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三、未来的文化

  (一)可持续发展

  1.何谓可持续发展?

  何谓可持续发展?目前,国际上各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解释不一,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作的界定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我们共同的未来》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引用。

  这个定义是至今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完整、最准确的定义。这个定义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和涵义,其要点可归纳如下:(1)发展是必要的,否则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2)自然环境必须保护,否则就会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3)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4)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质量,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5)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入21世纪的头号大问题,是人类走向未来美好生活的正确选择。

  2.可持续发展是怎样提出来的?

  可持续发展是怎样提出来的?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工业生产增加了50倍以上,矿物能源使用量也增加了30倍。发展中国家也在寻求快速发展经济的道路,出现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增长的典型。在这种全球范围内以追求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的国际竞争压力下,经济增长确实取得足以令人自豪的成就。但这种经济增长却是以各种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巨量消耗为代价的,并引发了全球人口剧增,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阻碍了经济本身的发展,还威胁到人类未来长远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面对这些问题,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开始对产业革命以来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反思和批评,试图寻找一种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的新的发展方式,确立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其中包括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的《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美国舟尼斯·麦多斯等人的《增长的极限》,英国生态经济学家哥尔德·史密斯等人的《生存的蓝图》,德国经济学家梅萨罗维克与佩兹特尔的《人类在转折关头》,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批评;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美国经济学家沃德和微生物学家杜博斯的《只有一个地球》,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和国务院的《公元2000年的地球》,美国杰里米·里夫金和特德·霍华德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美国农业科学家布朗的《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对生态危机发出了警告;从西方工业化国家兴起的群众性“緑色运动”龢民间的环保主义社会思潮席卷全球,人们期盼和催生新的发展理论和战略。

  专家的意见,民间的环保思潮,以及现实问题的严峻性,引起了联合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把它提到政府的官方层面上来。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受这次会议秘书长的委托,沃德和杜博斯写成的并由58个国家152位专家讨论过初稿的一本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提交给会议。这次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1983年联合国第38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成立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集中了世界各地最优秀的环境与发展方面的著名专家,用了900天时间,到各地考察,写成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辩论通过了这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由“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努力”三篇组成,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989年5月第13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应用上的分歧,通过了一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表明“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而且絶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这个声明对可持续发展的界定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1989年9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全球环境问题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会议决定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78个联合国成员国派出瞭高级政府代表团参加会议,其中有102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大会。这次大会通过和签署了有关环境与发展的五个重要国际文件,即《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其中份量最重的是《21世纪议程》。在这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立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作为落实和执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达成的各项协议的常设机构。从此,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理论和全球性战略被确定下来。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作为20世纪末到进入21世纪后在环境与发展领域采取行动及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框架文件,被看作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纲领。全文长达600页,由40章和110多个“项目方案领域”构成,包容了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絶大部分问题。主要篇章有:为加速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克服贫困;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人口;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的人类居住区;在决策中把环境与发展结合起来;保护大气层;土地资源管理的统筹措施;克服对森林的破坏;克服沙漠化及旱灾;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及农村的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技术的环境无害的管理;保护海域、大洋、沿海地区及合理开发其生物资源;保护淡水资源及水质;对有毒化学品的环境无害的管理;对危险废物废料的环境无害的管理;对固体废弃物及污水有关的环境无害的管理;对放射性废料的安全而无害于环境的管理;加强各主要社会群体的作用;资金与资金机制;技术转让;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培训以及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3.可持续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大国、资源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和领道人十分重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当国际社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后,得到中国政府的积极回应。中国政府总理李鹏率领代表团参加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随后,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官方文件,在2010年远景规划中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并列为指道未来发展的两大战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所主张的发展的持续性、发展中的社会公平、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在贫困地区实现优先增长等,从根本上说是完全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长远利益的,当然也完全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的。因此可以说,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自觉的,也是必然的。

  (1)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未来,是一条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单独解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只能在全人类的意义上得到解决。中国对此也是有权利和义务。

  (2)中国的教训是深刻的

  从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资源的结构、资源的可利用率来看,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当紧缺的国家。我们长期来追求高速度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龢利用缺乏正确的有效的引道、管理和监控,对环境改善和污染治理缺乏有力的工作,以致中国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就遭到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中国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是沉重的,教训是深刻的。

