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畲族历史文化特点与当代民族经济发展的思路

  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今天,如何大力振兴当代畲族民族经济,乃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改革尤其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特点。振兴畲族地区的民族经济则必须从畲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从畲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出发。畲族地区和畲族历史文化特点是什么,振兴当代畲族民族经济应该有怎样的思路,笔者就此从以下两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一、畲族历史文化特点

  畲族地区和畲族历史文化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典型的散居民族

  畲族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中,是最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畲族总人口有709592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散居于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省境内的广大山区。其中福建省375193人,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52.8%,遍布于福建各地,共有17个畲族乡。浙江省170993人,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24.01%,主要分布在浙江省丽水、衙州、杭州、温州、金华等市县内。广东省28000余人,主要分布在省内14个市县。江西省2646人(此为1994年统计数字),主要分布在铅山。安徽省人口据1987年统计约1500余人,集中分布于宁国县。这里尤应指出的是,广东潮州凤凰山在全国畲族同胞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是畲族同胞公认的始祖开基地,民族发样地。畲族散居于我国东南部五省境内的这一特点,为畲族当代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独特的自然环境

  畲族地区处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带,境内山峦起伏,丘陵密布。在连绵的丘陵山地,到处溪流回绕。溪水从深山峡谷奔流而出,多纵谷险滩。一层层梯田绕谷环山,一行行茶园布满山岗,竹木遮天蔽日,青山迭翠相连,畲族的家乡就掩映在这深山密林之中。在辽阔的畲族山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足,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除品种多样的农产品外,山区还盛产林木与毛竹。在畲乡山区无尽的宝藏中,有世界稀有的珍贵树种如栓皮栎、檫树等。茶叶更是久享盛誉,行销国内外。浙江畲乡山区的“惠明茶”,清香醇洌,曾是清代地方政府岁贡皇帝的方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曾荣获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山区的土特产和名贵药材以及各种水果也非常丰富。素有“菇乡”之称的景宁香菇,据传,早在明初就已被列为一种特殊贡品而久负盛名。此外,在畲乡深山密林中还栖息着世界罕见的珍禽异兽,诸如头上长角的青蛙,四条腿的泥鳅,特别是黄腹角雉更是我国稀有的珍禽。畲族所居山区的矿藏也很多,有煤、铁、金、铜、钨、明矾、石墨、石膏、硫黄、滑石、云母石、瓷土以及其他各种有色金属。畲族居于山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这一特点,对当代畲族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转辗迁徙的悠久历史

  畲族历史悠久。据古籍记载,至迟在7世纪初,畲族人民就已在丘陵连绵的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劳动、生息、繁衍。汉文文献对当时居于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其中包括畲族的先民。直到13世纪中叶,即南宋末年,汉文史书上才正式出现“畲”和“輋民”的族称。前者见于福建莆田人刘克庄的《后村先生大全集·漳州谕畲》,指的是漳州一带的畲;后者见于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指的是广东潮州一带的畲族。“畲”与“輋”音同字异,是畲族先民并用的族称。到了元代,畲族名称即被普遍使用。这一族称的含义具有辟地开荒、刀耕火种的意思,它是以畲族先民的经济生活特点而命名的,体现了畲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本色。

  畲族民间普遍传说,他们的祖籍是广东潮州凤凰山。隋唐以后,因备受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他们才被迫辗转迁徙,在荒山密林里寻找新的落脚地,所以畲族都互相亲昵地称呼自己叫“山哈”或“山达”。畲语“哈”和“达”都是“客人”的意思。表明畲族先民是从外地迁到山上居住的,是山里人或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经过长期不断迁徙,他们从广东潮州凤凰山到达闽东、浙南广大山区,当地汉族称他们为“畲客”。至今凤凰山上还保留着他们的始祖盘瓠的祖坟,并发现凤凰山中有“高皇寮”村寨。畲族人民为了缅怀其始祖盘瓠的英勇业绩,一直向往着亲临凤凰山朝觐自己的民族发祥地。这一传说,反映了凤凰山与畲族渊源的密切关系。

  畲族辗转迁徙的悠久历史,体现了畲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发扬这种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脱贫致富振兴当代民族经济的一股巨大原动力。

  (四)畲、汉共生的民族关系

  畲族在历史上曾经过着迁徙不定、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在漫长苦难的岁月里,畲、汉两族人民结成了深厚情谊。畲族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与汉族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中发展的。

