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和平协议刍议

  本文发表于《中国评论》2009年4月号(总第136期),作者为两岸及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曾任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本文认为「两岸关系」已经成为台海双方的一个习惯用语和专用辞汇。「两岸关系」既是两岸关系的定位,而不是什么两国关系或两个中国的关系。两岸关系既为一个中国内部的关系,就理应为这种关系定位设计出相应的身分,双方才能正常进行政治性接触、协商、谈判。在协商、签订和平协定直至未来开启统一谈判这漫长过程中,两岸如何理解、控制、化解仍然不可避免的外交困局,需要大智慧、大手笔、大心胸。

  2005年4月,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报提出:「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定,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同年5月,胡锦涛与宋楚瑜会谈公报提出,「两岸应通过协商谈判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并期未来达成和平协定,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共同维护台海和平与安全,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2008年5月,马英九宣示:「未来我们也将与大陆就台湾国际空间与两岸和平协议进行协商」。胡锦涛于2008年12月31日再次郑重提出「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定,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目前,两岸能否尽早达成「和平协议」,为世人关切。

  和平协定与两岸目前已达成的各项事务性协定均不同,一旦进入程式运作,即开启了政治谈判的大门。双方先期在若干难点问题上预做研究,形成定见,求得共识,方能使政治谈判的航船绕过阻碍,驶达彼岸。 

  两岸关系需要定位

  开始政治谈判,首先涉及的就是双方关系的定位问题。它包含三方面内容: 

  其一,谈判地位是否对等。大陆始终坚持「平等谈判」的政策,见诸于邓小平谈话和「江八点」、「胡四点」等若干历史文献。大陆方面早期的想法是,在国民党在台湾具有绝对执政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及国共双方的对等谈判解决问题。当台湾内部政治生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之后,通过国共两党谈判解决问题不现实了。此后,大陆方面的「平等谈判」,已指台湾海峡两岸。由一个中国内部的两党对等谈,到由一个国家内部的海峡两岸对等谈,而不是由中央政府与一个高度自治的地方政府或省级政府不对等谈,台湾方面应该从大陆对台政策的演化之中,体会到大陆方面的务实与诚意。

  其二,是国际谈判还是国内谈判。大陆方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言而喻,所进行的必须是一个中国内部的政治谈判。

  这个问题对台湾方面而言,非常复杂。1991年,国民党主政下通过的「国家统一纲领」,提出「海峡两岸应在理性、和平、对等、互惠的前提下……共同重建一个统一的中国」。如此主张,台湾海峡两岸无疑同属于一个中国。1999年,李登辉提出了「两国论」,即大陆与台湾是「特殊国与国关系」。2002年,陈水扁更提出了海峡两边「一边一国」的主张。两位台湾最高执政者基于「台独」立场,把两岸关系定位为国际范畴的两国关系,不但彻底违背了台湾方面所持一贯立场,使两岸展开政治谈判的前提丧失,而且造成两岸关系持续紧张,进入可能引发冲突的高危期。2008年,马英九主持台湾大政后,恢复了对两岸关系定位的传统表述,提出「国民党执政的两岸关系定位及法定用语,仍是『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实际坚持了台湾方面的传统原则:两岸关系是一个国家的内部关系。这个说法被民进党骂为「卖台」,「丧失主权」、「矮化台湾」,马英九也被讥讽为「马区长」。

  所以,台湾内部对两岸关系性质存在两种尖锐对立的表述: 

  A、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宪法所明定的历史疆域包括整个中国大陆地区,只是中华民国的治权目前仅及于台、澎、金、马地区,两岸关系是一个国家框架内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关系。这是国民党的主张。

  B、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的疆域为台、澎、金、马,中国是海峡对岸的另外一个国家,两岸关系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是民进党的主张。

  国民党的主张与中华民国宪法相符。民进党的主张不符合历史事实,亦不符合中华民国宪法。由于国民党的主张被民进党诬蔑为「丧失主权」,扣上「卖台」的帽子,故国民党虽「理直」,却「气不壮」,在阐述如此重要的政策宣示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鲜见敢于明言和解释者。马英九主政后,勇敢地直言了一次,便立即遭到民进党的围攻,整个国民党和执政当局依然处于防守态势。无理者声大,有理者噤声,这是国民党的无奈,亦是台湾的无奈。

  长期以来,「两岸关系」已经成为台海双方的一个习惯用语和专用辞汇。既是「两岸关系」,其实定位已在其中,这个定位就是这四个字:两岸关系!而不是什么两国关系或两个中国的关系。未来的谈判,不能是两个主权国家在谈,不能是这一个中国政府与另一个中国政府在谈,也不能是「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谈。民进党攻击这是「卖台」、将使台湾「丧失主权」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海峡两岸开始了平等谈判,大陆在将台湾当作彼岸对待的同时,自己也非以国家身分与其对话,难道大陆也在「出卖主权」?

