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平远县仁居地区客家人宗教信仰问题调查报告

  概况

  仁居地区位于广东省平远县北部,由一个镇(仁居镇)和两个乡(差干乡和黄畲乡)组成,共281平方公里,约占全县1381平方公里面积的204%。本地区西接平远县八尺镇和江西省寻邬县,南邻平远县东石镇、八尺镇、河头乡、上举乡,东与福建省武平县相接,北与江西省寻邬县和福建省武平县为邻,区域文化商业中心是仁居墟,位于东经115°54′,北纬24°25′。本地区属于山区,为武夷山脉南端延伸,地势较平远县其他乡镇为高,海拔高度从200米至1530米不等,西北部与江西省寻邬县交界处的项山嶒,海拔1530米,是平远县第一高峰,梅州市第二高峰,在清嘉庆平远县志中,此山曾被描写为“叠彩绚翠浮青,即风日清朗时,白云缭绕其上”景色蔚为壮观。以此峰为主,本区山脉分为两支走向:一支从项山向东折南,较高的山峰有鸡笼嶂(海拔804米)、五指山、尖山、风山等,另一支从项山向西南方向延伸。本区最大的河流是差干河,它是韩江的二级支流,发源于黄畲乡牛古岽,自西向东流经黄畲、仁居和差干,境内主流近30公里,而且自仁居以下为岩石河床,两岸大部分为露天岩石,地面植被保持较好,故流量比较大。此外,境内水系中还有木溪河、畲溪等数十条支流。全区属高山气候区,气温较低,常年雨水多,云雾多,春暖迟,秋凉早,冬季经常发生霜冻,有短时雨雪。本区东部海拔220-1530米,半阴坡地的山排、狭谷下的山坑和沿河两岸的冲积地带成为本区主要的耕作区,无霜期为273天,年均降雨量1593毫米,寒露风一般在九月中旬开始出现,比平远县南部平原地区早7-12天,11月5日左右即为初霜日;春暖则要到3月27日左右才能稳定通过12℃。本区西部属于低山地带,海拔高度在200-800米之间,其内的山谷盆地主要的水稻耕作区。年均温度19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6134℃的无霜期270天,年均降雨量1500-1600毫米。本地区地处中亚热带南部,地带性土壤为红壤,但又有土壤的非地带性垂直分布,海拔800米以上的山体均分布有黄壤,此外,区内还有酸性紫色土等隐域性土壤的分布,仁居地区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甘薯、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荳、花生、烤烟、木薯、西瓜等。因地处山地,林业也成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产品有木材、茶叶、油桐、油茶、香菇、黑木耳等,并出产柑桔、香蕉、沙田柚、李、梅、柿等水果。本区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主要矿种有稀土、石英、珍珠岩、花岗岩等。区内还有大量的生物资源,其中植物有林木、竹、花卉、药材、菌类、草、蕨等七类共一百多种,尤以三尖杉、红豆杉、深山含笑为珍稀;动物种类有豹、虎、豺狼、山鹿、山羊、黄麂、水獭、穿山甲、刺猬、果狸、山猪、板龟、蛇等。(虎、豹今絶迹)

  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90年7月1日0时,全区共有31197人,其中男性15665人,女性15577人,除极少量在本地工作的少数民族以外,居民为汉族、客家人。三乡镇和全县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如下:

  (表略)

  至1990年底,全区共有6343户,30937人。其中,仁居镇有149平方公里,人口17190人,共有3628户,其中农业户3315户,15847人;非农业户313户,1343人,全镇共有12个管理区,一个街道办事处。12个管理区的名称是:仁居、井下、五福、畲溪、城南、飞龙、砦头、木溪、邹坊、社南、六吉。全镇有耕地15156.5亩。差干乡有93平方公里,人口为7715人,共1510户。有耕地6541亩,其中水旱田面积5746亩;拥有山地121282亩,另有鱼塘164亩。全乡共有8个管理区:新岭、湖洋、三达、差干、文丰、文西、加丰、湍溪。黄畲乡有38平方公里,1250户6032人,其中男3129人,女2903人。有耕地5748亩,其中水旱田5145亩,旱地603亩,拥有山地58917亩。全乡有四个管理区;古丁、风仪、黄畲、上远。

  本区行政隶属的沿革和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年)前,本地区属于程乡县,称为豪居。其中,豪居都林子营(今仁居墟)从1561年平远建县至1952年的391年间,均为平远县治所在地(详见后)。此地距广州481公里,梅州80公里,至今天的县城大柘38公里。

  据清嘉庆年间平远县知县卢兆鳌主修的平远县志记载,此地开县之初,“人物稀少,林莽丛杂,时多瘴雾”。随着人口的增殖和开垦的增加,“山谷开辟,……人视为乐土矣”,成为一个产粮区。至今当地还有“粜不尽的黄畲谷,吃不尽的古登肉”的俗语。在1949年之前,本地区处于封建土地制度下,农民遭受压迫剥削,耕作制度落后,生产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下。解放前的1946年,本地区反而成为缺粮地区,同时手工业、加工业的发展也极为缓慢。1949年以后,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虽然四十多年来经历了数次坎坷,但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仍然获得了很大的进步。1990年,仁居镇工农业总产值(以1980年不变价计)达7691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4671万元,企业产值22242万元,乡镇总收入(现行价)为8737万元,全镇人均收入1990年达到629万元;差干乡1990年获纯利1606万元,仅企业收入便达4898万元,全乡人均收入达675万元,黄畲乡1990年全乡农村总收入达628万元,人均535元。自三中全会以来,仁居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持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1990年差干乡粮食总产达3519吨,人均412公斤;仁居镇粮食总产达7472吨;黄畲乡达3026吨。在这同时,三乡镇充分发挥了山区优势,发展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作物生产、林果种植和乡镇工业,水利资源是本地区藴藏丰富的一大资源,三乡镇利用本地优势建立了中小水电站和水轮泵站,至1982年,全地区的电力都并入县电网,基本达到了电力资源的自给有余。目前全区每一个管理区均通了公路,与外界的客货动联系也日益紧密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区的教育、文化卫生、福利事业以及邮电通讯均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仁居地区人民正在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副业门路,搞好粮食生产,为生活水平早日达到小康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仁居地区的归属变迁

  1.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前,属于程乡县。

  2.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建县。仁居原名豪居都林子营,此时成为平远县县治所在地;后豪居都改名为义田都。

  3.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朝接管政权后,在全县设两个乡四个都十五个堡(其中义田都统豪居、差干、邹坊、黄畲、九乡、河头六个堡)。

  4.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撤丰顺乡、怀仁乡及义化、长田、义田、石正四个都。在全县设十五个乡:热水、小柘、东石、坝头、下畲、大柘、超竹、石正、大信、九乡、河头、黄畲、邹坊、差干、豪居。

