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强化两岸政治互信之道:国家球体理论的提出

  做为中国大陆南方的代表性学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教授于2009年11月在《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中发表〈试论和平发展背景下的两岸共同治理〉一文,在该文中提出「国家球体理论」,尝试为两岸政治定位找寻一个合乎情理法的空间。随后《中国评论》2009年12月号(总第144期)以《加强两岸政治互信ABC》为文再次介绍其观点。

  本文认为,「加强政治互信」就是双方在既有的互信基础上,继续扩大两岸领土和主权一体性的认知交集,默认或接受「一个中国境内两个竞争中国代表权的政权差序并存」的现实。同时在政策上采取互助和互利的行动,增强两岸人民的利益联结和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为最终解决政治分歧奠定更加稳固的政治架构。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化,除了巩固基本的原则性共识外,也有赖双方在具体的政治互动中保持与人为善的态度,并形成互相体谅、避免为难对方的政治行为规范。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中国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对于台湾人民来说,这是何其悲惨的一场灾难。尽管台湾人民沿街哭号,要求清政府收回成命,尽管十八省举人联名「公车上书」反对割台,清政府仍然置若罔闻,不仅下令禁止抵抗,而且还扬言「台湾是鸟不语,花不香,男无情,女无爱的地方,弃之不足惜也」。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到了这种程度,不能不令人扼腕。国土沦丧和台湾人民的苦难却也换来了中国历史的剧变,「公车上书」的失败,激发出多少仁人志士毅然决然地鼓起变法维新的风潮。而维新变法的失败,直接促成早期的中国国民党人和中国共产党先驱选择了不同的救亡图存道路。也正是这样的路线之争导致了一甲子前的两岸分离局面。今天,当我看到黄花岗烈士陵园里,孙中山先生手植青松依然挺立在烈士的英灵旁边,当我看到连战、吴伯雄、江丙坤等国民党领导人和中共领导人一同前往祭扫烈士墓,当我看到大陆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烈士相聚在烈士墓前举行入党、入团宣誓……我不停地在问自己:一百一十年过去了,两岸的中国人究竟领悟到了什么?60年一甲子过去了,我们还不能超越自我,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建立起我们共同的价值吗?

  2005年春天以来,特别是2008年春天以来,度尽劫波的国共领导人终于走到一起来了,两岸关系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两岸双方开始共同寻找并确立我们的共同理想和价值,两岸人民也开始共用和平发展的成果。我想,这只是两岸关系改善的开始,其实,更大的和平红利还在我们的前方。我们期待着两岸政治互信的进一步强化,我们期待两岸人民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更加便利和顺畅,我们期待外人口中的「CHIWAN」品牌和中华民族获得全世界各国更多的掌声与喝彩。

  今天我们聚集一堂,是因为我们都认识到,前方的路还是荆棘密布,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还很脆弱,我们还要以更大的耐心和更大的努力才有可能携手并肩,克服各种困难,让人民确确实实享受到更大的和平发展红利。这是一项良心的事业,这是一项智慧的工作,让我们走好这第一步,从政治互信的ABC开始。

  何谓两岸政治互信

  依照美国政治学者阿尔蒙德的解释,「政治信任的问题影响公民为实现政治目标而同他人通力合作的意愿,也影响领导人同其他集团结成联盟的意愿。」(G. A.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政策》P44,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无论是政治行为者个人,还是政治行为者的集合体,在与其他政治行为者或政治机构互动时,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决定了他们的合作意愿。如果彼此之间具备良好的政治互信,双方就可能采取通力合作的政策作为;如果缺乏政治互信,彼此之间就有可能走向敌视,并采取一系列敌对逻辑下的政策行为。

