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八、特别的礼物

  在鸡足山的日子,或者会觉得平淡,但是就在这平淡中,生活似乎变得惬意悠闲,时间也似乎变得漫长,一日如同百年。

  假如闭上眼睛,似乎就可以感觉出来,时间如同一条浸润着暖意的河流,可以听见时间流动的声音。有些时候,看得见时间,听得到时间,或许就能理解生命的真谛。

  如今,我们即将走出寺院,回到忙碌的生活中去,这一刻才体验到这份繁忙中,充满安闲和礼乐,身心洗磨是多么难遇难求。

  一个人若能在繁忙时,截断奔驰不停的种种妄想和由此而来的仓促妄想,时时观照内心,做事时,保持了然清明的状态, 一项一项地专注做到位。这便能校验出真修行的功夫吧!

  即将启程的下午,我和几个伙伴来到光明寺盘陀石,与闻佛师话别。

  盘陀石一如它往日的幽静,远远地,看见闻佛师坐在椅子上休息,又听到他呼唤野兔小白的声音。

  我心中不禁一颤,心想着就要走了,不知何日再相见,还真不是滋味。

  我们恭恭敬敬地走到师父的身边,顶礼坐下。闻佛师亲切地做了一番有关于念佛的开示:

  “念佛,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安心的问题。我们学习《往生论》也好,什么也好,就是一个安心问题,净土法门的一个主要教育就是除疑、生信、安心,这个安心实际对我们来说十分地简单。“

  “怎样才能安心呢?”我问。

  “实际念佛就安心,随顺佛力也就是安心,随顺佛愿也就是安心,唯佛是念是安心的最直接、最直白的一个方式,不需要太多的啰嗦。如果我们习惯于唯佛是念,念佛,念佛愿,念佛相好光明,念佛不可思议的清净威德,我们要念这个就没有不安心的。但是我们念业习啊,念他人的说法啊,念自己的种种思维习惯啊,我们一念这个就会不安,就会迷失,就会挣扎。”

  闻佛师的话,让我有片刻的思索,我很想拥有这样的状态,可是一时又难以寻找到获得安心的方法。

  闻佛师仿佛看出了我的疑虑,解释说:“安心的方法不复杂,要忆佛念佛——忆佛相好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忆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样的广大劝慰;忆随顺法性无得无失,一切众生性德本具,无需增减,非内寻非外得,但以清净称名即得安心。在称名之外别无得失,我们心里就踏实;若是在称名之外又想得到个什么或者怕失去个什么,那就会有不安的一个相续。”

  接着,闻佛师又细细叮咛,让我们好好念佛,孝顺父母,干好工作事业,服务社会大众。我们仔细地聆听,欢欢喜喜,一字一句,记在心中。

  早就听闻佛师父写的一手好字,快要下山了,我和同伴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师父给我们提一幅字。

  师父想了几秒钟,点点头,让身旁的恩寂师取来一块写毛笔字用的白布,铺在茶几上,师父起身,恩寂师研墨。

  盘陀石上清风徐来,宣纸展开,整齐地铺在白布上。我们几人拿出手机,压住纸的四角。师父提起笔,说道:“写些什么呢?”

  我们几个相互看看,一位同伴说;“师父,我妈妈喜欢念佛,我想给我妈妈求一幅字。”

  师父望瞭望远远的青山,若有所思,俯身写下“念佛大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笔力遒劲,圆润饱满,不带棱角,气韵生动。

  浑厚的字体,透着一抹看破世事的洒脱,添了几分圆融与慈悲。四个大字跃于纸上。左侧落款:闻佛闻佛。撂笔后,又取出印章,在名字的旁边盖好。

  另一同伴也上前,小心地问:“师父,您能给我写一幅吗?”师父笑笑,你想要给你写什么?同伴说;“师父就根据我的法名写吧!”师父点点头,再次提笔,写下了十二个大字“了无所了真了,净无所净真净”,这两句话里巧妙地道出了其中暗藏了这位同伴的法名“了净”二字。同伴高兴地趴在地上,不住的给师父顶礼。师父真是慈悲,有求必应!

  我们欢喜地拜谢师父,小心地晾着这珍贵的墨宝。

  写完字,我们同师父一起下到建设办的客堂。

  临别时,闻佛师起身走了几步,笑呵呵地问:“你们想要个什么礼物?”

  我半开玩笑地回答:“师父,我们想请您佛堂上供的这三尊缅甸玉佛。”

  这原本是句玩笑话,未料到师父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我忽然一愣,有些吃惊。不久前曾听常乐师说过,白玉玉佛已在建设办的佛堂供奉多年,那该是多么宝贵啊!

  一眨眼的功夫,闻佛师叫侍者取来几条白色、黄色和红色和緑色的哈达,师父亲自动手,帮我们包起玉佛。闻佛师包得很仔细,口中念念有词,或许是在念咒加持我们吧!

  我们忙起身谢师父,接过玉佛。这礼物沉甸甸的,感动荡漾在心里。

  “这些也送给你们!”还没缓过神来,师父让侍者又从里屋取来几条水晶念珠赠予我们。

  “太漂亮了!”我们受宠若惊,108颗水晶念珠,晶莹剔透,一时竟看呆了。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

  此时,闻佛法师坐在建设办的小客堂中间,慈祥、庄严、从容。

  两旁坐着的几位师父和蔼可亲地看着我们,我和同伴们拜过师父,准备离去。

  师父再次叮嘱:“祝你们一路顺风,回去给你们的父母和家人问好。”

  “阿弥陀佛,闻佛师,请您保重身体!”我顶礼答谢。

  临行前,闻佛师善意地提醒我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做——舍戒。

  由于工作与生活的原因,我们下山后再持戒多有不便,这就需要舍掉非家八戒。

  印度《戒律略论》中记载:在家人或出家僧人,在遇到很严重的违缘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舍戒。

  戒体就像一个如意宝,人们在遇到天灾人祸等大灾难时,总是把如意宝送到一个安全地方保存妥当,待灾难过去后再重新取出使用,否则如意宝也就会被毁坏。

  同样,在遇到极大违缘时,也应好好把戒体存放起来。无法继续持戒时,可以舍戒。如理如法地舍戒没有过失,条件具足可再次受戒而得戒体。但决不可轻易舍戒,今日舍戒,明日受戒,再舍再受,这样如同儿戏。

  情非得已,只能暂时舍弃了。

  建设办佛堂,善行师威仪而坐,正眼垂帘,我和同伴们恭敬地跪在佛前,准备舍戒。

  “尊者们,请僧团忆持(记住)我舍弃学处,我舍弃白衣离家(修行)的生活……”善行师为我们做了舍戒仪式。

  舍戒的过程中,善行师念诵了许多巴利语还是咒语,听不太懂。善行师念一句,我们逐句跟读。大约半小时后,舍戒仪式结束,众人顶礼、合十。

  建设办门外,马帮的人已等待多时。待我们步出大门,他们便将行李搬上马背。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光明寺的师父以及建设办的几位居士,在大家的目送下缓缓朝山下走去。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