  5.进入民国后,维持了15乡的原状,但在其上多了一个区的建制。1915年(民国四年)为六区,1917年(民国六年)为三区。

  6.1921年(民国十年)将邹坊和黄畲合并为邹黄乡,与差干、仁居、九乡一起隶属于第一区。

  7.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全县调整为六区,邹坊、黄畲又分为两个乡。仁居(八个自治乡)、差干(11个自治乡)、邹坊(4个自治乡)为第一区,黄畲(3个自治乡)和八尺(9个自治乡)为第二区。

  8.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全县改为三区13个乡,邹坊、黄畲又合并,其中第一区辖仁居、邹黄、差干、八尺。

  9.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撤销区一级机构,设13个乡,至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未再作调整变动。

  10.1949年5月22日平远第一次解放,6月21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将全县划为7个区56个行政村,3个市(圩),未设乡一级机构。仁居和差干属第一区,邹黄与邻近的八尺属第二区。同年9月仁居地区重获解放后,区辖作了调整,其中,仁居、邹黄的八个行政村、一个市(仁居)属第一区,差干的四个行政村属第七区。

  11.1950年3月,调整行政区划,全县设4个区、13个乡、2个镇。其中第一区为邹黄、仁居、差干。5月将第一区改为附城区,8月又恢复第一区原名。

  12.1953年全县实行小乡制,原平远设4个区、71个乡、1镇、1个矿区乡。第五区(原平远第一区,蕉平合县后顺序排列为第五区)16个乡:附城、城东、五福、麻楼、畲溪、八社、湍溪、举丰、善吉、新洋、南龙、长龙、风吉、邹坊、南吉、木溪。同年7月区和部分乡的名称作了更改。改后乡的名称如下:第五区16个乡:仁居、井下、五福、麻楼、畲溪、八社、湍溪、下举、差干、湖洋、城南、黄畲、古丁、邹坊、社南、木溪。1954年3月,蕉岭平远恢复原来两县建制,平远县城迁设大柘镇第五区改为第一区。

  13.1956年3月,实行联乡制,全县分为四个区,二十个联乡,一个镇,其中仁居为古丁、邹坊、湍溪、差干、仁居。同年12月撤消区一级机构,71个小乡并为13个大乡,本地区为仁居乡、差干乡、邹黄乡,并将原八尺区上远乡的上远村划归仁居乡,将原东石区香花畲划归仁居乡。

  14.1958年8月,全县成立4个人民公社和一个镇,仁居其中之一。同年12月31日,兴宁、平远合县,次年3月,原平远调整为5个公社。

  15.1960年,邹坊、黄畲、差干从仁居公社分出各自成立公社。1961年1月平远复县,设四个公社:仁居、差干、邹坊、黄畲。

  16.1962年,黄畲和邹坊又与仁居并为仁居公社。

  17.1975年,差干分出一部分大队设上举公社。

  18.1978年2月,仁居分出黄畲公社。

  19.1983年11月,恢复区乡制,全县设14个区,95个乡,1个镇。其中仁居区辖10个乡:仁居、井下、五福、畲溪、麻楼、城南、砦头、木溪、邹坊、六吉;黄畲区辖4个乡:上远、黄畲、凤仪、古丁。

  20.1986年11月15日,区和小乡建制被撤消,仁居为镇,辖12个管理区,差干、黄畲为乡,各辖7和4个管理区。

  宗教信仰

  仁居地区的居民,絶大多数属于客家人,其祖先来自中原黄河流域。在长期的生存活动和迁移过程中,仁居地区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宗教成分,它融原始宗教、佛教、道教于一身,同时兼有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的特点。其中尤以原始宗教中的神灵崇拜和佛教思想影响至大。近代以来,客家地区有外籍人士来传教,因此,本地也曾经出现基督教的成分。

  一、原始宗教信仰残余

  在仁居地区,原始宗教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物的崇拜及为自然物附以神灵方面。在仁居地区,神灵主要有下面几种:

  公王:是当地最大的神,一般用牌位或石头代表。有的立于露天,有的为其建立小屋。现在居民仍对公王崇拜甚笃。对公王的祭祀,一年进行一次,一般是在春节时进行。但有的自然村,按户数多少编成十二组,按十二个月轮值,每月有一组农户需担“三牲”祭拜公王,如黄畲乡古丁管理区的珠坑塘村就是这样做的。

  差干乡的公王有好几种,有所谓“牛神公王”“射猪公王”……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上坊的“护国公王”,建有公王宫,每次扛先师都以“护国公王”为前导。公王宫刻有对联:“护生英灵施公德 国民崇颂报王恩”特别突出“护国公王”四个字。

  据传以前曾扶过乩(即降字),降得那公王是广西人,名龙兆平,孝子。

  其他公王不胜枚举。

  伯公:主管一个小区域或一段路的神灵,可以是石头,也可以是树木,如保护田地的一棵树,便称为“田伯公”,它所辖的地界比公王要小得多,但却经常受到祭祀。

  土地神:供于家中正堂屋角,在其牌位两边有对联“土能生白玉,地可产黄金”横批是:“地灵人杰”。因为是家神,所以土地神几乎每天都有受到香火祭供。一般中等人家也要初一、十五供奉点火。

  “南无阿弥陀佛”石碑:“南无阿弥陀佛”原本是佛教中的语言,但在当地都有不同的含义,当一个地点出现不正常的死亡事件,如车祸等时,为了避祸,求上天保佑,要在出事地点附近和岩石上凿上“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字,也有的立一石碑。这种神灵只是起辟邪作用,一般无人上香。

  七仙爷:也是一种地区性的神灵,位于黄畲的古丁管理区内。它是由方圆数十里的七座山顶上的岩石组成。相传是七位仙人。七仙中,最大的一个位于牛牯岽山顶。现在每年春节,这里热闹非凡,虽然七仙爷的小庙在山顶上,从山脚爬上需要一个多小时,但四周的居民仍然挑肉担酒,上山祭祀。

  二、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客家地区,对祖先的认同关系到自己所属的宗族,因此极为讲究祖先崇拜,每一姓均有自己的祖词,内供祖先牌位,经常香火不断,以祈求祖先能给以平安的庇佑。

  (一)差干谢氏宗祠情况及六修颁谱过程

  差干谢氏开基始祖“乐粤公”系于明太祖洪武十六年携妻卓氏及少子“观受”自福建省上杭县之湖洋堡迁来差干,承垦田山,开基立业,观受公有严、钟、叶、赖四妣、生七子:日新、永新、任新、廷新、仁新、明新、景新。其后代分布如下:

