、粤西地区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来说人才缺乏是限制这两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省委、省政府总结我省发展大学城的经验教训,在整合当地现有大学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我省粤东、粤西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适时筹划建设汕头大学城与湛江大学城,明确它们的定位与重点发展专业,引入我国优秀高校,开拓办学思路,出台鼓励政策,善用海外与华侨资源,逐步完善功能,使其成为我省粤东、粤西地区两地的高级人才培养中心。

  3、深化国际合作,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我省应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继续深化广东省内各高校与国际不同层次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强化与香港、澳门各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尤其应鼓励省内重点大学率先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大学。与境外学校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和联合办学,引进龢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组建联合学院和联合研究生院,以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学院,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领域的实质性合作,为广东现代产业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三)围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需求,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广东省应尽快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根据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遶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积极发展和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使学校学科门类覆盖广东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加快培养产业发展紧缺人才。目前应采取优先发展服务类专业(如金融类专业、科技服务专业、商务服务专业、会展管理、信息服务类、旅游类等)、加快发展高精尖的制造类专业(如石油、钢铁、汽车工程、船舶制造工程、核工程、数控机床制造等专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环保工程、新能源工程、海洋工程等专业)。

  2.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升广东高校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能力,使之成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心。适应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有计划地选拔一批高校优秀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企业学习进修,为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有效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互动融合。进一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高层次人才流动通道,为产学研联合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保障。目前可制订有关不同系列职称之间的转换政策。

  3.加强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建立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育基地。认真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在风险投资、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升水平。吸引、支持省外国家级科研院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到广东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建立各级各类创业创新载体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培养人才的融合互动机制。在继续加大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为创业创新服务的软件建设,吸引国内外各类创业创新服务资源在载体内的集聚,把创业创新载体建设成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

  4.着力培养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把培养掌握产业关键技术并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现代工程师和集专业技术、市场经验和管理才能于一身的科技型企业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道路,加强与珠三角地区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探索“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满足企业对人才个性化的要求。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促进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成长,实行“工作学习交替制”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四)建立地区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为努力消除我省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必须逐步减少或消除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粤东、粤北、粤西等地区的人力资源差距,降低人才倒流比例。建议省委、省政府利用现有的大学城,以及未来拟建的湛江、汕头两地的大学城,并在我省不同地区选择重点城市,设立地区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需结合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鼓励各高校与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来共建产业人才培养重点基地,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在培养方式上可以采取传统形式与创新形式相结合的办法。如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传统方法,也可采取新的方式——与企业共同在生产一线设置培训现场与考场,采取现场培训或现场考试等方法。

  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培养是关系到我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大计,只要遵循“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原则,抓住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契机,转变人才开发观念,全方位开拓创新,改善用人环境与相关机制,提高我省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与质量,我们就能迎难而上,重新占据人才储备的战略高地。

  执笔:刘人怀(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教授)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专题调研组(本文系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专题之十三)
  2009年8月2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