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提高广东国际竞争力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迅速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个重要动向就是以美国、欧盟为首的西方发达的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幷且将矛头重点对准我国。在这一背景下,以出口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广东省,将受到相当大的冲击。因此,我省应加快转变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以提高整体经济的“抗震”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一)2008年广东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广东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踏入21世纪以来,除2001年受到美国“9·11”事件影响广东出口出现较大回落以外,广东省对外出口贸易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年均增速。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广东实现出口总值4041亿美元,增长率从2007年的22.29%大幅滑落至9.4%。2009年第1季度,广东出口总值为708.6亿美元,同比下降18.4%。

  从全国范围看,2008年广东出口总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但出口增速比全国低7.8个百分点,比上海、山东和浙江分别低0.4、6.7和3.1个百分点。广东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7年的30.3%下降到28.3%。

  表一 各省市出口总值、增速及占全国比重(图表略)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商务部及各省市最新统计数据计算得到。

  (二)广东出口贸易的基本特点

  1.对外贸易依存度高。2000年以来,广东省实际对外贸易依存度平均高达12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6~8倍。我们还可以横向比较广东出口贸易的外向度。2008年,广东出口依存度为91.5%,不仅是全国水平(37.6%)的接近3倍,也远远高于同期内地其他主要出口省份江苏(60.2%)、浙江(52.3%)和山东(22.1%)。广东居高不下的外贸依存度,反映了广东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较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的作用较大。最近9年,进出口贸易对广东GDP的贡献率平均达到174%。特别是近年来,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进口贡献率,而进口贡献率的增速则高于出口贡献率,说明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进口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逐步增强。不过,高度外向的经济导致世界经济波动对广东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使广东经济发展面临较高的贸易风险。

  2.贸易对象单一。广东省出口目标市场较为集中,向美国、欧盟和我国香港地区的出口额就占总量的六成以上,其中美国是广东省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占广东出口40%。由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强,广东出口深受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拖累。从过去的经验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我国外贸保持了同比21%的增速,但是到了1998年,危机冲击的滞后效应显现,我国外贸增速急剧降到1%。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比亚洲金融危机来得更猛烈,预计2009年出口形势将更加严峻,我省的出口可能处于低迷状态。

  3.加工贸易占主导。过去30年,广东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外资推动型和出口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取得空前成功。目前,广东作为国际加工、组装和制造者的特征仍然明显,主要是从原材料出口国进口初级产品和自然资源,从亚洲周边地区进口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从发达国家进口高技术零部件,利用广东的劳动力以及本地零部件进行再加工、组装和制造,最终把产成品出口到发达国家。

  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在广东省出口中的比重自2003年以来一直占60%~70%的高比例。近两年广东一般贸易出口虽然高速增长,2007年一般贸易出口额为1050.05亿美元,同比增长31.26%,已超越浙江位居全国首位;但一般贸易出口占广东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28.43%,而同期加工贸易出口额为2461.67亿美元,占广东省出口总额的67%。虽然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结构中占大头,但出口对于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进出口总额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说明我们出口的产品附加值还比较低。

  4.产品结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从2000年和2008年广东出口商品的构成可以看出,广东出口产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占出口比重的90%左右。其中,机电产品出口由2000年的54.4%上升到2008年的70.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18.62%上升到28.94%。这种产品出口结构反映了广东目前的产业结构。广东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占据经济增长的主要地位。在工业化还未达到相当发达程度时,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作为代价。因此,广东出口贸易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强。广东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对能源有很强的依赖性,而耗能低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份额偏小。这就导致了广东能源消费弹性居高不下。1990年广东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35,2005年则高达1.22。2007年随着节能措施效应显现有所回落,降至0.74,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看,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二、当前我省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省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步履缓慢,导致了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出口商品中制成品比例提高已不能说明出口结构的“优化”。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约为5∶95,表面上看似乎是出口商品结构已经相当优化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省出口的制成品中进口零部件,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仍占很大比例。因此,那种以为农副产品的出口比重下降了,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了,就代表出口结构“优化”了的观念已经过时,现在世界农副产品的出口大国主要是发达国家,正好反面地说明瞭这一点。

  第二,广东出口商品仍较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用产业对外竞争力系数来检测,可以看出,2008年我省各主要行业中对外竞争力系数大于0.5的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行业。

  表二 2008年我省对外竞争力强的行业(图表略)

  说明:1.出口产品竞争力指的是出口竞争的实力,而对外竞争力系数仅是出口竞争力的一项系数,两者并不相同;2.对外竞争力系数【(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主要用于行业之间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而不宜用于全部产品或某一具体款式商品的出口竞争力比较;3.某些行业的出口竞争力系数会因政府对这些行业产品贸易政策的作用而扭曲,从而不能完全反映这些行业产品的对外竞争力。

