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2010年4月间,我应邀到厦门大学的南强学术讲座演讲,在回答听众提问的时候,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张亚中教授的「一中三宪」理论,大陆政府不表态,台湾政府也不支持,为什么中国评论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宣传?坦白讲,仅仅从这么一个问题,就知道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实力果然不可低估,因为这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问题,后来这位学生告诉我,他每天必读中国评论新闻网,已经足足三年了,怪不得!

  面对数百位听众,我很难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从理论的角度把意图解释清楚,于是我采用了形象的描绘,我问道:在一望无际的浩荡大沙漠之中,发现了一支绿色的仙人掌,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接着我说,两岸关系经过特殊的二十年,已经沙漠化了,什么积极的理论都荒废了,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了张亚中教授的统合论,这不就是沙漠中仅剩的「仙人掌」吗?它的珍贵,还用说吗?今天它是一颗顽强的种子,明天它就可能是生命力蓬勃的绿地。

  记得是在2008年9月,我们得到了张亚中教授的〈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刍议〉一文,我认真阅读了,深为该文的宏大意涵及深邃思想触动,更为文中透发的民族气节及大中国情结所感动。于是,我亲自召开编辑部会议,决定在《中国评论》月刊10月号刊载这篇大作,并决定以此为起点,加强与张亚中教授的合作,向两岸系统推介他的关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统合思考。

  另外还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2008年5月马英九、国民党执政之后,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的转折,开始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但是,我们看得见,碍于执政的需要,马团队是战战兢兢的,尽量维持现状,尽量不要制造社会的动荡,尽量在平和的气氛中做事。于是,在理论上、在意识形态上的拨乱反正就搁置了。其实,拨乱反正不去做的话,最后吃亏的是自己,后来台湾的政情变化说明了这个道理。我感到,两岸关系今后如果出现大问题,那就会出在意识形态领域,如果意识形态不作根本的改变,马英九和国民党的执政乃至两岸关系都将会继续陷入泥淖。张亚中教授的理论,恰恰对思想的拨乱反正有重大启示意义。

  第二,从长远来看,两岸和平发展时期没有与时俱进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和平发展的新理论体系,问题更加大,意味着两岸关系的走向可能是失去方向的迷航!

  第三,因为《中国评论》月刊是在已故的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亲自指导下创办的,在长达8年多的日子里,我经常能够见到汪老,聆听教诲,其中,汪道涵的两岸共同缔造一个新中国的思考,影响我的一辈子。中国评论成为两岸思想交流的平台,是汪老的愿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当然格外重视张亚中教授的统合方略,因为这是最能够体现两岸共同缔造论精髓的重要的理论构建。

  台湾走到了历史的关口,走到了明暗交汇的地方。然而,当世界陷入昏暗太久之后,人们会把月亮当作太阳。长时期来的台湾舆论界,谁敢谈一个中国的问题,谈两岸统合的问题,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啊!这个时候,需要有英雄挺身而出,拨开乌云,指着太阳告诉民众,这个会发光同时会发热的,才是太阳!谁敢挺身而出?张亚中教授当仁不让。

  于是,就在这么一片萧瑟、一片昏暗、一片荒沙的大环境中,张亚中教授将思想、情怀、理念化作一种勃勃生气、一道闪闪光芒、一枝翠翠仙人掌。张亚中教授以大无畏的精神,奔走宣讲,独抒己见,最终让台湾的思想界喧闹起来了,把万马齐喑的理论气氛打破了,在绝望的沙漠里点缀了生命力的希望。

  张亚中指点台湾前途、指点两岸关系:谈法律关系、谈两岸定位、谈认同问题、谈互信构建、谈统合路径、谈台湾前途,从理论到实践,为两岸人民勾勒了一幅两岸共享太平盛世的美好前景。于是,《统合方略》,一部闪烁智慧光辉又充满美好梦想的著作就摆在了两岸人民的面前。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华民族盛世的理想国!

  于中,我们看见了张亚中教授的「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比勇气。与此同时,我们敬佩的是,张亚中教授不是孑然一身,在前行之中,一个又一个充满勇气、热情、智慧的台湾学术界精英、和平发展时代的思想先驱加入了时代的步伐。

  中国评论有幸见证了历史!

  2010年4月2日至6日,由两岸统合学会与佛光山日本本栖寺主办,中国社科院台研所、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协办的「两岸和平发展路径研讨会本栖会谈」,在日本富士山脚下的佛光山本栖寺举行。我在闭幕典礼上致词高度肯定了两岸统合学会长期来做出的努力。我说,两岸统合学会有三个了不起:第一个了不起,是打破了台湾长期来一中问题不能进入公共舆论领域的禁忌,让民众有了更多地参与。第二个了不起,是为新时期两岸和平发展理论的构建做出了贡献。第三个了不起,统合论是充分考虑了两岸因素,是形而上的,具有两岸共同创造的新特质。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不要官、不要利、不要名,只要道,这个人就是张亚中教授,张亚中教授所追求的道,《统合方略》中已经讲得清清楚楚。张亚中说,「做为一位关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学者,没有政治上的权力,也没有经济上的影响力,只能在斗室中用手指在电脑前敲出自己的情怀,期盼用理念来呼唤更多的共鸣」。「如果能为两岸关系种下福田,以后两岸关系蔓生杂草的空间自然就减少。做为一个关心两岸的一份子,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散播有助于两岸和平发展、两岸人民能够共获其利的种子,或许我并没有能力去拔除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杂草,但是当善的种子、善的幼苗够多时,杂草自然没有滋生的空间」。

  张亚中教授的这些话,我读来深为触动,眼泪几乎夺眶而出,这不是我的经历与心情写照吗?这不是我们一代知识分子的经历与心情写照吗?是啊,只要我们都愿意散播有助和平发展的种子,大中国的福田就不会被荒废!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两岸和平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散播当善的种子,这就是道之所在!这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之源!

  (郭伟峰 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辑 中国评论月刊社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