  (3)中国必须走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是较晚加入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中国在它的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遇到了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增长机会。中国不应当再沿用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应当独辟蹊径,走人口、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的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

  4.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同时,通过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重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推动和建立新的社会文明。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计划生育政策,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土地保护政策,改善环境、治理污染的环境保护政策这几项基本国策。同时,要认真贯彻、执行以下的对策。

  (1)研究和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全新模式,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质上是改变传统的索取自然、损害环境的片面发展,要求经济在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持久、有序、稳定和协调地发展。评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是否可持续发展,既要看其经济数量的增长,又要看其资源、环境的损害程度,还要看其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损害对比的盈亏关系。因此,研究和确定一个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生活保障指标、人口控制指标、资源约束指标和环境维护指标等6类指标。在这个指标体系中,设置单位产值资源损害率、单位产值环境损害率、人口先天残疾率等三个新指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单位产值资源损害率是指在单位产值中资源损害值所占的比重。资源损害值不是占用和损失资源实物的价值,而是指因占用和损失资源所造成的损害的价值。

  单位产值环境损害率是指在单位产值中环境损害值所占的比重。环境损害值不是指治理环境所付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价值,而是指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的价值。占用和损失资源所造成的损害的价值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的价值如何估算,以及如何纳入国民经济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人口先天残疾率是指出生就残疾和弱智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它能反映人口生产的质量,折射反映人口的生活质量。

  (2)搞好国土的总体规划

  中国要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合理开发利用和认真治理保护好国土。为此,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依据,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社会观、经济观和文化观,重新搞好国土的总体规划。

  现在涉及到国土的规划很多,如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以及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等等行业规划。把这些规划弄到一块,都可发现它们对抗有余,协调不足,而且大多数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新一轮的规划,最重要是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依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问题,以确保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3)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

  中国对自然资源的管理长期以来名以中央各专业部为主,实为各级地方政府管理权大,形成自然资源勘察、开发、利用、保护方面的各自为政的局面。资源的整体性和管理的分散性,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浪费、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

  要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要进行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并逐步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变自然资源的价值观,树立资源有价的观念,全面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管理法规,建立资源管理的协调机构,形成有权、有力、有效的资源监督机制;制定特别政策,鼓励研究和开发资源利用技术、大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强调资源的社会公共性,应防止个人过份额占用土地和其它各种自然资源。

  (4)建立低消耗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中国人均土地资源和人均各种自然资源都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应当建立一个低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增强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

  农业要建立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节地、节水、再生能源、良种推广、采用有机肥料、提高单产为内容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工业要建立以节能源、节材料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和资源消耗强度小的产业结构。消费领域要建立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反对超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

  (5)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动员公众广泛参加环境管理和建设。

  首先要让人们瞭解污染危害的真实情况,增加环境问题的透明度,使大家感受到每个人都与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息息相关,通过公众的压力迫使污染者注意保护环境。这是提高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最好办法。例如公布各工厂使用、排放和产品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及其危害,定时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成果等等。其次要通过各种渠道协助环境保护呼声的顺利反映,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来敦促改善环境的行动。

  (二)天地人和谐

  1.已经把地球搞得“天翻地覆”

  人住在地球上,人与地球长期共处。但在处理人地关系上,却经历了从“天命论”、“依附论”,到“改造论”、“人定胜天论”,再到今天的“协调论”、“和谐论”。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机械化推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显示出人类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巨大力量,最后到了“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人的欲望和追求发动起来,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机械代替了人工劳动,人口大规模增长产生巨大压力,于是大规模索取自然界,有矿就采,有树就砍,有地就锄,见水就拦,见河筑坝,辟山造田,围海造地,愚公移山,哪咤闹海,再加上人类社会中的压迫与反压迫,侵掠与反侵掠,战争与反战争,也一股脑迁怒于地球,把地球搞得个“天翻地覆”。

  早就有科学家呼吁“科学技术发展要放慢些”,也早就有人警告“科学技术的进步,功劳一半,罪过也一半”,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球,对自然界,依然是破坏,修复,再破坏,再修复,在破坏、修复中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恩格斯早就深刻地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在中国,人们也曾经甚至现在也还在陶醉于“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胜利。但是,自然给以中国的报复和惩罚已经够受了。请看以下事例。