  隋唐之际,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山区的畲族先民已经从事农业生产和狩猎活动。他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拓荒造田,建设自己的家园。到唐代,中央王朝即在畲族先民聚居的今福建漳州、汀州一带施政,并实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当地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这一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密切了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从此,畲族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封建生产关系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畲族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反映了畲族文化的渊源和衍化趋势,对当代畲族民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畲族人民被迫不断迁徙。由于他们所受的压迫深,生活苦,因而反抗也烈。他们不但和当地汉族人民一起,含辛茹苦地披荆斩棘,共同开发山区经济,而且在历史上曾多次联合起义。唐代,粤东和闽南的畲族先民先后在雷万兴、苗自成、蓝奉高等人的领导下,掀起反抗唐王朝统治者的斗争,持续近半个世纪。他们和汉族人民一起,团结战斗,给唐军以沉重打击。当元朝统治者进入畲族地区时,畲族人民曾积极参加当时张世杰、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斗争。以陈吊眼、黄华和畲族妇女许夫人为首的畲、汉两族人民十几万人,在福建联合抵抗元军,直至宋亡之后,斗争仍持续了3年之久。明清时期,畲、汉两族人民的联合斗争连绵不断,他们并肩战斗,结成兄弟般的战斗情谊。其中尤以正德十一年(1516年)谢志珊、蓝天凤为首的畲、汉两族人民联合起义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在这次起义中,他们利用畲族民间普遍流传的“宝印画像”(即有关盘瓠传说的画像,称为祖图)进行宣传鼓动,使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在近代,畲族人民也掀起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畲族人民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一道,进行了二十多年英勇不屈、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在我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在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扬畲族人民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自强不息,必将为振兴当代畲族民族经济谱写出新的篇章。

  (六)典型的山区农耕文化

  畲族是我国南方典型的山区农业民族之一。它以农业生产为主,狩猎经济为辅,农耕和狩猎构成了畲族文化特点的物质基础。由于畲族人民长期辗转迁徙于祖国东南部丘陵山地,在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不断吸收汉族文化,使其经历了由锄耕农业向犁耕农业、由游耕农业向定居农业过渡的历史转变,从而形成了畲族山区农耕型文化的鲜明特点。

  早在西元7世纪,畲族先民就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开辟了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当时畲族先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种”,所耕多属缺乏水源的旱地。由于耕作技术粗放,生产力水准低下,农作物产量很低,加上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兽出没之地,所以狩猎经济一直比较发达。以“耕火田”和“搜狩”为生,成为畲族早期的经济生产特点。

  由于备受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畲族先民被迫辗转迁徙。然而,不管他们到哪里,都和当地汉族人民友好相处、患难与共,通过辛勤的劳动,傍山结舍,劈坡造田,把荆棘丛生的荒山僻野变成美丽富饶的家园,畲族人民为开发我国东南山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清时期,是畲族先民向闽东、浙南大迁徙的时期。他们到达那里时,平坝地区已多为汉族所居住,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也大多为汉族所垦殖。因此,畲族先民每迁到一地,只能在荆棘丛生的山丘地带开山劈岭,拓荒造田,新建家园。他们所到之处,“随山种插,去瘠就腴”,尽力耕耘。凡山间荒地“皆治为陇田”;凡有水源的地方皆开为梯田;凡仰赖多雨的山地皆为旱田。经过畲族人民的艰苦开发,祖国东南山区的荒山僻野变成了茶、粮之乡。

  改良土壤是畲族人民开发东南山区的一项特殊贡献。由于新开垦的田地多属生荒地,土质贫瘠,所以作物产量较低。勤劳、智慧的畲族人民便利用草木灰、石粪(即生石灰)肥田。在春分以前,畲民就“纵火焚山”,使“田遂肥饶”,而获取好收成。明万历进士谢肇涮游太姥山时目睹“畲人纵火焚山”肥田的情景,曾挥笔写下了“畲人烧草过春分”的诗句。所谓“石粪”,就是将一种青石——石灰石燔成灰,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灰有火气,施于田,“田得其暖,阳气乃生”,可获丰收。实质是施用矿物质肥料。可见,畲族人民在耕作技术、改良土壤方面具有特殊本领,积累了丰富的山区农耕经验。

