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东畲族与汉族客家人宗教祭典的比较

  广东东部是畲族聚居区之一,他们和汉族杂居,尤其和客家人关系较密,所谓“有畲必有客”。两者之间的物质文化关系过去较多人注意,其精神文化方面,特别是宗教信仰方面的相互关系则注意较少。本文拟对两族的宗教祭典问题作个初步的比较。

  根据我们自己和省民族研究工作者的田野调查,畲族与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和他们各自的宗教祭典有以下情况:

  畲族的宗教信仰,以梅州市丰顺县凤坪村(凤吹寨)与其相邻的潮州市潮安县文祠镇李工坑村的凤凰山区的畲族为例,其宗教信仰为多元民间诸神信仰。主要有大家熟悉的驸马狗头王之图腾祖先崇拜,历代祖先崇拜,道教诸神的玉皇大帝、三清、三天尊、感天大帝、协天大帝、三山国王、三夫人(三奶)及北帝崇拜。最近我们瞭解到凤坪村东南山谷过去有北帝庙和木雕贴金的北帝神像,庙和神像毁于“文化大革命”中。还有佛教之如来佛、观音菩萨、佛陀达摩等崇拜。此外,凤坪村还有原始宗教信仰遗留,如土地崇拜的福主公王、路头伯爷(土地伯公)、龙尾爷(土地龙神)以及灶神、打猎先师崇拜等等。过去在凤坪西北的水口有公王庙,里面有几尊木雕的公王爷像,各有其名字。据说,“招兵”时要祭拜公王爷,并抬着游行。这些神像已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现在公王庙已重新建筑好。凤坪畲族也祭拜汉族的圣贤英烈,如过去凤坪畲族儿童入学时,必须拜祭孔夫子。1949年前的小学正厅设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牌,学童入学读书时,家长带至学校,向孔子神位烧香并致下跪三叩首大礼。

  梅州各市、县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大致相同,现在保存传统特点较多的平远县仁居(旧县治)地区为例。该地区存在过的宗教信仰,总的是属民间诸神崇拜。可分以下几类:

  一是受道教影响的诸神崇拜:(1)北帝。又名真武,民间俗称真武大帝、荡魔天尊,仁居建有北帝庙,供奉真武神。(2)城隍爷。道教认为,城隍是“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仁居建有城隍庙,供奉城隍。(3)张天师。指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4)七仙爷。七仙指七位化成山岭的仙人,据清代《平远县志》记载:“七仙在黄畲员官石,相传七仙为汉时茂(秀)才,祷雨辄应。”至今仍有人上山祭拜。(5)文昌帝君。文昌是道教大神之一,在民间极有影响,被视为主宰人间功名利禄之神,所以文人学士多供奉。

  二是佛教影响的诸神崇拜。仁居地区过去有一些佛寺,如祝圣寺、光明寺、石林寺、会庆庵、陵峰寺等,各寺有僧或尼。受佛教影响的民间诸神主要是:(1)观音。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诸神中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的神,客家地区亦然。仁居地区信佛之人往往在田畴间立一小庙,或于家中一厅设观音塑像供奉。(2)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既是佛教之神又是佛教徒常念之佛号,不过在仁居地区却有另一个含义。当某一地点出现了不正常死亡事件,如摔跌伤人、溺水死亡等时,为了避邪、求佛保佑,要在出事地点附近的岩石上立一石碑,刻上“南无阿弥陀佛”字样,既求保护,也起警示危险作用。