  黄土高原地跨甘、陕、宁、晋、豫五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它是世界上四大文化发源地之一,与埃及、巴比伦、印度恒河并美。2000多年前的黄土高原曾经是一个植被茂密、生机盎然的緑土地,覆盖着森林和草原。如今的黄土高原却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频繁发生的多灾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惨景?不易说清楚,但是由于古人和今人不断地过量“伐檀”,致使这片沃土变成千沟万壑、土壤裸露,肯定是重要的原因。

  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过去河水滔滔,哺育着中华民族的祖先,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现在全流域居住着1亿多人口。如今黄河成为“地上悬河”,多雨季节,水灾的威胁从未间断过;少雨季节,又多次断流,每年断流时间竟长达3个月之久。

  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有统计数据对比的144个国家中,居第110位,人均土地面积0.77公顷,仅为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但是,长期来森林地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丘陵地区开荒造田,草原地区超载过牧、毁草开荒,致使全国土地受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据中央新闻媒体报导,全国荒漠化面积已达2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

  由于淤积和围垦,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天然水面减少了约12000平方公里。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湖泊只剩下326个,面积仅有23.67万公顷;其中江汉平原上面积大于50公顷的湖泊,20世纪80年代比50年代,数量减少4936%,面积减少4367%。鄱阳湖面积减少36%,约18万公顷,洞庭湖湖面被围去17万公顷,太湖1969—1974年五年间被围去约1万公顷。天然河湖的面积大量减少,不仅缩小了水生物种的环境,堵塞了鱼类的回游通道,还带来了洪水调节能力下降,遗害无穷。1998年长江大洪水,流域内降水量并不是历史上最大,却产生了历史最高的洪水位,河湖天然水面的缩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长江会不会变成第二条黄河,实在令国人担忧。

  新世纪头一年的四五月间,北京地区连续遭受了8次大规模风沙尘的袭击。令人始料不到的是,其源头竟然都是来自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额济纳距北京1300多公里,在历史上是有名的緑洲。就是1992年,额济纳緑洲上还有莫农湖、居延海成片的碧波荡漾的湖水,飞禽嬉水,芦苇比骆驼还高。仅仅过了8年,这种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取代它的是湖泊乾涸、河水断流和风起沙扬,汪洋的碧水变成了茫茫沙丘。是什么令额济纳如此骤变呢?据调查,额济纳緑洲主要靠黑河水,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河水流入额济纳旗的平均流量已减少一半,而且断流期越来越长。道致居延海乾涸的直接原因,就是额济纳河水断流。黑河来水为什么减少,额济纳河为什么断流?虽说,直接看到的原因是上游修筑水库、拦河坝把河水截住了,但归根到底是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产水量减少了。

  2008年,春天的南方大雪灾,夏天的汶川大地震,属于多少年一遇,没有人说得清,反正是史无前例的。雪灾和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扰乱和调整了经济的运行,干扰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什么原因引起的?科学家们以及专业人士企图寻找原因,作出解释,但是又有谁能说得清呢?我觉得,还是自然的力量造成的。

  还应说下老虎因为天灾人祸而濒临絶境的事。与人类同寿,300万年前起源于中国的老虎,100年前全球尚有10万只,现今,全球仅存3200只。主要是森林砍伐和开发建设不断吞噬老虎的栖息地,以及人类对虎皮和虎骨的渴求催生猎杀老虎所造成的。在中国,原有新疆虎、东北虎、华南虎三个亚种老虎,乾涸使新疆虎最先消失;中东铁路修通,近2000只东北虎死于枪口之下;上世纪50年代南方打虎运动,十年内近3000只华南虎被捕杀。这样,一步步把野生虎推向灭絶边缘。2010年11月,在俄罗斯彼得堡举行有13个国家领道人或代表参加的国际虎保会议,中国总理温家宝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出席了这个会议,可见野生老虎处境的严峻。

  长期来盲目追求高速度,只注重开发,忽视了环保,结果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后发优势使我们跨越了历史,但也造成我们在较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就遇到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国大部分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国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有2400公里的江河鱼虾絶迹,有5300公里河段因污染不能农用的河水约占233%,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全国已受工业废物明显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000万公顷,受农用化学品污染的农田面积也有1000万公顷,受污染的农田占全国农田总面积的20%。特别是城市郊区的农田,几乎都遭受城市“三废”和城市垃圾的不同程度的危害。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是这样,那么在那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又如何呢?也好不了多少,基本上也是“海无宁日,鱼不卿生”。