  长房日新公裔——全部迁居江西省寻邬县吉潭乡筱田村。

  二房永新公裔——住差干乡上坊村、湍溪村光祖岌。

  三房任新公裔——住差干乡湖洋新岭、杉坑、鹧鸪隆、圭竹坝、杞溪阁、罗车、神背、茶杯窠、湍溪村、鹿予坑,以及上举乡下举村,上举乡的苏坑村、老好村,仁居乡的五福村等地。

  四房廷新公裔——全部迁居江西省于都县。

  五房仁新公裔——住差乡长步、横隆、竹岭,有一大部分迁居江西省兴国县。

  六房明新公裔——住上举乡下举村、乳子石、差乡干大塘畲以及泗水乡文贵村,有一部分迁往广西、浙江。

  七房景新公裔——迁居江西寻邬县项山乡的大中、打子石,一部分迁往江西省会昌县周田乡中桂村和洞头乡河头村。

  迁移外地的很多难以枚举,就经登族谱迁移録的就有三、四百户。迁往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及本省各县,人数多少,无从稽考。

  1.差干谢氏宗祠情况

  差干谢氏宗祠建于到差干后的第十世,约在明末清初,祠址在上坊村,堪舆命名“弓形”又名“侧睡人形”,1950年前,祠产田租百余石,雇一人常年驻祠管理,祠门口有一亩多田,田租归管理人员为生活费。清末民初曾修整一次,解放后祠堂左右两直横屋分于私人居住,祠堂本身上下厅被用作牛猪舍,污秽狼籍,似将倒塌,1989年由上坊耆宿倡议重修,得旅台裔孙捐助巨款,1990年修葺完竣,于是年中秋节升火,恢复神龛祖牌,升火后每年春秋二祭。

  附谢氏祭祠、墓祭文四则:

  之一、祭谢氏宗祠祝文

  维 祖派衍江左,系出东山,历晋宋以迄今,世德之栽培有本;由浙闽而入粤人文之发越无疆。诒谋绵远,启佑光昌,届兹春露(秋霜)之辰,用切本源之感,合七大房之苗裔,肃冠裳以奠献;统廿余世之嗣孙,洁牲醴而告虔。伏愿昭兹来许,长发其祥。阶前尘树,随时觇发新花;池上凤毛,指日飞腾上国。簪缨不替,奕世其昌。祖灵而在,雇予之浆。尚享。

  之二、祭始祖乐粤公墓祝文

  追维始祖,由闽入粤,庇荫无疆;兹仲春(秋),曷胜凄怆;瞻扫封茔,爰肃冠裳;谨以栥盛酒醴,只荐岁事于坟堂,伏冀声灵赫濯;庶其临在上,勿徒在旁,尚享。

  之三、祭始祖桌妣墓祝文

  念我厥初,曰惟孺人,庆衍孙子,世代繁殷,复德服畴,图报维殷,立坟祠侧,实为牛眠,届兹春露(秋霜),瞻扫坟茔。肃衣冠以献爵,洁牲豚以告诚,冀祖灵之赫赫,庶来格其欣欣,尚享。

  之四、祭始祖池妣墓祝文

  维我始妣,助祖开基,世世子孙,食德靡既,卜葬斯郊,佥云吉地,雨露既濡,瞻扫曷忘,洋洋如在,惟冀来尝,尚享。

  现在差干谢氏群众仍春秋二祀祖祠,并宣读上述祭文。

  2.差干谢氏族谱六修颁谱过程(公元199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完成)

  差干谢氏自明太祖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迁来差干,丁口日蕃,人文蔚起,为使后裔知悉木本水源,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编立“差干谢氏族谱”,复于清干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二修,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三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四修,中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五修。

  按常规,族谱每经三十年即须续修一次,方可承上接下,永绵不断,差干谢氏族谱自五修后已经六十多年未予续修,族中父老虽拟续修,无如已无尝产,无米之炊,巧妇难为。1992年冬,族老仑凤与旅台子叔领袖人物炳祯通信时,曾道及族中亟拟修谱,苦乏资金,不敢动手,得伊函复谓“族谱若不续修,迨老成调谢,以后将无法续修,会造成世系中断,吾人一代势必成为宗族史上罪人,望即举办六修,旅台子叔协助”。于是乐粤公祠管理会遂邀请各房代表开会,成立差干谢氏族谱六修理事会,会下设编辑、财务、交际三组,分三大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调集世系:

  印制统一表格,分发各房各村理事,转发每户填写自五修以来到现在的世系,填上每人的学历和职称,写期汇集交理事会统编。

  第二阶段筹款:

  筹集修谱款分三方面进行:1.收丁口钱,不分男女,每人收两元。2.收预定买谱钱,每部定价200元,须先预订付款,俾便决定印刷部数。3.发动乐捐,并定捐款不论多少,一律将名登谱,捐五百元以上者,赠谱一部,捐一千元以上者,除赠谱一部并将其两寸半身照片印上族谱留念。制成捐簿,由理事主要成员率先倡导,捐一千或五百元,族中人士踊跃响应,一面飞函旅台子叔捐助。大陆收丁口钱,买谱钱及捐款十一万多,旅台子叔捐到六万元左右(人民币)。

  第三阶段抄谱付印:

  新世系调集齐全以后,即着手抄五修谱,全部把新世系接上后付印,印刷时共核对三次,然后定稿印刷,初拟印200部,以后要求购买者多,结果印350部仍供不应求。为节省经费,决定于199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修谱升火纪念日)举行秋祭和颁谱。柬请远迁子叔及大陆捐五百元以上之裔孙前来参加颁谱,到来的有浙江、福建、江西的兴国、于都、会昌,寻邬等地县裔孙两百多人,颁谱前一日,祭一世祖坟、祖妣坟、二世祖坟、祖妣坟,颁谱日先祭祠,大陆七大房先祭,接着回乡旅台子叔(十余人)独祭一堂,祭毕颁谱,七大房由长到幼先颁一部,为体现尊老爱幼,族中现在辈份最高(十六世)三人,每人赠一部族谱,而辈份最低(三十一世)年龄最长的也赠一部,颁毕,摄影、欢宴,共坐37桌,气氛和谐热闹,午宴毕,分发族谱,欢送远地子叔回家。