  三是民间诸神崇拜。主要有(1)公王。公王即一地之土地神,又叫社神。《孝经》云:“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以为社而祀之,报功也。”公王是仁居地区最大的土地神,其辖界往往有一至十几个自然村。它一般以石头或牌位代表,有的露天,但多数建一正方形攒尖顶的小庙。仁居居民对公王的祭祀过去是春为祈福、秋为完福二祀。(2)伯公。指主管一很小区域或一段路的小土地神。它可以是一块路边的岩石,也可以是一棵树。比如保护田地的一棵树下立一伯公,称作“田伯公”。(3)家内后土神。仁居地区对于灶神不甚重视,但对家屋土地神却很看重。往往将它供奉于家中正堂左上角。书“本宅土地龙神之位”。为本宅土地龙脉之后土神而受供奉。(4)门神。仁居地区门神祀神荼和郁垒或秦琼和尉迟恭。不过也有人家不贴门神像,只在初一、十五在门上焚香供奉。(5)祖先崇拜。仁居地区对祖先的崇拜关系到自身与所属的宗族的认同,故极为重视。每个姓氏均有自己的祖祠,其内供奉历代祖先牌位,同时有该地区历代祖先的祖坟。一般春祭祖坟,冬祀祖祠。此外,每屋有祖龛,上供“××堂上×氏历代祖考(妣)之神位”。(6)苍颉神。民间传说汉字由一位名叫苍颉的古人创造的,故崇尚艺文功名的客家人对此神是极敬重的。在学校或市集附近均建有苍颉小庙供奉。(7)“忠烈节义”人物的崇拜。由于客家人历史上饱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故对扶国匡民,开发地方作出贡献的人物,历来敬重,多为立庙建祠崇拜(其中亦有受时代、阶级局限被溢美的人物)。在仁居地区重点崇祀的计有:孔庙,祀孔子;关帝庙,祀关羽;岳王庙,祀岳飞;三相公祠,祀文天祥、陆秀夫和宋帝昺;程李二公祠,祀梅州先贤,平远人程旻,明万历年间平远县令李允懋;俞公祠,祀抗倭名将俞大猷等等。

  仁居过去虽曾有过天主教、基督教的传入,但影响甚微。

  由于有这些诸神灵的崇拜,所以两个民族每年或几年都有一次规模相当大、花费相当高的祭典。这些祭典其实是一种该地区祭祀诸神的公共仪式。粤东畲族最为重要的祭典是“招兵”仪式,而客家人的公共的区域性的祭典则是建醮。

  畲族的“招兵”仪式,据我们在凤坪村访问纪録和朱洪、马建钊同志1994年12月对李工坑村的观察,其过程大致如下:

  “招兵”一般以自然村为单位举行。如丰顺以凤坪村为单位,而潮安以李工坑村为单位进行。“招兵”,以前每三、五年举行一次,时间选择在春节前冬至左右几天,须择吉日举行。

  其筹备过程是:首先推举出村中几个人为员首(理事)。其次是向各家各户收集捐款以筹集资金。其款多少按丁口均摊(1994年李工坑村招兵款项由民族、文化、旅游部门各捐一笔)。再是延请法师选择吉日。又再是通知各地亲朋前来聚会,并请木偶剧团等前来演出,娱神和助兴。

  在吉日到来之前要布置好举行仪式的场所,尤其是要布置好神局。场所均选在本姓祠堂。先在祠堂前竖起一面三角形有牙边的大龙旗,作为“招兵”仪式的标志。神局设在祠堂正厅,由宗教法师布置。厅中央放案桌两张。上设神坛,坛门前上书“闾山法院”四字,意为主持法师是道教闾山教派门人。坛门两旁联为:“王母驱邪迎百福;闾山断案集千祥。”坛内供奉最高神位为玉皇灵符神牌,次为如来佛像。其两旁,左侧为青龙北帝,合乡各家慈悲神牌;右侧设右镇进财丁,五海四龙之神牌和本境各乡福主公王神牌。坛前案上摆上各式素供、茶、酒杯,以及号角、木鱼、铜缸、铜铃、茭杯、戒尺,一方“太上老君敕”铜印等法器及经书一批。坛内神像,主要是道教民间传说诸神。祠堂门中则用三张八仙桌叠起双层的“招兵台”。

  “招兵”仪式有以下五个程序:

  1.起师、请神和上奏文书(表)

  是日(12月24日)深夜2时起鼓,亦称起师。法事开始,顿时锣鼓喧天,坛前灯烛通明,香烟缭绕。法事主持法师身穿蓝色镶红边的道袍,头缠青巾,额前配上老君、三清像的帽沿,吹龙角,他用客家话按神阶的高低一一恭请道、佛教诸神。道教神很多,主要有玉皇大帝、三清、三天尊、王母娘娘、三夫人及诸先神、诸将军。再请本坛法师先辈等等。

  请毕道教诸神,即请佛教诸神。另换一位身穿袈裟的法师主持,也用客家话念佛经、敲木鱼、铜铃,恭请如来佛、佛陀、达摩、僧迦耶。礼佛、法、僧三宝,还杂有陈三妹(道教师)。