  笔者认为,所谓「两岸政治互信」,就是海峡两岸双方彼此以口头、书面或行为默契的方式,展现出共同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和政治现实之意志,建立起相互包容和信任的政治关系。而「加强政治互信」就是双方在既有的互信基础上,继续扩大两岸领土和主权一体性的认知交集,默认或接受「一个中国境内两个竞争中国代表权的政权差序并存」的现实。同时在政策上采取互助和互利的行动,增强两岸人民的利益联结和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为最终解决政治分歧建立起更加稳固的政治架构。

  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度直接影响到双方彼此之间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影响到各自的政治判断和政策倾向。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度越大,相互之间的合作意愿和政治包容度就越大;相互猜忌的程度和不安全感就越低;相互之间的商业交易成本、用于军事对抗和参与国际活动消耗也会大幅降低。而且,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化,也有助于各自政治系统内部的和谐和安定。

  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化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必须分阶段达成目标。笔者认为,两岸政治互信可以分以下五个步骤达成:第一步,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是构筑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石,这是最基本的政治互信。第二步,两岸双方在确认同属一个中国的基础上,进一步默认并接受「领土主权一体,政权差序并存」的现实,并表示愿意共同维护这一政治格局的相对稳定性,形成两岸政治互信的运行框架。第三步,两岸双方在维护台海地区政治格局稳定性的基础上,呼应人民的要求,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拆除影响和限制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各种人为障碍,两岸政治互信内化成为强大的政治生产力。第四步,两岸双方由背靠背的「政权分治」,走向面对面的「共同治理」,并以适当的方式共用中国对外主权,两岸政治互信外化成国际社会的稳定力量。第五步,两岸双方在经济利益一体共构、社会和文化高度融合的基础上,以平等和民主的方式,最终达成两岸政治关系模式的终极安排,两岸政治互信从美好的愿景,变成人民安和乐利的现实。

  两岸政治互信的建立绝不仅仅是官方之间或政治领导人之间表面的政治宣示和口头的承诺,而是必须与一系列实际的政治行为相联结。互信是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安全要求下的相互信赖、尊重和包容,在互信的基础上,双方的行动都要有一定的瞻前顾后,都要彼此照应,相互支持。否则,互信的基础就有可能受到损害。

  加强两岸政治互信的必要性

  恩格斯说:「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P482-483)笔者认为,恩格斯的这段话对于分析当前的两岸政治和经济关系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对照当前快速发展中的两岸经济关系,两岸政治关系是否能够相应取得新的突破,已经成为制约或推动两岸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其实,两岸政治关系何止影响两岸经济关系,两岸社会、文化、人员交往关系也都受到政治关系的影响。

  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必然对两岸政治关系格局提出新的要求,两岸政治关系如果不能符合经济关系发展的需求,要么就会阻碍经济关系发展,要么就必须进行变革。当前,两岸双方加强政治互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回应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发展的要求,建构更加稳定和谐的两岸政治关系。促进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双方更有信心地为两岸民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谋划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在强化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上,ECFA问题、军事互信机制问题、台湾人民迫切需要的参与国际活动问题都有可能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相信大陆资金投资台湾的配套政策问题、台湾民众在大陆地区的权益保障问题、大陆人民来台自由旅行的愿望、两岸学历互认问题,甚至台湾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等问题都有可能朝更加符合人民期待的方向发展。一句话,加强两岸政治互信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两岸人民过上更加富有、安宁、尊严和美好的生活。