  (二)仁居十四姓祖祠

  中国之一姓一祠,古来有之。然而,平远县在县城仁居封建社会时则有一座“十四姓祖祠”,可谓奇特。

  据查考,明崇祯末年(公元一六四四年),由于政治腐恶,人祸天灾,饥馑交集,民不聊生。百姓在兵荒马乱之中,转徙流离,赣之临川县(今抚州)庶民遭兵灾之害,东逃西窜者甚众。境内之嘉鹿村、梅溪村、超源坳、西排堡、积善乡等地之平民,为避战祸,携儿挚女,向粤南迁,其中有严、袁、全、邹、葛、薛、游、古、万、徐、李、黎、朱十三姓亲邻,则陆续迁至平远县(今仁居镇)安家落籍,创业繁衍,迄解放达三百多年。时局安定后,各姓父老聚首倡议,为思木本水源,觅地建祠合祀祖先。理由是:1.彼此都是同路人;2.姓小人单力薄,无法沿史俗实现一姓一祠;3.寻祠地有困难。麻楼村弱族周姓父老获悉此事,毅然将西门街万寿官门口左侧一间店基慷慨赠与,并协商要将周姓祖先入祠合祀。于是,十四姓裔孙同心协力,捐资献劳,在该地建起一座香火亭,命名“效义堂”,由黎连汉负责供奉常年香灯。每届冬至,各族裔孙欢聚一堂,同偕祭祖,表示慎终追远。

  民国十四年(公元一九二五年)十一月间,民国革命军第二次东征时,薛岳团长奉命率部来平远县追击陈炯明叛军败窜来平之翁辉腾旅残部获胜后,薛得知祖先在平入祠,曾亲临效义堂虔诚拜谒,以表孝思不匮!后经过修建。祠名曰“十四姓祖祠”。门联曰“效诚联族姓,义气大宗枋”。堂联曰“临川垂泽,粤峤流芳,十四姓远道偕来,祖德宗功同不朽!效义名堂,建祠合祀,亿万年馨香共祝,水源木本庆长绵!”。

  三、“忠孝节义”英雄崇拜

  对名人和当地做出贡献的人士,也立庙立祠祭祀崇拜,在本区范围内,在1949年以前有:

  拜祀孔子之孔庙

  孔庙位于仁居镇的东门内,坐北向南,石木结构,红墙黄瓦,画栋雕梁,油门漆柱,官殿造型,甚为壮观。

  据志载:明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岁(公元1563年)知县王化始建。万历四年丙子岁(公元1576年)知县刘孕祚修建。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岁(公元1637年),知县胡有英教谕重修,至清初,遭兵焚毁。清顺治十二年乙末岁(公元1655年),知县赵复昌重建。

  孔庙正殿为大成殿,殿形四方,假楼阁。楼阁正南向,楼阁檐下悬着“大成殿”金字匾额一块,华丽堂皇。正殿内设孔子神龛,置“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牌。龛前放有大理石鼎一座。殿内左右两侧,分设复圣颜子,述圣子思予(居左);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居右)四座神龛,立牌供祀。殿顶中央是雕龙画凤的藻井天花板,以四支石脚木园柱支附着。天花板正中有文王八挂图。天花板之东西南北分别高悬皇帝御书匾额各一块,北方悬挂的是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岁(公元1684年)御书“万世师表”匾额;南方悬挂的是嘉庆四年己未岁(公元1799年)御书“圣集大成”匾额;东方悬挂的是雍正四年丙午岁(公元1726年)御书“生民未有”匾额;西方悬挂的是干隆三年戊午岁(公元1738年)御书“与天地参”匾额。大成殿正门有五副双扇穿花屏风,屏风前面有广场为祀坛,周围坚石栏杆,祀坛正下方,斜立着石刻的“九龙盘”。

  大成殿左右两道巷门顶上,高悬“东序”、“西序”木牌各一块。“东序”置有:闵子损、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六位先贤牌位。“西序”置有“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颛孙子师、朱子熹六位先贤牌位。

  “东序”下端为“东庑”,里面设有三十九位先贤和二十三位先儒牌位。“西序”下端为“西庑”,里面设有三十八位先贤和二十三位先儒牌位。

  大成殿迎面为“戟门”。门之左是“名宦祠”。置着建县以来有显着政绩的八位名宦牌位。门之右是“乡贤祠”,置着县内八位著名的儒人处士牌位。“戟门”前,有一半月形“泮池”,中有石砌“状元桥”一座,通向南北。池之周围坚立华丽的石栏杆。

  “泮池”前是“棂星门”。坚四支大石方柱,连结状似牌坊,造型雄伟巍峨。下边是广场,迎面是照墙。广场左右各有一石门,名为“礼门”、“义路”。该孔庙是梅州地区规模最为宏伟的一座文庙。

  民国期间,孔庙为中学堂的附属校舍。据史载,朱德同志于1929年11月率红四军到平远时宿于孔庙。解放初时期,孔庙是仁居中学的附属校舍,六十年代后改建为仁居中学正身校舍,可惜,文化大革命后期被当时仁居中学校长曾某某无知下令拆毁。现在“泮池”和“状元桥”仍然保留。

  明伦堂

  明伦堂在县城(今仁居)东门内学前街,右与孔庙毗连,左与原叙伦初级小学相并列,建于何年不详。清顺治十六年已亥岁(公元1659年),由知县葛笃彝、署教谕吴鸿磐重建。嘉庆六年辛酉岁(公元1801年),恩贡丘廷芳(今仁居镇井下管理区人)倡修。

  明伦堂坐北向南,面对仁居尖山,木石结构、緑瓦红墙,正堂楼阁造型,仿官殿式营建,为假两层,巍峨拔俊,满目雕梁画栋,塑造精美。堂之斗拱天棚中央画文王八卦图,油门漆柱,厅堂雅致,庄严肃穆。堂前正面斗拱棚檐下的门楣上,悬挂“明伦堂”匾额一块。堂门石阶下,甬道直达儒学门。与甬道相平列的左右走廊红墙上,书有高2米、宽14米的“忠孝廉节”四个墨色大字。

  明伦堂后座是“崇圣祠”。祠内祀:肇圣王木金父、俗圣王祈父、治圣王防叔、昌圣王伯夏、启圣王梁纥。东西两侧,配祀:颜无繇、孔鲤(东位西向)和兽点、孟孔氏(西位东向),以及从祀先儒等。

  昔时,历届知县逢月之朔望,均坐堂对僚属诲之诗书礼仪。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中国国民党平远县党部正式成立,部址设于明伦堂。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县堂部奉令创办《平远公报》(民国三十四年改名为《平远民报》)报社社址亦附设在此。五十年代初,改建为县粮食局仓库。七十年代为仁居公社木器厂。八十年代改建为仁居中学校舍。

  岳王庙(春节、端午节拜)

  相公庙里的三位相公爷:宋帝昺(一说张世杰)、文天祥和陆秀夫(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和十月十六这三位相公爷的生日时拜)。

  文昌阁。(在孔庙旁)

  关帝庙。(祀三国关羽)庙在仁居东门,五十年代拆毁。

  刘公祠(为知县刘孕祚,刘子峻立)。

  义勇祠。

  贤候祠。

  贞烈祠。

  李公祠。

  名宦合祠。

  纪念俞大猷的俞公祠。

  四侯祠。

  忠义孝悌祠。

  程李二公祠,祀程处士和李知县。

  现据史料记载如下:

  程处士,即程旼,生于南齐,南迁到今平远县坝头乡官窝村,历梁、陈及隋,九十余殁。墓在程源屯。为人檏质无华,性嗜诗书,不慕荣达,排难解纷,曲直分明。后人久慕其风尚,景仰其德行,乡、县皆以其姓氏为名,乡曰程乡,源曰程源,江曰程江,又以程乡(今梅州市)为县。宋徐庚诗云:“程旼当年一匹夫,不操三尺制群愚;片言能使人心服,万古江山与姓俱。”明万历四十七年已未岁(公元1619年),知县李允懋建程处士祠于仁居尖山东湖山麓,御史王命璇捐俸买祭田奉祀。翰林李士淳(二荷,李文固的叔父)为祠作五言诗曰:“我生处土里,酌水知源长,往事成千古,高名噪一方。祠堂新卜筑,俎豆旧馨香。无阻相思意,东湖水正泱。”至清嘉庆十七年壬申岁(公元1812年)。知县孙釒永移建于城内文昌阁。

  李侯,即李允懋,号三浦,福建蒲田县举人。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任平远知县。在任六载中,居官公正,恤民瘼,兴文教,续修邑志,竭尽其力。惠政沁人心腑,抚民廉能有声。百姓为仰李侯功绩,万历四十七年冬在东湖与程处士祠合祀,名“程李二公祠”。清干隆四十八年(1783年),邑绅士捐资重修并立规:祠下一带杉木,凡邑人登甲者,在此取材竖桅。程处士祠迁文昌阁后,改曰“李侯祠”。后遭兵毁。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县长缪任仁再集资重修。

  黄畲文祠。(在凤仪水口已毁)

  差干文昌祠。

  邹坊文昌祠(存)。

  三相公庙等等。

  四、道教

  道教在本地区建立的庙、宫和崇祀的神计有:

  北帝庙(供北极大帝,1928年庙宇被冲毁后,以神牌坐虎皮垫代之)。

  城隍庙。祀城隍爷(是仁居城供奉的神灵),庙位于仁居城北的镇山楼下,坐北向南。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为首任知县王化创建。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知县刘孕祚重建。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知县姜鲤腾修建两廊“六曹”塑像。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知县刘骏名修葺。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平镇营游击萨某重修。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阖邑绅士集资重修。

  庙宇大殿,四柱直支着斗拱天花棚,飞檐高耸,供奉着丈余高的城隍爷塑像,披红袍,目光炯炯。左右两旁站着把笔、判官和日夜游神四尊泥塑像,威武逼人。殿门顶端,悬挂“自问心”横匾一块,左右楹柱有一则长联:上联“问汝生平,所干何事,劫人财,坑人命,争夺人田地,奸淫人妇女,是不是?睁睁眼睛,看世上多少恶焰凶烽,曾饶过哪个?”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倾尔家,荡尔产,灭絶尔子孙,短折尔寿算,怕不怕?摸摸心头,想从前许些诡计阴谋,还用得着么?”传说此联是江西兴国进士李祖光所撰。殿前置鼎炉一尊。大殿后为寝殿,安置着城隍爷、娘夫妇之木雕坐像。大殿前通道两走廊立“六曹”泥塑像,再下是泥塑马弁(牵马哥)像。庙门正顶端悬“城隍庙”直牌一块,广场左右照壁设东、西辕门,庙门对面建一戏台。

  二十世纪初,东教场之“光明寺”被毁后,寺内主持及十八罗汉、二十四天佛像,均迁入城隍庙大殿之右庑殿供祀,寝殿右侧设佛堂和僧房。随后,又将原下井子相公庙内之宋帝昺、文天祥、陆秀夫三位相公爷木雕坐像移入大殿之左庑殿供祀。这三位相公爷及寝殿内之城隍爷像,每年“祭江”神期间,与关帝、岳飞、北帝诸位神像均抬出供祀游巡,祈祷驱邪逐疫,国泰民安。城隍庙之神像于1951年折毁。

  张天师。民间传说只有张天师驾到才能驱邪逐疫。以一神牌、香炉代之。

  天后宫。在仁居东门,庙很小,祀妈祖。

  从整体上看,本地道观很少,在嘉庆年修的平远县志中记载,县官对道观实行严禁政策,不准道士立观,这是仁居地区道观数量极少的主要原因。

  道教的祭典有以下两种:

  1.“祭江”

  在建县以后,至解放前的近四百年间,原始宗教与道教等逐渐融合,表现在仁居镇清末到1949年的“祭江”仪式上。当地传说,清末,仁居店背岗有个男子,外出时染上瘟疫,回乡后不久便死去,紧接着瘟疫肆虐乡里,许多百姓染而亡。于是人们把消除瘟疫的希望寄托在神身上,拈香钱拜城隍,请张天师来除瘟疫。邻近的几个村庄择了一个吉日,进行虔神膜拜。各家各户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乾净净,人们设香案,备牲仪,放鞭炮,烧纸钱,硝烟弥漫整个仁居古城。不久,瘟疫果真消失了。此事过后,仁居的父老绅士们议定在每年农历七月间,择吉日举行迎神集会,祈祷接福除灾。不过,仍然有一引起人对神的功用表示怀疑。1934年的正月,仁居城东门外的富寿街天花盛行,不几天就死了十几个小孩。这次的疫区在城边,人烟密集,官宦百姓万分惊恐,于是官民又合办了一次迎神祭祀活动。在城边设坛,向东方遥请张天师。这次迎神规模大,参加的村落也更多,县知事朱珏也亲自往城隍庙参祭。一时间,人们抬着诸大帝、大神在城隍内外游行,炮仗硝烟满城。过后,天花又奇迹般消失了。于是,人们对上天能“赐福消灾”的迷信念头更为强化了。自这次迎神集会之后,这种活动便被定名“祭江”,其义是让瘟神随江河流水一去不返。自1934年起,“祭江”成为仁居群众迎神接福的盛会,规模也一年大过一年。县里绅士们决定:将县城附近的街道、村庄,按照“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八个字划分为“祭江”的轮流责任区,逐年按照字号为首搞“祭江”。由值年字号区推出几位老者筹办,从当年农历七月中挑出“祭江”的吉日。幷发出捐集,挨家集资作“祭江”经费。 