  以上请道、佛教诸神,每念一神,须烧纸,并在坛前掷茭杯,如分一阴一阳表示该神已请到,即吹角、敲锣鼓、焚烧纸马、衣、钱等,仪式非常繁琐费时。

  请神完毕,即转入向神上表。再由穿道袍者主持,颂表文一段,向诸神“乞求庇佑信民,合族人丁兴旺、昌盛,富贵进财丁,六畜多生群……五谷丰登……驱除天灾、地煞、瘟疫时灾。”表达了信民做招兵仪式的心理愿望。

  2.请本福主和安龙

  第二天早上8~10时,法师身穿道袍手持小铜铃、钹、茭杯,由一理事(员首)带领十多位青壮年敲锣打鼓,抬着神轿,往村内各个地方供奉的感恩大帝、协天大帝、三山国王、福主公王、路头伯爷、打猎先师、龙尾爷等等,分别把各神宫内象征各位神的香炉放在神桥内抬到祠堂左侧的神坛内供奉。且念《本境各宫福主公王神位》、《公王福主宝忏》经文。

  接着“安龙”。其仪式是在祠内神坛前置圆形大簸箕,内有十多斤大米堆成一龙形。以二红巾扎成二龙角,以二根弯的香枝当龙须,以二鸡蛋画成龙眼睛。主持法师念《安龙镇宅八场经》、《北斗地龙王经》,请七十四位龙王、十八位星君、东西南北中五岳圣帝等。然后法师带上法器,由一理事和几个青年陪同带一活鸭(象征水路)至祠堂后山岗约500米处的龙神神位,明烛上香,摆供品祭祀一番,最后由另一路回祠堂,安龙完毕。此仪式显系为安置和祭祀本宅福主龙神,亦为土地崇拜一种。

  3.供拜田君,“安灶”和“安井”

  第二天下午,每家每户搬来方桌,排列在祠堂前面本境福主众神之前,摆上三牲(鸡、猪、鱼)、果品、粿粄等供品,家家主妇明烛上香,并轮番在神主前叩拜,极为热闹。

  主持法师身穿袈裟,在本境福主神前拜田君,安灶君,念《消灾经文》、《福主公王宝忏》、《佛说蝗虫经》,显系祭田神、灶神。

  以往“安灶”仪式,法事要到各家各户去做,1994年的法事是集中做的。然后,分发“普庵敕令安灶君吉利神符”、“敕令临水正治护身保命消灾符”、“佛普庵安吉符”、“敕令安吉符”等四张用红纸、墨笔划写加盖“太上老君敕”印的符给各户张贴。要符者需送上二、三、五元不等的红包。这里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以女的主祭;二是要安灶符者热烈,连外乡的信民也要了符箓。从这里透露出畲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重要和他们对家庭重视之信息。

  接着再由一穿道袍的法师理事带领到村内一口最古老的水井旁做“安井”法事。

  4.“招兵”

  晚上继续做。先由身穿袈裟的法师做消灾忏、公开忏等消灾。然后由身穿道袍的法师主持做“招兵”仪式。

  “招兵”仪式在祠堂门口“招兵”台举行。台的一侧排着一大群挑着一担担装着谷和盐的箩筐的主妇,是为预备“送兵粮”的队列。另一侧排列着身穿桔黄色镶红边的衣服、头扎青巾武士打扮的九名青壮年和锣鼓队等准备“接兵”的队伍。

  “招兵”由三位法师轮番主持。主持人吹奏龙角、敲击锣鼓、拍打戒尺、念《请神招兵一道经》。先请驸马王,祭祖,接着请玉皇大帝、三清、太上五灵老君、王母娘娘、闾山真君、福州陈、林、李三奶等等诸神。然后由一位法师左手擎着九面旗,右手持茭杯登上三桌叠起的双层“招兵台”上,双脚踏在盛满大米糊以红纸的米斗上。另两个法师,一个站在第一层桌面上,再一个站在地下,三人成一台阶状。九位武士装束的青年侍站在旁。高层的主持人摇曳旗帜,其旗用各种色纸制成,长约尺半,宽一尺,周边剪成牙状,以小竹枝为杆。所招的九路兵中,五营兵马为:东方九夷兵,青旗;南方八蛮兵,红旗;西方六戎兵,白旗;北方五狄兵,黑旗;中央三秦兵,黄旗。左右两营兵马为:左营天生兵,蓝旗;右营地生兵,黄旗。本坛法主(即本村曾设过坛的先祖法师),白旗。本地福主,红旗。依以上顺序,主持法师念各路兵之名,并掷茭杯,如是一阴一阳,表示应召,主持法师即把旗抛下,由武士接住,敲锣击鼓,众人簇拥,绕祠内神坛一圈,将旗插在坛上的米斗内。如此重复九次,直至招齐九路兵马。然后三位法师转入祠内坛前做“安兵”法事。法师将插有九面旗帜的米斗移至厅中央大簸箕。大群主妇挑着谷、米、盐,点着灯笼,鱼贯入祠把一担担谷、盐摆在厅内,呈现“夜送军粮”的壮观场面。法师则一面捣米,一面念“谨请闾山门下给粮米下发众兵……”。“招兵”是整个法事的高潮,气氛极为热烈。