  「集团间的敌视会因不断冲突而加剧,成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甚至一些细小的问题也很容易使这种弥漫的敌意转化成愤怒和暴力……各集团间的疏远和敌视感很可能造成政治冲突,甚至会使相对来说是例行的政治决策过程难以进行。」(G· A·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政策》P45,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两岸双方对于政治互信缺位的负面影响都有深切的体会。1992年11月,两岸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主要是基于双方对一个中国原则表述的交集部分:大陆海协会的表述内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台湾海基会的表述内容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尽管双方表述的文字不尽相同,但交集是明显的,这就是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正是有了这样的交集,两岸双方才有了基本的政治互信,两岸两会后来的交往以及取得的成绩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过去10多年两岸关系互动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每当「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受到破坏,两岸政治互信就会变成严重的政治不信任,两岸两会的交流合作就受到严重的冲击,两岸关系就会陷于动荡不安,双方都将因此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影响到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建立政治互信对两岸互动的重要性也体现在两岸政党交流上。2005年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时,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主张,其中第一条就强调要:「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异」。连战也表示:「我相信双方假如继续加强相互理解和信任,一定会给两岸人民带来更好更多的安定和繁荣,同时更重要的是给两岸带来亮丽光明的希望和未来」。5月12日下午,胡锦涛在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指出:构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必须建立共同的政治基础,也就是要建立最基本的政治互信。宋楚瑜回应表示:「我们希望搭起两岸之间互信之桥,搭起我们沟通之桥,更重要的我们要搭起一座两岸感情心灵之桥」。笔者认为,2005年春天以来两岸几个主要政党之间关系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还是得益于政治互信的强化。

  两岸政治互信给两岸人民带来的利益,更明显地体现在一年半以来的两岸关系快速发展上。2008年5月20日以来,两岸人民之间如此密切地交流,台湾海峡局势如此和谐稳定,世界各国近乎一致地高度肯定,说明两岸政治互信是多么的可贵和重要。笔者认为,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化,使两岸关系至少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第一,两岸双方交流交往的层级大幅提升,交流范围进一步扩大。两岸两会恢复对话和商谈,两岸高层直接对话的管道也正在建立中。两岸政党交流常态化,国共两党中央和地方层级官员频繁交往,台湾其他政党与大陆方面的互动增加。正因此,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减少,可预期性增加。参与两岸交流的行为主体日益多元化,两岸地方层级公权力部门、政党组织、社团组织、工商业界等组织机构、阶层和群体纷纷加入两岸交流交往大潮之中,两岸各层级的沟通从来没有如此绵密过,两岸民众确确实实从中得到了好处,两岸政治关系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两岸双方在海内外良性互动的格局正在形成。两岸在国际场合配合默契,基本上不再出现进行恶性竞争的情况,双方因此避免了大量的不必要的内耗。大陆方面更多地思考如何解决台湾民众参与国际活动的要求,台湾方面也不再作徒劳无功的盲目的政治冲撞。在中国大陆的支持下,台湾方面的卫生部门负责人以观察员身份首次出席「世卫」大会(WHA)。台湾方面也改变诉求,今年的联大会议期间未再提案要求加入联合国。双方在国际场合差序共存,相互照顾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在两岸之间,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和司法互助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台湾方面对「7·5暴乱」的谴责、中国大陆的秋季军事演习刻意避开东南沿海地区等等,都是互惠互利的良性互动表现。

  第三,两岸人民利益共生关系进一步强化。随着「三通」的基本实现,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交往成本正在下降,两岸交流的路径和形式出现新的变化。双方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交流交往的政策,两岸民间交流合作更加方便。一年多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两岸经济相互取暖,海峡两岸成为全世界经济最安全的、最有活力的区域。不仅如此,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也进一步密切,「八八水灾」期间,大陆同胞最早向台湾伸出援手,大陆也成为灾区最大的外援来源地,两岸双方互相支援、相互关怀,显示出和平发展的强大力量,两岸人民的感情更加密切了。

  政治互信的奇妙之处还在于它可以让双方更加理性和智慧地处理突发性事件,避免引发更大的危机。两岸之间存在着政治上的分歧和差异不必讳言,正因此才需要我们建立互信,增强相互包容的能力。在建立政治互信基础上,我们有可能学会彼此包容乃至欣赏这样的差异。彼此的信任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有定力和远见,不为一时的挫折或别有用心的挑拨所迷惑。笔者相信,在强化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双方将获得更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一些目前十分棘手问题可能将变得不再那么棘手,两岸内部和两岸双方的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最后,两岸政治互信的建立还有助于大陆和台湾内部的政治趋于理性和稳定。在大陆,人们将更加理性地看待台湾各方面的发展,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新思维;在台湾,两岸长期政治对立映射到台湾政坛的特殊的政治逻辑关系将从此失去自圆其说的理论基础,极端主义的政治狂热将难再蛊惑人心。人们有理由相信,两岸政治格局已不是少数人可以专断独行的事情,在平等、互信和公义的基础上,两岸人民可以透过更加自由、便利的交流合作,彼此瞭解,增进共识,为两岸政治关系良性发展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