  每年七月的“祭江”仪式相当隆重。头天上午,要有人到各神庙把神像上的灰尘抹洗乾净,冠冕上的机纱、簪花和手上握的毛巾、纸扇都换上新的,同时把神轿装配妥当,以便下午迎请。下午,以彩旗、高灯和吹鼓手组成仪仗队,把城隍像抬到县城东门外的驾虹桥,面向东方(差干河下游)端置于桥中央。在像前设香案,同去的乡绅随即开始祭祀,当天遥请张天师。同时,在驾虹桥下宰杀牛、猪、羊,开膛好后挑回城隍庙用作祭品,称为“省牲”。接着队伍又往宝石岗关帝庙礼请关圣大帝及岳飞像,到北帝庙请出北极大帝,到西门下井子相公庙请出宋帝、文天祥和陆秀夫三位相公爷。将这些大帝、大神与城隍爷一起抬到城隍庙大殿中定座:以北帝、天师分居正座左右并列,左边是三位相公爷,右边是关帝、岳飞、城隍,各设香案,由专人祀拜。当晚午夜时,在城隍庙大殿前再作宰牛、猪、羊,由县长为主祭官带领乡绅父老等举行前四后四跪拜在礼,动大乐,吹打鼓乐,鸣放喜炮,彻夜灯火辉煌。有时还请木偶戏班在城隍庙大门对面的戏台上演戏,助兴驱邪。

  次日正式“祭江”。黎明时分,各村的龙灯、狮队,齐集城隍庙,数以百计的擎神旗的少年也云集庙前,抱领神旗游行。早饭后,“祭江”队伍列队出发,由燃放铁炮的开路。走在前面的是由高灯、彩旗、吹鼓乐队组成的仪仗队和由乞丐化装的黑无常、白无常、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化装队伍,接着是二位身穿白长衫,头戴礼帽的老乡绅,分别抱着张天师的坛炉,再往后是两个少年一持宝剑,一持仙帚、通书,扮作张天师化身。从这里开始,后面是每位神像前面都安排有神旗、锣鼓、鼓乐的仪仗队和抱坛炉、香炉的两人。张天师后面是城隍爷,前面有两人举着“肃静”、“逥避”的牌匾。每座神像都坐着四人抬的神轿,关帝由于体重则要由八人抬着。城隍爷以后的次序是陆秀夫、文天祥、宋帝昺、岳飞、关圣大帝,后面是悠扬悦耳的八音班,还有一支维持秩序的警察队伍。整个“祭江”的阵容宏大,队伍长达一华里以上。游行所经过的地方,群众都备牲仪、摆香案、放喜炮迎神,以表示虔敬接福。整个上午的游行以后,各神仍集中到驾虹桥上,再供上三牲祭品,行大礼,面朝东方,当天遥送张天师归天。此时,周围一带的妖魔鬼怪,瘟疫邪煞均付诸流水。礼毕,由城隍爷在后,送各大帝大神回庙。游行人员全部回城隍庙,除举神旗的少年要给工钱外,余下的人全在庙中吃午宴,宴席最多时曾经达到七、八十桌,至此,“祭江”仪式结束。解放后“祭江”仪式已废止。

  2.差干乡扛“仙师菩萨”活动情况

  据传谢乐粤公由上杭迁来差干时,即带来上杭的三大仙香火,到来建筑仙师宫(在上坊村),并雕刻五个木质贴金像,(即三位仙师,海龙王和土地伯公)三位仙师中以黄老仙师为最尊长,一为儿子黄十三郎,一为女婿赖大五郎。每逢过年、端午节,每家都要备三牲到宫虔敬。后子孙日多,分散在湖洋、湍溪、下举等地,于是那三处也筑宫雕像祀奉,定期扛行巡游。据传黄老仙爷在七月生日,每逢农历七月就扛仙师出行。出行共六日,每日扛到一处,共六处即上坊上村、上坊下村、寨头、(圭竹坝、杞溪角)、罗车、(神背、长步、横隆)等。出行日期定在农七月内,未定那一天出宫?哪一处先扛也未定,每年立夏日,各处扛仙的首事人到仙师宫拈阄,先确定扛的顺序。夏收后六月,就定出宫日期,由拈到第一阄的首事人选好日期,贴在公共场所,如有人反对,可以把纸条撕去,另选日期贴上,直到无人反对时,就定为出宫日期,出官日。拈第一阄的首事人提着牲仪的带领吹乐队、锣鼓手、巫师以及扛菩萨的许多小孩子们到宫,祀敬后,即用六顶木质小轿扛回首事人屋里摆放恭奉(五个像五顶桥,还有一顶扛公王地,无像,扛的是香炉),出行顺序是公王、黄老仙师、黄十三郎、赖大五郎、海龙王、土地伯公。全是小孩子扛,有两个人扛一顶的,有四个人的,也有八人的看小孩子多少而定,扛到后,每户担牲仪来敬,下午和夜晚巫师大做法事,吹锡角,边跳边唱,第二天由拈第二阄的人组织来扛。也是一样,照顺序扛下去,最少第六阄的,做完一天法事送回宫里去。年年都是这样,湖洋、湍溪、下举的扛仙师也是一样举行,看来这扛仙师不像佛教,好像属道教(茅山教)。解放后在破除迷信的新潮下,扛仙师停止了,到文革时,菩萨像被拿去烧毁,连仙师宫也被折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后,有些善男信女的又捐钱再建仙师宫,再雕菩萨像,逢年过节又有人去敬,不过没有扛来出行了,节日也无形中被取消,只有湖洋一处这两三年(1991年以后)又照样扛仙师了。

  五、佛教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历史悠久,在中原地区佛教的影响尤其深刻。虽然历史上曾经有数次兴佛灭佛,但在由中原地区南迁的客家人当中,佛教的影响是巨大的。据清嘉庆年间的平远县志记载,在不足15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能收入县志的寺院就有九座,它们是:祝圣寺(位于仁居城内,原名观音阁)、光明寺(仁居城外)、会庆庵(仁居)、石林寺(差干)、西湖寺(邹坊)、胜福寺(差干)、麟峰寺(城西),原名慈济庵、灵鹫寺(差干)、北石寺(邹坊)。世道沧桑变化,至今,除差干石林寺已经重建外,其余的寺院均不再存在了,一些信佛的老年人只在家中供一观音像,每天上香而已。

  石林寺暨石林寺楹联

  明朝崇祯庚午年间(公元1630年),就有个名叫如愚的高僧,来到地处广东,毗邻江西、福建的平远县差干圩西北方的名山胜地五指石,积极筹集资金,开辟山径道路;石山如林,风景迷人的五指峰下丘陵地带,建筑一座两幢两横的平房作庙宇,命名石林寺。

  距令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石林寺,居住过众多的僧侣。昔日香烟鼎盛,磬鼓之声朝夕相闻。逢上会期,到此朝拜进香的善男信女,更是络绎不絶。游览五指石的游客都必然会到石林寺参观憩息;不少文人墨客还喜欢在石林寺聚首品茗,吟诗作对清代有个名叫黄锦的礼部尚书,游览五指石时,就曾到石林寺拜访无用禅师,并作诗一首云:“石林高几许,金刹隐中锋;白日空山梵,清飙静夜中。小窗扶嫩壁,危磴倚长松;坐听无师语,何时锡杖从。”

