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六、丁 颖

  1他是高州农民的儿子

  丁颖,公元1888年12月22日出生于高州谢鸡硕塘村一户普通农家,小时候在家放过牛,干过农活,他是农民的儿子。

  公元1895——1905年,丁颖在家乡的私塾读书,1906年考入县城的高郡中学堂(后改称广东高州中学),进县城读书,1910年他考上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进省城读书,1912年考取公费留学,先后三次东渡日本留学,1924年回国,先后在广东农专、中山大学、华南农学院任教授,他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农学界一致公认为中国现代农业科学的奠基人。

  在丁颖的家乡建设了一座谢鸡丁颖纪念馆。这个纪念馆位于高州市谢鸡镇的六位岭上,建于1998年纪念丁颖诞辰110周年之际。

  纪念馆为八角三层亭式建筑,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馆前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座丁颖全身雕像。

  图4-2 谢鸡丁颖纪念馆(来源:张均绍《高州胜迹》)

  (图略)

  纪念馆首层为陈列室,布置有三大橱窗,内有三大系列陈列:一是陈列中国水稻之父——丁颖生平简介以及他生前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照片;二是陈列介绍谢鸡镇农业生产、教育设施以及工业企业、工商贸易、文化广播等发展情况的图片;三是陈列中央、省、市等各级领道视察谢鸡生态农业及丁颖纪念馆的照片。

  纪念馆中层为接待室和观众休息室,上层为敝开式结构的观景台。在观景台上,可从四面八方观赏到谢鸡镇3450多亩立体生态农业景观。从山顶到山脚立体生态农业顺序是;山顶种植水土保持林,山腰种植荔枝、龙眼果树林,山下种植香蕉林,山脚集雨渠下挖鱼塘,塘面养群鸭,塘中养大鱼。好一派林茂果香,鱼跃鸭唱的緑色生态农业景象。

  高州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以丁颖农业理论为指道,探索緑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和完善三个农业生产系列:一是以名优品种当家,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水果生产系列;二是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鱼、禽、果、畜综合生产系列;三是以改革耕作制度形成的“稻稻菜”生产系列。在高州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緑色生态农业的景观:塘下一池鱼,塘头一栏猪,塘面一群鸭,塘边一园果。

  2他被农民称为“谷种佬”

  丁颖有一个很“土气”的别号,叫“谷种佬”。他长期在广东各地搞稻作试验场,推广水稻良种。推广他培育的水稻良种,他用了好几种方法:一是让他的学生把良种带回自己的家乡试种;二是与农户订合同,种他的良种,不管收成多少,都付给农户比往年多的稻谷;三是农民可以用普通稻谷到试验场换他的良种,每担只象征性多收一斤稻谷。农民种植丁颖的良种,占了便宜,又增产稻谷,农民得益,所以很崇敬他,又很亲切地叫他“谷种佬”。

  就是这个“谷种佬”,作为农业科学家,丁颖创造了许多第一:他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用印度野生稻与广东栽培稻“早银尖”杂交,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千粒穗”水稻类型;他第一个系统科学地论证了中国水稻的起源与演变,从对稻种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等理论研究,到农家品种系统选育与栽培技术等应用技术,他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使他成为中国稻作学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他还有两个第一,一个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三院合一成立华南农学院,他当了华南农学院第一任院长;另一个是195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他被国务院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3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州如今的农林上路和农林下路,据广州市地名志说,是因为在石马岗有一个“广东农林试验场”而得名。这个“广东农林试验场”实际上在那里举办农业培训班,后来改名为“广东公立农业专科学校”。1924年丁颖回国后,经学者黄枯桐的介绍,进入这所“广东农专”任教。后来这个“广东农专”改为广东大学农学院,孙中山逝世后,广东大学改名国立中山大学,丁颖成为中山大学农学院的教授。

  在广州东山“广东农专”东侧有一片田野、树林和湿地,叫“第一农场”,丁颖与青年教师谢申在这片土地上开辟出一块一亩多的试验田,进行水稻种植试验,开始了他的农学家之路。

  在这里,我要说一说这个谢申。谢申是电白县观珠镇石湾村人,1924年在广东大学农学院半工半读,协助丁颖搞试验。后来赴美留学,回国后在中山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华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任主任,是著名的土壤学家和教育家。

  在广州东山那一块试验田,整整三年,丁颖与谢申,种了六季水稻,探索水稻一生对氮磷钾三元素的吸收规律。1926年,在附近犀牛路尾的池塘里发现了一种野生水稻,开启了他研究中国水稻起源的兴趣。