  第三,机电产品出口尚无法担当优化整个出口商品结构的重任。2008年,广东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为70.2%,出口供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机电产品出口中仍以附加值不高的轻工业品为主,其中机械设备出口只占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10%,而日本在90年代初相应的比重是93%。可见,我省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着量大质不高的问题。

  第四,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经过几年的努力有了较快增长,但其占全省出口额的比重还不高。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8.94%,还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平均水平。在我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大部分是靠大出大进的加工贸易来实现的,属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微乎其微,可见,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未能达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所需的水平。

  (二)贸易对象过于集中,出口贸易方式不合理

  按消费口径统计,2007年我省对港澳出口比重35.8%,对美国出口比重20%,对欧盟出口比重14.8%,对日本出口比重4.7%,四大市场的出口额占全省出口75.5%。如按运扺国(地区)口径统计,我省对香港出口比重高达73.91%,而且有一半以上的三资企业以香港为中转基地。我省出口市场的问题主要就是过分集中,尤其是过分依赖于香港,无论从贸易风险还是市场效益看,这种结构都是不利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贸易区域多元化发展的缓慢必将影响我省出口贸易扩张的速度和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

  除了加工贸易占总贸易额比重较大外,我省的加工贸易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外商投资占出口比重较高,2007年外商投资加工贸易占比63%,最近5年平均在64%。外商投资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大部分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还停留在“贴牌加工”的水平,造成我省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相对集中在产业链条的加工组装环节,加工贸易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能力和工业设计能力,从而制造产品附加值偏低,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和销售网络,这种根植性不强的“候鸟经济”在经济下行中也极易受到冲击。另外,我省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也极不平衡,目前,仅占全省土地面积23%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全省98%的加工贸易企业,山区及东西两翼加工贸易业务仅占全省的2%,呈现两个明显的梯级。由于前期加工贸易发展缺乏统一规划,造成了遍地开花,四处冒烟的格局,导致加工贸易产业难以形成集聚发展和规模效应。

  (三)服务业发展滞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比例失衡。

  我省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左右,这与世界平均水平60%相比有一段距离,甚至比印尼、菲律宾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如果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相比,则更显落后。这种服务业发展总水平的落后,导致了我省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很不利的地位。因此,我省的对外贸易结构中,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比例严重失衡。2007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例为5∶100,而世界的平均水平约为20∶100,而且服务贸易广东还存在着较大规模的外汇逆差。这制约了广东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导致广东的出口贸易结构长期停留在以货物贸易为主的阶段。

  三、广东省加快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的对策建议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对我省进出口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面对严峻的挑战,广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快出口增长方式转变,推进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着手建立我省的全球销售网络

  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关键最终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生产结构的优化。广东要利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制定合理的出口政策来推动出口产品转型升级,更多地从促进出口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知识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产品升级上做文章,为提高出口产品的长远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1.有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加快加工贸易出口转型升级。要稳定和办好现有外商投资企业,鼓励企业提高技术,提高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要积极引导产业省内梯度转移,珠三角要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序转移,山区和东西两翼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降低投资经营成本,吸引外商投资企业落户,从而促进全省产业优化升级;还要结合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力度,重点引进高端现代服务业,有针对性地积极承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广东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2.加快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省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对企业进行引导,如对部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给予政策倾斜。近年来,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例,2008年全省出口达到1261.13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4.9%,同比增长11.9%,这对优化广东出口商品结构、推动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3.积极推动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国际品牌和销售渠道,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全球销售网络。升级并不是放弃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而是提升这些产业创造产品的能力,提升这些产业的研发设计能力,提升这些产业开拓国际市场通道的能力和现代市场营销能力。短期来看,获取国际品牌、海外销售渠道,是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但是,靠我国在境外新建销售渠道和培育国际品牌,难度大、耗时长。这次危机令一些国际知名企业陷入了暂时的困境,这为我们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国际品牌和销售渠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些国际企业拥有知名品牌和强大的国际营销网络,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如果我们有实力的企业能够成功地抄底,让这些优质资源为我们所用,会极大地促进我省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政府可以考虑有选择地放松对外投资的管制,建立海外并购基金,加大对出口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支持力度,帮助我省企业不失时机地并购海外研发能力、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加快出口转型升级的进程。

  (二)优化出口产品的区域布局,不断开拓和培育新兴市场

  目前,广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由于广东日益增强的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市场的过度依赖,他们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通过外贸渠道对广东经济发展带来冲击。

  1.东的当务之急不是降低外贸依存度,而是要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不能总依靠西方发达国家市场,还要向东欧、西亚、南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寻找出路。2008年我省对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对非洲、南美和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23.%、21.3%和20.3%。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要在巩固并深度开发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发新兴出口市场,以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非洲、南美和中东为重点目标市场,建立广东商品分拨中心。