  五十年代,虽然没有人愿意当和尚了,石林寺也遭到拆毁;但是石林寺的楹联,却在民间广泛流传,现辑録石林寺楹联如下:

  大千世界

  不二法门。

  石上栽花无俗韵;

  林中作乐有清音。

  石室不须金锁闪;

  林园自有白云封。

  石里本无声,诵到经声通南海;

  林中非有像,看耒佛像悟西天。

  处世戒醉心,千古不开酒瓮石;

  为人思饱德,万家当看饭萝山。

  有意求神,何必远朝南海;

  真心向佛,此地便是西天。

  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迎百福;

  齐齐斋,齐齐戒,齐齐斋戒集千祥。

  时鞠躬,时礼乐,真乎?假乎?俯察人,人人致敬;

  无形来,无迹往,虚耶?实耶?仰观像,像像威严。

  整座石林寺,共有八副楹联。用鹤顶嵌入寺名“石林”两字的就有三副,不光对仗工整,而且绘声绘色,颇富诗情画意;另一副对联,则入五指石的名胜古迹“酒瓮石”、“饭萝山”,借物兴怀,寓意深刻,饶有趣味。虽然,石林寺的楹联,还算不上絶妙佳作,但是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因而能在民间流传开来。

  五指石石林寺,平远县人民政府已批准立项,作为旅游区的一个景点,正集资重建。

  会庆庵

  “未有平远县,先有会庆庵”。可见会庆庵在平远境内的寺庙中,历史是较悠久的。据先人一代一代传说,该庵大约建于明朝中、后期(平远县前的一些时候)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创建平远县时,第一任知县王化曾前往进香,并施十八石租的农田为庵产。此后,庵内香火鼎盛,长年不断。庵侧筑有各历代和尚的总坟,至今犹存。

  会庆庵座落在仁居镇畲溪村的柘溪角东隅的龙就山麓,座东向西,两条溪水汇于庵前,风景优美,清静宜人,因该庵历史悠久,民间留下许多有关会庆庵的传说。其中有一则“红蟹”的故事:会庆庵吃用的水,历来是用竹管把山泉水引进厨房中。一日,有一个和尚走进厨房时,看见水缸边的菜砧上,有一只螃蟹正爬到用于敬佛的供品上。和尚着急地骂:“畜牲!”随即伸手去捉。不慎,反被螃蟹钳住了他的手指。和尚痛得顺手一甩,正好把螃蟹甩进灶上的热锅里,螃蟹很快被烤红了。佛家是忌杀生的,和尚连忙把螃蟹捞起,又赶快放到庵边的泉涧中,虔诚地念着返生咒,念着念着,螃蟹竟又慢慢复活了。从此,泉流中的螃蟹就呈红色了。直到现在,红蟹还在繁衍。最近有人组织募捐重修,据瞭解群众已捐资40余万元。

  “度孤”与建醮

  在封建时代,对于无主死尸,行善念佛之人将其收葬于义冢,在每年七月十五设“厉坛”(屋内有香炉),祭祀这些孤神野鬼。在清朝时,要给无家的鬼裁纸衣制炸豆腐、笋乾、粉条,摆洒在村口路上“度孤”(酒菜不收回,供给乞丐吃)。与“度孤”相联,和佛教有关的,是在当地盛行的建醮。建醮仪式有大有小,大的是全县性的醮,设在仁居城隍庙中,称县醮,连续举办三年后,停三年,周而复始;中等的是乡醮,如黄畲古丁的醮坛设在古丁,仁居城南飞龙的醮坛设在飞马岗,东岭村(现井下村)的醮坛设在野湖砰,五福村的醮坛设在五福下坝,麻楼村也有醮坛。就仁居镇的范围而言,共有五个醮坛,分六社,头社设在仁居墟,二社在城南,三社在飞龙,四社在东岭,五社在五福,六社在麻楼。下面是建醮的过程:

  建醮时间,一般选择在秋收完毕后,多在农历十月。在县醮停建时,分社各自举行。醮坛在空旷的地上用木板、木柱和竹笪筑成。正中搭建一座主台,如戏台般高,是和尚诵经之处,两旁为城隍、关帝、三相公、仙人叔婆、十八罗汉,众神各据一室,其余为总经理和库房先生室、八音亭、厨房等。在正门外竖立纸制三大人和地方神一,另竖起幡竹一竿,用刚砍的青竹枝,在尾端装上纸制天官赐福神像及仙人骑鹤。坛的大门和主台上各有一幅对联,正门的对联是:坛开八面;缘结万人。主台居中的对联是:“悯众魄之无依,建此旆,设此旄,放胆前来,莫向寒云啼夜月;惜孤魂之乏祀,施尔衣,给尔食,欢心散去,都从苦海渡慈航。”人们期望通过建醮驱逐妖魔鬼神。建醮的经费来源有:1.各户捐题之烟灶款、丁口款、登帝款,其他善心人的捐款,分类捐簿若干本,指定一人为簿首,负责劝捐事宜;2.凡能捐助较大的一定数额的称为员首,可到坛执行焚香和诵经时礼拜等什务;3.垫员,即愿意承担整个醮坛收支不足款项负责的人。不足之数目,按垫员人数均垫支。

  参与建醮的人员,于建醮之始入场,由库房先生统一安排各项事宜。由和尚登坛诵经,超渡孤魂,各员首公须穿衣戴帽,在主坛前礼拜,并于早、午、晚到各神坛进香跪拜。全坛素食三日,到了第三日下午,先将三大人和地方神在数人的擎举下,到各村巡游一次,然后到放水灯处附近空地上歇息。接着进行以驱邪逐疫为目的的放水灯活动。这一行动也在第三日下午在差干河上举行。各往划分地界放灯,不得越界,约一尺多长的水灯用纸制成,头尾装上艄公艄婆,由总经理人托着水灯跟随和尚先行,其后是锣鼓手、吹打手、执龙旗、蜈蚣旗、彩旗的旗手以及坛内的其他人员列队沿河如下。当队伍到达与别的社交界处时,将水灯及一些内放有小三角架夹着的油火的纸制小锭子放于水面,一时河里呈现数十盏灯,随水漂流,景色相当好看。当第三日下半夜倒幡竹时,焚烧三大人、地方神,再焚烧给孤魂的冥币、倾倒度孤的饭菜于地,然后宰牛猪,准备明晨祭大神及早餐用,名叫“开荤”,届时凡坛内的帮工、员首、垫员、登席者、薄首等,均入席就餐,散席后,建醮事宜宣告结束。