  5.送神和谢师

  “招兵”完毕,法事转入劝善。法师身穿袈裟,念《大慈大悲劝善经》。旋即送神,谢师。将开始时请来诸位神、佛、先祖、本坛法祖、本村福主分别一一送行酬谢。再由身穿道袍的法师念《上屋奏表》、《普庵祖师光灯谢士真经》,边念边舞,直至第三天早上全部法事结束。

  客家祭祀诸神祭典的建醮,亦以平远仁居地区的建醮为例。简述如下:

  过去,信佛乡人将无主死尸集中葬于义冢,称为“厉坛”。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在“厉坛”内焚香、烧纸衣、设酒饭、制油炸豆腐、笋乾、粉条等菜肴祭祀这些孤魂野鬼。然后把这些酒、饭、菜摆在村口路上,名曰“度孤”。度孤所用食物均不收回,供乞丐吃。这种仪式,实际上是一种简化了的“水陆道场”,属于佛教祭礼仪式。与度孤相联系,但规模更大的仪式,在仁居地区便是建醮了。建醮在中国北方是指道士设坛做法事,而在这里却改由和尚主持。建醮仪式有大有小,大者为全县性的,设在城隍庙中,称县醮,它连续举办三年后,停三年,周而复始。中等的乡醮,如黄畲的,醮址设在凤仪村水口处,小的是村一级的醮,如黄畲古丁的醮坛设在古丁墟;仁居城南飞龙的,醮坛设在马飞岗;东岭村的(现井下村)醮坛设在野湖坪;五福村的醮坛,分六社。头社在仁居墟,二社在城南,三社在飞龙,四社在东岭。五社在五福,六社在麻楼。下面略述建醮的过程。

  建醮前,地方推举若干名经理(员首)和一总经理筹备其事。他们请一有文化、办事能力强者任库房先生。

  建醮经费来源有以下几处:(1)各户捐题的烟灶款、丁口款、登帝款、其他善心人的捐款,分类捐薄若干本,指定一人为薄首,负责募捐事宜;(2)凡捐款达到一定数额的人称为“员首”,可入坛执行焚香和诵经时礼拜等事务;(3)垫员,即愿意承担整个醮坛收支不敷款项的填补责任的人,建醮经费中的不足部分,按垫员人数平均垫付。

  建醮时间,一般定在秋收完毕后,多为农历十月。乡村的醮坛设在空旷的地方,用木板、木柱、竹笪筑成。正中搭建一座高台,如戏台般高,上陈挂佛像,为和尚诵经作法之处,两旁分建两排平房,分别安设玉皇大帝、三清、城隍、关帝、三相公爷、仙人叔婆等,各神各据一室,其余为总经理和库房先生室、鼓乐(八音)亭、厨房等。面对高台搭一牌坊式坛门。坛门外,竖立纸扎“三大人”(高约5米)和地方神(高约2米)各一,另竖幡竹一竿,用新砍下的青竹制成,高约10米,尾端留枝叶,并装上纸制天官赐福神像及仙女骑鹤形象,坛的正门和主台上各有一对联。正门对联是:“坛开八面;缘结万人。”主台居中的长联是:“悯众魄之无依,建此旆,设此旄,放胆前来,莫向寒云啼夜月;惜孤魂之乏祀,施尔衣,给你食,欢心散去,都从苦海渡慈航。”人们期望建醮,超度孤魂,消灾弭祸。