  如何加强两岸政治互信

  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首先要建立在各自的自信心基础上。我们相信,无论任何政党和领导人,只要是真正站在中华民族的、国家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就一定会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今天的两岸关系和国际政治现实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不计后果地采取片面改变现状的行动。过去30年的两岸风风雨雨已经证明,台湾方面没有采取片面行动成功地改变两岸政治关系现状的能力,大陆方面也没有不惜一切代价诉诸武力的主观意愿和必要。经过20年的交流合作,两岸利益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大局才是两岸关系的最佳选择。在彼此充分瞭解自身价值和对方意图和能力的基础上,在相信交流合作会带来稳定力量的认知基础上,双方的自信心都会逐步提升,双方可以理性地、稳步地深化政治互信。同时又可以以强化政治互信来增进双方自信,实现良性回圈。

  1992年的「九二共识」是在当时两岸交流大门初启的时空背景下双方的最大政治公约数。在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两岸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实现几何级增长后的今天,两岸民众对双方公权力的要求今非昔比,两岸关系已经面对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比如两岸共同治理的问题和台湾民众要求扩大国际参与的问题,等等。为此,双方需要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而现阶段的政治互信深化已经不能回避一个中国的具体政治含义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或许不是短期之内可以解决,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磨合。在双方已有的「法理一中」交集下,学术界直接的进一步对话或许可以先行一步。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两岸政治领导人以各自的方式进一步强调「同在一个中国屋檐下」等论述非常重要。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定位提出新的表述,他指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2008年8月26日,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公开表达了「海峡两岸不是两国关系」的政治立场。这些讲话虽然未明确表明两岸具体「是什么关系」,但至少已排除「国与国」关系,对于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化来说,这些讲话具有十分正面的意义。在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两岸在政治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不可能完全回避。笔者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以「球体国家」理论来描述当前的两岸政治关系,不仅形象易懂,而且能够兼顾双方主张的合理成分。

  我们可以把国际社会比作由200个左右的「球体国家」构成的「国际星系」,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国家关系轨道运行。各「球体国家」拥有特定的领土、人民和政府,分别是这个球体的内核、主体和球面。各「国家球体」必须保持领土和主权完整性,以避免因球体变形而出现颠簸甚至逸出轨道,造成「国际星系」的动荡不安。所谓的中央政府(或政权)就是附著于「国家球体」的保护层,行使对内镇压与管理,对外保护所在球体不受伤害的主权行为。

  中国是「国际星系」中一个重要的「国家球体」,同样是由土地、人民、政府、主权构成的一个整体。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球体」的球面只有一种颜色代表这个国家不同,中国这一「国家球体」的表皮目前是由红蓝双色构成的,因为中国境内存在着两个竞争国家代表权的政权,她们分别在不同的空间和场合代表着这个球体,双方形成了事实上「一体两面」的关系。尽管两块「球面」所附着的面积大小悬殊,却在各自的空间里行使着对内镇压与管理,对外保护的功能。只不过由于敌对关系的性质尚未改变,两者之间的关系形式是一种「零和」的不稳定状态。