  随着耕作技术的提高,畲族地区农作物的种类大大增加。除种植稻谷外,番薯自明中叶传入闽、粤后,很快就为畲民所种植,成为山区农作物之大宗。此外,畲民还根据山区特点经营各种经济作物,主要有香菇、蓝靛、茶叶以及杉、竹等经济林木。

  畲族从事狩猎生产历史悠久。狩猎作为畲民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而代代相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山区,畲民逐渐摒弃了刀耕火种法,狩猎经济也逐渐为农业生产所代替,但农闲时畲族人民仍经常狩猎。畲族狩猎往往采取集体行动,猎获物除射中猎物的猎手优先获得一只腿或一个头外,其余皆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这种传统经济也是畲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物质基础。正是在山区农耕经济和狩猎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畲族文化结构,对当代畲族民族经济发展具有特殊影响。

  (七)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

  畲族文化艺术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以下分别作一概述。

  l、民族语言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畲族语言有两类,一是居于广东惠阳、海丰、增城、博罗一带约占畲族人口0.4%的畲族,使用的是接近于瑶语的“布努”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一是居于闽、浙、赣、皖和广东部分地区约占畲族总人口99%以上的畲族,使用的是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一种语言,但语音上与客家话又稍有区别,少数语词与客家话完全不同。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日常生活中都以当地汉语为交际工具。畲族语言文字的这一特点反映了畲族历史文化的丰富内容,畲族语言不但与苗瑶语族语言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而且和汉族人民长期交错杂居,在经济、文化上互相学习和交流。可以说,畲族文化兼收并蓄,不断吸取相邻民族文化的某些因素,进而形成其文化结构的个性。

  2、传统服饰

  畲族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现在畲族男子服装已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各地也有差别。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1]戴的凤冠。冠上还插上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3、居住饮食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畲族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与当地汉族的房屋结构大致相同。

  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

  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番薯丝(又称地瓜米)为主食。地瓜米掺上稻米蒸成饭,叫“番薯丝饭”,将玉米磨成细粉,合米炊食,叫“包罗糊”。纯米饭只在宴请贵客时才用。副食除蔬菜外,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新中国成立前很少吃肉。畲族人民尤喜饮酒,用糯米酿成的米酒,醇香浓郁,味甜可口。用小麦酿成的“麦酒”,度数较低。

  4、婚姻家庭

  新中国成立前,畲族地区基本上进入了封建社会,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在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由于姓氏少,加上畲族居住的村寨多为同姓同祖的自然村,血缘居住特点明显,各村分布又较分散,故同姓不同房,即同姓不同香炉的也可以通婚。五服以外,也可以同姓结婚,但比较少见。畲族婚俗出现不同香炉或不同“祠堂”的同姓通婚,属于自然地或人为地分裂成的不同外婚单位。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

  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他们在生产劳动中,通过对唱山歌,建立感情,即可成婚。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加上与汉族长期交错杂居,相互影响,畲族地区新中国成立前在婚姻上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日趋严重。这种买卖包办婚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渐渐革除,畲族的古朴婚姻才得以继承和发扬,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5、编织刺绣

  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劳动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她们以精湛的技艺,编织和刺绣出许多精致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彩斑斓,风格独特。如编织的彩带,又称合手巾带,即花腰带,图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编织的斗笠,花纹细巧,工艺精致,造型优美,配以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在赶集、赴会或走亲戚时,畲族妇女都爱戴着它,成为畲族妇女最喜爱的一种装饰品。又如服饰刺绣,花样种类也很多,它是畲族人民特有的一种艺术,也是畲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畲族姑娘用自己精心织绣的绣帕或彩带,送给心爱的情侣,作为定情的最好礼物。新中国成立后,服饰刺绣、斗笠编织更加绚丽多彩,图案花纹尤为新颖醒目。畲族人民这种独具一格的民族手工艺技术,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异彩。

  6、民间文学

  畲族文学艺术也十分丰富。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畲族口头文学发达,尤以山歌出名,他们不但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传统的山歌,至今流传下来的就有一千多篇首、四五万行。其中尤以历史传说山歌流传最广。

  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称《盘古歌》、《龙皇歌》、《盘瓠王歌》,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叙述畲族始祖盘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艰难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反映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在这首长篇叙事诗歌中,盘瓠被描绘成为一位十分神奇、机智、英勇杀敌的民族英雄,畲族人民把他尊崇为本民族的始祖。《高皇歌》不但是我国古代图腾文化的典型表现,而且也是畲族民间文学的雏形。