  参与人员建醮之始入场,由库房先生统一安排各项事宜。和尚左手拿铜铃,右手执拂尘,身穿袈裟日夜登坛诵经作法,超度孤魂。各员首穿礼服(长袍马褂)在主坛前礼拜,并于早、中、晚三次到各神坛前进香跪拜,全坛素食三日。请木偶戏团于每晚演戏助兴。第三日下午举行放水灯活动。是时,将主台上供奉的小铜佛取下由总经理捧着,以锣鼓手、吹鼓手、执龙旗、蜈蚣旗、“逥避”、“肃静”牌、金瓜、铁钺组成的仪仗为前导,手捧铜佛的总经理及捧纸船灯(纸制、头尾装有艄公艄婆,长约尺许)的员首、和尚跟随居中,后跟群众,到各村巡游一遍,然后顺游而下到放水灯处附近空地上停下。举行地点均在差干河上,各社均划分地段放灯,不得越界。放水灯活动是将纸船灯内点上腊烛及一些内放有小三脚架,夹着油火的纸制小锭子,放于水面,一时河里呈现数百盏明灯,随水漂流,煞是好看。放灯后放数十对鲜活红、緑鲤鱼,谓之“放生”。放灯的目的是驱邪逐设,超度众生。当晚,木偶戏团将演出最精彩的剧目,同时燃烧纸制多层花灯,使建醮活动气氛达到高潮,下半夜,开始砍倒幡竹,焚烧“三大人”和地方神,给孤魂烧纸衣冥币,倾倒度孤的饭菜于地。然后宰杀牛、猪,准备明晨祭神及早餐之用,名曰:“开荤”。明早祭谢诸神,凡坛内活动的帮工、员首、垫员等等,均入席就餐,散席后,建醮宣告结束。

  由此可见,祭典实际上是各种神话传说的戏剧化表演和重现的一种过程。它是一种地域性、公众性的充满欢乐、神秘感的仪式。我们将两个民族的宗教祭典作一比较可以得到如下几个观点:

  (1)两种祭典,均来源于道教。畲族的“招兵”仪式,从他们的《祖图》序言——《凤坪畲族蓝氏祖图驸王出身图记》中有盘瓠信仰道教和“茅山学法”之说;在“招兵”过程中,设“闾山法院”,请闾山真君、三夫人等以及招九路兵马,特别主要招五营兵马等情况看,实乃脱胎于江南道教衍生的一支巫术意味很强的教派——闾山教之调营(调五营兵)法事仪式。闾山教,奉许真君为法主,分为三奶教和法主公教两派,并以三奶派最盛。三奶教派起自福建福州,供奉陈靖姑(即临水夫人)以及其结拜姐妹林九娘(或作林沙娘)、李三娘(或作李三妹,李三姐)等三位女神,故有“三奶’’或“三夫人”之称。陈靖姑学法于闾山许真君,神通广大,法力高强,斩妖除魔,庇护人民。传说脍炙人口,深入民间,故被这一教派祀奉为教主。法主公教起源于福建永春州,而传于泉州。据其所传符册,虽明载闾山许真群为法主,而以普庵佛为教主,其实却以五营兵之东营主帅张圣君(亦称张圣者)为其守护神,拟之为闾山法主,称法主公。其所作法事主要有请神、送煞、消灾、课诵、调营(即调五营天兵神将)。尤其重于调营一项,常以调遣五营天兵天将以达到驱邪押煞之目的,为其看家本领。其教派系统为:

  闾山教(许真君):

  三奶教(临水夫人)——福建福州

  法主公教(张圣君)——泉州

  闾山教派实际是一种巫觋团体,本无明确教义,主要以巫术法事流行于闽之福、泉、漳及粤之潮州民间,后流传至台湾。法主公教派所调天界五营兵将,其五营将为:东营张圣者,南营萧圣者,西营刘圣者,北营连圣者,中营李圣者。并附以各种手捏指诀(刘枝万《中国民间信仰论集》,台北1974年)。

  畲族居地历史上属潮州,他们主要借闾山教法主公教派调请五营兵法事,附会上本族神话故事:当年始祖盘瓠为高辛帝平定番王作乱,渡海遇难之际得助六丁六甲神兵消灭番王,被赐封驸马王,同公主成亲,婚后繁衍盘、蓝、雷、钟四姓畲族子孙。且受佛教影响,所以有穿袈裟法师和祭祀佛教一些神只等情节。