  其三,谁与谁谈。两岸由双方的执政党对等谈已经行不通了。台湾方面曾提出「对等政治实体」的概念。很显然,这种提法也已过时,而且无法进行实际操作。因为「政治实体」如何解释,达成的协订能否由「政治实体」签署都是繁琐的难题。台湾方面还曾提出「一国两府」的概念。这又会冒出对「两府」如何解读的问题。如果解释为「两个中国政府」或「中华民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岂不又绕回到「两国论」和「一边一国」论的怪圈?!现在,马英九先生明确提出了「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概念,那么,对等谈判的应该是两个「地区」的执政当局。大陆方面早有「台湾地区」、「台湾当局」、「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提法,对台各种文告、宣示一直在使用「祖国大陆」、「中国大陆」、「大陆方面」、「我国大陆地区」的表述。笔者认为,双方可以循此思路继续深入探讨。 

  敌对状态需要定性 

  谈论结束敌对状态,首先要明确两岸为何敌对,即敌对状态的性质。

  两岸敌对,始于20世纪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双方在如何建设中国的问题上政见对立,以致兵戎相见。国民党败退台湾,内战的表现形式演变为两岸敌对。故两岸敌对状态所以形成、存在,根由中国内战的延伸和继续。

  国共两党的党争与政争,是一种早已形成却在不断弱化中的敌对状态。战争、流血,曾使国共两党间的敌对、斗争达到巅峰。自1979年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和1991年台湾「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以来,国共两党关系随着两岸人员交流、经贸往来的扩大亦在改善之中,直至2005年实现了历史性的两党最高领导人会面。所以,双方敌对关系虽未正式结束,实已为结束营造了充分条件和良好氛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掌控政权后,人们确实对两岸早日结束敌对状态寄予了很多期许。

  当然,我们还应清醒看到,两岸间还存在日益尖锐化的统、「独」之争。「台独」思潮在台湾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泛滥于80年代。李登辉在台湾主政,其「台独」意识和行为已是路人皆知。之后,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湾执政,欲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大陆方面则坚决捍卫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近10余年的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和面临危机,非由传统党争造成,而几乎全由统、「独」之争引发。民进党的「台独」立场相当顽固,但他执政8年,也没法完成「法理台独」,两岸间的统「独」之争,还没有发展到必须战争解决的地步。民进党又从未止步,尤其该党执政期间,搞「去中国化」、「烽火外交」、「正名」、「修宪」、「一边一国论」,步步向红线逼近。2008年,民进党败选在野,作为仍有相当实力的政治力量,其诉「独」言行更趋挑衅性。故两岸间的统「独」之争还将长期延续,不会消除

  民进党基于「台独」立场,一直在把两岸敌对状态阐释为是「主权之争」,造成大陆欲「武力犯台」、「并吞台湾」的印象。混淆两岸敌对状态的性质,是推行「台独」的必要前提。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2月31日的讲话再次明确:「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终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如此认识,既是给敌对状态准确定性,也是结束敌对状态的政治基础。

  结束敌对状态,是结束一个中国内部两岸间的敌对状态,这无疑是对「台独」的排除和打击。可以预见,「台独」势力将对和平协议进行强烈抵制和攻讦。尽管如此,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两岸签订和平协议将是一件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它会向台湾民众表明,两岸完全可以找到和平相处之道,国民党能够为台湾带来和平。鉴于目前岛内政治生态状况,人们有理由担心,如果一旦「台独」势力和人物再度执政,再次推动「法理台独」,甚至废除和平协定,使两岸间因统、「独」问题引发的对立重新彰显,紧张和危机重新回来。当然,这种倒行逆施,必将引发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而「台独」人士也必须想清楚,违背历史潮流,破坏台海和平,重启两岸敌对,将要背负起的历史罪责。

  结束敌对状态,是事关两岸同胞根本福祉的大好事,且时机业已成熟,条件大体具备,应该把握机遇,抓紧进行。已有台湾学只友人建议,签订和平协议难度很高,时间可能会拖很长,事情是否可循先易后难原则分为两步骤进行:第一步,国共两党通过磋商,达成共识,于适当时机和方式宣布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第二步,两岸执政当局进行平等协商谈判,达成和平协定。无论一步走还是两步走,只要有利于最后达成目的,对各种建言都应持欢迎、开放态度,以备参考。

  会谈身分需要设计

  议订和平协议是政治谈判。开始政治谈判须先明确谈判人和签署人身分,此乃常识。过去,两岸为事务性协商设计了可行的模式。现在,两岸为将要开启的政治谈判身分进行设计已是绕不过的门槛。