  基于上述「球体理论」,两岸双方的政治关系是「领土主权一体,政权差序并存」的政治状态。第一,无论台湾方面是否愿意心平气和地接受,在目前的国际政治现实中,中国大陆方面在绝大多数场合代表着中国,特别是得到联合国的承认,这样的事实已稳如泰山。第二,无论大陆方面如何定位台湾,台湾方面所坚持的「中华民国政府」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事实上依然行使着「代表中国」的政治功能,对内管理、对外保护着在台湾地区的中国人民。在国际的场合,双方继续以背靠背的方式各自坚持己方代表中国的政治主张,一甲子过去了,这样的局面无损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本质。只不过,由于两岸双方的政治关系尚无共同的明文规则去约束,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了降低两岸政治冲突的风险,提升公权力部门的合作层级,两岸双方必须基于事实存在的政治关系状态,努力达成台湾方面提出的「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和大陆方面提出的「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共识。

  两岸之间政治互信的深化,不仅在有赖于高层之间更加密切的政治互动,两岸人民之间建立在交流交往、互利合作基础之上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更加重要。长期分离之下出现的中国政治文化大系统下的两岸文子系统差异,使两岸政治分歧的解决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为此,双方必须尽快促进两岸交流交往的无障碍化,让人民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弥合裂痕,共同打造新的中国政治文化大系统。如此,两岸高层之间的互信才有可能得到人民之间的认可和支持,两岸间的政治互信才有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笔者认为,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化,除了巩固基本的原则性共识外,也有赖双方在具体的政治互动中保持与人为善的态度,并形成互相体谅、避免为难对方的政治行为规范。阿尔蒙德说:「精英人物之间联盟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各个不同的集团对重大政治问题所持的立场,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各集团之间能否信守政治交易以及谈判中能否真诚无欺的信任程度」(G· A·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政策》P45,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为此,两岸双方还应注意以下五个具体的问题:第一,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化需要有一系列有形无形的规则、机制、共识和默契来支撑。第二,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化不能停留在政治口号和和平协议上,更应该落实在具体的政治行为中。在两岸政策上,就是表现为扩大两岸人民的交流交往,尽力促成两岸经济的、文化的、人员交往的无障碍化。第三,在「两岸同属一中」的共识基础上,积极推进和落实两岸在国际参与领域中的互利举措,相互扶持,相互尊重。第四,在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方面,两岸现有的政治互信已足已支持双方进行初步的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技术层级的商谈,随着政治互信的强化,可以相应地提升军事互信机制谈判的层级。第五,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化需要更加密切的沟通协调,双方公权力机关之间如何进行对口接触的问题已经可以进行实质性的讨论。

  最后,笔者要特别重调的是,两岸政治互信不仅是国共之间的事情,国共双方都要注意听取包括民进党和台联党朋友们在内的两岸各界的不同意见,包容和理解他们的主张和关切。政治沟通是首要的政策选择,不仅国共之间要保持顺畅的沟通,国共双方与台湾其他主要政党之间也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管道。笔者在此特别呼吁民进党和台联党的朋友,为了台湾的利益、为了政党的生存和发展,务必采取积极主动和开放的政策,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上与中共之间展开接触和对话。只要两党的朋友们确信自己能够代表台湾多数民众的利益要求,就不必害怕被扣红帽子或被吃掉。民进党和台联党的干部要深入中国大陆考察和瞭解大陆方面新的变化和发展,一方面向大陆方面表达两党对重大问题的关切,另一方面也听取大陆方面的意见和关切,以此获得足够的资讯和政治舞台,争取在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扮演建设性的、更加重要的角色。

  笔者同意陈孔立教授的观点,「建立互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步积累的过程。」(新加坡《联合早报网》2009年10月29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加强两岸政治互信的过程中,双方都要有更大的耐心,相互理解和包容各方的意见分歧,切勿因偶发的、个案性的突发事件中断理性的沟通和对话。两岸双方在给予对方更大空间的同时,也给了自己更大的空间。相信发展可以解决两岸政治关系中存在的一切难题,在人民之间的交流交往进程中,解决两岸关系问题的美好未来一定会水到渠成。

  
  (刘国深)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