  其实,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很晚,也很肤浅的。近代,人们才走向海洋。在中国更是近50年来才大规模“闹海”的。刚“闹海”的时候,有个不科学的口号叫“把淡季变旺季”,不是渔汛期也大规模捕鱼;还有个愚蠢的说法,说什么“大小一齐捞上来,不能吃的可作肥料”,把渔网的眼搞得小小的,结果把鱼的大小老少一网打尽。渔法不断创新,渔具不断改进,渔船越搞越大,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变成渔业大国。可是捕捞过度,近海渔业资源面临枯竭,变成没有渔汛的海洋。现在需要靠休渔来修复生态,但一些专家表示,每年为期两个月的休渔,对恢复渔业资源的作用较为有限。

  海南省有个大洲岛,又称“燕窝岛”,岛内有燕洞,在几十米高的悬崖上,每年三四月间,金丝燕钻进燕洞,吐出胶状的唾液,粘于絶壁上,筑成巢,这就是“燕窝”。这里是中国唯一纯正的燕窝产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一年内轮番多次进洞采窝。捣窝,砸卵,杀幼燕,惊母燕,造成大洲岛金丝燕大量减少。原统计,金丝燕最大群时达200多个巢,2002年8月仅剩两只燕窝。虽然2003年起已封洞禁采,但估计,目前大洲岛的金丝燕仅有30—40只,已低于保护生物学中的50只最小可存活种群数。

  在中国,受自然的惩罚何止这些。但是,仅是这些,已经触目惊心,已经够受。

  2.要开始“杞人忧天”

  现今,航空业很发达,加上军事作业,大小飞机不停地在空中飞行,听说有些空域已到了“塞车”境地;军事作业及其他实验,不断地向空中发射各色各样、不计其数的弹和炮。已经把大气层搞得“乌烟瘴气”。

  再远一层,世界上多个国家把各种功能的人造卫星发射上天,这么多的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转,用电波或其他什么波给地球发回信息,为地球上各个利益集团服务,也制造了太空垃圾。

  有几个国家,发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在太空上搞空间站、太空实验室、太空城,已有一批太空人在太空上生活和工作。

  也是几个国家,正在奔月,探视火星。听说,月球和火星都具备人类居住的条件。所以,也许为了显示经济和科技的实力,也可能为了争夺太空上的“土地”,这几个国家正在不遗余力地“奔月探星”。

  “天”,目前无法说清楚有多高,有多大,有多宽。人类在这个“天”上搞这些玩儿,会不会破坏“天”,对地球有多大的干扰破坏,也说不清,似乎我说什么也是多余。

  但是,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这些破坏大多又是不可逆的。鉴于这个深刻的教训,我认为,还是应当现在就开始“杞人忧天”为好。

  3.天地人要和谐相处

  古人说:天地与人,谓之三才。这说明,古人已把天、地、人三者并列,不分高低大小。

  在《老子》第二十五章有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说明,古人已把天道、地道、人道统而为一,人与天地万物不是敌对关系,而是共生同处的关系。

  今天,人类似乎“征服”了地球,可以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但是,付出的代价也实在太大了,破坏了地球。

  未来如何,取决于人类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我想,我们的做法应该是,正视危机,效法古人,设计未来,天地人要和谐相处。

  天地人和谐相处,人类应当有三个实际行动:一是敬畏天地,相信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少说“人定胜天”;二是人地共生,认识人类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脱离不了自然规律的制约,少说“人类是万物之灵”;三是欲取之,先予之,认识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取补要相宜,少要“自然的恩赐”。

  (三)节能低碳生活

  1化石能源不是无限的

  能源对经济增长一直发挥着支柱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化历程无一不是依赖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消耗。

  根据国际能源署2008年的预测,2000-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增长45%,达到1701亿吨石油当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6%;预计到2030年,化石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的比重仍将为80%,而且煤碳需求是各种能源中增长最快的,石油仍是最主要的燃料。

  预计2030年石油仍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30%,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时代仍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世界石油资源是有限的。据测算,现在全球石油剩余的探明可采储量为1400亿吨,按现在产量仅可采40年。