  治学严谨的丁颖花了三十年的时间和精力,1927年,发表了《中国作物原始》一文,提出中国古代稻种起源问题;1929年,发表了《作物名实考》,提出探讨中国古代作物的“名”、“实”及其起源问题;1939年,写成了《澄江稻作法之考察》,系统地总结了国内水稻学界称颂的冰期育苗法和小科密植法;1942年,发表了《纯粹的科学农学观》一文,阐明农业科学与经验农法的关系,评击鄙视农民、轻视农民经验的思想;通过遍览古籍,从植物学、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等多学科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三十年磨一剑,终于在1957年,发表了《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论证了华南是中国水稻发源地,也是世界水稻发源地之一,并对其演变、分类作了十分细致的阐释,在国际农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1961年,他主编的《中国水稻栽培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他组织一批水稻科学工作者经过三年努力撰写而成,全书七十七万字,是当时我国水稻栽培理论与实践的最完备的总结,是一部划时代的农学巨著。他毕生的学术论著和主编的书籍共170多篇(本)。

  在广州东山那块试验田,丁颖把他发现的野生稻命名为“犀牛尾”,并把它与栽培水稻杂交,成功地把野生稻扺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经过八年的反复筛选,培育出“中山一号”水稻良种。以后,在石牌以及广东各地办稻作试验场,丁颖带领助手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动用了自己的家产,十几年时间,培育出“田基度7号”、“黑督4号”、“包胎矮”、“包选二”、“白谷糯”等60多个水稻优良品种,在两广、福建、海南等地推广种植。

  丁颖作为国际著名农学家、水稻专家和农业教育家,1955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现今的院士。按他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换成今日,我认为他应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双料”院士。1958年,丁颖访问苏联,荣获全苏列宁科学院通讯院士;同年,访问民主德国,荣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防问捷克斯洛伐克,荣获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名誉院士。他是中、苏、德、捷四国院士。

  4他一生与农民在一起

  丁颖从立志从事农学、研究水稻那天起,就注定他一生与农民在一起。

  作为农民儿子的丁颖,深知学农务农的艰苦,但他怀着为农民吃饱尽力,“使吃不尽苦头的中国农民开始与现代科学发生关系”的崇高民生理念,不避讥讽,不嫌冷门,过洋去日本学种水稻。

  在中山大学农学院当教授,丁颖不像许多教师那样掖本洋教材上台照本宣科,而是没日没夜地翻阅古农书,课余到田间考察作物生长,到农村访问老农,从中搜集积累资料,编写实用的教材,亲自讲授《农业概论》、《气象学》、《水稻栽培学》、《热带作物学》等课程。他不满足于执教鞭、搞小实验的学院派生涯,除了在东山农林路、石牌建起校内试验场外,先后在高州、茂名、东莞、梅县、惠东、韶关等地开办稻作试验场,多地点大面积进行水稻栽培、水稻育种和推广良种试验。他的学术研究、科学实验,都有很坚实的基础。

  1927年,丁颖费尽口舌才拿到政府的260元开办费,自己变卖祖产作经费补充,在茂名公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试验场,以育种为主,同时开展灌溉、施肥、气象、稻作分类等研究。说是试验场,其实是两间租来的泥房和60多亩长年乾旱的望天田,还有丁颖带着两名技术员和七个农民工。在试验场里,丁颖既是主任,又是技术员,也是场工。无论居住、伙食、衣着,甚至肤色,这位留洋教授都与农民工没有两样。只是每天夜里,农民工已睡入梦乡,他还在油灯下研究写作。就在这个南路稻作试验场,丁颖和他的助手先后育成40多个水稻良种。这些良种一般都具有矮秆、省肥、高产、对恶劣环境扺抗能力强的优点。

  1939年,在云南澄江,丁颖常带学生到彝寨去访问彝民,把自民带来的优良稻种分发给彝民种植,还进行田野调查,访问当地老农,搜集野生稻,并开展温泉水抗寒育秧和緑肥肥效测定试验。

  1963年,已75岁高龄的丁颖,“奉命”到江苏无锡华东疗养院疗养三个月,住不到一个月,他硬要提前出院,去考察了苏南几个县,一路走一路巡视稻田,还跑去考察全国劳模陈永康的水稻高产试验,与陈永康切磋稻作学问。同年,亲自带队考察西北稻作区,从河北到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地,不辞劳苦,看稻田,访农民,并提出了培育耐碱耐旱水稻品种,实行稻麦轮作,利用浑浊河水沉积肥泥沙,改造盐碱地等惠农良策。

  1964年,在丁颖生命最后的一年,五月,他再次赴陕西、宁夏考察了两个多月的水、旱稻生产。八月,去山东调查滨湖地区水、土、气、肥等农田基本情况,最后他病倒在山东。十月十四日,丁颖走完了他76年的“学农、爱农、务农”的人生。

  被华农师生称为“丁师傅”的丁颖,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财富,那就是“真诚的劳动者”的光辉足迹,“真诚的科学工作者”的大师风范,“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