  尤其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们还把这一传说绘成连环式的画像,称祖图,即在一幅十来丈长的布帛上,用彩笔把这一传说的410多个画像连环式地绘在画卷上,世代珍藏。每逢祭祖,就悬挂出来,祀奉甚虔。如此珍贵的民族历史文物以及与它有关的史诗《高皇歌》遗址“高皇寮”、汉文文书《开山公据》等,都说明这一传说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它作为一种特殊信仰,不但家喻户晓,口口相传,而且贯穿于他们的头饰、服装、舞蹈以及宗教仪式中,这在兄弟民族中是独一无二的。

  7、体育武术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2]“盘柴槌”、[3]节日登山、骑“海马”[4]和“竹林竞技”[5]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十分有趣、别具一格的体育运动形式。

  尤其是练拳习武之风盛行,经千百年的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间武术。新中国成立前,畲族群众以武术作为反抗剥削和压迫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则是用来锻炼身体、陶冶性情和丰富文化生活的一项内容。

  畲族武术基本上可分作棍术和拳术两大类,由于器械的长短及其功用有别,棍术又有不同的名称和复杂多样的动作。拳术在一些畲族山村十分普及。作为拳术的一部分,还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工夫。点穴,就是用手指点按某一穴位,使对方动弹不得,束手就擒,点穴者还练就了解救之法。操有这种绝技者多是德高望重的老拳师。畲族武林高手,在带徒授艺时,非常注意以武德育人,严禁徒弟仗艺欺人、惹是生非。武术精通的人,医术也十分高明,他们往往兼行医道,救死扶伤,因而淳朴、厚道的美名四处传扬。

  新中国成立前,畲族地区已基本发展到封建地主经济阶段,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畲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呈现缓慢性和不平衡性。畲族文化以渐变的方式日益发展和丰富,由于长期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吸收了不少汉族文化艺术传统,同时也较多地接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而比较保守。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新社会、新生活为畲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开创了新的历程。因此,只有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使畲族文化艺术更加绚丽多彩。

  二、当代畲族民族经济发展思路

  发展当代畲族民族经济,必须从畲族地区、畲族历史文化特点出发。畲族历史文化所具有的特点,一方面对畲族社会发展曾起过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某些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因此,从畲族地区和畲族历史文化特点出发,扬长避短、深挖潜力,大力发展现代商品经济,则是我们振兴当代畲族民族经济应持的一个总体思路。具体论述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畲族散居我国东南五省有利的外部环境。大力发展现代商品经济,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才能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主要市、县邻近,从而为当代畲族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我国东南部闽、粤、浙、赣、皖五省处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涌起的今天,对当代畲族民族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重大影响。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外部环境,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着力把畲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纳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轨道,是当代畲族民族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

  作为比较发达的我国东南部五省市县,理应成为当代畲族民族经济繁荣发展的强大后盾。如何从畲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党的民族政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政方针,大力支援和扶持畲族地区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乃是东南五省市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各省市县应下大力气深入山区畲乡调查研究,挖掘潜力,确定发展目标,作出具体规划,从财力、物力、人才资源以及科技、教育等方面给畲乡以有力的扶持和支援,并适度倾斜给予优惠政策。畲族同胞则应充分运用省市县所给予的支援,下大力气改变传统封闭保守的旧观念,依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现代商品经济,以跻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迅速改变畲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二)充分挖掘畲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化商品经济,是振兴当代畲族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畲族散居的山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除品种多样的农产品外,山区还盛产林木和毛竹,其中如栓皮栎、檫树等树种为世界所稀有。尤其是茶叶,久享盛誉,行销国内外。加上山区的土特产和名贵药材以及各种水果也非常丰富。景宁的香菇就久负盛名。此外,畲乡深山密林中的珍禽异兽和矿产也很多。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畲族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时至今日,畲族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自然资源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要使畲族地区超越单一的小农经济,发展现代商品经济,就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挖掘本地区自然资源优势,由单一经营转向农、林、茶、果、菇等综合经营,创办乡镇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建立产售网路,科学种植、养殖,科学经营和管理,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有条件的也完全可以创品牌,打入国内外市场。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调整产业结构,必须结合传统产业的实际,以传统产业结构背景和自然资源优势为依托,才能使新兴产业站稳脚跟并求得发展。根据笔者的老师施联朱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所调查的资料,福建省霞浦县茶岗村、浙江省丽水市畲族乡,在发展原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商品经济的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6]。福建省霞浦县崇儒畲族乡把传统生产与新兴产业较好地衔接,从而使经济发展态势蒸蒸日上的经验,也是一个很好的范例。[7]