  未来全球天然气需求量仍将保持约18%的年增长速度,2030年占能源消费的比例达22%。目前,天然气的探明储量比石油乐观得多。现在剩余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总计为180亿立方米,按现在产量可继续开采60年。按估计,世界不同地区增加的储量可使用年限延长到200年。

  煤炭在世界范围内,主要作为电力的来源及几个关键部门(如钢铁、水泥和化学工业)的动力和原料。今后20年,煤炭需求的年均增长率将为2%,其所占份额也将从2006年的26%增至2030年的29%,消费总量增长85%,仍将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

  表1-1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2006年能源消耗强度

  (表略)

  全世界的石油可继续开采40年,天然气可继续开采200年,煤炭全世界有多少储量,还能继续开采多长时间,我没找到测算数据,但无论如何,煤炭资源也是有限的。

  2碳排放引起气候变化

  (1)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过去的100年,即从1906年至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74℃。

  曾经在气候变化是否真实存在、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气候变化减缓措施的效用等方面一度存在激烈的科学争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关气候变化问题是否存在的争论在20世纪后期已基本结束,气候变化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已经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同。

  到本世纪末,即再过90年,全球地表平均增温幅度将达到11-64℃。

  (2)全球气候变化已危及生态安全

  全球变暖,冰川和极地消融,引起海平面上升。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为018-059米,给海岸带湿地和红树林带来负面影响,并使小岛国家和临海国家有国土被淹没的风险。

  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水热循环格局,加剧了飓风、骤雨、洪涝、乾旱等极端气象、气候事件的发生概率,增加了预测、预报的难度。

  气候变化也会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现有中等可信度的证据显示,如果未来全球平均增温达到15-25℃,评估的物种将有20%-30%可能面临灭絶的风险;如果升温幅度超过35℃,则有高达40-70%的物种可能灭絶。

  (3)全球气候变化是由碳排放引起的

  CO2CH4和N2O等是道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其中又以CO2的作用最为重要。

  诺贝尔化学奬获得者、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在1896年对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进行了估算,指出人类煤炭消费产生CO2,将会造成气温的轻微上升,长期累积下去就会产生显着的影响,如果CO2的浓度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上升5℃(后调整为4℃)。这一计算结果与现在的评估结果相差并不远。最近的一些评估结果显示,在CO2水平增加一倍之后,全球各地的气温将升高15-6℃。

  对气候变化原因的解释,长期存在着“自然因素说”和“人为因素说”的争论。现在,“人为因素说”的研究结论更多获得了社会公众、民间组织和政治家的认同,有关气候变化的原因的共识也逐步形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先后做过四次评估报告,在2007年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人为道致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很可能”(90%以上的可信度)是道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自工业革命以来,1751—2006年人类社会(特别是工业化国家)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已经累计排放了至少122万亿吨CO2。目前,全球大气CO2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1750年)约280毫升/立方米(PPM),增加到2007年的383毫升/立方米(PPM),远远超过了过去65万年来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范围。

  3节能低碳是根本出路

  (1)面对未来发展,只能节能减排

  现在化石能源持续增长的消耗,人类社会面临两个危机,一是能源危机,二是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化。

  节能是人类社会应对能源危机的首选战略;减排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选择。这,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一是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低能耗产业;二是降低耗能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三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四是捕获和封存生产中排放的CO2;五是减少车辆的使用和减少高能耗的建筑物。

  (2)面临两难选择,中国也要选择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经济必须以较快速度增长;中国的产业又以耗能多的低端产业为主,要调整过来也不是三几年的事,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化石能源消费的主要国家。若走低碳发展道路,需要相当的额外成本,大规模利用低碳技术,将有可能延缓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长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中国在2020年前不会承诺温室气体减排的指标,但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一方面应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应有的贡献,另方面也要考虑自己的长远发展和创造未来的竞争力。所以,面对两难选择,中国也只能选择节能减排的低碳发展道路。

  中国走低碳发展道路已成为国家共识,2007年国家发改委已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领道人已多次明确提出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

  中国走低碳发展道路,要将低碳发展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以国家利益为先,权衡经济发展与气候保护、近期与远期目标,协调好经济增长与低碳转型的关系,建立低能耗、高能效、低碳排放的生产和消费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

  (3)面对气候变化,只能走低碳道路

  走低碳发展道路,牵涉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外交等多方面的问题,政策性也很强。我个人认为,走低碳发展道路,主要是发展低碳经济、开发低碳技术和构建低碳社会三大路径。