  汉族建醮祭典,来源于中国的道教,是渊源古远的多神祭祀仪式。如宋玉《高唐赋》:“蘸诸神,礼太乙。”李善注:“醮,祭也。”(梁昭明太子:《文选》卷19赋)

  《隋书·经籍志·道经》:“夜中于星辰之下,陈设酒脯、饼饵、币物,历祀天皇、太乙,祀五星列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为醮。”(唐魏征等撰《隋书》卷35)

  明张自烈撰《正字通》酉集下:“凡僧道设坛祈祷曰醮。”

  唐、宋以后佛教也有这一看法:唐玄嶷撰《甄正论》云:“醮者,祭之别名。”(《大藏经》52册,史传部4)

  可见,建醮为一种地方性祭祀民间各类神鬼的大规模的祭典。这种祭典本是来源于道教,后来佛教也接受,故有僧、道一并参与法事者。平远仁居因近世道教衰微,所以转为由和尚主持,但亦祀道教一些神仙。

  (2)可以看到畲族宗教和汉族宗教文化的涵化过程。“招兵”仪式,从徘徊、依次、结坛、请神、做法事,其法师之僧、道打扮及其内容为消灾、弭祸、祈福,其经文中的超度孤魂、劝善,所请之神与汉族建醮之神有的大致相同,都可以见到汉族建醮的影子。又其招九路兵仪式本来自闾山教,其宗教仪式中请神招兵均用客家话等更可以看到汉族宗教文化对畲族的影响。当然畲族宗教信仰和仪式仍保存自己的特点,如始终以信仰驸马王盘瓠祖先为主,而且对闾山教所作法事,不是全盘照搬,而是赋予自己的神话内容,加以改造,再创作,形成招九路兵马的内容。

  (3)两族两种宗教祭典的功能不同。汉族客家人的建醮是以社区为单位,本有加强区域内聚力之意,但结果因耗资甚大,增加群众的负担,往往只抬高了经理(员道)们的地位,最终与本意背道而驰。畲族则以一村一姓为单位(如凤坪蓝姓、李工坑村的雷姓),以血缘为主。有某种增强宗教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之功能。又以其祭典仪式有“兵舞”,在“请祖师”时,有取“法名”、“郎名”的事实,可能是原始时代,儿郎与母亲及其权力“灶”分离的成丁礼的一种模糊的记忆。而“安灶”则表示长大成人,自立成家,负起家庭和社会责任,这是在更高阶段上复归。所以畲族祭典中至今仍十分重视“安灶”。这是将成丁礼与庆成家仪式合并一起举行,体现了其社会化之功能。

  (4)两种祭典的意义不同。“建醮”与“招兵”都是一种神话故事的戏剧化重演。“招兵”始终依据驸马王盘瓠祖先为高辛帝平番王作乱,得高辛帝招为驸马和封赐故事,暗喻本民族有功于国家,本民族有在国土上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同时也说,在平番王过程中遇到困难请得其他天兵帮助。这些天兵主要是东方九夷兵、南方八蛮兵、北方五狄兵、中央三秦(汉)兵,这就暗喻在他们困难中得其他兄弟民族的帮助,不要忘记他们,招兵要请他们回来,这有加强民族团结之意。每次招兵仪式,都强调本民族存在、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每举行一次都将这些思想强调一次,反复强调使这些观念不断增强。我认为这是畲族招兵祭典的优秀“内核”,也是他们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这是应该继承的。但也应该看到招兵仪式中,迷信成份很多,也就是说有不少糟粕。故对“招兵”仪式,也要深入研究、改造,才能继承发扬。而客家人之建醮,其主要宣扬的几千年来的封建迷信,崇拜各种臆造之鬼神。且早与祖先崇拜等脱离。其外延部分的纸扎艺术、烧花艺术、木偶戏剧等完全可以和它分离出来,独自发展。因其对人民思想负面影响大,且劳民伤财,故完全应该淘汰和革除。

  参考资料:

  1.杨鹤书、陈淑濂:《粤东畲族与汉族客家人宗教信仰综合调查报告》(梅州部分),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八五”规划研究项目成果(未刊)。

  2.朱洪、马建钊:《李工坑“招兵”节活动纪要》,《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七辑。

  3.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刘枝万:《中国民间信仰论集》,台北1974年版。

  5.杨鹤书、谭斌:《平远仁居地区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岭南文史》1994年第一期。

  原载日本筑波大学《比较民俗研究》13期,1996年3月。《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8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