  (三)充分运用畲族传统的山地农耕文化所积累的山地生产经验,在不放松粮食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本地区有特色的农副产品,是振兴当代畲族民族经济所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畲族典型的山区农耕文化,造就了畲族对山地自然环境极强的适应力,在山地生态环境影响下积累了丰富的山地生产经验,如依山坡而筑梯田,就是畲族人民战胜山区自然条件制约、主动适应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杰出表现。然而,山区与外界交流甚少的自我封闭状态,也必然导致畲族山区经济文化滞后的弊端。山区耕地较少,耕作技术粗放,这种单一小农自然经济显然不足以满足畲族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变单一种植,发展农副产品,才能脱贫致富,走向繁荣。

  据广东省民族宗教委的统计,至2000年,广东畲族地区居民年人均收入大约在2000—2500元,而主要经济来源则是靠种植果树、养蜂、种茶、家禽养殖所得。凤凰山凤坪村全村六百余人,在山上种茶一千五百余亩,近些年来,人均卖茶收入在2000~2500元。他们主要是通过茶叶公司加工包装,进行产销合作,并创出品牌“龙星牌”,从而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的还过上了小康生活。[8]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畲族山区农耕文化所积累的山地生产经验,只有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坚持科学发展观,学会科学种田,科学种茶,科学养殖,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和技术,实现资源的深度开发,变原料出售为产品出售,使原料不断增值,才能不断增强竞争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沿着现代化的轨道向前迈进。如福建省罗源县福湖各村盛产竹、木资源。该村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改变过去只出售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习惯,引进汉族地区先进的木工设备和技术,结合自己传统的木工经验,兴办竹木工艺厂,生产胶合板并加工成各种桌、椅、茶几等,产品已销往省内外,年产值达16万元,成为当时该村脱贫致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个典型范例。[9]

  (四)充分发扬畲族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和畲、汉两族人民互助合作的平等关系,是促进当代畲族民族经济沿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轨道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畲族人民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发扬这种优良传统,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地去发展现代商品经济,才能使畲族地区从根本上改变面貌,走向富裕。

  畲族人民要彻底脱贫致富,就应该消除过去由于民族自我保护主义和心理隔阂所造成的封闭状态,主动积极地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起畲、汉两族人民之间和谐新型的民族关系。这种新型的民族关系,对畲族地区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要发展现代商品经济,提高教育水准就成为畲族地区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当务之急尤其应该大力改善学校办学和学生就学的条件,对居住分散的畲族同胞还应该大力发展寄宿制的中心小学和中学,对畲族同胞实行教育优惠政策。在提高教育水准方面,畲、汉两族人民不分彼此,互相帮助和支持更是必不可少。

  要发展现代商品经济,改善畲族地区的交通状况,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生产的发展,许多畲族地区虽然通了公路,但由于一些畲族山村过于分散偏僻,至今依然交通不便,传递和交流受到严重的制约,发展现代商品生产自然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对过于分散偏僻的山村,能修路架桥的应修路架桥,不能修路架桥的可就近迁居到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带,以至汉族社区,这对分散偏僻的畲族山村发展现代商品经济,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五)充分发挥畲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促进畲族地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结合传统文化艺术特点,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防止和克服商品经济冲击所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充分发挥畲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对振兴当代畲族民族经济的作用不可小视。畲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以刺绣和编织的技术尤为突出。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仅是生产劳动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她们以精湛的技艺,编织和刺绣出许多精致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彩斑斓,风格独特,如编织的彩带,即花腰带,图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编织的枕、席、斗笠等竹编手工艺品,花纹细巧,工艺精致,造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这些绚丽多彩的民间手工艺品,若能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加工,扩大生产规模,使之产业化、商品化,则既可以弘扬畲族传统文化,增强畲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力,也将对畲族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出现,作为农业民族传统的农本思想必然要发生蜕变。随着非农业收入的迅速增长,传统文化将逐步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之中,对市场的依赖性日益增大,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将与市场关系密不可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会使畲族山村劳动力纷纷流向城市、工厂。畲族山村中青年男女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会带来山区劳动力的缺乏和老化,而影响到山区民族经济的发展。流入城市打工的男女中青年劳动力,由于职业、人际关系、教育、婚姻家庭、精神心理等存在许多难以适应的状况,也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市场经济的供需关系,使原有基础比较落后,又长期处于封闭状况的畲族山区,在人才、技术、资金等都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在市场竞争中必然会碰到许多困境。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畲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作用。为了金钱、享受而置民族优良传统于不顾,无视法律、无视社会公德的腐朽落后现象难免也会侵蚀到畲族山区,因而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同时,弘扬畲族优良传统文化艺术,大力开展文化创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根据畲族文化及自然环境的特点,大力发展富有特性的民族经济,增强自主成长与竞争的能力,才能使畲族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轨道而走向繁荣。