  随着时代的发展,佛教呈现出与其它教相融的情况,比如二十世纪,光明寺被毁后,寺内和尚便将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佛像迁入城隍庙大殿之右庑殿供祀,寝殿右侧设佛堂和僧房,城隍和佛祖合用一庙。随后,又将三相公庙内的宋帝、文天祥、陆秀夫三位相公爷的木雕坐像移入大殿之左庑殿供祀。这三位相公爷与寝殿中的城隍像,每年“祭江”神期时,与关帝、岳王及北帝诸位神像一起抬出供祀巡游。解放后“度孤”、建醮和“祭江”一样已经废止。

  差干乡“打醮”和“度孤”的活动情况。

  打醮是集体性的祀敬鬼神,据说起源于唐朝。以后全国的汉族都有此习俗,度孤是小型的打醮,通常一日,不放水灯,打醮是三日,最后一天下午放水灯。差干打醮以村为单位,一连打三年,每年一次,打了三年,停三年,周而复始,如大家感到经济有困难,就打醮改为度孤省一点钱,打醮要搭起醮坛来(妇女不准入坛内),醮坛有台。开始时由和尚登台念经、擂鼓,缘首们(即捐有一定钱额的人)在台下停立,不时跪拜。连日念经,到第三日下午名为“放水灯”,和尚和总理公(打醮的总领导人)坐大轿,旗帜、吹手摆成长长仪仗队,有人也骑马坐轿凑热闹的,放水灯通常到附近的河边放,把几条生鱼放到河里去,并扎一个小花灯船,放在小木板上,小船内可以点灯的,和尚念了经就把小花船点着灯放到河里去,任其漂流,生鱼也放到河里去,仪式就告完毕。放水灯的夜晚就火烧神衣和小衣(草纸剪的),堆起来好似一个小山,通通烧掉,接着宰牛宰猪,明天早晨大吃一顿(以前每餐吃素,不准食荤)。就作为打醮完毕,打醮的经济来源:1.是按人丁收钱多少。2.是每户收钱。叫做烟灶钱。3.除交了丁口钱和烟灶钱另交米多少,钱多少的就叫做“缘首”。打醮时缘首纔可以拜佛,纔可以去食饭。打醮的总领导是由群众公推一般是比较有钱的人担任。倡仪打醮的人也名为虔神,实有借神得利的。

  六、天主教、基督教在平远的传播

  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宗教也在中国迅速传播。地处偏僻山区的平远也无例外,清末民初,天主教和基督教先后传入了平远。

  较早传入平远的是天主教,在东石、石正设有教堂,直属嘉应教区福尔德主教领导。到1951年,计有教徒800多人,分布在仁居、井下、城南、满坑(泗水)、八尺、角坑、河头、石正、大柘、梅东、墩背、岭下、超竹、棉羊、东石、坳上、汶水、洋背、坝头、东片、漳演等地。

  1.东石天主堂:1885年,蕉岭县天主教堂派来法籍姓彭的神甫到东石洋背传教,他本人长住蕉岭小乐,每年有几次到东石巡视教会活动。嗣后,派法籍神甫简××前来巡视传教,并购买旧学堂设立公所,但他仍住在蕉岭。接着,又派法籍神甫赖加禄到洋背居住传教。1931年以后,由美国籍神甫贾正道、谭纳闵来传教。1946年由美籍神甫沙××来传教。1947年调美籍神甫罗斯德来传教,直至1951年令他出境。

  东石天主堂在八尺、仁居、泗水、河头设有四个公所。

  东石天主堂设有教堂一座,内设有念经堂、神父楼、姑娘楼,面积共264平方米,另有球场一处。

  2.石正天主教堂:1862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有一位信奉天主教的妇女流落在石正,在她的影响下,当地信奉天主教的人日益见多。1880年始有法籍神甫赖加禄来石正主持传教,建立教堂。后由本国籍神甫林××、黄××等人担任传教员。1931年以后。由美籍神甫刘善志主持传教,并办学校达10多年。1946年由本国神甫贝锦华(贵州人)主持,当时仅石正就有教徒243人。该会于1951年停止了活动。

  基督教于1915年传入平远,直属梅县东门外的福音堂,在本县长田、石正、东石三个圩市上设有传教所。到1951年,有教徒约170名。

  1.石正中华基督教浸礼会:该会于1915年由梅县基督教浸礼会派美国宣教士甘武来传教。当时石正有凌省三、王涤香等人信仰。他们首先在石正圩中心街租店传教兼办学校,后由揭阳河婆陈茂松担任传教员兼学校教员,并由梁树军、丘泉踊等三人帮助工作,后又由卜鼎伯姆为女传道员。1920年迁至该圩石炭行新店开设教堂兼办学校。1925年又有梅县浸礼会派丘永庆、铙宝英等人为传道员兼教员。1926年派马志新为传道员兼教员,后由凌省三、刘三娣、肖平英、詹明哲担任传教员。教徒增加后,在石正圩边灌菜园建有福音堂一所,至1937年教堂建成。其后有钟贤甫、廖行修、丘保罗、徐砚农、李天珍等主持礼拜,直至1951年4月停止活动。该堂有执事2人,教徒31人,多系石正乡年老的妇女。

  2.长田基督教浸礼会:1918年2月间,梅县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员彭方舟到长田租店传教,并办了小学。彭离开长田后,由张道翔为传教员兼教员,接着由杨新华、梁树军、钟子球、丘添伯、徐砚农、刘三娣、肖平英等人主持礼拜。他们还负责石正、东石传教所。1947年由教徒集资买地一块,准备建筑教堂。当时,有教徒百余人。1951年停止活动,教堂也未建成。

  3.东石中华基督教浸礼会:1937年因林公顿的继母获悉仁居有教会活动(1941年后,停止活动),便邀集陈会诗、丘六妹等往仁居做礼拜,以后感到来往麻烦,即与在江西寻邬的美籍传教士甘大卫及寻邬人谢荣春、古少弼等人在东石筹备开设教堂。1941年甘大卫回国后,由梅县浸礼会廖行修来传教,先在东石凉庭设立祈祷所。因教徒增加,1946年11月迁至东石圩租店设立浸礼会。其时由石正浸礼会派丘保罗担任传教员兼教员,1950年又由梅县浸礼会派陈汉生担任传教员。1951年停止活动。当时,有教徒32人,多是妇女。1953年11月,凉庭刘三妹又曾邀集附近30人在家里做礼拜,进行一些复教活动,后来受到制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根据东石、石正等地信教群众的要求,1984年6月17日和12月4日,中共平远县委批准石正基督教组织、石正天主教组织恢复活动。

  注:部分内容采自《平远文史》(仁居专辑)。

  原载《学院一隅》,中山孙文学院1995年12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