  路径之一:发展低碳经济。

  英国最早提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含义,是以低能耗、高能效、低污染、低碳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来提高能源效率并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最终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一是建立低碳产业体系。要求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变,重化工业化向高加工度化的转变,重点发展低耗能产业。

  二是提高能效和减少能耗。要求改善能源开发、生产、输送、转换龢利用过程中的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

  三是发展低碳能源并减少碳排放。要求开发新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更“低碳”甚至“零碳”的能源体系,来补充并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能源体系,以及捕集和封存电厂排放的碳。

  四是发展吸碳经济并增加碳汇。通过控制森林焚毁,减少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通过对土地进行保护性耕作,防止土壤中碳的流失;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

  路径之二:开发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就是指那些有利于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水平,通过提高能源的效率以获得更多的能源消费,又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先进技术。

  开发低碳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领域:

  一是节能减排技术。主要是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系统,开发先进的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包括高能效低排放的工业生产工艺、废弃物循环回收利用技术、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洁净煤技术、工业节能技术、高效工业锅炉和高效率发动机等。

  二是清洁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是指“零碳”的能源,要加快开发利用风能、水力、太阳能、潮汐能、光热和生物质能的技术。

  三是碳捕获封存技术。现在燃烧化石燃料仍不可避免,除了废弃物回收利用外,要开发技术,对排放的碳进行捕获,并地质封存。

  四是低碳建筑技术。从建筑设计、建设施工到运行管理,全程开发和推广低碳技术,倡道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緑色建筑,推广先进取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热水器,蓄冷和蓄热空调,冷热电联供技术,节能节水电器,建筑智能管理系统等。

  五是低碳交通技术。加速交通技术开发,提高使用清洁能源比重,开发节能环保的新内燃机,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建设城市专用、智能、高效快速公交系统(BRT)和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系统。

  六是低碳农业技术。发展有机农业,在农村推广太阳能技术、沼气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农业剩余物综合利用技术,把农业剩余物转换为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

  路径之三:建立低碳社会

  日本倡道建立“低碳社会”,并想把日本打造成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日本倡道的“低碳社会”的具体含义,我不知道。但我想,低碳社会应当是全社会都讲低碳,都实行低碳。

  建立低碳社会,应包括以下几个域面:

  一是低碳意识。上世纪60年代以来提出环境问题,90年代又提气候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与化石能源消耗联系在一起。现在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气候问题和能源危机应当有忧患意识,全社会要建立更加可持续的价值观念。人类依赖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支撑下的所谓现代化的体面生活应尽早尽快调整,对当前人类的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和奢华消费的观念必须重大转变,做到人人、事事、处处、时时都讲低碳。

  二是低碳家居。居住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密集行为,占城镇居民生活行为能源消耗的451%;居住也是最大的碳排放密集行为,占城市居民生活行为碳排放的4382%。

  住房不要贪大,也不要闲置,住房太大和闲置都是占用和浪费资源。住房不要过度装修,也不要过密装修,住房装修过度和过密,既消费资源也不环保。使用节能家用电器,不要过多使用家用电器,节约能源并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不要过份使用空调,杜絶在空调下冬天穿衬衣、夏天穿西装。推广太阳能用于家庭照明、供热和取暖。

  三是低碳消费。过度消费会浪费资源,增加碳排放,所以应当提倡适度消费。应当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意识。提倡消费初级食品和天然緑色食品。减少食品的再加工和深加工,既能改善食品营养,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鼓励发展快餐业,提倡自助餐和分餐制,反对餐桌上的讲排场、讲面子和铺张浪费,不管是公费还是自费。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过快和未旧就扔,既浪费资源,又制造垃圾,理应改变。不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用品浪费资源,也不低碳。

  四是緑色出行。出行不开或少开发动机,节能减排效果很显着。如果距离不很远,出行应当步行;在市区内出行,提倡骑自行车;在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禁止摩托车,控制私人小汽车。

  现今,人们以拥有小汽车为体面。其实,小汽车出行是和道路同时消费的,是一种过度消费。在大城市里还要支付拥挤成本,不仅浪费汽油和时间,还污染空气。小汽车出行,过份占用道路和尾气污染,把这种“外部性”成本推给社会,并不是什么荣耀的事。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