  由海协与海基会来会谈显然不合适。这两个机构是官方授权的民间组织,可以互谈事务性议题,而无法互谈政治性议题。和平协议是事关两岸关系前途发展的高度政治议题和重大历史文献,理应由两岸当局及层峰人士签署。海协与海基会层级和权威性不够。

  共产党与国民党谈显然也不合适。今天台湾的政治生态同二十年前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国民党虽是执政党,但已不能「以党领政」。国民党要面对两岸问题,但两岸事务已不能作为党务处理。简言之,和平协议必须是两岸最高当局之间的法律性文件,而不能仅是两个政党之间的文件。

  「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谈显然更不合适。这等于承认和支持了「两国论」、「一边一国论」。此外,「中华民国」问题是一个比和平协议还要复杂和难解决的问题,如果坚持必须「中华民国」出来谈,那么就得先谈「中华民国」的问题。难易倒置,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什么也谈不成。 

  政治谈判的身分是个问题!此问题现实中已经在考问双方的智慧了。 

  2008年5月,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队访大陆。因在大陆不方便称「马英九总统」,而说了一句「马英九先生」,立刻在台湾掀起轩然大波。 

  同年11月,海协陈云林会长率团访台,在会见赖幸媛和马英九时,也因不方便称其台湾头衔,只能用「你」、「您」称呼。大陆媒体则使用统一称谓:陈云林会见的是「台湾大陆事务部门负责人」和「台湾当局领导人」。

  马、陈会之前,「双方将如何称谓对方」曾是台湾媒体猜测、关注的焦点。最终,双方用各自理解、堪称机敏的方式应对过去。但认真而论,此事只能作为个案来看,而难以作为惯例延用。因为,大陆代表可以拜会「台湾当局领导人」,而不方便拜会「中华民国总统」。这两个身分之间,有严格的政治分只。在大陆代表面前,刻意强调「总统」身分,并不符合对两岸关系作出的定位。此事换位处置亦然。大陆最高领导人在北京会见台湾代表,身分是党的总书记,而不是「国家主席」。如若也刻意强调「国家主席」身分,在台湾岂不又要吵翻天?台湾友人可能会说:「马总统」已经退无可退,如果大陆方面还要坚持较真,只有不见!当然了,马、陈会如真的为此破局,那岂不是历史遗憾?我只是想说明,身分问题确实是个重大而棘手的难题。

  一次代表拜会,尚且为身分问题而煞费苦心。那么,面对和平协议相向而坐的双方究竟是何身分,签署人是何头衔,解决起来肯定不会轻松,更要费一番周章。

  笔者智穷,给不出圆满答案来。我只能直白地提出问题。而解决问题,需要进行政治设计。只要双方有诚意,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定可以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使和平协定伟大工程最终顺利剪彩和落幕。胡锦涛已经提出:「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作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

  两岸学界、智库诸多贤能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政治谈判的身分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讨。台湾和海外多位朋友试探性提出:可否各自设立一个能够代表行政当局的机构,如,「台湾海峡两岸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北京)」、「台湾海峡两岸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台北)」,并由双方最高行政领导人出任各自委员会的主席。这样,谈判人是双方委员会派出的代表,签署者为双方主席。学者们认为,如此设计,解决了谈判身分问题,也可使两岸交往中诸多难题迎刃而解。例如,大陆人士到台湾拜会领导人,避免了称呼的尴尬。反之亦然,台湾代表到大陆,也不必再为身分和称谓绞尽脑汁。 

  身分与定位紧密关联。两岸关系既为一个中国内部的关系,就理应为这种关系定位设计出相应的身分,双方才能正常进行政治性接触、协商、谈判。学界朋友们的身分设计是否可行不妨再研议,他们的贡献主要在提出了问题,并进行了前瞻性思考,为成熟稳妥的方案出台作了铺垫。这完全符合胡锦涛总书记所宣导的「汇集两岸专家学者智慧与经验,集思广益,研讨两岸关系发展的各项政策性建议」之精神。

  化解外交纠纷需要智慧 

  和平协议谈判过程中,无可回避会涉及外交领域。多年来,两岸敌对状态突出反映在国际场合和外交攻防上。所以,各方自然关注,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定之后,外交领域是否就此风平浪静?如果外交领域仍有纠纷情事发生,难道双方仍处于敌对状态?