  最后,笔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畲族地区、畲族传统文化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畲族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必将日益走向开放;畲族传统单一小农经济模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也必将日益多元化;畲族传统文化中的宗教神秘主义,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影响下,也将向世俗化转变。总之,畲族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必将推陈出新,形成和谐美好的新型民族文化,畲族民族经济终将走向繁荣发展。

  (原载《畲族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注释:

  [1]指“盘瓠传说”中高辛帝的三公主。传说盘瓠因斩犬戎番王头有功,高辛帝遵守诺言将三公主许以为妻。盘瓠与三公主结婚后,生三男一女,定居广东潮州凤凰山,开荒种田,繁衍子孙。由此,畲族把盘瓠和三公主推祟为他们的始祖,并把这种信仰贯穿于他们的装饰之中,以示尊崇。

  [2]流行于闽东地区畲族村寨的一种体育游戏。即由一人站在人圈中,用小木棍(一尺多长,称为“尺”)击小竹条(如筷子一样长短,叫做“寸”),使竹条旋转着向人圈外飞去。圈外的人群竞相接击,回投小竹条,如是反复持续、不断地接击,不使竹条落地就算取胜,胜者便可轮换站入圈内。

  [3]流行于福建省福鼎市的一种民间棍术,畲胞称之为“打柴棒”,由于棍棒的长短和功用的不同,柴棒又分为两种:一种叫“丈八棍”,长一丈二尺,由一人耍弄表演,有攻有拦,故称“中拦”;另一种长七尺,由两人对打,互相配合,叫“盘槌”或称“齐眉仗”。

  [4]“海马”亦称滑溜板,是居于海边的畲民用以讨小海的一种生产工具。在海滩上足踩这种滑溜板,如同骏马宾士,疾走如飞,十分灵活。相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抗倭寇,曾训练士卒骑“海马”追逐沿海倭寇,取得大捷。从此,  “海马”演变成为一种军事训练工具,也是一种体育工具。

  [5]指畲族人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寨竹林的优势开展的竞技体育活动,有爬竹竿、弓箭射击、竹秋千等。

  [6]福建省霞浦县茶岗村,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由单一经营转向农、茶、果、林等综合经营后,1988年人均口粮比1978年增加了约300斤,人均收入增加了两倍,商品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0%以上。浙江丽水市以无息贷款和有偿补助的办法,扶持畲乡发展巨蜂、白香蕉、葡萄和柑橘等,并积极扶持一些茶叶、毛竹、油茶老基地的改造,对传统的生产项目充分挖潜,提高其经济效益。在养殖业中,不仅把原来就有的养猪、养鸡等传统专案的规模扩大,而且还发展了养殖长毛兔、养鳌、养蛇等新项目。由于注意结合传统产业实际来调整内部结构,丽水畲乡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较快。

  [7]福建省霞浦县祟儒畲族乡在稳定和挖掘传统产业(主要包括粮食种植产业和林、茶、果等副业)潜力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具有短期商品价值的新项目,如香菇、蘑菇、草菇、竹笋、牛黄等。积累一定基础后,便投资搞加工业,如利用自然条件和剩余劳动力以及历来就有的种姜传统,引进台湾良种姜——大肉姜,大批量种植并发展有关的新的食品调味罐头加工专案,打入港台市场。

  [8]参见李筱文:《广东省畲族概况》,原载《凤凰山畲族文化》,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年版。

  [9]参见施联朱、宇晓:《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载《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许良国)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