  2.效利用各项开拓国际市场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开拓国际营销网络。要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展会,支持企业通过与国际品牌的合作、资本运作、与国际营销网络渠道进行联盟与合作等方式,提高国际营销能力;引导上下游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之间加强协作和配合,共同构建更加稳固的国际营销体系。

  3.励我省有实力的企业多种形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包括建立生产基地、合作开发能源资源、承揽大型工程,获取境外品牌、营销渠道和技术、人才等资源,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东南亚、非洲和南美等地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和经贸合作区,尤其是充分发挥我省电信、建筑类企业综合实力雄厚的优势,扩大承包境外工程业务,带动成套设备、技术和劳动出口。

  (三)扩大一般贸易出口,稳步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1.顺势而上,抓住国家去年以来六次上调出口退税率的机遇,鼓励外经贸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扩大一般贸易出口。

  2.好省政府促进外贸发展的9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一批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民营企业典型和开拓新兴市场,扩大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我省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和特色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3.好国家和省开拓国际市场资金,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国际知名展会,认真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东博会、中博会等国内大型展会,推动企业抢抓订单。帮助企业运用好信用保险工具,降低企业开拓新兴市场风险。认真落实省政府“抢抓订单”会议精神,不断完善“广东易发网”的“政府送温暖”、“企业抱团取暖”、市场拓展服务和快速反应等功能,多形式、多渠道组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4.强与香港贸发局、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香港、澳门在全球建立的市场信息网络,宣传推广我省的企业和产品,提高国际知名度,抢占市场。

  (四)提高经济自主度,积极引导进口为出口服务

  广东省的顺差是国际分工、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结果,是其他国家企业生产制造基地向广东转移、生产制造环节向广东转移的结果。广东省多年形成的政策导向应适时进行调整,推动从以出口导向为主的贸易政策向贸易平衡政策转型。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进口在提高经济自主增长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省各类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机床等中间产品进口主导作用增强,重要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进口快速增长。首先,加强进口平台和机制建设,支持我省紧缺的能源、资源及重要原材料进口和先进技术设备进口,以及对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目録内产品以多种方式给予支持,促进外经贸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其次,加强服务,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进口展会,重点鼓励企业通过直接进口、联合开发等形式,扩大进口东盟的能源、资源、原材料、农产品等。第三,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贸易,组织好广东省急需的资源、能源、重要原材料、重要工业品、重要农产品等进口。利用技改和研发资金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完善进口机电产品的国际招标管理,促进广东省技术进步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提高广东省的产业素质和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充分发挥进口对提高经济内在素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节能、降耗和环保技术及装备,加强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技术升级改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出口方式

  要改变我省贸易量大、利润小、价值少的状况,应加大服务贸易的比重。推动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注重提高服务贸易比重转型。要充分发挥香港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金融业服务中心地位,建立以广州、深圳为中心,辐射珠三角的服务贸易发展基地,发展与广东省制造业配套的金融、保险、法律、会计、会展、管理谘询、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开拓信息网络服务、视听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与专利服务、软件设计、信息服务外包、技术转让等新兴领域。

  同时,引导和鼓励多方力量广泛参与服务业的发展,为大力发展服务出口做好前期准备。要逐步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通过鼓励中介服务机构与外商合资合作、联合经营,引入国外先进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国内服务业上水平,并推动我省有条件、资质好的中介机构迅速走向国际化经营,发展服务贸易。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我省服务贸易出口业务的拓展。政府有必要尽快与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原则靠拢,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的法律规章,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还要探索完善服务贸易统计系统的路子,以便利用相关统计资料,跟踪、分析、引导、扶持服务出口。政府还可定期举办各类研讨会、报告会,向企业介绍国外服务市场的情况,帮助企业寻找商业信息,幷且采取适当的政策倾斜,通过政策优惠,鼓励服务出口的迅速发展。

  发展服务贸易要继续优化投资软环境,提高环境的综合竞争力。一是不断完善“大通关”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新模式、以及陆路口岸电子自动核放系统,加强口岸综合管理,提高通关的整体效率。二是千方百计降低外商投资的地价、电价、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收费等成本。三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工程,以信息化促进外经贸管理现代化。

  (六)积极扶持出口型中小企业,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导致外需下降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广东省中小企业利润被进一步压缩,针对目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一些支持中小企业转型的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应加快出台。通过实施财政、税收和融资方面的倾斜政策,鼓励外向型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应尽快建立促进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金融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信用担保作用,对中小企业出口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帮助中小企业规避出口风险。建立中小外贸企业金融支持体系。鼓励外贸信用担保公司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公司,逐年注入资金,提高担保能力;鼓励发展股份制担保公司,为各类出口企业提供担保服务,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执笔:冯邦彦(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暨南大学教授)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专题调研组(本文系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专题之四)
  2009年8月10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