  这个问题很重要,须预先阐释清晰,否则,很容易授人以柄,成为「台独」攻击诬蔑的靶的。

  回答此问题仍然要回到两岸关系定位上来。即所谓的结束敌对状态,是要结束一个中国内部海峡两岸之间的敌对状态,将要缔结的和平协定,是两岸之间的协定。该协议所要解决的,是双方不再敌视、人民可以正常往来的问题。虽然台湾对外称「中华民国」,大陆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和平协议决不是「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国家或「两个中国」之间的协议。鉴于中国事实存在的两个国号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场合自然不可能相互承认和见面,双方在外交领域的纠纷也不会因为签订了和平协议而自动消失。

  台湾有些朋友原来的期望值较高,希望在和平协定的谈判过程中,大陆能够正视「中华民国」问题,以某种方式予以承认或加以解决的。

  前文已述,「国号」问题是一道更为复杂的难题,如何解决那是其他雄文的任务。但必须说明,国号、外交问题恐无法与和平协议同步解决其实是台湾方面自己设限造成的。因为台湾方面已宣布了「不统、不独、不武」的方针,讲明了「未来八年不会同大陆谈统一」,「有生之年都可能看不到中国统一」。由于两岸和平协定仅仅解决结束敌对状态问题,只有中国统一协议才能解决国号、外交问题,故不谈统一就无法涉及国号与外交问题,更遑论予以解决了。试想,如果两岸一开始谈的不是和平协定而是统一协定,那么,谈成签署之日肯定便是国号问题完全解决、外交对立彻底化解之时。当然,这在目前是不现实和做不到的事情

  我们还可以从「九二共识」的视角来看问题。「九二共识」是目前双方达成的唯一政治共识,也是和平协议的依据和基石。台湾方面认为,「九二共识」即「一个中国,各自表述」。那么,即便按此逻辑推演也可得出结论:因为是「一个中国」,所以双方的敌对状态可以结束了。又因为是「各自表述」,所以双方在国际场合和外交领域的困扰仍会继续。若要实现外交无纠纷,那首先要做到「一个中国,同一表述」(「一中同表」)。目前,还不具备实现「同一表述」的条件

  和平协议只是两岸政治谈判的第一阶段,它并没有解决两岸间的全部问题,特别是统一问题;双方在外交领域仍然存在问题是必然的和正常的,没有问题反倒是非常态和不可思议的。两岸正常交往与涉台外交是不同的事务,国际间早就有了既定的游戏规则,人们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必要的心理准备,不要以为和平协议解决了所有问题,从而有超越实际的预期。如此认识,甚或以某种文字表述写入协定,反而可能使和平协议的会谈过程顺利,并对「台独」阵营注定发起的攻击预先设防。

  签订并遵守和平协定,两岸将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不再有冲突和战争之虞,交流交往亦将全面正常化,双方均收益无限。但「中华民国」或「台湾」仍不能正式加入联合国和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仍不能与大陆建交国搞双重承认。这可能就是两岸关系未来时的状况。当然了,人们有理由期待外交麻烦尽可能不要激化和尖锐化,不要冲击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大局。台湾方面提出了「外交休兵」的概念。大陆方面亦在积极思维大势、审慎处理个案。

  总之,在协商、签订和平协定直至未来开启统一谈判这漫长过程中,两岸如何理解、控制、化解仍然不可避免的外交困局,需要大智慧、大手笔、大心胸。正如胡锦涛所说:「我们瞭解台湾同胞对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感受,重视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对于台湾同外国开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往来的前景,可以视需要进一步协商。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这一段讲话,已经展现出大陆方面的善意和未来处理具体问题时存在的弹性空间。只要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符合一个中国原则,双方通过协商,相信可以做出合乎情理的安排。 

  永久和平需要确立方向 

  促成两岸开始政治谈判,达成和平协议的原动力是,双方都需要和平,都企盼避免危机、冲突和战争。但也无法否认,双方的想法和心态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微妙、复杂、明显的差异。

  大陆方面当然希望和平协议能够促进两岸的交往和融合,最终走到和平统一的终点站。台湾执政当局考虑更多的则是「做不到相互承认也不要相互否认」,长期「维持现状」,和平共存。

  和平协议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毕竟,「和平统一」与「和平不统」、「和平分立」是不同的路线。

  我们暂且不论是否能将「和平统一」这个辞汇写进协议,但心中不应迷失方向。位于统、「独」之间的中间路线目前在台湾的确得到了很多认同,有其存在的客观性,但它毕竟是两岸关系中的一种不确定状态、待抉择状态和易变化状态。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种状态不要无限期、无方向发展,使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横生枝节。 

  1979年元旦,大陆方面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三通」的主张。在历经种种曲折、坎坷之后,30年过去,人们终于迎来了全面「三通」的曙光。现在,虽然两岸都表达了「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定」的意愿,但可预见,前行的道路仍不会平坦。没有人怀疑台湾方面的诚意,但人们确有担心,在目前岛内政治、经济大环境下,基于选票和继续执政的考量,台湾执政者是否真的有决心、有魄力推动两岸政治谈判迈出实质性步伐。希望两岸和平发展的所有中国人不怕「拖」,也会耐心「等」,他们的心情和愿望大概可以套用一句诗语来表述:30年太久,只争朝夕!
  
  (沈卫平)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